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4, 2014

談幼稚園學券制

直到今天為止,香港都只是實行十二年免費教育,即中學和小學,學前教育和大學教育,在現時的教育制度下,既不是免費,也不是強制性必讀的。但現實是,政府不斷以不同名目推出貸款計劃,讓中學畢業生能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自費」讀大學,最終取得一個大學學位;而對於學前教育而言,表面上是可讀可不讀,但當看到現在小一的課程,再加上考入直資私校面試時的要求,如果孩子不曾接受三四年學前教育,課程基本上是跟不上,直資私校也考不到,所以就現在來說,學前教育是必需的。

政府數年前推出學券計劃,資助孩子學前教育的學費,我女兒便是這個學券制度的得益者。但以我所知,很多家長和幼稚園都不願意享用學券,其背後原因是因為政府設下條件,只有非牟利和教授本地課程,而且學費在某一水平之下的幼稚園的學生才能享用學券。這表明政府對學前教育有其取向,但想深一層,似乎不太合理。

首先是幼稚園必定非牟利,以我所知,政府對非牟利幼稚園的收支有其要求,反之其他的幼稚園則可以自主他們的開支,也許政府覺得,非牟利幼稚園的收費主要用於教學相關方面之上,而其他幼稚園則便是學店,所以政府的資助不應落在商人的口袋。對於這一點,大部份就業的人都是為了維生,商業構構要生存便是要營利,最重要的是,雖然政府不想資助落在學店手中,但是既然在家長心目中這些便是心儀學校,又是私人商業機構,政府應要一視同仁,而不是為了資助不落在他們的口袋中,最後還是由父母的錢包中拿出來,這些幼稚園不會因此而倒閉或消失,所以政府要求學券必定是應用於非牟利幼稚園,不會令(中產或以上的)家長轉為子女選擇可應用學券的學校,實際上,只是「罰」了這些家長。

第二個條件是學校必定是教授本地化課程,也許教育當局覺得本地化課程才是「正路」,教授非本地化課程的學校不是教育當局所鼓勵,所以便不可以應用學券,以免家長以為這些非本地化課程幼稚園也是教育當局所接受的。但是實際上,我們看到一些本地家長熱門心儀的學校,尤其是直資私校,他們學生的來源便是這些教授非本地化課程的幼稚園,如果直資學校同是受資助的,同理也是教育當局所接納的,那麼為什麼要入讀一間教育當局接納的小學,便要先讀一間教育當局不被接納的幼稚園呢?這是學券制度的一個矛盾。

另外一個原因,便是現在報考直資或私立學校須要參加面試,而這些學的面試,有些會以英語對答,有些更會以學術問題,例如數學運算,來評核考生,如果學生於本地化課程的幼稚園就讀,他們根本沒有可能通過這些面試。再者,現在的小學,不論是資助、直資或私校,他們的課程愈來愈深,如果學生在就讀幼稚園時,只是學習本地化課程,他們便很難適應升讀小學時課程深度的差異了。這亦令家長對於教授本地化課程的幼稚園卻步,至少,如果他們的孩子就讀這些本地化課程幼稚園,他們也會為其子女投入額外資源在他們的學習之上。

最後一個條件是學費必定要在某個水平之下。其實想想幼稚園全是私人辦的,政府也不會建好校舍給辦學團體營運幼稚園,所以除了小部份幼稚園在自置物業內運作,否則收入(主要來源是學費)的其中一個主要的支出便是租金,所以,除了部份幼稚園在屋村或租金便宜的地方營運,學費本身便得根據租金來定,所以支出加起來,可能根本不會低於學券所定水平。可以想像,在某些租金貴(也是中產或以上家庭的集中地)的地方,可能租金便足以令學費不能低於學券要求,亦沒可能應用學券,變相這些地區的家庭,便沒有可以在家附近就讀可以應用學券的幼稚園了。

總括而言,當政府的綜援政策不會要求受助者要到某些「非牟利」商店,選擇政府所揀選「合理」而價錢在某水平之下的貨品或服務時,為什麼政府認為家長不懂得為自己的子女選擇最理想的學校,而要政府用行政手段來嘗試改變家長的選擇呢?如果想改變家長選校的決定,請政府以實際教學成效,以及家長可以放心循可享學券的幼稚園也有同樣機會入讀心儀小學,而不是只用「錢」來威迫利誘。在政府能拿出讀學券幼稚園的教育質素和不能享用學券的幼稚園沒有分別或學習上更適合學童前,希望政府取消學券制度的條件,讓所有孩子都可以享有學券的福利。

