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22, 2019

海外升學(三)

我沒有看過由政府發放的報告,但相信到海外升學的學生之中,便以升讀大學為主,但是近年發現身邊的朋友,以及社會當中不同階層的家庭,愈來愈多讓孩子在中學甚至小學階段到海外升學。而這裏所提及的海外,便是香港學生主要到海外升學的國家,主要是英、美、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等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國家。

對我來說,感受最深的是陳奕迅的女兒到海外升學的新聞,原因是他的女兒和我女兒是同年報考小一的,所以當時他女兒得到女拔萃取錄的時候,全家雀躍萬分,很多傳媒都有報道,我亦當然有留意,所以到現在,如果他女兒還是留在香港升學,她應該是一名中四學生了。換句話說,這女孩子沒有在香港完成整個中小學課程,令我反思當年他們那麼著緊女兒報考小學,亦為女兒得到女拔萃取錄而雀躍,但是最終沒有在香港完成中學課程,那麼他們當初為什麼那麼著緊要為女兒報考女拔萃,當時他們心裏的想法是什麼呢?而現在又為什麼讓女兒到海外升學去呢?

除了陳奕迅這個例子之外,近年我亦發現我身邊的朋友,尤其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他們都會讓他們的孩子在中學階段到海外升學,能夠讓孩子在中學階段到海外升學,所需要的支援和經濟能力,便比讓孩子在大學階段到海外升學為大,所以必定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才會這樣做,而這些中產或以上的家庭,又是為了什麼做了這樣的決定呢?

姑勿論原因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家長覺得子女到海外就讀中小學,比留在香港接受中小學教育優勝,反過來說,就是香港的中小學教育,有什麼地方是比外國的中小學差。

這些國家的面積比香港大得多,所以中小學校舍也比香港一般中小學大得多,環境好得多,另外,香港人選擇的海外學校,教師學生比例亦比香港的教師學生比例少得多,例如香港一班有四十多人,老師學生比例大概是一對二十左右,但外國的學校可能是一對十左右,所以每個學生能得到老師的照顧,在外國便比在香港多得多。另外,一些需要特殊協助的學生,外國的學校可以提供個別老師來照顧這些有特別需要的學生,但是在香港,除了學校的校舍提供特殊需要學生行動的設備,應試的時間可以加長之外,其他特別的支援其實不多。

在香港的中小學就讀,雖然教育制度已經盡量減少學生之間的競爭,但是在實際升學派位的主導下,中小學學生其實是在追逐成績,為求以更好的學業成績升讀心儀學校,結果是,在香港中小學就讀的學生,現實便是讀書只是求分數,讀書壓力大,所學的不一定學以致用,但是家長和學生所花的金錢、精神和時間,如果是看作為投資,其實並不值得,學生亦失去了愉快的童年,家人之間相處的時間也少了,甚至因為學業問題而傷了親子感情,這些都可以看作為孩子留在香港就讀中小學的短處。相反,孩子到海外升讀中小學,功課少,讀書壓力細,如果是舉家去到海外,讓孩子在當地升學的話,家人間相處的時間便更多了。

香港在回歸後,經歷了幾個重大的教育改革,包括大學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中小學推行母語教學,相比香港從前的中學模式,有完成會考畢業的中五學生,亦有完成高考畢業的中七學生,除了部分期望在大學修讀中文系的中學生外,大學的收生要求指涉及英語成績,相比現在,所有學生均統一需要完成中六中文科課程,並且在中文科公開試中取得達標的成績,才能經聯招被本地大學取錄。對於國際學校的學生,和那些多年來重英輕中的學生,他們的中文程度並不足以達到經聯招報讀大學的要求。既然家長早知子女的中文水準能達標的機會微乎其微,家庭的經濟能力又許可,所以他們便讓孩子在完成初中階段之後,便讓子女到海外繼續升學去。

還有一些家庭早已計劃子女報考某些海外大學,尤其是那些世界級的名牌大學,他們可能發現當地某些高中的畢業生能成功被這心儀大學取錄的機會很高,所以他們會先計劃仔女入讀這高中,再報考該心儀大學。

還有一個令父母考慮讓子女在中小學到海外升學的原因,就是家長本身有子女到海外升學的津貼,例如是回歸前1996年部分入職公務員的家長,翻查資料,這些公務員可以讓子女到英國升學,但年齡限制為九至十九歲,所以這些家長會讓子女到海就讀中小學,到升大學時,家長可以選擇自費讓子女留在當地就讀,或是回港升讀本地大學。

