Sunday, October 31, 2010

蔡繼有學校世博之行和再談IB課程

昨天參加了女兒學校星期六家長活動的聊書聊天室,今次校長首次參加了這年的聊天室。對於內容,因為是學生家長和學校校長的活動,我想不應公開所有內容,只把一些令其他人對蔡繼有學校有更深認識的內容寫在這裡,其他的不便公開,以保障各參與這個活動的家長和老師的私隱。在這次聊天室中,校長簡單的向家長講述了校長帶領十年級學生到上海世博當義工的事,有幾點我覺得值得分享的。

校長提及十年級的學生參加了這次世博為義工,他們原需要作為講解員,但因為人太多,所以不能作講解員,只有幾位能上台去講解,而所有學生都能在一些國際會議作為持旗人,但學生已感到很有意思。學生參加了數個國際會議,學生都有得著。而校長說在這個國際會議,因為蔡繼有學校的學生是習慣發問的,所以有十年級的學生舉手發問,令與會的嘉賓都大感意外。與會中有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沈祖堯教授,校長說他問這學生是幾多歲和是那一間學校的學生,當他知道是蔡繼有學校的十五歲學生後,便說要蔡繼有學校的學生畢業後都到中文大學去。當然,這可能是一時戲言,他亦未必知道蔡繼有學校的學制,不是和一般的中學相同,要考入中文大學是和一般中學不同的路,但是我覺得這表達了一件事,表達能力,勇於成為小數去發問,其實大學不就是需要這樣的學生嗎?我相信如果大學是覺得這些學生是好,他們必定會想辦法去招徠,為他們開綠燈,我不相信全港這麼多大學都會同樣愚昧,放棄這樣好的學生。

我想,蔡繼有學校便是在做這一件事,去培訓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材,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計較學校的課程和其他學校的比較,他們也許所學的是其他學生的課程為淺,但這又如何,社會現今最需要的是在獨立思想,有創意,能解決問題的人。為子女選蔡繼有學校的家長,是看畢業以至完成大學課程後的個人素質,而不是去計較課程和其他學校的比較。

校長在這一次聊天室,介紹的其中一項,是一套一九五七年的舊黑白電影,名為<十二恕漢>(12 Angry Men),內容是十二個陪審員在退庭商議一件謀殺案結果時,原為十一對一為有罪,因為一個人不隨波逐流,堅持要經過思考才決定是否有罪,對案情多角度思考,解開了很多疑團,到最後是全數決定無罪。校長推介的原因是蔡繼有學校是推行IB,所以學生便是要學這樣的思考模式,多角度思考,多去想,而更是獨立的去想。我不是在這裡也介紹這部電影,而是這件事令我覺得校長對教育,尤是怎樣的教育學生最重要的,而培訓過程(尤其是IB課程)中又是怎樣,很有心得。學生學IB,不一定是單是去看報紙,上網找資料,其實IB課程的核心思想,是思考模式,在生常生活中也能應用出來,這才單的是一生受用,否則只是為考試而捉考試重點的應試技巧。

我覺得在這些和校長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校長對學校的全情投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導學生的方法。能有校長的帶領,我覺得可以很放心的讓女兒在這裡學習,也可以預見,學校可以培養女兒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Friday, October 29, 2010

家長義工

這個星期二下午,參加了女兒蔡繼有學校的家長義工聚會,才知道有那麼多家長來當義工,沒有仔細的去數,大概也有近百位家長吧,參加這次聚會的家長,包括了圖書館義工和中午給學生講故事的義工。算不算多?因為現時學校有十個年級,所以平均一個年級便大概有十位家長,我不知一般學校的參與率是多少,但單看人數也不算少吧。

聚會開始時,由負責老師先行介紹圖書館,再由校長說了一番話。校長的參與和說話,顯示了學校對圖書館和學生閱讀習慣的重視,亦表達出現今學生其中一樣重要的素質,便是喜歡閱讀和閱讀自學的能力。

跟這些家長談,便會發現他們的子女,有些是中學部,有些則是小學部,當中也有些有多過一位子女分別在不同的年級就讀,有些家長由早期校舍在其他地點時已開始作為義工。家長會作為學校的義工,除了他們本身有條件可以在平曰回到校園外,他們定必是非常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希望可以認識學校更多,協助學校運作,也間接增加子女對學校的歸屬感,才會這樣熱心的去做;簡單來說,他們全是學校的支持者。能在這個聚會見到這麼多義工,令我感到在香港,完完全全認同學校理念的家長,確實不少。

另一點和其他家長傾談中感受到的是,家長見到他們朋友的子女在其他學校就讀,全家要面對不同的大小測驗時,他們是慶幸自己的子女是在這學校學習,而有些家長對子女的測驗考試態度是,子女最好不要告訴父母,他們自己溫習面對即可,功課最好在校內放學前自行完成,而不須家長協助,回到家中,便是親子時間,是看課外書時間,晚上九時多,便著子女上床睡覺了。又和其他家長談將來是否擔心子女畢業後升大學的問題,她們也都不當什麼一回事。以我而言,女兒的課程比我當年讀小一時便深多倍,尤其是英文科,以現在孩子的成長條件,我就覺得,除非他們不想,他們必定有能力讀得比我還要好吧。所以,我自己也不太擔心。只要讀得好,必定有讀大學的機會。

參加完聚會,時近女兒放學時間,所以便到樓下接女兒,一同離開,不用乘校巴了。同行到樓下的另一位媽咪,她也接女兒放學,不用女兒乘校巴,她說接了女兒之後,便到迪士尼去玩一晚,她說她一家很喜歡這學校,女兒功課不多,當朋友都在為子女準備考試測驗時,她一家卻可以晚上外出去玩。我也很羨慕他們當晚可以去迪士尼玩,不過,我覺得女兒不用因為集體意願而讀得不必要的深,而一家人不用每晚為女兒的功課和備課而勞心,已經不錯,既然女兒將來定可入大學,現在又何必為讀書而傷感情呢?

下星期開始,我每周便會有一天帶女兒上學後,全天留在學校裡當義工,直到女兒放學才接女兒離開,希望能為學校出點綿力吧。

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愉快學習可以是什麼?

