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台時事節目的內容,訪問了兩位校長對「普教中」的看法,一正一中立,而訪問我和女兒部分,便表達出作為家長,因著女兒日後在職場上的需要,所以明知女兒的粵語必定會比「廣教中」為差,亦因為女兒學校的課程設計,所以便讓女兒接受「普教中」的中文教育了。節目中也有提及女兒的粵語比普通話為差。到報紙的訪問時,記者們不約而同的測試女兒的粵語能力,尤其是女兒的粵語俗語,女兒當然不能全部懂得。跟著報紙的結論便是學好中文不一定以普通話來學。
經過這些討論之後,我對「普教中」也有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我們首先要想想所涉及的「因」和「果」。就「普教中」的討論而言,似乎「因」便只是教學語言,而「果」則包括「中文語文能力」、「粵語能力」以及「普通話能力」,而「中文語文能力」,因「粵語」和「普通話」能力都是有關「聽」和「講」,所以「中文語文能力」便只指中文的「讀(或理解)」和「寫」的能力了。無可否認,以相同的教學時間來說,「粵教中」便會粵語好些,而「普教中」便會普通話好些。所以餘下來我們要去思考的,便是「粵教中」或是「普教中」對中文的「讀」和「寫」的影響了。再想深一層,「因」又豈只是「教學語言」?其實還有學生的母語和日常生活語境是「粵」還是「普」?父母會否為子女額外投入學「普通話」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子女本身是否喜歡學習「中文」,以及喜歡閱讀中文書籍與否?
電視台時事節目中提及兩位校長的研究報告結果,分別說「普教中」對中文語文能力是正面影響以及無明顯數據證明「普教中」更為有效。但要明白一點,研究是宏觀去看一件事,對所有學生整體來說的影響,但是作為家長,重視的只是對自己子女的影響,所以就算研究結果是怎樣,也要想想在自己子女的實際情況。
「普教中」的重點是在中文科課堂上老師完全是「普通話」來教學。對於父或母來自「內地」或「台灣」的,學生的母語便是「普通話」,所以「普教中」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對於以粵語為母語的學生,例如我女兒,如果他們上小學時便即時「普教中」,再加上父母沒有或不能投入額外資源的,子女上堂時便會聽不懂老師所說,對中文失去信心,亦跟不上課程,如果中文老師是本地香港人,當他們看到學生聽不懂,他們有可能會暫時轉回粵語,讓學生可以慢慢適應,否則,如果老師的母語便是普通話,便沒有任何補救辦法了。(幸好女兒學校小一是「廣教中」,到小二才是「普教中」,所以女兒也能適應。)由此可見,學生本身的母語是否普通話,父母能否投入額外資源,便已能影響到「普教中」的成效。
另外,學生本身對中文,尤其對閱讀中文書籍有否興趣,便更能影響到他本身的中文能力。如果單以「讀」和「寫」的能力,學生多看中文書,多思考,理解中文文章的能力、所懂得用字和成語等等,以及到他自己寫作中文的能力,便和用什麼教學語言的關係不大。反觀現在很多中產父母從小便和子女在日常生活中以英文對答,買英文書籍給他們看,帶他們參加全英語環境的唱遊班,自小上英語拼音課程,當孩子對英語認識多了,見英文字便懂得發音,到他們學中文時,便會發現中文認字難,又要記筆順,又要記讀音,近似的中文字亦多,中文的書藉又不比英文書籍精美,他們便不會重視中文,不看中文書籍,甚至討厭中文。對於這些不喜歡中文的學生,教學語言是什麼,根本也不再重要,更遑論教學語言對中文能力的影響。
總括而言,我從家長角度來看「普教中」的意見是,草根階層的家長,因只會參加統一派位,所以子女便只會就讀官津學校,而這些官津學校必定要跟從教育當局的政策並運用由政府而來的資金來辦學,所以是否「普教中」,似乎根本沒有話事權。對於中產或以上的父母,如果選擇直資私校,也許會先考慮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語言方面亦會先考慮學校投放在英語語境的資源,以及升中升大學的情況,最後才會考慮是否「普教中」,「普教中」又是否由母語是普通話的老師來教。由此可見,「普教中」與否,從來都不是家長最重視的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如果父母想子女的中文能力好,學校是否「普教中」的影響其實並不明顯,反而是父母自小和子女看中文書,讀中文故事給他們聽,買中文繪本、漫書(如老夫子)以及中文書籍給他們看,多和他們以中文(不論是粵語或普通話)傾談或討論,最終子女喜歡看中文書,以及以中文寫作,這對子女中文能力的正面影響,便比跟什麼研究的結果為明顯得多。
我有感家長多重視子女的英語,但我想強調一點,學中文其實比學英文難得多,如果子女自小不平衡中英雙語的發展,例如偏向英語,到他們到小學階段,要學好中文便比學好英語更難,如果父母期望子女在本地經報考DSE途徑升大學,中文科便曾令很多名校高材生在本地大學面前止步,除非父母已為子女留有後著,否則不得不重視中文科多一點了。
3 comments:
非常同意!
坦然,我的中文也很爛,中小學時也覺得英文容易,不用溫習也能考高分,不知不覺間,思考也很多時候偏用英文,與別人爭論也以英文較快及流暢。同學裡甚至有時以中文差而「自豪」。無疑,英語的設計的確適合快速溝通。
中文是不是真的這麼難,想真的,又似乎不是。可能是它的快樂門檻(即是需要認識多少字才可以較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比較高。
中文與英文,有點像小提琴與管樂器,一般,管樂器較快奏出好聽的歌,小提琴就需要捱一段「劏雞」的時間,雖然到最後,兩者要精都是困難的。
如果中文可以推銷定位為趣味語言,效果可能可以好一些。
同意!我自己小時候很喜歡中國文學,時常到圖書館借中文書,可惜當時因為小學和中學都沒有普通話科,所以至今普通話都不太好,但我的中文讀寫能力卻是比同學好。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