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優才學校會考成績的反思

日前,跟友人談升小學選校,期間有提及優才學校,他的兒子也有報考,而他不久前發現優才學校在網上發報了其學生的會考成績,有意見是成績強差人意,友人即對是否讓其子入讀抱有介心。因那時我沒有看過那份會考成績報告,所以沒有多說;之後回家,找到了報告來看,亦看過討論區的言論,自己再細想是什麼的一回事。

報告網址是:http://www.gtcollege.edu.hk/pdf/Others_09-9927_9928_v4.pdf

根據報告,整體以每一個學生每一科來說,有一半以上是相等於C或以上,合格則超過九成,英文科的表現很好,而生物科和中國歷史科的整體表現,比全港的整體表現差;在討論區裡,部分家長對此感意外,覺得是一個大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學生在每一科的表現應比全港的好,取得C或以上的比例也應該更高,如果家長每月付出的學費,優才又強調有拔尖班,換來只是比全港在某些科稍好的成績,是名不符實,物非所值。我在想,這份報告給我什麼的啟示呢?

我沒有去過這間學校,只憑自己對這間學校的認識,來解讀這份報告。報告清楚顯示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中英文都比全港整體高,這和學校基本上是英文中學相符,而通常這類重啟發的學校,都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語文較好是合理的。再以科目分類,被家長批評的生物和中國歷史科,一般來說是重記憶的,即考生要記得多而準;而高於全港整體的科目,如物理數學,則較要求學生的觀察和邏輯推理能力,由此看來,優才對學生的培訓,著重學生的思考能力,多於要孩子填鴨死記。另外,我想優才學生的家長,見學校已有補底拔尖班,不會不願也不屑讓子女去讀天皇補習班,學生既無參加主流評核考試的經驗,亦沒有專為學習應考的訓練,成績便因而給比下去,如果事實如此,能得到公佈的成績,也許已經很好了。

我不知以上推測,是否過於自圓其說,自辯護短,自欺欺人。另外,這個報告亦足以令有心讓子女入讀類似學校的家長深思,輕鬆學習,愉快童年,那個家長不想其子女得到,可以學到解難抗逆,當然是好,問題是家長害怕到考會考時,解難抗逆的能力不能輕易測度,但學術成績給別人比下來,卻直接影響考大學的機會,所以即使很多家長想子女讀得開開心心,但基於面對現實,也得讓子女就讀主流學校,催谷子女學業。

這問題我想過,最大的疑問是在於啟發性的教育,是否適合香港主流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它的評核制度。在主流學校裡,整個環境教學都是朝著主流評核方向而去,毫不猶豫,但是對於這類標榜另類教學的學校,在早年任憑它是如何啟發性,如何鼓勵思考,到真正得參與主流評核時,學校家長學生也得乖乖就範,接受現實,否則,公開試貨真價實,家長可以和其他學校比較,如果比主流學校比下去,這類學校也得轉為重視公開試成績,提早催谷,到時什麼教學理念也得放下了。

所以核心問題是,用主流評核方法去評核接受另類教學的學生,而家長和大學最終都是用這個主流準則來評定學生,尤其學生只得一個公開試的成績作參考。因此,這給我的啟示是,如果家長讓子女入讀這類學校(我想至少包括優才,音小,培僑,播道,真道),必須明白學校理應可以給其子女在學術以外的範疇更好的培訓,例如創意、想象力,但學術卻未必和在主流學校接受教育有很明顯的分別,也許在子女畢業時,家長可能發現子女和其他大部分學生在學術以外的分別,學生的得益,已不足為外人道;如果學生只得一個公開試成績,如果成績不太好,也不要期望大學會因為子女在另類學校學習而降低要求,雖然另類學校多重視表達能力,但至少學術成績得到達步進面試房門的要求,家長要小心觀察,在適當時候可能在學術上要幫一幫子女;另一個方案,便是用適合的評核方法去評定在另類學習的學生,例如國際文憑(IB)。所以這亦是我讓女兒讀蔡繼有學校的原因,這學校既用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便用國際學校通用的評核方法來評定學生,這便是最適合了,學生不須接受兩種不同的教學和評核模式,效果應是最好,現時本地大學也會考慮這個評核方法的成績,所以留在香港升大學亦不是問題。除了蔡繼有學校之外,我發現部份另類學校都在準備讓學生參加國際文憑考試,例如真道書院。家長可能要研究國際文憑是否符合他們的期望,和所選的學校是否提供相關培訓。