Saturday, December 14, 2019

海外升學(二)

根據前一篇文章所提及,不同種類的學生,會選擇不同的本地或海外大學升學,那麼,我們再想想在本地大學就讀,和到海外大學升讀大學的利弊。

首先說說在本地大學升學的好處。

在本地大學升學其中一個好處,是香港人可以用一個便宜的學費於本地大學就讀,以我所知,本地大學的全日制課程,不論是哪一間大學和哪一個學系,學費大概是港幣五萬左右,相比那些自費的學生,他們的學費每年便是大概港幣十萬左右。如果學生家庭有經濟困難,更可以申請助學金和貸款,差不多可以說,只要能被本地大學取錄,便必定不會因為有經濟困難而不能完成學業。當然,如果在學期間每年均向政府貸款的話,四年累積下來的貸款,便可能高達近港幣二十萬了。

另一個在本地大學升讀大學的原因,現時本地一些專業行業並不承認在海外大學頒授的相關學位,換句話說,如果想進入本地某一些專業行業,最理想直接的方法,便是在本地大學考獲相關學歷,這些專業行業包括醫生、律師等等。我其中一位中學同學,在高中畢業時沒有被當時本地的醫學院取錄,所以便到台灣的大學就讀,最後取得台灣的醫生資格,之後便多次回港參加評核海外醫生的專業試,但多年來也不能成功通過考試,好讓他回港成為執業醫生,最終他還是留在台灣,在台灣的醫院工作,並在台灣成家立室、落地生根。老實說,從我角度來看,為什麼我這位中學同學,可以在台灣醫治病人,懂得說廣東話,但是卻不能回到香港執業呢?無論如何,本地醫學界必定有他們堅持的原因,這裏不便多說,但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想在香港成為這類專業人士,便最好可以在本地大學取得相關學歷了。

最後,留在香港就讀大學的好處,當然便是不用離鄉別井,獨自遠走他方,在香港就算是在學校宿舍居住,也可以經常和家人在一起,家人可以給予精神上和實際上的支持。

跟著便要談談到海外升讀大學的好處。

雖然說在本地升讀大學的學費便宜,其實世界上某些國家的大學,學費比香港的大學還便宜,當中某些甚至是免費的,在歐洲便有多個國家的大學便是免費的,但部分免費大學的教學語言並不是英語,所以如果選擇這些國家的大學,可能便要在到海外升學之前,在香港先行學好這個國家的語言,這可以說是一個壞處,也可以是一個好處。從好的角度來看,學生便可以掌握一種新外語,並且以一個更低廉的學費完成大學課程,部分這些非英語的國家,也許是發展中的國家,學生完成學業之後,既然精通了當地語言,更可考慮在當地發展事業。

另外,某些專業人士,在海外的發展機會便比在香港優勝,例如資訊科技、生物科技、金融科技、酒店管理、文化藝術等等。這些專業並沒有地域界限,甚至有部分專業在香港是不能取得相關資歷,例如脊醫。所以如果學生心儀的專業並沒有地域界限,亦有足夠經濟能力的話,可以到這個專業裡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學就讀,便較留在本地大學就讀優勝了。

除了在學術領域增值之外,到海外升讀大學的好處,便是學生可以增廣見聞,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學習如何和外國人相處,明瞭香港只是世界上的一個很小很小的地方,世界上還有很多不同的種族和文化,學生必須摒棄偏見,接受不同文化和思想,親身認識在海外生活的環境和就業情況,完成大學課程之後,亦不一定要回到香港工作,他們已經打開了一道通向世界的門,他們可以到世界任何地方發展他們的事業,找尋他們理想的生活。

總括來說,在本地升讀大學或是到海外升讀大學,各有利弊。家長和學生們,便可以根據學生的能力,心儀的行業或工作,所需的專業資格,家庭的經濟能力,客觀地思考究竟是留在香港升讀大學,還是到海外升學了。

Friday, December 13, 2019

海外升學(一)

