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再談直資

近日新聞都是在報導直資學校處理金錢的問題,而因為這些事,亦令我再次去思考直資學校這個政策。

私校和直資學校,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都可以向家長收取學費,私校名正言順的是私立,收到的學費是學校本身的,所以他們如何運用這些學費,完全是他們自己內部的問題,只要他們服務對象覺得付出的和收獲的相附,學校能賺到多少錢(或只是金錢的運用如何),是他們的本事,其他人根本不會過問。但是對直資學校來說,他們取了向家長收取學費之外,還可以向政府收取和官津學校對每一個學生所得到的資助,所以可以想像直資是收取了多少學費了。

我在想,很多直資學校,都是由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可以想一想,如果一所學校這一年是津貼,如果明年轉為直資,在這一個轉接期,學校會做些什麼,改善了什麼呢?要用多少錢呢?例如對於每一班近四十五人的的學校,如果每一個學生的學費是一千元,這間學校每個月每一班就可以收到四萬五千元的學費,而這四萬五千可以用來做什麼?如果學校什麼都不做,去年所有開支是由政府支付,而今年轉了直資,只要可以收到同樣數量的學生(這個不用擔心,因為會轉為直資的學校,定是有信心可以收到學生才會轉的,否則,轉直資等同將學校結業),而學校什麼都沒有改善,理論上由政府所得來的資助,已可以支持所有開支,因為轉了直資之後,老師的薪金不會突然提高(甚至學校因為轉成了直資,老師的薪金更不用師官津掛鈎,直資老師的薪金可能反而會比官津的少吧),水電煤等日常性支出也不會改變,所以可以想像,轉了直資之後,所收到的學費,學校絕對可以一點改變也不做,而因此差不多可以說可以完完全全的儲起來。

試想想,直資學校收了學費,他們可以在什麼地方改善呢?舊老師也許不會有任何改動,就以每個學生一千元學費而言,那四萬五千元,便足以每班多請一個老師了(例如外藉老師),直到現在為止,我不曾聽到有一間學校可以每一班多請一位老師,教員室也不足容納所有新老師,多了學費,學校可以每班少收學生,但學生少了,同時政府的資助也少了,所以這不會是直資學校所會做的事﹔至於用作購買教學材資,每個月四萬五千元又的確不是一個少數目,如果用來購買教學材資,也用不了那麼多錢。所以可以想像,直資學校,就算是一千元學費,其實都可以用不完,可以想像學費更高的的直資學校,能儲到的錢可能會更多。近日有新聞報導有直資學校的儲備上千萬,我不知道學校是否須要儲到這麼多儲備,因為既然政府給直資學校的資助,某個程度上已足夠學校本身的日常開支,那麼還有什麼項目需要用那麼多錢?我只想到的是重建,但如果要重建,我見近年很多津貼學校都重建,錢從那裡來呢?我翻查某些學校的報告,津校重建,大部份的錢是來自政府的,而學校或辦學團體則負責小部份的錢;所以,我有點懷疑,直資是否有需要去收那麼高學費,儲那麼多錢。如果只為重建,倒不如維持官津,向政府申請即可了。

直資學校令我感到疑惑的地方是,學校收取學費,我很少(印象中好像從來沒有)聽過有家長會去理會直資學校提供什麼特別的教學模式,而需要用多少錢,因而要收某個學費,是否值得,家長也從來沒有去過問,也許他們只會想,能入到某直資學校,學校要收學費,家長便會順成章的去交學費,學費多少根本不會去理會,學校將錢用在那裡也不會去理會,當然,家長也會信任做教育的,理應不會亂花收到的學費吧,只要自己的子女學有所成,其他的也許不太重要了。

看到有官津學校堂而皇之以保持教學模式云云之因而轉為直資,我便會去想,學校有其教學理念,本不壞,但既然推出直資時,政府已計劃直資學校要提供學費資助給家境不好的學生,尤其是小學,學校是否可以繼續留在統一派位模式來取錄學生,讓家境不太好的學生也可以有機會入讀呢?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只為可以得到教學語言或自行取錄學生的權利。如果只為保持教學模式,為何要用大量人力物力去選取學生呢?說現實的,從校長角度來看,在香港現況,要可以生存下來,又或是要保持仍為名校,學校本身必須積極去做一些事情,去保著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們也要想辦法去達成,而現時的直資學校模式,便可以讓他們達成這個目的,本無可厚非,但卻犧牲了家境清貧學生的入讀機會吧。