現時大部份重啟發的學校,歴史都只數年,他們的學生,可能還未曾參加過主流公開試,相信首屆成績一出,如果是差,可能會影響部份家長對這類學校的看法和信心,學校得小心留意這個問題,而家長則可能要接受這類學校看重是發掘其子女的潛質和自信等等,而學業成績未必如主流學校般多操練,如果其子女不能得到最頂尖的公開試成績,要明白這是學校將大部份資源(如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培養子女潛質,這些潛質對孩子一生,可能會比得到很好的公開試成績還重要。家長要抱著適當的期望,或自己有自己的對策,這會比到最後發現事與願違為好。

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學校的課外活動

剛過去的星期六,是學校所安排的課外活動的首日。當天上午,一家便如常的早起,乘巴士回學校去參加課外活動。學校安排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課外活動,有動有靜;女兒便一下子參加了三項,可以在同一朝參加三項活動,不用帶女兒到處找地方學,真的方便,女兒可以在一個熟悉的地方參加活動,家長又放心,女兒又更加投入;另外,我覺得最好的地方是家教會為家長安排了課程,在子女參加課外活動的同時,家長可以善用時間,學一些在子女出生之後因為忙碌而沒有空去學的興趣,真的很好。最後我發現最值得參加的是聊天聊書班,雖說是班,但內容是家長和校長和老師一起去聊天和談談近來看過的書。

對女兒的興趣班,我從來都是希望女兒可以見識更多不同的東西,而不是得什麼什麼的獎,而就我所見,女兒所參加的興趣班,可能有機會在學校表演,例如開放日或家長會,我覺得已相當足夠,就算沒有表演機會,也不太要緊,最重要是可以接觸到新事物。而語言班,是給女兒接觸一種新語言,可以擴闊她的視野,也是很好。

至於家長班,我則參加了兩個。在學校良好的校舍內上堂,一嘗久違了的學生心情,暫時放下照顧女兒的心理重擔,去享受學習的過程。而我上首兩個興趣班時發現原來在兩堂之後有聊天聊書班,聽介紹覺得內容很有趣,所以便即時參加了;上完兩堂之後便去了參加這一班了。

這個聊天聊書班當天因校長沒有空,所以由主任代為主持,而因為有新一年級的家長參加,所以由一年級家長提問,由高年級的家長和主任解答,雖說是解答,但其實都是在聊天;討論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學校的教育制度和學生的成長,例如有問及學校的評核方法,家長的分享是學校是以平日表現來評核,新生家長見回家沒有東西可以和孩子溫,感到不安,而高年級的家長則說,回到家便不須多看學校的教科書,反而應多看課外書,家長不必擔心。高班家長和主任的意見是家長要學懂放手,孩子的事應由孩子來擔心,家長亦不應過分保護孩子,凡事照顧周到,他們分享一些觀察,家長照顧周到的孩子,依賴性較強,而家長放手的,則孩子會比較獨立。家長亦不須每事代子女出頭,便由學生自行向學校老師交待。高班家長亦重提校長曾說,家長不要讓學生去補習。到聊天室內的家長都是面帶笑容,言談間很輕鬆,也不要為子女學業太擔心。整個聊天過程都很愉快,有說有笑,有茶點飲品享用,又可以和其他家長以至校長交流,很有意思。至於聊書,我則覺得現在任何學校都在鼓勵學生閱讀,但如果只是家長在家時叫子女看書,而自己則在看電視,子女很難明白閱讀是終身的好習慣,可能會以為年紀小,所以無奈只得看書,有朝長大了,便可以放下書本,看電視去,所以家長也應建立閱讀習慣,以身作則,所以這個聊書部分,可幫助家長提高閱讀興趣,而且還有書讓家長之間借閱,妙不可言。

