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文章談過,簡單的學券制,將商業原則引入教育制度,是不可行的,最明顯的原因是學校會將整間學校的重點都放在增加本身對家長的吸引力,但是學生的所需是要全面的教育,所以引入商業原則,只會令學校變成本末倒置。而學券制令家長變成消費者,對學校只會有越來越多要求,長遠令學校和老師吃不消,最終受害的便是學生本身。話雖如此,但是香港的確實行某個程度上的學券制,最明顯的是幼稚園的學券制,另外,香港的直資學校,其實也是變相的學券制。既然學券制是有問題的,那麼香港所實行的學券制,和純學券制有什麼分別,是否也存著差不多的問題呢?
首先香港幼稚園的學券制,和純學券制相比,分別在於可以接受學券的幼稚園,必須為提供本地化課程,和學費必須在某個限額之下,換句話說,那些學費高或國際化課程的幼稚園,便不可以接受學券,學券是定額的,家長還得付出餘下的學費金額,因為家長還須付出學費,幼稚園所收取的學費又不同,而且選擇可用學券的幼稚園,也不是熱門的國際化幼稚園,所以想享受學券的家長,大都會選擇家居附近的幼稚園,沒有形成惡性競爭。對於不能用學券的幼稚園,主要是因為他們所提供的課程並不是教育當局所定的本地化課程,既然這些幼稚園不能用學券,也不會令部份原想讀本地化課程幼稚園的學生轉為讀國際化課程。從這個角度來看,幼稚園的學券制的確能達到資助家長的目的。
另外,幼稚園學券制之所以沒有令學校和家長的關係變成服務提供者和消費者的關係,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對幼稚園還是求過於供,很多可以用學券的幼稚園,求考學生的人數也多於學位,所以沒有出現幼稚園委曲求存的現象,學校還是可以用跟從他們的教育理念去辦學。
直資中小學的財政來源便真的和純學券制的相似,沒有校區之分,家長可以自由選擇學校,學校亦可以向家長收取額外的學費,還預留部份資金來資助經濟有困難的家庭。某個程度上,直資學校也真的要提高他們對家長的吸引力,希望家長會選擇他們。因為直資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向政府取回等同政府對一般學生所提供的資助金額,而且很多學校也是從官津學校轉為直資學校,這些學校可以以官津模式運作,表示他們只靠政府資助也可以運作下去,當轉為直資學校,人數不變,所以基本上學校可以從政府那裡得到的資助是沒有減少,但很多學校之後便會收取額外的學費,學校可以利用多收的學費來改善教學質素,例如增加老師人數,增加支援職員以減輕老師教學以外的工作,所以,直資學校理論上是可以比官津學校提供更好的學習條件。部份直資學校是新成立學校,他們標榜新教學模式,良好外語語境,令人感覺和傳統官津不同,而其餘的直資學校,便由原來的官津學校轉為直資,他們多是傳統名校,所以亦令家長趨之若鶩。
另一點很重要的是,直資學校可以自行選擇學生取錄,所以學校可以選擇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入讀,加上學校又的確可以有更多資源去提供較好的學習環境,教育果效也當然比較好,良性循環之下,直資學校便令家長覺得是品質的保障。直資學校求過於供,亦令學校無必要對家長無理的要求妥協,可以採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去辦學。直資學校接受學券制,亦即某個程度上以商業原則來運作,便得明白自己必須要保持吸引力,包括學校的名聲(是否名校和畢業生的成就)和學生的表現(例如校際公開比賽,派位結果和公開考試)。學校的名聲決定於學生的表現,所以學校便得盡量改善學生的表現,學校可以選擇取錄的學生,學生本質已經是比其他普通依派位的學校為優勝,更加上有能力和肯付出額外學費的家長,也許比普通官津學校的家長更緊張子女成績和有資源去輔助子女學習,所以直資學校的學生表現,理應會比普通官津的學生為佳。
在家長普遍認為直資學校便是較好的,甚至部份家長會覺得最好能入讀直資或私校,在沒有選擇下才會考慮讓子女入讀官津的情況下,直資學校的投考人數遠超過學額,所以學校和家長的地位至少是半等的,學校可以採用自己想實行的教育理念,老師亦不須委曲求存,亦因此,直資學校這個類似學券的制度,才不會導致出現類似日本很誇張的「怪獸家長」。