直資學校繼續發展下去,會變成怎樣呢?我想,如果讓直資的財力再強大下去,直資和津校之間的財力分歧便會越來越大,而直資吸引資質優秀學生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大,到時,直資便會變成一個特別的學校類別,優勝於官津學校,而學費和收生的權力,也會做成優秀的學生,便會集中在直資(和私立)學校那裡,而其他的學生,便會沒有選擇地就讀於官津學校。另外,因為直資學校有財力,有名氣,他們可以很容易招攬到一些在各方面有才華的學生轉校去就讀,所以,可以想像,將來的校際比賽,也必會主要是這類學校之間之爭,其他官津學校,因為收到的學生質素或家庭背景相對地較差,學校也只能集中資源去照顧學生學業上的發展,根本沒有多餘精力去照顧其他範疇了。

以上是從宏觀角度去看直資,對於家長,他們也許不會太在意,因為家長重視的,始終只是自己子女是否能進入心儀學校而己。

Monday, November 08, 2010

誰願放手

上星期在一個學校家長的聚會中,聽到有些家長有些年幼的子女明年升小學,所以現在便正在忙於帶年幼子女去參加不同的小學面試,也聽到一些今年面試的情況。

在這個聚會之前,我已經知道今年的升小學情況很緊張,因為我已見到很多家長,為子女報考差不多十間直資私校,跟著,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指標,便是有家長會說,某某小朋友很叻,十間小學有九間取錄,唯獨是男拔小學不收,九成的成功率,便好像是一個小朋友的能力指標嗎?某個程度上,這是個頗客觀以及科學化的指標,但是要子女考那麼多學校,其實有很多問題,首先是家長和子女在這個階段,花了很多心力去找學校和面試,以前找直資私校,原是為可以選擇較好的學習環境,現在某些學校成為了統一派位的安全網,如果官津派位不如理想,便會入讀,其實對這些學校也很可悲的。

另外,這位成功率達九成的小朋友,面試前家長讓他讀了一年面試班,所以可以面試當中得到優勢,那麼沒有錢或不想子女參加面試班的呢?他們便給比下去。跟著我在想,如果我是小學,面試時見到一個表現很好的學生,我會不會認為他只是因為讀過面試班,實質能力其實並非如面試當中的好呢?相比其他表現不太好的學生,他們可能便是因為沒有上面試班吧,所以面試表現不如理想。我想,如果我是學校校長,我會取錄可能因為面試表現好的學生,還是取錄可能因為沒有上面試班而表現較差的學生呢?最後,我覺得學校校長會取錄面試表現較好的學生。原因是,如果學生沒有上過面試班,表現都這樣好,那確是可造之材,如果學生天資一般但有上過面試班,那他背後的家長,便真的是緊張子女學業,並有資源給子女去學習的家長。相反,如果表現不好的學生,可能他已上了面試班,但面試表現仍不好,即學生天資的確不如他人,如果是因為沒有上面試班,便表示他背後的家長不太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又或是根本沒有資源去幫子女。根據以上想法,學校便應不會理會學生是否已上面試班,反正表現好的,便是有其有利於學習的原因。從家長角度,似乎沒有上面試班,子女便很大機會給比下去了。如果我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即讀面試班是有其好處,我便覺得很現實,很無奈。我的建議是,不論家長是否讓子女讀面試班,也應考慮培訓子女有利於長遠學習的能力(不單是學術方面的),以免只是拔苖助長。

跟著,我又聽到有家長說,有家長讓子女同時讀兩間小學,直到十月初才決定讀那一間。我心想,我真的不會這樣做,但是的確這麼難想像的方法也有人去做。因為直資的收生程序,學生只可以入讀一間直資或一間官津,但是私校卻是各自為政,所以可以同時多過一間私立學校收同一個學生,通常(至少我是這樣做),家長會對有可能讓子女去讀的小學交留位費,但到某一天要預交九月學費,便會去做一個決定去讀那一間私校。如果到十月才決定,即是該學生已同時間在九月讀兩間小學,可以是一間官津直資加一間私校,又或是兩間私校。聽說該學生不斷在這兩間小學謮假,直到九月完結,便才穏定在最終決定的那一間去上學去。