我覺得蔡繼有學校,因為辦學團體是保良局,而又沒有強調學校是採用國際學校模式和不會參加本地的公開試,所以有部分家長不太了解學校的教學模式,就算是家長會中聽過,到真正讓子女入讀時,可能也放不下主流教學模式,心中只想到以主流教育模式的期望投放在子女身上;所以子女入讀蔡繼有,子女應不會遇到任何適應困難,反而家長得調整心態,而如家長對主流教學模式根深蒂固,他們所遇到的適應困難可能比子女更大。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殊途同歸

跟不同小學學生的家長談他們子女的學習情況,都會發現現在不論在任何小學,只要是主流並且是要經過升中的,學生的功課也都是很多,可以預計到高年級時,學術程度也不會淺,可能和眾多名校相差不遠,或可能更多。

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的小學會受到學生升中和家長的壓力,如果教得淺,功課少,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會不滿意,怕子女的學術程度不夠深,到升中時給評了落下一個band,入不了好中學,就算子女是就讀小一到小五,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子女的課程深度不及其他小學,也許已經感到不安,結果是會替子女轉校去一間課程較深的小學,又或會向自己子女的學校反映,要求學校提高學術程度,而想報讀的家長,也會因小學學術程度不夠深而卻步,以上家長的反應,結果都是在推動小學去把課程加深,慢慢變成趨勢,所以不論是怎樣的小學,也難免把課程教得越來越深,功課也越來越多。

對於名校,課程加深,子女跟不上,家長便最擔心,家長自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幫子女追上學業,而非名校或學生家庭背景不會或不能再投入更多資源的小學,學校便得自行投入更多資源,例如補堂和加設補底班,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上追上去,只有學生成績好,派位好,學校才有吸引力令更多家長讓子女報讀,要有足夠學生,學校才能倖免於殺校,可以繼續辦學下去,學校才能談什麼辦學理念,否則,如果沒有學生,什麼理念都是空談。

由此可見,家長可以預期就算入不了名校,也不要以為子女入讀其他較普通的小學,子女的學習壓力會低些,相反,學習壓力可能會更大,功課可能會更多。反觀某些小學以及名校都是有直屬、聯繫或一條龍中學的,小學會跟家長說,只要小學畢業生的成績達到某個水准,便可以升上名中學,所以學習壓力可能反而會低些,而壓力不是來自學校,卻是來自父母和同學間的競爭。

所以,不論學生是就讀怎樣的小學,可能結果都是課程深,功課多,是現實,無話可說。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雜誌介紹讀名校個案

剛看完九月分的親子便利雜誌,內容包括四個子女入名校的個案,講述父母和子女在子女入讀名校,一家人面對的困難和應對方法,很值得有心讓子女入讀名校的父母作參考之用。

簡單來說,名校給學生的壓力不大,壓力反而是來自同學之間,而子女入讀名校之後,亦不會放慢手腳,給子女很多課外活動輔助,所以,子女入讀名校,其實只是一個開始,將來的路還是漫長的。

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10

遊學團

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除了知識的吸收之外,最好還可以行萬里路,亦即旅遊,去感受一下不同的風土民情,令孩子明白,他們日常所處的環境,其實世界其他地方並非一樣,他們平日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價值觀、和思考方法,世上其他人卻會不同,令他們知道他們平日的思想言行,只是眾多方法的其中一種,而其他方法其實也可以達到目的,讓孩子可以開放自己的胸懷,不會以為他們習以為常的言行舉止,是唯一和絕對正確的,跟著他們更可以試以其他角度來思考,到他們將來到社會工作,不會太主觀,太自我中心,對事時他們不會立即作出評價和決定,反之,他們會先搜集更多資料,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才去做決定。

香港的中產家庭,很多在子女暑假期間都會外出旅遊,因父母平日工作繁忙,很難自行計劃行程,所以大都會參加旅行團,而香港的旅行團行程,大都很緊迫,去到景點都是走馬看花,而旅行團的目標是以消閒為主,對於當地的民情,只能靠當地的導游來說了,內容的長闊高深,只能看團友的運數了。所以參加了旅行團回來的人,可以跟其他人大談外地有什麼吃喝玩樂的詳情,但對於該地的民情,生活形態,思想等等,可謂一無所知,成人工作繁忙,放假散心,可說無可厚非,但對小朋友來說,卻失了一次學習的好機會。

