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04, 2020

退學潮

二零二零年,一開始便是一個不平凡的年頭,在我眼裡,香港變了很多。近日一項有關教育的新聞,便是香港出現了明顯的退學潮,即是很多學生向現正就讀的學校退學,而很多學校因此罕有地在學年當中取錄插班生,說明這些退學的學生,不是在本地學校之間轉來轉去,而是離開了所有本地學校所提供的學位,說清楚一點,便是這些退學的學生,便是離開香港,到外地就讀了。我想討論的,不是這些學生退學的原因,而是這個退學潮,對留下來的本地教育生態,有什麼改變,跟著,家長又如何應對呢?

根據新聞報道,退學潮主要集中於名校,對本地中產家長來說,這些名校便包括那些普遍受到本地家長追捧的直資、私立學校。雖然新聞報道沒有提及國際學校,但可以想像,就讀本地國際學校的學生,主要是來居住在本地的跨國公司管理層的子女,以及本地中產或以上的本地家庭的子女,相信,因著部份跨國公司離開香港,某些中產家庭的決定,他們也會帶同子女離開香港,之後,本地直資、私校的學生,其父母可能希望子女能入讀較國際化的課程,又或為了將來離開香港到海外升學作準備,這些直資、私校的學生,便會轉到本地的國際學校,填補了部份這些離校的國際學校學位。跟著,這些熱門的直資、私校,因為某個程度是自負盈虧的,最好能收足學額,所以這些學校,為了填補退學學生的學位,便要接受外來生插班,而這些插班生,便可能是來自次熱門的直資、私校,次熱門直資、私校空出來的學位,便會由官津的第一組別學生填補,如此類推。換句話說,整個退學潮,所有國際學校、直資、私校、官津學校等等所組成的生態,可能最終出現的現象,便是學生大遷移,而俗稱第三組別的學校,便會出現收生不足,教師人手過多而出現裁員,甚至殺校。

另外,一個可能出現的現象,便是越是接近高中的班級,也許退學潮的情況便越嚴重,原因是越是高年級的學生,自顧能力便越高,父母便更放心讓他們到海外留學去。即是學校的班級,越是高年級,人數便越少。學校有兩個選擇,採用小班教學,或是減少班的數目。對於直資、私校,因為是一盤生意,學生人數少了,取得的學費少了,所以直資私校較會選擇減少班數,至於官津學校,教育當局便應有每班最少學生人數的指引,所以官津也許會減少每班人數到教育當局設下的底線,盡量不用裁減老師,到真的不能再小班下去,便只得刪減班數了。既然高年級學生少了,班數少了,一些直資、私校,也許便會採取增加低年級班數的方法,令高年級多出來的老師,可以轉去教導低年級,維持學校學生人數和班課不變,而又可以應對高年級學生的退學潮。

面對這樣的退學潮,家長又可以如何應對呢?簡單來說,家長便可以選擇為子女退學並安排子女到海外升學,又或選擇子女繼續留在本地學校就讀。選擇了繼續留在本地就讀的,又可以選擇留在原校就讀,或是轉校到另一間本地學校去。

對於選擇退學到海外升學的,這些家長有經濟能力,以及對外國學校的認識,為子女找到理想學校升學。至於選擇繼續留在香港就讀的學生,家長首先要認清楚,學校的確是出現退學潮,包括所有熱門學校。所以,退學潮讓學生除了在升小一、升中一或升中四以外的額外轉校機會。如果子女現正就讀的學校,已是家長心目中的心儀學校,也許便不必多心轉校,但是如果家長覺得某學校更適合子女的話,嘗試聯絡該校,看看有沒有機會插班,也是無可厚非。

教育的反思(七)

近年走在街上,留意到市面上,或更直接一點,是職場上有一些轉變。明顯是看到有一些年青人所做的工作,從前是由一些沒有特別專長的年長者擔任,例如保安、司機、接待員、倉務員、港鐵指導員,超市收銀員、隧道收費員等等。首先得先聲明我的立場,職業無分貴賤,行行出狀元,憑自己的能力謀生,這絕對不是什麼問題,他們敬業樂業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但是我想到的是,香港現時職場情況,加上教育制度培育出來學生的技能,是否有點錯配?發展下去,會否像其他先進國家一般,大學畢業生都是做一些低技術的工作?另外,我同時又想到,以我對香港社會的認識,似乎中學及至大學畢業生所能擔任的工作,又豈止是這些低技術而沒有長遠發展的工作?理應還有其他選擇吧。那麼,當我看到年青人做這些工作的時候,究竟問題出現在那裡?

首先,從畢業生本身的角度來看,中學畢業,甚至是大學畢業,已不是什麼特別的學歷,除了個別原因,現今絕大部份學生都可以接受免費教育至中六,考取中學文憑成績之後,部份入讀大學大專,其餘的便是投身社會工作。所以中學畢業差不多是大部份學生學歷的最低成就,當中學畢業生走進社會時,需要中學學歷的工作不多,當這些工作被成績較好(但又考不入大學)的中學畢業生,甚至是由大學畢業生充當時,而他們期望在職場找到工作的中學生,便要選擇一些本不需中學學歷的職業了。

就以上情況,給我兩個不同的看法。

首先,如果認為香港的教育,便是為本地提供適合的人力資源。這個想法並不正確,因為只要到職場觀察一下,便會發現香港的教育,尤其及至中六為止,培養出來的中學畢業生,到職場能用得上的知識,便主要是語文和簡單數學,其餘多年來中學的數理化商等等學科的知識,畢業後其實用處不多,因為這些知識是支持中學畢業生就讀大學時,汲取大學某學科的專門知識,而這項專門知識,才是令這個大學畢業生可以投入某個專業行列。所以,現今香港的教育生態,政府、家長投入大量資源,再加上年青人投入多年的青春,如果單從培育職場適合的人力資源來看,很大程度上是白費了。

再者,教育的本意,不應只著眼於,畢業後是否能找到工作,更重要的是,培育出一個能獨立,懂得為自己謀生,明白事理的人。所以,單看現今香港的中小學,絕大部份花在中小學階段的時間和資源,實質只是證明學生的學習能力,更甚者只是其父母的經濟能力,和投入程度。所以,如果能放下取得好成績入好(或名)學校,考入神級學系的心態,讓孩子發揮所長,喜愛學習,對世界保持著好奇心和期盼,對自己的認識和自信心,相比父母刻意催谷子女成績,體藝表現等等,子女可能在其專長能有過人的表現,其實已經可以發展他們的人生了,如果子女的專長是某科目,成績可能還會比由父母催谷而來的成績更好。

回到最初的問題,香港的教育制度,已經和本地的就業市場脫節,父母如果還是抱著子女只要完成中學課程,甚至是大學課程,成績好,便以為子女必定一生無憂,可以自食其力,薪高糧準,也許未必可以實現,而且在將來,除非能取得不能取代的專業資格,或任職一些不能轉移到外地的工作之外,年青人最重要是個人素質,尤其是人脈、語言溝通能力、以及個待人接物等素質,父母必定要想辦法由子女還在身邊時,便要好好培育好了。只要具備這些個人素質,年青人便是去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都必定能找到謀生的方法,追尋他們的理想和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