從學校辦學角度來看,幼稚園學券制沒有令改變學校和家長的地位,亦真的可以逹到資助家長的目標。但是從現實升學角度來看,則很值得檢討。首先是因為學券只能應用於採用本地化課程的幼稚園,所以程度比教導國際化課程的幼稚園為淺,尤其是英語的水準。但是到升小學的時候,姑勿論是官津或直資私校,學校對學生的語文要求卻很高,所以讀本地化幼稚園課程的學生,便有一段很長的適應期去適應突然而來很深的小學課程,適應期還不是最重要,因為每個學生也有適應期,最大的問題是,家長心儀的小學,越來越多轉為直資,學生根本不能靠派位入讀,所以可享學券的幼稚園學生,除非家長有額外的支援,否則便給讀國際化幼稚園的學生比下去,不能考入直資小學,感覺是如果家長想子女入讀心儀而受政府資助的直資學校,便不能簡單的靠讀可享學券的幼稚園,即是在中小學要享受較好教育,幼稚園便不要享受政府資助,理念上是有點怪怪的。問題是小學課程過深,還是幼稚園學券制的限制已不切實際呢?或許兩者皆是。
對於直資的中小學,學生的升學途徑是和官津的一樣,意思是一樣要考相同的公開試和評核,到最後還是成績先決,對大部份學生來說,不論是在那裡就讀,還是得努力,才有成績,和就讀於官津學校,實質上沒有大分別。所以如果有一天,家長終於發現直資學校,和官津學校其實分別不大,但是卻要付上額外學費時,也許便會越來越多學生走回官津學校,到時那些收生不足的直資學校,便會有殺校的可能了。
這網誌記錄了我為了我的愛女找幼稚園的經過,和當中我的感想。及後,我發現找小學又是另一個難關,所以我又將找小學的經過在這裡記下來,所以這個部落的名字也更新為「為女尋校記」了。再之後,寫的東西已開始談教育,談女兒將來要走的路,所以又再改名為「女兒的求學之路」。
如對這個部落的文章有回應,請在該文章加上你的意見(留意留言會經審核為非濫發留言之後才會出現在網誌內),而對整個部落有什麼意見,或想和我直接交流的,可以寄電郵至我的信箱 hcshiu@gmail.com。
另外,如果我有對於有關「新香港」和「新香港教育制度」的想法,會以私下電郵形式直接發送致讀者電郵地址,有興趣接收這些私信的讀者,可以到此「表格」提供電郵。
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Monday, December 26, 2011
學券制
學券制並不是近年才出現的概念,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於1955年所提出的,香港經濟學家張五常教授也同樣支持這個制度。出現的背景是社會普遍對教育不滿意,例如學生的學習和成效不理想,但是政府作為整體教育開支的主要來源,卻不能輕易實施任何教育政策,作為家長的,也不能左右學校的教育模式,令人感到學校好像是在閉門做車,有山頭主意的感覺,更甚的是如果學校辦得不好,政府和家長也不能輕易迫學校改革,但是資助還是的繼續。所以佛利民建議,政府對每個學生發出學券,讓學生家長去選擇他們覺得對自己子女學習最理想的學校就讀,不論是什麼類型的學校,而學校便拿著學券向政府取回等同政府對每個學生的資助金額,學校更可以向家長收取額外的收費。香港的教育其實也有採用學券制,所以令我更有興趣去深入思考這個制度的利弊和是否一個理想的制度。
首先看看這個制度的好處。學券制完全是以經濟因素作考慮,家長既得學券,便可以自由地選擇心目中最理想的學校給自己子女,學校為了得到家長的支持,也必定要做得更好更出色,以吸引家長讓子女入讀,而熱門或辦學辦得好的學校,更可以收取額外收費,用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給學生。一些辦學辦得不好的學校,也會因家長的離棄而最終也得停辦。學校間的競爭,可以鼓勵學校去做得更好,結果便是可以汰弱留強,整體教育也可以辦得更好。而有記載說張教授以學校比喻為酒家,家長比喻為顧客,如果酒家辦得不好,顧客有微言,酒家那敢不即時改善,所以學券制是一個理想的教育資助制度。
由以上看來,學券制是不錯的,我亦相信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我當然沒有資格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張教授談經濟,更遑論推翻他們的見解)。既然從經濟學上站得住腳,卻為什麼這個制度被提出超過半世紀,還是沒有被廣泛採用呢?張教授提出了四點解釋:
首先看看這個制度的好處。學券制完全是以經濟因素作考慮,家長既得學券,便可以自由地選擇心目中最理想的學校給自己子女,學校為了得到家長的支持,也必定要做得更好更出色,以吸引家長讓子女入讀,而熱門或辦學辦得好的學校,更可以收取額外收費,用以提供更好的教育給學生。一些辦學辦得不好的學校,也會因家長的離棄而最終也得停辦。學校間的競爭,可以鼓勵學校去做得更好,結果便是可以汰弱留強,整體教育也可以辦得更好。而有記載說張教授以學校比喻為酒家,家長比喻為顧客,如果酒家辦得不好,顧客有微言,酒家那敢不即時改善,所以學券制是一個理想的教育資助制度。
