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感受最深的是陳奕迅的女兒到海外升學的新聞,原因是他的女兒和我女兒是同年報考小一的,所以當時他女兒得到女拔萃取錄的時候,全家雀躍萬分,很多傳媒都有報道,我亦當然有留意,所以到現在,如果他女兒還是留在香港升學,她應該是一名中四學生了。換句話說,這女孩子沒有在香港完成整個中小學課程,令我反思當年他們那麼著緊女兒報考小學,亦為女兒得到女拔萃取錄而雀躍,但是最終沒有在香港完成中學課程,那麼他們當初為什麼那麼著緊要為女兒報考女拔萃,當時他們心裏的想法是什麼呢?而現在又為什麼讓女兒到海外升學去呢?
除了陳奕迅這個例子之外,近年我亦發現我身邊的朋友,尤其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他們都會讓他們的孩子在中學階段到海外升學,能夠讓孩子在中學階段到海外升學,所需要的支援和經濟能力,便比讓孩子在大學階段到海外升學為大,所以必定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才會這樣做,而這些中產或以上的家庭,又是為了什麼做了這樣的決定呢?
姑勿論原因是什麼,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家長覺得子女到海外就讀中小學,比留在香港接受中小學教育優勝,反過來說,就是香港的中小學教育,有什麼地方是比外國的中小學差。
這些國家的面積比香港大得多,所以中小學校舍也比香港一般中小學大得多,環境好得多,另外,香港人選擇的海外學校,教師學生比例亦比香港的教師學生比例少得多,例如香港一班有四十多人,老師學生比例大概是一對二十左右,但外國的學校可能是一對十左右,所以每個學生能得到老師的照顧,在外國便比在香港多得多。另外,一些需要特殊協助的學生,外國的學校可以提供個別老師來照顧這些有特別需要的學生,但是在香港,除了學校的校舍提供特殊需要學生行動的設備,應試的時間可以加長之外,其他特別的支援其實不多。
在香港的中小學就讀,雖然教育制度已經盡量減少學生之間的競爭,但是在實際升學派位的主導下,中小學學生其實是在追逐成績,為求以更好的學業成績升讀心儀學校,結果是,在香港中小學就讀的學生,現實便是讀書只是求分數,讀書壓力大,所學的不一定學以致用,但是家長和學生所花的金錢、精神和時間,如果是看作為投資,其實並不值得,學生亦失去了愉快的童年,家人之間相處的時間也少了,甚至因為學業問題而傷了親子感情,這些都可以看作為孩子留在香港就讀中小學的短處。相反,孩子到海外升讀中小學,功課少,讀書壓力細,如果是舉家去到海外,讓孩子在當地升學的話,家人間相處的時間便更多了。
香港在回歸後,經歷了幾個重大的教育改革,包括大學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中小學推行母語教學,相比香港從前的中學模式,有完成會考畢業的中五學生,亦有完成高考畢業的中七學生,除了部分期望在大學修讀中文系的中學生外,大學的收生要求指涉及英語成績,相比現在,所有學生均統一需要完成中六中文科課程,並且在中文科公開試中取得達標的成績,才能經聯招被本地大學取錄。對於國際學校的學生,和那些多年來重英輕中的學生,他們的中文程度並不足以達到經聯招報讀大學的要求。既然家長早知子女的中文水準能達標的機會微乎其微,家庭的經濟能力又許可,所以他們便讓孩子在完成初中階段之後,便讓子女到海外繼續升學去。
還有一些家庭早已計劃子女報考某些海外大學,尤其是那些世界級的名牌大學,他們可能發現當地某些高中的畢業生能成功被這心儀大學取錄的機會很高,所以他們會先計劃仔女入讀這高中,再報考該心儀大學。
還有一個令父母考慮讓子女在中小學到海外升學的原因,就是家長本身有子女到海外升學的津貼,例如是回歸前1996年部分入職公務員的家長,翻查資料,這些公務員可以讓子女到英國升學,但年齡限制為九至十九歲,所以這些家長會讓子女到海就讀中小學,到升大學時,家長可以選擇自費讓子女留在當地就讀,或是回港升讀本地大學。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