同時間讀兩間小學有什麼用呢?我想是因為最終有兩間小學,不知那一間好,為了更加認識兩間小學,便讓子女同時讀這兩間小學吧,家長便在這個月從中觀察,將做最終決定的時間推到最後最後,最後覺得那一間好,便選為最終決定,讓子女長讀下去吧。這令我想到女兒的學號,開學之後提前了一個號碼,心想,是不是其實很多學校也有這個情況,家長到很後期才通知學校,有些學校會另找學生,有些則容許班裡少了一個學生,而家長通知的時間是在九月前,還是九月尾前吧。另外,我想,是否真的在一間學校讀小一的一個月,便可以比較將來整個小學階段的情況,我想似乎不太全面,因為上較高級別時,和小一的分別可以很大的。

我覺得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容許家長這樣做,所以不能怪責這家長,至少不能懲罰學生,取消學生的學籍令他沒有書讀。我只能說,家長這樣做,是一個較自私的行為,因為同時佔兩個學位(其中一個可能是一個資助的學藉),而最後只有一個學位是有人真的去讀,另外一個學位,學校可能便要即時打電話給其他家長,看他們的子女會否過來讀,引發另一輪學校間的轉校潮。到最後,可能會有學校(通常是家長心目中排名較低的學校),便因為這樣而少了學生。

我想,如果這個情況普遍下去,結果是可以叩門的時間,由統一派位後數天,增長至十月初為止。似乎是家長可以叩門的時間長了,其實也令家長擔憂的時間增長,其實可以是很痛苦的,也增加了學校的行政工作量,亦辛苦了學生本身。希望家長三思後,決定了便決定吧。

直資or not直資?

近日,不約而同有幾位家長來找我討論子女升小學的問題,而他們煩惱的問題是,他們的子女之前投考的直資學校,通知他們已取錄他們的子女,他們在想要不要接受這個學藉,如果他們接受了這個學藉,便不能參加自行收生計劃。他們一邊心想,取錄了他們子女的直資學校收費不是太高,是二千元以下,對於這些家長來說,這學費水平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問題反而是,他們還是不太肯定他們的子女在直資學校和在官津學校就讀,過程和結果會有怎樣的分別。我想,如果我是處於他們的處境,也會感到很難作出這個決定。

首先,取錄的直資學校,都是一些成立數年的直資學校,而並不是一些傳統名校,例如英華,我想如果取錄的是這些名校,我相信很多家長也不用考慮,便會讓他們的子女入讀。那些新直資學校,他們的賣點多是新穎教法,靈活課程,英文教學,新建成校舍,有些學校是一條龍,如果入讀了小學,只要成績不太差,大都可以直升上一條龍中學。但是入讀這樣的直資學校,和入讀官津學校(尤其是新重建的),有什麼分別呢?

我的想法是,學費是千多元的直資學校,即是每個學生在政府的資助額之外,再加上家長的學費;但是多了這千多元的資源,學校可以提供什麼特別的教學模式或安排呢?我想,相對官津學校,直資學校可以以英文在中文科以外的學科教學,例如數學,學校也可能以額外的學費,可以任用比官津為多的外藉老師,官津的老師要兼顧學校行政的工作而直資學校的老師也許不需要兼顧,除此之外,我想分別也不大了。但是這千多二千元,如果因為讀官津而省下了,其實又可以讓子女在外參加補習班或英文班,效果可能也不錯。另外,因著學校可以自行收生,所以可以選擇一些他們覺得較適合的學生(或家庭),所以草根家庭的學生,因為家庭和學前培訓不足的原因,也不能入讀這些直資學校,所以可以想象,子女入讀直資學校,他們不會有草根階層的同學,但是否一個優點,則見仁見智。最後,真的不要期望直資學校的課程和師資是會比官津學校好很多,因為到最後,深度是差不多,而家長亦會自行提供額外的補習或培訓,所以學生的成績,最終可能不是決定於日間學校,而是家長在課後提供的補習或額外培訓。

當然,另一個家長在想的問題是,如果是可以經過統一派位,便有機會入讀一些名官津學校,但是接受了直資學校學藉,便沒有了這個機會。家長得考慮被取錄的機會,和如果不被取錄的話會派到什麼學校,還有什麼私校作後備。這是一個不易作的決定,但最好不要因為遲遲決定不到,便不去直資留位,變相放棄了直資學藉,將來問自己為什麼不接受這個學藉,原來原因只是為做不了決定。

