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香港的學券制

之前一篇文章談過,簡單的學券制,將商業原則引入教育制度,是不可行的,最明顯的原因是學校會將整間學校的重點都放在增加本身對家長的吸引力,但是學生的所需是要全面的教育,所以引入商業原則,只會令學校變成本末倒置。而學券制令家長變成消費者,對學校只會有越來越多要求,長遠令學校和老師吃不消,最終受害的便是學生本身。話雖如此,但是香港的確實行某個程度上的學券制,最明顯的是幼稚園的學券制,另外,香港的直資學校,其實也是變相的學券制。既然學券制是有問題的,那麼香港所實行的學券制,和純學券制有什麼分別,是否也存著差不多的問題呢?

首先香港幼稚園的學券制,和純學券制相比,分別在於可以接受學券的幼稚園,必須為提供本地化課程,和學費必須在某個限額之下,換句話說,那些學費高或國際化課程的幼稚園,便不可以接受學券,學券是定額的,家長還得付出餘下的學費金額,因為家長還須付出學費,幼稚園所收取的學費又不同,而且選擇可用學券的幼稚園,也不是熱門的國際化幼稚園,所以想享受學券的家長,大都會選擇家居附近的幼稚園,沒有形成惡性競爭。對於不能用學券的幼稚園,主要是因為他們所提供的課程並不是教育當局所定的本地化課程,既然這些幼稚園不能用學券,也不會令部份原想讀本地化課程幼稚園的學生轉為讀國際化課程。從這個角度來看,幼稚園的學券制的確能達到資助家長的目的。

另外,幼稚園學券制之所以沒有令學校和家長的關係變成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的關係,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對幼稚園還是求過於供,很多可以用學券的幼稚園,求考學生的人數也多於學位,所以沒有出現幼稚園委曲求存的現象,學校還是可以用跟從他們的教育理念去辦學。

直資中小學的財政來源便真的和純學券制的相似,沒有校區之分,家長可以自由選擇學校,學校亦可以向家長收取額外的學費,還預留部份資金來資助經濟有困難的家庭。某個程度上,直資學校也真的要提高他們對家長的吸引力,希望家長會選擇他們。因為直資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向政府取回等同政府對一般學生所提供的資助金額,而且很多學校也是從官津學校轉為直資學校,這些學校可以以官津模式運作,表示他們只靠政府資助也可以運作下去,當轉為直資學校,人數不變,所以基本上學校可以從政府那裡得到的資助是沒有減少,但很多學校之後便會收取額外的學費,學校可以利用多收的學費來改善教學質素,例如增加老師人數,增加支援職員以減輕老師教學以外的工作,所以,直資學校理論上是可以比官津學校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部份直資學校是新成立學校,他們標榜新教學模式,良好外語語境,令人感覺和傳統官津不同,而其餘的直資學校,便由原來的官津學校轉為直資,他們多是傳統名校,所以亦令家長趨之若鶩。

另一點很重要的是,直資學校可以自行選擇學生取錄,所以學校可以選擇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入讀,加上學校又的確可以有更多資源去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教育果效也當然比較好,良性循環之下,直資學校便令家長覺得是品質的保障。直資學校求過於供,亦令學校無必要對家長無理的要求妥協,可以採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去辦學。直資學校接受學券制,亦即某個程度上以商業原則來運作,便得明白自己必須要保持吸引力,包括學校的名聲(是否名校和畢業生的成就)和學生的表現(例如校際公開比賽,派位結果和公開考試)。學校的名聲決定於學生的表現,所以學校便得盡量改善學生的表現,學校可以選擇取錄的學生,學生本質已經是比其他普通依派位的學校為優勝,更加上有能力和肯付出額外學費的家長,也許比普通官津學校的家長更緊張子女成績和有資源去輔助子女學習,所以直資學校的學生表現,理應會比普通官津的學生為佳。

在家長普遍認為直資學校便是較好的,甚至部份家長會覺得最好能入讀直資或私校,在沒有選擇下才會考慮讓子女入讀官津的情況下,直資學校的投考人數遠超過學額,所以學校和家長的地位至少是半等的,學校可以採用自己想實行的教育理念,老師亦不須委曲求存,亦因此,直資學校這個類似學券的制度,才不會導致出現類似日本很誇張的「怪獸家長」。

從學校辦學角度來看,幼稚園學券制沒有令改變學校和家長的地位,亦真的可以逹到資助家長的目標。但是從現實升學角度來看,則很值得檢討。首先是因為學券只能應用於採用本地化課程的幼稚園,所以程度比教導國際化課程的幼稚園為淺,尤其是英語的水準。但是到升小學的時候,姑勿論是官津或直資私校,學校對學生的語文要求卻很高,所以讀本地化幼稚園課程的學生,便有一段很長的適應期去適應突然而來很深的小學課程,適應期還不是最重要,因為每個學生也有適應期,最大的問題是,家長心儀的小學,越來越多轉為直資,學生根本不能靠派位入讀,所以可享學券的幼稚園學生,除非家長有額外的支援,否則便給讀國際化幼稚園的學生比下去,不能考入直資小學,感覺是如果家長想子女入讀心儀而受政府資助的直資學校,便不能簡單的靠讀可享學券的幼稚園,即是在中小學要享受較好教育,幼稚園便不要享受政府資助,理念上是有點怪怪的。問題是小學課程過深,還是幼稚園學券制的限制已不切實際呢?或許兩者皆是。

對於直資的中小學,學生的升學途徑是和官津的一樣,意思是一樣要考相同的公開試和評核,到最後還是成績先決,對大部份學生來說,不論是在那裡就讀,還是得努力,才有成績,和就讀於官津學校,實質上沒有大分別。所以如果有一天,家長終於發現直資學校,和官津學校其實分別不大,但是卻要付上額外學費時,也許便會越來越多學生走回官津學校,到時那些收生不足的直資學校,便會有殺校的可能了。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學券制

學券制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概念,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於1955年所提出的,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也同樣支持這個制度。出現的背景是社會普遍對教育不滿意,例如學生的學習和成效不理想,但是政府作為整體教育開支的主要來源,卻不能輕易實施任何教育政策,作為家長的,也不能左右學校的教育模式,令人感到學校好像是在閉門做車,有山頭主意的感覺,更甚的是如果學校辦得不好,政府和家長也不能輕易迫學校改革,但是資助還是的繼續。所以佛利民建議,政府對每個學生發出學券,讓學生家長去選擇他們覺得對自己子女學習最理想的學校就讀,不論是什麼類型的學校,而學校便拿著學券向政府取回等同政府對每個學生的資助金額,學校更可以向家長收取額外的收費。香港的教育其實也有採用學券制,所以令我更有興趣去深入思考這個制度的利弊和是否一個理想的制度。

首先看看這個制度的好處。學券制完全是以經濟因素作考慮,家長既得學券,便可以自由地選擇心目中最理想的學校給自己子女,學校為了得到家長的支持,也必定要做得更好更出色,以吸引家長讓子女入讀,而熱門或辦學辦得好的學校,更可以收取額外收費,用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給學生。一些辦學辦得不好的學校,也會因家長的離棄而最終也得停辦。學校間的競爭,可以鼓勵學校去做得更好,結果便是可以汰弱留強,整體教育也可以辦得更好。而有記載說張教授以學校比喻為酒家,家長比喻為顧客,如果酒家辦得不好,顧客有微言,酒家那敢不即時改善,所以學券制是一個理想的教育資助制度。

由以上看來,學券制是不錯的,我亦相信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我當然沒有資格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張教授談經濟,更遑論推翻他們的見解)。既然從經濟學上站得住腳,卻為什麼這個制度被提出超過半世紀,還是沒有被廣泛採用呢?張教授提出了四點解釋:
  1. 學券制被視為可以減輕整體教育開支,而減教育開支便等同教育水準下降。
  2. 某些不良學校,為了投家長或學生所好,只滿足他們教育以外的期望,所以政府怕學校如此而反對推行學券。
  3. 推行了學券,私立學校也可以得到資助,反而令原本主要用在公立學校的教育資助更少了。
  4. 因為沒有地方大規模推行學券制,最多也只是局部推行,所以結果不明顯或反而更差。
張教授的文章還有提出一些論點,首先是教育當局反對學券制,意味他們覺得他們比學生的家長更清楚和關心他們,更明白學生需要什麼的教育,張教授覺得這個論點是不合理的。另一論點是,熱門學校投考的學生多,學校可以加學費,令部份家長卻步,轉而選擇學費較低的學校,亦令學費較低的學校,有動力去改善他們的教育。另外,教育界的「鐵飯碗」,例如老師,聯合起來反對學券制,所以教育當局也不能推行,暗示學券制是最好,問題只是有不合理反對的聲音吧。

我不是經濟學家,所以經濟學上的互動機制和因果關係,我沒有資格去評論。但是我所想到的是,學券制是一個涉及人的制度,所以不能單以經濟角度來考慮,另外,酒家也不是一個合適的比喻,因為顧客在酒家進食,色香味是主觀感覺,即時可以分辨,不滿意可以永遠不再來,但是學校所提供的教育的好壞,未必可以短期內看到。我記得我在讀大學時,可以選擇張教授的經濟課為選修科,也許他的名氣真的很大,所以首堂出席的學生,是坐滿了整個演講廳,連通道也坐滿人,看到他整堂坐在台上,沒有講義,沒有課程,感覺是隨意講講隨想,令我嚇了一跳,不敢再讀下去,我記得他曾因他這樣的教法在大學得最差教學獎(翻查紀錄,是一九九一年),但到今天我會想,可能他在台上看似隨意的說話,當中便包括了一些經濟理論和他對世界的見解,反而是書本上看不到的,書本在圖書館多的是,其他講師來教可能分別不大,但是張教授將自己的心得在課堂上分享,其實這不是更有價值嗎?那時就算沒有選擇他的課程,也應該去旁聽他的課堂。教育的成效可能要多年後才看見,但是飲食方面則不會多年之後才會發現當年前要投訴難食的那一餐是極品吧。

由此可見,教育和飲食不能相比的地方,便是飲食本身很主觀,人不須用長時間來區分美食,但教育的果效卻未必能在短期內看到。例如以前曾撰文提及有家長覺得優才學校的公開試成績強差人意,即時影響部份家長對讓子女入讀這學校的信心。假如公開試成績不好便不是好學校(我不是說優才學校便是這樣,正如我那篇有關優才學校的文章,便說其實優才學校的著眼點並不一定是公開試成績,而是培育和發揮個別學生的不同的能力),家長可能便得在整個學習過程之後才能知道他們最重視的結果。同樣,家長其實很難在短期內看到學校是否教得好,簡單的來說,家長短期只能以課程深淺,功課量多少,來比較不同的學校,但家長能否短期內便知道自己子女在這間學校的最終學習果效是怎樣呢?我自己便會覺得不易做到,所以家長只能憑自己對學校所採用的教育模式的理解,憑信心的讓自己子女在這學校就讀。

飲食和教育另一點不同的地方是,飲食是以每餐為單位,顧客可以每一餐選擇在不同的餐廳進食,又平又好味的,可以再來,否則可以列入黑名單,永不再來,每一餐之間是沒有關係的,中午吃了又貴又多的自助餐,晚上可以只吃個麵包,也不會理會在餐廳裡隔枱坐著什麼人。但是一個孩子的教育是十多二十年或更多,每一年之間都有關係,期間不可能隨意轉來轉去,學生老師之間又有互動關係。食海鮮是時價,以供求決定,食客可以決定選擇合心意合價錢的才吃,甚至不吃海鮮,但是對教育而言,學校總不能將學費,不論以年費或月費型式,以海鮮價來浮動吧。對家長而言,尤其是做生意的,今年收入好,便讓子女讀國際學校,明年經濟差,收入減少,便讓子女讀官津學校,這是不可能的。

顧客找到合意的餐廳之後,可以決定自己想吃的東西,很多時還可以「微調」做法,例如「少油,少糖,少鹽」、「走青」、「牛扒是五成熟還是九成熟」等等,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吃的是點菜的那位顧客,其他顧客還是可以有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家長以同樣的做法運用在學校裡,後果便不一樣,原因是所影響的,大都不是只影響自己子女,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例如自己的子女名列前茅,覺得課程過淺,便建議學校教深一些,但對絕大部份學生而言,卻已經是太深了;又例如子女成績只差兩分便得A,家長便要求老師改為A,但是可以改得這個差兩分的為A,老師要否也改其他差一分和兩分的學生成為A呢?

張教授說家長是最關心自己子女的,既然如此,他們便會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做最好的決定。家長是最關心自己的子女,這個亳無疑問,但是否所有家長都最懂得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呢?我則覺得不是絕對,尤其於現今香港的現況來說,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升學途徑,不同的資助模式,家長可能連整個教育制度也看不清楚,又例如這間收費的直資學校和那間免費的官津學校相比,自己的子女最適合讀那一間?很多家長都可能想不通,所以真的未必能為自己子女選擇最好的教育,問題不是他們不想,而是這不是一個簡單主觀的決定,有很多其他因素要考慮。作為大學講師,從事教育多年的張教授,當然對整體教育完全理解,亦有經濟能力去做任何決定,所以可以為他的子女選擇出最理想的教育。以此套在所有家長身上,卻未必是一定的。記得鮮魚行學校梁校長曾在電視節目中說過,學校要受歡迎很容易,每一科都教深一級,家長便會爭著讓子女入讀,可能大部份家長選擇學校便只重視課程深淺,但我不認為這便叫做懂得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

另一點張教授覺得是學券制推行不了的原因,是教育界有強烈的保護心態,原因是推行學券制的目的便是要學校和教師做得更好,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教育界,尤其是老師,都不想全面實施學券制,因為他們不想變。這個論點背後的假設是老師和學校永遠都有改善空間,來提升學校的吸引力。老師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是採用新教法,運用更多資訊科技來教學,增加每天的工作時間;我相信我小時候那年代的教師,或許真的有工作半天,放工便和其他教師一同去娛樂,例如打麻雀,但是到今天差不多所有學校都是全日制,出生率低而收生不足便有機會被殺校的今天,我不相信還有教師是可以有很多空閒時間,反而我聽到很多任職老師的朋友,時常要進修新教學法,每天都是朝七晚八,星期六、日也要在家改功課、備課或負責課外活動,暑假也不是真的那麼長,很多時也要回校開會或補課,更有慨嘆有時間照顧別人的子女,卻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子女;他們還有多少改善空間?我相信不多了。學校方面,很多的改善的方法都涉及資源,例如提供更好的環境,招請更多老師。是先有學生便有資源改善教學設施,還是改善了教學設施才能吸引到學生呢?有些學校資源多,可以是先改善教學設施來吸引學生,再增加收入來改善教學,但有些學校卻是沒有資源先改善教學,唯有便跌入惡性循環裡去,收生人數越來越少,也許最終唯有殺校收場。

因為學券制便是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所以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服務提供者」和「顧客」的互動關係便會更深化;試想,家長拿著學券來到學校,便即是帶著政府的資助,是實實在在的錢,那家長怎會不把自己看成為顧客,要求學校提供他們期望的服務呢?部份家長會對學校有要求,尤其是不合理的要求(怎樣才叫合理不在此討論),如果學校堅持己見,也許家長便會說:「學校不滿足我的要求,我便為子女轉校,到時你糧也沒有錢出,工也沒有得做。」強勢(即熱門多考生爭入)的學校,可以堅持己見,不理會家長的要求,一個學生走了,後備列上還有上千個學生等著來就讀,但對弱勢(即時常在殺校邊緣)的學校,也許家長有什麼要求,學校也不敢不從,一個家長可以作無理要求,對其子女有好處,也許其他家長也會覺得要提出相類似的要求,不要求才是傻的。最後學校成為了不倫不類,由家長主導的學校了。 看看我們的弱勢政府,實行什麼政策都好像很多制肘,就知道弱勢學校將會是怎樣了。

學校和家長的角色,最理想是一個合作的關係,兩者共同提供最好的教肓和成長環境給孩子,但是當學校和家長的關係變成服務和消費關係,家長變得強勢,他們或許覺得正合心意,但事實卻告訴我們的卻是不一樣。文匯報於本月十三日的一篇文章《溫室世代:「怪獸家長」空降「港孩」誕生》便有以下記載:

尾木直樹《註:日本法政大學教授》表示,「怪獸家長」的出現,是2000年日本教育界引進商業原則所致。許多市政府允許家長自由選擇學校,一改以往按學區的原則,以致加劇學校競爭,教育變成一種商品。尾木直樹從全日本收集逾700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是有關一名老師被家長要求每天早上赴家接送學生上學。另一個例子是老師被要求查看天氣預報,再告知學生是否需要帶傘等。

由此看來,日本已取消了以校區來派位的方法,家長可以隨意選擇任何學校,加上出生率下降,所謂的商業原則,也許便是學校間爭相提高吸引力,希望有家長垂青,讓子女入讀,學校才能生存下去。而一間學校的吸引力決定在於什麼?有什麼可以改善?硬件來說,校舍設備等等,但這些要看有沒有資源來能改善。軟件來說,例如老師的質素,教學過程果效則難以量化,校長極其量去選更高學歷的老師,增加對老師的要求,如學生派位公開試的成績,和老師準備教材的時間和數量,而講到尾,還不是派位結果和學術成績?既然學校要以商業原則運作,而家長最終重視的是學業成績,學校便要不斷想辦法去優化學校的「成績表」,提高吸引力,要提高學校整體的學術成績,結果便是,著重取錄學生的入學時的學術水平,每級教深一兩級課程,增加教學時數,要求不達標的學生留班,如仍跟不上,便勸諭學生離校,令不逹標的學生不能以該學校學生的身份參加公開考試。取錄在學術水平不達要求,但在課外活動中有出色表現的學生,或要求學術水平一般的學生,於課後參加長時間對某一項目的集訓,令學校在校際比賽中揚名。所以,當學校的著眼點不是學生的全人發展,而是對家長的「吸引力」時,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覺得,教育界不贊成學券制,原因不是要保障自己,而是教育界明白,現在不是以商業原則來運作,其實家長已經有不少對學校和老師接近無理的要求,如果完全推行學券制,學校和老師的地位便只會越來越低,家長和學生也不會尊重老師,當學生對老師失去了尊重,家長不信任老師,老師的教學便只會事倍功半,老師的工作量也只會不斷上升。最終受影響的,便是學生本身。

對於張教授最後一點,說學券制結果不明顯,是因為沒有全面推行。根據日本的例子,便推翻了這一點,引入商業原則,不會令學校教得更好,只會令更多不合理的事情產生出來。而學校為了增加家長所認同的吸引力,反而要更著重學術成績,最終走回填鴨式和操練式的教育。

結論
教育不能簡單視作商業營運的服務,因為當中涉及很多不同的人和事,也不是短期和隨時可以變換的,果效也不可以簡單量化作比較,亦不是短期內可以見到果效,家長也多不能先作理性客觀的分析和選擇。所以以推行學券制來改善教育,其實是不可行的。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天份、興趣、努力

在我心目中,課外班原是想給孩子在學業以外學習一些另類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強健他們的身體,讓孩子的成長更全面。所以現今的父母,如果能力所及,都會給子女參加一些課外班,有些為的是想發掘和發揮子女的潛質,再實際的是希望子女可以憑這些學術以外的表現,增加他們考入心儀學校的機會,更有些家長希望子女能參加某個項目,代父母完成兒時的心願。無論子女參加某項目的原因是什麼,父母也會重視子女在該項目的表現,尤其是那些投資龐大的項目,那麼子女在某項目的表現,又決定於什麼呢?我覺得便是天份、興趣和努力。

孩子在某項目上的表現,最決定性的是什麼呢?我覺得首要的便是天份,有些孩子,真的是在某方面的天份,例如對音樂有特別感覺,耳朵比較靈敏,雙手和手指活動能力比較好,這些孩子都是比較適合在音樂方面發展;那些身體柔軟,全身協調得好的孩子,在跳舞或溜冰等方面可能會較為出色;又有些孩子記性比較好,邏輯運算比較好,這些孩子比較適合棋類和數學的項目。如果孩子可以在他們天份相符的項目上發展,他們較易得到好成績,有成功感,更支持他們堅持下去,所以父母也不用多推動孩子,他們便會自自然然的投身下去。

反而一個沒有音樂感的孩子,不論學任何樂器,不論他可以練到多純熟,但聽起來只會感到僵硬,沒有感情。又例如一個體質普通的孩子,不論如何努力健身,也不可能和天生神力的孩子在擲類或舉重類運動中相比,身體稍胖的孩子,也不能和天生高瘦的孩子在長跑中相比。雖然如此,如果孩子對某項項目有興趣,便會肯自動自覺的去努力練習,也可以有不錯的成績。最後,如果孩子沒天份也沒興趣,只是靠努力,便要視乎努力的程度,也可以有成績的,但的確是事倍功半。(在香港,應沒有如貧窮落後地方的孩子般,不論有興趣與否,只有靠努力,在某些項目上得到成績,才能改善生計或維生。)要孩子在某項目有過人的成就,尤其是將來可以作為職業,養活自己的,便得要有天份(通常也有興趣),再加上過人的努力。

看看《虎媽》書中兩個女兒的例子,也許兩姊妹也是有音樂的天份,開始時也有興趣,但到最後能登大雅之堂,虎媽也要她們下苦功,才有最後的成績。去到最後,細女已沒有了興趣,如虎媽般強硬,在青少年期的子女,總有辦法令父母屈服,最終細女也停了練小提琴,轉而去學網球。所以,成就的大小視乎天份加努力,能否堅持去下則要看孩子有沒有興趣。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子女有天份,最好能令他們可以維持興趣,尤其要在長期刻苦練習之後,也可以保持興趣,其實並不容易。曾聽過有人跟我說過,小時候給母親迫練鋼琴到哭,但到成年之後,發現當年苦學成為一技傍身;父母也許有他們的想法,是對孩子好,但是也許要讓孩子知道,可以的 話,找過來人跟他們談,也許會比較中肯和易接受。

在孩子參加某項項目前,家長最好可以先問自己對孩子參加這項項目有什麼期望,例如家長只想子女嘗試某個項目,看看他們對該項目是否有興趣和潛質,有些項目不論子女是否有潛質也想他們學會,例如游泳,因為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懂的技能,又或有些真的是希望子女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用以建立子女的自信心,或更實際是幫到子女考學校。對大部份孩子來說,他們對很多首次參與的活動都會有興趣,但是好奇心過後,如果孩子要學下去,在不妨礙學習的大前題下,相信大部份家長都會讓子女學下去,否則,如果是家長要求子女繼續學下去,家長便得清楚自己的期望。例如他們只是想子女去清楚那是一項什麼的項目,子女沒有興趣後,便可以停止(但至少要完成整個課程,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是家長想子女繼續下去,便得跟子女說明父母的原因,例如想子女學到什麼和到達什麼程度,鼓勵子女學下去,到最後,如果家長的心態是想子女可以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便得想想子女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達到目的,而這代價家長和子女能否負擔得來人,如果根本不能負擔得來,便得想想是否 應選擇另一個項目呢?