由以上看來,學券制是不錯的,我亦相信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非常合理的(我當然沒有資格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張教授談經濟,更遑論推翻他們的見解)。既然從經濟學上站得住腳,卻為什麼這個制度被提出超過半世紀,還是沒有被廣泛採用呢?張教授提出了四點解釋:
- 學券制被視為可以減輕整體教育開支,而減教育開支便等同教育水準下降。
- 某些不良學校,為了投家長或學生所好,只滿足他們教育以外的期望,所以政府怕學校如此而反對推行學券。
- 推行了學券,私立學校也可以得到資助,反而令原本主要用在公立學校的教育資助更少了。
- 因為沒有地方大規模推行學券制,最多也只是局部推行,所以結果不明顯或反而更差。
張教授的文章還有提出一些論點,首先是教育當局反對學券制,意味他們覺得他們比學生的家長更清楚和關心他們,更明白學生需要什麼的教育,張教授覺得這個論點是不合理的。另一論點是,熱門學校投考的學生多,學校可以加學費,令部份家長卻步,轉而選擇學費較低的學校,亦令學費較低的學校,有動力去改善他們的教育。另外,教育界的「鐵飯碗」,例如老師,聯合起來反對學券制,所以教育當局也不能推行,暗示學券制是最好,問題只是有不合理反對的聲音吧。
我不是經濟學家,所以經濟學上的互動機制和因果關係,我沒有資格去評論。但是我所想到的是,學券制是一個涉及人的制度,所以不能單以經濟角度來考慮,另外,酒家也不是一個合適的比喻,因為顧客在酒家進食,色香味是主觀感覺,即時可以分辨,不滿意可以永遠不再來,但是學校所提供的教育的好壞,未必可以短期內看到。我記得我在讀大學時,可以選擇張教授的經濟課為選修科,也許他的名氣真的很大,所以首堂出席的學生,是坐滿了整個演講廳,連通道也坐滿人,看到他整堂坐在台上,沒有講義,沒有課程,感覺是隨意講講隨想,令我嚇了一跳,不敢再讀下去,我記得他曾因他這樣的教法在大學得最差教學獎(翻查紀錄,是一九九一年),但到今天我會想,可能他在台上看似隨意的說話,當中便包括了一些經濟理論和他對世界的見解,反而是書本上看不到的,書本在圖書館多的是,其他講師來教可能分別不大,但是張教授將自己的心得在課堂上分享,其實這不是更有價值嗎?那時就算沒有選擇他的課程,也應該去旁聽他的課堂。教育的成效可能要多年後才看見,但是飲食方面則不會多年之後才會發現當年前要投訴難食的那一餐是極品吧。
由此可見,教育和飲食不能相比的地方,便是飲食本身很主觀,人不須用長時間來區分美食,但教育的果效卻未必能在短期內看到。例如以前曾撰文提及有家長覺得優才學校的公開試成績強差人意,即時影響部份家長對讓子女入讀這學校的信心。假如公開試成績不好便不是好學校(我不是說優才學校便是這樣,正如我那篇有關優才學校的文章,便說其實優才學校的著眼點並不一定是公開試成績,而是培育和發揮個別學生的不同的能力),家長可能便得在整個學習過程之後才能知道他們最重視的結果。同樣,家長其實很難在短期內看到學校是否教得好,簡單的來說,家長短期只能以課程深淺,功課量多少,來比較不同的學校,但家長能否短期內便知道自己子女在這間學校的最終學習果效是怎樣呢?我自己便會覺得不易做到,所以家長只能憑自己對學校所採用的教育模式的理解,憑信心的讓自己子女在這學校就讀。
飲食和教育另一點不同的地方是,飲食是以每餐為單位,顧客可以每一餐選擇在不同的餐廳進食,又平又好味的,可以再來,否則可以列入黑名單,永不再來,每一餐之間是沒有關係的,中午吃了又貴又多的自助餐,晚上可以只吃個麵包,也不會理會在餐廳裡隔枱坐著什麼人。但是一個孩子的教育是十多二十年或更多,每一年之間都有關係,期間不可能隨意轉來轉去,學生老師之間又有互動關係。食海鮮是時價,以供求決定,食客可以決定選擇合心意合價錢的才吃,甚至不吃海鮮,但是對教育而言,學校總不能將學費,不論以年費或月費型式,以海鮮價來浮動吧。對家長而言,尤其是做生意的,今年收入好,便讓子女讀國際學校,明年經濟差,收入減少,便讓子女讀官津學校,這是不可能的。
顧客找到合意的餐廳之後,可以決定自己想吃的東西,很多時還可以「微調」做法,例如「少油,少糖,少鹽」、「走青」、「牛扒是五成熟還是九成熟」等等,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吃的是點菜的那位顧客,其他顧客還是可以有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家長以同樣的做法運用在學校裡,後果便不一樣,原因是所影響的,大都不是只影響自己子女,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例如自己的子女名列前茅,覺得課程過淺,便建議學校教深一些,但對絕大部份學生而言,卻已經是太深了;又例如子女成績只差兩分便得A,家長便要求老師改為A,但是可以改得這個差兩分的為A,老師要否也改其他差一分和兩分的學生成為A呢?