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教育其中一個主要目的,是令個人改進或增值.宏觀來說是令社會更美好。也許自從人類始祖開始,人類便以不同模式來傳遞求生能力和思想文化,隨著時代改變,人類接受教育的時間越來越長,到了今天,現代社會的孩子差不多花了二十年學習,這個過程這麼漫長,在現今交通工具發達的時代,一個孩子所經歷的教育,便不受制於地域的界限,所以,學生們到海外升學選擇和機會,相比以前的孩子便多得多了。作為家長,也許應該預先思考子女到海外升學的可能性和利弊。

我想先談談的是,由我角度看到學生到海外升學,尤其是升讀海外大學的,這些年來的所見所聞。

自問出生於草根階層,所以小時候從來沒有想過海外升學這個可能性,記憶中我在高中的時候,哥哥完成高中課程,報考當時只有兩間的本地大學,為免因不被本地大學取錄而失去升大學的機會,家父便建議哥哥到台灣升學,哥哥最終得到本地大專取錄,沒有到海外升學。當時的台灣大學,還有優待香港學生的政策,收生門檻低和學費低廉,就算台灣大學的學歷在香港不受承認,聽說很多台灣畢業的大學生,便會再到美國取得碩士學位之後,再回來香港就業。

由此可見,對於中下階層家庭,到海外升學的原因,是因為公開試成績不足以入讀本地大學,為了得到更好的學歷,增加就業和謀生的機會,學生便會到海外找尋升大學的機會,至於到哪裏升讀大學,便視乎學生的學術成績以及家庭的經濟了。

再看看今天社會上的知名人士,便會發現有很多政界中人、高官要職,他們並不是在香港就讀大學,在海外升讀的亦不是什麼名牌大學,他們拿到學位或專業資格之後,便回港就業。另外,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副作用,便是這些原本學業成績不足考入本地大學的學生,到海外升學這數年,給他們一個良好的語境練習外語,讓他們回到香港工作的時候,他們和外籍人士溝通的能力,反而給他們在職場或仕途上力爭上游很大的幫助。

至於那些學業成績優良的學生,學業成績足以讓他們考進本地大學,尤其是本地「神級」學系,例如醫學院和法律學院,畢業後成為專業人士,實現他們的理想,所以這些成績優異的學生,並沒有到海外升學,只是在本地大學完成學業後,便到本地職場就業,成為專業人士。

最後,本地部分頂尖的學生,被海外世界級的大學取錄,甚至提供獎學金讓他們免費完成課程,這些在海外名牌大學完成學位的學生, 部分會在當地就業,例如任職名牌大學的講師教授,或在跨國公司任職,他們亦有部份選擇在當地工作數年後回港工作。所以,在現今世界各國都求才若渴的情況下,學生只要能證明本身是絕頂人才,便會得到各國的垂青,提供升學就業的機會。

由此可見,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完成中學學業之後,成績中下的學生,會選擇到海外的平民大學就讀,成績優異的,則會選擇在香港以便宜的學費完成大學課程,至於考獲頂尖成績的學生,則會到海外世界級的大學就讀。當然,以上是宏觀所有學生而作出的結論,個別學生的成就,並不一定取決於他們在那裡完成大學課程。

Monday, December 02, 2019

教育的反思(五)

學生這個名字,顧名思義,就是學習如何生活、如何生存,又或是生活的意義。因此,現在我們的學生在學校裏所學的知識,其實是不足以讓學生在畢業後永遠勝任所擔任的工作。曾經聽過一個研究結果,在大學裏所學的東西,只足夠某畢業生在畢業之後五年內應用,換句話說,學生在畢業之後,是要不斷學習,才能讓他在社會中謀生。學習如何學習,是學生在學校裡最需要學習的東西。

但是,我們看到香港的教育制度和學習環境,便是一個追逐分數,比較名次的鬥獸場, 所有學生都不能置身事外。在這個學習環境當中,學生所能領略到的,學習便是要去爭取分數,能夠取得高分數的,便會有美好的將來,否則,便是失敗者,失去了對自己的自信心,跟著便會順應著別人對自己是失敗者的期望,放棄自己,對將來也失去了希望,覺得自己生不逢時,從此一生人得過且過。

由此可見,學生在學校裏,最重要學到的,是如何去學習,有終生學習的想法,另外,要對自己有信心,尤其是覺得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找到謀生的方法。終生學習的能力,是學生對世界有好奇心,擁有很強的觀察能力,並懂得如何去找尋相關知識或資訊。至於自信心,學校和家長必須給予學生,適合的學習進度,以及適合的評核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學生所學的是他們能力所及,評核的程度,亦是學生能夠得到一個具鼓勵性的分數,讓學生能不斷從學習當中得到成功感。