最明顯的例子是,如果家長想子女能以樂器的成績來考入某些學校(尤其是名校),便得知道學校的要求,對於現在很多學校來說,他們也不再理會學生鋼琴的級數了,所以,如果家長是想以樂器來幫助考小學,除非孩子對鋼琴有天份,或孩子有興趣,或對學習其他樂器有幫助,學鋼琴可以說是最難突出自己的,所以便有家長會去找某學校樂團裡最想要的樂器演奏者,又或是香港某些冷門樂器,讓子女去學,因為競爭的人較少,孩子就算沒有特別的天份,也較易得到成績。至於如果利用非學術的成績來增加考入學校的方法,是否可取,家長則要自己去考慮了。例如以非學術成績入學了,家長是否願意子女繼續在那方面投放資源和時間呢?如果為了堅持這非學術項目而放棄學習的時間,學業定會受影響,家長能否接受子女在某學校裡成為為學校爭名譽而放棄學業的學生呢?

家長清楚了自己對子女在某項目的期望,便會較易去思考和處理子女在該項的表現、成績和反應了。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11

拾紙皮的長者,給我們家長的啟示

雖然香港是一個富裕的社會,但我們走在街上,尤其是舊區內,很容易便會發現一些年紀老邁的長者,到處找尋紙皮,跟著慢動作的將紙皮搬上手推車,垂著頭推著手推車前行,為的是要將紙皮送到回收商那裡,換取微薄的金錢,用以維持或幫補生計。看到這些長者如此年老,還要這種朝不保夕,幻得幻失,勞勞碌碌的生活,甚至要和其他長者為爭紙皮而發生衝突。我時常在想,政府可否計劃得更好,提供更好的老人福利,讓他們得到一些較好的照顧呢?

如是者有次走在街上,又見到有位長者正在處理紙皮,細心看看,她把拾回來的一疊紙皮,一張一張的揭開,跟著便灑水在紙皮之上,再揭開另一張,又灑水在紙皮之上。不難想像,她便是希望紙皮砰起來「重砰」一點,便可以從回收商那裡多換金錢,可能這便是長者多年來的閱歴給他們小智慧吧。當一個長者是這樣做,另一個長者看到,當然有樣學樣,也幫自己拾的紙皮灑上水,長此下去,最後每一個長者都是這樣做。跟著再想下去,如果你是回收商,你會怎樣做?你會跟長者說:「不要再加水了,濕了的紙皮我們不收了!」也許回收商真的跟長者說了,你覺得長者會怎樣回應呢?長者也許會說:「這不是濕的」,又或「拾來便是這樣的,難道我要曬乾才拿來?」

回收商最後發現,跟長者說什麼也沒有用 ,但是紙皮還得從長者手中回收而來,結果回收商的對策便是,將回收價下調,例如原本一公斤乾紙皮的回收價是一元,之後長者每一公斤的紙皮,便普遍加一百克的水(即紙皮重量的一成),所以回收商便將每一公斤的回收價,減為九毫,所以從前長者拿十公斤的紙皮來,可以換十元,長者加水後,長者拿來的紙皮變成十一公斤,但因為回收價只是九毫,所以加水後,長者反而只收到九個九,如果有長者是老老實實的,拿十公斤的乾紙皮來,以前是換十元,現在只能換九元,那些灑水的長者,除笨其實沒有精,但卻簡接影響了那些沒有灑水的長者,最後,沒有灑水的長者,也得無奈地跟著這個做法,大家一起趕緊去灑水了。可以想像得到,如果普遍灑水的份量越多,長者便越辛苦,但回收商的回收價便只會越來越低。第一個想到要灑水的長者,短期是可以換到更多金錢,但之後卻成了必定動作,長遠影響了所有長者。

回收商實際上沒有多收紙皮(紙皮不久便會乾,或在循環再造過程中也要加水和最終水份也會被蒸發掉),但是每個長者換到的錢沒有增加,以前長者推的是乾的紙皮,之後每個長者都要加上灑水的過程,和推著的較重的濕紙皮到回收商那裡去。另外,紙皮也不能無限量的吸水,某些紙皮只能吸少量的水,有些紙皮可以吸多些水,但總是有其極限,多吸了水,紙皮便會爛,回收商也不會收了。天馬行空的想,如果紙皮也懂得思想,也許會想,反正都是給回收,將來循環再造的過程也會加水,何苦要迫我現在多吸些水,濕濕的總是不好受呢?

以上所說的,除了希望讀者對長者的現況多一點認識,對家長而言,有什麼啟示呢?

如果這樣想,將老人福利想像為教育政策,將回收商當為學校,將長者當成家長,將紙皮當成孩子,所灑的水是孩子的琴棋書畫、語文、公文式等課外課程,如此,乾紙皮便是孩子的原本能力,濕紙皮便是不斷參加課外班後的孩子了,回收的過程當是報考學校,回收價和回收時換到的錢,當是學校取錄的機會。現在,讀者可以再重頭看這篇文一次,你有什麼啟發呢?

那麼,最後紙皮吸水吸到爛,和回收商都不肯回收,令家長又想到什麼呢?

Tuesday, December 06, 2011

我看《階級問題》

有熱心網友以電郵告知我有一篇刊登於十一月十四日的《明報》上的專欄文章,名為《階級問題》,以下是我找到該文章在明報網站上的網址(但只限訂戶才能看到全文):

階級問題

文章內容源起於本地大學宣報取錄IB和GCE A-Level尖子,因為這些學生一向都經非聯招途徑入讀本地大學,而可以在本地讀IB或在外地讀中學考GCE A-Level的學生,家境都至少是中產或以上,所以作者便引Facebook論點說:「有錢人便可以贏在起跑線」,文末更控訴這樣是否公平。網友問我對這篇文章有什麼意見,我看過之後,覺得回應很值得和其他網友分享,所以便在這裡另寫文章回應了。如果網友可以找到這篇文章,可以先去看看,之後再來繼續看以下的評論。

文章首段以Facebook論點說:「有錢人便可以贏在起跑線」為末,暗示IB和GCE A-Level是有錢人才會考的,而起跑線則是晉身大學。首先,我不知在普遍香港人心目中,什麼是有錢人,GCE A-Level只是一個考試,只要交應考費便可以參加考試,所以不是什麼有錢人才可以考,至於IB課程,香港的確大部份採用IB課程的都是國際學校,而國際學校的學生又的確多是富家子弟,但如果再看清楚,雖然沒有受政府資助的官津或直資是採用IB課程,但是香港的確有如啟思或蔡繼有等平民化的私立IB學校,所以不是真的是有錢人才能讀IB課程。我的女兒是讀蔡繼有學校,但我並不是有錢人。另外,就算真的是贏在起跑線,但是真的可以贏到尾嗎?這個從來沒有保證。

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將讀政府主導的新高中課程,再跟著以聯招方式考大學,和循規蹈矩拉上關係,彷彿跟著政府所定的路走的便是「循規蹈矩」,所有不以這條路走的,便不是「循規蹈矩」嗎?作者似乎要將所有不經聯招的學生當成破壞跌序的壞份子。我會覺得,讀新高中課程是一條路,到外國留學是一條路,在香港讀IB課程又是一條路,所有香港的學生都可以選,當然有些路是免費,有些路是自費的,有些平和有些貴。是否公平?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的地方,有經濟能力的比沒有經濟能力的可以有更多選擇,是無可厚非的。這和以前的中學畢業生考不到本地大學,家長便自費或子女半工讀的在外國讀大學,學成回到香港和本地大學的畢業生一同找工作做的情況差不多。外國那麼多大學,差不多有錢便可以到其中一間讀,本地的大學難考,我們會否說這些留學畢業生搶了本地大學畢業生的職位呢?

另外,作者提及聯招和非聯招配額和不同學習途徑的難度。首先,聯招是供讀新高中主流的學生聯合報讀大學,而非聯招的是供本地並非就讀新高中的學生,和非本地的學生報讀大學,其實是否經聯招只是報考大學的方法,設定配額是為了什麼,亦簡接去問,本地大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相信很多香港人會說,本地大學是用納稅人的錢建立和運作,當然是要服務香港人,這個我同意,但是怎樣才是服務香港人呢?培訓香港人子弟,令更多香港學生成為大學生是一種服務方法,而為香港提供更高質素的大學畢業生,又是另一種服務香港人的方法,前者的做法是盡量收香港人的中學畢業生,後者則不理會國籍或經什麼途徑,總之是成績好的學生便取錄(怎樣才是成績好的學生,以下再討論)。冷靜和理智去想一想,後者才是對香港長遠來說最有利的。現在是知識型經濟的世界,只有能匯聚人才的地方才可以持久發展進步,所以大學以取錄到人才為最先決條件,實是大勢所趨,也是合理的。因此,設定硬性的聯招和非聯招配額,是不設實際的。從家長角度,當然以自己的子女入到大學為重,但是大學從自身和香港整體利益去想,便不應設立配額了。另外,更要明白的是,很多在本地讀IB課程的學生,本身也是香港人,他們由小到大都是自費學習,到讀大學時才跟其他香港學生一同享受本地大學的教育,是非常合理,而如果新高中之外的教育真的是比讀新中高為好,大學更應取錄他們。如果其他家長覺得為什麼新高中這樣不濟,便應向教育當局反映,而不應著眼於取錄優良學生的大學收生制度。

至於難度方面,世界上有不同的考試制度,當然當中取高分的有難有易,但是大學本身也不是盲目去收其他考試制度的學生,大學會自行評核不同考試制度,設立對應的成績要求,不是簡單的說拿到A便會取錄。我記得我中學會考時,英文科便有Syllabus A和Syllabus B之分,當時所有人都知道,Syllabus A的成積是比Syllabus B的成績低兩級,所以考Syllabus A得A的,只會當是Syllabus B的C來看待。所以,不應以為拿到同樣數量A等成績的,便有同等取錄機會,大學會自行調節的。最後,也許普遍的想法是,外國的課程是易的,本地的課程是難的,便請先看看IB DP的考試是怎樣評核,和新高中相比,我自己便會覺得IB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易讀和易拿到高分。最後,現在大學收生,大都要求考生面試,所以最終能在公開試拿到高分的,也得在面試時公平競爭。所以就算不同考試有難度之分,考入大學的難度是一樣。

文章的第三段說大學資助委員會應正視大學取錄非聯招學生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首先問一問,設立大學資助委員會的目的是什麼?讀新高中的學生是香港人,在本地讀IB課程或考GCE A-Level的,也有香港人,所以只要他們可以達到大學的要求,大學資助委員會便應資助,對於非香港人,有些是自費的,有些尖子是拿獎學金的,這也是大學慣常的做法,沒有什麼問題。

作者在第四段說大學取錄更多的「國際學生」便叫做更國際化,可以提高大學的排名,那麼那些不理學生成績,什麼學生都取錄,整間大學好像聯合國的大學,排名便會很高嗎,我相信很多所謂「野雞大學」便是,但我沒有這樣聽過這些大學的排名很高。我想,大學的排名,主要是看學術研究成果,例如大學所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引用的數量,至少也和畢業生的升學就業情況而決定,以取錄什麼學生來決定名次,本地大學之間比較便會這樣做,國際性的大學排名則不會這樣吧。

第五段簡單的說大學取錄少些聯招學生,考得入的聯招學生成績便會更好,這個不是必然的,可能只是聯招的學生可以達到學系要求的人數少了,例如學系不再受歡迎,報考該學系的人數少了,可以取錄的學生便減少了,所以便可以是少收了聯招學生而整體收生成績沒有改善。另外,如果學系為求聯招學生的成績亮麗一點,報考學生的成績沒有進步,而少收了聯招學生,的確可以少收了經聯招成績差的學生,令整體經聯招考入的學生成績高一點,但是以現在學生便是錢(等於政府資助)的大學教育,每個學系總想要收足學生,越收越多學生,學系資源便越多,更可以增加人手。所以為入學成績而少收了聯招的學生,學系少收的學額是否便捨棄?如果真的是這樣,其他學系還不即時爭取去了?學系越來越縮,系主任如何跟大學交待?如果用非聯招學生填補少收的學額,而又如果非聯招的學生並不是高質素,這些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也不會好,學系會想到,如果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好,其影響遠比改善收生成績為重要,再者,畢業生質素差,能成為研究生做學術研究的畢業生質素也差,學系沒有質素高的研究生,其學術研究水平誰來維持?學系能有好的學術研究,得到資助的機會和金額也會增加。由此可見,學系是絕對不會因為要改善聯招收生成績,而有學額不收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去收質素好的學生。

在第六段作者說不同的考試拿A的難度不同,含金量不同,這個我同意。這現象對大學負責收生的職員是一個難題,但這是他們的難題,也是他們的責任,他們自會為不同考試定收生標準,所以這段和主題關係不大。

最後一段,作者一開始便說「非聯招」配額多,這個之前討論過,配額之說對大學是沒有義意的,一個學生如果是有能力,考新高中、IB或GCE也可以得到好成績,大學見到學生的成績好便取錄就是了,如果我是負責收生的,我才不會理會學生是讀什麼的,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證明他是真材實料的,取錄好學生,畢業生便表現更好。至於讀傳統學校做填鴨多年,到應考公開試時靠天皇補習奪A,再到大學面試時,在數位大學教授前能否真的證明自己是有真材實料,便真的要由家長去想想了。跟著作者再說經非聯招所考的試較易,這點也在之前討論過,公開試是有難易,但在考大學時,大學便定會設立一個他們自己覺得均等的入學要求,所以入學較易也不成立。

在文章最末,作者控訴那些能拿IB/GCE等考試成績考入大學的現象,是否公平。再討論下去之前,請想想什麼是公平?對本地參加新高中考試的人,當然覺得最好本地大學的所有學位都是給本地考新高中的學生,因為他們是納稅人的子女,如果反而取錄了其他考試制度的學生,便是不公平,對,這是不公平,是從有子女讀新中高課程的本地家長角度來看。如果大學要堅持聯招和非聯招學額,就算有比新高中學生成績更好表現的非聯招學生,大學也不能取錄,白白放棄了一個人才,或那學生由另一間大學取錄了,這樣硬性的配額,對大學來說是否公平?我覺得是不公平。如果所有大學都因為硬性配額而有些好學生不能在香港就讀大學,轉而去了鄰近地區的大學,如新加坡,之後更在那裡落地生根,發展他的事業,香港這樣失去了人才,又對香港是否公平?香港能多收一個人才,長遠是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有利,最後受惠的是所有香港人。

公平的問題亦令我想起Bill Gates的名言:

Life is not fair - get used to it.

我這樣說,不是要去勸人「認命」,而是希望讀者明白,世界是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都有其心目中的公平。我只可以說,有經濟能力的是比沒有經濟能力的多選擇,這是現實。我可以說,香港已算是世界上相對地比較公平的地方,例如現在富家子弟唐英年和草根出生的梁振英爭做下屆特首,姑勿論誰得到較多「祝福」,但兩者不同出生可以同場爭競,可見這已是某個程度上公平的顯示。在教育上亦是,就算是草根的學生,只要努力,就算是讀新高中課程,就算別人比自己有更多資源,有更多機會,也可以名列前芧,出人頭地,在香港,別人不能(輕易)用金錢取去別人的機會,這已是我們香港人在香港成長生活的最大祝福。家長與其將心思放在公平與否,更要將社會分為不同階級,而自己則對號入座,倒不如教導子女認清自己的限制,努力向上,也可以有成功的一天。

家長晚會

雖然女兒已是二年級,因為之前的晚會都是由我太太參加,我則留在家中照顧女兒,所以昨晚是我首次參加蔡繼有學校的家長晚會。

家長晚會,由校長主持,她講了很多學校這個學期各家長都重視的問題,例如饍食、校車等等,另外,校長講了很多有關學生學習的理念,跟家長分享。我覺得家長們真的要去思想校長所說的理念,尤其是一年級的家長,因為他們的子女剛進入蔡繼有學校,當他們和親友(尤其是子女幼稚園同學家長)談及子女學習情況,難免會比較孩子們的課程,功課量等等,當其他家長都非常在意子女的分數和名次時,也許會令蔡繼有學校家長也緊張起來;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低年級家長,可能還不太理解蔡繼有學校教育理念,沒有分數,沒有名次,家長感覺不到安全感,更擔心自己子女的學業和外面的世界脫鈎,怕有一天子女要和外面學生競爭時,自己的子女會給比下去;因此,家長都想知道學校是怎樣評估,例如何時默書、測驗等等。

學校便是看到家長太緊張子女的分數和名次,所以學校便不會公佈學生的分數和名次,不想家長去知道評估的內容。再者,我同意學生在小學時期的成績真的不太重要,七十分、八十分也是好成績,不一定拿九十多或一百分的才是好學生,學生最重要的是自信、自學能力、對知識的渴慕、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創意,當學校和家長都只重視學生的成績時,學生便得犧牲了那些更為重要的素質,盡力去達到學習的要求,這是很可惜的。

家長晚會當中校長所講的說話,其實在對外的家長簡介會也曾說過,當時家長也許會覺得蔡繼有學校是俗世中的清泉,但是當自己的子女真正入讀之後,和親友比較得多了,例如親友的子女考試,親友便請一個星期假去幫孩子溫習,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反而帶著子女去享受親子時間,如果不是對學校的教育理念有信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久而久之,又會走回去讀公文式、Enopi等等補習課程,以幫子女改好功課為己任等怪現象去。我會覺得,可以入讀蔡繼有學校,便要珍惜可以在一間明白每個孩子都不同,有不同的強項,成績不是最重要,求學時頑皮的學生,將來可能是成就最大等等的學校裡成長。如果家長不斷的提出意見要求蔡繼有學校和傳統學校競爭,比程度深,比功課多,令蔡繼有學校變成一間學費貴而採用傳統主流教育理念的學校,蔡繼有學校已經失去其獨特性,和主流學校比較,既無分別但學費貴,它便失去了它存在的義意,到時,香港的家長便失去了一間以孩子為本的學校,失去了一個另類的選擇。

所以,我真的希望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尤其是一年級的家長和現正參加面試的來年家長想清楚,如果他們對教育的想法是功課要多令子女打好基礎,學校課程深令子女任何時候都超前其他學校,默書、測驗、考試多來不斷跟進子女學習的進度,自己不去改正子女的功課便交回學校便是不稱職的父母。如果家長是這樣想,尤其是正在面試中的來年家長,我建議他們不要讓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免得學校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家長會不滿意,會投訴,要改變學校的教學理念,最後會為子女轉校,如此,不如早一點讓子女入讀傳統學校;我相信傳統學校一定可以滿足他們的期望。

晚會當中聽到兩位家長談子女就讀感受,可喜的是聽到她們重視的不是子女的學業,而是重視子女的成長,享受親子時間,建立親子的溝通,更重要的是她們不約而同是會不斷反省,不斷去學習怎樣去培養子女,子女喜歡自己去追求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

子女的學習是長期的,不要時常把著眼點放在眼前,放在成績名次之上,要著緊做的,是要去培養子女的個人素質,建立他們的正面思想,學習欣嘗別人,在小學階段,這些都比成績名次重要。

Sunday, December 04, 2011

致網友及讀者的信

親愛的網友及讀者:

首先得向各位網友及讀者致謝,感謝各位一路以來的支持、鼓勵以及寶貴的意見。我這個網誌能重編成書,是我始料不及,我的文章除了可以在網上接觸到網友之外,還可以在書局裡實實在在的成為一本書,已是我覺得最大的回報。再次向各位致謝。

這本基於網誌重編的書,是出版商主動接觸我,能得到出版商的垂青,是對我這幾年寫網誌文章最大的肯定和回報。亦因為是出版商主動接觸我,所以是出版商投資在我這些文章之上。在跟出版商討論重編成書的時候,我曾詢問出版商的意見,例如我在書出版之後,是否需要在網誌上隱藏那些已出版成書的文章,當時我得到的答案是網誌和書的對象不同,所以我可以保留那些已出版的文章在網誌內,繼續讓大眾經互聯網去看那些文章。

書出版之後,我向出版商詢問這本書銷售的情況,回應是叫好不太叫座。對我來說,書暢銷當然開心,而書中的後記說會有下一本續集,所以這本書的銷情會影響出版商是否會投資在續集之上,作為文章的作者,我是希望其他文章也可以重編成書,接觸更多家長,再者,對出版商來說,他們是一個商業決定,銷情直接影響了出版商各職員的生計。在公在私,我覺得也應要保障出版商的回報,可以做到的話,都盡量協助出版商促銷。

在之前一篇網誌文章提過,我會將所有已出版到書裡的文章都原原本本的留在網誌內。書出版後,發現網誌的瀏覽量增加了,所以我想有部份讀者看到書中提及文章是來自網誌,他們便改以瀏覽網誌來看那些文章,但以出版了的書來增加網誌的瀏覽量,並不是我的本意,亦對出版商不公平。經過出版商和我的討論,我得向各位致歉,我得推翻之前的決定,將已出版到書裡的文章暫時隱藏起來。對於我這個網誌的長期網友,我這次隱藏已出版文章,希望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因為那些都是他們看過的文章。對於新朋友來說,我則鼓勵各位以行動去支持出版商。

無論如何,我會繼續在這個網誌寫文章,和各位家長分享,不會影響長期的網友和新加入的讀者。

再次感激各位網友和讀者的支持。

邵海祥啟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四日

Monday, November 28, 2011

看《那些年》後感

這是一部近來很受歡迎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根據台灣新晉網絡小說天皇九把刀所寫的同名小說,由九把刀親自執導拍攝而成。故事內容是九把刀根據自己高中時和一女同學兩小無猜,關係像霧又像花的關係,純真的相處,不求回報的追求,到最後昇華為終生好友。如觀眾代入當中男女主角,可能重燃對單純的愛情的憧憬,勾起並回味自己曾經輕狂的青春。

如你有打算去看這部電影,我的建議是先不要繼續看這文章,先讓自己好好的去享受這部電影,讓自己去感受、感動和回味,之後再回來看這篇文章還未遲;如你已看過,又或你根本沒有打算去看這部電影,便可以繼續看下去。

代入故事中的主角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代入的是主角的父母呢?這個故事便不是青春愛情片,而是恐怖片了。

故事其實是故事作者九把刀的成長故事,很多故事內容其實都是真實的,只是部份故事由事實改為作者期望發生的情況。這故事發生於高中階段,應是相等於香港的中四吧,故事開始時,女主角是一個品學兼優,在父母和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但男主角是一個會在上堂期間「打手槍」(即自凟)的男學生,女兒被一大群男學生圍著(包括男主角),而個男同學都想追求女主角,雖然故事中所見,班中男女的相處都發乎情,止乎禮,但單聽學校有這樣的學生,感覺就是色情狂,女生處身其中,便足以令父母為子女(尤其是女兒)轉校。這令我想到香港也間中有報導中學生在公眾地方,給其他人拍攝到有過份親熱的行為,而這些學生就讀的學校,也會給家長們覺得是校風低落,望而生畏的學校。