Tuesday, November 02, 2010

母語教學

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不論小學還是中學,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便是學校的教學語言。香港之前所推行的母語教學,數年之後被總結為失敗,我便在想其實問題出在那裡,而失敗原因又是什麼呢?在我女兒入學之後,我也有另一番啟示。

女兒入讀的小學,除了中文之外,其他都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例如數學,姑勿論數學所教的程度深淺如何,但全是英文,所以就算是教個位加減數,都是以英文表達,學生得先明白英文的意思(至少明白是加數還是減數),才能去做這條題目。女兒也有反映說過,她不想上數學科學這些科目,因為是用英文教;我想,女兒在家主要是講廣東話,她對廣東話的理解能力自然比英文好,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她也會想用中文來學習,這是無可厚非的。跟著我在想,女兒在小學一年級說這個意見,不是在比她在中一時,甚至是大學一年級時說這個意見更好嗎?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如果女兒知道她的英文水準不足以完全明白老師的教導,她在這個時候發力去追,去習慣,也許會比她習慣了數年以中文教導的小學課程,在中學階段才開始學以英文來學習易得多吧。

母語教學的原意,是希望能力不足以應付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可以用母語來學習,令他們可以學得更好,不致無心向學。我亦相信,有很多學術研究,會証明以母語學習是比以外語學習更好。理論上,這些見解都是成立的。但是,母語教學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細想之下,香港教育的一個現實是,大學理論上一定要用英文為教學語言(例如因為和世界接軌,或工商業的要求),所以學生必定要在大學之前,能力足夠的英語能力,好讓他們能在大學裡學習。但是培養語文能力,不能留到入大學前才去做,語言能力是要一個適當的環境長時間來培育出來(例如多聽,多說,多寫),而當進入大學之後,對於分析能力差不多的學生,語言能力便決定了學生成績的好壞了。

所以現實是,能有足能英文能力進入英文學校(尤其是直資或私校)的學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是在幼稚園階段便已重視子女的學習,尤其是英文,所以這些英文學校所收的學生,便是來自會重視或有能力重視子女學業的家庭,既然學生家庭資源較好,學生的底子較好,學校的課程也可以比中文學校為深,並用英文去教,而當學生可以學得深,到畢業時的成績也會較好。所以,學生可以用英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得到,我相信有部份在中文小學的學生,在自己的天資和家人的幫助下,可以有足夠能力入讀英文中學。而對於英文小學而言,因為他們全都在小學階段慢慢適應和學習在英文環境下學習,所以到他們上中學時,他們便順利成章的可以在英文中學學習,跟著再上大學也沒有多大困難。

因著以上這些原因,英文學校(尤其是中學),便成為家長為子女爭相入讀的學校,可能家長們早已忘記為什麼要子女入英文學校,但是他們很容易便知道,英文中學大都是band 1學校,就只是因為這個現實,互為因果,所以英文學校便等同是好學校,又或畢業生成績較中文學校好了。

所以,母語教學這個政策給我的啟發是,政府教育當局心目中所想的,是整體全港學生的問題,對於所有學生而言,如果用母語教學,便可以令很多沒有能力以英文學習的學生,不致無心向學,至少可以讀到中學畢業,所以這個政策對整體香港學生來說是對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家長(尤其是有能力的中產家庭)所看到的,便只是自己的子女學習的問題,他們會想如果子女可以早點適應以英文學習,英文能力好些,對自己子女長遠來說是好的,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子女在適應上有問題,家長便會自行想辦法,例如加多些資源,來幫助自己的子女去以英語學習,所以他們必定覺得自己的子女最好在英文學校就讀。

由此可見,教育當局所考慮的,是整體所有學生,而家長所看到的,只是家長自己的子女,所以他們不會領教育當局的情,他們只以自己角度去為自己子女做決定,結果是,教育當局所定的政策得不到家長的支持;我有個感覺是,教育當局很多政策都是這樣,但對於某些政策,教育當局會以金錢來達到其目的,例如幼稚園學券的使用,他們覺得幼稚園不應教得深並不應教非本地課程的幼稚園,所以只有某些幼稚園可以使用學券,對於這個政策,受損的是中產家庭,但是他們大都不愛出來抗爭,所以也得默默地去接受,只要自己子女可以以自己心目中的進度和方向學習便算了;可以想像的是,名校經面試所收的學生,很大比例便是由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而來,如果孩子只接受主流幼稚園的教育,並沒有在外接受英文的培訓,我想,有多少可以經面試而入讀這些名校,那麼,家長讓自己入讀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不也是正確的嗎?但是,教育當局便是覺得不應該的,和家長的意見和現實剛好相反。