也許家長為孩子思考最多的教育問題,是找尋學校的教育表現,例如畢業生的成績和升學結果,來為孩子選擇學校。但是孩子入讀學校之後,家長便只集中注意力在孩子的學習進度和成績。其實,家長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這個學習過程中的反應,例如孩子是否對學習感興趣,學習過程是否有成功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最重要的是,對自己和將來有沒有信心等等。

同時,家長應該在適當的時候,讓孩子嘗試失敗的滋味,因為人生總有逆境的時候,孩子必須在年少的時候,學習如何面對失敗,並且明白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嘗試,自己是可以在失敗當中再站起來的。如果家長在學校當中,找不到可以給孩子挑戰的機會,便可以考慮讓孩子參加一些校外的比賽,例如一些體藝的項目。

這些體藝的項目,成績除了靠天資之外,同時亦決定於孩子的投入程度和努力,可以讓孩子明白付出和收穫是成正比的,但是名次卻決定於有哪些參賽者,讓孩子明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應只著眼於單次比賽的成績,而是是否可以在每一次比賽當中有進步,學到更多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只要不斷嘗試,終有一天自己可以得到優異的成績。在過程當中,孩子便可以鍛鍊他們的毅力,建立他們的自信心等等。

最後,總結「教育的反思」這幾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家長陪伴孩子走過漫長的教育旅途,最終的目的,是孩子在進入社會時,可以獨立面對他們的將來,即是他們對自己有信心,不論世界如何轉變,他們都有能力去面對,好好的生活下去。所以,家長給孩子最重要的,不是高學歷,而是良好的性格、正確的價值觀、對自己的自信心、終生學習的能力、廣闊的人脈和待人接物的技巧等等。家長在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當中,便要不斷思考孩子是否在學業成績之外,個人素質亦在不斷改進。否則,家長便真的要,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

Sunday, November 24, 2019

道歉啟事

首先要跟各網友道歉。因為最近在Blogger管理平台操作的時候,無意中瀏覽到留言管理網頁,才發現有很多未處理的留言,便即時處理了一些,而要花時間寫文章或回電郵的,我會盡快完成。

沒及時處理留言的原因,是由最初成立網誌開始,每個留言,我都收到電郵,但原來自去年開始,Blogger便停止了這個功能,所以就算有留言,我也沒有收到通知。

我已更改了留言設定,希望以後所有留言,我都可以即時收到通知,而我會盡快處理的。

Monday, October 07, 2019

教育的反思(四)

近日發生在香港的事件,給我的啟示是作為父母,除了供書教學之外,還有其他的責任,例如提供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包括現在和將來。換句話說,也要為子女將來是否留在香港,或是在海外謀生,認真的思考,有需要的話,也許要在教育上作出相應的部署。

正如之前的文章所講,父母當然希望子女能學業有成,能在香港作為專業人士,那麼生活便有保障,所以,如果子女是適合本地的教育制度,能進入心儀學校,能夠名列前茅,有望得到本地大學醫學院、法律學院或其他能取得專業資格的學系取錄,將來成為專業人士,方向清晰,沒有任何問題。

如果子女所專長的學科,並不受限於本地就業市場,其實子女是有選擇可以到海外就讀大學,取得相關資歷的。大學畢業之後,便大都有選擇留在當地工作,或是回流到香港找工作;前者更可以考慮因為工作關係,申請當地的居留權。由此可見,父母也可以考慮子女會否在某階段到海外升學,一般來說,本地的學術科目的程度相比海外是較深的,最明顯的例子便是數學科,另一方面,問題最大的是出於語文科目之上,例如在海外已經沒有中文科,本地學生的英文水準不及海外的當地學生,再加上他們通常需要學習第二語言,所以香港學生到海外升學後,便可能需要即時學一種新語言,例如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等等,現時本地一些學校也會教授第三語言,如果子女就讀這些學校,便可以提早學習另一種語言,某個程度上是對於到海外升學是有幫助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本地有些學校的教學模式跟外國的教育模式接近,所以如果父母有打算讓子女在某階段到海外就讀,在為子女選擇學校時,學校的教育模式是否和海外學校接軌,也是一個其中值得考慮的因素。這些學校包括本地的國際學校、一些直資私校,尤其是那些提供IB課程的學校。

