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5, 2018

理性分析超前教育

我在YouTube上看到以下一條有關超前教育的視頻,很有啟發性,讀者可以先看完這視頻,再繼續看本文的討論:


根據視頻的介紹,「旅行者困境」涉及的兩個旅行者,一個旅行者的選擇會影響到另一個旅行者,因此兩個旅行者都為了自己可以比別人拿到更多至少相同的賠償,所以最終只會要求2元的賠償。講者雖然說是和超前教育有關,但沒有深入去分析為什麼家長超前教育可以以「旅行者困境」來理解。所以我嘗試在這裡解釋一下。

旅行者所作出的賠償要求,便是等同學校需要教導某學生所花的人力物力,學校(當然或理所當然)希望取錄的學生,可以以最少的精力,而得到最好的結果(例如學生的學術成績,或校際比賽成績等等),而學校所需用以教導某學生的人力物力,便和學生本身的能力,加上家長所能提供的資源有關,而在報考學校面試時所能表現出來的,便是學生當時所懂得的東西,簡單來說,某個學生在面試時越懂得多,學校如果取錄這個學生的話,所需的精力便越少,但最終的結果卻更好,即是,事半功倍。因此,根據「旅行者困境」來說,哪個學生越是超前教育,學校便會取錄哪個學生。同樣,在不同年級,升班、升小、升中、升大學,其實也可以想到有類似的情況。

根據「旅行者困境」,要求賠償低的那位可以得到2元的奬償,要求高的那位反而會罰2元。在學生的學習生涯當中,要求賠償低的旅行者,便即是超前學習的學生,所得到的獎償便是升班、升入精英班、升入心儀中小學、進入心儀大學等等;而要求賠償高的旅行者,便即是正常或較慢進度的學生,便會得到憋罰,例如留班、不能考入心儀學校或學系等等。

由此可見,要求賠償金額和奬罰的處境和超前教育的類比,令我們可以以「旅行者困境」的理論來思考超前教育。

在視頻的結束部分,講者提出有實際的研究,訪問人們會如果作出決定,當奬罰都是2元時,大部分人都是選擇90之上的賠償金額,但是當獎罰增加到50元時,大部分人便真的會選擇2元作為賠償金額。結論是,如果獎罰只是2元時,其實人們不會太深入去思考,反正都可以拿到90多元,是獎是罰也沒有所謂;但是如果獎罰是50元,這個金額便大得多,而人們便真的深入去思考,為了真的能拿到錢,便會把選擇的賠償金額推到極限,便是2元。

這個發現很重要。試想想,我們現在教育制度和報考學校的獎罰,是大?還是小?相信作為家長,都會覺得在香港教育制度下,這個獎罰差別很大,例如家長會想,「獎」是考入心儀學校,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學習,建立良好的社交圈子,有強大的學校和校友等等作後盾等等,入讀了便走上了光明大道;「罰」便是反之不能進入心儀學校,結果是。。。。(下刪一萬字家長的想像出來的結果。)雖然現實並不是這麼簡單,不是入讀了心儀學校便一了百了,但家長大部分時候,也只能以這樣的心態來思考。

由此可見,香港的教育制度下的「奬罰」分別是很大很大的,根據視頻所說,旅行者會把賠償額推到極限,選擇最低賠償額(2元),那麼對於家長來說,又是什麼呢?便是抱著這個「旅行者困境」心態的家長,便會把孩子推到極限,亦即是孩子可以多超前,便學得多超前,也許就好像是坊間「公民式」的教育,孩子越早做完某課程階段,便即開始下一個階段。心想,我們香港的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反過來,如果「獎罰」差別不大的教育制度,即是什麼呢?想一想,就好像,孩子可以選擇的學校只有男/女拔、喇沙/瑪利諾、蔡繼有/陳守仁、英華/德望(這幾間學校只是作舉例之用,不設排名優劣之分),超前學習的學生,可以先選擇這幾間學校中的一間,不超前學習的,也可以在這幾間學校中選擇還有學席的學校。如果是這樣,家長會選擇把孩子的時間用來超前學習,還是讓他們多發展自己的興趣,或留作親子時間呢?