女主角的父母在整個故事中也沒有出現,不知他們是否清楚知道女兒所處的學校是怎樣,女兒在學校發生了什麼的事呢?男主角有那樣出位的行為,理應會傳遍全校,所有學生和家長都應知道,但男主角之後被編坐在女主角之前,女主角的父母也沒有出來反對過,而女主角之後主動要求男主角放學後留校溫習,課室中只餘下他們兩個,連橫風橫雨的晚上也是如此,也不曾見過女主角的父母要女兒早點回家,感覺有點奇怪。故事中提及班中收集的班費不知所踪,訓導要求全班同學寫出自己懷疑偷錢的同學名稱,之後便搜查最多同學懷疑的三個同學的書包,有同學挺身說不應懷疑同學,女主角也站起來支持,結果是女主角和一眾男同學一同受罰,女主角說她覺得很丟臉,相信如果女主角父母知道了,可能會覺得女兒給其他同學帶壞了。所以,由以上故事所見,故事當中的中學,從家長角度,其實校風不太好。

男女主角的校園故事,便好像是在印證「求學時不應談戀愛」的正反兩方。對於男主角,如果沒有女主角激起他的鬥心,似乎男主角是不會努力讀書,對男主角來說,談戀愛是令他學業進步了;而對於女主角,雖然校內成績還是比男主角好,但她的公開試卻因病而失手,成績不如理想,只能入讀師範大學。如果父母沒有細究,只看成績,可能便會覺得女主角是因為受男主角的影響而成績退步了。

各學生高中畢業後,便各自入了不同的大學,而大學的情況更是令人驚訝。男主角入住大學男生宿舍,閒時便在看色情電影,更甚者是有男生帶女孩回到宿舍內發生關係。原以為台灣是比香港的風氣保守一點,但似乎也相當開放,那麼現在本地的大學宿舍內的真實情況,又會是怎樣呢?記得多年前的香港電影「記得香蕉成熟時」,便提及大學生是會在宿舍內異性同學房間過夜,那麼發展到今天,又會如何呢?相信本地父母更擔心的是,如果子女是出國到更開放的西方國家留學,而且父母不在身邊,會否更變本加厲呢?無論如何,似乎在子女還小,還肯聽父母說話的時候,多傳一些道理和價值觀給子女,比將來子女不在身邊時擔心的好。

男主角習慣在家中全身赤祼,甚至在天台溫習亦如是,他母親經常對他說要穿衣服,但他從不聽,另一方面,男主角的父親,原來也是習慣在家中赤身露體。可見(母親)言教,不及(父親)身教,這值得家長作為借鏡。

故事作者九把刀,其本人也是一個值得家長反省的對象。他本身的成長便好像故事中男主角一樣,在高中期間,應是被認為是壞學生,但到最後,入讀大學研究院,跟著開始寫網誌小說,受到歡迎,到最後成為導演,將小說拍成電影,電影主題曲也是由他填詞,而亦見小說、電影和填詞很有水準。給我的啟發是,每個孩子,未必盡如父母的期望般成長,但是只要一個人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專長,跟著去發揮,便可以打開他的一片天地。而父母最擔心的是,是如果孩子找不到專長,又或專長不足以在將來謀生,這便不是孩子的專長,如此,孩子只可以在空餘時間來發展,家長會告訴子女不要花時間在那些沒價值的專長上,專心學業。但是如九把刀的父母便是如此,便不會有今天這身兼作者和導演的年青人了。由此可見,當父母的,便是要去小心觀察自己的子女,提供機會,讓他們嘗試不同的技能,希望找到他們的興趣和專長,讓他們發展下去,期望有朝孩子會因這專長,建立自己的事業,渡過豐盛的一生。

後記
最近開始看《那些年》的小說版,並沒有提及在課室內「打手鎗」的事件,不知是作者在寫小說時沒有提,還是在電影中才加上去,令電影有更多商業元素,增加吸引加。但我自己則覺得應該是在電影才加上去,因為,這樣實在太瘋狂了。

Tuesday, November 15, 2011

網誌成書了

第一天開始寫這個網誌時,抱著的心態是要去寫下自己的心路歴程,讓將來自己,也包括女兒,可以從中找到當天的片段。這段期間,我相信很多家長都曾經過或現在便是身處當中,學校很多,課程很多,感覺到處都是機會,但實際上,可能也真的只是一個沒有結果的機會已而,感覺很無助,看著自己的孩子,也不知道應要怎麼做。我慶幸自己寫了這個網誌,令自己可以冷靜的去思考,然後寫下來,不知不覺間,已是六個年頭了,更慶幸的是得到很多的家長的垂青,很多家長默默的支持,因此,我更有幸和部份家長相識,有些雖不曾遇上,但交心分享,互相支持,實在是上天給我的恩賜。

透過這個網誌,讓我對我身邊的家長認識更多,成立之初,沒有什麼統計,所以我不知有多少網友曾瀏覽我的網誌,所以我加了一個小小的廣告欄,我不是想因此而有任何收入,只是因為這個廣告欄可以顯示我的網誌在某段期間內有多少人曾瀏覽。根據這個廣告欄的遊戲規則,要累積足一百美元,Google才會寄給我一張支票。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這個網誌五年多以來,累積了二十多萬次瀏覽記錄,但我卻不曾為此有任何回報,以現在每日的瀏覽次數來看,大概還有五至六年,我才有機會收到第一張由Google寄給我的支票,到時,我也許會將它裱起來留念。我不是暗示大家要去開啟廣告欄內的網頁,這不是我的本意。

近年,Blogger提供了統計資料,所以現在我便看到我的網誌有多少瀏覽次數,用什麼瀏覽器,是由那個地方瀏覽的,又或是用什麼字眼搜索到我的網誌。以下是一些觀察到的重點:
  1. 我相信很多家長首次找到我的網頁,便是在搜查網站找有關學校的資料,而學校之中,次序為根德園、蔡繼有學校、國際英文幼稚園、宣道小學。另外,亦有以虎媽來搜索。可見,很多家長首先想在網上找到一些有關自己心儀學校的資料,及後才繼續看到其他文章的。
  2. 網友絕大多數是香港本地的家長,次為美國,之後便是中國內地、新加坡、台灣、日本、加拿大、英國、澳洲和澳門。
  3. 最受歡迎的文章,還是有關根德園和國際英文幼稚園,之後便是蔡繼有學校和怪獸家長的文章。
  4. 最後,可以這數年來,用Internet Explorer來瀏覽的次數慢慢下降,而用Safari的次數則上升,跟著便見Mobile Safari也有上升趨勢,可見用Mac機和用手機(尤其是iPhone)的人越來越多。
數月前,有出版商聯絡我,商討將我網誌的文章編輯成書來出版,令我受寵若驚,這本書名為《贏在起跑線 ~ 我的名校之路》。


看到這個書名,沒有沿用我網誌的名稱,書名似乎在鼓吹看重名校,但相信我網誌的長期讀者,看過我的文章,也知道我不是考慮學校名聲,而是真的去思考教育理念和女兒的成長。書名是出版商建議,因為出版始終涉及商業決定,出版公司投資在出版之上,我總不能只考慮自己能出版便算,也得接納出版商的建議。再者,蔡繼有學校的確被人冠以名校之稱,女兒能入讀,某個程度也算和書名相附吧。

老實的說,將文章編輯成書,並不會令我有可觀收入,但我卻喜見的是文章可以接觸到一些不經常在網上瀏覽的家長。出版商在我網誌上的文章,選擇並重整文章,將有關的文章集合在一起,亦將我部份的過長的文章分為兩篇或三篇,令讀者讀得更舒服。我網誌上的文章,很多都是我在午夜夢迴時所寫,半夢半醒之間來校對,也真的還留下很多錯別字和不通順的句子,這次編輯成書,校對不能馬虎,小心的一句一字來校對,原來也發現了不少錯處,在此真的要感謝各網友對我網誌的包容。另外,因為網誌每一篇文章都有刊登日期,而書中則沒有,所以有一些時間性的字眼也會被適當地修改。

在網誌上而又在書中出現的文章,會繼續原原本本的留在這個網誌上,繼續讓經網上瀏覽我網誌的家長可以繼續看到那些文章,所以網誌會繼續讓網友瀏覽。另一方面,書本卻會讓從來沒有看過我網誌的讀者,以一個較有系統的模式來看我的文章。希望透過這兩個途徑,可以跟更多的家長交流,讓最終得益的是我們的下一代。

Saturday, November 12, 2011

再談IB

在女兒入讀蔡繼有學校時,便開始接觸IB這個教學和評核模式,那時上IB的官方網站,對這個學制認識更多,其詳情不在此多贅。之前參加了學校為家長而舉辦的家長講座,講解IB和學校怎樣去實踐這個教育模式。

這個講座首先由校長解釋為什麼蔡繼有學校只在十一和十二年級實行IB課程,解釋原因是IB三個課程是獨立的,即某一學校可以選擇實行當中的某些課程,而三個課程之中,十一和十二年級所實行的DP是歴史最悠久的,教材和應試材料也較充足。我自己作為家長,則覺得學校由一年級到八年級的課程,其教育理念和IB所建議的差不多,我相信對於學生的培訓和其他實行所有年級都是IB的學校差不多,既然我們的子女都是接受差不多的教育模式,學生又不必要用IB課程的成績來升學,我便覺得不需要一定要學校經過評核來實行IB其他的課程,學校可以設計自己的教材,我便覺得更靈活了,再者,學校也不必要多費金錢來進行IB評核,加重了家長在學費上的負擔;所以,我是認同學校只在十一和十二年級實行IB課程。

之後,講座由學校由外地請來的IB顧問來講解IB課程和現況,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尤其重點是世界上各國有多少學校是採用IB課程,最後是IB的應考和評核方法。學生考IB的成績,最高為45分,而整個世界來說,平均分為大概30分。

最後,講座由校方繼續介紹學校將會怎樣實行IB課程,例如提供那些科目。由於現時學校十一年級只有廿多人,所以學校便不能提供很多科目供學生選擇。我相信,到我女兒九年之後開始就讀十一年級時,那時的十一年級的學生人數一定比現在多得多,所以學校提供給學生所選擇的科目會比現在明顯的多,現在報考蔡繼有學校小一的學生,人數亦比當年的多,學校可以選到質素更高的學生,所以到他們十年後應付IB的能力和成績,亦應會比現在的更好;再者,因為學校已有多年IB教學經驗,到時在一年級到十年級期間,學校亦可以因應十一年級開始的IB課程早早在低年級為學生預先準備。由此可見,只要學校繼續實行IB課程,學校定可不斷優化和完善課程,令學生受惠。

講座最後由中文大學負責收生的職員講解現時中文大學對取錄新生的取態,尤其是應考IB學生。總括來說,中文大學會一併考慮以IB成績報考中文大學的學生,而不設任何限額,現時取錄IB學生的最低要求是30分,個別學系會提高收生要求,例如法律系是38分而醫科為43分,或會要求考生參加面試。當晚該職員因不想令家長收到不全面的信息,所以不肯透露去年中文大學取錄IB成績的人數和比例。就這個講座而言,因大部份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到,唯獨是這部份只有本地大學中人才可以提供,所以我覺得這部份是當晚最值得家長留意的地方。

近年所見,世界一體化,每個國家都希望以高增值、知識型行業,為國家帶來更可觀的收入和外匯,改善國民生活,結果是每個國家都想吸納人才,而人才的定義,並不是某個人是讀了什麼課程,考了某一個試。同樣,大學亦然,大學的畢業生表現,學術研究成果,便有賴於大學是否取錄高質素的學生,只要這個學生可以證明或能顯示出他是才能出眾的,就學術成績而言,那管這個成績是本地公開試,外國的任何公開試如IGCSE或是IB,大學都會考慮,不會規限自己只能取錄或取錄多少以某考試成績報考的學生人數,否則,只會是固步自封,到最後連本地學生都放棄吧。

所以,我相信本地大學,一定會考慮在本地就讀IB課程的學生,亦因IB課程更貼近大學課程,大學反而應會另眼相看,至於是否經聯招(JUPAS),根本沒有所謂,分別只在乎報考的途徑吧,再者,在本地讀IB課程的,大都是香港人,本地大學因為學生所讀的課程不是本地課程而不取錄香港學生,這個道理怎樣也說不通吧,這班可以就讀IB課程的學生,其學校一定不是受政府資助的官津和直資,只可能是私校,他們在沒有政府直接資助下,完成IB課程,家境肯定大都是中產或以上,學生是私校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如果本地大學反而把這班精英推出外國去,簡直就是與整個香港社會為敵。外國很多大學,包括了不少出名的大學,也會提供獎學金給學術成績優異的學生,為的便是希望當中有些畢業生會留下來工作,或作學術研究,間接提高該國的勞工人口質素,這樣,國家付出的獎學金和之後帶來對國家的回報相比,便微不足道了。

跟很多蔡繼有學校的家長談過,雖然很多家長都會為子女計劃在畢業後到海外留學,但亦很多會打算讓子女留在香港升本地大學。以前,很多家長(包括很多曾考慮蔡繼有學校的家長)都會覺得讓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便一定是打算讓子女畢業後到海外留學,經過這次講座後,應可以解開他們的疑慮,放心的讓子女報考或就讀以IB課程為終點的蔡繼有學校或其他同類學校了。

Sunday, October 16, 2011

求學的機會率

作為父母,要為子女打算計劃,在不同的階段,為子女作不同的決定,而作這些決定,大都會去找資料,向過來人打聽,到最後作決定時,卻難免心大心細,不知所做決定是否正確。我看過很多投資的書,尤其是技術分析的書,都會教如何以過住表現去作決定,投資只是錢的問題,投資者尚且會去理智分析,但父母為子女作決定,是一生的事,我便覺得更應理智去分析,家長是否有一些參考數字,可以更客觀的去分析和去做決定呢?所以我便想到用機會率去分析家長的決定,解釋家長作這些決定背後的理據。

近來家長都忙於帶子女參加直資私校的面試,聽到的消息是學校所收到的報名表創新高,而很多孩子所報考的小學數目亦多於十間,例如上周六,便聽到有孩子同一天便要參與五間小學的面試,有些更是因為時間重疊而要缺席部份學校的面試。直覺去想,如果越多學生報考直資私校,而每個學生所報考的數目又越多,參與當中的家長,也要報考更多學校,否則便不能成功考到直資私立學校,這是很合邏輯的推論,數學上怎去理解呢?

假設某一學校只是隨機選學生入讀(即沒有面試,只靠運氣),某一學生的成功機會p便是:學位數目/考生數目,即某學校有100個學額,有200個學生來報考,成功機會是100/200,即是p=0.5(即50%)。如此,失敗的機會便是(1-p),所以學額越少或考生越多,成功機會越少(失敗機會越大)。跟著,報考兩間小學少至有一間收的機會是1-(1-p)x(1-p),意思是1減去兩間學校都同時不取錄的機會,如果p是0.5,至少一間收的機會便是0.75(既75%)。如此類推,報考N間小學而至少一間取錄的機會是:1-(1-p)^N(即1減去(1-p)自乘N次)。

根據以上方程式,想達到有超過八成機會會有至少一間學校取錄,便有以下情況:
  • 如果p=0.5,只要N=3。即報考三間小學,便至少有一間會取錄。
  • 如果p=0.1(即考生是學額的十倍),N便至少是16,即是家長要為子女報考16間小學,才有超過八成機會有其中一間取錄。
如果想達到九成機會有至少一間學校取錄,情況便會變成:
  • 如果p=0.5,只要N=4。即多報考一間小學至四間,便有超過九成機會至少有一間會取錄。
  • 如果p=0.1,N便至少是22,即是家長要為子女多報考6間小學至22間,才有超過九成機會有其中一間取錄。
以上的結果好像很嚇人,但先不用太擔心,首先看看以上假設和現實的分別。首先是某一間小學的成功取錄機會,以上的計算是所有小學都是同一機會率,但實際上,每一間學校的機會率都是不同(即每一間學校的p都是不一樣),某些極熱門的學校,考生的人數可以是學額的二十倍或以上,即超過二十個考生爭一個學額,而亦有些較低調的,考生的人數可能只是學額幾倍。根據以上方程式,只要報考小學當中有四間學校的機會率是一半(p=0.5),便可有超過九成機會至少有一間會取錄,之後再報其他成功機會率低的學校也不會令成功考到其中一間小學的機會率減低。意思即是,如果家長想在報考直資私校當中,有較高機會至少有一間小學取錄,便要選擇報考一些成功機會較大(即競爭較小一點)的小學。

另外,以上假設是不會面試的,學校是隨意的選學生,但是如果加上面試這個考慮點,對某一間小學來說,成功機會便是學額除以達到該校期望的人數,即如果學額有一百,但有二百個考生達到學校的期望,不論所有考生有多少,成功機會率便是二份之一。所以,如果能令到子女達到直資私校期望的素質,有至少一間小學取錄的機會便會大增,亦即要報考的學校數目可以減少。(怎樣才算是達到直資私校的期望,怎樣準備,不在此討論了。)

以上的結論好像很「無謂」,直覺就是這樣,何必拿數學出來「拋書包」。但是希望提醒家長,如果報考直資私校的目的,便是要作為官津小學派位的後備,以防派位不理想,又怕叩門也入不到理想的官津,便要考慮至少有一間自己接受得到的直資私校小學取錄自己的子女(家長又要明白如果接受了直資小學,便不能繼續參加統一派位了),所以在報考眾多熱門直資私校的同時,也得報一些次熱門的直資私校,增加可以有直資私校在手的機會。

當然,家長想的,其實不是要在直資私校當中至少考到一間,而是想考到心儀的那一間,所以如果家長有心儀小學,不用想太多便去報考便是。又想一想,明年面試的表現以及個人素質,理應比今年為好,如果假設報考人數不大變,在同一間小學取錄的機會為大,即整體至少有一間小學取錄的機會也會大增,所以家長亦可以考慮第一年在一間並非心儀的小學讀,甚至重讀K3,明年再來考過。

以上講了一大段考小學的機會和次數問題,好像一定要考到直資私校才放心。但是,其實家長跟著而來要去想的是,是否一定要讀直資私校,家長想子女考直資私校其實抱著什麼的心態,就讀直資私校和官津學校,分別又在那裡,自己子女又是否適合呢?這些問題,都留待家長去為子女好好去思考。

Friday, September 09, 2011

家長也面試

有網友在網誌文章留言,詢問有關學校面試家長時所提問的問題,可怎樣回答,我想了想,如果我詳細在留言那裡答,看到的網友不多,那倒不如另寫網文,和其他網友分享。

子女參加幼稚園或小學面試,部份學校也會在小朋友面試的時候,也會面試家長,我記得我女兒在面試幼稚園時,是我帶著女兒入課室面試,老師面試完女兒後,便也會問我幾個問題,而亦試過在面試小學時,女兒入內面試,家長則在另一個室課內面試。所以,如果真的要很認真的去回答,便首先要想想,為什麼學校要去面試家長?

有些家長認為,某些學校是在看家長的背景,例如職業或身份,跟著也想知道孩子是由誰來照顧,亦很大機會便是將來入學後照顧孩子的那位,如果便是父母,學校便最想知道孩子從小到大,父母的參與有多少,對大部份孩子而言,父母亦對子女升學的取向,學業成績的要求,扮演決策的角色。所以我想,學校最想認識家長的,便是他們心目中對子女就學的期望,和學校的取向和教學模式是否一致,如果學校的取向和家長期望不相近,就算孩子是多優秀,我想學校也不想取錄一個學生,在就學期間家長因為學校不合其期望,跟著不斷有怨言甚或投訴,甚至會高調要求學校改變教學模式,這只會令家長、老師和學生都跌入一個困局,浪廢精力於彼此間的角力。所以我覺得學校最想取錄的,是那些很認識自己子女而且和學校取向一致的家長的子女,如此,學校和家長協力幫學生向共同的目標去教學生,最後得益的,也都是學生本身了。

另外,我亦想到,如果我是校方,如果我會去面試家長,我也會去看看那些家長看來便是較麻煩的。家長要求學生要有特別的對待,對學校每一方面都有他們的期望和要求,以為自己的想法一定比學校更好,要求學校跟著做。最受歡迎的家長,便是那些理解學校理念,會盡配合學校去做,有空間和孩子一同成長,而心態甚至有點兒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精神的。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報考某一學校,便得顯示出誠意,例如親自來交表格,厚厚的孩子個人覆歴,面試時高貴的外表等等。可能會想,連答問題是否也要表示出誠意,例如把學校抬得高高,例如回答老師:「如果貴校收了我小兒/小女,之後男/女拔收我子女我都不會轉校。」如果我是老師,我聽到這樣的答案,除非我覺得自己學校是比男/女拔更高江湖地位,否則我只會想家長是在奉承學校,以為可以得到更好的印象,提高面試成功的機會,但答案當中根本沒有提及任何客觀因素;對於機會主義者,如果我是校長,我有選擇的話,我都盡量不去取錄有這樣心態的學生家長。

最後,返回網友提及播道學校所提問的問題,我沒有幫女兒去報考這學校,因為對我來說真的太遠了,但是如果我真住在附近,真的去面試了,我的回答是:
女兒從小便是由我來照顧,接送女兒上學放學的都是我,和女兒相處時最多的亦是我,所以最認識我女兒的便是我。(這是賣花讚花香,自我發揮,旨在話比人知自己好清楚個女既成長和個性,如之前已在其他問題答了,亦可免去。) 
由我觀察所得,我女兒不是學術型的學生,她並不適合高度重視學術成績的主流學校,我覺得對她來說,最適合的學習環境便是那些重視學術以外發展的學校,令她可以找尋和發展她本身所長,建立她的自信,培養她的終身學習精神,如果最終她的專長可以在本地的大學繼續進修下去,她便留在香港升大學,否則,我會讓她去找尋,如有需要到外國去升學,我也會盡力支持她。(這是要告訴老師,家長是很清楚子女,不是漁翁撒網,亦清楚講出家長為什麼會報考播道,這答案當然要和學校的教學理念相同,否則如果學校根本不是這樣做,老師反而覺得家長不合適。) 
根據我的想法,我便為女兒報考了播道、優才、音小。。。這幾間都附合我的期望,如果有當中有多過一間取錄我女兒的,我便會考慮其他因素,例如學制、學費和距離,尤其是距離,因為這直接影響我女兒能否得到充份休息,讓她有精神上堂時專心上課。所以很實際說,如果播道學校收了我女兒,我便會選擇播道,其他我女兒有報考的學校,就算取錄,我也會盡早通知學校捥拒學位,讓他們可以盡早取錄另一位合適的學生。(這是說出家長是客觀和理智的,可以不提及其他學校,尤其報考了很多學校而且不同類型的,但如果提及,真的是要差不多教學模式的,亦不是只講學校名氣,客觀地說出因為既然是同類,其他客觀因素當然便是決定性了,而距離又的確很實際,和學習有關,亦不是金錢問題。最後亦暗示自己是有責任感的家長,會盡早通知學校。)
慢慢想當然可以答得很好,但即時答,便要家長先明白老師其實在想什麼,用老師角度才能答出較理想的答案。我本身也是教育界,所以較易以老師的心態去想。另外,真的希望家長除了是應付面試,是答得出,做得到的。不要作假,孩子便在身旁,壞榜樣一開,就算入到心儀學校都無意思了。

唔讀幼稚園

和家人在外進晚饍,鄰枱的食客是一個帶著一個嬰兒的家庭,望著嬰兒還坐不穩,也許是半歲大吧,趣緻可愛。席間聽到鄰枱這家人談教育,沒有刻意去聽,但突然有一句卻很清楚的聽到,便是那父親問:「可唔可以唔讀幼稚園?」

記得我小時候讀小學時,我最深刻印象是我小五小六時,班中考第一名的女孩子,聽說便是沒有讀過幼稚園,一入學便是小一了,那時也會想,沒有讀幼稚園,小學也可以考第一嗎?跟著便沒有繼續想下去。但是到現在,跳過學前幼稚園教育,直接入讀小一,可行嗎?