張教授說家長是最關心自己子女的,既然如此,他們便會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做最好的決定。家長是最關心自己的子女,這個亳無疑問,但是否所有家長都最懂得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呢?我則覺得不是絕對,尤其於現今香港的現況來說,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升學途徑,不同的資助模式,家長可能連整個教育制度也看不清楚,又例如這間收費的直資學校和那間免費的官津學校相比,自己的子女最適合讀那一間?很多家長都可能想不通,所以真的未必能為自己子女選擇最好的教育,問題不是他們不想,而是這不是一個簡單主觀的決定,有很多其他因素要考慮。作為大學講師,從事教育多年的張教授,當然對整體教育完全理解,亦有經濟能力去做任何決定,所以可以為他的子女選擇出最理想的教育。以此套在所有家長身上,卻未必是一定的。記得鮮魚行學校梁校長曾在電視節目中說過,學校要受歡迎很容易,每一科都教深一級,家長便會爭著讓子女入讀,可能大部份家長選擇學校便只重視課程深淺,但我不認為這便叫做懂得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
另一點張教授覺得是學券制推行不了的原因,是教育界有強烈的保護心態,原因是推行學券制的目的便是要學校和教師做得更好,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教育界,尤其是老師,都不想全面實施學券制,因為他們不想變。這個論點背後的假設是老師和學校永遠都有改善空間,來提升學校的吸引力。老師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是採用新教法,運用更多資訊科技來教學,增加每天的工作時間;我相信我小時候那年代的教師,或許真的有工作半天,放工便和其他教師一同去娛樂,例如打麻雀,但是到今天差不多所有學校都是全日制,出生率低而收生不足便有機會被殺校的今天,我不相信還有教師是可以有很多空閒時間,反而我聽到很多任職老師的朋友,時常要進修新教學法,每天都是朝七晚八,星期六、日也要在家改功課、備課或負責課外活動,暑假也不是真的那麼長,很多時也要回校開會或補課,更有慨嘆有時間照顧別人的子女,卻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子女;他們還有多少改善空間?我相信不多了。學校方面,很多的改善的方法都涉及資源,例如提供更好的環境,招請更多老師。是先有學生便有資源改善教學設施,還是改善了教學設施才能吸引到學生呢?有些學校資源多,可以是先改善教學設施來吸引學生,再增加收入來改善教學,但有些學校卻是沒有資源先改善教學,唯有便跌入惡性循環裡去,收生人數越來越少,也許最終唯有殺校收場。
因為學券制便是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所以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服務提供者」和「顧客」的互動關係便會更深化;試想,家長拿著學券來到學校,便即是帶著政府的資助,是實實在在的錢,那家長怎會不把自己看成為顧客,要求學校提供他們期望的服務呢?部份家長會對學校有要求,尤其是不合理的要求(怎樣才叫合理不在此討論),如果學校堅持己見,也許家長便會說:「學校不滿足我的要求,我便為子女轉校,到時你糧也沒有錢出,工也沒有得做。」強勢(即熱門多考生爭入)的學校,可以堅持己見,不理會家長的要求,一個學生走了,後備列上還有上千個學生等著來就讀,但對弱勢(即時常在殺校邊緣)的學校,也許家長有什麼要求,學校也不敢不從,一個家長可以作無理要求,對其子女有好處,也許其他家長也會覺得要提出相類似的要求,不要求才是傻的。最後學校成為了不倫不類,由家長主導的學校了。 看看我們的弱勢政府,實行什麼政策都好像很多制肘,就知道弱勢學校將會是怎樣了。
學校和家長的角色,最理想是一個合作的關係,兩者共同提供最好的教肓和成長環境給孩子,但是當學校和家長的關係變成服務和消費關係,家長變得強勢,他們或許覺得正合心意,但事實卻告訴我們的卻是不一樣。文匯報於本月十三日的一篇文章《溫室世代:「怪獸家長」空降「港孩」誕生》便有以下記載:
尾木直樹《註:日本法政大學教授》表示,「怪獸家長」的出現,是2000年日本教育界引進商業原則所致。許多市政府允許家長自由選擇學校,一改以往按學區的原則,以致加劇學校競爭,教育變成一種商品。尾木直樹從全日本收集逾700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是有關一名老師被家長要求每天早上赴家接送學生上學。另一個例子是老師被要求查看天氣預報,再告知學生是否需要帶傘等。
