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0, 2012

新中學文憑和現今學生家長的心態

也許今年是香港教育歷史上的重要一年,因為中學和大學的制度,由從前的三二二三年制,轉為三三四制;歷史上的升中試,中三試,會考,高考,一個一個被取消,公開試的次數也越來越少,現在,便只有這個中學文憑試了。教育當局在推行這個制度時說它有多好多好,今年,也真的要見真章了。從前的母語教學,實行數年之後發覺有問題,被表裡不一和令人費解的語言微調制推翻了,但是這次的三三四加上中學文憑考試的改革,涉及大學和中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各中學班級結構的改變和大學硬件軟件的提升,已是一條不能回頭的不歸路。

由於今年是第一年,有部份學生和家長都避免自己做「白老鼠」,有些自動留班,有些轉到國際學校,更有些學生提前到海外升學。中學文憑試放榜,學生的合格率很高,姑勿論是否因為是第一年,教育局想有個好開始,所以改卷的都很「鬆手」,所以成績高了,亦有說是因為從前的評級是「拉curve」的,即是定了每個評級人數比例,再定考試成績,變成現在是用一個定了的準則來評分數,所以能達到高分的人數便多了。學校、學生以及家長看到成績好,當然可以放下心頭大石,但是跟著而來的,便是要去為自己子女升大學而費心。

今年能拿到高分(或至少合格)的學生人數多了,換句話說,達升大學資格的人數也多了,直接的影響是升本地大學的競爭比以往更大;大學以成績收生,和改革前分別不大,各學系取錄他們覺得最合適的學生,其他沒有本地大學取錄的學生,便另謀升學之途,但是從教育界的朋友口中得知的現況,原來這個大環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轉變的除了是學習的學制,還有學生和家長的心態,由不同學校類型的起落便可得知。

記得在我還在就讀小學時,便已經沒有升中考試,升中也是以學能測驗來評高低,到中三時,又會有另一次評核,如果成績好的,便可以原校升中四,否則,便要轉校到另一間中學,當然,如果是成績好的,除非是轉去更好的學校,否則,要被迫轉校的,肯接收的都會是較「不受歡迎」的學校;到中五時,所有學生都要參加會考,成績好的便會原校升學,成績優異的,更會轉到更心儀的學校,而成績不太好的學生,有心要繼續學業的,可以到中六收生要求較低的學校升學,或原校或到別校重讀;到中六時,那時還有高等程度會考,專為中文中學的學生報考,為了升讀四年制的中文大學,或到中七時,報考高級程度會考,為了報讀三年制的香港大學;那時,香港只有兩間重點大學,所以能入讀的都是身經數戰的精英。所以,從前的教育制度是精英制,只有資質最高或能力最好的學生才能考入大學,而其他學生,便會因應他們的能力,在不同的年級離開校園,投身社會,所以不能入讀大學的學生,有些會報讀以職業為主的職業先修學校,工業中學,技術學校等等。

在政府宣傳新高中三三四學制時,他們說是多元教學,是指學生可以在課程之內選擇自己有興趣的科目,甚至是和職業培訓有關的,但是現實是,完成初中是必然的,完成高中也是必然的,而且便已在大學的校門,現時本地接受政府資助的大學有十間左右(確實數字得在官方網站上找),包括其他私立大學,只要成績稍好,便已可以升讀大學,再加上現在所有家長和學生,都覺得一個大學學位是最低要求,是找工作的入場劵,既然完成了高中課程,便已到大學的門口,所以不論是因為覺得完成了高中是找不到工作,真的要獲得一個大學學位,還是家長覺得子女沒有學校可上,怕子女成了雙失青年,所以怎樣也要找一條途徑考上大學去。

因此,似乎現在的學生和家長的目標都不會放在完成高中,不接受自己沒有大學學位,所以,完成高中之後,成績得不到本地大學垂青,便自費升大學去,但既然要自費,也要確定那條路最終可以升上大學,最終可以考得一個大學學位。因此,以往的職業培訓類的高級文憑,或甚至文憑,如果學校不能承諾其畢業生可以繼續升回大學,便不會得學生和家長的支持;所以標榜可以升上大學,而由本地大學所辦的副學士課程,便大受成績達標但不及被大學取錄的學生歡迎,尤其這些由本地大學所辦的社區學院,便給學生和家長覺得較易升回同大學的學位課程,又或在本地大學所辦的社區學院就讀,便有種已是該大學就讀的大學生的感覺。(例如完成了高中,升入香港大學社區學院就讀自費的副學士課程,便可以理直氣壯的跟其他人說,完成高中,考入港大,多神氣吧!)