有見在外地旅游可以擴闊視野,很多學校也會在暑假期間舉辦遊學團,也不單是私校,我曾旅遊新加坡時見過有本地的津貼小學在那裡游學,而遊學地點有遠有近;最近見過有報道,說有遊學團到了外地,才開發現那裡接待了很多游學團,所以一同學習生活的大都不是當地的學生,花費那麼大和去到那麼遠,才發現只是和亞洲地區的學生交流,實在物非所值,最多是得了一次獨立生活的機會吧。

所以我想到,如果某些家庭有親友在海外,其實可以試試找外地的親友,看看他們那裡的社區中心又或私人機構,有否暑期活動,性質沒有所謂,重要的是和當地小朋友一同參加即可,價格理應不會太高,子女年紀小,而父毋其中一位有假,又或不用工作,可親自帶子女去,如果年紀稍長,可安排親友接機,寄居在親友家中,這樣做價錢不高,又可以真正領略當地的民情,亦可順道探望親友。我心中想了這樣做多年,待我女兒再大一點,我的工作穩定下來,我便會計劃實行了。

Monday, September 06, 2010

名校的標準

昨天和一位任教名中學的老師談名校,他說他校內有些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因為部份學生在某些科目的成績經常徘徊在合格邊緣,這學生的英文很好,但對於這一學科,學生感到灰心,而家長亦曾和校長商量要放棄這一科,但是在公開試時,卻可以拿到Credit(我想是舊制C或以上吧),所以到最後,學生本身對自己的水準和能力,都感到迷惘,究竟自己在這一科的表現是好還是壞呢?

我聽完他這樣說之後,我想到的是,名校之所以名校,他們便是把每一級的學術標準提高,高於其他普通的學校,對於資質高的學生,要他們跟著和普通學校相同的標準來讀,的確會令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一個較高而切合他們的標準,無可厚非,而報教的學生經過千挑萬選,學校可以選到他們覺得勝任的學生,就算能力比最高資質的差一點,他們背後的父母也可以提供額外的資源來讓學生追上去,所以問題不大。但不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科的成績都一定是非常出色,所以他們可以有些科目的表現不能如其他科好,雖說不太好,但在普通學校裡已是很好,但在這些名校,卻好像是失敗者,成績平平。

對於在這些名校任教的老師,工作可能比普通學校的老師還好,因為學生質素高,至少上堂不用先要管治好紀律,可能已經省回不少時間,之後要教的課程,要教比普通學校深一兩級的程度,其實也沒有任何難度,工作量差不多是一樣的,如果學生真的不明白,回到家中,也可以找補習老師來問,所以也可以追得上去。去到要考公開試前,老師也可以找來大學程度的題目為試題,總之要出得深,實在不難。

問題在於學生本身,如果學生在這些名校的表現,長期處於失敗者的狀況,學生只會感到挫敗感,對自己失去信心。也曾聽過曾在工作上面試一些名校畢業生的友人說,有時一些名校畢業生,雖然他們都是大學畢業生,但他們不肯拿出他們的會考成績單,可以入讀大學,會考成績應該都不會太差,但是對這些名校畢業生,他們卻恥於拿出來給別人看,也許他們會自覺作為名校畢業生,只能拿到一些普通成績,是一種恥辱,但是同樣的成績,對非名校的畢業生已是中上,當然不怕拿出來給別人看吧。也許名校學生拿普通的公開試成績,將會成為他們一生人的遺憾,在人前總覺己不如人,有所保留,對別人永遠不敢提這公開試。

也曾聽過有家長就是明白自己子女在名校學習,便會有被其他資質高學生比下去而失去自信心的情況,所以特地不讓自己子女入讀名校,只讓他們入讀普通一點的學校。在這些學校內,子女可以得到自信心,而自信心將是他們將來一生很重要的個人素質,有了自信心,便會有信心去面對困難,想辦法解決,反之,只會不肯嘗試便先放棄。

以上不是在說名校是名不符實,只是在說名校有其標準,定得高,可以跟上的資質當然高,畢業生當然是質素保證,問題只是孩子的性格和資質是否真的符合這些要求呢?家長又會怎樣看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呢?記得看過鄧藹霖的書,她說她大兒子入讀喇沙,成績八十五分,滿以為很高,開開心心的去慶祝,怎知後來才知道大部份人都是九十多分,從此便不斷催促兒子讀書,直到發現兒子反感,才醒覺後將兒子轉入國際學校,成績轉好,關係亦轉好,之後亦入讀了本地大學。她是會反省而有能力讓兒子入讀國際學校的家長,而對其他家長來說,他們會否堅持子女繼續下去呢?

