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6, 2014

北京遊學團(人物篇)

遊學團,不論是籌辦的、參加的、交流的,都是由人所組成,所以很想講講由我角度所看到,參與了這次遊學團,不同崗位和身位的人。

校長
首先不能不先提及的,是學校的劉校長。看看學校之前的校內刊物「世界教室」,裡面每個遊學團,不論遠近長短,都可以看到校長的出現,每年學校籌辦數個遊學團,可見校長是多頻撲。聽說以往的遊學團,每個年級不同地點的遊學團的日期不會重疊,所以校長會參與每一個遊學團,由出發到回程為止;近年,學校將遊學團的舉辦日期刻意重疊,例如今年四年級的北京團和五年級的台灣團同期,而六年級的杭州團和七年級的新加坡團亦是同期,只有八年級的英國團是沒有和其他遊學團重疊的,所以校長可以參加了一個遊學團的一半,中途便乘飛機到另一個地點的遊學團繼續另一個遊學團。這可以減少了校長外出的時間,理論是較輕鬆的,但是遊學團期間,校長便更加辛苦了,例如校長得由杭州回到香港,再轉乘飛機到新加坡去。聽說,校長參加英國遊學團時,晚上回到酒店仍要工作,期間亦要為學校招聘外藉老師而親自面試求職者,所以學生到學校交流期間,她仍是忙於工作。

遊學團期間,校長是跟著學生們參加每一個行程,例如到長城,雖然她不會跟我們一同走到長城上的峰火台去,但是她也會隨旅遊巴士到長城去,跟學生家長合照。到學校交流時,校長也會到當地學校,參加一些禮儀式的項目,例如交換紀念品和合照等等,當學生在進行交流時,例如在今次籃球場和北京小學生交流時,校長整段時間都是留在場中,全神看著學生交流或和當地負責人傾談。

參加過遊學團,便更深刻體會到遊學團的理念,令我感到校長真的很有遠見,有決心把理念實踐出來,實行時亦身體力行的參與其中,親力親為,亦感到校長在國際教育界的「江湖地位」。校長的見識、魄力和親力親為的態度,令我不得不佩服得五體投地。

副校長、主任
除了校長之外,學校的其中一位副校長和其他主任也有隨團同行。這幾位副校長和主任都已經參與了遊學團多年,所以她們對整個遊學團都非常清楚,雖然景點依舊,相信對她們而言亦無任何新鮮感可言,但她們仍是隨著遊學團大隊走遍所有景點,如果有任何問題,她們可以即時處理,以及和旅行社職員協調,另外,她們的出現,亦令旅行社方面在所有事情上不敢怠慢。當校長離團到台灣繼續那邊的遊學團時,副校長便代替校長參與北京學校接待的禮儀項目。

班主任
學生遊學去,每班的兩位班主任當然同行,因學校是英普教學,所以兩位班主任便會分別以英語和普通話去帶領學生遊學。以英語授課的老師,大都不是由本地主流教育成長,部分更是外藉的,所以他們會以外國人的角度去看遊學團所到的每一個景點和交流項目,而普通話老師則有內地或台灣人來擔任,所以他們又會以另一個角度和認知去教導學生,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安排,讓學生可以以不同的角度去看事物。

在遊學團期間,講解行程景點的責任應是由導遊來擔任,但在遊學團中所見,女兒班的班主任事事關心,照顧周到,遊覽完某一景點之後,她們都會在旅遊巴上跟學生回顧和討論剛剛完成的行程,令學生能在遊學團中學得更多。另外,班主任亦會教導學生在遊程中完成遊學手冊。在整個遊學團期間,班主任亦趁機緞練的學生自顧能力,教導學生如何待人接物等等。

在遊學團出發前,女兒已不斷為遊學準備,例如根據班主任指示,交不同的文件,證件以及家庭相片給班主任。在最後一晚的表演晚會上,看到班主任把所有學生交回的家庭照片,以及在遊學團期間拍攝的相片製成短片播放,另外亦要教導學生表演和彩排,她們在背後真的做了很多很多準備工作。也許班主任沒有什麼確實的職責範圍,但看到班主任凡事都為了學生著想,關心和教導他們,完全感到她們是盡心盡力,所做的都是發自內心的。

女兒的班主任,亦有挑皮一面。兩位班主任在遊學團期間也會捉弄小朋友們,所以女兒整個遊學團,因有這兩位班主任同行而既開心,又有得著。

家長
女兒學校的家長們,絕大部分的背景都差不多,所堅持的理念都差不多,所以才會在子女入讀小學時選擇了蔡繼有學校,到子女升級到現在四年級,必定是認同和支持學校的教育理念。就算學校不舉行遊學,相信很多家長們都經常在假日到海外旅行,所以北京遊學團的費用,並不構成學生以及家長們參加遊學團的因素,亦因四年級遊學是子女首次參加學校的遊學團,地點又是北京,所以除非家長有特別原因,例如工作或想子女多緞練自顧能力,否則都會參加遊學團。

家長參與遊學團有數個不同的模式,有父母缺席由子女獨自參與,有父或母獨自和子女參與(另一半可能因工作或要留在香港照顧其他子女),有父母同行的,有父母不能同行而由其他親友(例如祖父母)參加,有些父母在內地工作,在北京工作的每天早上和晚上到酒店和子女會面,亦有父母在內地其他城市工作,遊學團期間自行到北京會合,參與某部份行程,亦有家長選擇不跟從遊學團的航班,自行買機票往返北京,讓一家人可以留在北京久一點。

不論家長以什麼模式參與遊學團,他們大都很友善,很願意幫忙別人,而且學生到四年級前經歷了兩次分班,所以全級家長們都是「熟口熟面」的。有些獨自參與遊學團的學生,其家長會交托相熟的家長代為照顧,如果沒有相熟的家長,班主任也會代為找適合的家長在遊學團期間照顧某獨行的學生。另外,班主任還找了些家長作義工,家長當中有醫務人員,亦被邀請為醫療義工,家長們人才濟濟,各自以其專長去協助遊學團,幫忙教育學生們。

學校的遊學團,除了可以讓家長以較長的時間,觀察其子女和其他同學的互動和相處之外,亦給予家長們一個溝通的機會,互相認識,分享子女在學的經驗和想法,所以,很值得家長們參與的。

學生
遊學團的核心,就是學生。女兒自入讀蔡繼有學校,每年便會收到學校出版的「世界教室」,看著高年級同學集體到海外遊學,每個學生都面帶笑容,由一年級開始便期盼著參與學校的遊學團,最終可以參與首次遊學團了。

蔡繼有學校的學生,給別人的感覺是和其他本地學校學生的是不一樣的,他們是開朗的,不介意和任何陌生人交談,面上總帶著自信,對身邊事物充滿著好奇,言行不像傳統學校學生般嚴肅和拘謹。學生們走到的地方,總有些「街外人」覺得好奇,為什麼一群黑頭髮黃皮膚的小朋友會以英語交談,但是到要講普通話以及廣東話時,又是如此流利標準,所以在北京,有時也會有陌生人走上來詢問他們就讀的是什麼學校。

在遊學團期間,休息時間比日常上課日子少得多,也要完成很多作業和工作,但看到孩子們都興奮地去做,相信他們是相當享受這次遊學的。回到香港之後,我相信學生們開始為未來數年不同地點的遊學團而期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