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1, 2016

單一化的香港教育

香港在變,香港的教育也在變。看著女兒,不自覺地便會去比較當日自已在學時和她現在的教育環境。相比自己在學當時,我覺得最大的分別是,現在的教育單一化了,同樣家長對教育的主流想法和期望也單一化了。

回想那時,幼稚園可以選擇不去就讀(現在理論上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卻不能),當時學生是可以因應本身的能力和喜好等等,於小六、中三、中五、中七、文憑、高級文憑、學位、碩士以及博士等等,選擇離開學校的出口,舉例說,自小便被認為不是讀書材料的學生(其實部分是我們現在懂得分別出來有讀寫障礙的學生),可以選擇中五或更早於小六、中三便離校到職場工作,可以「跟師」學一門手藝,包括水電、裝修、廚師、航海等等,所以我對我父親當時對我說的一句話印象很深,便是「如果想將來舒舒服服在冷氣房工作,今天便要努力讀書了」。而中學當中也有分工業學校和職業先修學校,讓學生選擇;中六、中七這兩年預科課程,部分課程其實等同大學的首年課程,所以預科畢業後,便很清楚自己是否適合和有能力入讀當時本地的兩間大學,能入讀本地大學的,當然便是精英,因此當時的大學畢業生的出路不錯。

到了今天,香港的教育經過了不斷的教育改革,最重要的便是中學、大學模式變成了三三四模式,而有更多私人大學和理工學院變成了大學,再加上社區學院所提供的副學士課程,大學教育普及化了。社會方面,我們這類於基層成長的一代,慢慢變成了今天的中產家庭,對子女的教育有期望,主流意願都是子女能掌握某些專業技能和資格,好讓他們能在踏入職場時更易找到工作,以及他們的生活有保障。因此,現在的學生,除非是無心向學或有讀寫障礙等先天不足之外,不會像二三十年前我還在學或更早的時代,要為了生計而放棄學業,他們必定會完成十二年免費教育於中六畢業,所以現時已沒有中五、中三因為學業跟不上而踏入職場。到了子女中六畢業時,學業成績好的學生會升讀大學,對於不能以成績入讀本地大學的學生,部分有經濟能力的家庭,會支持子女放洋海外升讀大學,沒有經濟能力的,會讓子女入讀本地的文憑、高級文憑和副學士,再加上外國大學在香港所提供的大學課程,讓子女以政府的貸款來繼續學業,直至能取得學士學位為止。由此可見,現時父母主流意見是大學畢業是進入職場的最低要求,所以無論如何也要令子女能完成大學課程。

當年青一代身負學士學位時,他們便不想也不會去做那些藍領工作。隨著社會愈來愈進步,其實這些藍領職業是人手不足的,而在香港禁止輸入外勞的政策下(輸入外勞是另外一個話題,在此不作評論),明顯是地盤嚴重人手不足,技師(例如水電、門鎖)、裝修師傅的取費高昂。因此,部分看通現況的家長,便會讓子女投身這些行業,例如早前電視節目「新聞透視」(註一)便報導有父母讓大學畢業的兒子加入建築業,另外,亦有專欄作者在報上發表名為「想揀好老公 要嫁水電工」的文章(註二),可見一班。

對於那些適合以主流學習模式在學校就讀,而且成績良好的,專心學習,預期他們能直到最後考得專業資歷的子女,便讓他們在學校專心上學,對於那些有學習能力,但不適合主流教育的子女,如果父母有經濟能力,可以選擇一些另類的學校,例如國際學校,讓他們發揮他們的所長,對於那些因先天或性格不合課堂學習模式的子女,在不斷嘗試之後(包括自行協助學習、找補習老師、轉校等等),學業未見起色,如果他們本身有某些體藝專長,便讓他們在那方向發展好了,而如果沒有特別專長,藍領工作也是一個好出路。

從經濟效益來看子女學習就業問題,如果一個本身無心向學,DSE成績並不亮麗,除非他對某一範疇或行業有特別的能力或喜好,但苦於成績不能入讀本地大學,父母便值得付出金錢,子女付出時間,經由另類途徑(例如副學士)取得相關資歷,否則,父母繼續付出學費,或由子女向政府貸款支付學費生活費,最終大學畢業,之後投身職場所得的收入,其實不比中六畢業便投身社會為高,反而因為已有大學學歷,反而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局,可能找不到工作,無論如何,畢業後的收入和期間所付出的金錢和時間,其實並不成正比。反過來看,如果某年青人中六畢業後,便即報讀建造業訓練,到他同期的同學大學畢業時,他們工作了四年,只要不是「大花筒」,從工作中所儲得的薪金,便已足夠買樓的首期(我同意,買樓並不是一個好的成就指標,但在這裡談論經濟效益時,姑且用來作為討論之用),相比之下,同屆同學畢業時,可能便身負數十萬債務,功利來說,要以這學歷工作,清還了大學貸款之後再儲首期買樓,可說是遙遙無期。再看看各國移民政策,藍領的分數便不比大學學歷為低,有些國家更預留名額給藍領從業員。

