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有新聞報導,說因為升本地大學需要附合「3322」的要求,而因為男孩子附合這個要求的人數比女孩子為低,所以男孩子比女孩子更難考得入大學,因此,便有要求說要降低「3322」這個要求為「2222」。
也許,我們應先要明白這「3322」的要求是什麼。這個「3322」的要求是所有中學畢業生報考DSE經聯招入讀本地大學的最低門檻,包括兩科語文科目的成績為3,加上通識和數學的成績為2。跟著,我們考慮這個最低門檻的時候,應想一想為什麼要有這個最低門檻?既然這是入讀大學的最低門檻,如果這四個主科的某一科和大學裡就讀有關,便是這個大學學科對於相對科目有其要求,例如入讀英文系,在DSE考獲3級成績便是入讀英文系的最低要求,但是如果這四個主科的某一科,和在大學裡就讀的學科沒有關係,便可以理解為大學生在這個科目的最低要求,例如入讀英文系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的中文成績也最低逹3級要求。
對於這個兩個解讀,最一個是較合理呢?首先,對於前者,以英文系作例子,如果以報考英文系的學生的英文成績排名,再根據英文系的收生數目,由最高成績開始取錄,如果取錄所需學生之後,如果所有學生都逹3級或以上,這個最低要求便沒有了義意,但是如果取錄所有成績逹3級或以上,英文系還是不能取錄所需學生(即是收生不足),這個3級的要求便可以理解為入讀這個學系的最低要求(因為有學生想入讀英文系而英文系有剩餘學席,但是都不能入讀),換句話說,如果入讀英文系的學生的DSE英文科成績連3級也逹不到,的確不值得納稅人資助這個學生入讀英文系。
對於後者,如果入讀的學系和DSE四個主科的某一科沒有關係,因為在大學內也許便不會再修讀相關科目,這個DSE主科便成了這個學生在大學畢業時在這方面的最低要求。但是想一想,讀英文系的畢業生,必定要有中文逹3級成績嗎?當想到有外國學生經非聯招報讀英文系而可以被取錄,英文系畢業生在中文逹3級成績的假設是不成立的,更實際一點,相信沒有人期望每個英文系的畢業生的中文成績可以逹3級程度,就算職場需要入職者有相當中文程度,便由該公司自行選擇好了,不應由聯招硬性規定。
由此可見,如果要改革這個「3322」的最低門檻,也許最好的做法是把最低門檻定為「2222」(因為2級只相等於以往會考的E而已,即是兩科語文加上數學、通識為合格),之後,各學系應要對入讀該學系所需相應的科目設立最低要求,例如數學系對考生的數學科的最低要求為3,保證大學的資助不會讓一些根本沒有能力的學生入讀某學系便是了。這個對於某DSE學科的最低要求,便相對有義意得多,因為這保證大學的資助用得其所,不會浪費。
說個真實例子,友人的女兒自幼入讀重視英語的名校,心儀學系是英國文學,但是她的中文成績不能逹3級,結果不能經聯招入讀本地大學,慶幸友人能力所及,把女兒送到英國的大學主修英國文學。這女孩能看懂中文,能說流利廣東話,為什麼因為中文不逹3級便不能入讀本地大學英文系?到她畢業後,還不是回到香港找工作?和在本地大學就讀有什麼分別?變相懲罰了友人要自資讓女兒入讀英國的大學。如果這女孩最終在英國找到工作定居英國,香港多年來對這個女孩的培育,更是白費了,把人才送到外國去。
所以,這個四個主科的硬性要求,其實並不合理,也和性別沒有關係。
這網誌記錄了我為了我的愛女找幼稚園的經過,和當中我的感想。及後,我發現找小學又是另一個難關,所以我又將找小學的經過在這裡記下來,所以這個部落的名字也更新為「為女尋校記」了。再之後,寫的東西已開始談教育,談女兒將來要走的路,所以又再改名為「女兒的求學之路」。
如對這個部落的文章有回應,請在該文章加上你的意見(留意留言會經審核為非濫發留言之後才會出現在網誌內),而對整個部落有什麼意見,或想和我直接交流的,可以寄電郵至我的信箱 hcshiu@gmail.com。
另外,如果我有對於有關「新香港」和「新香港教育制度」的想法,會以私下電郵形式直接發送致讀者電郵地址,有興趣接收這些私信的讀者,可以到此「表格」提供電郵。
Wednesday, July 11, 2018
Monday, July 02, 2018
不同的學習階段:學前教育
我們聽到一個教育詞彙叫做「學前教育」,大眾的理解就是幼稚園這個學習階段。細心想一想,「學前教育」這個詞會其實相當吊詭,為什麼呢?