理論上是可行的。香港實行是九年強制免費教育,每個香港人在十五歲之前,便得在學校就讀,十五歲以後,政府便不會再強迫任何香港人就讀,所以有些學生,就算成績多差,操行多壞,也得找一間學校就讀,足十五歲,學校便勸喻家長著學生停學,記得有報導有家長不滿香港教育,不讓子女上學,最後也被警察破門帶走子女,送他們上學去。 所以,小一到中三(大概便是十五歲)的香港人,便得就讀,政府也責無旁貸的提供入學機會,但是小一之前的學前教育,卻不是必需的,就算現在有學券制度,家長也可以不享用,亦可以不讓子女入讀幼稚園。

實際上呢?其實也不一定要入讀幼稚園,重點是,幼稚園是準備孩子於小學就讀,如果家長有其辦法令孩子有能力應付小學的學習需求,不入讀幼稚園也是可以的。其他實際考慮,例如小學派位,沒有讀幼稚園孩子的父母,也可以直接到政務處拿到小學派位申請表,表上並無要求幼稚園資料,所以孩子沒有讀幼稚園也可以。但是考直資私校方面,沒有讀過幼稚園,學校方面較難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和能力,而且,家長這樣有獨特想法的,學校可能也會怕是麻煩家長,避之則吉;至於孩子小學前的學習,除非有人可以自行教導孩子所需的基本知識,例如母親為家庭主婦,有時間可以自行教導,但能否比孩子在幼稚園讀還好,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再者,看到現在很多學校的小一,實際上的程度卻是小二,對於一個從來沒有學習過的孩子,一開始就讀小二課程,是沒有可能會跟得上,而且學校也不會想到有學生是沒有讀過幼稚園的,就算學校肯提供額外的支援,孩子也會讀得很辛苦。另外,除非孩子能和年紀相約的孩子相處,否則孩子不就讀幼稚園,便沒有機會和其他孩子溝通玩耍,失了學習和其他人相處的機會。

至於會否有家庭因為經濟問題而不能讓孩子入讀幼稚園呢?在香港也不會出現這個現象,因為就算是草根階層,首先他們不會期望入讀學費高昂的名幼稚園,只是在家附近的幼稚園便可,運用學券之後,餘下來的學費,有些幼稚園只收取數百元的學費,這些家庭還可以向政府申請學費資助,亦即他們可以享受學費全免的學前教育。所以,在香港,是應沒有家庭是因為經濟問題而不能接受學前教育的。

所以,既然在香港的學童是一定可以接受學前教育,而除非家長有很大的原因不讓子女入讀幼稚園,否則,在現今競爭那麼激烈的學習環境內,姑勿論是否名幼稚園或國際英普幼稚園,實在是沒有原因不去讓子女入讀幼稚園。跟著的問題只是讀什麼幼稚園吧。

Monday, August 29, 2011

應否讀兩歲班

今日收到網友寄來的電郵,問到孩子應否入讀兩歲班,我想了一想,很難簡單三言兩語便說出來,所以便以本文寫出我自己的看法。

首先,也許是教育當局所定,孩子要到兩歲時才能入讀幼兒班。(我自己女兒完成了學前教育,但是我有時還弄不清楚其實幼兒班、幼稚班、低班、高班,是否便是Nursery以及K1到K3,有時為清楚說明K1前的那一年課程,說兩歲班也許便更清楚。)所以如果子女是九月前出生的,便可以足兩歲在九月入讀兩歲班,而來年便可以足三歲入讀K1了;而九月後到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出生的孩子,如果入讀兩歲班,例如我女兒,便得在足兩歲時插班就讀兩歲班,又或完全放棄兩歲班,在來年足兩歲八個月入讀K1,又或是入讀兩歲班,再在足三歲八個月入讀K1,做其「超大仔大女」。所以首先要考慮是否讀兩歲班,便首先想想自己的子女是那個月出生,和自己想子女整個學前教育是怎樣。

有一點很值得留意的的是,如果父母考慮學券這個問題,因為每個孩子只能用學券在三個幼稚園學年,所以兩歲班是不在學券應用範圍之內,所以如果孩子是九月前出生,孩子用在讀兩歲班的這一年,其實也可以用來讀K1到K3當中任何一年,更甚者,例如九月或以後出生的,尤其年尾,孩子可以讀大半年兩歲班,再讀四年幼稚園,做其極大仔大女(如果只讀三年幼稚園,便是細仔細女了)。

所以父母要考慮的是,如果子女是九月前出生,尤其是年初,會否讓孩子先讀大半個學期兩歲班,又或足兩歲八個月才入讀兩歲班,一開始便做大仔大女;而九月後出生的,父母便得考慮會否讓子女插班入讀兩歲班,又或完全跳過兩歲班。父母要細心考慮,想孩子在那個年紀入學,入學是兩歲班或是K1。簡單來說,足兩歲才能入讀兩歲班,足兩歲八個月才能入讀K1(即在九月一日時,孩子是兩歲八個月到三歲八個月),足五歲八個月才能升小學(即在九月一日時,孩子是五歲八個月或更大,也許便是到六歲八個月吧)。

由此可見,孩子的學前教育,可以是由三年(K1到K3),四年(一年兩歲班加三年幼稚園,或三年幼稚園加重讀當中一年)到五年(兩歲班加三年幼稚園再加重讀K1到K3任何一年),根據子女的出生月份和學前教育所用年數,令子女在升小學時是大仔大女,細仔細女,甚至是超大仔大女,以現在主流教育模式來看,令子女在升小學時為大仔大女,以及超大仔大女是比較有利的,因為他們的學習能力會比細仔細女好。

跟著要考慮的是,如果可以選擇性去讀兩歲班,又或有一年可以用來讀兩歲班或重讀一年幼稚園,便得去考慮讀兩歲班有什麼好處,又或讀兩歲班和重讀K1到K3當中一年(尤其是重讀K1)有什麼分別。

如果讀兩歲班,也許是一個孩子首次在學校就讀,所以孩子可以在兩歲班適應上課的模式,學習和其他孩子相處。另外,大部份兩歲班都不會太重視學術部份,但學習環境可以是全英普,如果孩子從來沒有參加任何由外國人負責的課外活動,英普兩歲班是一個不錯的環境讓孩子習慣和外國人溝通。再者,兩歲班亦重視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甚至是「戒片」,如果孩子在家沒有機會學習自理,又或家人不懂得如果幫年幼子女「戒片」,兩歲班也可以幫到手。還有一個頗實際的考慮,便是如果家中沒有適當的人去照顧子女,又或感到家中幫助照顧孩子的人的做法和父母有出入,讓孩子讀兩歲班也可以減少這個問題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首次在學校就讀,不論孩子年紀,不論是兩歲班或K1,首半年便是染病高峰期,亦即父母有心理準備要久不久為子女請病假,要安排人手照顧子女。另外,孩子在兩歲時染病,照顧是比在三歲時染病時較難照顧,簡單如餵葯,餵一個兩歲染病的小朋友吃葯,便比餵一個三歲染病的小朋友吃葯為難了,從這個角度,便應讓孩子足兩歲八個月(甚或三歲)才上學去。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孩子在讀兩歲班時缺席,因為兩歲班不太重視學術,要追回學術便很容易(甚至不用去追),但是如果孩子一開始便讀一些很重視學術的幼稚園的K1,病了,要追回功課便難了一點,所以讓孩子先讀兩歲班,過了染病高峰期,才入讀K1,這樣身體便有了些抗體,請假的機會也小一點,這樣看來,讀兩歲班又好像較好一點。

如果父母在子女入學前,沒有多帶子女參加playgroup,入讀兩歲班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孩子習慣和別人相處,學點英普,學點兒歌,這些知識是有利於孩子報考心儀幼稚園面試時的表現。

以上是很理智的想法和考慮,可能反而令讀者摸不著頭腦。簡單來說,我自己是偏向覺得應該讓孩子入讀兩歲班,令孩子先適應學習環境,獨生子女尤為重要。以下,便是很策略地去思考是否讀兩歲班這個問題。

首先,有些父母是認為足齡便入讀適合的年份,選擇性入讀兩歲班,跟著適齡入讀幼稚園,跟著便會適齡升讀小一,如果孩子可以應付到學業,這是沒有問題,就好像我女兒兩歲插班英普兩歲班,足五歲八個月便升讀小一。

對於某些父母覺得子女要入讀某些心儀幼稚園,升讀心儀小學機會才會大,如果孩子是九月前出生的,他們是可以適齡於兩歲八個月來考幼稚園K1的,但同時都可以去考兩歲班,如此,父母可以看結果,如果心儀幼稚園取錄,便即開始就讀K1,否則,如果認同兩歲班的好處,便先入讀兩歲班(又或另一間不最心儀但可以接受的幼稚園的K1,取代兩歲班,但這樣做是學術先決的,又或最心儀幼稚園不能用學券,這年便在一間可以用學券的幼稚園讀K1,享受一年學券),再在讀兩歲班該年再考心儀幼稚園;如果孩子是九月或以後出生,父母可看自己是否認同讀兩歲班的好處,如果認同,便在孩子足兩歲時插班兩歲班,同年便開始考心儀幼稚園。

一個簡單的問題,讀不讀兩歲班,便弄出以上這麼多考慮點,在香港作父母之所以痛苦,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父母有選擇,又怕做錯選擇。

Sunday, August 28, 2011

暑假的反思

暑假快完了,女兒也快要升上二年級了。相信對大部份學生來說,放暑假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是對父母來說,卻可能是一件勞心勞力的事。

首先,我在想,為什麼要有暑假呢?我想,從前的學校大都沒有空調設備,香港夏天氣溫高,濕度也高,在一個滿是學生的課室內上課,的確是一件辛苦的事,中午前後,尤其是午餐之後,學生昏昏欲睡,學習意識全無,倒不如放假好了;另外,學生和老師也要時間來準備升班,學生也有一段長的假期,就著個別的喜好和興趣,去學習一些新事物;老師在學期當中大都不能請假,所以暑假便是給他們放年假,和準備新學年。

但是到了今天,我感到暑假和原意已經不一樣,現在學校大都會有空調,夏天上課也不會很辛苦;另外,大部份雙職的家長,因為為免子女在暑假期間虛渡,所以都會為子女安排緊密的活動,如上興趣班、日營、補習、甚至為來年上課程預備班,因此,學生在暑假,其實不比在學期間輕鬆,有時更要為奔走於不同中心,舟車勞動,比平日上課更忙,如果不去安排活動,又怕子女留在家中,傭工便只會讓子女終日安坐電視之前,白白浪費了時間;而家長在放暑假之前,更要到處網羅暑期活動,安排時間,又怕過了報名日期,又怕額滿,令家長在日間忙碌的工作中百上加斤,透不過氣來。

現在的父母,大都負擔不起親自照顧子女的工作量,要假手於人,學期當中平日放學後,父母也不能照顧,所以現在的小學,絕大部份都是全日制,半日制小學少之又少。放學之後,父母不能自己看管子女做功課,又只得把子女交給補習社看管,總之盡量填滿子女的時間。同樣在暑假的時候,很多父母也是要盡量令子女每分每秒都過得「有意義」。有時感到,父母是在把孩子的所有時間用盡,盡量不用父母放下工作,本來暑假可以讓一家人多點時間相聚,結果可能和平日上學差不多。

當然,也有很多父母會好好運用暑假,例如在暑假帶子女離開香港到外地去,我看到很多中產的家庭,在學校稍為長假期便會外遊,尤其是參加旅行團,而我感到這些家庭好像成了必然的事,中產家庭之間放長假期都會互相詢問假期會到那裡外遊,而小孩子更感到好像長假期裡必定有外遊,放假後便互相提及假期期間去了那裡,是否必定要外遊,我便有一點保留。

我想,香港人的旅行團,大都只是吃喝玩樂,在不同的景點拍個照,但那個景點究竟有什麼價值要去參觀,在車上導遊也許是會說的,但是有多少人會認真的去聽,真的不知道。去到外地,旅行團也會帶團員去一些專為香港人服務的餐廳用饍,口味也轉為較合香港人口味,但是,便錯過了一嘗地道口味的飲食,飲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其中一個部份,不論合口味與否,難得到當地旅遊幾天,也應該試試,可惜很多孩子在家也要求口味完全合意才肯進食,到外地更難要求他們試試新口味,可能到最後,父母不忍孩子吃不飽,又是到美式快餐店吃吧。

參加遊行團也可以有些得著,記得去年一家參加旅行團遊東南亞,導遊便說了一些我們香港人值得留意的說話。導遊說新一代的導遊便只會說普通話,他們這一代導遊才會說廣東話,到他們退休之後,香港人到外地旅遊便可能得要接受一個說普通話的導遊了,除此之外,也可以見到內地的發展和普通話的重要性,正靜悄悄地進行,香港人,尤其是我們的下一代,實在不能再有一個大香港的心態。

如果父母可以請到假帶子女外遊,選擇自遊行可能得著會更多,例如要子女先行上網找資料,安排旅程,決定參觀景點,為每個景點先行計劃交通和景點的歴史背景,因為自遊行,也得多和當地人溝通,練習外語,又例如問路,也可以給子女機會去問路,又可以選擇民宿,讓子女和當地人一同生活數天,不一定要到主題公園去玩,可能和當地人一同生活一整天,便會對該文化有更深的認識。現在有很多旅行社也會舉辦遊學團,有時會覺得他們其實也不過是另類旅行團,行程可能是會較適合孩子,但是卻貴很多。所以如果可以自己帶子女自遊行,比這些沒有特別行程的遊學團還好。

父母可以陪伴子女的暑假,也許便只得幾個左右,到他們十多歲時,也許他們便會寧願和自己的朋友渡過,所以父母真的要好好珍惜和利用孩子的暑假了。

Tuesday, August 23, 2011

首屆IGCSE成績

終於,蔡繼有學校首屆IGCSE的成績公報了,在八月十二日的星島日報也有報導《註一》,而蔡繼有學校的網頁上,近日也登出了成績《註二》,這次的IGCSE共有33個學生參加,整體成績是A或A*為148個,佔47.1%,C*或以上是92.4%,報導提到有一名學生為11A(9個為A*),一名學生為10A,兩名學生為9A,三名學生為8A。

根據以上得到的資料,可以再推算其他資料。33名學生共報考314(148/47.1%)個科目,平均每個學生報考9.5科,因有學生報考11科,所以很大機會有學生只考8科,而整體考得到290(314*92.4%)個C或以上,即有24(314-290)個C以下。報導中的7名名列前茅學生的成績,合共拿了63個A或A*,即餘下來還有85個A或A*。所以餘下來的26個學生,每個學生平均拿3.3個A或A*和大概1個C以下(假設首7名學生所有科目都為C或以上)。

以整體來說,以上的成績算是不錯的。根據香港大學的網頁《註三》,成績最好的幾位學生,大都附合了大學拔尖計劃的要求,只要完成了中六(或十一年級)便可以入讀,而根據維基網頁《註四》,五科C或以上,已可以報考美國的大學了。

而在親子王國討論區內,有熱心網友登出其他有學生報考IGCSE學校於去年的成績。

Year 2010A*-AA*-C
Island School58.10%92.50%
South Island52.60%91.00%
Kiangsu-Chekiang31.00%82.00%
West Island55.00%95.00%
YCIS44.00%84.00%
來源:親子王國《註五》

相比蔡繼有學校的47.1%和92.4%,蔡繼有學校首屆的成績也不錯了。

我相信對於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和想讓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的家長來說, 最大的擔心算是放下了,因為至少知道,蔡繼有學校的成績不比其他類似的學校差,另外,也有學生可以考得到很出色的成績。但是有些問題,仍是值得關注的:
  • ICGSE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是怎樣準備的呢?父母又是如何幫子女準備的呢?有否用其他額外資源呢?
  • 這班十年級學生的去向又如何?有多少學生會留在原校升上十一班呢?有多少會轉校去,到外國升學去呢?快將開學的十一班,學校之前招收插班生,取錄了多少外來生?質素如何的呢?
  • 明年參加IGCSE的學生會比今年多,也是真正由一年級讀至十年級的學生,究竟成績又會如何呢?
以上的問題,我還得繼續留意。

附註:
一、蔡繼有學校首戰IGCSE奪佳績
二、PKL Choi Kai Yau School IGCSE Results 2010-2011
三、Non-Local EAS Students
四、International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
五、教育王國 »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 IGCSE result and orientation info

Monday, July 11, 2011

回顧,檢討

女兒在蔡繼有學校完成首年一年級的旅程,結業禮後,來年升上二年級,是時候回顧這一年的經歷,檢討得失,展望來年。

學校是雙班主任英普語境的學習環境,一年級以廣東話教中文(加上有普通話堂),老師除了一年級之外,二年級以上的老師大都是以英普來和學生交談,學校一星期五日有三天英文日和兩天中文日,分別要說英語或普通話,我在校內所見,學生之間閒談也有時會聽到是用廣東話,但是感到大部份學生,如有需要,可以立時轉為用英文或普通話和其他人溝通,我覺得如果嚴格要求學生在校內一句廣東話也不能講,則似乎太不近人情,既然連一年級學生也能隨時轉台,高年級英文和普通話也很好,我也相當滿意了。

至於學習方面,學生其實有很多作業是在校內做的,所以家長也不知道原來學生在校內已完成了那些作業,另外,挑戰站(可視為默書)有時會在學生和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舉行,所以學生得用自己的真實實力來應付,老師也對學生的真實能力有更深的體會。老師平日會對學生不斷的進行評估,如果學生在某方面有問題,老師會先通知家長,看看怎樣去幫助子女,學校也不會明確地告訴家長學校用什麼方法或內容評估學生,所以考試時(評估週)反而令家長覺得不知要幫子女溫什麼,對某些家長來說是感到有點無奈和無助,但如果學生一向能跟得上學習進度,參加評估也不會有多大問題。

我覺得最令我滿意的,是學校所派的成績表,它不是單的的一張紙,寫不同科目的成績,而是一本報告,對於某一科,列出不同的評估項目,而每個項目也會清楚寫出評估的準則,學生的表現便是這科目的每一個項目的表現,所以既沒有分數,也沒有名次。這是我認同的,因為我最想知道的是女兒在某一科的表現,和各項目的強弱情況,而名次則是和其他同學比較,如果其他同學表現比自己好,名次稍後是應該的,如果其他同學的表現都比自己差,自己的名次好,但其實也沒有意思,難道其他同學表現不好令自己名次好,便等於自己的表現好?這只會令自己以為自己已做得很好,沒有必要改善,另外,當全班都在爭名次時,同學之間便很容易發生矛盾,令學生甚至學生家長都在著眼名次,令學生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我不是說有名次是不對,但對於蔡繼有學校的教學模式,沒有名次是合適的安排,而我也樂於看見女兒在這制度下學習。

對於學術成績,我見到的是,在某一科有突出的成績的學生,本身是有過人之處,例如我知道有學生拿科目獎的,評估週中的假期便全家外出去玩,我想在主流學校是接近不可能的事,當然,學校評估週只是評估中的其中一個部份,學生在平日的功課也有出色表現,才能到最後拿到學術獎。對於自己女兒的學術表現,我感到是她在沒有補習的情況下跟得上課程,她的表現不是最好,拿不到學術獎,但想到班中有很多是比女兒大近一歲的學生(部份是因為是細仔細女而重讀一年級或在幼稚園期間多讀一年),女兒的表現是可以接受,到她再成長一點,年齡的影響便會越來越少,另外,我也會鼓勵女兒自己發奮,跟她說如果她想來年得到學術獎,她便要努力做好平日校內的作業和回家要做的功課。

學校的理念是In this school, every child is good at something,我覺得是對的,而學校也真的實踐出來。例如學生的才藝好,學校有不同的團隊讓學生參加,在這些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也可以得到學校所發的獎項,連一些個人的素質,如跟其他同學友誼好的,也可以得到獎項,我覺得學校真的不單看學術。當然,如果學術成績好,也會得到學術獎甚至獎學金。

在我接觸的家長中,有些真的是用放手(不是放任)的模式讓子女學習,也有些是採取積極協助的模式在學術上幫助孩子,在這兩個模式之下,也會得出表現好和表現不太好的學生。為此我和不同的老師和各級家長也談論過,得出的結論是,學校不是主流學校那般催谷學生在學術上的表現,但學校對每一學術科目也有一個最低的要求,而學生必須達到,所以如果學生本身已能達標,家長便可以放手,讓子女自己處理學業,又或如果家長覺得雖然達標,但想子女能更進一步,家長是可以自行提供額外資源或幫助,但是否提供或要提供多少,家長可自行決定或和老師溝通後決定;至於本身不能達標的,老師在平日的評估中便會知道,跟著老師便會和家長溝通,建議家長在某方面提供協助。所以子女在蔡繼有學校就讀,相比其他學校,學生和家長得到的是選擇,如果子女達標,家長可以決定是否想子女更進一步,如果家長滿意子女的進度,或覺得子女得用自己能力去學習,家長是可以自行決定。相比於其他催谷的學校,家長是沒有選擇,只有把學生的學術成績谷到最好,才有把握在升中時入讀心儀的學校。

曾聽過一年級的家長說,想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便想子女可以愉快的學習,功課少,但在校長近來給家長的信,指出愉快的學習不等於不用做功課。也從高年級家長口中得知,越高年級便越多功課,到中學部時,以及可以想像升了十一和十二年級時,功課一定會更多。跟學校的老師談過這個與家長期望不附的問題,得到的回應是,學習是要付出的,所以不可能功課少也會得到知識。結論是在這學校就讀,得到的是語境,學生都熱愛看書,家長有選擇是否要提供協助,學生的功課也算少抄寫,多閱讀,閱讀範圍廣。我想,這也是合理的,因為學生到十年級考IGCSE時,和從目標為本過渡到求學是求分數,之前的幾年如果沒有下過苦功,學習適應,學生怎可突然適應應付公開試,也應難有好的成績,這功課慢慢變多的過程,也是合理的。