由此看來,日本已取消了以校區來派位的方法,家長可以隨意選擇任何學校,加上出生率下降,所謂的商業原則,也許便是學校間爭相提高吸引力,希望有家長垂青,讓子女入讀,學校才能生存下去。而一間學校的吸引力決定在於什麼?有什麼可以改善?硬件來說,校舍設備等等,但這些要看有沒有資源來能改善。軟件來說,例如老師的質素,教學過程果效則難以量化,校長極其量去選更高學歷的老師,增加對老師的要求,如學生派位公開試的成績,和老師準備教材的時間和數量,而講到尾,還不是派位結果和學術成績?既然學校要以商業原則運作,而家長最終重視的是學業成績,學校便要不斷想辦法去優化學校的「成績表」,提高吸引力,要提高學校整體的學術成績,結果便是,著重取錄學生的入學時的學術水平,每級教深一兩級課程,增加教學時數,要求不達標的學生留班,如仍跟不上,便勸諭學生離校,令不逹標的學生不能以該學校學生的身份參加公開考試。取錄在學術水平不達要求,但在課外活動中有出色表現的學生,或要求學術水平一般的學生,於課後參加長時間對某一項目的集訓,令學校在校際比賽中揚名。所以,當學校的著眼點不是學生的全人發展,而是對家長的「吸引力」時,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覺得,教育界不贊成學券制,原因不是要保障自己,而是教育界明白,現在不是以商業原則來運作,其實家長已經有不少對學校和老師接近無理的要求,如果完全推行學券制,學校和老師的地位便只會越來越低,家長和學生也不會尊重老師,當學生對老師失去了尊重,家長不信任老師,老師的教學便只會事倍功半,老師的工作量也只會不斷上升。最終受影響的,便是學生本身。
對於張教授最後一點,說學券制結果不明顯,是因為沒有全面推行。根據日本的例子,便推翻了這一點,引入商業原則,不會令學校教得更好,只會令更多不合理的事情產生出來。而學校為了增加家長所認同的吸引力,反而要更著重學術成績,最終走回填鴨式和操練式的教育。
結論
教育不能簡單視作商業營運的服務,因為當中涉及很多不同的人和事,也不是短期和隨時可以變換的,果效也不可以簡單量化作比較,亦不是短期內可以見到果效,家長也多不能先作理性客觀的分析和選擇。所以以推行學券制來改善教育,其實是不可行的。
我不是經濟學家,所以經濟學上的互動機制和因果關係,我沒有資格去評論。但是我所想到的是,學券制是一個涉及人的制度,所以不能單以經濟角度來考慮,另外,酒家也不是一個合適的比喻,因為顧客在酒家進食,色香味是主觀感覺,即時可以分辨,不滿意可以永遠不再來,但是學校所提供的教育的好壞,未必可以短期內看到。我記得我在讀大學時,可以選擇張教授的經濟課為選修科,也許他的名氣真的很大,所以首堂出席的學生,是坐滿了整個演講廳,連通道也坐滿人,看到他整堂坐在台上,沒有講義,沒有課程,感覺是隨意講講隨想,令我嚇了一跳,不敢再讀下去,我記得他曾因他這樣的教法在大學得最差教學獎(翻查紀錄,是一九九一年),但到今天我會想,可能他在台上看似隨意的說話,當中便包括了一些經濟理論和他對世界的見解,反而是書本上看不到的,書本在圖書館多的是,其他講師來教可能分別不大,但是張教授將自己的心得在課堂上分享,其實這不是更有價值嗎?那時就算沒有選擇他的課程,也應該去旁聽他的課堂。教育的成效可能要多年後才看見,但是飲食方面則不會多年之後才會發現當年前要投訴難食的那一餐是極品吧。
由此可見,教育和飲食不能相比的地方,便是飲食本身很主觀,人不須用長時間來區分美食,但教育的果效卻未必能在短期內看到。例如以前曾撰文提及有家長覺得優才學校的公開試成績強差人意,即時影響部份家長對讓子女入讀這學校的信心。假如公開試成績不好便不是好學校(我不是說優才學校便是這樣,正如我那篇有關優才學校的文章,便說其實優才學校的著眼點並不一定是公開試成績,而是培育和發揮個別學生的不同的能力),家長可能便得在整個學習過程之後才能知道他們最重視的結果。同樣,家長其實很難在短期內看到學校是否教得好,簡單的來說,家長短期只能以課程深淺,功課量多少,來比較不同的學校,但家長能否短期內便知道自己子女在這間學校的最終學習果效是怎樣呢?我自己便會覺得不易做到,所以家長只能憑自己對學校所採用的教育模式的理解,憑信心的讓自己子女在這學校就讀。
飲食和教育另一點不同的地方是,飲食是以每餐為單位,顧客可以每一餐選擇在不同的餐廳進食,又平又好味的,可以再來,否則可以列入黑名單,永不再來,每一餐之間是沒有關係的,中午吃了又貴又多的自助餐,晚上可以只吃個麵包,也不會理會在餐廳裡隔枱坐著什麼人。但是一個孩子的教育是十多二十年或更多,每一年之間都有關係,期間不可能隨意轉來轉去,學生老師之間又有互動關係。食海鮮是時價,以供求決定,食客可以決定選擇合心意合價錢的才吃,甚至不吃海鮮,但是對教育而言,學校總不能將學費,不論以年費或月費型式,以海鮮價來浮動吧。對家長而言,尤其是做生意的,今年收入好,便讓子女讀國際學校,明年經濟差,收入減少,便讓子女讀官津學校,這是不可能的。
顧客找到合意的餐廳之後,可以決定自己想吃的東西,很多時還可以「微調」做法,例如「少油,少糖,少鹽」、「走青」、「牛扒是五成熟還是九成熟」等等,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吃的是點菜的那位顧客,其他顧客還是可以有他們自己的選擇。但是如果家長以同樣的做法運用在學校裡,後果便不一樣,原因是所影響的,大都不是只影響自己子女,還會影響到其他同學,例如自己的子女名列前茅,覺得課程過淺,便建議學校教深一些,但對絕大部份學生而言,卻已經是太深了;又例如子女成績只差兩分便得A,家長便要求老師改為A,但是可以改得這個差兩分的為A,老師要否也改其他差一分和兩分的學生成為A呢?