教育當局和家長的觀點不同,所以在某些政策上,便出現了分歧,嚴重的便會出現好像母語教學的失誤了。家長也真的要冷靜去分析教育當局的政府,為自己子女作出最好的決定。

Monday, November 01, 2010

再談通識和直資

日前和一位官津中學副校長談新高學制,也有談過會否轉直資這個問題。

對於新高中,最明顯的改變是通識科成為必修科,而這一科,究竟應是怎樣教呢?連這位輔校長也說不太清楚。他說,以前學科有改動,教育當局和考評局會給老師指引,包括示範試卷給老師看,也會嘗試把新試卷給老師試改,讓老師知道新學科或學科改動會是怎樣;但他說以前曾有經驗,老師要到新科目或新科目改動真正在公開試第一次考試,老師拿到試卷,才真正知道這一科是怎樣考的,才能反省之前兩年(中四中五)所教的是否恰當。如果同一情況出現在通識科,那麼現在的老師都還是在摸索之中,要到真正首次參加公開試時,才能真正知道是怎樣考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以前在這裡也曾說過,公開試便是講分數,所以我想大部份學生都會到補習社去貼題目,幫助準備考試,而這一科的範圍很闊,應更難捉摸,另外,平日的通識科是去看報紙,堂上討論等等,但是到試場內,又可以怎樣去評核一個學生對通識有什麼體會呢?如果是說分析的,是否在試場給考生一大堆資料,要考生即時去看去分析,如果不是,是對某些議題作討論,那即是要考生在之前,對很多的事物和常識都有認識呢?結果是考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準備那麼多,到最後也得在補習天皇那裡貼題目。所以,我真的害怕見到通識是另一次的改革失誤。

至於另一問題,中學由官津轉直資。副校長的意見是,如果學校由官津轉為直資,學校便是一盤生意了。因為首先學校收了多少學生,政府便會以人頭支付津貼,即是如果學校有一千人,轉直資後可以招到同樣多的學生,首先學校已可得到以前在官津時時的資助,另外,如果學費只是一年一萬,這一千個學生便可以令學校收到一千萬。對於現在新教師年薪大概三十萬一位,這收入可以令學校可以多請老師,令編制更易和所有老師的工作量減少,而學校又可以用錢去買一些服務或物資回來,所以理論上教學的資源是可以改善,教育質素可以提升。但是直資學校的一個重點是,學校如果收生不足,越少學生,便越少由政府而來的資助,如果老師人數不變,基本上開支是一樣的,即學校不再有足夠的錢去運作,除非辦學團體自行注資,保持運作,但長久下去,最終也得結業。所以直資學校是在其危機的。亦因此,只適合那些有信心可以收到很多學生的津貼名校,轉為直資。另外,當學校轉為直資後,亦真的將沒有錢交學費的學生拒諸門外。

我想,直資是令學校會為自己去思考出路,令學校成為家長期望的學校,吸引家長將子女送入去就讀,學校可以自主教學理念,比每每要受政府限制為靈活。但是實際上的結果是,家長只重視成績,所以如果學校要受歡迎,便得加深課程,亦因此要招受最頂尖的學生,並且有家庭資源上的支援的,令畢業生的成績好,良性循環,直資學校才可以辦下去。另一方面,如果直資的賣點是資源,例如校舍大和新,而有外藉老師等等,我反觀近年的官津學校都在重建,所以硬件上官津學校其實不比直資差(有時間可到石硤尾地鐵站附近的聖方濟愛德小學和在沙田大圍火車站側的沙田崇真中學的新校舍看看,看完之後,家長可能會問,如果子女可以在這裡讀書而不用交學費,為什麼我要付學費讓子女讀直資學校),所以對直資學校而言,最壞的現象是,家長覺得官津學習環境和教學,不比直資差,那麼為什麼要額外付出學費給直資學校,尤其是香港的經濟是一個一個的循環,如果經濟差,很多中產失業或怕失業,那麼家長又怎會負上一個數年以至十數年的負擔呢?到時,直資收生不足,政府是沒有由直資轉回官津的制度,到時,也許這些直資學校便得出盡法寶來招生了,而當中底子不好的便得結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