Saturday, February 15, 2014

名校是這樣鍊成的

這幾年來,和不同的家長談子女學業,有些學生就讀普通官津學校,也有些就讀名校,透過這些學生的經歷,讓我把名校是怎樣運作看得更清楚。

首先是名幼稚園。幼稚園能成為家長心目中的名校,最重要的不是什麼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是畢業生能升讀家長們心儀的小學,哪些官津學校可以申請純以居住地區決定,而報考直資私校須經過面試,部分這些心儀小學的課程很深,亦會以英文教授和面試,所以名幼稚園便會以外藉教師任教,讓學生能有更好的語文能力,部份名幼稚園亦會教導學生如何參加面試。另外,亦有部份名小學,尤其是國際小學,會直接取錄其相關幼稚園畢業生,這類幼稚園亦是部份早早決定子女就讀國際學校的家長的心頭好。

對於名小學,部份學校是直資私校,直資私校和官津學校的區別,學校可以直接向家長收取學費,直資學校更可以向政府按學生人數得到資助,所以這些學校是財雄勢力之外,最重要的是這些學校享有收生權,對象是全香港學生,亦可以決定用什麼方法來揀選學生,以現在愈來愈多(中產)家長不滿官津學校,再加上更多心儀學校由資助學校轉為直資學校,可以選擇的學校主要是本區小學,心儀的官津學校的數目便愈來愈少,所以家長擔心派位結果不理想,便為其子女報考不同的直資私校,尤其是中產的家長。試想想,本地大部份的中產或以上的孩子,到全港不同的直資私校報考,本地直資私校可以從全港中產或以上的孩子中選擇理想的學生,他們選擇學生的考慮點可以是家庭背景(代表了父母可以投放多少資源在學生學業),孩子的表現(例如體藝表現)(代表孩子的天份,以及父母投入多少資源和孩子能否承受長時間緞練),孩子的即時表現(代表孩子的外表、態度、語言、以及學習能力),由此可見,全港的直資私校,便取錄了全港有最好資源、最好學習能力的學生。

對於名資助小學,就算大部份的學生都是來自派位,小一學生的能力很參差,學校將其課程加深,名小學課程深,似乎最合理不過,學習能力好的學生,便可以繼續在學校升學,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家長自然會為其子女提供補習,如果成績還未能改善,再留班,之後都沒有改變,學校一是任由他們升級到畢業,一是他們已經被學校勸退了,成績不好的學生離校之後,學校便可以用這些學額,到其他學校取錄成績好(包括那些遲起步)的學生回來升學,在這個汰弱留強的制度之下,便能保證小六畢業生有良好的成績了。

要學生和家長緊張學業,最簡單直接的方法便是引入競爭,官津中學的升中派位模式便是純以成績為派位次序,本地一條龍中小學不多,就算是同機構同名稱,也不是一條龍,部份是直屬或聯繫關係,意思是中學只取錄其相關小學某部份成績好的學生。因此,如果學生想升讀同機構同名稱的中學,便不能放鬆,至少在小五小六呈分部份有優異的表現,至於名中學取錄了相關小學優異學生之外,便可以由其他學校取錄他們成績優良的學生,所以名官津中學便可以經升中派位,取錄成績優異的學生,亦避免取錄其相關小學疏於學業的學生。

對於名直資私立中學,他們跟小學一般,除了取錄其相關小學成績優異的學生,亦可以接受全香港所有學生報考,所以他們可以根據其要求取錄學生,例如學業,甚至是體藝表現。另外,這些名直資私立中學,因為他們有絕對的收生權,所以他們可以到某些名小學,在學生參加升中派位之前,取錄成績優異的學生,對學生來說,他們可以直接升讀心儀的名直資中學,不用參加升中派位,對於其就讀的名小學,他們亦可以告訴其他家長他們的學生升讀某某名中學,提高了這名小學的吸引力。當名中學可以保證其收生質素時,他們亦可以以課程深來汰弱留強,保證學生到中學畢業時可以有優異的公開試成績。