我上一代的父母,相信大都會對子女說,如果成績好,可以繼續升學,父母再辛苦也會支持子女完成所有可以達到的課程(也有子女會半工讀,做兼職的支持自己生活費和學費),否則,便要踏出社會工作,自食其力,上一代父母的想法是如果子女不是讀書材料,便會豉勵子女早早為工作作準備,找一個行業由低做起,而離開校園的時間,可以是中三,中五或中七(我的上一代,還有完成小學便就業的),離開校園之後,找適合的行業,或在職訓練,或讀相關課程,或找人介紹入行也是有的,如果還是想完成中學課程,便在晚間讀夜校。到現在,既然絕大部份的學生都可以完成高中課程,站在大學門外,子女人數少而父母有經濟能力,相信有決心把(已成年的)子女推出校門,要他們工作的父母為數應該不多,到最後,真的實現當年董建華時代所提倡提高有大學資格比例的大計。

想深一層,當所有人都有大學學位時,大學學位便不再是從前的大學學位,現在要在學歴上稍為比人優勝,便已經是要一個碩士學位了(尤其是商業管理碩士MBA),這個遊戲只會越來越要求高,到最後是要有博士學位才能稍為看高一線(近年在博士之上,再加了一級為Post-doctorate,我也不知在中文怎樣稱呼這個學位,是後博士,還是博士後呢?)。現在大學眾多,再加上海外大學和本地大學合辦的兼讀或遙距課程,再加上只要肯自費,要考獲這些學位,由學士到博士,要求已經不再是要天資過人,而是只要決心、恒心、肯做肯學,只要肯捱,終可以考得所想考到的學位,所以,大部份的學位已不再是能力過人的指標(極期量只是毅力過人的指標而已),但是花費巨大,做了數年大學生,身負一個大學學位的畢業生,相信大部份大學畢業生(以及其家長),是接受不了大學畢業生去做一些普遍認為較低下、收入普通以及辛苦的工作,由天之嬌子的大學生,變成一個到處受氣的打工仔,再加上低檔的工作性質,更嚇怕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父母有經濟能力照顧他們,這些大學生最終變成高不成,低不就的雙失青年,年紀再大一點,對工作回報的期望更高,但工作的機會更低,這個大學學位,便成了這些原本沒有能力入讀大學的大學生,在職場上的跘腳石。

所以,我建議,如果子女不是讀書的材料,預算他們將來也不會是以專業知識謀生,那倒不如早點讓子女想想自己的出路,趁年青中學畢業後便開始去工作,或報讀相關課程,這些課程會比轉折的升大學之途平得多;到四五年後,他(她)的同學才剛出社會工作,而他(她)便 已有數年工作經驗,在某行業建立了人脈關係,可能前景比拿著大學學位而踏出社會,卻背負著廿多萬大學貸款債的大學畢業生為好。所以,真的不要太迷信大學學位,有些工種是不需要的,就業之後,要再考取大學學位的機會也很多。

話雖如此,但要肯放下考取大學學位的心魔,和主流思想背道而駞,是知易行難的。

Wednesday, August 22, 2012

名校的再思

最近我在不同的場合,遇到同一間傳統名校的家長;聽她們說這間傳統名校,令我對這一間傳統名校和香港的名校有更深的認識,和印證我一直以來對名校的看法。

不久前,新高中的公開試中學文憑的成績公佈,這間傳統學校的成績卻是強差人意,這家長說這次的公開試成績,只有六成畢業生的成績達本地大學的最低入學要求,尤其是因為中文科不達標。有說原因是因為部份資質高的學生轉走國際文憑的那一條路,而另一部份的學生,則到海外升學去,所以餘下來的學生資質並不高,而學校的中文科也不是教得很好,可能再加上社會普遍都重英輕中,尤以名校爲甚,所以中文科的成績便不理想,因而公開試不達標而最後達不到入讀大學的最低要求。想起來是一件很難以想像的事,因為名校能自己選擇學生,所以能在所有投考的學生中,取錄全港最高資質的幾個巴仙的學生,而入讀本地大學學生的比例,便定比這幾個巴仙為高,所以這名校的畢業生能考入大學,原是非常理所當然的。

跟我談這傳統名校的家長的孩子是在小學部就讀,她說她不滿意學校的老師教得不好,但是考試的要求卻很高,所以如果家長看到孩子在考試的成績不好,部份家長便自行在外用自己的資源來教導孩子,結果是學生在不用老師用心的教導下,可以考得到好成績,惡性循環便是老師更不須用心的教。