我想其實每一個家長的心目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愉快地學習,但是在現實環境所迫的情況下,只得無奈地強迫自己子女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學業之上,但其實是不是一定如此呢?而愉快學習又可以是怎樣一回事呢?

愉快學習在很多家長的心目中,便是子女的功課不多,讀書沒有多大壓力,父母還有很多親子時間;但很多家長覺得,這樣當然好,可惜當想到課程不夠深,找不到好學校,就算入到好學校也跟不上時,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放棄子女的愉快學習,改而以強迫的模式下迫令自己子女學習,但同時也不自覺中放棄了親子關係。似乎愉快學習和學有所成是對立的,我想是不是一定的呢?

我聽過有家長是這樣教子女的,便是如果子女不聽話,便罰子女看電視,所以這家的孩子最怕是看電視,因為一聽到看電視,便聯想到是個懲罰,而這家的孩子最愛做的事,便是看書了。另一件我聽過的事,是議員余若薇在訪問中說過,她小時候沒有什麼事做,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看書,現在回看,也沒有覺得多大問題。這兩件事令我想到,愉快與否,其實是一個主觀的感覺,因應當事人的認知而得出,並不在乎於身處環境和所做的事而得出的必然感受。 很多大人見到別人的子女入學,首先便問讀書是否辛苦,每天有多少功課,跟著如果聽到功課很多,便會說孩子辛苦了。但是有否想過,如果孩子是喜歡做功課,每天越多功課,孩子便越喜歡,越覺得有挑戰性,亦更有成功感。所以我從來不會因為小朋友的功課多少,而說孩子辛苦了,反而我會說,有這麼多功課,一定很好玩。如果有讀者覺得我這樣說是口是心非,我便會說,既然這孩子已在那學校就讀,功課多少已成定局,為什麼不讓這孩子做功課做得開心一點,反而要去肯定孩子去想做功課是苦事,是辛苦的呢?是想令孩子對父母和學校反感嗎?

現今的孩子覺得讀書不愉快的原因是,家長跟他們說如果不努力讀書,將來便會做乞兒,所以讀書只為將來不用做乞兒吧,另外,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功課成績的要求,令孩子用了很多時間在學業上,例如功課做得不好,得重做又重做,所以學習便不再是樂趣,親子之間也沒有了快樂的時光,如此便渡過了寶貴的童年。

家長有否想過,如果子女由小開始便以學習為樂,以看得書多為傲,以自己努力的學業成績為榮,家長大概不用費那麼多氣力去令自己子女看書了,子女既然是愛做功課,他們必定盡快和盡力做好功課,那家長不是還可以有親子時間,也不用傷了親子感情了。孩子對身邊事物的看法,都是從大人那裡學過來的,所以如果大人從子女年紀小的時候,便教他們看書是好,亦以身作則去看書,孩子定會學到看書是好的;到子女入學後,家長先不要要求子女一開始時便做到十全十美,讓子女自己做,開始時必定做得不太好,跟著鼓勵孩子用功一點,孩子定會得到較好成績,家長在旁鼓勵和肯定,孩子定會學到努力之後得到成果的因果關係,他們既想繼續得到別人的鼓勵,定會繼續努力下去吧。

我想,香港的家長,大都很怕自己的子女落後於其他孩子,所以一開始便以一個很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子女去達成,例如做得不好,便要求孩子去改正,做到完全沒有錯才交功課,如果達不到,便用強迫模式去迫子女達成,而子女開始時也真的可以達成,但是當家長發現,如果家長不以強迫模式,孩子便又不達標,結果是家長要長時間去以一個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子女,子女便長時間以達到父母標準為苦差,孩子不知辛苦讀書為何,只想到可以逃避的話便逃避,所以如果不是別人的要求,他們也不會想到要做得很好。其實,學習要有成功感,是看到自己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好成績,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賞識,而不是自己因為別人的要求下而達成某標準,得到高分而開心,因為孩子心裡很明白,原來得到高分,是因為有大人在旁監督,如果只是自己來做,肯定得不到高分。

亦有家長會覺得,如果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功課上得到好成績,學校的老師便一定喜歡自己的子女,但是其實老師可以很容易知道學生的表現是家長迫出來,還是靠自己的努力,例如簡單的在堂上突然考一考孩子,如果孩子不加思素,答錯問題,但是相類似的題目,在家卻可以完成,老師很清楚學生只是在家長或補習老師的幫助下做得好功課。另外,如果學生能做到功課的方法,例如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老師教的不同,老師很清楚知道,學生背後定有高人指點,學生的表現也不是老師自己努力教學所得來,所以老師也不會真正的喜歡這個學生(如果真的要說老師會對某些學生較喜愛),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那些在自己教導下,見到學生可以學懂自己所教的東西,而且有明顯的進步的,老師便最有成功感,也最喜歡教這些學生。

可能,家長(甚至是學校的老師)太想學生可以在短期內便達到高標準,所以也沒有機會給孩子去明白自己努力是會有成果的,便強加力度去幫子女,我相信是有部份孩子是接受這做法的,也真的可以持續下去,但是我想更多是對學習反感,到畢業後,也不想再拿起書來看。家長,可以的話,給孩子一點時間去適應,讓他們見到自己的成果,自己去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當孩子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業著緊,他們定會自己去做,而不須父母施壓了;喜愛學習,他們就算真的面對很多功課,也不會覺得是苦事,反覺得是對自己的挑戰,如此,這孩子不論在任何學校就讀,是主流或國際學校模式的,都可以讀得開心,也不會有什麼失去了愉快的童年了。家長如果認同,可以從孩子年紀還小時,便灌輸看書是好玩的,是很有樂趣的,是可以學到新知識和別人分享,而努力去學習,自己便可以得到成果,家長在任何時間都不加強迫,孩子便會讀得開心,而且最終會學有所成。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制度病了,家長可以怎做?

近日我所寫的文章,大都是在說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家長看完之後,不論是否明白和認同,也得參加這個遊戲。那麼究竟可以怎樣去做呢?