我檢討一年級的功課,大都是看書,抄寫不算多,而很多作業都是在校內做,而回家的功課,如果是專心做,很快便做完。至於大小的專題習作,記憶中便有三四個,除了一份是和同學一同做,其他都是自己個人做的。對於一個一年級的學生要去做專題習作,家長真的要參與其中,看完學校給學生(和家長)的指引,家長便要帶著子女去做,家長參與的程度,和成品最終的內容和外觀,學生當然是主角,而家長則可以就著自己的期望去幫子女,家長可以選擇主導、引導、或協助,還要看子女本身的能力和期望,和家長覺得應提供的協助和期望而決定。

對於學習的程度,我看到學校的程度和主流學校是差不多,例如學生也會參加一些全港性的網上練習,我看到女兒也能完成,大部份時間都可以拿到滿分。而我看到那些練習內容,例如是近一百字的中文閱讀理解,我覺得我自己小時候也要四年級才會有這樣的閱讀理解,現在看到女兒也能應付,程度是和主流的差不多了。至於中文寫作能力,也許因為女兒喜歡看中文書,所以認字也算多,所以她可以在沒有人協助下寫出滿兩頁紙的中文週記。至於英文,她也可以自行看完一些英文讀本,也可以以英文寫故事,雖然學校鼓勵寫作,不太重教文法,但是她寫出來的英文,也不會有港式英文的問題。我覺得,最重要是她肯想肯寫,文法可以事後慢慢跟進。數學是用主流的英文課本,沒有脫節地深的數學工作紙,我想只要能有系統的讀下去,她又沒有升中要考好TSA的考慮,問題也不大的。

對於課程以外的培養,我覺得學校也有相應的活動,例如鼓勵學生觀賞演奏會,甚至邀請音樂家到校表現,和樂團合作,學校也開始有體育方面的校隊,本地的學習旅程和遊學團便可以令學生有更廣闊的視野,服務活動讓學生對社會認識更多。

至於德育方面,學校看重禮貌和待人接物等個人素質,所以雖然學校近似國際學校,但是學生沒有一般人覺得國際學校學生的放任態度,學校的校風很好,這也是我很欣賞和滿意的。至於朋輩方面,也許所有同學都是來自中產,背景差不多,另外,我看到大部份家長都很重視自己子女的成長,學校有活動,很多家長會參加,甚至有些家長是請假來參與,既然重視子女,我又看到家長很用心去教養子女,不會寵壞孩子,所以在這裡遇上的家長,想法、期望和對孩子的教養方法也差不多,所以很投契,一年來,在學校便從不同的途徑認識到很多不同的家長,尤其是女兒同班同學的家長,認識不足一年,家長間便建立了互信,有時還會交託其他家長代為照顧自己的子女,甚至帶自己的子女去參加活動,我覺得這是很難得的。聽說升二年級時會拆班,學生會被重組進入不同的班別,同學很不捨得,其實,學生家長也不捨得。但不要緊,我知道同學們和家長們定會在不同的活動中遇上,到時定是耳語不休,而且各自在不同的班別,所以更可以集思廣益,協助孩子學習和成長;四年級以上的遊學團時,學生和家長們更會同行萬里吧。

這一年中,可見到校長是如何投入她的教育事業,她全心全意的付出,以身作則,激起了老師也要全心全意的去投入教學工作,並帶領學校實踐她的教學理念。學校終完成了IB審核,成為了IB學校,向校長的教育理念又再邁進一步。

總結女兒一年在蔡繼有學校的學習,慶幸女兒可以在這裡學習,不是因為學校的名氣越來越大,報考的人數越來越多,而是看到女兒可以在一個環境優良的環境學習,班主任很盡責很用心的去教學生,而且女兒真的可以愉快而壓力不大地學習,培養出看書的興趣,中英的寫作能力也有明顯的進步,英普的語境令她能從容的以英普和老師談話,認識到一班很乖的同學,很多家長也認識了子女班中的其他同學,令家長可以對自己子女有更全面的認識。期待著女兒來年在這裡二年級的到臨。

Thursday, June 09, 2011

統一派位

上星期六是統一派位公佈結果的日子,有朋友的女兒來年升小一,她便當天早上到發佈中心拿派位結果,開心的是她女兒給派入第一志願,是一間有直屬中學的天主教學校,開心得很。但派位公佈之前,非常緊張,我也是非常理解的,所以放榜之前,便已打算如果派位結果不理想,便要怎樣怎樣做來叩門等等。

這朋友另一個緊張的原因,是她丈夫說在她女兒幼稚園期間,便說不會讓女兒讀直資私立小學,原因是他覺得他求學時期,不也是讀這些官津學校?不用交學費,為什麼現在女兒讀中小學,便要交學費來?所以幼稚園期間,不太認同太太給女兒參加課外活動的當,學什麼什麼都不需要,當然亦不會讓女兒參加面試班,而亦不像其他家長般讓女兒考直資私校,當是統一派位的後備。這母親對丈夫的意見雖不認同,但還是跟從了。之前我和這母親討論過她女兒升學的問題,那時我已知她丈夫不會讓女兒入讀直資私校,即只會讀官津,我見她很緊張擔心,我便曾對她說,其實就官津學校而言,如果只談學校本身而言,其實每一間都是好學校,當時這母親可能會很奇怪,她找我來問那些學校是好,我便跟她說每一間都是好學校。

其實就官津而言,校舍是政府所建,越新的學校其校舍便越大,設備越齊全,以現在教育當局不斷的教育改革,收生人數不足,每間學校都在高調宣傳自己學生十項全能,在公開比賽和考試有什麼什麼的優異成績,老師能不全力教導學生嗎?現在的老師,每每要由上午七時工作到晚上六時甚至聽過有八時才下班的,就老師而言,全心全力,那個老師會不重視學生的成績呢?如果有懶散或不善於教的老師,早給校長開除。所以官津學校而言,硬件(校舍)新,軟件(老師)亦不會差,所以官津學校的分別在於,這些學校可以收到什麼學生吧,當然這取決於學校的位置(校區),亦間接是該校區的人口分佈和普遍家庭背景了。

所以當父母只能選自己居住的校區內的官津學校,而這區內沒有特別出名(即絕大部份家長會選為首志願)的學校,其實所有官津學校都差不多了,而我看到我給這母親所建議的數間官津小學,其中五間校舍都是在近十年由政府所建的,校舍新而設備齊全,分別是辦學團體的宗教背景(天主教,基督教和無宗教的)和是否有一條龍中學(有一條龍中學的,沒有升中壓力,但沒有一條龍中學的,則會更重視學術成績,兩者各有各好),全是中文小學(現在除了直資私校,大部份都是中文小學吧),課程差不多,老師又不會有很大差別,校長那一個不是重視學生的學術成績?學生來源差不多(既不是名校,也不會有家長好像要入九龍塘名官津那樣找方法入這校區去抽這些學校吧),所以只要入到這數間新學校其中一間,只要校風不差,還不是一樣嗎?所以我跟她說,既然她怕升中有壓力,便建議她選了其中一間有直屬中學的天主教津貼學校為第一志願,跟著將居住位置附近的數間新小學作跟著的志願即可。如果派位不理想,便以自己統一派位都是以這學校作第一志願作「誠意」來叩門,如果不成,便到附近數間新學校去叩門,數間官津,總有一間會收吧。跨區派位?除非有直資私校作後備,否則不要拿自己子女的小學來兒戲,隨時可以派一間自己沒有選擇的小學給你。

對於這母親的丈夫,其實從某個⻆度來說,他也是沒有說錯的。他由女兒小時不給她任何課外活動,沒有上面試班,現在不是便入了他那區一間新建成而又免學費的官津小學嗎?他說他太太過份緊張,她所做的是不需要的,因著他女兒入讀了這間官津小學,不又是說得不錯嗎?如果要跟這位父親去辯,讀名官津或直資私校,比他現在讓女兒入讀現在這間官津小學好得多,可以有那些論點?

部份直資私校是英文小學,學英文會較好:直資私校可以用更多外藉老師來教語言,尤其是英文,所以學習語言會更好;反對意見可能是,現在官津學校都有外藉老師來教英文,所以也有機會接觸外國老師,如果父母見到女兒讀語文有困難,讀官津慳回的錢便可以用來上語言補習班,效果可能會更好,但是錢用來交了學費,反而沒有多餘錢來讓女兒上語言班。另外,怎能量化學習語言的成果,和所交的學費是否相扺。

直資私校的教學模式可以比官津學校更活,學生學習得更有趣味,學得更好:某個程度上是對的,但是當學生開始要面對升中,要應付TSA,不論學生身處那類學校,還不是要不斷的做練習嗎?初小時學得活一點,又有什麼分別呢?很多家長會這樣說,如果孩子本身是讀書的材料,在那裡都可以讀得好,如果不是讀書的材料,在那裡讀還不是一樣?也聽過有直資私校上課不教,而是給學生帶教材回家,讓家長或補習老師來教,那為什麼要交學費?直資私校有遊學團,這些都是父母自費的,但是官津學校,也開始有籌辦遊學團,慳了的學費,用來參加遊學團,不是更好嗎?

直資私校的學生是來是中產或以上,將會是子女的朋友主要來源,對子女畢業後有幫助:如果家長本身不是中產或以上,只是剛好可以負擔學費,可能會想到自己子女要面對身邊物質充裕的同學,心裡可能不是味兒,更怕子女給排擠出去,交不了朋友,反而不能建立好社交圈子。就算是中產的,可能反而想自己的子女對社會有更多認識,認識不同階層的人,不想子女每每覺得自己是比其他人優勝。這個在乎父母怎樣教導子女面對,和子女本身的自我形象,每個孩子可能不同。

對於直資私立和官津之間的分別,只有其中一點我可以肯定,是讀直資私校的,絕大部份都不會是社會上的草根階層,更無可能是靠綜援為生的(直資是有學費資助,但沒有資源的家庭,又怎能令孩子考得入直資私校呢?),所以學生背後的家長,都是重視學生的品行和學業成績,官津學校的學生,可能其父母絕大部份時間都用於工作,沒有時間去管教子女,這些沒有父母管教的子女,便是自己子女的同學,這是中產父母最怕的事。(亦有說中產或以上的雙職家庭,父母同是大忙人,所以也沒有時間去管教子女,所以在直資私校,亦間中聽過有被寵壞了的學生,但是課餘後,總有家傭、老人家或補習老師照顧教導,但相對於沒有管教和課餘沒有人看管的學生,對中產家長而言,後者較可怕。)

所以要和其他父母討論讀直資私校是比讀官津好,是很難說服別人的,尤其是很多論點都不能量化(每個家長的價值觀不同),來和學費相比,亦不是對每個學生都適用,所以如果孩子的父母不認同,不覺得學費是值的,是很難說服這類家長,亦沒有什麼特別原因要去說服其他家長,要他們認同讀直資私校較讀官津好。直資私校在某些地方是比官津好,中產或以上的父母,便覺得這些好處(或只是好一點的地方,而是否好一點或好很多,也是主觀得很),便已值回學費了(因為他們有經濟能力,和學費只是家庭收入的一小部份),所以便選直資私校。

所以我會想,其實讀什麼學校也好,最重要是父母兩個都認同同一個想法,在子女幼稚園時,多向身邊朋友查詢,多搜集意見資料,在討論之後一同作出決定。更重要的是,不論子女讀什麼學校,也不要在子女面前大數學校不是,說子女讀一間差學校,如果父母真的覺得學校不好,私下去找學校,找到學校轉後,便向子女討論和解釋,跟著便轉校去了。子女在聽到父母對學校有很多意見,到真的能轉校為止,他們會無所適從,阻礙了他們學習和與同學老師的相處,不是一件好事。

Thursday, May 12, 2011

終於成了IB學校了

蔡繼有學校校長於四月尾,給家長和老師們發了一封信(在學校的網頁上也可以看到),提及學校運動會、遊學團,而最重要的,便是蔡繼有學校終於通過了IBO的審核,成了IB World School,在IBO的網站上,也可以搜查到蔡繼有學校了。

校長於教育界服務己四十多年,我相信她對香港的教育制度,學生需要學習什麼,社會對學生的期望等等都有深刻的了解,最後,她選擇放棄本地公開試,決定讓學生參加IGCSE和IB DP這兩個國際公認的考試,我覺得是給有資源的學生多一條另類的學習途徑;我相信沒有一個課程是完美,適合所有學生,而本地的中小學課程和IB課程各有利弊,姑且不在此詳細比較這兩個模式,但因IB課程是不獲政府資助,所以只有來自中產或以上家庭的學生,才能有IB課程這個選擇。

對於某一間學校的學生最終是考本地公開試或是IB之類評核,其義意不單在於最終要考什麼,能否考入什麼大學,影響深遠的,還有因著這個公開試對這間學校多年來是用什麼模式來教導學生,而學生處身其中所經歷怎樣的學習過程,畢業之時,學生本身各方面的素質是怎樣。我覺得蔡繼有學校選擇了最終IB DP這條路,我想最明顯的好處,是學生不須做一些只為應付TSA的操練,可以用更多時間來學習一些對學生本身更有益的事,或學一些長遠而言更有用的東西,另外,IB所提倡的信念,也是值得家長去了解,從中去思想將來的世界需要的是怎麼樣的新一代。

在蔡繼有學校的網站上,我也看到有公開招收十一年級(即IB DP的首年)的插班生,對象是中四、中五學生,這相等於蔡繼有學校的十年級和十一年級,而招生告示中,沒有說明考生現在就讀的學校,而說是中四、中五,似乎暗示主流學校的考生也可以申請,再者,告示中亦同時提出學生可以申請獎學金,由此看來,這次蔡繼有學校成為了IB學校之後,便即從其他學校(包括其他IB學校和主流官津學校)招收資優學生,對於多年就讀名官津學校的學生,他們可能從來不曾想過要去讀這些學費相對高昂的私校,因為自己讀的是免費的中學,如果已讀了多年,其實沒有任何誘因去讀一間課程不同,學費又貴的學校,但是如果可以同時考取獎學金,便可以試一試去申請入讀。可以想像,這次考插班生,必定包括筆試和面試,筆試考學生的學術成績,而面試則去考學生是適合IB教學模式和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因學生可能來自免費的官津中學,所以學校會同時考慮會否提供獎學金,讓資優的學生可以知道如果入讀,是否可以得到全免或是半免學費的獎學金,而現階段可以讓他們放心先去申請。

我會想到,這次招收插班生,最值得考慮報考的學生,可能便是以下幾類:
  • 現時就讀於IB模式學校的學生,但因某些原因,希望減少學費支出,但又得不到原校的獎學金,便可以試試能否在蔡繼有學校考到獎學金
  • 現時就讀於主流學校的學生,不想參加本地的公開試,反而想考一個國際認可的學歷,這尤其對原本已考慮中學畢業後到外國留學的學生最適合
  • 現時在外國就讀,可以來香港升學的外國或華僑學生,尤其對己移民海外的香港人的子女,便最有吸引力,因為可以回到香港,有更多機會接觸內地事物,照顧方面亦更易安排
至於學校在十一年級招收插班生,我想對學校和現在就讀的十年級學生也有好處,首先經過了十年級的IGCSE考試,也許會有現在的十年級學生,不論是因為IGCSE的成績或是事先已有計劃而離校,所以如果只有現時的十年級學生升上十一年級,人數不會太多,不能善用教學資源,如果現時學校招收插班生,便可以在來年開學之前,由插班生中選取資優學生填補,另外,學校也可以由其他學校招收資優學生,這樣會對兩年後的IB成績更有保證。不知學校將會招收多少插班生,但是對現在就讀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包括了我女兒),首先學校是一條龍,所以他們不用參加激烈的入學試來升十一年級,而就我所見,現時低年級的學生質素也很高,所以當他們升到十一年級時,他們的學習能力也不錯,可以和校外的資優學生平起平坐,另外,現時低年級的人數眾多,所以到十一年級時,人數也應不少,到時能提供的插班生學額也不會多,插班便會更難。

學校在十一年級收插班生,兩年後的IB成績便不是純由多年來在蔡繼有學校就讀的學生而來,可能會有意見覺得這個IB成績不夠代表性,不能作為顯示出多年來就讀蔡繼有學校學習效果的指標。但我則會覺得,如果我是校長,我也會這樣做。因為學校之間互相挖角,招攬資優學生,由來已久,這樣亦令資優學生有更多選擇,亦對學生是有利的,另外,學校可以善用教學資源(尤其是老師),引入競爭,令原有學生更有學習動力。再者,可以改善首屆IB成績和升大學結果,對學校的名聲亦有幫助,能提升學校的畢業成績,令學校更具吸引力,可以招收更好的學生,良性循環,學校的江湖地位便是這樣建立起來吧。

雖然,不知兩年後的IB成績,是由多少就讀蔡繼有學校多年的學生和多少插班生所考得,對蔡繼有學校首十年的教育有什麼啟示,不知學校會否公佈,但我相信學校一定會比較本身學生和插班生的IB成績表現,來改善首十年的教育方法,對整間學校也有積極的作用。

話說回頭,如果有興趣報考插班生學生,便得坐言起行,因為接受報名只是一個星期之後,詳情請到學校網站去看。

Sunday, April 17, 2011

誰的壓力好大?

之前在學校的一個家長聚會裡,負責的老師播放了三段不同的短片,讓家長觀看和討論。以下便是其中的一段短片。


以上短片內這兩姊妹所唱的歌,是根據南京一個十二歲女孩,在她媽媽於考試前夕給了她大量數學練題去做後,她憤而作了一首詩《媽媽,我壓力好大》而創作的。從那首詩和這首歌中,清楚道出由孩子角度對無止境的功課,和面對沉重的操練時的心聲。不知當父母看完這首詩或聽完這首歌之後,心裡想著什麼呢?我記得曾有家長對我說,如果她知道孩子一定可以入到好的小學(例如名官津小學),她一定不會要孩子在幼稚園時期,參加課餘之後的課程。

要孩子好好利用他們的課餘時間,家長也有其原因,所以又有另一段由家長角度回應的短片,便在播完以上一段短片之後,相繼播出。



以下是這首歌的歌詞:

娃娃 爸爸媽媽壓力更大
每天返工返工返工返工返工返工又怕你長不大
娃娃 爸爸媽媽壓力更大
期望你走得比他比她比他比她比他更快~
我將薪金通通繳你學費
幫你報了心算會計
兼夾奧數的確昂貴
想你發奮不致浪費
我閉翳 米太貴
唯獨養大你無所謂


爸媽想你知
別的家長灌輸
更多五經四書
中西小說鉅著
法語到學日語
期望你獲得好際遇
是社會出錯 由不得我
迫我 迫你 盡迎合世界之過
孩子, 爸爸 媽媽
壓力都好大個BOR~
(來源:這段短片在YouTube的簡介)

其實家長都明白,幼稚園時期要孩子參加語文、運動、興趣班以及相關比賽,某個程度上是因為想幫孩子多爭幾張證書,多些獎項,增加孩子考入名直資私校的機會。而在小學期間,家長給孩子額外的操練,便是想他們可以拿到更好的成績,進入更高的組別,好令孩子可以在升中時入讀心儀中學。到中學時,理論上孩子也不應要家長來催促,他們應自行努力吧。

因為考小學、升中派位都是用同一個準則,便是學業成績,所以不論孩子的專長是什麼,孩子也得朝著同一個方向去操練。其實是很可悲的,因為,既然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為什麼大人總是用同一個眼光去看孩子呢?所以,老師又播了以下一段短片。



家長真的要去學懂從孩子角度去看這個世界,這樣才可以更容易明白他們的言行舉止,他們的所思所想,否則,不斷的施加家長指令,抺殺了孩子的個性和專長,而這可能才是他們與生俱來最突出的地方。

當家長不斷給子女額外的課程操練,而孩子有反感時,請靜下來想一想,自己究竟在做什麼,想達到什麼目的,可以的話,和孩子多溝通,讓他們明白父母的想法和苦心;否則,家長只會感到迷失,事倍功半,更會傷了親子關係。

Friday, April 15, 2011

就讀蔡繼有學校的利弊

之前有家長收到蔡繼有學校取錄通知,有家長便向我詢問有關蔡繼有學校的詳細情況,他們當中有些的子女之前在自行收生已得到取錄,所以家長便在考慮是否接受蔡繼有學校的學位,在官津學校和私立學校之間去作出選擇。我在這個部落寫了幾篇有關蔡繼有學校的文章,多是講述在這裡就讀的好處,雖然也曾指出一些普遍的誤解,但是我想也得平衡一點,和給讀者一個較完整的比較,所以我覺得要仔細一點列出利弊,讓其他家長作參考。

首先重申就讀蔡繼有學校的好處。學校是用國際學校教學模式,加上本地中文教育的程度,和德育的培訓,由外語老師教英文和普通話,所以學生普遍語文能力高,十一年級和十二年級是IB課程,而一年級到十年級便是朝著IB這個方向,讓學生慢慢適應和面對IB課程和考試。學校不設名次,而老師重視教導學生自學和閱讀能力,所以學習壓力不大,亦不重視抄寫和背誦,家長亦理應不必要陪伴子女做功課,學生自己應有能力做好大部份功課,測驗考試不多,有經常性評估,很多時家長也不知道子女那時有評估,所以亦不須為子女準備,所以評估真的可以量度學生的真正能力。(而現在所見,似乎功課量也因應學生的質素,家長的期望而增加了,所以聽說三年級以上,功課量也是不少的。)學校不設記過制度,老師會以鼓勵態度訓導學生,所以可以建立學生的自信心。這些都是我在這個多學期看到的。

但是蔡繼有學校也有一點穩憂或問題,家長得考慮的。對家長來說,也許最大的穩憂便是學制。因為蔡繼有學校不是用傳統教科書,而部份課程(尤其是數學),家長可能覺得比傳統學校同年級為淺,所以有家長擔心如果不能在蔡繼有學校完成整個課程,學生能否回到主流學校去。另外,如果學校是教IB課程,學生是否一定要到外國去讀大學,又或能否入讀本地大學。首先,我已聽過有學生,在完成小學部份課程,便轉回傳統學校去升學,而傳統學校也很欣賞蔡繼有學校學生的能力。另外,其實小學主要培訓學生的中英數能力,所以如果學生可以在蔡繼有學校接受外藉以及普通話老師的教導,語文能力是沒有問題,至於數學,就算是升中一,也不是深到不能追上,而蔡繼有學校學生普遍自信心強,所以轉回傳統學校應沒有大問題,問題反而是家長是否放棄蔡繼有學校的教學模式,而讓子女回到傳統學校去,和學生能否適應傳統學校以成績為本的教學方法。至於升大學方面,因為IB是一個國際性課程,所以到外國升學應沒有任何問題,而報考本地大學,現時本地大學也接受IB學生以Non-JUPAS途徑申請,這是十二年後的事,理應只會越來越接受IB的成績,但到時的政策現時誰也不能說實,這是其中一個穩憂,所以家長得自己去考慮,又或如果真的不能以IB成績去考本地大學,家長也有後著,讓子女繼續到海外升大學。