總括來說,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單一化了,但是其實出路和選擇不少,問題只是不是家長主流的「那杯茶」。能想得通,能放下身段,能放下期望的家長,似乎不多了。

備註:
一,「新聞透視」《「築」襟見肘》,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九日。
二,「信報」高天佑《想揀好老公 要嫁水電工》,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日。

Sunday, January 10, 2016

沒有TSA的世界

近日討論TSA的聲音稍為緩和了,姑勿論小三的TSA最終是否取消了,或在何時取消,在TSA還存在的今天,我想便要去思考在沒有TSA這評核之後,本地的教育生態和環境會變成怎樣,各持分者將會有什麼對應和變化。

歸根究底,TSA的作用是給學校得知學生的學習情況,再說白一點,便是某一學校的學生的學術成績,而因應歴年學生在各方持分者的操練下不斷改善的表現,TSA的深度便不斷提升。想深一層,當TSA試題加深了,表示是某部分學生是應付得來的,尤其是部分名小學或以學術深出名的學校學生,對於其餘大部分學生來說,試題當然是艱深。無論學生的表現如何,只要教育當局或學校把全港整體表現的某一水準或分數作為標準,當然便會有學校的學生(在某些方面)是超標、剛剛逹標,或不逹標,這原是非常合理的。

對於不逹標的學校,各方持分者(也許除了學生本身之外)都會希望改善學生的學術表現,他們不會接受自己的學生不達標,例如學校怕被標籤爲次等學校,家長怕自己的子女是第二或第三組別的學生。有學校和家長接受不達標,而安於學生現情況嗎?相信不多了。TSA的出現,給各持分者一個科學的方法來評核,得知自己的學生和全港所有學生比較之下是否達標,如果不達標便可以適時補救,原是合理的,而學生能力不同,表現不同,部分學校教授能力表現較好的學生,亦有學校教授學習能力較差而學術表現較差的學力,因材施教,專注教授能力相近的學生,其實對各方持分者都是一件好事,但事實上,又有誰肯接受自己子女的學校和子女的成績是次等的呢?既不接受,學校和家長當然會想盡辦法吧。

沒有了TSA,短期內小三學生似乎便不需要繼續不必要的操練和補堂,各持分者不再有一個全港性的評核,不知道自己的學生是否達標,有兩個可能的反應,一是既然不知道是否達標,便輕鬆教學,正常功課量;另一反應是,不理會是否達標,也自行找方法改善學術成績,總之學生的學術成績好了,升中的結果亮麗便是。前者不作任何準備,很大機會成績便會「退下來」,回到「正常」的表現,跟著看到後者成績高企,更明顯的是升中的成績優異時,前者的各持分者都有壓力,最終以目標為本為原則,還是會變成後者,自行找辦法改善成績,例如家長自行找補習老師,再操練由名校或高水準學校的校內試題,為求自己的子女不被比下去,在學校方面,最終最有成效的方法,還是走上補課、操練之路。

如果以上所講的不幸言中,有否TSA並不是做成功課量大和壓力大的主因,而是各持分者的心態。更可悲的後果是,既然沒有了一個通行而範圍、模式明確的TSA,各方持分者只會變得更迷失,抱著有做多、無做少的心態,結果是學生所做的操練和壓力更大,分別只是,操練的目的不是TSA而已。

還原基本步,本地家長的主流心態,是子女入讀名校或第一組別學校,子女的學術成績才有保障,跟著才能順利入讀心儀中學、大學,之後得到專業資格,成為專業人士,到社會工作才能找到理想工作,得到理想待遇等等。畢業之後的事,只有學生本身才能決定,但是在學期間的學習環境,才是家長最重視的,因此各家長所爭取的是心儀中學和大學,而以本地升中升大學根據成績的派位制度而言,為求考得心儀中學、大學而盡力改善學術成績,再繼而增加學生的操練來改善學術成績,實在是無可厚非。

所以要真正打破這個為成績而操練的現象,必定要打破,多操練、好成績、派位好、畢業好、就業好,這個邏輯。意思是,能否不操練也可以成績好?能否成績不好也可以派位好?能否派位不好也可以畢業好?能否畢業不好也可以就業好?如果想深一層,這些問題都是有可能的,到各持分者可以想得通時,本地學生才有免於操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