既然海外學校的程度比本地學校淺,家長如果有心讓子女到海外升學,也許不必過於在學業上催谷,只需要子女盡力而為便可,反而必須盡量提高子女的語言能力和自顧能力,好讓子女能更容易適應海外寄宿的生活。另外,如果父母同時打算讓子女在海外完成學業之後在當地工作,所選擇的學科和專業知識,便應該以當地職場的工作環境和職場需要為最大考慮了。

總括來說,父母為子女思考教育安排,也許不應著眼於眼前,還要思考十多二十年之後的將來,亦不應只著眼於香港,還可以思考海外。當父母把視野在時間上和地域上擴展開去,可能對子女教育的目標、期望和做法有所改變。

Wednesday, September 25, 2019

教育的反思(三)

當家長看到筆者上一篇「教育的反思(二)」的時候,不知是覺得認同,還是覺得不太全面,無論如何,希望家長在繼續思考子女教育的問題前,可以想想自己對子女教育的期望。筆者是覺得教育不應該只包括學習謀生技能,也應該有其他方面發展,但是,無可否認,學習謀生技能的確是子女接受教育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因此,作為家長,我們不是應該先看看我們是怎樣謀生嗎?讀者再繼續看下去之前,不如先停一停, 想一想,自己是如何謀生?自己的謀生能力是否理想嗎?同時也想一想所認識的人當中,覺得誰的謀生能力最好?或簡單來說,某某用了什麼的謀生技能,得到了什麼的生活水準?

筆者的父母都是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來香港的,之後在香港辛勤工作,成家立室,養活一家人,雖然只是社會中的勞工階層,但是生活穩定。筆者記得自己還小的時候,父母跟我說:「如果希望將來不用在街上工作,日曬雨淋,可以在舒適的辦公室內工作,今天便要努力學習,學有所成,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吧。」這就是筆者父母所作出的建議,筆者亦跟着這個建議去做,總算學有所成,得到專業資格,擠身中產家庭階層,這就是說,作為打工仔的父母,給子女的建議,配合了學校田鴨式的教育,重量不重質的製造適合職場的員工,最終在這個模式和環境成長的子女,大都變成了下一代打工仔,成績好一點的,便成為了專業的打工仔,最終也可以建立中產的家庭吧。

由此可見,對社會認識不多,沒有廣闊的人脈關係的家長,所能給子女的建議便是如此。那麼,現在新一代的中產家長,對社會以及整個世界的認識,加上社交圈子的人脈,理應更清楚在這個社會當中,有哪些謀生方法,以及不同的謀生方法可以得到怎樣的生活水準吧。那麼,家長可以想想,根據自己的人生經驗,現在的謀生技能,尤其可以得到富裕生活的,便是只得專業資格嗎?應該不是吧。

專業資格,例如醫生、律師,當然是謀生能力的保證。但是要考得這些專業資格,也許家長明白,如果子女不是讀書的材料,是勉強不來的。那麼孩子要有什麼的個人素質,才是讀書的材料呢?這包括孩子是聰明、記性好、專心、自制能力高等等,家長在孩子小時候,便可以觀察到孩子是否屬於讀書的材料吧。可以這樣說,現在的孩子其實天資都差不多,天資不可改變,但家長可以改變後天的素質,例如專心和自制能力,如果家長成功培養這些後天的個人素質,便可以讓孩子努力學習,向專業資格方向邁進。否則,家長不應該勉強吧!

家長如果發現子女並不是讀書的材料,可以想像子女並不會名列前茅,但是可以想想,社會中還有其他專業資格的要求並沒有與醫生律師那麼高,尤其是教育界和醫務界,只要子女的成績一般到中上,便可以報讀這些專業的大學課程,尤其是護理或護士類的工作,社會的需求必定越來越大,所以只要在公開試取得中等的成績,便已經可以報讀相關課程,入職這些行業。筆者友人告訴筆者,說政府架構中某些部門的職位,非常冷門,只要報讀職訓局的相關課程,便可以入職,起身點相當高。因此,家長除了提供子女資源去改善學術成績之外,其實也可以透過自己的社交圈子,為子女找出最好的就業機會。

