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跟小學老師談官津

上星期和一位在津貼小學任教的老師,談津貼學校內的學生情況。

他說官津小學因為所收的學生,大都是經由大抽簽(就算有兄姊,兄姊都是由大抽簽而來的),所以學校不能選學生,而收回來的學生,水準真的可以很參差,他誇張說,有小五小六的學生,所說的英文也不及我女兒好,學生也多來自基層的家庭。學校為了補底,所以差不多每天都補課,可想而知,官津學校的老師其實是很辛苦的。

其實這情況不難理解,基層的家長,父母為工作,沒有時間教養孩子,沒有資源來讓孩子上什麼語文班,興趣班,所以孩子的底子是差一點的;到上小學時,同樣家長也沒有時間陪子女溫習,也沒有錢給孩子參加補習班,孩子差不多要自己來面對功課,所以學校都要提供補課和補底的課程,老師工作是多了,但是學生底子差,也很難有很突出的表現。

相對直資和私校,肯付學費的家長,當然資源比基層多得多(如果是基層,直資私校的學費用來交補習費還比較實際),亦普遍比基層家長有能力緊張子女成績,例如對功課和溫習。所以,反過來在直資私校的老師,可能比官津學校的老師還輕鬆,既不用理會什麼什麼教改,也不用補那麼多課,橫豎家長自會帶學生去補習,學生不明白也會找補習老師問,學校老師反而可以教得更深。這些學生入學時底子好,將來畢業成績較好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對這些學校來說,最重要是他們能夠自己去選自己的學生,所以名校紛紛轉為直資,美其名為多些資源,但是可以自己選學生,出品有保證,而反過來又更多家長因為畢業派位成績好,爭相讓孩子進入這學校,課程又可以深些,老師又輕鬆,何樂而不為。

在香港這個混亂的教育生態下,家長只好自求多福,自己去為自己的子女打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