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1, 2014

普教中,還是廣教中?

最近遇到一位中學校長,閒談教育事務,其間我向他請教究竟在香港學校教導中文,用廣東話教授好還是普通話教授好。我的女兒所就讀的學校就是用普通話教導中文,校長的意見令我對這個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也許我和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我們以前以廣東話學習中文,所以部分學生在作文時便把很多口語寫到文章去,令文章只有香港人才能看得明;因此,我們都覺得如果我們的學生以普通話學習中文,他們便不會再把口語寫進文章去,因為我們理解,可以用普通話說得出來,便是可以寫出來,所以用普通話教中文便比用廣東話教優勝,亦令家長覺得這是學校其中一個吸引的地方。

校長跟我表示,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實行了多年,但是到現在為止,沒有任何研究或文獻發表,來證實以普通話教授的學生的中文科表現比較好,這表示以普通話教導中文並沒有令學生的中文科表現更好。他並表示,數年前公開試的中文科有聆聽理解一卷,雖然學生上中文堂時是用普通話教授,但是當學生應試時,他們大部分還是選擇廣東話為語言,這表示學生在多年普通話教授中文之下,還是對廣東話更有把握。

更重要的是其實我們所重視的是中文科表現,而中文科表現則包括不同方面,例如閱讀理解,寫作時的文章的結構、用字和修飾,用普通話教導中文,並沒有令學生在這些方面有任何進步。因此,用普通話教導中文,其實不比用廣東話教中文為好,極其量是學生的普通話是好了一點,但是教育界用了那麼多資源來推普通話教中文,真正效果不大。

我從我女兒以普通話學習中文的情況中所見,的確用什麼話言來學中文,不會令她覺得中文變得更有興趣,但在口語方面,因為學普通話在中文旁邊是有拼音,所以學生較易知道每一個字是怎樣讀,反觀我們以廣東話學中文,學生只能從老師口中學到每個字的讀音(查字典是可以查到廣東話音,但是也許我們自小便沒有養成查字典的習慣),因此,我看到女兒看文章時,她反而懂得普通話是怎樣讀,她不懂得某些中文字的廣東話音,感覺有點奇怪,更有趣的是,我曾聽過女兒的同學朗誦唐詩,讀得既準又好聽,但實際上她最不喜歡中文科,她能朗誦只是因為她看著拼音來讀而已。

所以在香港以普通話教授中文,其實只是「綽頭」。當然,如果我們的重點是學生能把普通話說好一點,用普通話教中文便比用廣東話教中文好而已。想深一層,要提高學生的中文水平,還得從基礎開始做起,多看中文書、多想、多寫等等。


8 comments:

IPSW-03-04 said...

我以前也聽過用普教中未必比廣教中好,更舉了一些例子,並說孫文也是講廣東話的,當時聽來也覺有道理,可惜現時已忘記了那些道理了。

看到多數以普學中的學生選用廣東話作聆聽測驗,我立即好奇地問同樣是以普學中的女兒會如何選擇,不出所料,她選了用普通話。

另外,你覺得你女兒學中文不會因普教中而覺得更有趣味,學得更好。有沒有考慮過是因為她學英文學得好,喜觀看英文書多於看中文書,所以就不察覺她對中學的興趣!

我沒理據反駁專家學者的研究結理,但總覺得,以普學中,始終會減少唔知唔覺寫左廣東話都唔知既壞習慣。更甚者是只喜觀看用廣東話寫的文章!

Herbert SHIU said...

對於選擇普通話或廣東話來參加聆聽試,我會想,也許早期以本地人用普通話教中文的那一批學生,他們仍覺得他們理解廣東話的能力比理解普通話為強,這也許應用於現時大部份的主流中小學。

對於以母語為普通話的老師來以普通話教中文的一類學生,就好像是我女兒的情況,他們真的可能會覺得普通話更易理解,因為他們自小便學習所有中文字的普通話讀音,而且校内要求學生之間以普通話對話,幾年下來,他們反而不太認識廣東話的讀音,所以他們對普通話更有信心,所以選擇普通話也是合理的。

對於我女兒,慶幸她很喜歡看中文書,也很喜歡以中文作文,所以是普教中與否並不是主因。我知道,女兒有部份同學,真的對中文抗拒,只喜歡看英文書。

對於廣東話,我自己則有時感到很難取捨。我寫文章時,用白話寫出來沒有問題,但是總覺得如果讀者都是香港人或懂得廣東話的人,某些情況下,寫廣東話更能生動和貼切地表達我的意思。

其實說到底,我們每個中國人,理應多看本身文學裡的書,從中學習中國的傳統思想、智慧和歷史,要緞練的是我們的思想和思考能力,用什麼語言來讀出來其實都是其次,所以用了普教中,並沒有令香港學生多看了中文書,多了解中國文化,更遑論中文的理解和寫作能力。

麥漢華 said...

邵博士你好!
我係亞洲電視《時事追擊》記者麥漢華,有一些關於「普教中」的問題想向你查詢,我已發電郵給你,煩請查閱。

Herbert SHIU said...

麥先生,謝謝。已覆電郵。

William LF said...

隱約覺得 普教中 是較優。語言影響思維,少一重 「翻譯」 ,快一點寫作。效果雖然不能在成績上反映,但速度上可能有分別。語感亦可能較強,在考試以外的好處,未必在短時間察覺得到。這只是一些猜想。

Herbert SHIU said...

昨日有件事亦令我反省「普教中,還是廣教中」。

話說昨天我女跟我說某某說話「結結巴巴」,跟著我問她:「如果用廣東話來講,應該怎樣說?」她以為我是問她廣東話「結結巴巴」是怎樣說,所以便用廣東話說「結結巴巴」。跟著,我便教她,廣東話我會用「吞吞吐吐」,「講野窒下窒下」,甚至就說「某某講野漏口」。

跟著我發現,如果學校只講普通話,父母又沒有時間跟子女用廣東話閒話家常,只是溫習,有些更特地全日以英語對答,不知我們的孩子會否有一天,原來已不懂得廣東話裡的用字,俚語,更甚是廣東話中的文化。跟著,我們的子女所說的話,所用的形容詞,原來已經變成書面語,可以寫出來了。

這現象是好是壞,我不是語言專家,也不是什麼保衛廣東話份子,我不敢說。

Unknown said...

Hi Herbert,

Principle Lau had shared a study she conducted with a Beijing university. They randomized students to be taught by the same teacher using either PTH or Catonese. (She did not mention the sample size.) The students were being followed up for 5 years with regular assessments.
The results found that for the top students, (those with the best markings at the beninging of the study), both groups had the same good results after 5 years.i.e. PTH or Cantonese teaching did not affect their Chinese standard. For the middle group after 5 years those taught by PTH will have slight better results than the Catonese group. The greatest improvment was seen in the bottom group. Those taught by PTH had significant more improvement than the Catonese group.

So there are studies and evidence. That why CKY use PTH to teach Chinese.

Herbert SHIU said...

Hi Eunice,

謝謝。

我近日經過蔡繼有學校圖書館外,都見到有篇報導係咁講。我希望可以找到這份研究報告睇睇。

再次謝謝提醒返我。

Her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