我想首先有些家長是很想子女入名校的,尤其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那便要有心理準備,在幼稚園前便已開始培訓子女,讓子女可以先入到名幼稚園,跟著再繼續培訓子女可以考到名小學,跟著名中學下去。至於如何培訓,也許家長已知道是那些了。沒有經濟能力的,也許便要靠用名校校區的地址去參加派位,而入讀名小學之後,也要有心理準備要不斷的陪同子女讀書,因為中學大都不是一條龍,所以必定要有好成績,才能保證可以升上名中學。

至於子女入讀不了名校的家長,也不要以為在非名校,功課便會輕鬆,因為學校想(其實家長也想)學生可以得到好成績,為的是入band 1,所以課程必定深,功課必定多,因為理論上如果學生是學得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深,他們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參加同一個評核試,成績定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好,亦即入到較好的band的機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高。所以就算入不了名校的學生的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課程同樣會是深的,他們也要陪子女讀書。

至於不想子女讀書壓力太大的家長,可以考慮一些一條龍的津貼中小學,因為只要成績不太差,差不多可以說必定可以升上中學,如果發現子女的成績好,也可以考慮在升中時選擇其他較出名的中學,否則,升上一條龍中學也不錯。如此,整個小學過程的壓力會比讀一些沒有一條龍中學的小學為輕。

當所有小學,都覺得要教深一級半級時,這深一級半級便成了新的標準,所有小學如果不是這樣教得深,學生入到band 1(或至少band 2)的機會便會更低。所以可以說,只要是主流學校,除非是專為教草根階層或沒有能力讀深半級的學生的學校,家長可以肯定學校將會教深半級或以上,如果現在不是,也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便會有家長向學校反映要教得深一些,學校為了生存,為了收到學生,為了滿足家長期望,也遲早也要這樣教深一級半級。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如果不想子女參加這個變了質的教育制度,也許便要得讓子女入讀不受這個教育制度影響的學校,例如國際學校,或簡單來說,是不用參加本地公開試的學校,因為只要最終要參加本地公開試,什麼學校也得在中學階段(甚至早至小學階段)催谷學生,多做重覆性練習,讀天皇補習,才有把握學生可以考得好成績。我的意見是,不要相信在一些到最後要參加公開考試的中小學,可以怎樣靈活教學,愉快學習,也許開始時是可以的,但到開始備戰,學校也只會催谷下去,家長也會要子女放棄所有非學術有關的課外活動。又或家長得接受其子女,因為不是接受不斷重覆的操練,所以他們子女的公開試成績不會是很「標青」。

我自己會慶幸自己女兒可以入讀蔡繼有學校,既離開了這個病了的教育制度,可以培養她喜歡閱讀,培養她的獨立思考和自顧能力,在家中,不用不斷的和她去操練測驗考試,傷了親子的感情,讓她有一個較愉快的童年。到她完成了十二年的課程,我相信也必定有大學會取錄她,不論是本地或外地的大學,還有,至少她愉快的童年,便已成為她一生中面對困難背後的動力。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教育的反思

最近經友人介紹,在網上看完一集「香港貧窮問題系列-世襲」,因為自己也經歷了為女兒找幼稚園和小學階段,也為女兒的教育思考了很多,所以我一邊看,一邊有很大感觸,另外,我又發覺我很多在這個部落所寫的東西,都在這一集中見証了,不感到高興,只感到無奈。如還沒有看過,可以在這裡看。





在這一節目,我看到以下這些:
  1. 節目開始時,那父親說兒子寫字寫得不好,為的是怕老師可以扣分。我想,學習是這樣嗎?學習是要明白道理,而不是因為因為要拿取分數,家長要子女改了又改,我想反而應要培養子女對自己的工作有要求,他們將來有需要改,他們自會去改。另外,親子時間是這樣渡過嗎?不見得那兒子讀得開心,到節目最後,孩子說很有壓力,孩子的成長應該是這樣嗎?
  2. 梁錦松是當年開綠燈給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到今天也要去玩這個遊戲,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諷刺。鮮魚行的校長十年前還在教育局時,他只是中層官員,也想到梁錦松的教改是有問題,但是他的上司直到梁錦松,也許也不是香港教育的用家,所以他們所定的政策和現實不符,難道這些官員是沒有自己的意見?難道便是香港的官僚制度使然?難怪香港的家長很怕自己的子女成為白老鼠。他的母校是英華,但是他為他的兒子申請入讀男拔,這明顯表現出家長對學校之間,是會覺得某些學校是比某些學校優勝。如果英華不是轉為直資,他兒子可以入讀英華的機會很大,但不知他會不會這樣做呢?不論是身份多高,身家有多少,到子女申請入學,也得靜靜的坐在禮堂裡,去聽校長說話。
  3. 看完整個節目,從來沒有家長說某一間學校是怎樣怎樣懂得教孩子,總之學生入讀了名校,便一定是好。而之所以好,那些男拔畢業生亦明言,是為了兒子可以有更好的人脈,到出來工作時,顧主會看他是男拔畢業生而另眼相看。(這點我有點懷疑,因為除非是大公司,否則顧主只會想到,能否留著這人,和能否「洗得郁」這人。)
  4. 直資學校,實際上是抹殺了所有沒經濟能力的學生入讀的機會,令直資學校成為貴族學校。社會上的階級,因為直資學校的設立,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不能入讀,現在的階級便會重複到下一代。教育的本質已變。
  5. 節目中的一位母親,每個月的課外活動費用便已一萬,加上每年的遊學,和到外國讀大學,十年便已預算要用三百多萬,說她讓兒子出生,對兒子的教育是要負責任,不能馬馬虎虎,天生天養。我想,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那母親覺得每個月用一萬在不同的課外班是合理,才是負責任家長,這才是子女應得的教育。子女的成長,尤其到將來的成就(單單怎樣定義成就已不是一件易事,每個家長也可能有不同的演譯),是很難量化的,根本不能去衡量今天所付出的金錢,和子女的親子時間等等是否值得。
  6. 梁校長說了一個事實,要打做名校其實很簡單,只要將課程(尤其是英文)教深一級,給學生大量的功課,家長便會覺得這是好學校,湧到去讓子女入讀。我見到的是,就算是要交學費去讀的直資學校,就是因為知道是要教深一級半級的課程,也在所不計。我曾想過,因為在每一級都是教深半級到一級,難怪幼稚園和小學,可以選擇的話,也要去收大仔大女;他們比細仔細女平均大了半歲,心智剛好可以教深半級,有家長特地讓子女遲一年入學,跟著子女去讀深一年的課程,其實和子女用正常年齡入學,讀正常深度課程,實際上是一樣的。
  7. 節目最後,有位母親說,她會在子女有問題時提點他,要給他最好的預備,為的是要他將來在人生遇上難關時可以渡過。但是要渡過人生之中的難關,不是現在在學校所學的任何學問(如果是,那早一年學和遲一年學有什麼分別呢?),而是個人的素質,包括情緒智商,毅力,恒心,努力,決心等等,這些都不是只能在直資私校裡可以學到的。另一個男拔畢業生家長對兒子說,可以在運動中學到永不言敗,我想他兒子也不必一定要在男拔學到吧。
  8. 回看家境不好的那女孩,學習環境很差。(父母沒有經濟能力而去生孩子,暫不要去討論這年老父母是否合理,怎說也好,也不是那女孩的問題,她理應可以享受到和其他孩子差不多接受教育的機會。)但她求學的心,絕對不比家境好的學生差,而且她更有原動力去讀好書,改善自己和父母的環境。相比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他們可以為子女每一科找來一個補習老師,這女孩便得付出更大努力,也希望他所住的校區,有好官津學校可以協助她學習成長。
看完這一集之後,我想也許不要再問家長怎樣去為子女安排教育,其實簡簡單單,老老實實的說,同是讀書,不是讀一間出名的學校,比讀一間普通學校好嗎?要交學費?既然名校是比普通學校好,普通學校是免費,那麼讀名校交學費也是應該的。同是同一年級,自己的子女能懂得比其他同級的多和深,不是更好嗎?也許這些已是最好的答案了。梁校長用「好陰公」來形容那些傳統名校轉為直資,他們或有他們的考慮,但是從整個社會公義角度來看,我也有這種感覺,覺得他們很不公平,難聽一點說,他們很自私。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家長主導學校教學模式?

