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本地的工商界以及不同界別的人,都對現時教育制度所培訓出來的學生不太滿意,覺得他們不能勝任現在職場的要求,所以教育當局便推出中學學制改革,建議三三四學制,將兩個公開試合並為一個,此外,便是通識教育了。
我覺得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更能分析事物,可以獨立思考,期望本地的教育可以追上外國以思考為主的教學模式,原意是非常正確,可惜是本地學生在多年填鴨制度的洗腦後,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已所剩不多了,到高中時才起步,多年來所用的思考模式已根深蒂固,改也改不了,再加上坊間的學店,以追求高分為目標,想象也會以捉題目,背範文,背分析來應付考試,所以通識教育的成效,其實成效存疑,只怕是母語教學政策之外的一樣的改革,出發點對,執行困難,不見成績,只見人罵。
教育當局希望學生可以透過通識科培養分析能力,但是學生和家長的對策是參加補習社的雞精班,取試題,背範文;教育當局看到這情況,定會和補習社對著幹,要令補習社不能輕易便可以令學生拿到高分數,他們可能會出一些補習社也想不到的問題,但結果可能是令考試變得模棱兩可,所有學生都不明白在考什麼,連日校老師也不知怎去教,最後學生既培訓不到分析能力,又拿不到好成績,各方都不討好,最後又再被譏為敗政一件。
以前教育當局提出:求學不是求分數;也許原意便是不想學生和家長太在意成績,希望學生是去學怎樣去學習,培養分析能力,可惜事與願違。香港出生率降低,令學校都受到殺校的危機,為求自保,各學校唯有各自想方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所以大都在吹噓自己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如音樂、體育)的成績,所以在高中之前,也很難期望學校會著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小四到小六,大部分小學都會著重培訓學生,令他們可以升banding,學生學術成績好,可以考入名中學,才可以保証學校不被殺校;既然如此,又怎能培養思考力?到中學之後,在中一至中三,必定要開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否則,到了高中時為時已晚。
通識教育是好,但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會短期內見到成效,以香港普遍家長看重短期成績,他們必不會因為通識教育或相近的活動而放棄學術成績,所以他們會要求子女在學術成績上追上去,那些培訓思考能力的活動,他們未必會讓子女參加。所以,我想小朋友真的可以培養得到思考能力,便要由小時候開始,而環境也是可以容許他們去試,去錯,去反思,而試和錯的過程中,做法和答案便未必符合標准答案,如果學校只以標準答案評估學生成績,而家長又很在意學生在班內的名次,則根本不會讓學生去試,以免他們會錯,因而成績不能名列前茅;如果可以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和不怕嘗試的精神,學生所學的才是真學問,到高中參加通識科時,才能真的運用他們的分析能力去解答問題。
從以上觀察所見,學生跟從現時的主流教育制度,除非家長或學校額外提供思考能力的培訓,而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模式,也要鼓勵學生去作出他們的對答,不要只去思考老師的標準答案,有時更會因此得到較低的分數;否則不能期望學生在高中時可以突然轉變思考模式,所以我讓女兒就讀以國際文憑(IB)為教學模式的學校,便是希望女兒自小可以培養她的思考能力,將來,她可以在社會立足,是因為她懂得思考,而不是她記得多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