中小學之所以出名,除了成績好之外,他們的校際比賽表現也很突出,讓外界以為他們學生文武相全,又或學校有良好的培訓,雖然我相信名校的資源比較好(包括學校提供以及家長提供的),部份學生真的文武相全,但是實際上他們可以用招攬的方法,取錄他們需要的學生,例如缺了樂團的某一個樂手,體育的某一項目沒有出色運動員,他們可以在校際比賽中找出其他學校出色的學生,接觸他們並提供學額,甚至是獎學金吸引他們轉校。對於學生來說,不論他們的學業如何,反正也是同樣參加校際比賽,代表名校便比代表非名校好,而且名校也可能有較好的配套或安排給他們,所以部份這類學生也樂於轉校至名校,這樣令名校的校際比賽更出色。

另外,整體來說,名校的家庭背景便比非名校好,所以其家長也較有能力提供其子女充足的支援,例如覺得學校所提供某體藝的培訓不足夠,他們可以自行在課餘在外找師資來輔助子女,培訓資源之外,某些體藝所涉及器材價值不菲,例如某些樂器,當普遍學生所用的樂器都是初學用的,名校的家長便有資源去購買價錢高昂的樂器,當整個樂團的樂器都比其他非名校優勝時,能夠有較好表現也是合理的。反觀非名校,尤其是官津中小學,學生家境不太好,所有培訓和器材的資源,也得由學校來負責,在有限的資源下,這些學校在校際比賽中便較難有出色表現。

名中小學,某一樂器可能便有多位學生同時練習,聽過有名校讓多於一位學生練習樂團內同一個樂器,這幾位學生要到演出時才知道誰是直正上台表演的那一位,所以他們平日必定要努力練習,務求表現比其他同學好,才能直正上台表演,否則便只得坐在台下看著同學演出。名校便是可以有這樣的條件,引入競爭來令整個樂團有更好的表現。

以上便是我所見所聞,名校之所以能爭取或保持成為名校的方法,也許還有其他的。無論如何,能成為名校,便可以有更好的資源(不論是校方本身或是學生的家長),更容易引入競爭,令學校有更出色的表現(但未必不是個別學生),從而進入良性循環,令名校繼續是名校。

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普教中,還是廣教中?

最近遇到一位中學校長,閒談教育事務,其間我向他請教究竟在香港學校教導中文,用廣東話教授好還是普通話教授好。我的女兒所就讀的學校就是用普通話教導中文,校長的意見令我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也許我和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我們以前以廣東話學習中文,所以部分學生在作文時便把很多口語寫到文章去,令文章只有香港人才能看得明;因此,我們都覺得如果我們的學生以普通話學習中文,他們便不會再把口語寫進文章去,因為我們理解,可以用普通話說得出來,便是可以寫出來,所以用普通話教中文便比用廣東話教優勝,亦令家長覺得這是學校其中一個吸引的地方。

校長跟我表示,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實行了多年,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研究或文獻發表,來證實以普通話教授的學生的中文科表現比較好,這表示以普通話教導中文並沒有令學生的中文科表現更好。他並表示,數年前公開試的中文科有聆聽理解一卷,雖然學生上中文堂時是用普通話教授,但是當學生應試時,他們大部分還是選擇廣東話為語言,這表示學生在多年普通話教授中文之下,還是對廣東話更有把握。

更重要的是其實我們所重視的是中文科表現,而中文科表現則包括不同方面,例如閱讀理解,寫作時的文章的結構、用字和修飾,用普通話教導中文,並沒有令學生在這些方面有任何進步。因此,用普通話教導中文,其實不比用廣東話教中文為好,極其量是學生的普通話是好了一點,但是教育界用了那麼多資源來推普通話教中文,真正效果不大。

我從我女兒以普通話學習中文的情況中所見,的確用什麼話言來學中文,不會令她覺得中文變得更有興趣,但在口語方面,因為學普通話在中文旁邊是有拼音,所以學生較易知道每一個字是怎樣讀,反觀我們以廣東話學中文,學生只能從老師口中學到每個字的讀音(查字典是可以查到廣東話音,但是也許我們自小便沒有養成查字典的習慣),因此,我看到女兒看文章時,她反而懂得普通話是怎樣讀,她不懂得某些中文字的廣東話音,感覺有點奇怪,更有趣的是,我曾聽過女兒的同學朗誦唐詩,讀得既準又好聽,但實際上她最不喜歡中文科,她能朗誦只是因為她看著拼音來讀而已。

所以在香港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其實只是「綽頭」。當然,如果我們的重點是學生能把普通話說好一點,用普通話教中文便比用廣東話教中文好而已。想深一層,要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還得從基礎開始做起,多看中文書、多想、多寫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