另一問題是這家長覺得功課少,長假期也沒什麼功課。功課多少,原沒有什麼標準,同樣功課量,有家長覺得多,有家長覺得少,問題原不大;如果家長認同學校現時功課少,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云云,毫無問題;但是如果家長是覺得讀書便要苦讀,要功課多,要測驗考試密,原來這傳統名校卻不是他們的「那杯茶」。

名校家長又自覺食得咸魚抵得渴,不會為孩子轉校,這個學生、家長和學校的互動便會繼續下去,直到家長灰心為孩子轉校,又或學生畢業為止,學校是不會改變的,因為既然學生成績不教而好,學生轉校後的學額又會有其他學生爭著轉入,所以學校根本沒有任何動機和迫切性要改變。

再和另一同校家長談,得到的意見也差不多,功課少,考試深,老師教得不太好,家長爲了在功課上和孩子傷了感情,所以這家長每一科都找補習老師幫忙,當問及既然學校長教得不好,交了數千元學費還要自行掏腰包去找補習老師,爲何不老老實實的轉去一間老師會落力教書的學校去呢?答案是所交的學費,便是良好學校環境,良好的同學,以及他們的良好家庭背景等等的代價;而我覺得,還有名校由來出名的校友和人脈,我也相信名校有其傳統的文化,名校的身份也許會給學生一點過人的傲氣,較高的自我形象(當然也有一同而來的名校包袱)。

有些名校是出名課程深,要求高,但亦有以上所描述的一間名校。有家長明知名校如此,仍千方百計的爲孩子鋪路考入去,只要他們明白他們所投考的那一類名校,付出和收穫是什麽便可。反過來說,可惜的是家長不理解所報的是那一類名校,機關算盡的讓孩子入讀,到就讀時才發現「貨不對辦」,苦了家長和學生。

Thursday, August 09, 2012

聯招和非聯招

我任職的公司在這個暑假來了兩個暑期工,巧合的是她們都是在下個月(九月)入讀本地大學。一位是於本地傳統官津女校就讀,報考本地新高中試,現在還在等月中放榜;而另一位是高中前在本地國際化學校就讀,但高中時卻會報考新高中,所以其父母便在她初中之後,送了她到澳洲入讀高校,報考國際文憑(IB),這個暑假便以IB成績報考科大的工商管理並不經面試下已被取錄。

本地高中以新文憑成績報考大學,必經聯招來報考本地八間大學;學生選擇不同大學和不同學係科目為選擇,由聯招統一編派某一大學某一學科給學生,我問過本地學生那位,她說基本上全由聯招指派,派了於某大學某學科,基本上沒有選擇,只能接受。反觀經非聯招報考大學的,卻可以自行向不同大學的不同學科報考申請,由各學系決定是否取錄,模式類似我自己報考大學時的情況。

我記得自己當年報考大學,在升大學的那個暑假,便不斷收到各大學寄來的取錄信,收到後便決定是否報到,因為取錄信不是同時寄來,有早有遲,有時甚到遲到開學之後才寄來,所以便會出現有同學參加了某大學的迎新活動,突然收到另一間大學的取錄信而中途離開迎新活動,這是當時常見的現象。現在報考幼稚園和直資私立小學的做法,便是差不多了,同樣孩子可能被多過一間學校取錄,家長要決定是否註冊交留位費,如於多間學校註冊,到最後才決定於某一間就讀。這個做法雖然好處是家長有較大的決定權,但弊處是孩子要到不同學校參加面試,家長亦要在不同幼稚園之間取捨,學校方面,因為未到開校(甚至開學之後),就算是交了留位費,做了校服等等,家長仍會臨時轉校,所以學校很難預料確實收生情況,到有學生轉校時,學校便要即時詢問在候備名單上的學生是否來就讀,有機會會浪費學額。

現在本地大學給公眾的訊息,雖然好像大學是有聯招和非聯招的限額,但是實際上大學是如何分配,也許只有個別學系和教育當局才最清楚。對於我這個旁觀者所見到的情況,似乎本地學生經非聯招報考本地大學,也未必較本地高中學生「輸蝕」,既可以自由向心儀學系報讀,未必一定要經面試,又較本地學生早得知結果(當然,也視乎學生的公開試成績),亦可以入讀熱門大學的熱門學系。

姑勿論新中學文憑試和IB相比,那個較易應付和取高分之類的問題,但對報考大學來說,報讀IB經非聯招,並不比新中學文憑差,所以也許(對於有能力去選擇的)家長要去考慮的,是認識這兩條不同的升學途徑,對子女的學習成長的利弊,從而決定中、小學階段經那一條途徑升學,接受怎樣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