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23, 2016

科技與學習—語言的學習

看着女兒的學習過程,雖然她只是作為高小和初中的學生,但是看到她的使用電腦來做功課的機會越來越多,亦即是說她拿着茟來寫字的比例越來越少,這印證近年看到有些西方的國家建議不再教導學生寫字,改為教導他們使用電腦鍵盤的報道,某個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再高一個層次來看,現在我們教導學生的課程,是不是有一些已經可以用電腦完全取代,如果現在我們還在放大量精神力氣去教導學生,而最後學生完全沒有實際作用,我們的教育是不是應該把重心放在其他地方,否則,我們只不過是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家長的金錢去學習一些將來沒有用的東西,更遑論要去提前學習。

作為家長,我們明白學生必須懂得寫字,至少他們必須在應考的時候拿着筆寫字,但是同時我們也必須明白,當學生畢業後進入職場時,他們需要拿着筆來寫字的機會便少之有少。再進一步,現在電腦的語音辨識技術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坦白說,現在我有很多文章都是利用語音辨識的技術寫出來的,只要我對着電腦的咪高風說話,電腦便會將我說出來的字寫出來,多年來我因著寫文章而練得的中文輸入法,現在只用以更改語音辨識認錯的文字,可以這樣說,現在我文章中超過九成五的文字,已不需要經過鍵盤以中文輸入法打出來。

中文字的同音字那麼多,以前的語音辨識技術,是會辨認出一些同音而不相干的文字,很多時候都需要作者自行去選擇或更改。但是我見到近年中文語音辨識的技術進步了很多,電腦懂得參考文章的內容去選擇辨認出的文字,所以準確性提高了很多。由於語音辨識技術主要由西方國家研發,可以想像,英文的語音辨識技術會被中文的語音辨識技術更先進、更準確,近年在YouTube看一些演講或訪問,短片中的字幕是隨着演講者的說話而已顯示,相信這些字幕就是透過語音辨識技術而產生,這些字幕的準確性,似乎已經超過九成,相信在可見的將來,準確性必定會不斷提高,再加上電腦翻譯的準確性也不斷提高,換句話說,我們除了可以顯示出演講者的原文之外,更可以即時翻譯到其他語言,跟着再加上根據文字發聲的技術越來越成熟,聲音越來越接近我們的說話時,我們更可以選擇聽到演講的即時傳譯。

到時,我們可以觀看世界上任何一個電視台的所有節目,因為所有節目都有即時傳譯,已不須等待電視台找翻譯人員來翻譯,再由懂得輸入法的職員打成字幕。我們跟世界上任何一個人對話時,尤其是經過手機來對話,手提電話可以給我們即時傳譯,換句話說,我們可以跟操任何語言的人溝通,事先不需要學習那種語言。現在我們還是花很多時間作為打文章、回答電郵,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回答電郵或打文章的時候,其實都是對着咪高峰來說話,電腦便會把我們的說話變成文字,我們看過沒有問題便可。

由此可見,我們的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學習語言,我們經常聽到有些學生在幼稚園的時候,便會學習一些很深的英文字,他們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父母花了很多時間去幫他們默書,但是想深一層,使用這些艱深的英文字的機會其實是很小的,再者,他們只要對着手提電話或電腦說出這個字,電腦便會打這個字顯示出來,我們真的要花那麼多時間來學習這些字嗎?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有這個字,知道它的發音,便已經相當足夠。

讀者可能會想,學生是不是以後也不需要學習語言呢?我的意見是,他們仍需要學習語言,包括他們的母語和和一種普及的外語,對我們來說,這種外語便是英文,母語是用來和他身邊的人溝通,而外語是方便他們在沒有輔助設備的時候,還可以和外界溝通。

另外,我們作為父母,必須明白現在有很多工作是因為語言的不同而產生的,因著電腦科技的發展,這些工作必定會趨向式微,包括不同語言的打字員,翻譯和配音員,如果子女想在大學裡就讀翻譯系,便要好好的跟他談一談了。

科技與學習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大部份人只知道新科技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但其實影響更深遠的,是他對我們下一代的影響,不論是學習階段,還是在他們離開學校進入職場之後的數十年。本篇以及以後數篇文章,我將會講講我認為科技將會如何影響我們下一代學習和就業。