對於部份家長來說,另一個相近的穩憂是蔡繼有學校還沒有真正的公開試成績,今年是第一年由十年級學生應考IGCSE,而兩年後,才是首屆十二年級學生畢業和升大學,究竟成績如何和究竟有多少學生會到海外留學,又有多少學生可以以IB成績升讀本地大學和入讀那些學系。我相信很多現時和將來的學生家長都很重視這兩個結果。我會預見如果成績未如人意,尤其以IB成績入讀本地大學的結果不理想,可能有部份學生家長會在升中學部或升上十一年級前,讓子女轉回傳統學校讀新高中,考本地公開試來爭取考入本地大學。但是有子女已考入蔡繼有學校的家長亦要去想,如果現時家長放棄了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的機會,假如兩年後學生的升大學結果理想,除去這個最大的穩憂之後,蔡繼有學校便成為學習階段和畢業結果皆理想的學校,到時家長想子女轉回這學校就讀的機會便細得多了。另外,家長得明白他們是第一屆,所以教學上學校和學生都在摸索,而當現時一年級的學生升至十二年級時,學校應會更有把握,更懂得去教,同時現在申請入讀的人數眾多,學校更能從中選出優異的學生來取錄,所以到十二年後,IB成績理應比首屆還要好得多。

另一點我看到的是蔡繼有是一條龍的學校,則所有小學部的學生都可以升上中學部,首先這可以令學生免於應付TSA的操練,減少學生的壓力,學校亦不會被TSA影響到自己所設計的課程。現時的低年級學生十二年都是在同一個校舍生活(現時高年級學生便曾在不同臨時校舍上課),比他們將來在大學就讀的時間還要長,所以學生對蔡繼有學校的歸屬感應該會很強,而一同學習的同學便是十二年的同學了,同學便一定是他們一生中重要的朋友,而蔡繼有學校的家庭背景多是中產,所以家長亦較放心子女和其他同學相交吧。很多家長都會說學生升上中一,到一個新環境去學習,要適應一間新學校,認識一班新同學,是一個很大的轉變,同時又是反叛年齡的開始,所以學生可能會學壞,成績退步;而在蔡繼有學校,因為校舍相同,同學都是一同成長的,只是校服改變了,所以他們會很容易適應,也免了家長這方面的擔心。

所以蔡繼有學校最大的優點是教學模式,最大的穩憂是未知的公開試成績和升大學結果。如果家長認同學生的自學能力、自信心、思考分析能力、語文能力重要,選擇蔡繼有學校應是沒有錯,如果家長對蔡繼有學校的教學模式能令學生考入大學 沒有信心 ,便不要考慮了,反而入讀傳統學校,學習模式和升大學整條路很明確,這可令家長放心。對我自己而言,因為我曾在大學任教,所以我重視學生的自學和思考能力,多於一次的公開試成績,和我深信如果女兒有自學能力,語文能力好,一定可以得到大學垂青的,所以如無特別原因,我自己會讓女兒在蔡繼有學校完成這十二年學業。

和年青教師談教育現況

早前,當女兒在興趣班中心參加活動時,巧遇入職不久的一名教師;和她閒談教職瑣事,得知從教師角度看現時教育的情況。

我認識的這位教師,記憶所及入職為時兩年左右,她是官津小學的合約教師,每年得盼校方與她續約,每天早上七時多便回到學校,一天工作下來五時多六時才能離校,又因為要進修,例如參加一些學習怎樣照顧特別學生的課程,便要趕去上學去。相比年資深的教師,她說他們便可以三時多四時便下班。新入職教師,對教育各方面便有他們的想法,希望可以達成,但是學校卻是一個階級觀念頗重的地方,所以新入職教師,既是合約員工,人微言輕,所以都不敢多給意見,和高層的意見相違。

她說因為學校是官津學校,所以任何學生都有可能被派到學校來,包括一些較難處理的學生,當中包括有讀寫障礙的,有自閉的,有言語問題的。部份這些學生入到小學後,才被學校發現有問題,轉介學生到適當的地方接受治療,如果還得不到治療,到較高年級時便不能醫治了,可見家長於學生在幼稚園時,便應和幼稚園多溝通,如果及早能發現子女有這類問題,便帶孩子接受治療。她說她想用多些時間來幫助這些有需要的學生,但是校長對老師說,最重要的是學生的整體成績,尤其是TSA的成績,因為這是影響學生升中,間接影響小學的組別,幫助這些有特別需要的學生,便不是老師優先處理的工作。聽來合理而無奈,也想到從來沒有一間非特殊學校,會高調說自己收了多少特殊的學生,也不會炫耀自己如何懂得照顧教導這些特殊的學生,否則,更多特殊的學生便會聚集於這學校,教導這些特殊學生,可以想像是事倍功半,學校當然是可避則避了。另外,可以想到,現在的直資私校,考生經過重重考驗,特殊學生能考得入的機會微乎其微,所以結果是,特殊的學生便會在官津學校內就讀,而直資私校便只須教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因此姑勿論直資私校是怎樣教,學生的整體成績較官津好,也是理所當然的。

她又說TSA是一把量度全港學生成績的尺,但是這把尺,並不適用於所有學生,另外,因為學校重視TSA成績,所以課程除了包括正常課堂的內容,還得加上為應付TSA而設的操練。明白無論如何,教育當局也得有一把客觀的尺來評估所有學生的成績,但是大部份學校本末倒置,過度重視TSA成績,課程便加重了應付TSA分量,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但對於就讀官津小學的學生,也只得無可奈何接受。所以可以的話,選擇一條龍的小學,便可以減少學生應付TSA的重擔,令學生可以更集中課程內的內容。

跟她閒談之中,感到教師難為,工作量重而沒有保障,看到問題而不能改善,師範畢業的,如非有教學熱誠,實難堅持下去。每當殺校縮班,首當其衝的便是這些新入職合約老師。現在學校處理涉及教師和家長的事情時,學校和家長便以服務提供者和客戶自居,所以學校大都會站在家長一方,教師不受重視,被迫妥協道歉,時有所聞。條件較好的老師,也許便會另謀高就,轉行去了,入職教師整體水準下降,實在不是整個教育以及個別學生之福。

Wednesday, March 23, 2011

薄餅夜

昨晚又在校園裡過了一個開心的晚上。

蔡繼有學校的學生,每年十月開始,學生便要開始做一個科學項目,由老師教導帶領之下,完成一個項目,到農曆新年之後,學生便要回校在同學面講解自己的科學項目,而出色的科學項目,便在昨晚的科技晚會展示出來,並要向參觀的家長和同學講解。這些項目在上週開放日也有展示出來,不過學校似乎沒有多介紹,不知有多少外來的嘉賓看到。

去年第一次收到通知要做這個科學項目,心中都會感到只是一年級的學生,可以做些什麼項目呢?每個家長都想到要子女去做科學項目,他們獨力去做未必會做得好,所以也預算要和子女一起去做,眼見有些家長有多過一名子女在蔡繼有學校就讀,更加煩惱。之後學校給一年級學生的科學項目題目為動植物,我想父母也不應太過主導,所以便問女兒想做動植物的什麼題目,之後便以女兒想做的題目,跟著老師指導,一步一步的去做這個科學項目。我們對這個科學項目的認知不多,所以做出來的展示品,相比昨晚看到展示出的項目,的確是給比下去,而我聽到女兒說她在班內講解時,表現也不太好,所以沒有給選出來公開展示,也是合理的。看完昨晚的展示,便知道明年再次做這個科學項目時,要怎樣去做和要至少要做到怎樣的水準,才有機會給選出來。

看到學校給學生的指示,是一本很有系統的教材,教學生首先定題目,變成一個問題,之後要搜集資料,再將問題分為部份,最後再有一個結論。我的感覺其實便和寫論文差不多,所以這是一個給學生緞練思考和分析能力的練習,和寫論文的分別只是,寫論文是文字性的,而這個科學項目則著重實驗觀察,而低年級則主要以製作展示品為主。看到這類項目,跟著便會想到,究竟這個項目,有多少是學生自己做,有多少是家長幫手做出來的呢?我會想,家長的參與真的少不了,否則要去圖書館找書也做不來,另外,還要去找材料去做展示品,家長也得帶子女去買。家長有參與是不容懷疑,但這個科學項目,我想學校不是要求學生自己獨力去做,否則學校可能會要求學生留在學校去做,而我想學校是期望家長和子女一起去做,讓家長可以根據學校的教材帶領子女去思考和製作展示品,其實家長也上了寶貴的一課。

昨天晚上是展示這些選出來的學生科學項目晚會,因為是晚上舉行,所以我便在接女兒放學後,便和女兒留在學校圖書館,做功課和看書,同班的同學也都留下來,他們做完功課之後,大伙兒一起吃茶點和玩,跑來跑去,見他們玩得那麼開心,覺得也很安慰。到了晚上的晚會,孩子們看完展示品之後,便去領取預訂的薄餅來吃,之後便又在操場跑來跑去,玩得很開心。 家長們聚首,又是分享子女讀書點滴的時間。老師也有參與其中,所以家長又可以和老師談談子女在校的情況。

開開心心,渡過了一個開心的晚上,期望來年再次和女兒一同去做這個科學項目,參加這個薄餅夜。

Monday, March 21, 2011

一天的開放日

上星期六雖然天色濛濛,下著毛毛細雨,但仍不減各人在這開放日一天的熱情。

那天早上,知道女兒幼稚園也是舉辦遊戲日,所以一早便帶女兒回到幼稚園去,希望可以探望幼稚園的老師和校長,同時也看看快要完成的校舍擴建部分。回到幼稚園,才發現原來所有家長都在參加家長會,校長在為低班學生的家長講解升小學的機制,所以便和女兒在校園內的書攤看書,慶幸間中也遇上女兒從前的班主任,和他們談了一會,在校園內的壁報板上,仍見到女兒和她同學的照片,彷彿他們還是在這裡就讀;到家長會完結,想去探校長,但校長給眾家長重重圍著,詢問有關升學事宜,我們只能遠遠的給她打個招呼,之後便要趕著離開,在校門乘了的士回蔡繼有學校了。

回到蔡繼有學校,校園內已經有很多家長和學生,他們繼續為自己的攤位作最後的準備,再去到女兒班的攤位,也已有其他家長到達,部份家長和學生到了演奏廳參加開幕典禮,不久攤位遊戲也開始了,參加的人越來越多,到處都是人,有校內的學生和家長,也有外界來參加的家長和學生,尤其是一些帶著讀幼稚園年幼子女的家庭,也許他們便是來參觀一下這學校,希望對學校有更深的認識,來決定是否為子女投考這學校。

開放日主要的節目是早上的開幕典禮,之後在地面那一層有攤位遊戲,演奏廳有表演,圖書館可以參觀和也有攤位遊戲,晚上在演奏廳有表演節目。日間,我和女兒有部份時間要到自己班的攤位當值,見女兒很投入的去協助,我很放心的讓她留在自己班的攤位工作,其他時間我則間中到圖書館看看有什麼可以幫忙,間中也和其他家長在校園內傾談,高興的見到有朋友全家來到學校參加開放日,也和他們在校園內傾談了一會。小學部每一班有一個攤位,加上其他的攤位,便應有四五十個攤位,地面那一層滿是人,感覺便像是一個小型年宵市場,有學生在四處叫嚷鼓勵人們參加他們的攤位,到攤位遊戲時間最後一小時,便開始有攤位拿著禮物在場內以遊戲票換禮物,我去問過老師,這會否和攤位遊戲原意不附,老師回答說沒有問題,跟著我又想,某些禮物一張遊戲票可以換數件,有些禮物要數張遊戲票來換,其實也是一個機會讓學生明白不同的物件有不同的價值,有平有貴,讓他們對價值有個概念也是好的。這天的禮物很豐富,家長和同學也可以參與,大都滿載而歸,盡興而返。攤位時間過後,大部份家長和學生便離開了,部份家長和學生留下來,還有部份的外出用饍後回校參加表演晚會。

晚上的表演籌款晚會,由校長的致辭開始,特別的是她在致辭的最後部份,介紹了剛在運動比賽拿了世界冠軍的同學,我聽說在校內的其他活動,校長已報導了這件事,而參加表演晚會的觀眾當中,大都是校內的家長和同學,所以校長實在不是在炫耀什麼,亦沒有提及學校要因為同學的成就而沾什麼光,反而我覺得校長是在借這位同學,說出她每天要練習兩小時,在學習上也可以有出色的表現,去教導同學要學好時間管理,成功從來都不是靠幸運,而是靠努力。跟著晚上的表演節目很豐富,對我來說,最難忘的是當管弦樂團表演時,播出學校在不同年份的相片,而整個晚上,表演的和看表演的都很投入,而學生亦表現一貫的興奮,和台上的表演者打成一片。

綜觀蔡繼有學校的開放日,雖然籌備時間短促,但是老師、家長和學生都很投入,出錢出力,而表現出對學校的歸屬感,如果學校可以早點通知學生和家長,安排上和籌款事宜上一定可以做得更好。我相信這一次的開放日,更能加深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

Thursday, March 17, 2011

籌款的因由

在登出了蔡繼有學校開放日一文而文中提及當天會為學校籌款之後,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一間學費如此高的學校,還要籌款。心想,這也是很合理的想法,一般學校,不論是官津直資學校,以及相似的國際學校,也沒有籌款這個活動,為什麼蔡繼有學校便要籌款呢?我想,也得在這裡以我所理解的稍作解釋。

蔡繼有學校是一間私校,是辦學團體向政府申請土地以作建校之用,在建築費當中,便有一億便是從保良局借來的,所以現在學校還是向保良局攤還當中。而又因為學校是一間私校,所以政府便完全沒有任何經濟上的資助,而學校的主要收入便是學生的學費。根據近期一份學校發給家長的通告,學校的收入七成是用於教職員的薪金之上,而學校想維持一位老師對十點五個學生,所以可想而知,十個左右學生的學費,七成便是薪金,可以想像其實學校並不是「大花筒」了。如果還有任何改善工作,學校便得另找資源,例如便是由籌款得來。聽說學校打算增建室內運動場,而圖書館樓底之高,聽說是設計是兩層的,但因為建校之時沒有足夠資金,所以便建了如此高樓底的圖書館,將來籌集資金之後再加建閣樓。

至於學費方面,蔡繼有學校的確是同類(我想是比較相似的教學模式的學校)之中學費較平的一間,其中一個原因是學校只在十一年級和十二年級實行IB,之下的班級便用類似的教學模式去教,而不是所有年級都是實行IB的原因是實行IB的支出會更高,例如所有課程都要經IB證證,老師也要接受過IB教育的培訓,所以為了令更多家庭可以負擔類似IB的教育,所以十一年級之下便只以類似IB的教育模式來教,而不去認證,到最後要用到IB的成績考大學時,才在最後兩年實行IB,而因為由一年級到十年級都以差不多的教育模式來教,所以我想學生也適應得到最後兩年IB教育。

蔡繼有學校的學費之所以令人覺得貴,是因為香港有很多學校是免費和受資助的,例如官津和直資。香港教育當局對學校的資助模式,是以經濟誘因去嘗試改變家長的決定,例如幼稚園方面,教育當局覺得應該是教本地化課程,雙語英普等非本地化主流幼兒教育是不合適的,所以家長得不到資助,但現實是,中產家長知道,如果子女不是就讀這類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考得入心儀小學的機會便會較細。至於中小學方面,主流教育模式的學生便得到政府的資助,但是交稅比例最高的中產家長,如果讓子女入讀自己心目中理想教育模式的學校時,便得不到資助。從這個角度來看,也是一種不公平,所以便曾有學者提出真正學券制,讓家長拿著學券去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當然這樣也有其利弊,不可以這樣簡單便說是最好的安排。

希望本文可以令讀者明白為什麼一間學費比一般學校為高的私校,還有需要去籌款的原因。

Monday, March 14, 2011

蔡繼有學校開放日


這個星期六(三月十九日)便是蔡繼有學校一年一度的開放日,並會慶祝九週年以及籌款,到時會有攤位遊戲,會有學生表演等等,學生和公眾人士可在當天購票參加攤位遊戲或其他活動。聽說小學每一班別會負責一個攤位,而中學部則會以社的形式辦攤位,很多學生和家長都會回校擔當義工,例如負責自己班別的攤位或表演等等。

榮幸地我亦受邀和其他熱心的家長一同籌辦我女兒班別的攤位,我感到同學們對這個開放日很興奮,而我亦見到其他家長很積極地參與籌辦攤位以及捐贈禮物作攤位遊戲的禮物,可說是出錢出力。我相信大部份同學都會回校協助自己班別的攤位,所以這次活動定可以增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亦希望這次開放日可以成為家長和學生一次難忘的回憶。

同時,對有興趣讓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的家長,亦可以把握這次機會帶同子女參觀蔡繼有學校,去看看學校的環境,和感受一下學校的校園氣氛;在參與遊戲和表演的同時,幫助學校籌款,令這裡的學生有更良好的學習環境。

也談自願班級優化計劃

引言
教育局推出了「自願班級優化計劃」,為的是要解決香港中一學生數目減少這個問題,方法是讓每級五班的中學減少一班,而教育局不會因為班數減少而縮減對學校的資助,尤其是教職員的數目,在某個年期之內是可以不減少,另外教育局再提供額外的資助(每年廿五萬)。這個計劃名為自願,期望有一百間中學參加,到上星期五截止了申請,這個星期教育局公佈參加這個計劃學校的數目,有二百間的中學左右。

回顧
我想要思考這個問題,得由頭回想這件事的始未。記得香港回歸中國後不久,便發生了香港人在內地出生子女的居港權事件,這件事的起因是香港在回歸前,很多香港男性回到內地娶妻生子,而根據基本法,香港人在內地所生的子女都有居港權,所以在回歸之後,很多這類子女便急於來到香港享受其香港居留權,有些甚至偷渡來港,香港政府當時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我覺得他們是用抹黑這類新來港人仕的方法,便說如果讓這類人仕來到香港,便即時便會有十八萬內地人來到香港,而因為要回內地娶妻多為草根階層,便有意見說這些人來到香港,便會即時申請綜援,入住公屋,盡享香港福利,搶去香港人的飯碗云云;香港終審法院原判這類人可即時享受香港的居港權,但香港政府乘著這個民意,要求人大釋法,加上條款,要這類在內地出生的香港人子女得申請排隊來港。對待香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這件事,根本是不公義,但當這件事變成了一件政治事件之後,政府挑動民意,誇大其害,加上有人在入境處放火殺了人,更令香港人對內地人反感,香港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是要責怪任何人,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著想,實無可厚非,而將來的事既無人可保證,亦想不得那麼多,任何人都只會看到短期的利害關係而作決定吧),所以這類香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便得回到老家申請,利用每天一百五十人的限額申請來港,內地既然有這麼多這類子女,他們要申到來港,也是一件漫長的過程,期間便得在內地接受教育,到申請到來香港和父母團聚,可能已是十多年後,他們整個教育過程也已經完成了,到來得香港,他們的學歷和培訓也未必合適香港,只能擔任一些無需特別技能的工作了。

我記得當時,我曾對我身邊的人說,既然基本法是給他們居港權,便讓他們來,這是他們當得的,這是公義問題(至於怎樣讓他們有秩序地快些來港,則是做法問題),香港的出生率由當時開始已經不斷下跌,香港人口將來老化的問題會很嚴重,據報導(註一),現時香港每1000港人照顧171個65歲以上老人,而到2039年,每1000個港人要照顧454個老人,差不多是每兩個香港人便得照顧一個老人家,那時就業的香港人的負擔便會很重了,那時香港的年青人,便是現在我們的子女,所以這班香港在內地所生的子女其實正好是補足香港年青人不足的問題;我身邊跟我討論過這個問題的人,沒有人認同我的想法,只要想到內地人來香港便會拿香港的福利,便千萬個不願意他們來,我也無話可說。從那時起,香港本地人所生子女的出生率便不斷下降,之後便出現了幼稚園和小學的殺校潮了,現在殺到中學,將來理應是大學了(但可能因為大學三改四和招收內地海外學生,而解決了部份人手過多的問題),到最後便是青年就業人數少了。我相信政府中官員,學者等等,不會想不到這些問題,問題是他們不去面對,又或是如果他們真有其考慮,他們也沒有好好告訴市民。

現況
現在香港每年的嬰兒生長率由二零零三年的四萬六千回升至八萬二千(二零零九年)(註二),但是有頗大部份是內地產婦來港生產的(二零零九年是三萬七千個嬰兒)。從前是香港的男性在內地娶妻所生的子女,要排隊來香港才可以享有有居港權,但是現在內地的產婦,只要能負擔得起來港生產的費用,父母均不是香港人,卻可以來港生產,而出生的嬰兒順理成章便是香港人,反而可以即時享受香港的福利,只是數年的光景,為什麼有這樣雙重標準,不公平的現象呢?不知是否這是香港政府的如意算盤,是他們用以改善香港人口老化的問題,至少香港一眾醫院的產房便得益不少,年中無休,有私家醫院也重開產房。

這近一半由內地產婦所生的子女,他們的父母要這樣來港生產,大都是只能負擔得起生產的費用,並沒有香港居留權,同時香港的生活水準又高,所以他們大都不會(同時也不能)留在香港;我想最如意的算盤是他們會在子女六歲前都留在內地,接受學前和幼稚園教育,之後他們會想辦法搬到深圳去,讓子女每天過關來香港上學,所以北區近深圳的中小學,應不怕收生不足。現在內地高速發展,發展機會多,可能又有些內地家長反而不再重視香港的教育了,所以會享受香港教育的這類學生,人數不知有多少。

出生率低所引致的問題
既然香港來年的中學生人數不足填滿所有中學,如果教育局完全視之不理,什麼也不做,結果必是受歡迎的中學照樣可以收足學生,而不受歡迎的中學便會收不足學生,很明顯,第一組別的中學必定可以收足學生,但可能有些第一組別的中學開始要取錄第二組別的學生,而第二組別的中學,則要收更多第三組別的學生,而第三組別的中學,多是不受歡迎的中學,家長見自己子女原本要入讀第三組別的中學,但因為學生人數少而可以入讀第二組別的中學,實在求之不得,所以第三組別的中學,可能會嚴重收生不足,變相是小班教學。