為著女兒的學習成長,帶女兒到不同的地方參加興趣班,送女兒上學放學,和寫了這個部落,讓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新朋友,有些是曾見過面的家長,有些是在網上認識的,大家都是關心子女成長,所以走在一起時便都高談闊論,子女成長的每個環節都是我們所傾談的項目,互相交流,其實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上星期,在興趣班認識的一位太太打電話跟我傾談子女升小一之後的近況。她兒子入讀了沙田一間直資一條龍無宗教背景的小學,免了升中時再要為兒子找學校的煩惱,而學校的教學模式,根據學校概覽,這學校是以國際學校模式進行教學,並盡量減少考試測驗,校舍很大,所以我想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既是國際學校模式,校舍又大,學費又不貴,子女應該會讀得很開心,所以也有很多家長讓子女考這間學校。

這太太跟我說,在最近一次學校家長會裡,有在學的學生家長,態度很差的當眾說學校所教的課程很淺,小一的某課程應該要教什麼什麼。而學校有見及此,也直的開始加重了功課量和課程的深度。而校長亦說,學校會先重視學生的成績,其次再考慮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發展。她說,家長在讓子女入讀這學校時,不是已經清楚學校的教學模式嗎?學校不是填鴨死谷,而課程不比其他學校深,不是早知的嗎?為什麼在子女入讀之後,卻向學校投訴,說要如何如何去教,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方向。而我卻想,那家長最初帶子女去考這間學校時,態度不是這樣吧,為什為現在子女入學了,態度卻可以這樣差,真的是把自己看作為顧客,把學校看為提供服務者?

這己不是第一次我聽到有家長說,其學校的其他家長向學校投訴課程,要學校改教學模式。我在海外回流香港的友人跟我說,他最初回流時,讓兒子入讀一間國際學校,原來學校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香港人,在入學之後,有學生家長便向學校「反映」,說學校所教的中文程度很淺,也許學生家長明白將來中文語言能力,是和英文語言能力同樣重要,所以家長想學校可以把中文的課程教得更深。對於本地學生而言,他們自小也是說廣東話,看中文電視等等,所以中文課程深了,他們完全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對於那另一半外國人的子女,也包括我友人在海外出生的兒子,便覺得很難,完全跟不上,所以結果是很多外國學生和我友人的兒子,都離開了這間國際學校,友人的兒子轉去了英基,老老實實的讀國際學校。

我想,香港有那麼多學校,每一間都有其教學模式和理念,有些學校重視學術,有些重視思考啟發,有些重視德育培養,家長在讓子女入讀前,真的要認同學校的教學模式,想象自己的子女入讀這學校後的情況,是和自己心中所想同符,不要不加思索,或只看校舍大小,學費多小,便先讓子女入讀,之後才去嘗試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如果每一個家長都是這樣,結果是香港所有學校,都只得幾種主流教學模式,再不是什麼百花齊放,家長學生有很多選擇。

學生讀什麼學校,都會有日考公開試,再以公開試的成績去考大學,讀完大學某一學科,其實所有畢業生所懂得的都是差不多,大學的成績主要看學生是否主動學習(這又要看學生在中小學是學會怎樣學習),到時,沒有補習班吧,全要看學生自己了;所以家長要去想,他們期望子女在這個中小學階段是怎樣渡過,和在這階段,在學校和家長的合作下,培養了子女什麼的品德、思考模式、學習能力、性格和價值觀等等。而在選擇中小學校時,是要去找和自己期望相符的學校,而不是去改變學校,否則,到最後失望的,是老師、家長和學生。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教會學校