張教授說家長是最關心自己子女的,既然如此,他們便會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做最好的決定。家長是最關心自己的子女,這個亳無疑問,但是否所有家長都最懂得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呢?我則覺得不是絕對,尤其於現今香港的現況來說,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升學途徑,不同的資助模式,家長可能連整個教育制度也看不清楚,又例如這間收費的直資學校和那間免費的官津學校相比,自己的子女最適合讀那一間?很多家長都可能想不通,所以真的未必能為自己子女選擇最好的教育,問題不是他們不想,而是這不是一個簡單主觀的決定,有很多其他因素要考慮。作為大學講師,從事教育多年的張教授,當然對整體教育完全理解,亦有經濟能力去做任何決定,所以可以為他的子女選擇出最理想的教育。以此套在所有家長身上,卻未必是一定的。記得鮮魚行學校梁校長曾在電視節目中說過,學校要受歡迎很容易,每一科都教深一級,家長便會爭著讓子女入讀,可能大部份家長選擇學校便只重視課程深淺,但我不認為這便叫做懂得為子女選擇最適合的學校。
另一點張教授覺得是學券制推行不了的原因,是教育界有強烈的保護心態,原因是推行學券制的目的便是要學校和教師做得更好,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教育界,尤其是老師,都不想全面實施學券制,因為他們不想變。這個論點背後的假設是老師和學校永遠都有改善空間,來提升學校的吸引力。老師可以改善的地方,例如是採用新教法,運用更多資訊科技來教學,增加每天的工作時間;我相信我小時候那年代的教師,或許真的有工作半天,放工便和其他教師一同去娛樂,例如打麻雀,但是到今天差不多所有學校都是全日制,出生率低而收生不足便有機會被殺校的今天,我不相信還有教師是可以有很多空閒時間,反而我聽到很多任職老師的朋友,時常要進修新教學法,每天都是朝七晚八,星期六、日也要在家改功課、備課或負責課外活動,暑假也不是真的那麼長,很多時也要回校開會或補課,更有慨嘆有時間照顧別人的子女,卻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子女;他們還有多少改善空間?我相信不多了。學校方面,很多的改善的方法都涉及資源,例如提供更好的環境,招請更多老師。是先有學生便有資源改善教學設施,還是改善了教學設施才能吸引到學生呢?有些學校資源多,可以是先改善教學設施來吸引學生,再增加收入來改善教學,但有些學校卻是沒有資源先改善教學,唯有便跌入惡性循環裡去,收生人數越來越少,也許最終唯有殺校收場。
因為學券制便是從經濟學角度出發,所以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服務提供者」和「顧客」的互動關係便會更深化;試想,家長拿著學券來到學校,便即是帶著政府的資助,是實實在在的錢,那家長怎會不把自己看成為顧客,要求學校提供他們期望的服務呢?部份家長會對學校有要求,尤其是不合理的要求(怎樣才叫合理不在此討論),如果學校堅持己見,也許家長便會說:「學校不滿足我的要求,我便為子女轉校,到時你糧也沒有錢出,工也沒有得做。」強勢(即熱門多考生爭入)的學校,可以堅持己見,不理會家長的要求,一個學生走了,後備列上還有上千個學生等著來就讀,但對弱勢(即時常在殺校邊緣)的學校,也許家長有什麼要求,學校也不敢不從,一個家長可以作無理要求,對其子女有好處,也許其他家長也會覺得要提出相類似的要求,不要求才是傻的。最後學校成為了不倫不類,由家長主導的學校了。 看看我們的弱勢政府,實行什麼政策都好像很多制肘,就知道弱勢學校將會是怎樣了。
學校和家長的角色,最理想是一個合作的關係,兩者共同提供最好的教肓和成長環境給孩子,但是當學校和家長的關係變成服務和消費關係,家長變得強勢,他們或許覺得正合心意,但事實卻告訴我們的卻是不一樣。文匯報於本月十三日的一篇文章《溫室世代:「怪獸家長」空降「港孩」誕生》便有以下記載:
尾木直樹《註:日本法政大學教授》表示,「怪獸家長」的出現,是2000年日本教育界引進商業原則所致。許多市政府允許家長自由選擇學校,一改以往按學區的原則,以致加劇學校競爭,教育變成一種商品。尾木直樹從全日本收集逾700個案例。其中一個案例是有關一名老師被家長要求每天早上赴家接送學生上學。另一個例子是老師被要求查看天氣預報,再告知學生是否需要帶傘等。