就著這個現象,對政府而言,因為學校數目沒有少,老師人數沒有少,所以政府實際上對中學的支出理應是沒有改變,但是可以預見,如果第一組別的中學每班是三十人,而第三組別的中學可能只收到一班,而一班可能只得十人,如果審計處去計一計,政府花在每個第三組別的學生的支出,便可能是花在每一個第一組別學生的三四倍,政府實可能預見不能解畫,市民亦不會支持,另外,如果入學人數真的很少,便要殺校,但我想教育局明白,殺校是一件可以很政治化的事,有時是得不到民心的,到時學校、老師、學生和家長上街遊行,實非教育局所樂見。所以教育局完全不做什麼,結果是不可能接受的。

如果教育局真的任由中學收生,收生不理想也可以辦校下去。對於家長而言,除了他們也是納稅人,會理會審計處對第三組別個別學生支出遠高於第一組別的學生外,其實實無所謂,因為原本只能入讀第二組別的學生,因為學生人數少了,所以可以升格入讀第一組別的學校;原本第二組別的中學,則無奈地要接收更多第三組別的學生,人數不減,但學生水準下降,最受影響的反而是第二組別中學的老師;而留在第三組別入讀第三組別的學生,因為入讀該學校的人數大減,所以每個老師所要照顧的學生少很多,所以實際上老師對第三組別學生的教導反而會更好,經過數年,這極小班便會變成了誘因,令部份原可入讀第二組別中學的學生,回流向第三組別。可是,這不是教育局的做法。

另題外話,姑勿論教育局會以任何的方法來處理學生人數減少的問題,但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便是香港的教育體制,因為主要是教育本地學生(尤其是中小學),學生人數減少,體制一定不會擴大,所以老師的晉升機會亦降低了,另外,香港的直資私校所提供的薪金,因為已脫離了政府的管制,所以也不會跟著原有官津的薪金了,變成因應勞工市場的供求而定,因供多求少,薪金實難上升,老師的流動少,回歸前的老師移民潮後的老師已坐好位置,新入職老師要上位也許還是漫漫長路,再加上老師既不被重視,工作量重,結果是教師並不是大學生的理想工作,質素好的學生不會選讀與教育有關的學位,不會入職為老師,間接也令老師師資不能與時並進,這是出生率減少使然, 實在無可奈可。

可行的解決方法
面對學生人數下跌,又不想減少學校和老師數目,其實處理方法不多,還是將學生按各學校的大小分給所有學校,即每間學校可以收到的學生便會減少,結果便是減少每班人數(即小班教學)或減少每校班數。

對於小班教學,現在的官津小學已開始了小班教學,翻開新聞,發現政府曾托學者研究小班教學的可行性和是否有明顯效果,研究結果是小班教學對學生的學習沒有明顯的效果的,教育局曾以這份研究報告力抗推行小班教學。現在推行小班教學,原來起因是當年曾特首競選連任,在辯論上被對手迫得要許下承諾,如果連任便會推行小學小班教學,到連任後,便真的推行了小班教學。所以,可以見到小班教學的推行,並不是教育局的立場,其實是一個政治考慮,作為連任的拉票,否則政府拿著研究報告,實在不會推行小學小班教學。現在要在中學推行小班教學,也許便得等下任特首候選人走出來拉攏民心的時,作出決定來推行了,在網上聽到孫明揚回答余若薇對推行小班教學的回應時<註三>,也說出教育局是不認同小班教學,但只是特首覺得要推行便推行,至於中學推行小班教學,是資源調配先後的問題,所以不會推行,那些會增加開支之類的言論,也只是借口而已,而在余若薇的新書「假如我不是余若薇」中提及,孫明揚說如果要推行小班教學,教育支出便會由200億增至400億,在學校和老師都不會增加的情況下,只要什麼都不做,便已經會是少班了,沒有明顯的支出增加,所以孫明揚所說的話,實有嚴重「篤數」的成份,而政府對數目估計偏差之大,實不是新聞,多是用以誤導市民來支持政府政策;所以家長實在不用期望教育局會在這個特首任期尾的時候走出來在中學推行小班教學,政府裡也許有些可以用來拉票的工具或方法,他們本是知道的,可能是為了留給將來候任特首連任時出來用以拉票,所以現在即使有很多人要求也不會實行。

相信因為教育局不想有過度的小班教學(例如一班十人)在中學出現,也明知多用資源在第三組別學生和保著第三組別學校,和到有事發生時才出來時,例如要殺校,也不會得到社會上大部份人的支持,對家長而言,辦得不好的學便殺去,是理所當然的,難道要「貼錢」保著辦得不好的學校?所以既不能小班教學,又不想有殺校的情況出現,所以餘下來所能做的,便是每間學校也少收學生,但因為不想推行小班教學,所以教育局便推出縮班計劃,希望那些中學在中一原收五班的,轉為收四班了。現在香港的政治氣氛頗奇怪,也許是因為政府並不是強勢政府,所以教育局也不敢推出強行縮班的政策,否則一推出便會受到很大的反抗,所以只好轉為自願性質的縮班政策,希望勸導或利誘中學肯自願去減班,這便是自願班級優化計劃。

現時自願縮班計劃的利弊
於中學本身而言,減班是有以下的好處:
  1. 這個計劃給中學一個選擇,如果學校自願減班,學校因為減班而多出來的老師便可以留下,為時六年,期間如果有老師離職或退休,那麼六年之後,便不須再減老師了,跟著期間教育局會每年給中學額外廿五萬資助,而因為有多出來的老師,所以可以減輕所有老師的工作壓力。所以如果學校自願減班,其實是很有利,既不用減老師,影響老師的工作士氣,另外還有額外資助,如果學校本身原本便沒有足夠課室,便可以趁機會減班。
  2. 因為學生人數不足,有些第一組別的中學便要取錄些第二組別的學生,而有些第二組別的中學,便也要取錄第三學生,所以今次減班,這些學校便可以減少取錄原本在自己組別以下的學生,亦即可以保著中學自己原有的組別。既可減老師工作壓力,改善教學,保障學校的收的質素,減班實在是對這些學校有利。
  3. 因為中學跟從教育局的政策,所以和教育局的關係得以保持甚至改善。(看到孫明揚參加北區的集體減班典禮,可見教育局和這些中學的關係是多好。)官津中學的經濟來源是政府教育局,還有很多地方要和教育局合作,又或申請什麼資助,什麼基金,所以能和教育局有良好關係是一件好事。
而減班亦對中學亦有負面的影響:
  1. 因為一開始減班,以後所有班組也會少了學生人數,而學校人數減少,有些活動便更難安排或參加,例如能選出來參加校內校外比賽的人數便減少了(尤其是要動員大量學生的比賽,如學界運動會、中西樂團比賽等等),相反,越是學生多,越是人才濟濟,能找到有能之士的機會也大些。可見越是名校,越是收生眾多,便更能在公開比賽得獎,名氣更大,更能收到好學生,良性循環,能保名校之譽,反之,便是惡性循環,後果堪虞了。
  2. 因為減班是自願,所以中學減班與否,會令家長有不同的推測,例如減班是因為收生不足,收生質素下降,學校設施不足等等,總之便有其問題,相對收生質素良好,例如全部收生均是第一組別學生的中學,完全沒有收生不足的壓力,為公,學校是第一組別,能提供良好教育給最多的學生是負責任的行為,為私,學校可以保持老師和學生人數,令舉辦任何活動都有足夠人手和學生,所以不論為公為私,這類最受歡迎的第一組別中學,便不想減班去,例子便如皇仁書院。所以減班與否便好像是另一個中學質素指標,中學不想因為減班給家長覺得自己是次一等的中學。為要減輕縮班令家長對學校有負面影響,所以看到有些中學減班是整個地區內所有中學一同參與的。
  3. 雖然減班之後,學校有數年讓老師自然流失,但老師人數便不能回升,而流失了老師原本要教的課程,便得由其他老師來補替,問題是其他老師能否便可以補替離校老師的課程,如果不能,可能便不再是專科專教,對學生的學習可能會有影響。
  4. 將來如果學生人數回升,沒有減班的中學當然沒有影響,但是減了班的中學之中,那些才能首先加班,而這可能又是另一次中學之間的競爭,加添了未知數。所以為穩定中學本身,不減為妙。
  5. 如果中學是和某小學接龍,中學必須要有足夠學位讓小學的所有小六畢業生升到中學去,所以如果中學減班不能接受所有小學生。(所以這些中學便根本不能減班。)
  6. 官津中學和同校區的中學,學生來源都是同區的小學,所以實質上是爭取同一「客源」。如果有中學不減班,亦即令其他中學更難收生,不是共同進退,不減班中學和減班中學的關係便會變差了。同樣,雖然減班是「自願」的,但實際上如果不減班,便即和教育局對著幹,亦即傷害了不減班中學和教育局的關係,將來不減班中學可能在某些事情上便得不到其他減了班中學的方便了。
所以可以這樣說,可以不減班的話,中學是不想減班的,所以減班的中學,他們背後所持的原因會是:
  1. 辦學團體決定要減班,中學本身根本不能不減班。最明顯的例子是皇仁書院,她的辦學團體是政府,所以中學是不能不減班的。
  2. 學校的資源不足(尤其是班房數目),所以可以趁機會減少學生,改善學習環境。
  3. 學校的收生質素開始下降,開始要取錄原本自己組別以下的學生,所以減班以減少取錄自己組別以下的學生。
  4. 因為其他中學減班,個別中學自覺沒有過人之處可以保持收生質素(亦即沒有個別中學是特別受歡迎),為保和其他中學的關係(以及教育局的關係),所以自己也得減班去,例如是同區的中學聯合一同減班。
從學生和家長的角度來看,這個減班政策是否有利,是視乎心儀中學是否減班和同區學生人數是否減少了,如果心儀中學沒有減班,但同區學生減少了,入讀心儀中學的機會是大了;相反,如果心儀中學減了班,但同區學生沒有減少,入讀的機會便是細了。從另一角度,政府在中學教育的支出沒有減少(因為維持了所有中學和老師,而因減班中學可得額外資助,支持可能還會增加了),中學學生的人數卻減少了,所以理論上中學是有更多資源來教導學生,學生應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亦即從宏觀的角度來看,減班制度卻是對學生有利的。家長對教育政策支持與否,當然以自己子女為先,所以宏觀的利弊,家長也大都不會理會。

直資私校
這次減班政策,只影響官津中學,所有直資私校則沒有任何影響。從直資私校角度來看,他們大都是名校,沒有收生問題,而他們因為要收學費,強調是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所以他們可以辯稱財政上沒有空間減少學生,另外,他們本就是為了離開官方的管理和控制,所以教育局實沒有任何借口說要求或希望他們減班,因為直資私校其實差不多便好像是一盤生意,所以只要他們可以收足學生,教育局對這些中學實在沒有任何原因要他們加入減班。

直資私校學位不能減,能減的只是官津學校,所以如果出生率繼續下降,學生入讀官津的人數便會繼續減下去,亦即入讀直資私校的比例便會不斷上升,忽發奇想,如果到某一刻,因為學生人數減少,直資私校為了保持學生人數,考入直資私校學生的質素也得同時下跌了,到時,家長便會發現,原來直資私校的教學質素不比官津學校明顯的高,便會有學生回流至官津體制內,次一等的直資私校便會開始收生不足,不知會否有直資私校要結業。

記得在減班計劃推廣期間,個別人仕說減班是一個社會責任云云,如果是這樣,直資私校也應參與其中,但是現在他們不用參加,是因為他們不須負社會責任,還是因為直資私校多是名校,如果要減班,定會令一眾中產父母所責難,所以教育局也不在言論提及直資私校。

結論
香港本地家長所生產的子女,人數每年下降,其實是早知的事,香港政府掌握最全面的資料,必定可以預知問題將要出現,至少在這次要中學縮班這件事 上,當年香港要殺小學,六年後的今天同樣問題當然會在中學出現,姑勿論是用什麼方法,政府實在應預先有計劃解決;但是政府不預先處理,早一兩年和中學預先作好安排,今天定不會有這樣 混亂的情況出現;由此真的可見教育局沒有遠見,沒有先知先覺,令人失望,另外,這次減班事件,本來只是一件教育事件,原為自願,但最後卻變成了威迫利誘,有學校更是強迫,如要強迫,倒不如一開始便開宗明義說是強迫,以免給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有錯誤的期望。感到的是,教育政策是人治的,是政治的,是短視的,如何能不令一眾有能力的家長避之則吉,轉投直資私校的懷抱。

近年出生率是回升了,加上有內地產婦來港生產,來年學生人數應會上升,希望到時不會再有這些減班問題。香港人口忽高忽低,跟著經濟而起伏,實在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香港的父母,除非是那些只想利用政府所提供的教育設施來教育自己子女的,大都會打算要用多少錢來培育子女,如非在經濟好的時候,又不敢去生育去,香港政府是否應訂立長遠政策,給香港的父母一個穩定的環境和良好的環境讓孩子成長(包括醫療、教育等等),讓父母在經濟不論好壞的時候,也可以放心生兒育女去。

Thursday, March 03, 2011

教學語言

家長為子女選學校的其中一個條件便是學校所用的教學語言,以現在香港的環境和可預見將來對人力資源的期望,英文和普通話的培育便成為了家長對教育一個很重要的考慮點。

香港是國際城市,沒有製造業和沒有天然資源,香港的經濟支柱便是提供服務,尤其是內地和國際之間的橋樑。英語是國際語言,因此內地人也開始重視英語,雖然內地的能提供英語環境比香港少,但內地人口多,亦肯和努力去學,只要有小部份人能學好英語,加上海外留學和回流的人,能操流利英語的人,可能在不久的將來便會比香港人還多,所以香港人真的要保持整體社會的英語能力,才能為內地和國際提供服務,在將來還能佔上某個地位,不至被邊緣化。將來我們子女畢業之時,便得面對這個情況,所以培養子女英語能力,長期是香港家長重視的一點。但家長得想深一層,將來的世界只有一個地球村,如果只是英語好,很多移民外國的中國的下一代的英文都比香港的學生好,而且加上懂中文(不論是廣東話或普通話,至少聽得明,其至能說),再加上一些學會普通話的外國人,他們其實比在香港學習成長的學生更有優勢,所以香港的家長,除了重視子女英語的學習,其實也應注意中文的學習,如果香港人不能同時操流利英語和普通話,和一個外國人相比,又有什麼特出的地方呢?將來香港人要回內地工作,又比內地人和外國人有什麼優勝呢?以前看過一本書「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作者便要他的女兒學習普通話,外國人尤重視學習普通話,香港的學生,有天時地利人和之便,如果反而輕視了中文和普通話的學習,也許有一天會後悔吧。

感到一般家長心目中都有一個理念,便是子女最重要是學好英文,中文方面,因為本身是香港人,身邊都是說中文的,電視也是看中文(廣東話)電視,沒有理由學不好中文吧。所以很多本地的家長,便會盡量給子女機會去學英文,例如上課外的英文堂,相對地,很少聽到有家長讓子女去上中文堂(上普通話堂的反而是有的)。其實想深一層,學中文是比學英文難的,英文只有廿六個字母,加上可以看字拼音,所以只要學好拼音(很多國際幼稚園都有教,也有家長會在幼稚園期間給子女上拼音班),其實讀和串英文字是不難的,反觀中文字,字形多,又有相似字,讀音又不同,看到女兒在學校所學的中文字,原來和我在學時所學的已有不同,個別字筆劃的細微處時有不同,相比英文,中文是難學得多。所以現在看到家長是重英文,輕中文,很多學生都喜歡看英文書多於中文書,也聽到家長說自己子女的中文不好,但是沒有聽到家長會給子女什麼額外資源去改善中文,看到自己子女喜歡看英文書,他們也不以為然。

現在女兒讀了半年一年級,老師的評語是她的中文比英文好,我相信這是和女兒在幼稚園時是讀主流本地化課程幼稚園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現在她喜歡看中文書多於英文書,由學校帶回家的讀本,她喜歡看中文的多於英文,而她看中文讀本也可以明白整本書中八九成的中文字,稍有不懂的中文字,問一問大人也可以了。反而見到有其他小朋友,他們真的喜歡看英文書,而不喜歡看中文書,長此下去,他們的中文水平也很難提高,尤其是在非主流學校的學生。所以,如果家長認同中文在將來對子女的發展同樣重要,我建議家長也要花一點資源在子女學習中文之上。看到有家長在家裡由子女嬰兒時期開始便在家跟孩子談英文,本意是想孩子可以早點適應英文,將來學好英文,之後孩子都是放在國際幼稚園就讀,又是主要是英文的環境,所以孩子不自覺會覺得講英文是較好,亦對他們較易,跟著孩子會發現學中文比學英文還難,家長又不會堅持子女要學好中文,所以這類孩子要學好中文便是更難了。相對地,在主流幼稚園就讀的學生,中文會較好,而如果家長想子女的英文可以好一點,便找些輔助的課外班給孩子上,學英文的效果當然沒有在國際化幼稚園那麼好,但是學好了中文(而大都可以用學券,有多餘的金錢去上其他課外班),所以入讀主流幼稚園也有其好處的。

另一個有關教學語言的問題便是在學校裡,中文應是用廣東話教,還是用普通話教,也許這個議論可以很學術的去研究,例如學生應學好母語(即香港人的方言-廣東話)還是學好國家的通用語言(即普通話)。曾看過張堅庭的書「Doubt爸聲2」,提及香港人的廣東話有很多懶音,香港人應要學好廣東話,從前母語教學又說用母語來學習是最容易理解的,近來亦聽到有人提出要保衛廣東話,似乎香港人應學好廣東話,亦應以廣東話來學習其他知識,亦聽過有意見說內地那麼多方言,聽說在學校裡也是用方言學習的,內地人不也是能說流利普通話嗎?

回想自己在學生時代學中文,是用廣東話教,但是從來是沒有學拼音,聽到是什麼音便是什麼,兩個字的發音是否相同,也得靠自己的耳朵,所以說話是否有懶音,也無從得知,也得靠自己了,日常使用廣東話,每個人都聽得明白,也沒有人認真的去聽別人和自己所說的廣東話是否正統,簡單如廣東話中的「昨天」應說是「尋日」還是「禽日」,書本是白話文,口用廣東話來讀,但日常廣東話又沒有教;現在所有人學普通話是用拼音來學的,但是香港人學廣東話便從來沒有用拼音來學(也許要在大學修讀語言系時才會學),更甚者日常的廣東話拼音更有不少偏差,例如「角」字在香港多音譯為「Kok」,而實際上應拼為「Gok」(音為Gok3),女兒名字中的「芷」字,發音應是「zi2」,小時候當班長時,同音字多拼為「Chi」,但是到辦出生紙時,職員卻建議為「Tsz」,不知外國人看到這個沒有Vowel的Tsz時,能否讀得這個音出來,所以,香港從來都沒有好好的教廣東話,只是大家都聽得明白而已。

用廣東話來學中文最大的問題是,當學生要用中文寫作時,很容易便會加入很多廣東口語的字詞,所以用普通話來學中文的一個好處,便是學生說得出來,便可以寫出來,沒有廣東話口語,所有懂中文的人都看得明,理論上是對的。(但是其實普通話在不同地方都加入了新的元素,例如內地說「很牛」,台灣說「很酷」,還有很多潮語,都不是每個懂普通話的人都聽得明。)當然,白話加點潮語,對大部份中國人來說還是看得明白,但是廣東話寫出來就只有懂廣東話的人才看得明,更甚者是絕大部份香港人是不能一字一字的寫出廣東話,很多廣東話裡的音,好像是沒有字的(至少沒有人教過,電視久不久會有節目教一教,但誰也不會認真的去學),文章中要出現廣東話字,便得用上香港常用字庫,對於沒有加上這個字庫的電腦系統,便會出現亂碼,所以這些也不利以廣東話來書寫。所以,似乎在學校以普通話教中文是無可厚非的,我們會讚嘆一個香港人能說一口流利普通話,多於能說一口沒有懶音的廣東話(可能只有少數人能聽得出),所以家長會重視學普通話,如果學校是用普通話教中文,對大部份家長來說是沒有任何異議的。

所以當我們接受用普通話教中文時,我們也得明白將會有什麼的影響。我們從前用廣東話來學中文,到在職之後,才有學普通話的念頭,所以學到的普通話都很「普通」,但是我們日常看書寫作,都是用廣東話讀的,到有需要以普通話來讀時(或在卡拉OK時唱普通話歌時),我們才會理會文章中的中文字在普通話是怎樣讀,所以有時會不知某個字在普通話是怎樣讀。將來,我們的子女在學校是用普通話來學中文,結果是他們學會每個中文字在普通話是怎樣讀,但反而這個中文字在廣東話是怎樣讀,則要靠學生本身了,既然是不知道某些字的廣東話發音,更遑論是否有懶音。

另外,在香港學普通話的一個難題是,我們是用內地的拼音來學普通話,但是我們卻要學跟台灣一樣的繁體字。所以,當家長去找課外書時,很多的繁體中文圖書或讀本,旁邊的是我們沒有學的台灣拼音符號,台灣的人口多、市場大,可以支持他們出版那些用台灣拼音符號的圖書,香港人看這些圖書便不能享受字邊有拼音的方便,另外,台灣所用的字詞文法,似乎和香港以及內地有些出入,所以有時香港人也看得不慣。內地也出版很多圖書,但卻是用簡體字,所以香港學生要看有內地拼音的繁體字圖書時,便得由香港出版社所出的圖書了,但香港市場小,能出版的圖書並不多,選擇也少。不知將來會否因為要去看內地圖書,香港的學生,無可避免的也要學上了簡體字吧。

總括來說,當家長大都重視英語教學時,應留意是否會令子女太過偏向英文的學習,有英優於中的態度,如果家長其實同時想子女學好中文時,便得適時提供支援或輔導。至於學習中文方面,以普通話教中文似乎是大勢所趨,利亦多於弊,但家長如果還想子女能以廣東話來讀文章,可能便要在生活中多和子女一同閱讀,例如看廣東話新聞報導或看報紙了。

Sunday, February 06, 2011

<虎媽>的再思

自從看了網友提供有關<虎媽>如何教育她兩名女兒的文章後,這個議題在其他不同的媒體上也有提及,更成為二零一一年的時代雜誌的封面故事,也有報章訪問虎媽的文章刊出,更多的報導,令我繼續去思想虎媽的做法的利弊,更重要的是在香港是否可行。之前回答網友的留言,我只是根據媒體上的報導,但當我要再去細心思考時,我必定要更清楚虎媽做了什麼,和她兩個女兒的情況,才能夠作出客觀的討論,所以我便買了虎媽的書"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來看一看。簡單來說,這本書是講述一個真的可以說是一場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戰爭,而書中有很多值得反省的地方。根據書中所記,作者的大女兒,還是跟著母親的路而走,還是一個很出色的鋼琴演奏家,而細女兒則放棄了小提琴,轉而發展她的綱球了,如果硬要說勝負,則虎媽對大女兒是勝的,而虎媽對細女兒則是輸了,將來的事沒有人知道,這兩個女兒將來可能會在不同的領域發揮所長。以下是我看這本書的讀後感。