總括來說,「旅行者困境」的討論,讓我們更清楚香港的教育制度,和家長的思考模式。如果香港教育制度,學校之間的分別不是那麼大,便不會有那麼大的「獎罰」情況,令家長無奈地運用「旅行者困境」的思考模式來為安排子女的教育,學校和整個教育制度便又因應家長超前教育的情況,把課程越推越前,越教越深了。

Saturday, October 13, 2018

淺談中文教學語言

自從香港回歸中國之後,普通話變成了中小學的必修課,跟着再進一步,某些學校提倡以普通話教授中文課,隨之而來的是社會不斷的在討論,究竟用普通話還是粵語教中文課比較好,直到今天,還是沒有定論。

近日,教育局長提出,未來世界中文發展將以普通話為主,懷疑廣東話學習會否令香港長遠失去優勢。這番言論,引起社會上不同人士提倡對教學語言的意見,總括而言,積極提出意見的人,大都說廣東話學中文的好處,跟着再在局長的言論的細節再加以反駁,旨在說明以普通話教學不是最好,理應保持以廣東話教授中文。

我在這個網誌也多次討論粵教中和普教中的意見,也許到現在,就算真的能找出粵語還是普通話比較適合香港的學生學習中文,我在想,難道要全香港中小學只能使用粵語或是全部只能使用普通話來教中文嗎?有那麼多學生,必定有部份適合普通話學習中文,也有部份學生適合以粵語學習中文,為什麼我們的教育制度不能提供兩個選擇給家長去選擇呢,例如同一間學校,學校可以根據家長的選擇,讓他們孩子入讀以粵語或普通話教授中文的班別,當學校大部份家長都是選擇某一種語言,這間學校便全都用那的語言便是了,如果不是的話,真的是部份是選擇廣東話,部份轉擇普通話的話,便提供不同班別讓家長來選。

也許會有意見說,家長選擇未必是最好的,教育當局要代家長去為學生選擇,當教育當局看到普通話是將來的主流,便選擇普通話來教導中文,但是,我覺得,父母為子女選擇教授中文的語言時,必定會深思熟慮,例如他們覺得將來究竟是普通話,還是廣東話對孩子最有利,自己的孩子有是否適某種教學語言,到了今天,我覺得教育當局還是讓家長自己來選好了,如此,相信社會上其他人士,便不會有那麼大的反對聲音了。

當然,我可以想像,如果真的可以讓家長來選擇子女學習中文的語言,如果孩子能力所及,父母很大機會會為子女選擇以普通話學習中文,換句話說,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便會選擇普通話,跟着學習中文的語言,便好像變成了分別學生能力的準則,而普通話班,便好像變成了精英班了,而以廣東話學習中文的,便是其他能力一般的學生了,為着這個緣故,家長為了子女能入讀精英班,互為因果,也寧願子女入讀以普通話教授中文的班別了。

以上的情況是可以預見的,但是面對凡事皆變成政治議題的今天,教育當局還是少說為妙,便讓家長自行來選擇,對於以廣東話學習中文的學生,教育當局亦嘗試投放更多資源,讓這些學生能學好普通話,讓這些學生既能以廣東話學習中文,也可以同時學好普通話吧。

Friday, August 03, 2018

莫忘初衷

女兒現在已是初中,在不同的場合看到和她差不多年紀的小朋友,很多都是天資聰穎,在學業方面應該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看到部份小朋友在其他方面的問題,卻越來越明顯,尤其是性格、和家人的關係等等。

現在的孩子們都比較早熟,在高小階段,例如小五小六,孩子們都有他們的想法,性格也差不多定型了,在這個階段之前,孩子可以說是任由家長「搓圓撳扁」,例如家長帶孩子到不同的興趣班,以及不同的補習堂去,孩子也沒有什麼大反抗。

但是到了高小之後,部份孩子已不受父母的操控,再加上課程已不再是背誦為主,開始講求分析能力,孩子的成績便不再可以靠補習來保持了。更嚴重的是,父母因為學業問題,以及孩子不再受父母操控等等理由,和父母的關係越來越差了。

