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11, 2012

由主流學校升讀蔡繼有學校

學生轉校時有所聞,為校區位置、為不同教育模式或程度等等,各有各的原因,而我在蔡繼有學校眼見耳聽所及,有學校由蔡繼有學校轉到本地主流學校,亦有由主流學校轉校到蔡繼有學校的,有插班的、有重讀一年級的、因為蔡繼有學校的學制為五(小學)三(初中)二(高中考IGCSE)二(預科考IB),所以在不同時期轉讀蔡繼有學校,便會進入對應的某一個階段。

最近收到網友來電郵問及她子女將會由傳統中學升讀來年蔡繼有預科課程,希望我給她一些意見;因我女兒只就讀二年級,我實在沒有資格去提供意見,所以我將問題轉介到一位現時十年級的家長,向她尋求意見,之後我便再將她的意見回覆寄回來電郵的家長。看過十年級家長回覆之後,我覺得值得供其他家長參考,在得到該十年級家長的首肯之後,便將她的意見(經刪去個人資料後)登出如下:

3 aspects to consider:

1.Learner factor

As for insert students, I think the ATTITUDE in learning is a critical factor whether he/she would be happy studying at CKY. Having been at CKY for 10 years, most Yr 11 students are quite independent in learning, doing projects, presentations, etc. There are 4 classes of yr 10 and I project that there might be only 3 classes next year as some will go abroad.

It would be not that difficult to study for IB if the student is good at language(s), outgoing in character, expressive, and most importantly, having an inquisitive mind, ready to look for new knowledge and be patient enough to organize information acquired and present it with confidence.

The two years of IB training might be quite tough and good time management is required. This was Principal Lau's advice when we first entered CKY 10 years ago. However, the process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result. Whatever the exam results are, the 2-year course would be quite rewarding.

2.Choice of subjects

Parent, or the student herself better, could visit IBO website and look for the groups of subjects she's going to choose. Quite different from DSE, IB has a strict limit in choice of subjects - MUST choose one subject from 6 groups, or two from one of the groups only. That means one subject in Science, and Math are compulsory. But there is an "easier" syllabus for Math-less-able students "Math studies".

3. School climate and teaching staff

Having in CKY for 10 years, we really feel that CKY is NOT going for IB but IB just shares the same vision and mission with CKY - to develop an independent and inquisitive learner with a global perspective.

CKY has also recruited IB trained teachers and quite a proportion of them have taught IB courses locally and/or abroad. The school has closed supervision on teaching quality.

I'm not saying CKY is perfect, however, having been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for 3 decades, I personally feel that CKY is a school with relatively high 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ies compared with most local schools and is led by Principal with a passion in education (not very common really, no kidding!!).

Compared with international schools, CKY has high standard in Chinese because most students take Chinese (first lang).

教科書的問題

之前的新聞都在談論教科書,尤其集中在從民生的角度來談論它的訂價,我也想在此談談自己對教科書的看法。

學生學習,不能只看著老師寫寫講講便可以學到所教授的知識,部分學習能力高的學生可以邊聽著老師講解而同時寫下筆記,但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如果他們可以手上拿著一些有關的教材時,他們便可以更專心聽老師的講解,這尤以年紀越少越明顯,換句話說,年紀越小的學生,教材(例如教科書)對他們便越重要。

當家長收到書單時,想到如果子女上課時沒有需要的教科書,子女既不能好好的學習,而望著其他同學有教科書時,心裡也定必不好受,因此教科書可說是必需的。而當書價高企時,草根巿民因置身於安全網內,書簿費應是實報實銷的,沒有什麼負擔,百上加斤的又是中產家庭,特別是剛好在安全網以外的中下家庭。

既然教材是必需的,那麼教材可以有什麼可行的方法去製作而令老師可以用以教導學生,學生可以拿著帶回家溫習呢?

本地主流學校的課程大綱是由教育當局所訂的,理論上,老師們拿著大綱便已可以自行製作教材,但是製作過程包括搜集資料、寫作內容、製作練習、評核材料、校對等等,所涉及的工作是很繁重的;對於忙碌的老師來說,他們根本沒有空間去制作教材,個別老師也不可能製作一本完整的教科書出來,最多只能製作PowerPoint,但難道要年紀小的學生拿著PowerPoint講義來上堂和用以溫習嗎?就算個別老師可以製作好一份完整的教材,可以沿用下去,但相信從前是可行的,因為現今教育改革無日無之,課程轉變得很快,老師完成製作之後,很快便不適用;再者,很多時老師們更不清楚當局所新訂的大綱內容,又怎能期望老師自行製作教材呢?相反,由老師以外的人力資源來製作教材或教科書,完成之後交由教育當局來審批,老師便可以安心使用這些經審批的教科書,教育當局總不能將每位老師的教材來審批吧。