虎媽的背景
虎媽Amy Chua,是美國出生華人,父母皆是移民,在父母以傳統中國思想和教養方法下成長,書中所見,虎媽的思想是非常傳統,可以說比很多香港人更傳統。她學有所成,輾轉成為大學教授,丈夫是猶太藉,同為大學教授。育有兩女,現時分別為十八歲和十三歲。虎媽之所以此自稱,也許是因為她是虎年出生。丈夫的教養理念較西化,讓子女自由探索,但亦同意較嚴的教法,他忙於工作,所以照顧教導女兒的責任便落在虎媽上,而亦因此虎媽便用了她由父母身上學到的教養方法。

虎媽的做法
虎媽的做法最為人津津樂道是她的十誡,尤其是不準看電視和玩電腦遊戲,不可以拿A以下的成績,在任何科目必定要是第一,而簡單來說,虎媽便是要幫兩個女兒決定所有事情。書中可見在很多事情上,她都不會問女兒的意見,便為她們作決定,如參加比賽和表演,有時為了參加某表演,虎媽還曾失信於女兒,為了令女兒練習樂器,除了暴力之外,所有威迫利誘的方法也都用上了,她亦自己說,有些做法,甚至可能會被檢控,例如書中記載細女兒三歲的時候,母親想細女認識綱琴,所以抱了她上鋼琴凳上,虎媽示範如何用一隻手指按一下琴鍵來發出音樂,但細女不理會,一下子便亂彈了,虎媽著她停下,細女不斷大叫大哭,跟著虎媽拖了細女出後門外,跟細女說:「如果你不聽話,便不可以留在這屋內。」當時天氣很冷,細女穿得很少,在屋外抖震,虎媽說:「做個好孩子,現在可以入屋了。」細女搖頭,到最後,虎媽要哄細女入屋。他們是住獨立屋,也許便沒有人看到,在香港,這樣做也許已成了虐兒,鄰居看見便會報警了。書中還有提及其他例子。

虎媽不介意做家中「乞人憎」的那一個,所以她在家中會大罵女兒,而甚至會罵女兒「垃圾」。如果女兒成績不是第一,她會給女兒額外的練習,必定要練習到第一為止,她亦會拿子女和其他同學比較,尤其是亞裔移民學生,因為大家都是用差不多的做法去要求子女學習。當美國本地的父母只要求子女練三十分鐘琴,虎媽要求女兒每日至少練兩三個小時,如果接近比賽表演,更會是六七小時。每一天都要練琴,就算是出外旅遊,細女練小提琴可以自行帶在身邊,而大女兒要練綱琴則要在外地預約地方了。練琴比一切重要,參觀遊覽也要在練好琴之後,所以試過和家族成員一同外遊,所有長輩,包括父親、祖父母等,都要等虎媽陪女兒練好琴,才能出發參觀,結果是誤了參觀時間。

怎樣才能做到虎媽的教養方法
姑勿論虎媽的做法是否最好或適合自己,從書中我看到要實行虎媽的做法,其實有很多先決條件才能實行。虎媽是全天候照顧女兒(她不是要女兒只做讀書練琴之事,她也要求女兒學懂照顧自己起居,所以她的女兒並不是「港孩」),不須理會任何人的意見,決定怎樣去為女兒做決定,就算是她丈夫,見到有問題時,大都只和虎媽走出去給意見,不會在女兒面前說反對。另外,虎媽婚後和奶奶關係良好,直到大女兒出生後,她們對教養的意見不同,所以相見也少了,虎媽便因此可以完全應用自己的教養方法,到最後奶奶身患血癌,理應接奶奶同住給予照顧,但虎媽丈夫認為太太和自己母親有衝突,不想接自己母親過來,反而是虎媽覺得有責任去照顧奶奶,但住了一個月,奶奶要回家去,不久便過身了;可見丈夫看重自己的太太多於自己的母親(虎媽丈夫是猶太人,想法可能不同,也許他覺在有看護照顧母親,也是一樣,文化不同,也許不必深究),而所有長輩在旅遊時等虎媽練琴,可見虎媽得到丈夫和長輩的支持,否則虎媽怎可以用所有人看來都不認同的方法去教導女兒。

得到別人的支持是首要條件,另外,虎媽的工作也給她實質條件去照顧女兒,例如她有經濟條件去招請不同的老師去教女兒樂器,而也許她有經濟能力,所以她更可以堂而皇之去實行她的教法,否則,如果她是全職母親,經濟來源全是由丈夫而來,她便怎樣也得得到丈夫同意才能做某些決定。再者,她的工作讓她可以根據女兒的活動時間來接送女兒。另外,虎媽在兩個女兒還小的時候,威脅的說話便是一兩年內沒有禮物之類,但是如果虎媽不能將女兒和其他人隔開,虎媽的威脅便不是什麼威脅,例如老人家和朋友在孩子生日送禮物,能有父母為了教導孩子而拒絕嗎?

虎媽為了幫女兒練好琴,她真的付出了很多時間去協助女兒,例如陪女兒練琴,而且是很留心女兒練琴的情況,她很清楚女兒要練什麼琴,練琴當中出現什麼問題,女兒要怎樣改善,她又很細心的去分析不同的老師的教法,和找更理想的老師來教。當看到書中記載一些虎媽給女兒的紙條要練什麼和有什麼要改善,有感虎媽便是兩個女兒的老師,很清楚。虎媽對女兒的堅持,可說是年中無休,直到女兒長大後,她們開始自己練琴,虎媽才可以放手不陪女兒練琴,但是還不放心。看到書中虎媽每天的行程,為工作為兩個女兒,真的忙到不得了,不知她的精力從何而來。所以另一條件是堅持和體力。

最後,虎媽的信念很強,不會因為女兒個別失誤而失去信心,當全家都灰心時,她是那個去鼓勵其他家人的那一個。另外,因著虎媽的另類教法,她也聽到不同的反對聲音,她也不介意去承認,之後還是我行我素。

西方教法和中國教法
其實虎媽這本書最值得參考的其中一項是她對西方教法和中國傳統教法的比較。而香港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匯聚之處,很多家長便在這兩種極端教法中迷失,不知如何取捨。

西方教法很著重孩子的自尊,而建立自尊的方法是要避免孩子失敗,當孩子得到小成就,就鼓勵孩子,從而建立自尊。而中國教法是去告訴孩子他們是可以做到他們以為做不到的事,當孩子成功了,便可以建立自尊。另外,如果孩子做錯了,西方教法會避免直接傷受孩子的自尊,總是繞個彎來告訴孩子那問題,結果是很簡接,效果不明顯,而中國教法是直斥其非,就算是侮辱孩子也不是問題。所以似乎中國傳統教法如非太過份,可以令孩子接受失敗,自尊心不會一下子打破,而我眼見現在香港很多年青人,便是因為從來沒有失敗過和被人痛罵過,所以在工作上一遇上失敗或被痛罵,便崩潰下來。

西方教法提倡孩子有自己的思想,自行決定想做什麼,假設如果他們喜歡做什麼,便會盡力去做,因為孩子出生不是由他們作主,所以父母亦不應幫他們決定,這是美國的自由主義使然。而虎媽的意見是如果讓孩子自行決定,孩子便不會選擇有利於學業的事,而會選擇上網玩遊戲機,所以中國教法是不會理會孩子的想法,父母便是要去幫孩子做正確的決定;虎媽的決定,便是要女兒達到一個很高的水準,不花任何時間在一些和學業練琴不相關的事上。

虎媽的啟發
我看完這本書後,第一個聯想便是公民式,因為虎媽在迫兩個女兒練琴這件事上,便好像是在做公民式;每一天都要做,做完一個階段,便可以做下一個階段,總之要超前學習(虎媽要求女兒要懂得比她們就讀級別深兩級的數學,而在練琴方面則要比其人孩子早達到某個水準)。虎媽只要求結果,不理會過程,和西方教法重視過程多於結果正好相反,所以虎媽的女兒成績是好,但有否創意和解難能力,書中沒有提及。

父母和孩子之爭,最後勝的,如果孩子要勝,必定是孩子勝。虎媽兩個女兒,由孩童時便不斷暗罵母親,但她們還是跟從,而她的大女兒,跟足了虎媽所定的路而走,直到今天,而細女到十三歲開始反叛時,便不再接受虎媽支配,她先來剪自己的頭髮,虎媽無可奈何,只得帶她去理髮店整理,如果細女兒不是剪頭髮而是其他,例如自殘、吸毒、援交、離家出走,父母可以怎樣做,細女在公眾和虎媽反面,虎媽痛哭而去,最後回來跟細女說她會放手。所以父母以虎媽的做法去迫孩子做某些事,可能成功,可能只是短期成功,也可能有反效果,虎媽便是一個好例子,虎媽細女兒自十三歲要求自己決定自己的事,不讓母親再干預,辛好她選擇網球,也可以成名,但結果如何,現在言之尚早。

虎媽的做法有一點是很有意思的,便是她要女兒去達到某個水準,亦則對自己有要求。所以就算細女兒後來選了網球,但是她練習的投入程度和進度,也是教練所讚嘗的。現在我看香港某些在職年青人和在學學生,對自己的表現不太重視,差不多是按章工作,不會要求自己要做得比別人好,令我想到,不論用任何方法,也得給孩子一個信念,便是首先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之後再想想如何做得更好。再者,虎媽令女兒明白,要進步,便得努力;天下也許天才不多,對絕大部份人來說,成功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另外,雖然虎媽在任何事上都不理會女兒的想法,但是我亦想到西方教法太著重孩子的想法,令孩子可以選一個較易的選擇,但是有些事,雖然不太想去做,但是還得要去做,才能達到一些長遠的目標,所以我會想到做父母有時真的要為子女做一些他們不會自己會做的決定,但可以的話,和子女解釋和幫助,教導他們有時真的要接受現實,為長遠著想。

結語
虎媽這本書,我覺得是有參考價值,但正如她在其他訪問中所言,沒有一條教導子女的萬用方程式;我感到自己和大部份現今教育界,都是傾用西方教法,著重發掘孩子潛質,讓他們找到所長,自行發展,而虎媽的做法,便是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而要有收獲,便得付出努力,正如西方所言:No pain. No gain. 西方和中國傳統教法,各有所長,家長宜多參考不同教養方法,再思考那一種教法最適合自己子女,如期間發現問題,便得深入思考,再找辦法解決(正如書中記載了很多虎媽的反思)。

Sunday, January 23, 2011

女兒數學工作紙的隨想

有說小學教育主要是教中英數,中英是語言,是學表達能力,而數學則是所有科學學科的基本,是學習理解觀察分析的。看到女兒的數學練習工作紙,讓我反省數學是怎樣學,老師應怎樣教,家長應怎樣協助,而學習又應是什麼。

女兒在學校拿回家一張數學工作紙,是一連串的加減問題,如:

5 + 7 = ?
7 - 4 = ?

這類題目只是簡單的運算題目,學生可以數手指去計,也可以在多做之後記得答案,不用花時間去運算。但在這些題目之下,有另一類相似的題目,如:

10 - ? = 4
5 + ? = 12

對大人來說當然沒有難度,但當老師去教(或補習老師,或家長在家為子女溫習時),究竟會怎去教呢?

我便會想到,其實有幾種教法。其中一種教法是跟孩子說,當看到題目是

數目1 - ? = 數目2

答案(問號的位置)便是將數目1減去數目2。這個教法簡單易教,只要孩子記著,每次看到這樣的題目,便會記得怎樣去計,只要孩子懂得做運算,可以答得快且準,老師家長定必非常開心,因為考試測驗所能做到的,便是學生能否寫出這個答案,學生是怎樣去做出來,改卷的老師根本不知道。但細心思想一下,其實小朋友是否明白為什麼答案是這樣呢?如果

10 - ? = 4

而答案是6,那麼這三個數目(10,6,4)究竟代表了什麼?如果學生只是記著這三個數字,其實孩子只把這三個符號「硬」記在心裡,任何人問都可以答出答案,答得出答案,當然掌聲連連,但孩子其實可能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女兒沒有做過公民式,計加減數有時還要用數手指,在學校鬥計得多和快,她在限時內只做到一半,我看到她帶回來這份鬥快工作紙,我知道只是在鬥機械式運算,女兒沒有做過公民式,我自己也沒有要她苦練,她可以用數手指做到某個數量的題目,而且多是對的,我覺得已經不錯,學校也沒有要家長為學生補習,正合我意,我只跟女兒說,可以做到這麼多,不錯,跟著我也沒有跟進了。

到女兒要做上述題目時,我在旁便對女兒說:「10 - ? = 4,你可以想想,如果你有十粒糖,要吃幾多粒才能餘下四粒糖?吃去的,便是減去了的數目了,亦即是答案。」跟著我又對女兒說:「十粒糖當中,有吃去的糖和留下的糖兩種,如果留下的糖是四粒,那吃去的部份,便是由十粒先拿走留下部份的糖,餘下的便是要吃去部份了。」我看到女兒的數學教科書,也是一粒粒糖劃出來,要減去的糖,便會給刪去(加上交义),所以其實教科書是想讓學生去明白,減數,便是從一個數量拿走一部份,這是和現實是分不開的,是可以實際上想象出來的。重視重覆性練習的課程,訓練孩子的,只是運算速度,和熟習用特定的方法去解決特定的問題,但是在思考的培訓則欠奉了,所以這些學了公民式的學生,如果沒有自行去學習思考技巧,到小學四年級開始,數學越來越多思考部份時,某些學生的數學表現可能便會跌下來。

我相信有很多學生,只是知道10 - 6 = 4,這個是事實,總之這三個符號就是這樣連在一起,但究竟這三個數目所代表的數目是什麼?他們就沒有概念了。其實數學好的人,是對數目有特別的感覺,但是當孩子把數字當成死記的符號,那麼這孩子最終能做到的,便是把記得的這些符號從記憶中找出來,答案正確,但意思不明。如果這個概念發展下去,孩子會覺得世上所有事都有一條方程式,更是別人告訴他的,他的能耐便是死記下去,問題再發生時便拿出來用,但是為什麼有這條方程式,怎樣推論出來的,不知道,所以再進一步的分析和思考,已超出了他們的能力了。所以對數字沒有感覺,只想知道要用那一條方程式的孩子,將來的數學成績難有突破了。如果能把抽象的數學,用可以想象出來的圖象去思考,會令孩子學數學和分析得更好。有些天生有數學頭腦的孩子,也許會自己去想和理解,但是對大部份的孩子來說,他們開始時未必做得到,如果有人可以在他們身旁告訴他們這些數學算式是可以用這些實質的事例去了解,學生會學得更明白,更活,更能運用這種思考模式去解決其他問題。我覺得不急於催谷學生運算速度的課程,用實質例子去引導學生的,學生便會學得更好,但是教導所需的時間,當然會比只告訴學生一條方程式多得多,在急於教導大量課程的教育制度下,老師難有這樣的空間去教導背後的思想理念,能做到的,便只是教一個特定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問題的,可以學校裡的老師(例如用啟發性的教學模式的學校),如要找補習老師的,幸運的是補習老師也懂得這樣去教,但是其實也可以孩子的家長,如果家長明白,教導學生明白思考的過程,其實是比學到做法重要得多。知道思考的過程,可以用同樣的思考模式用在其他問題上,但是解決方法,只可以用於某一特定的問題上,問題如有些改動,現有解決方法已不可行,亦即不懂得解決問題了。

香港的主流教育制度,重視成績(即分數或結果),不重視過程。所以老師最重要是定好考試範圍,把範圍內的問題全教學生某一個解決方法,學生記得的,可以用那解決方法做到答案,得到了分數,得到了好成績,考到好的學校,所以在求學階段,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當學生離開學校,自己要面對問題時,學校總不能把所有學生畢業後的問題都教懂了,世界在變,畢業生定有日遇上學校沒有教的事。有研究報導,大學生在大學所學的知識,畢業後五年已不足夠應付當時的問題,所以教導學生終生學習(自學),和自行想出解決方法是那麼重要。

如果將以上的數學問題轉一轉,用另一個角度來看,等號是變成的意思,以上的數學算式可以想象為:

現有問題 + ? = 問題解決

現有問題是當事人現處的境況,問題解決可以是任何問題解決了之後的境況,問題的核心是中間的答案是什麼?在今天,現有知識已不是答案,知識在網上多的是,人的價值便是去找出在現有知識中找不到的答案,要找到答案,便是要分析、和創意等等能力。例如:

現有技術配件 + ? = 流行產品

有創意的人,便會想出流行產品是iPhone,而答案便是適合配件組合、形象設計、市場定位,做勢宣傳等等。現在答案出現了,其他廠商爭相用相同的答案去製造產品傾銷,雖然也有利可圖,但是頭啖湯還是由最初的公司得到,而想得到這樣的答案的人,便是最終成功的人。我想作為父母,雖不是期望子女一定要做到很出色的成功人士,但至少,面對困難,都懂得去分析現況和期望結果,有能力甚至有創意地解決問題;所以在求學期間,其實最想子女學到的,便是這樣的一種能力。

最終結論是,教導孩子分析思考,在重啟發性的學校較易做到,但未必讀傳統學校便一定做不到,如果其他人不能代勞,家長也可以嘗試去做,但是家長得明白過程比短期成績重要,當孩子一里通,百里明時,他們的成績便會追上來,家長的角色便是在旁打打氣,適當時候去提點,啟發他們,而不是每每為分數和子女過不去吧。

Tuesday, January 04, 2011

「怪獸家長」的啟示

最近看完一本名為「怪獸家長」的書,作者為傳媒人林超榮太太-屈穎妍,他們育有三個女兒,分別為八、九和十一歲,書中內容提及作者對育兒,教育等等範疇的看法和她的做法。我看完之後,覺得很值得家長看一看,不是說她的想法和做法一定是對,更不是要讀者跟著去做,而是作者的所見所聞,很值得家長參考借鏡。

我自己看這本書的時候,覺得很有共鳴,因為我和作者都有在大學裡任教的經驗,看到現今大學生的模樣和作風,便會感到,大部份的大學生就算是畢了業,也找不到工作,就算是找到工作,也不會做得久。如果有和年青一代共事的人便會發覺,他們的問題多不是學識不好,有否創意、解難能力高低還未看到,他們的工作態度已令人不敢恭維;所以有教授大學生的老師,包括作者和我,都覺得學生是否懂得做人處事才是最重要,跟著便是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學期間的成績倒不是最重要。我非常鼓勵作為家長的,如果不是任職教育界,亦不是有在公司裡招請新人,尤其是招請剛畢業的大學生的,可以自己去大學裡的課室旁聽,去看看現在的大學生是怎樣的。當子女進入大學之後,伴讀多年的家長也許已不能再為子女做什麼,在大學是否學有所成,便全看學生本身了(如果家長在子女大學期間還要擔心,為他們計劃學習,不讓子女獨立面對,也許在學生進入社會之後,家長也得繼續為他們的福祉努力了)。

作者的丈夫是以創意謀生的傳媒人,但是他的女兒所讀的卻全都不是什麼名校,她們沒有任何課外興趣班,課餘之後便是在家玩,星期六、日都是在玩,測驗考試都是在臨考之前才溫,但是可以看到作者對三個女兒的描述,三個女兒在沒有任何課外興趣班的情況下,各自發掘了自己的興趣和專長。作者在一篇「放手」的文中提到,她大女直到小三,每天的功課都是由作者檢查過,百分百對才交回,但是到考試時,卻不能拿到一百分,因為知識是母親的。所以在小三時,作者便放手,大女在跌跌撞撞中,闖了禍,給老師罰了幾次,過了兩個月,便發奮圖強,脫胎換骨,令人驚嘆。作者便在么女小一時,便開始放手。能夠自己在學校學習,沒有補習老師也可以在學業上追上,這才是真正「讀到書」,而不是家長用自己的精力或用金錢找補習摧谷出來的成績。

所以我便想到,其實孩子學習是否有得著,讀什麼類型的學校,也許不是最大決定因素(除非如蔡繼有學校般在制度上令家長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承擔自己學習的責任,當然最後是否放手,則視乎家長本身)。所以就算學生就讀於普通傳統學校,只要家長肯放手,讓學生去試,開始時必定經歷一段陣痛,例如成績低落,但是家長只要肯承受這段陣痛,讓孩子學懂自學,他們便自會追上來。但我所見,有些家長接受不了這個陣痛,父母不幫子女學習,成績便當然立即差下去,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是細心想一想,父母總有一日不能再幫子女學習,要放手,這個差下去的階段仍會發生,那家長想這個階段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甚至在職時?眼白白看到子女成績差下去,那個家長接受到呢?還有,如果追不上來,子女不是給淘汰出去?越是看重學術的學校,當中的家長就更難接受到這樣放手。所以,有些學校名列前矛的學生分數相差很少,這樣的陣痛(學生成績暫時變差)會令學生在名次上給拋後,甚或關乎升學問題,或由學校老師要求家長去幫手或提供補習,家長不敢造次,也無可奈可。

可以這樣說,孩子是否能夠學到創意、解難和其他能力,其實很在乎家長怎樣去和子女一同去面對學業。如果家長是從不放手,每每要求子女將所有課餘時間,把所有功課都改到滿分,家長又要求子女將答案改為家長認為是對的答案,就算是就讀於啟發性的學校,學生也再沒時間去發掘自己的興趣,養成閱讀的習慣,更失去了對自己能力的信任,啟發性的課程也變得沒義意。

書中還提及芬蘭的教育制度,這個北歐小國雖小,但很多國家的教育官員都去那裡取經,是因為看到他們教育出來的學生質素相差很少,但質素很高,而在十五歲的學童,芬蘭的學生整體表現是全球第一。書中詳列了一些芬蘭教育的特點,例如七歲才入學,上課時數最少,沒有家課,暑假最長,考試少,課程為學生度身訂做,學習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重視過程多於結果,老師地低崇高。作者用了三個字來形容香港的教育:「快、多、早」,但事實是教出來的學生不是真的很出色,我同意作者所說,香港的教育,便是剛好的背道而馳。

相比自己當年的課程,我會看到女兒的課程,有些差不多是我當年小學六年級的課程(尤其是英文),為了應付面試,幼稚園的課程也得越來越深,我亦聽過有小四學生跟我說,他在公民式已做到中學的數學了。所以「快、多、早」,也許是絕大部份香港家長的共同期望,至少是共識。相信在香港,如果有私校收取學費,但上課時間小,回家不用做功課,學生課後都是去玩,也許不會有家長讓子女去就讀,覺得學費比得「唔抵」;就算是官津學校免學費,也許也沒有家長「敢」讓自己的子女去讀,看到和自己子女同齡的小朋友,讀得既多且深,自己的子女卻只是在玩,有那個家長可以堅持下去?

也許讀者看完「怪獸家長」這本書,只得羡慕作者有這樣的決心和可以實踐出來,自己則只好繼續為子女的學業勞心勞力,子女則要面對那些「快、多、早」的課程。無論如何,多點反省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