想一想,香港已不再採用精英教育,學校和老師都不斷用不同的方法來教導學生,讓學生覺得學習是有趣味的,讓他們更容易學習得到,所以,以現在新一代學生的學習能力,只要他們肯學習,基本上沒有學不到的道理。反而,我看到的是,某些學生因為和父母的關係差,失去了學習的動力,更甚者是刻意用學業和父母鬥氣,非常可悲。

我的想法是,孩子最重要的是他們的生命和健康,其次是他們的性格,自信心,親子關係,最後才是學術成績,體藝表現,事業成就。學業體藝等等,可以假手於人,但是性格和親子關係等等,家長責無旁貸,只可以靠自己來處理和培養,也許家長花了很多資源在孩子的學業體藝至上,其實,也應該想想是否應該投入更多資源,尤其是時間,為自己增值,學習如何教導子女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性格,增進親子間的感情。

家長午夜夢迴,有否想起孩子出生的當天,首次把孩子抱在懷裏,對孩子所說的第一句話,是希望孩子長大後名成利就,出人頭地,還是只是想孩子能快快樂樂、健健康康的渡過一生呢?如果是後者,便想想今天為什麼為了學業,為了體藝表現,或其他種種原因,破壞了親子關係呢?

另外,要明白今天的孩子早熟,要信任他們已懂得為他們自己打算,他們從父母身上所需要的,是信任、尊重、理解,鼓勵,在適合的時候作出適當的支持,把孩子們努力而來的成就,都歸功於他們自己。

記着,莫忘初衷。

Wednesday, July 11, 2018

談聯招入讀本地大學的最低門檻

近日看到有新聞報導,說因為升本地大學需要附合「3322」的要求,而因為男孩子附合這個要求的人數比女孩子為低,所以男孩子比女孩子更難考得入大學,因此,便有要求說要降低「3322」這個要求為「2222」。

也許,我們應先要明白這「3322」的要求是什麼。這個「3322」的要求是所有中學畢業生報考DSE經聯招入讀本地大學的最低門檻,包括兩科語文科目的成績為3,加上通識和數學的成績為2。跟著,我們考慮這個最低門檻的時候,應想一想為什麼要有這個最低門檻?既然這是入讀大學的最低門檻,如果這四個主科的某一科和大學裡就讀有關,便是這個大學學科對於相對科目有其要求,例如入讀英文系,在DSE考獲3級成績便是入讀英文系的最低要求,但是如果這四個主科的某一科,和在大學裡就讀的學科沒有關係,便可以理解為大學生在這個科目的最低要求,例如入讀英文系的大學畢業生,他們的中文成績也最低逹3級要求。

對於這個兩個解讀,最一個是較合理呢?首先,對於前者,以英文系作例子,如果以報考英文系的學生的英文成績排名,再根據英文系的收生數目,由最高成績開始取錄,如果取錄所需學生之後,如果所有學生都逹3級或以上,這個最低要求便沒有了義意,但是如果取錄所有成績逹3級或以上,英文系還是不能取錄所需學生(即是收生不足),這個3級的要求便可以理解為入讀這個學系的最低要求(因為有學生想入讀英文系而英文系有剩餘學席,但是都不能入讀),換句話說,如果入讀英文系的學生的DSE英文科成績連3級也逹不到,的確不值得納稅人資助這個學生入讀英文系。

對於後者,如果入讀的學系和DSE四個主科的某一科沒有關係,因為在大學內也許便不會再修讀相關科目,這個DSE主科便成了這個學生在大學畢業時在這方面的最低要求。但是想一想,讀英文系的畢業生,必定要有中文逹3級成績嗎?當想到有外國學生經非聯招報讀英文系而可以被取錄,英文系畢業生在中文逹3級成績的假設是不成立的,更實際一點,相信沒有人期望每個英文系的畢業生的中文成績可以逹3級程度,就算職場需要入職者有相當中文程度,便由該公司自行選擇好了,不應由聯招硬性規定。