由此看來,日本已取消了以校區來派位的方法,家長可以隨意選擇任何學校,加上出生率下降,所謂的商業原則,也許便是學校間爭相提高吸引力,希望有家長垂青,讓子女入讀,學校才能生存下去。而一間學校的吸引力決定在於什麼?有什麼可以改善?硬件來說,校舍設備等等,但這些要看有沒有資源來能改善。軟件來說,例如老師的質素,教學過程果效則難以量化,校長極其量去選更高學歷的老師,增加對老師的要求,如學生派位公開試的成績,和老師準備教材的時間和數量,而講到尾,還不是派位結果和學術成績?既然學校要以商業原則運作,而家長最終重視的是學業成績,學校便要不斷想辦法去優化學校的「成績表」,提高吸引力,要提高學校整體的學術成績,結果便是,著重取錄學生的入學時的學術水平,每級教深一兩級課程,增加教學時數,要求不達標的學生留班,如仍跟不上,便勸諭學生離校,令不逹標的學生不能以該學校學生的身份參加公開考試。取錄在學術水平不達要求,但在課外活動中有出色表現的學生,或要求學術水平一般的學生,於課後參加長時間對某一項目的集訓,令學校在校際比賽中揚名。所以,當學校的著眼點不是學生的全人發展,而是對家長的「吸引力」時,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覺得,教育界不贊成學券制,原因不是要保障自己,而是教育界明白,現在不是以商業原則來運作,其實家長已經有不少對學校和老師接近無理的要求,如果完全推行學券制,學校和老師的地位便只會越來越低,家長和學生也不會尊重老師,當學生對老師失去了尊重,家長不信任老師,老師的教學便只會事倍功半,老師的工作量也只會不斷上升。最終受影響的,便是學生本身。
對於張教授最後一點,說學券制結果不明顯,是因為沒有全面推行。根據日本的例子,便推翻了這一點,引入商業原則,不會令學校教得更好,只會令更多不合理的事情產生出來。而學校為了增加家長所認同的吸引力,反而要更著重學術成績,最終走回填鴨式和操練式的教育。
結論
教育不能簡單視作商業營運的服務,因為當中涉及很多不同的人和事,也不是短期和隨時可以變換的,果效也不可以簡單量化作比較,亦不是短期內可以見到果效,家長也多不能先作理性客觀的分析和選擇。所以以推行學券制來改善教育,其實是不可行的。
Thursday, December 15, 2011
天份、興趣、努力
在我心目中,課外班原是想給孩子在學業以外學習一些另類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強健他們的身體,讓孩子的成長更全面。所以現今的父母,如果能力所及,都會給子女參加一些課外班,有些為的是想發掘和發揮子女的潛質,再實際的是希望子女可以憑這些學術以外的表現,增加他們考入心儀學校的機會,更有些家長希望子女能參加某個項目,代父母完成兒時的心願。無論子女參加某項目的原因是什麼,父母也會重視子女在該項目的表現,尤其是那些投資龐大的項目,那麼子女在某項目的表現,又決定於什麼呢?我覺得便是天份、興趣和努力。
孩子在某項目上的表現,最決定性的是什麼呢?我覺得首要的便是天份,有些孩子,真的是在某方面的天份,例如對音樂有特別感覺,耳朵比較靈敏,雙手和手指活動能力比較好,這些孩子都是比較適合在音樂方面發展;那些身體柔軟,全身協調得好的孩子,在跳舞或溜冰等方面可能會較為出色;又有些孩子記性比較好,邏輯運算比較好,這些孩子比較適合棋類和數學的項目。如果孩子可以在他們天份相符的項目上發展,他們較易得到好成績,有成功感,更支持他們堅持下去,所以父母也不用多推動孩子,他們便會自自然然的投身下去。
反而一個沒有音樂感的孩子,不論學任何樂器,不論他可以練到多純熟,但聽起來只會感到僵硬,沒有感情。又例如一個體質普通的孩子,不論如何努力健身,也不可能和天生神力的孩子在擲類或舉重類運動中相比,身體稍胖的孩子,也不能和天生高瘦的孩子在長跑中相比。雖然如此,如果孩子對某項項目有興趣,便會肯自動自覺的去努力練習,也可以有不錯的成績。最後,如果孩子沒天份也沒興趣,只是靠努力,便要視乎努力的程度,也可以有成績的,但的確是事倍功半。(在香港,應沒有如貧窮落後地方的孩子般,不論有興趣與否,只有靠努力,在某些項目上得到成績,才能改善生計或維生。)要孩子在某項目有過人的成就,尤其是將來可以作為職業,養活自己的,便得要有天份(通常也有興趣),再加上過人的努力。