學前教育的這個「學」字,其實是指什麼呢?如果學前教育是指幼稚園階段,那麼這個「學」字不是就是指「小學」嗎?但是如果這個「學」字是指「學習」的話,那麼「學前」的意思便是在學習之前,即是學生不用學習嗎?但是後面的兩個字「教育」,卻是指學校需要教導學生,那麼「學前教育」整個詞彙的意思是學生不用「學習」,但是學校需要「教育」?似乎,「學前教育」的這個「學」字,應是後者吧,否則,不如直接說是「幼稚園教育」好了。
所以,「學前教育」這個詞會的真正意思,應該是指在學生開始學習學術知識之前,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而這些學習的範圍和正式學術學習的範圍是不一樣的,例如自顧能力,社交能力,和一些簡單的溝通能力吧。由此可見,我們現在的學前教育,在現今幼稚園中的課程,包括認字、默書、數字以及算術運算等等,其實並不是「學前教育」的原意。
有很多書藉和報導介紹歐洲某些國家立法禁止孩子在學前參與任何形式的學習,但是這些國家的國民創新科技等等都出色。為什麼呢?不是越早開始學習便早人一步,理想達到嗎?
首先,在學前階段便學習與否,其實都是由三歲(或兩歲)開始學習,和六歲開始學習的分別,相差只是三年。想深一層,如果學習的首個里程碑是報考大學,通常是十八歲,那麼提早在三歲學習和在六歲才開始學習的分別,便是究竟是用十五年還是十二年來準備報考大學是否有明顯分別?再想深一層,幼稚園這三年的提前學習的課程,如果在六歲時才開始追上去,究竟要用多少時間呢?真的還是要用三年,到九歲時才能追上嗎?我相信,以六歲的學習能力,一年內便可以把那些別人在三歲至五歲的課程完全追上去了。即是,不論是提早在幼稚園三歲時開始學術學習,還是和跟歐洲國家一般在六歲開始學習,在七歲時(即小學二年級),三歲開始學習和六歲開始學習的學生,所能懂得的東西是完全一樣了。
跟著,我們又從經濟效益來思考這個問題。根據資料,香港近年每年的出生人數大概是五萬多,即是香港大概有十五萬的孩子正處於學前教育階段(還未計算有些孩子是兩歲開始入學),假設有半數學前階段的孩子就是三歲就開始學習,費用是每個月一萬元(包括非學券制幼稚園的學費,和其他體藝、學術、或非學術的興趣班學費),由父母負擔,那麼每年全香港父母便支出了九十億(150,000 x 50% x HK$10,000 x 12 = HK$9,000,000,000),如果假設平均支出是每個月五千元,每年總支出便是四十五億了,所以說全香港所有父母投資在子女學前教育的支出是超過十億,應是非常保守的估計。有否想過每年政府投放在創新科技的支出似乎也沒有這麼多,而這些錢現在只是令孩子提前兩三年去學懂某些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或讓孩子參與他們未必有興趣參加的課外活動,對整體社會的創造能力和生產力沒有任何貢獻(極其量說是形成了相關行業吧),但是這些提前教育反過來卻可能令孩子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學習動力,失去了好奇心,打破了自信心和降低了自我形象,有些更破壞了親子關係,所以看看提前學習與否兩者的經濟效益分別,可以看到,那些立法禁止孩子在學前教育參與任何課程,而整個國家的創造力和生產力不減,是合情合理的。再進一步,如果政府可以把家長投放在學前教育的支出,變成了推動創新科技或初創公司的話,整個國家的生產力和創富能力便更高了。
說得明白一點,那個家長不想孩子在六歲時才開始學習,而在之前可以盡量善用時間和孩子歡渡親子時間?問題只是家長看到現實世界的幼稚園、小學成為了戰場,孩子入讀不同的學校便好像便走上了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才令家長急急把孩子帶到不同的「雞精班」,好讓孩子可以入讀心儀幼稚園和小學。
香港的家長,會聯合起來反對推行TSA,就是為了全港學生都一同不用被催谷來參與這個考試,但是家長們會否聯合起來,建議立法禁止學前「提前」的教育和不同的「雞精班」嗎?就算真的立法去禁止,相信也會有家長另找辦法去自行提前教育,即是只是把現在公開地做變成「地下」模式,現實不會改變。所以,只要現在直資、私校收生還是以孩子的表現(尤其是學術和體藝表現)來作為收生準則,直資、私校的教學理念模式、學習環境、升學途徑的確和主流學校不相同(或說白一點,比主流學校優良),大部分家長的心態不變,或只是無奈地跟從,立法也是多餘的,倒不如想辦法去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好了。
學前教育的這個「學」字,其實是指什麼呢?如果學前教育是指幼稚園階段,那麼這個「學」字不是就是指「小學」嗎?但是如果這個「學」字是指「學習」的話,那麼「學前」的意思便是在學習之前,即是學生不用學習嗎?但是後面的兩個字「教育」,卻是指學校需要教導學生,那麼「學前教育」整個詞彙的意思是學生不用「學習」,但是學校需要「教育」?似乎,「學前教育」的這個「學」字,應是後者吧,否則,不如直接說是「幼稚園教育」好了。
所以,「學前教育」這個詞會的真正意思,應該是指在學生開始學習學術知識之前,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而這些學習的範圍和正式學術學習的範圍是不一樣的,例如自顧能力,社交能力,和一些簡單的溝通能力吧。由此可見,我們現在的學前教育,在現今幼稚園中的課程,包括認字、默書、數字以及算術運算等等,其實並不是「學前教育」的原意。
有很多書藉和報導介紹歐洲某些國家立法禁止孩子在學前參與任何形式的學習,但是這些國家的國民創新科技等等都出色。為什麼呢?不是越早開始學習便早人一步,理想達到嗎?