由此可見,如果要改革這個「3322」的最低門檻,也許最好的做法是把最低門檻定為「2222」(因為2級只相等於以往會考的E而已,即是兩科語文加上數學、通識為合格),之後,各學系應要對入讀該學系所需相應的科目設立最低要求,例如數學系對考生的數學科的最低要求為3,保證大學的資助不會讓一些根本沒有能力的學生入讀某學系便是了。這個對於某DSE學科的最低要求,便相對有義意得多,因為這保證大學的資助用得其所,不會浪費。

說個真實例子,友人的女兒自幼入讀重視英語的名校,心儀學系是英國文學,但是她的中文成績不能逹3級,結果不能經聯招入讀本地大學,慶幸友人能力所及,把女兒送到英國的大學主修英國文學。這女孩能看懂中文,能說流利廣東話,為什麼因為中文不逹3級便不能入讀本地大學英文系?到她畢業後,還不是回到香港找工作?和在本地大學就讀有什麼分別?變相懲罰了友人要自資讓女兒入讀英國的大學。如果這女孩最終在英國找到工作定居英國,香港多年來對這個女孩的培育,更是白費了,把人才送到外國去。

所以,這個四個主科的硬性要求,其實並不合理,也和性別沒有關係。

Monday, July 02, 2018

不同的學習階段:學前教育

我們聽到一個教育詞彙叫做「學前教育」,大眾的理解就是幼稚園這個學習階段。細心想一想,「學前教育」這個詞會其實相當吊詭,為什麼呢?

學前教育的這個「學」字,其實是指什麼呢?如果學前教育是指幼稚園階段,那麼這個「學」字不是就是指「小學」嗎?但是如果這個「學」字是指「學習」的話,那麼「學前」的意思便是在學習之前,即是學生不用學習嗎?但是後面的兩個字「教育」,卻是指學校需要教導學生,那麼「學前教育」整個詞彙的意思是學生不用「學習」,但是學校需要「教育」?似乎,「學前教育」的這個「學」字,應是後者吧,否則,不如直接說是「幼稚園教育」好了。

所以,「學前教育」這個詞會的真正意思,應該是指在學生開始學習學術知識之前,他們所接受的教育,而這些學習的範圍和正式學術學習的範圍是不一樣的,例如自顧能力,社交能力,和一些簡單的溝通能力吧。由此可見,我們現在的學前教育,在現今幼稚園中的課程,包括認字、默書、數字以及算術運算等等,其實並不是「學前教育」的原意。

有很多書藉和報導介紹歐洲某些國家立法禁止孩子在學前參與任何形式的學習,但是這些國家的國民創新科技等等都出色。為什麼呢?不是越早開始學習便早人一步,理想達到嗎?

首先,在學前階段便學習與否,其實都是由三歲(或兩歲)開始學習,和六歲開始學習的分別,相差只是三年。想深一層,如果學習的首個里程碑是報考大學,通常是十八歲,那麼提早在三歲學習和在六歲才開始學習的分別,便是究竟是用十五年還是十二年來準備報考大學是否有明顯分別?再想深一層,幼稚園這三年的提前學習的課程,如果在六歲時才開始追上去,究竟要用多少時間呢?真的還是要用三年,到九歲時才能追上嗎?我相信,以六歲的學習能力,一年內便可以把那些別人在三歲至五歲的課程完全追上去了。即是,不論是提早在幼稚園三歲時開始學術學習,還是和跟歐洲國家一般在六歲開始學習,在七歲時(即小學二年級),三歲開始學習和六歲開始學習的學生,所能懂得的東西是完全一樣了。