我是一個基督徒,所以在為女兒選校的時候,也會考慮學校信仰的問題。經歷了為女兒找幼稚園和找小學的階段,對教會學校也有很大的感觸。

香港的教會學校,即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而天主教是香港最大的辦學團體,我以前以為只得一個天主教會(即羅馬教庭在港的支派),如瑪利諾的天主教會,但原來不只一個,還有其他修院會,例如喇沙和聖約瑟的喇沙會,和德望學校的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而基督教方面,在香港則有很多不同的大小教會,最大的也許是傳統的聖公會,其他例如宣道會,禮賢會,崇真會,浸信會等等。對要為子女報小學的家長來說,最想知道的是自己的教會是否可以拿到五分宗教分,我不知天主教方面是否可以互相確認其他修會的教徒身位,但我則知道基督教方面是不會互相確認其他教會的教徒身份,例如如非聖公會教徒,申請協恩也不可以得到那五分宗教分。至於是否應該互認,又或應否在申請小學時考慮宗教,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暫不在此詳談。

在網上找到一些資料,原來香港有一個名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由廿二間間歷史悠久的英文 中學所組成,而這廿二間學校,亦被人稱為傳統名校。我在學校概覽找到這廿二間中學的資料,再找和這廿二間中學接龍或直屬的小學,有興趣的可以在這裡看:香港補助學校。跟據這些資料,我有以下的觀察:
  1. 大部份這些中學和有關小學,大部份都只是直屬關係(即只有八成半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升上中學),意思是學生不能以為一定可以升上中學,他們一定要達到某個標準,例如在學校的前八成半學生之內,才能有保證升上中學,而中學亦都放心一些成績不好,或有問題的學生不可以由小學直升上中學。以此比例,要成為前八成半內的學生,壓力應該不大,如果不能進入前八成半內,也許這學生是不適合這學校了。只有三間是一條龍,男的有英華和男拔萃,都是基督教直資的,而女的則只有聖瑪利,是天主教和津貼。

  2. 對於想以派位入讀津貼名校的,完成中小學課程,男校有:聖若瑟、香港華仁,喇沙;女校則有:聖心、嘉諾撒聖方濟各、聖瑪利、聖士提反,瑪利諾、瑪利曼、聖嘉勒、協恩、聖保祿;男女校則有:循道。(以上粗斜體為基督教學校)由此可見,如基督徒父母想堅持兒子入讀基督教學校,而又想經派位享受免費傳統名校(只指這廿二間學校),其實只有循道(那麼父母是循道會嗎?);如果為女兒找這些名校,港島只有聖士提反,而九龍則只有協恩。當然,可以經派位入讀不等於可以完成整個中小學課程,期間得跟得上學業成績。

  3. 拔萃女小學在學校概覽上沒有寫任何的相關中學,尤其是拔萃女書院,不知是他們真的沒有任何關係,還是沒有更新。如果真的沒有任何關係,是否所有女拔小學的,都要參加升中派位而沒有任何優先入讀女拔萃中學呢?也許要中學方面來認證。

  4. 相關的中小學的學費模式可以不一樣,例如聖嘉勒女書院是津貼,但其相關小學是私立的。但大部份的中學和小學都是同樣的學費模式(是政府規定嗎?要再找資料認證了。)
對於基督徒,我會想,難道教徒不付出學費,不去參加升小學面試,為什麼基督教傳統名校給基督徒入讀這類傳統教會學校的機會是那麼小?(我得重申,我不是說讀這些傳統名校一定比讀其他官津好,只是在說入學機會而已。)基督教名校又是否把不能付出學費的學生拒諸門外,只接受有能力付出學費的學生?所以當我看到新聞報道有天主教學校堅持不轉為直資,為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可以入讀(是否有能力讀下去是另一件事,但至少有這個選擇,有機會可以入讀,和有學習能力的學生入讀後,真的可以免費的讀下去,完成他們的學業),我也得對這些天主教會致敬。例如我看過喇沙和聖若瑟的辦學團體,喇沙修士會,他們成立的目標便是要向貧窮的人提供教育,所以他們堅持不將學校轉為直資。亦即是說,明眼人是看得出,部份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實際上只令學校可以選擇取錄的學生,亦間接把家境不太好的學生拒諸門外。根據有關直資學校的資料,直資學校須要把部份收到的學費用作助學金,令家境不好的學生不會因為學費問題而不能入讀直資學校,但是直資學校的取錄面試過程(例如簡單如英文對答),已把沒有額外金錢讓子女讀英文班或入讀有外藉老師為班主任的幼稚園(多為國際幼稚園,不能用學券)的學生在面試時除去。最多只能說令已入讀的學生,在父母經濟有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靠這些學校本身的資助完成學業。

直資學校的設立,和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是一個錯誤的政策,對草根階層而言,是令沒有能力的家庭更加沒有選擇,對中產而言,亦不見得多了什麼選擇;我不能將責任全推在辦學的教會團體之上,因為我想政府多年來,是用了很多威迫利誘的方法,例如如果不轉為直資,學校便不可以選擇教學語言,去令津貼學校在保障自身教學理念,甚至是生存空間時轉為直資。

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向正確的方向走,還是越來越迷失,也許要再過數以十年後,讓這一代的學生完成了中小學和大學畢業後,才能看看這批「出品」來檢討現在教育是否合宜;希望不會好像母語教學,過了大概十年之後,才走出來說有問題再走回頭路。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做的,便是用自己的資源,根據自己對將來世界的理解和期望,為自己的兒女找一條較為理想的教育之路,讓他們可以到時生活得好一點。

再回看很多基督教學校,尤其是有名氣的傳統名校,一間一間的為求自保,轉為直資,只能暗罵香港就是一個現實的地方,就算是教會,也得保得著自己學校的名聲(入學學生和畢業學生水準),才能再談甚麼教育理想,反正最草根的學生總會有官津學校取錄教育,教會便美其名提供優質教育給中產家庭,也算是在教育上的貢獻吧。但想深一層,草根需要教會帶給他們福音和幫助,比中產需要教會來教育他們的孩子更甚,為什麼這些教會學校反而大都照顧有能力的中產家庭,令傳統名校變成中產或以上的學校,拒諸草根學生於門外,令這些學校更加變成貴族學校?