首先,在學前階段便學習與否,其實都是由三歲(或兩歲)開始學習,和六歲開始學習的分別,相差只是三年。想深一層,如果學習的首個里程碑是報考大學,通常是十八歲,那麼提早在三歲學習和在六歲才開始學習的分別,便是究竟是用十五年還是十二年來準備報考大學是否有明顯分別?再想深一層,幼稚園這三年的提前學習的課程,如果在六歲時才開始追上去,究竟要用多少時間呢?真的還是要用三年,到九歲時才能追上嗎?我相信,以六歲的學習能力,一年內便可以把那些別人在三歲至五歲的課程完全追上去了。即是,不論是提早在幼稚園三歲時開始學術學習,還是和跟歐洲國家一般在六歲開始學習,在七歲時(即小學二年級),三歲開始學習和六歲開始學習的學生,所能懂得的東西是完全一樣了。
跟著,我們又從經濟效益來思考這個問題。根據資料,香港近年每年的出生人數大概是五萬多,即是香港大概有十五萬的孩子正處於學前教育階段(還未計算有些孩子是兩歲開始入學),假設有半數學前階段的孩子就是三歲就開始學習,費用是每個月一萬元(包括非學券制幼稚園的學費,和其他體藝、學術、或非學術的興趣班學費),由父母負擔,那麼每年全香港父母便支出了九十億(150,000 x 50% x HK$10,000 x 12 = HK$9,000,000,000),如果假設平均支出是每個月五千元,每年總支出便是四十五億了,所以說全香港所有父母投資在子女學前教育的支出是超過十億,應是非常保守的估計。有否想過每年政府投放在創新科技的支出似乎也沒有這麼多,而這些錢現在只是令孩子提前兩三年去學懂某些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或讓孩子參與他們未必有興趣參加的課外活動,對整體社會的創造能力和生產力沒有任何貢獻(極其量說是形成了相關行業吧),但是這些提前教育反過來卻可能令孩子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學習動力,失去了好奇心,打破了自信心和降低了自我形象,有些更破壞了親子關係,所以看看提前學習與否兩者的經濟效益分別,可以看到,那些立法禁止孩子在學前教育參與任何課程,而整個國家的創造力和生產力不減,是合情合理的。再進一步,如果政府可以把家長投放在學前教育的支出,變成了推動創新科技或初創公司的話,整個國家的生產力和創富能力便更高了。
說得明白一點,那個家長不想孩子在六歲時才開始學習,而在之前可以盡量善用時間和孩子歡渡親子時間?問題只是家長看到現實世界的幼稚園、小學成為了戰場,孩子入讀不同的學校便好像便走上了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才令家長急急把孩子帶到不同的「雞精班」,好讓孩子可以入讀心儀幼稚園和小學。
香港的家長,會聯合起來反對推行TSA,就是為了全港學生都一同不用被催谷來參與這個考試,但是家長們會否聯合起來,建議立法禁止學前「提前」的教育和不同的「雞精班」嗎?就算真的立法去禁止,相信也會有家長另找辦法去自行提前教育,即是只是把現在公開地做變成「地下」模式,現實不會改變。所以,只要現在直資、私校收生還是以孩子的表現(尤其是學術和體藝表現)來作為收生準則,直資、私校的教學理念模式、學習環境、升學途徑的確和主流學校不相同(或說白一點,比主流學校優良),大部分家長的心態不變,或只是無奈地跟從,立法也是多餘的,倒不如想辦法去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好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