跟著,我們又從經濟效益來思考這個問題。根據資料,香港近年每年的出生人數大概是五萬多,即是香港大概有十五萬的孩子正處於學前教育階段(還未計算有些孩子是兩歲開始入學),假設有半數學前階段的孩子就是三歲就開始學習,費用是每個月一萬元(包括非學券制幼稚園的學費,和其他體藝、學術、或非學術的興趣班學費),由父母負擔,那麼每年全香港父母便支出了九十億(150,000 x 50% x HK$10,000 x 12 =  HK$9,000,000,000),如果假設平均支出是每個月五千元,每年總支出便是四十五億了,所以說全香港所有父母投資在子女學前教育的支出是超過十億,應是非常保守的估計。有否想過每年政府投放在創新科技的支出似乎也沒有這麼多,而這些錢現在只是令孩子提前兩三年去學懂某些小學一年級的課程,或讓孩子參與他們未必有興趣參加的課外活動,對整體社會的創造能力和生產力沒有任何貢獻(極其量說是形成了相關行業吧),但是這些提前教育反過來卻可能令孩子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學習動力,失去了好奇心,打破了自信心和降低了自我形象,有些更破壞了親子關係,所以看看提前學習與否兩者的經濟效益分別,可以看到,那些立法禁止孩子在學前教育參與任何課程,而整個國家的創造力和生產力不減,是合情合理的。再進一步,如果政府可以把家長投放在學前教育的支出,變成了推動創新科技或初創公司的話,整個國家的生產力和創富能力便更高了。

說得明白一點,那個家長不想孩子在六歲時才開始學習,而在之前可以盡量善用時間和孩子歡渡親子時間?問題只是家長看到現實世界的幼稚園、小學成為了戰場,孩子入讀不同的學校便好像便走上了一條不同的人生道路,才令家長急急把孩子帶到不同的「雞精班」,好讓孩子可以入讀心儀幼稚園和小學。

香港的家長,會聯合起來反對推行TSA,就是為了全港學生都一同不用被催谷來參與這個考試,但是家長們會否聯合起來,建議立法禁止學前「提前」的教育和不同的「雞精班」嗎?就算真的立法去禁止,相信也會有家長另找辦法去自行提前教育,即是只是把現在公開地做變成「地下」模式,現實不會改變。所以,只要現在直資、私校收生還是以孩子的表現(尤其是學術和體藝表現)來作為收生準則,直資、私校的教學理念模式、學習環境、升學途徑的確和主流學校不相同(或說白一點,比主流學校優良),大部分家長的心態不變,或只是無奈地跟從,立法也是多餘的,倒不如想辦法去為自己的孩子打算好了。

Monday, June 18, 2018

要增值的,其實是父母

女兒現在已是八年級,相等於主流中學的中二,在她學校,則是中學的第三年。到現在,我對教育所關心的,已不再停留於怎樣考幼稚園和小學,怎樣去取捨不同的學制或學校,現在在我心目中最關心的,是女兒將來要面對一個怎樣的世界,進而考慮現在我要如何去為女兒去作出適當的部署,其實也令我檢討以前我在女兒幼稚園或小學所做的是否合宜,亦令我能更全面去思考讀者來電郵的詢問和作出回應。很多時,心中有些東西想寫下來,因為工作忙,所以寫到半途便停了下來,近來有時間在工作上停下來小休,希望把心目中的想法整理好,再次寫出來。

在生活中的經歷中,以及從不同途徑得到的想法和報導,看似零碎,但背後卻似乎有些啓示,這些事件包括:
  • 「窮爸爸、富爸爸」一書,窮爸爸和富爸爸給作者不同的價值觀,結果作者跟從富爸爸的建議而致富。
  • 在職場裡看到很多年青人認真辛勤工作,但我卻對他們的前景並不樂觀,尤其是那些沒有特別技能的職位,例如待應、售貨員、保安、救生員等等。
  • 某些專業要經過多年培訓才能獲得專業資格、例如醫生,有些工作所需要的專業,卻可以短時間內得到,例如建造業、水電工程等等,有些不需特別技能的工作,收入卻很豐厚,例如某些地點售賣小食的店鋪。
  • 從前有說養育一個孩子要四百萬,而最近聽到有年青人埋怨父母不把錢留給他買樓,卻把錢用於支持他放洋海外完成大學課程,但回到香港卻沒有多大發展,反而如果錢是用於做買樓首期,現在他可能已能供完或差不多供完首個單位了。
  • 最近看過一段內地的視頻,說有個孩子因為聽從由大城市回到鄉間的大學生建議到香港去讀大學,之後有機會可以到美國留學,所以家人辛苦籌來金錢讓她到美國哈佛大學完成法律學位課程,最終回到中國去,前途亮麗。
不知讀者看到以上這些都是些耳熟能詳的事件,想到些什麼呢?我想到的,孩子成功與否(恕我功利地純以收入待遇來衡量),最決定性的,似乎不是孩子是在學業上天資過人,而是孩子們是否得到合適的指引,令他們可以順著社會的趨勢,或在成功機會較大的方向去努力,如果父母想到的,還停留在學術成積可以讓孩子上流的階段,如果孩子真的能學業有成,也的確是可以獲得某些專業資格,但是可以說,中產的孩子如果跟著這個想法去做,大部分最多也只是能成為中產,再要有過人的成就則機會不大了。