既然教育當局是制定課程大網的機構,由他們來製作教科書,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合理的,因為他們對課程的認識,理論上是最清楚的。但是由教育當局來製作教科書也有其弊處,例如由教育當局來製作,便沒有其他出版商會加入出版教科書的行列,沒有其他外界專業人士參與,很容易會出現錯漏,另外,在通識或國民教育方面,社會人士更會害怕政府會有預設立場等等。因此,教科書只是由教育當局來製作也有問題。另外,由政府架構來執行,他們的效率不高,其運作成本比由私人機構還要高,除非政府資助完成後的教科書,否則教科書的價值也不會低。

既然教科書不可能由教育當局來製作,所以到最後,教科書還是得由商業機構來製作,而由商業機構來製作,他們當然會以商業模式來運作,最終目的,當然也是為了牟利,這個也是無何厚非。據報導,每個年級的人數為五萬左右(近年香港每年的出生率為十萬,當中有部份是單非或雙非嬰孩,所以在港就讀的也有數萬之多),假設每本教科書為一百元,每年某一科目的銷售總額為五百萬左右,但這五百萬便包括所有編輯、資料搜集、寫作、校對、美術設計、印刷、發行、書店等等;足夠嗎?其實五百萬也不是一個很大的數目,由此看來,我覺得以教科書的書價一百元來計算,也算合理,如果某一科目有多於一個書商,每間書商所能分享的利潤便更少;由印刷至書店收益,為固定支出,如果能轉為電子書,這部分的成本可以省下,但長遠來說便再沒有下調空間;所以如果某一版可以重覆使用,編製則不必重覆,省下這部分的成本。可見如果每一版書可以應用更長時間,製作部份能省下不少,成本才能真正降低,書價才能有下調空間。

由以上可見,教科書之所以貴,是因為香港人口不算多(某一年級的學生不多),所以真正的書價收入不多,再加上行業內的競爭,課程改革令書商要經常改版,令書商(有借口)要重新製作,書價因此長期高企。當政府面對市民的壓力,便深入研究教科書行業的運作,發現原來書商是會向老師免費贈送教師用書,而這方面的支出,當然計算入教科書的成本之上。跟著便站出來說書商不應免費贈送教科書給老師,而教師用書應另外收費,否則教師用書的錢便會轉嫁在學生的教科書書價之上,跟著便下令書商不能送書給教師,老師和學校那一方沒有額外資源來買老師用書,而書商那一方又很想送書給老師,讓他們親身體驗用他們的書,所以最終書商只能「借」給老師,(明眼人一看,便知可以借給老師的書,難道書商可以收回來再賣?)政府再指示書商把教師用書分開定價,到教師用書為學生用書幾倍時,政府當局便說書商是不良書商,定價不合理云云。

對於教科書這件事,我的感覺是,當政府讓教科書的制作以商業模式運作,便應以商業運作原則來控制書價,例如引入競爭,改變供求等等,而不是以「民意」來打壓教科書的商業決定,香港是實行資本主義,怎能去界定什麼價錢是合理,什麼價錢是不良呢?對於家長來說,當然是越平越好。以現時的市場和制作模式來看,書價可以降低的空間似乎不多。政府現時站出來說教科書商不良,令我覺得只是給家長看政府是有處理過這個問題,就算是提出電子書,都是治標不治本,根本沒有一個長遠的政策來處理這個問題。政府出來做「秀」,教科書商運作模式照舊,家長只有空緊張,錢還是要付,時間還是會過去,也許這便是政府的「拖」字訣,讓問題留給下任官員去處理吧。

那麼,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處理這問題呢?其實無論什麼方法,書商或家長兩者之間,必定有利害關係,提出減少出版成本,教科書過程中的負責某工序的人的收入便減少,例如變成電子書,印刷、發行、書店都會有損失,使教科書的適用時間增長,編著的出版商的收入便減少。政府走出來資助家長購買教科書,又或以投標方式讓出版社投標來以政府的錢來編制教科書等等,又會變成由政府補貼書商。

至於棄用教科書,令家長不再需要購買教科書,方法可以是建立類似維基網站,讓不同學校教授用一科的老師一同編輯該學科的教材,跟著老師便從當中拿教材來教;另一方法是以市面上的圖書來教。這兩個方法也有問題,前者是香港沒有這樣的合作文化,「肥水不流別人田」的思想,在學校間爭名次和成績的風氣下,接近是不可能;後者是沒有統一的評核過程,另外中文圖書的數量不多,現在主要靠台灣來的圖書,但內容和數量都不能滿足香港的要求。

其實每個方案都有利弊,我覺得政府應提出不同的方案,讓所有市民討論和發表意見,之後便實行好了,不要把問題再拖下去,令苦惱的家長少一件事要擔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