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女兒放學時,和在門口排隊的伯伯談;他是我女兒同班同學的祖父,每天都是由他帶孫仔上學,也是他接孫仔放學的,看到他健步如飛而善談,有時我都希望我自己到他那年紀時,都可以這樣。
和伯伯談,問他孫仔有沒有報私校直資;他簡單的說,一間也沒有,只是去了交自行收生表。他認同幼稚園校長的意見,在香港作納稅人,應享受政府提供的優質免費教育,為何要另外付出去讀中小學。跟著他跟我分享他的看法,他說他十八歲便放洋留學(以伯伯現今之年紀,那已是數十年前的事,如當時能留學,其實絕不簡單),覺得其實小學並不重要,相對中學比較重要,學校所謂好壞對孩子影響不大,到最後家庭更為重要,他說中、英、數、理、化各科,他都可以應付得來(意即可以幫孫仔溫習),最重要是好像他當年一樣,大學便到外國留學,讓他學習獨立,學習自己解決問題。
其實做什麼決定也好,最緊要清楚自己既立場和看法,不要人云亦云。對於這位伯伯,我就真的很配服,配服他很有自己的主見,他為自己的子女照顧孩子,既不寵,又有辦法,又有遠見,又懂得教小朋友,又肯去做,真的感到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做父母真的可以很放心去工作,任何時候,都知道有人會好好照顧自己的孩子,真的很羡慕。
這網誌記錄了我為了我的愛女找幼稚園的經過,和當中我的感想。及後,我發現找小學又是另一個難關,所以我又將找小學的經過在這裡記下來,所以這個部落的名字也更新為「為女尋校記」了。再之後,寫的東西已開始談教育,談女兒將來要走的路,所以又再改名為「女兒的求學之路」。
如對這個部落的文章有回應,請在該文章加上你的意見(留意留言會經審核為非濫發留言之後才會出現在網誌內),而對整個部落有什麼意見,或想和我直接交流的,可以寄電郵至我的信箱 hcshiu@gmail.com。
另外,如果我有對於有關「新香港」和「新香港教育制度」的想法,會以私下電郵形式直接發送致讀者電郵地址,有興趣接收這些私信的讀者,可以到此「表格」提供電郵。
Saturday, October 10, 2009
Wednesday, October 07, 2009
美孚地利亞學校
家居美孚,每天送女兒上學,總會遇到來美孚上學的學生。但是來上學的學生,一看便覺得很特別,因為一看,便知他們大都是南亞的學生,有些女生穿了校裙還會穿白長褲在內,有些則用頭巾包頭,而有些男生則會在頭上束起頭髮作為一個小包,又或會在頭頂帶一頂小平帽,他們的家庭背景很大機會是信奉回教。有時跟他們擦身而過,聽到他們的對答有時是他們自己的語言,更多的便是用英語。他們所讀的,便是在美孚內的地利亞機構的中小學。
翻查資料,原來美孚內有一間地利亞的小學(連幼稚園)和兩間中學。小學是私校,兩間中學則是直資。相信香港的家長對這些地利亞的中小學亳不在意,因為一看到這麼多南亞學生,早已敬而遠之,更遑論要讓子女入讀。但是認真的去小學資料,學費是二萬三千左右一年,但他們推行是三文四語(包括法文),同學之間講英文,又有那麼大比例的南亞學生,學校內應好像是一個聯合國,香港人也不未必是大多數人;跟著我在想,如果土生香港人入讀這小學,理應可以有一個環境去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不同文化種族的人,而且也必定迫使學生多用英文。
跟著再看美孚內的兩間直資中學,雖為直資,但是中一到中三是免費的,中四到中七才每年學費三千元,直資能收這麼平的學費,我也是少見。話雖學費平,但是百老滙的那一間卻有六位外藉老師,比例比女拔萃還要高,相信很多地利亞小學的畢業生也會升到這兩間中學去,所以中學也是一個聯合國的環境。
心裡想到,很難得香港有地利亞這個教育機構,他們提供的教育,雖沒有人去看過,但是他們卻用一個很便宜的價錢,讓很多香港的小數南亞學生走在一起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校定會因應學生的文化來設計課程和活動。我不知實際的教學模式是怎樣,但我相信,這班現在還是小數的學生,他們能來到香港這個地方,有這樣好的機會去學習,他們當中必有學生會珍惜這個學習機會,將來香港定必有些這些小數民族的學生,能有很大的成就。
希望香港人不要小看他們,不要以為他們永遠是香港的基層,他們的處境必定成為他們的動力,將來定有大作為。
翻查資料,原來美孚內有一間地利亞的小學(連幼稚園)和兩間中學。小學是私校,兩間中學則是直資。相信香港的家長對這些地利亞的中小學亳不在意,因為一看到這麼多南亞學生,早已敬而遠之,更遑論要讓子女入讀。但是認真的去小學資料,學費是二萬三千左右一年,但他們推行是三文四語(包括法文),同學之間講英文,又有那麼大比例的南亞學生,學校內應好像是一個聯合國,香港人也不未必是大多數人;跟著我在想,如果土生香港人入讀這小學,理應可以有一個環境去明白世界上有很多不同文化種族的人,而且也必定迫使學生多用英文。
跟著再看美孚內的兩間直資中學,雖為直資,但是中一到中三是免費的,中四到中七才每年學費三千元,直資能收這麼平的學費,我也是少見。話雖學費平,但是百老滙的那一間卻有六位外藉老師,比例比女拔萃還要高,相信很多地利亞小學的畢業生也會升到這兩間中學去,所以中學也是一個聯合國的環境。
心裡想到,很難得香港有地利亞這個教育機構,他們提供的教育,雖沒有人去看過,但是他們卻用一個很便宜的價錢,讓很多香港的小數南亞學生走在一起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校定會因應學生的文化來設計課程和活動。我不知實際的教學模式是怎樣,但我相信,這班現在還是小數的學生,他們能來到香港這個地方,有這樣好的機會去學習,他們當中必有學生會珍惜這個學習機會,將來香港定必有些這些小數民族的學生,能有很大的成就。
希望香港人不要小看他們,不要以為他們永遠是香港的基層,他們的處境必定成為他們的動力,將來定有大作為。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