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不論小學還是中學,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便是學校的教學語言。香港之前所推行的母語教學,數年之後被總結為失敗,我便在想其實問題出在那裡,而失敗原因又是什麼呢?在我女兒入學之後,我也有另一番啟示。
女兒入讀的小學,除了中文之外,其他都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例如數學,姑勿論數學所教的程度深淺如何,但全是英文,所以就算是教個位加減數,都是以英文表達,學生得先明白英文的意思(至少明白是加數還是減數),才能去做這條題目。女兒也有反映說過,她不想上數學科學這些科目,因為是用英文教;我想,女兒在家主要是講廣東話,她對廣東話的理解能力自然比英文好,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她也會想用中文來學習,這是無可厚非的。跟著我在想,女兒在小學一年級說這個意見,不是在比她在中一時,甚至是大學一年級時說這個意見更好嗎?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如果女兒知道她的英文水準不足以完全明白老師的教導,她在這個時候發力去追,去習慣,也許會比她習慣了數年以中文教導的小學課程,在中學階段才開始學以英文來學習易得多吧。
母語教學的原意,是希望能力不足以應付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可以用母語來學習,令他們可以學得更好,不致無心向學。我亦相信,有很多學術研究,會証明以母語學習是比以外語學習更好。理論上,這些見解都是成立的。但是,母語教學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細想之下,香港教育的一個現實是,大學理論上一定要用英文為教學語言(例如因為和世界接軌,或工商業的要求),所以學生必定要在大學之前,能力足夠的英語能力,好讓他們能在大學裡學習。但是培養語文能力,不能留到入大學前才去做,語言能力是要一個適當的環境長時間來培育出來(例如多聽,多說,多寫),而當進入大學之後,對於分析能力差不多的學生,語言能力便決定了學生成績的好壞了。
所以現實是,能有足能英文能力進入英文學校(尤其是直資或私校)的學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是在幼稚園階段便已重視子女的學習,尤其是英文,所以這些英文學校所收的學生,便是來自會重視或有能力重視子女學業的家庭,既然學生家庭資源較好,學生的底子較好,學校的課程也可以比中文學校為深,並用英文去教,而當學生可以學得深,到畢業時的成績也會較好。所以,學生可以用英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得到,我相信有部份在中文小學的學生,在自己的天資和家人的幫助下,可以有足夠能力入讀英文中學。而對於英文小學而言,因為他們全都在小學階段慢慢適應和學習在英文環境下學習,所以到他們上中學時,他們便順利成章的可以在英文中學學習,跟著再上大學也沒有多大困難。
因著以上這些原因,英文學校(尤其是中學),便成為家長為子女爭相入讀的學校,可能家長們早已忘記為什麼要子女入英文學校,但是他們很容易便知道,英文中學大都是band 1學校,就只是因為這個現實,互為因果,所以英文學校便等同是好學校,又或畢業生成績較中文學校好了。
所以,母語教學這個政策給我的啟發是,政府教育當局心目中所想的,是整體全港學生的問題,對於所有學生而言,如果用母語教學,便可以令很多沒有能力以英文學習的學生,不致無心向學,至少可以讀到中學畢業,所以這個政策對整體香港學生來說是對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家長(尤其是有能力的中產家庭)所看到的,便只是自己的子女學習的問題,他們會想如果子女可以早點適應以英文學習,英文能力好些,對自己子女長遠來說是好的,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子女在適應上有問題,家長便會自行想辦法,例如加多些資源,來幫助自己的子女去以英語學習,所以他們必定覺得自己的子女最好在英文學校就讀。
由此可見,教育當局所考慮的,是整體所有學生,而家長所看到的,只是家長自己的子女,所以他們不會領教育當局的情,他們只以自己角度去為自己子女做決定,結果是,教育當局所定的政策得不到家長的支持;我有個感覺是,教育當局很多政策都是這樣,但對於某些政策,教育當局會以金錢來達到其目的,例如幼稚園學券的使用,他們覺得幼稚園不應教得深並不應教非本地課程的幼稚園,所以只有某些幼稚園可以使用學券,對於這個政策,受損的是中產家庭,但是他們大都不愛出來抗爭,所以也得默默地去接受,只要自己子女可以以自己心目中的進度和方向學習便算了;可以想像的是,名校經面試所收的學生,很大比例便是由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而來,如果孩子只接受主流幼稚園的教育,並沒有在外接受英文的培訓,我想,有多少可以經面試而入讀這些名校,那麼,家長讓自己入讀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不也是正確的嗎?但是,教育當局便是覺得不應該的,和家長的意見和現實剛好相反。
教育當局和家長的觀點不同,所以在某些政策上,便出現了分歧,嚴重的便會出現好像母語教學的失誤了。家長也真的要冷靜去分析教育當局的政府,為自己子女作出最好的決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