中產家長必定曾經帶子女參加一些體藝的課程,因此,家長必定清楚這些體藝課程的老師,收入其實相當可觀。筆者知道有些體育運動的導師,收費和學習樂器的老師看齊,每小時數百元,如果收生情況理想,這些老師月入可有數萬到十多萬不等,這已經和某些專業人士的收入差不多了,如果這些體藝老師懂得把體藝變成一門生意,例如成立學校,聘請其他同業來教導孩子,從此走上營商之道,收入可能更可觀。由此可見,如果家長發現子女對於某體藝項目有過人之處,其實是可以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才能,孩子既喜歡這個項目,又可以把它作為終身職業,這比強迫他們埋首學業好得多了。

家長可以想想,如果自己沒有專業資格,亦沒有任何體藝項目的教練資格,還可以找什麼工作來做呢?筆者想到的,可以做生意,可以做營業代表,收入亦可相當可觀。跟着家長要想一想,一個做生意或做營業代表的人,需要什麼個人素質呢?我想到的,是要有毅力、有創意、主動、社交能力好、執行力強。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子女不是讀書材料,亦沒有一項體藝項目有過人之處,便應培養子女以上的個人素質,好讓他們能自行開創他們的事業。

以上的討論只是筆者能列舉的行業和相關素質,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對職場的理解,思考子女有什麼出路,以及相關的條件,從而想出如何去培養孩子。家長的閱歷越多,所能想像的做法便越多吧。

Sunday, September 15, 2019

教育的反思(二)


在家長為子女思考如何為子女部署教育之前,也許家長應該先去想一想子女經過近二十年的教育之後,家長其實有什麼期望,換句話說,家長期望子女到時是怎麼模樣,有什麼能力?

也許對大部份家長來說,這個問題最直截了當的答案,就是希望子女完成學業之後,有能力獨立謀生,更理想的是他們可以過一個安樂舒適的生活,能建立他們自己的家庭,家長可以安心退休,圓滿了結了生兒育女的責任便是了。跟着,不同類型,不同背景的家長,根據他們自己的理解和對社會的認識,便會得出不同的想法,對子女的教育也有不同的期望。

以我的認識,社會上的上層社會,家境富裕,人脈廣,他們有能力為子女選擇學費最高的學校,可以想像,那裏的學生,都是來自相同的階層,到子女升大學時,這些家長有能力支持子女入讀外國的名大學。子女完成學業後,學業成績好的,可以成為專業人士,否則亦可以繼承父母的生意,或靠着父母的社交人脈,再加上同學以及其父母的人際網絡,在父母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事業。另外,這些家長的視野是全世界,亦即他們會清楚世界上那個地方最適合子女發展,便讓子女去那裡工作或謀生,也是可以的。

對於草根階層的父母,他們忙於工作,本身已沒有時間陪伴子女,亦沒有能力讓子女入讀需要付學費的學校,對不同學校的認識不多,亦為了慳交通費,所以只會讓子女入讀在家附近的學校;同樣因經濟能力和時間所限,不能為子女提供任何課外的興趣班。簡單來說,本地草根的父母,沒有什麼選擇,子女只能被選擇入讀官津學校,子女將來的成就,就靠子女本身的能力和際遇了。這些草根學生的父母是打工的,尤其是服務性行業的,回到學校,老師們又是打工的,所以在這個環境之下培養出來的學生,也大都會是希望考得好成績,能入職多專業便多專業的職位便是。宏觀來說,這些家庭加上官津學校,培訓出來的學生,除了小部分學業成績好,能入讀大學成為專業人士之外,大都成為了社會上服務業的前線員工。

最後,中產家庭的父母,從來都是最無奈的一群。雖為中產,但實際上沒有能力為子女在他們完成學業之後,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條件給他們,所以子女必定要靠自力更新來給自己良好的生活。而這些中產父母,也許大都是雙職,而都是職場中中層員工,既然不是做生意謀生,不敢昂然期望或鼓勵子女將來可以靠做生意賴以為生,所以,最穏妥而安全感最大的做法,便是令子女可以考得某些專業資格,尤其是一些本地受保護的行業,例如醫生、律師等等。而要成為這些專業,便要入讀本地最高學府,這些學系競爭激烈,入讀本地名校並得到良好的學術成績,便能更有把握考入這些學系,同樣道理,便是要入讀最好的名小學,以及最好名幼稚園。為了進入這些名學校,所有這類型的家長便要各出其謀,為子女增值,實際上便是在不同範籌裡催谷子女了。