我想,對大部份家長而言,名校是一個質素保證,亦沒有特別理由不入名校,可以入讀的,也不會想太多便讓子女入讀,最多是真的不適合時,才想想轉回普通學校吧,另外,由名校轉入普通學校易,由普通學校轉入名校難,這點我完全理解,所以未試過,又怎知是否適合呢?如果有家長說想考某某名校,我想,試試無彷,考得入,亦開開心心的去讀,看到有問題便去解決,最多解決不了時才轉回普通學校,最重要的是,如果考不入,不要在子女面前表現太強烈的失望,這只會令子女覺得自己入讀一間普通學校是什麼的大遺憾,令他們很難融入這學校的學習生活中。

Friday, September 03, 2010

通識教育

也許本地的工商界以及不同界別的人,都對現時教育制度所培訓出來的學生不太滿意,覺得他們不能勝任現在職場的要求,所以教育當局便推出中學學制改革,建議三三四學制,將兩個公開試合並為一個,此外,便是通識教育了。

我覺得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更能分析事物,可以獨立思考,期望本地的教育可以追上外國以思考為主的教學模式,原意是非常正確,可惜是本地學生在多年填鴨制度的洗腦後,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已所剩不多了,到高中時才起步,多年來所用的思考模式已根深蒂固,改也改不了,再加上坊間的學店,以追求高分為目標,想象也會以捉題目,背範文,背分析來應付考試,所以通識教育的成效,其實成效存疑,只怕是母語教學政策之外的一樣的改革,出發點對,執行困難,不見成績,只見人罵。

教育當局希望學生可以透過通識科培養分析能力,但是學生和家長的對策是參加補習社的雞精班,取試題,背範文;教育當局看到這情況,定會和補習社對著幹,要令補習社不能輕易便可以令學生拿到高分數,他們可能會出一些補習社也想不到的問題,但結果可能是令考試變得模棱兩可,所有學生都不明白在考什麼,連日校老師也不知怎去教,最後學生既培訓不到分析能力,又拿不到好成績,各方都不討好,最後又再被譏為敗政一件。

以前教育當局提出:求學不是求分數;也許原意便是不想學生和家長太在意成績,希望學生是去學怎樣去學習,培養分析能力,可惜事與願違。香港出生率降低,令學校都受到殺校的危機,為求自保,各學校唯有各自想方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所以大都在吹噓自己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如音樂、體育)的成績,所以在高中之前,也很難期望學校會著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小四到小六,大部分小學都會著重培訓學生,令他們可以升banding,學生學術成績好,可以考入名中學,才可以保証學校不被殺校;既然如此,又怎能培養思考力?到中學之後,在中一至中三,必定要開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否則,到了高中時為時已晚。

通識教育是好,但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會短期內見到成效,以香港普遍家長看重短期成績,他們必不會因為通識教育或相近的活動而放棄學術成績,所以他們會要求子女在學術成績上追上去,那些培訓思考能力的活動,他們未必會讓子女參加。所以,我想小朋友真的可以培養得到思考能力,便要由小時候開始,而環境也是可以容許他們去試,去錯,去反思,而試和錯的過程中,做法和答案便未必符合標准答案,如果學校只以標準答案評估學生成績,而家長又很在意學生在班內的名次,則根本不會讓學生去試,以免他們會錯,因而成績不能名列前茅;如果可以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和不怕嘗試的精神,學生所學的才是真學問,到高中參加通識科時,才能真的運用他們的分析能力去解答問題。

從以上觀察所見,學生跟從現時的主流教育制度,除非家長或學校額外提供思考能力的培訓,而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模式,也要鼓勵學生去作出他們的對答,不要只去思考老師的標準答案,有時更會因此得到較低的分數;否則不能期望學生在高中時可以突然轉變思考模式,所以我讓女兒就讀以國際文憑(IB)為教學模式的學校,便是希望女兒自小可以培養她的思考能力,將來,她可以在社會立足,是因為她懂得思考,而不是她記得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