由此可見,如果父母是明白社會的運作,了解世界的大趨勢,不同才能(尤其是學術以外的)可以有什麼出路,這些父母便會懂得如何順著孩子的天資和性格等等來培育孩子,讓這些孩子不至於浪費精力在一些對他們將來事業沒有用的地方之上,例如骨胳精奇的孩子,對某項運動有專長,將來可以成為運動員,再成為教練或最終創立自己的運動教育中心或學校,那麼在學時只要應付到升級的要求,父母不用花錢來補習,孩子可以有更多時間去緞練那運動。能明白這個道理的是那些家庭呢?可以想像,中產或草根家庭想到的,通常是認為這些課堂以外的體藝不能成為終身職業,所以孩子在學時期便理應放棄這些體藝,專心學習,但是中產以上的家庭,明白社會運作,懂得如何協助孩子發揮專長,亦沒有孩子必定要以學業來獲得專業資格來得到優厚的回報養活自己,甚至供養父母的壓力。

再退一步來思考,決定孩子將來成就的,尤其在互聯網加上人工智能發展一日千里的世界,學術的比重將會愈來愈低,真正決定孩子將來的成就的,其實是父母本身的視野有多闊和深,對世界的了解有多少,間接也決定於父母(加上孩子)的人脈有多廣闊,父母的人脈包括職場的社交圈子以及在學校認識的其他家長,而孩子的人脈則是孩子成長過程的社交圈子,即主要是學校的同學,亦即是說孩子所就讀的學校,也決定了孩子以及父母的人脈。(也許這才是為什麼現今父母對名校都趨之若鶩的原因。)

實際一點來說,即是父母要做的(尤其是初生孩子的父母),不是為孩子增值,而是先要為自己增值,讓自己更了解這個世界和社會的運作,認識更多人和向更多人取經,學懂認識自己孩子的專長和喜好,相應地為孩子打聽最有利的發展途徑,好讓父母和孩子都不用浪費金錢和時間在沒有幫助的事情上,也減少了親子之間為學業而破壞關係的機會,如果孩子是讀書的材料,便找能提供適合課程的學校,如果孩子不是讀書的材料但有某體藝的天份,便找間學術要求較低的學校,讓孩子能花更多的時間在專長的體藝之上;如果孩子既不是讀書的材料,也沒有體藝專長,便為孩子打聽和找來不同的項目讓孩子嘗試,直到孩子遇上了合適的項目為止。

以上只是宏觀的討論,對個別個案來說,便更要看看家境、父母的經濟能力、孩子的特徵專長等等,不能過於一概而論。但希望至少能令家長感到,不要過於盲目跟從別人的想法和做法,就算最終和其他家長的做法是一樣,至少也清楚知道自己是為了什麼,父母和子女應花精力時間在那些地方。

Monday, March 12, 2018

蔡繼有學校開放日

時間過得很快,本星期六三月十七日便是蔡繼有學校今年的開放日,對學校來說是一個籌款的日子,對小學部的家長來說,是親子合作運作攤位遊戲的一天,對於校外的人士來說,是親身到蔡繼有學校看看的一個機會。

