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兒讀幼稚園時,我便在臉書(Facebook)上建立了一個小小的群組,主要是讓幾個女兒幼稚園相熟的家長在那裡交流和分享,到我女兒畢業之後,那群組便靜了一陣子,但是不久,便有些其子女快要入讀我女兒幼稚園的家長加入,既然群組是建立了,也歡迎新家長加入,看到新家長的提問,也會熱心回覆。這群組運作到今天,間中我也會看看家長們的留言,另外,我也收到一些網友寄來電郵詢問意見,得知他們的處境和所思所想,覺得只是相差幾年,整個大氣候改變了很多。看到現時家長和子女應付升學問題時的做法,有時感到很心痛,感到很無奈。
記得我女兒考幼稚園時,九龍塘的名幼稚園已是很多人爭取入讀,但是感到還有很多家長是支持主流幼稚園,尤其因學券制而得到資助,之後便參加統一派位,但是近年家長普遍覺得心儀的資助小學不多,事實上很多較出名的中小學都相繼轉為直資,統一派位的選擇更買少見少,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幼兒班(K1)時,便已經考慮升小學問題,例如幼稚園課程是否夠深,幼稚園的畢業生主要升那些小學等等,跟著便會打聽在讀幼稚園時要作什麼準備,有什麼校外課程要讀等等,在討論區裡,有時又會看到家長在交流教材或課程心得,即是家長在家還會繼續為子女增值。家長的做法很「怪獸」?我現在不敢這樣說。
近日有網友寄電郵給我,詢問我她兒子同時被一間普通幼稚園和一間國際課程的幼稚園取錄,她已清楚普通幼稚園的課程較淺,但應該會是讀得開心,而國際幼稚園則較深,教學語言又是英普,怕兒子不能習慣和跟得上。這網友的期望是希望其兒子能入讀一線的小學,我的理解是較好的小學吧,而較好的小學的意思,便是升中結果較好吧,而要升中結果好,學校必定課程和成績都是較深的,只可以說,這是現實。(如果想法只是希望兒子入讀輕鬆和校風好的學校,相信網友會直接說想兒子入讀校風好而較輕鬆的學校吧。)
現在經統一派位,某些校區還是有地區的名校可以報讀,但是近年新聞報導都不斷報導自行收生的成功率年年創新低,意思是更多的家長都集中報讀某些名校,競爭大,所以成功率便越來越低吧。除非自行收生的分數比其他學生高,否則自行派位是沒有把握的,跟著到統一派位階段,家長所能做的不多,如果派位不合理想,到時再找其他學校叩門轉校,感覺更加無助。對於較草根的家庭,他們沒有選擇,只得讓子女入讀可享用學券的幼稚園,依派位升小學去;對於較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他們便苦於是否需要為子女增值,如果選擇參與考取直資私校,這也是個漫長而難捱的過程。
6 comments:
有很多好的幼稚園都不是在九龍塘,經常被忽視,因為不是學術行先,或將來所派小學有沒有關係,而“品路”應該在幼兒時段培養反而放後,“怪獸”品格便走出來了。有時,不知是怪獸家長出現先,或家長已經令下一代變成“怪獸”。祝願你們一家聖誕快樂。
有很多好的幼稚園都不是在九龍塘,經常被忽視,因為不是學術行先,或將來所派小學有沒有關係,而“品路”應該在幼兒時段培養反而放後,“怪獸”品格便走出來了。有時,不知是怪獸家長出現先,或家長已經令下一代變成“怪獸”。祝願你們一家聖誕快樂。
真的很"怪獸"...
又多一篇踩低人地(從而枱高自己)既文章,同之前一篇一樣,一句"家長的做法很「怪獸」?我現在不敢這樣說。",以為自己同怪獸劃清界線...其實...
作者其實可以少啲批評人,係講點樣正面教導自己啲仔女咁會好啲
「家長的做法很「怪獸」?我現在不敢這樣說。」
也許我的表達能力不好。其實我想說的意思是,我以前會覺得這類做法可說是「怪獸」,但是到今天,我也不敢這樣說他們「怪獸」,老實的說,如果今天我還有子女準備要升小學,我也許同樣要這樣做。原因是,大氣候所有小朋友都在升小時學會加減乘除時,小學的課程必定會跟著深下去,去適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否則大部份家長都會覺得不滿,因為會覺得學生上學沒東西學,所教的都學會了,跟著便會想到轉校到其他更深的學校去。所以,如果我有子女要準備升學,我也要跟著培養我子女的「學習能力」 去適應大氣候。
我不會去批評別人的做法,因為,我很理解現況和家長所面對的問題,亦因此,我沒有勸家長不要為子女增值。
大氣候如此,我才會說「心痛,無奈」。
我也見了作者文章中用了無數次字眼用"谷","深"去劃清學校的分別...但當中如何分別卻小作分析...最多只見用默書/功課多少等表面去表達...真的有欠中肯...亦對作者眼中所謂"谷","深"的學校有欠公平
你D中文水準好似有問題喎!
我睇作者那句的意思是同情現今家長,替他們被稱“怪獸”而感到無奈喎。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