所以,家長看到這裡,可以想一想,如果有人跟你說,保證你的子女在完成學業之後的生活,不論學業成績如何,也可以得到舒適富裕的生活,今天的你,會把和子女共處的時間,花在子女上興趣班而你在外等候,還是會用來一起渡過親子的時光?(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在福利主義的國家裡,學校的課程較淺,父母亦鮮有催谷子女的學業,天大地大,週末的時間都是一同外遊。)

Saturday, July 20, 2019

教育的反思(一)

曾經看過一條網上的短片,內容講述現今世界相比百多年前的世界進步很多,但是反觀學生在學校上課的情況,卻沒有多大轉變,還是學生在課室裡,靜靜的坐在座位,聽老師在黑板面前講課;近期,我亦看過一本一百廿年前由一位法國作家出版的書,名叫「烏合之眾」,這位作者那時已經批評當時的教學模式,只適合三分之一的學生,學校並沒有適當地為學生準備畢業後的世界。

由此可見,當我們今天不斷批評教育制度出現問題,其實這些問題由來已久,令我覺得更可悲的是,我們的老師大都擁有相關的教育文憑,甚至有些老師校長,更是教育系博士。教育大學或教育學系當中的學者,理應對教育有很深的了解,明白怎樣的教育才是最適合學生的,可是他們明明白白的知道現今的教育並不適合所有學生,但是他們並沒有積極改變整個教育制度,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這給我的印象,是老師們只是學到了如何把教材教得好一點,令學生可以更有效率把內容學懂了,到考試時可以取得更高分數,其他的教育理念,如何去教導學習能力稍弱,甚至有特殊需要的學生等等,在現今教育界的大環境下,只變成空談。

在香港,老師們花了那麼多時間,取得了教育文憑,有些老師半工讀考取教育碩士、博士,到頭來還是一成不變的在學校裡,採用由來已久的方法教導學生,我相信取得教育文憑的老師,的確比沒有教育文憑的老師更懂得如何教導課程,但是,真的要花那麼多時間和金錢嗎?令我覺得,這些教育資歷,只是令他們可以入職作為老師,還能夠取得較高的收入罷了。

但是想深一層,香港不是有一些校長,在學校裏推行一些教學方法,改善了學校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環境,甚至因此提高了學校的收生人數,令學校起死回生嗎?細心想想他們的做法,其實並不是什麼很特別的做法,亦不是什麼只能在教育文憑課程中學到的做法(否則所有老師都會得這樣做),所以這些校長或教育學者的做法,只是他們本身的決心、能力去推行這些做法,跟他們的教育學歷並沒有絕對關係。

總結來說,加上這些年來的觀察所得,作為家長,如果期望香港的教育大環境(至少在子女就讀大、中、小學期間的十多二十年內)有任何大轉變,似乎不必奢望,子女適合本地現時教育,而父母也接受這套制度可以好好的培養到自己子女,又或是父母本身沒有能力另找途徑的話,便不必多心,就讓子女入讀本地主流免費教育便是(或需調整自己和子女心態),否則,父母便真的想想將來,跟著想想怎樣的教育,最適合自己子女,父母亦能力所及的話,便著手去執行了。

Tuesday, March 19, 2019

香港教育問題之我見

近日有關教育的新聞當中,鬧得最熱烘烘的一件新聞,必定是女教師在學校內跳樓身亡的這一段新聞了。這段新聞令社會大眾感覺到香港的教育是病了,而且是重病,那麼香港的教育問題究竟在哪裏出現問題呢?這麼多年來,那麼多教育學者,那麼多政府官員,都費盡心思,為什麼仍然解決不了問題,這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

對於那位在校內墜樓身亡的老師,我在想,為什麼她要自尋短見呢?對於一個自尋短見的人來說,我相信是她找不到出路,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思前想後之後,便選擇了結束生命來逃避面對這個困局。那麼,對於這位老師來說,她的困局是什麼呢?