世事如此,只能說聲無奈。

Friday, October 08, 2010

教育的支出

現在孩子出生之後,有家長會為子女成立教育基金,甚至買保險,這些基金保險說到十八歲時,便會有一筆金錢可以拿到,跟著便有家長想到可以用這個方法去儲錢,作為子女讀大學時的費用。家長經常說一個孩子便得用父母四百萬,也許很多家長都聽到子女到外國讀大學,便已要用超過一百萬了,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便要開始儲錢了。無論如何,儲錢是一個好習慣,但是否一定要用這麼多錢,才能讓子女讀完整個大學課程呢?另外,支持學生完成大學課程,是不是一定是父母的責任?我想,大部份中產以上的家長也是這樣想,但是實際是不是呢?如果父母在子女完成大學前,經濟出現問題,學生不能完成大學,責任便是要算在父母的頭上?我想,不是這樣吧。

香港在回歸之後,政府為了推行知識型經濟,所以便推出增加大學學額,雖然政府投放在大學教育的錢是多了,但相信增加的金額比增加的學額少,所以大學教育的支出都回到學生和學生家長身上,跟著每個都在說,大學學歷已是基本要求,所以家長亦順理成章的覺得自己的子女一定要完成大學課程,教育的責任才完。我自己的想法是,當社會上的人大都是大學生是,大學生已不足以成為謀生的條件,從另一個角度,有沒有大學學歷已差不多了。當然,對於某些專業來說,例如醫科,工程等等,大學教育是進入這個行業的必經之路,但是對於其他大部份的行業來說,只要有心,都可以由低做起,亦可以自行報考相關資歷,例如會計,律師,資訊科技界當中的大部份資歷。另外,如果家長能力不許可,學生也可以在職時在工餘進修,例如公開大學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制讓在職人士進修,拿取相關的學歷。在職人士,可以用收入來交學費,而沒有經濟收入的,也可以向政府借錢交學費,所以其實學生本身,其實已有能力去支持自己讀大學,現在只是大部份家長都覺得應該是家長供養子女的其中一個責任。對於大部份中產家庭,子女在香港讀完四年的大學課程,學費便是二十萬左右,如果家長再慷慨一點,給子女零用錢,相信對大部份中產家庭來說,相差也不多。

我會想,如果學生是有心有能力去讀書,而父母有能力的話,幫子女交學費和給他們生活費,可以讓他們專心學業,實在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子女是無心向學,又找不到工作,父母也許會一湘情願的覺得,子女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學歷不夠高,所以便出錢給他們上大學,甚至讀碩士等等,其實是將問題推後,也許早一點給子女去社會闖闖,辛苦過後,他們才會明白學歷有時真的是需要的,而工作就比上學好得多了,到了他們明白之後,也許會珍惜可以讀書的機會。對於家境不太好的家庭,也許要坦白的對子女說,父母沒有能力去支持他們讀大學,但是他們可以向政府借錢,而他們也可以靠補習來賺取他們的日常生活費,令他們更珍惜學習機會。

在香港,現在一般來說,一年的學費是近五萬,所以讀完三年大學是要十五學費,生活費也許和讀中學時差不多吧,所以如果家長以供子女讀完大學學士課程為己任,那麼三年的大學課程便已是近二十萬了。首先,因為大學的學額增加了,所以可以入讀的學生人數多了很多,而簡接卻令學生的質素下跌;從前,香港實行精英教育,可以入讀大學的人數不多,而當時大學亦只得兩間,政府對大學教育的津貼不多,但是現在可以入讀大學的人數多了,政府卻不是按比例增加津貼,所以經濟的負擔便得由學生或實際是由學生家長負上了。(現在由三年大學改為四年大學制度,從某個角度來看,便是將以前的中七,由在中學讀變成在大學讀,對學生來說,不用再對某些學科讀得很深入,但是從經濟上來看,這一年的教育,便由中學變成了大學,支出是多了,亦即由學生和家長的負擔亦多了。)

近日在大學裡,遇上越來越多的內地來港的學生讀書,由學士到博士都有。我上網找,原來早在幾年前,香港的大學已經在內地招生,如果內地生可以入讀香港的大學,大學會提供助學金,另外,在香港讀完三四年大學,如果在香港再工作多三四年,居港滿七年,他們便可以申請香港的身份證。我跟在大學裡遇到的內地學生談過,他們說如果成績好,可以考入中文大學,中大的助學金足夠支持所有學費,而他們只是要支持自己的生活費,如果成績不足以考入中文大學,也可以考入城市大學,但城大的助學金只足夠支付部份學費,學生要支持餘下的學費,每年便是三四萬港元。在內地教育網站看到學生的留言,香港的大學在內地的收生標準,是和清華,北大等內地最高學府差不多,亦即如果學生有能力考入內地這些名大學,其學業成績便足以到香港的大學就讀,對於一個內地學生,他們便會想如果可以免費在香港讀大學,又可以在中國這國土上最國際化也(似乎)最先進的方地學習,也是一個新的體驗,便會考慮來港讀大學。當然,他們自己亦會考慮,可以在內地最出名的大學讀,他們在內地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所以他們也有不來港讀大學的理由。

至於在大學作研究生,大學便一定會提供助學金(否則,內地學生便會回內地進修去),金額除了足夠支付學費,還足夠生活費;我便認識一位內地生,他拿了助學金,交了學費,除去了宿費和生活費之後,他還可以儲到錢帶走。我不是覺得他們拿走香港人的錢不公平,因為他們在學時也會對大學大貢獻,我只是覺得,如果一個學生能考得好成績,就算是內地學生,他們在香港,便可以找到免費的大學教育,那麼香港的學生呢?