校外人士到蔡繼有學校裡,我覺得有以下的亮點值得去觀察的。

蔡繼有學校的校舍,是校方根據自己的教學理念去設計的,例如學校提倡圖書教學,所以可以看到校園的不同地方,都有擺放一些圖書,讓孩子在很方便的情況下拿到書本來看;又例如學校認同一人一體藝,所以學校有一個設備優良的演奏廳,身處當中跟香港其他的表演場地相比不遑多讓,能夠在這個場地表演,對學生來說必定是一個很大的鼓舞。另外,學校有游泳池和室內運動場,最重要的,還有一個設備完善,環境優美的圖書館,這些都是值得校外人士去參觀的。

開放日當日,在校園裏的不同地方,都有很多學生的表演,例如在演奏廳,整天便有不同的表演,在操場便有小學部的大型操練,以及學生和老師的球類比賽,小學部每一班都會負責一個攤位遊戲,爭取籌得更多的款項,所以在參加攤位遊戲的同時,可以看到家長和學生是如何投入,在校園裏的不同地方,也會看到蔡繼有學校學生和家長的蹤影,校外人士可以看看這些孩子是什麼模樣,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又是怎樣,以及怎麼樣的家長和學生,才能入讀蔡繼有學校。如果可以跟學生或家長打開話題閒聊,可以跟校內的家長取經,例如去年報考蔡繼有學校的情況怎樣,面試的安排又是怎樣,跟著再跟學生們談談,看看他們的對答如何,他們的性格又是如何,由此可見要怎樣的家長和學生才能得到蔡繼有學校的青睞。

另外,在開放日的當天,演奏廳內應有一個介紹國際文憑IB的環節,如果家長對IB沒有什麼認識,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去聽聽IB的教育理念是什麼,以及IB教育整個學習階段是怎麼樣的,對於要報讀蔡繼有學校的家長來說,認識IB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真的入學了,他們的孩子最終便會參加這個IB考試,如果家長並不認同IB的話,其實孩子並不適合入讀蔡繼有學校,所以家長應先行了解IB,再決定是否繼續為子女報讀蔡繼有學校。最後,圖書館內有些IB課程有關的書,家長也可以看看。

校外人士也可以感受一下蔡繼有學校的交通安排是怎樣,蔡繼有學校校舍的位置,只有兩條巴士線經過,學校院子是教育學院的校舍,當時並沒有預算有那麼多學生,亦沒有預算有很多私家車駛入,所以道路的負荷有限,在開放日當天, 交通必定非常混亂,近日看到大埔道往沙田方向於郝德傑道交界的快線封了,以往開放日當天,也會有交通警察來到指揮交通,非當區居民好像是不能駛入郝德傑道,聽說車龍曾經沿大埔道長逹深水埗嘉頓附近。沿着大埔道往沙田方向駛去,有兩三個公眾咪表停車場,由最近一個步行回蔡繼有學校大概是十多分鐘,但是當天也許會泊滿,再下一個公眾停車場是距離學校近二十分鐘路程的。因此,學校並不鼓勵校外校內人士,駕駛自己的私家車到學校,學校當天會安排穿梭巴士,通常穿梭巴士站是在九龍塘和太子港鐵站外,校外人士可以留意學校網頁的公布。

對於幼稚園學生的家長,如果開始準備為子女報讀小學,便應該留意各學校的開放日日期,盡量多參觀這些學校,跟不同的學生、家長、老師以及校長傾談,從中得到第一手的資料,用來決定選擇和最終讓孩子入讀那一間學校。

Saturday, March 10, 2018

我看財政預算

最近財政司發表了他的首份財政預算,花費數十億,當中增加了二十億經常性開支,這二十億新增的經常性開支,沒有明確說明用作什麼,作為一個普通小市民,中產家庭的家長,可以的話,我希望這些錢可以用作招請額外的外藉語文老師,實施小班教學。

看到財政預算說要把部份撥款用作培訓老師之用,我想到的是,老師已經在教育學院完成了課程,現實情況是當老師進入學校,真正面對學生的時候,他們在教育學院所學到的理論,在香港求學就是求分數的大前題下,根本不能應用出來,所以如果說再要培訓老師的話,不會對教育有真正的幫助,只是增添了老師的負擔,在繁忙的工作裏,還要找時間去參加培訓課程,本末倒置,不是花了錢便真的對教育有幫助。