就學習方面,現在的學習模式,已不再是坐在課室裏,面向黑板,默然無聲的聽着老師講解,電子書、網上教材等新科技的出現,讓學生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一個輕鬆活潑的方法學習,因此,學習的途徑和模式更多,學生可以因應自己的喜好,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此,教育界真的要想想,孩子到學校上課學習是否還是最適合他們,另外,是不是還是用同一套課程去教育所有學生。

也許從前的學校在教學資源方面,名校或背後有大型的辦學團體的學校,會比一些中小型的學校為多,但是到了今天,很多教育資源都可以在網上找到,而且很多都是免費的,因此,就讀於非名校的學生,其實能接觸到的教學資源,跟名校學生的相比,差別已越來越少,換句話說,草根家庭的學生不必怕因為教學資源的問題給比下去,他們應該善用網上的教學資源,如果家中沒有電腦,也可以善用圖書館內的公眾電腦。

例如,草根家庭的學生,未必能接觸一些以英語為母語的老師,學習標準的英文發音,但是現在他們可以在網上輕易找到不同的網上字典,並且有真人發聲的讀音示範;又例如如果學生不清楚自己的發音是否標準,現今的電腦,甚至手提電話,容許使用者對着咪高風說出單字或整句句子,如果電腦或手提電話顯示出來的句子,和學生所說出的是一樣,學生便較有信心他們所說出的句子是沒有錯的。

因着電腦和互聯網的流行,現在我們可以輕易在網上找到很多英文的視頻,當中很多更有中文或英文的節目,我們可以選擇是否顯示字幕,或顯示那一個語言的字幕,因此,學生可以從這些視頻中,找到很多名人的演說,和很多外語的電視劇和電影,從中學到很多生活化的英語。

從前,也許只有家境富裕的家庭,才可以接觸到最新的消息,包括新聞以及新科技,更重要的是社會將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到了今天,所有資訊都已經在網上可以找到,只要肯去找尋,便可以得到所需要的資訊;從前某些特別的人物,例如公司的負責人,政府裏的高官,新聞裏的名人,便要有特殊的人脈關係才可以接觸得到,但是到了今天,也許發一個電郵便可以接觸到想接觸的人,跟他們交流,因着互聯網的流行和普及,學生其實是可以做到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

由此可見,現時作為父母,所要做的,不只是想盡辦法為子女提供更多資源,而且,我們應該想想如何去善用科技,以及教導子女如何在網上找到所需的資訊,擴闊他們的眼界,認識更多的人。

Sunday, October 09, 2016

大學內的貧富懸殊

最近有報道指出本地競爭最大的三間大學,港大、中大以及科技大學,申請助學金的比例比本地其他大學為少,換句話說,家境富裕的學生,較容易進入本地首三間大學,而較草根的學生,便多考入本地其他大學,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現在本地學生投考本地大學的唯一途徑,便是以中學文憑DSE的成績,根據學生的報考志願而排位,亦即是學業成績愈好的學生,便能考入本地首三間大學,再想想現在的教育生態,除了某些天資過人的學生,能以自己的能力考取優良的成績,其他的學生,某個程度上都是受惠於父母額外的支援,例如補習,另外,有經濟能力的家庭,更可以為子女找尋另類的升學途徑,例如國際學校或報考其他國際的公開試,經過非聯招考入本地大學。因此,家庭背景愈好的學生,便更加容易考入本地首三間大學。

再想深一層,本地草根的學生,大學學位是他們上流的唯一機會,因此,他們必定會選擇一些專業的學系作為投考大學的志願,如果考不入首三大學的該學系,他們傾向選擇其他大學的相同系系。相反,中產或以上家庭的學生,也許是受父母的影響,覺得大學教育只是一個學習的鍛鍊,擴闊生活圈子的機會而已,所以他們傾向選擇大學多於選擇學系,為了進入心儀的大學,他們反而接受選擇一些門檻較低而較冷門的學系,換句話說,本地首三間大學,中產家庭的學生,本身外在條件已經比草根的好,再加上他們可以選擇的學系較多,他們考入本地首三間大學的機會以及比例便較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