根據新聞報道,這位老師作為老師已經七年了,她所面對的困局,是校長不合理的要求,和不留情面的責罵,所以這位老師必定極不快樂。如果我是她,我會轉變工作的地方,到另一間學校去任職,但是這個老師沒有轉校,也許她會覺得在其他學校會面對相同的處境,轉校也不是解決的辦法,那麼不轉校,是否可以轉行呢?也許她在任職七年老師之後,現在所得的薪金在其他行業是賺取不了的,如果她本身有經濟的壓力,例如她是家庭的經濟支柱,又或要負擔房子的按揭,便不能輕言轉行了。由此看來,這位老師終極的壓力,可能便是來自生活和經濟了。

那麼那位校長,她又為什麼要這樣苦待那位老師呢?我可以想到的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也許是香港所有學校校長所面對的困境。對於校長來說,當然最想學校可以辦得有聲有色,得到眾多家長支持,報考人數不斷上升,反過來說,校長最怕見到的是,學校的升中或報考大學的成績每況愈下,家長有見及此,便不再支持這間學校,不讓子女報讀這間學校了,學校的報考人數越來越少,收生不足,學校縮班,最終便是殺校,校長和所有老師失去了工作。所以校長在公在私,便要催促老師的工作,改善學生的學業成績,要求老師負責更多課外活動,增加學校的吸引力,希望有更多學生報考就讀。

另一個原因,也許是陰謀論的,便是因為老師的職位是「易請難炒」,當一個老師得到一個長工的職位,其實學校是很難辭退這位老師的,因此,如果校長希望提拔其他老師,又或聘請自己心儀的人選作為老師,又或聘請新老師的薪金比聘請服務多年的老師為低,校長為了這些不能明言的原因,便會對某些老師諸多挑剔,令他們知難而退,讓出職位,好讓校長能達到他的目的。

對於以上兩個原因,其實說到尾,原因都是因為生活和經濟原因。對於現時的香港,生育率低,每年的學生人數不斷減少,殺校的壓力便越來越大,大部份作為老師的,在教育大學就讀多年,完成相關學位,找到一份教職,經過多年工作之後,薪金已增加到一個可觀的水平,再加上他們其實並沒有在其他行業任職的經驗,他們的思想性格也許不能適應外間的職場,亦不容易賺取和他們以前任職老師時的薪金,所以這些任職多年的老師,失去教席是他們最大的壓力來源。

之前提及,校長的壓力來自家長是否追捧這校長所管理的學校,而家長選擇學校的準則,其實主要是看學校的升中、升大學結果,例如有多少比例的學生能入讀大學,和可以入讀那些學系,而家長為何那麼緊張入讀大學的學系,是因為學系決定子女在大學畢業後的職業,而職業亦決定子女的待遇,不同學系的畢業生的待遇相差可以很大,所以家長是如此看重學校的升大學結果。由此可見,校長的壓力,間接亦是因為學生需要面對生活和經濟壓力。

想像如果香港的生活水準不是那麼高,不同行業之間的待遇差別不是那麼大,就算學業成績不好,也可以找到工作,獲得合理的生活水準,家長在子女年少的時候,便不會如此緊張催谷子女的學業成績,學校亦不需只重視學業成績,可以採用更靈活的教學模式去教導學生,整個教育界也不需要再承受那麼大的工作壓力了。總結以上不同角色的研究,他們的壓力最終也是來自生活和經濟的,換句話說,只要香港的生活水準,貧富懸殊的情況沒有改善,由政府而來的資助沒有明顯增加,或香港的出生率沒有明顯增加,學生、家長、老師和校長的壓力,是沒有辦法解決的。

作為家長,我們實在沒有能力改變社會的現況,更遑論改善貧富懸殊的狀況,我們所能做的,便是要想通子女將來的生活水準,未必和他們的學業成就有必然關係,不必勉強催谷子女的學業成績,家長必須明白子女的強處弱處,協助他們找出他們的謀生技能,建立良好的性格和情商,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他們在離開學校之後,便會為他們自己着想,找尋他們自己的生活了。

對於現時的老師,也許他們應該思考他們能否承受現時的壓力,如果不能的話,他們也許應想想是否可以降低生活的水準,轉工或轉職,讓自己不再承受那麼大的工作壓力。對於現時和將來就讀教育大學和打算入職作為老師的學生,他們應想想香港所需的老師人數必定越來越少,他們是否願意投身一個需求越來越少的行業內,作為老師,如果他們並非有遠大的理想作為老師,也許他們在完成教育大學的課程,取得大學學位之後,是否應該思考投身其他行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