現在香港的大學學額增多了,所以可以在大學就讀的學生便多了,亦即學生的成績便更參差了。大學為了可以招收高質素的學生,所以大都以金錢來吸引學生,例如學生入學時是拿了好成績,便可以得到某一個金額的助學金,也許已經足夠支付學費。另外,香港也有很多不同獎學金,只要成績好,是可以得到的。

香港學生主要的留學國學以英、美、加拿大、澳洲為主,就以英、美和加拿大來說,也許全自費去讀,便得用上一百幾十萬了,而且不得在當地兼職;而據說,在澳洲留學是可以兼職的,所以負擔是可以輕鬆一點。其實找一找資料,發現原來有些國家是免學費的讓留學生學習的,例如德、法、和瑞典,但這些都不是香港學生的熱門留學國家,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那裡不是以英語為主的國家,學生要先學好當地言語,才能到那裡留學去,而近來我找到網上資料,瑞典開始有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課程,所以如果要去留學,又不想負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家長其實可以考慮讓子女到這些國家去留學;要多學一種外語?那不是更好嗎?至於那裡沒有親友照顧,擔心子女的生活?其實可以去留學,子女也都超過十八歲了,絕對是有能力去照顧自己,而且香港學生主要的留學國家,反而是有太多中國、香港等華語的學生了,用外語的機會反而不多,亦沒有心去真正感受外國的文化和民情。所以去一些冷門的國家去留學,其實也許是一件好事。

另外,可能又有家長會覺得,如果所讀的大學不是英、美、加拿大,所讀的學位在香港是不受認可的;首先,在香港那些人會理會別人的大學是否認可,便是如果再深造下去,本地的大學會看考生是讀什麼大學,另外,如果是考政府工,也許他們便有其認可大學的清單,其實除了這兩種人之外,只要是大學畢業,除非所持的是很出名的海外大學,大部份公司也不會理會是什麼大學了,到了入職之後,也許這一生人也不會再用上那份大學畢業証書,那麼,為什麼要那麼計較是否英美大學呢,尤其是那些學校是免學費的呢?

這個世界已走上了一條知識型或高增值的路,而高科技和創意為經濟最大的支柱,而這些東西背後,便是專業人材。所以我覺得眾多國家都在吸收高質素的人材,或可以吸引到有潛質的人去他們的國家,所以吸引留學生便是其中一個方法,只要有好的成績,是人材,這些已發展國家都會歡迎這些人去讀書,例如以獎學金去吸引他們,跟著希望當中有些會留在這些國家工作,回饋國家,讓他們移民定居。換句話說,只要學生的成績好,便不愁沒有大學取錄,甚至不用付出高昂的學費。

至於怎樣才能得到好成績?我想,不是要在中小學階段要父母陪伴在側做功課,幫助溫習等等,而是要學生本身喜歡學習,語文能力好,閱讀能力高,又有獨立思考能力,到中學要準備考公開試時,學生便會主動地去學習,自發地溫習,這樣他們的成績才會好的,亦更容易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

Wednesday, October 06, 2010

對蔡繼有學校應有的期望

今天女兒在學校有課外活動,沒有校巴接送放學,所以便得親自到學校接女兒放學,在校內遇到女兒的班主任,傾談了一會,也有提及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對學校的期望。

我對老師說,我聽到有蔡繼有學校的家長,不太習慣子女在學校就讀的情況,尤其是學校的功課量和程度。相信老師也不斷的聽到類似的意見,所以她說,肯付出這樣學費讓子女入讀蔡繼有的家長,大都在子女入學前調節自己對子女學習的期望,子女在這裡學習,是希望他們可以在愉快中學習,學習去終身學習。跟著我說可以在愉快中學習的原因,其中可能是因為這裡的學生不用考會考,否則,老師根本不是就著會考來教導,這裡的學生如果參加會考,成績也不會好。老師也認同這點。(蔡繼有學校的學生,不是不用考公開試,只是考國際文憑而已,而學生由第一天在這裡學習,便已是朝著這個方向學習了,所以對考國際文憑的培訓反而是充足的。)

跟著兩個非公眾假期的星期六,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暫停了,原因是校舍用作小一新生面試。我覺得,小朋友在面試的表現,有多少証書,琴棋書畫懂多少,現在已不能改變,反而家長應問自己,想子女入讀這間學校的原因,是因為什麼?是因為口碑好?是因為想多個選擇?還是家長真的明白這學校的教學理念,和認同學校整個學習和考國際文憑的過程?我想家長會為子女報考這學校,也會想子女可以考得入,至少將來也可以多個選擇,跟著為了考得入這學校,怎樣也會去看一看學校的資料,就算不太理解或不太認同學校的理念,可能也會勉強自己去(暫時)接受學校的理念。我的建議是,如果家長的期望是子女每天放學後有一份接一份的功課,父母放工後則要陪子女一份接一份的對功課,學術程度又比其他學校同級的深一兩級,家長便不要讓子女入讀這學校了;否則,既滿足不了家長的期望,而如果要子女在課後參加補習班,去令子女追上主流學校的程度,這只會變相令子女同時讀兩間學校,最後既追不上主流,又享受不到在蔡繼有學校的學習過程,白辛苦了子女。

教學模式和學習程度

近日自己不斷有思想有關教學模式和學習程度的問題,簡單來說便是本地主流和國際學校的兩個模式。

之前和由外地回流香港的友人談,他的兒子在外地出生,雖然父母都是香港人,但係中文只懂講不懂寫,回流香港後,因為他兒子的中文程度不及本地同齡學生,而友人亦想兒子長大後回到海外發展,所以一開始便為兒子在香港找國際學校,最後兒子輾轉入讀了英基學校。

友人說,他兒子的中文程度,看著每一個中文字都好像是一幅圖書,要寫更談何容易,所以根本不能在本地主流學校學習,而在英基,學校的課程便剛好符合他兒子的需要,所以很快便適應。至於學習,友人說他兒子每周在學校,都會有一次讓學生在畫紙上隨意繪畫,之後讓學生站出來講解,老師不會說對與不對;而學校每年的家長會,和主流的學校是不一樣的。家長去到英基的家長會,不是去聽老師講自己子女的意見,而是學生在老師父母面前,講述他們在這一年學到什麼,遇著什麼問題,他們又如何解決,又有誰是曾經幫忙的。可見國際學校的模式便是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去發掘他們有興趣的東西,沒有大人在說對不對,沒有大人給子女的範圍,是他們自己去找答案,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香港的主流教學是知識傳遞型,即老師先決定學生要懂得什麼,跟著便按步就班的去教學生,學生在這個模式下,很難突破老師和大人的範疇,而老師教學生的解決某一問題方法,亦先入為主的成為學生採用的方法,如果學生想到用其他方法,老師和大人很容易便會一見到方法不一樣,便已緊張的提示學生不要再想和再做下去,也許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已經沒有空間讓學生去試和從錯誤中學習。當然,這教學模式也有其好處,便是知識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由老師傳給學生,以量為準則,這一定是個好模式,但對學生長遠而言,則很可能會摧毁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現在主流學校推行的通識教育,背後理念也是想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是在追上國際教學的模式,是一件好事,但是因為這類學習的成效難在短期內出現,家長不能期望子女可以在通識科可以在短期內有明顯的進步。我希望香港的學生可以得到多些空間,例如時間,去多思考一些學習範圍以外的事物,例如人生、宗教、哲學,歷史、音樂、大自然等等,這些學問不會令學生在學業上有明顯的幫助,但長遠卻可以受用一生。