我看到香港教育制度其中一個很大的問題,便是香港教育界的貧富懸殊問題越來越嚴重,簡單來說,熱門的學校便越來越多家長爭相讓子女入讀,其他的學校,便爭相爭取取錄餘下來的學生, 最終的結果是,中產或以上家庭的子女便入讀了某些學校,而某些學校便取錄了低下階層家庭的子女,惡性循環之下,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作為政府,為了香港長遠的穩定和發展,其實是應該針對這個貧富懸殊的問題,作出解決的方法,其中一個方法,便是改善現在不受歡迎學校的教學環境,例如實行小班教學、引入更多外籍老師來任教語文科目,包括英文和普通話,更進一步的,改善校園的環境,例如建設更多設備優良的校舍,當家長看到這些學校有那麼好的教學環境的時候,他們便不會再參與這個爭相報考名校的遊戲,學校之間的質素也拉近了,進一步改善這個貧富懸殊的問題。

又以改善語文老師為例,聽說全香港有七十萬學生,如果以三十五名學生為一班,便有二萬班,如果一個老師可以任教五班,即是四千名新外藉老師便可以令全香港的學生都有一名外籍老師來任教語文,至於四千名外籍英文老師,每年薪酬支出,如果以五十萬年薪來計算(對海外老師應該有相當吸引力吧),便是大概二十億了。這是以全香港所有學生作對象的,如果只是對中學或小學來實行,或年薪少於五十萬,可能更少,例如只需花一半, 十億便足夠了。

另外,對於小班教學來說,香港其實不需要增加任何開支,只需要容許部份學校在收生不足的情況下,例如每班只能取錄二十名或以下的學生的時候,仍然可以繼續營辦,便已經可以達成小班教學,這些學校因為學生人數少了,老師的工作量也相應減少,可以預留更多時間照顧學生,對學生的照顧和教導便相應改善了,另外,因為如果要一刀切實行小班教學,連熱門的學校也要減少收生,部份家長便會提出反對,認為會扼殺了他們孩子入讀心儀學校的機會,因此,讓這些熱門學校繼續大班教學,而這些冷門的學校可以實行小班教學,到時,家長們便自行去考慮究竟大班教學還是小班教學,更適合自己的孩子。

如果在免費的官立津貼中小學,可以實行外籍老師加上小班教學,學校之間教學質素的差別便會減少,改善了草根階層和中產以下的孩子的教育,提升了他們的上流力,可以避免了跨代貧窮的問題。至於中產家庭,亦多了學校的選擇,他們可以選擇報考心儀的熱門學校,還可以參加大抽獎,讓子女入讀免費的官立津貼學校。父母不需要再為競爭報考學校而浪費時間與金錢於不必要的課外活動之上,孩子可以發展他們的興趣和嗜好,父母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增加親子時間,改善親子關係,其實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

對於中產來說,尤其是子女入讀需要付費的直資私立學校,教育的開支,包括學費、課外活動的費用、補習費、遊學團的團費等等,開支其實很龐大,所以財政報告可以優惠中產家庭的地方,我便想到增加學費支出的免稅額,實質的鼓勵中產家庭投放資源在子女的教育之上,而不是單單口號式的呼籲每個家庭要生三個孩子,當然,必定有反對聲音說這樣做會鼓勵家長選擇需要付費的學校,但是看看現在香港的出生率,中產家庭大都只生一個孩子,甚至不想生兒育女,現在實質鼓勵中產家庭多生孩子,其實是改善香港未來的人力資源,和人口老化的問題,政府應該扮演帶頭的作用。

無論如何,希望香港的官員,包括財經官員和教育相關的官員,是貼地的認清香港家長所面對的問題,而不是自己便享受著公務員的教育褔利,而閉門造車的去為本地家長葯石亂投,以為花了錢,做了事便必定可以幫到本地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