有時聽到香港的家長,會比較外國課程的程度和本地同科目的程度,除了英文之外,大都在說外國學科的程度,都是比本地的淺得多。但是程度淺,又有什麼問題呢?就好像香港的預科科目,其實是外國大學的教學範圍,香港的學生,就算不是讀那個專科,都要在預科學得很深,但在預科畢業之後,可能一生也未必再用得上。而不論在本地和外地,如果是在讀同一個科目的學士課程,到畢業時所學的,也許是差不多;亦即在外國,學生會在大學裡,在某一科目由基本讀到學士課程畢業所期望的程度。所以只要大學畢業時,可以懂得差不多的知識,其實便已足夠,那麼為什麼要計較學習整個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要比外國的深呢?

Tuesday, October 05, 2010

官津學校再思

上星期,有幸參加了一間英文band 1津貼中學的周年匯演,其間還跟學校的副校長傾談討論,所見所聞對我也有很大的反思。

這間中學位於公共屋村之內,校舍由啟校至今已是二十多年,校舍在當時是標準中學校舍,期間雖經過加建,但是到如今,校舍也許只符合小學的標準了,所以就校舍而言,根本不可跟大部分名校相提並論,但學校苦心經營多年,漸漸成為了band 1名校。這學校沒有如其他出名或新校有自己宏偉的禮堂,所以當晚是在沙田大會堂內舉行,入場費為二三十元,學生家長便可以購票入場觀看其子女的表演。作為一間津校,學生憑成績派位就讀,所以學生的背景可以參差得很大,如果學校的校舍有個很大的演奏廳,而代價是高昂的學費,而真正使用的機會並不多,對家景不太好的學生,這個大演奏廳便成了他們就讀這校的負擔了。所以現在的學校似乎都在鬥大鬥靚,對家長來說,可以有這樣的環境,當然是好,但卻不應給這些物質上的好壞影響選校的決定。

整晚的匯演內容非常豐富,有話劇,有管弦樂表演,有中樂表演,獨唱,合唱,朗誦等等,由晚上七時半直演到十時,中間只休息了十五分鐘。就這一次匯演來看,根本看不出官津學校和直資私校的分別,官津學校沒有宏偉的禮堂,可以在外租用。我不是專業人士,不能說官津的表演比直資私校的相差多少;整晚的感覺是,其他私校有的表演項目他們都有,唯一可以雞蛋裡挑骨頭的是,他們的學生司儀是講廣東話的,而我參加過的私校匯演,例如女兒的蔡繼有學校,學生司儀便只是用英語加普通話,而女兒的是小學,而這官津學校的是中學,就學生語言而言,似乎官津學校的學生難和私校有家長幫助的學生相提並論。當然,另一個原因是,這個匯演只是學校非公開的活動,所以只接待學生和學生家長,而官津學生的家長,未必每一位都可以完全理解以英文或普通話為主的司儀所說的話,所以選用廣東話,也有其實際原因。反而我看到的是,這學校因為是官津學校,所以學生家庭背景參差得很,有部份學生的家景不是很好,那麼他們是否因為家景問題而失去學習樂器的機會,而沒法參加學校這類匯演?

就這個問題,我詢問了學校的副校長。回覆是學校在舉辦這些樂團之前,便向教育基金申請,取了一筆款項買了很多樂器,而學生入學後,參加樂器班時,學校便可以借樂器給學生上課,並可以帶回家練習,學習樂器的費用,學校亦有資助。當學生可以由入學便學習某一樂器,到他們中三時,學校學習樂器的人數,便足夠學校從學生當中選擇合適的學生加入樂團;因為樂團須要有指揮帶領,學校便向外招請指揮,而學生參加樂團時,便要交年費,加上學校的資助,大部份的金錢都用作指揮的費用。因為學校有樂器提供和費用上的資助,所以就算是家景不太好的家庭,也都可以支持子女參加樂器班以及樂團。我會想,如果是家景不太好的學生家長,看到自己的子女可以在這學校,接受免費教育,再可以在一個專業的會堂在台上公開表演,也應感到很滿足。

我又問副校長,學生在應付學業之餘,還能兼顧學習樂器嗎?他告訴我,學校將工藝,音樂以及家政合為一科,而在這一科之內,音樂佔很少份量,主要靠放學後的樂器課代替,而樂團則會在星期六練習。因為選科問題,學生早已習慣一星期回校六天了,所以問題不大。另外,我又問如果學生不是band 1學生,便不可能兼顧樂器了;副校長也同意這點。話雖如此,但可見每位學生,其實真的很忙很忙。

副校長亦向我透露,入學的新生的背景為中產家庭的比例增加了,要解說這點,可理解為band 1的中產比例是越來越高,亦反映中產家庭更有能力令子女達致band 1;另一解說是更多中產願意讓子女入讀這官津中學。考得入直資私立中學,除非是非常突出的名校,其實就配套設施學制、老師同學背景而言,band 1官津學校和直資私校分別已不大。既然如此,直資私校真的要拿出與官津學校不同的地方,例如在培養學生有什麼過人之處,又或再功利一點去看學生在直資私校就讀,和在官津學校就讀比較,所得的好處是否值回付出的學費,如果當家長發現原來官津和直資私校差不多,家長又怎會付出額外的金錢讓子女入讀直資私校。直資私立學校,必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要令家長明白子女讀直資私校的好處,否則,家長作為納稅人,是天經地意的去享受免費教育,尤其兩者分別不大,到直資私校的對象學生都轉到去band 1名官津學校時,直資私校便會變成主要取錄中產以上而學術成績一般的學生,惡性循環,直資私校也許會有收生不足或只能取錄次一等學生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