看看《虎媽》書中兩個女兒的例子,也許兩姊妹也是有音樂的天份,開始時也有興趣,但到最後能登大雅之堂,虎媽也要她們下苦功,才有最後的成績。去到最後,細女已沒有了興趣,如虎媽般強硬,在青少年期的子女,總有辦法令父母屈服,最終細女也停了練小提琴,轉而去學網球。所以,成就的大小視乎天份加努力,能否堅持去下則要看孩子有沒有興趣。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子女有天份,最好能令他們可以維持興趣,尤其要在長期刻苦練習之後,也可以保持興趣,其實並不容易。曾聽過有人跟我說過,小時候給母親迫練鋼琴到哭,但到成年之後,發現當年苦學成為一技傍身;父母也許有他們的想法,是對孩子好,但是也許要讓孩子知道,可以的
話,找過來人跟他們談,也許會比較中肯和易接受。
在孩子參加某項項目前,家長最好可以先問自己對孩子參加這項項目有什麼期望,例如家長只想子女嘗試某個項目,看看他們對該項目是否有興趣和潛質,有些項目不論子女是否有潛質也想他們學會,例如游泳,因為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懂的技能,又或有些真的是希望子女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用以建立子女的自信心,或更實際是幫到子女考學校。對大部份孩子來說,他們對很多首次參與的活動都會有興趣,但是好奇心過後,如果孩子要學下去,在不妨礙學習的大前題下,相信大部份家長都會讓子女學下去,否則,如果是家長要求子女繼續學下去,家長便得清楚自己的期望。例如他們只是想子女去清楚那是一項什麼的項目,子女沒有興趣後,便可以停止(但至少要完成整個課程,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是家長想子女繼續下去,便得跟子女說明父母的原因,例如想子女學到什麼和到達什麼程度,鼓勵子女學下去,到最後,如果家長的心態是想子女可以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便得想想子女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達到目的,而這代價家長和子女能否負擔得來人,如果根本不能負擔得來,便得想想是否 應選擇另一個項目呢?
在孩子參加某項項目前,家長最好可以先問自己對孩子參加這項項目有什麼期望,例如家長只想子女嘗試某個項目,看看他們對該項目是否有興趣和潛質,有些項目不論子女是否有潛質也想他們學會,例如游泳,因為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懂的技能,又或有些真的是希望子女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用以建立子女的自信心,或更實際是幫到子女考學校。對大部份孩子來說,他們對很多首次參與的活動都會有興趣,但是好奇心過後,如果孩子要學下去,在不妨礙學習的大前題下,相信大部份家長都會讓子女學下去,否則,如果是家長要求子女繼續學下去,家長便得清楚自己的期望。例如他們只是想子女去清楚那是一項什麼的項目,子女沒有興趣後,便可以停止(但至少要完成整個課程,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是家長想子女繼續下去,便得跟子女說明父母的原因,例如想子女學到什麼和到達什麼程度,鼓勵子女學下去,到最後,如果家長的心態是想子女可以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便得想想子女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達到目的,而這代價家長和子女能否負擔得來人,如果根本不能負擔得來,便得想想是否 應選擇另一個項目呢?
最明顯的例子是,如果家長想子女能以樂器的成績來考入某些學校(尤其是名校),便得知道學校的要求,對於現在很多學校來說,他們也不再理會學生鋼琴的級數了,所以,如果家長是想以樂器來幫助考小學,除非孩子對鋼琴有天份,或孩子有興趣,或對學習其他樂器有幫助,學鋼琴可以說是最難突出自己的,所以便有家長會去找某學校樂團裡最想要的樂器演奏者,又或是香港某些冷門樂器,讓子女去學,因為競爭的人較少,孩子就算沒有特別的天份,也較易得到成績。至於如果利用非學術的成績來增加考入學校的方法,是否可取,家長則要自己去考慮了。例如以非學術成績入學了,家長是否願意子女繼續在那方面投放資源和時間呢?如果為了堅持這非學術項目而放棄學習的時間,學業定會受影響,家長能否接受子女在某學校裡成為為學校爭名譽而放棄學業的學生呢?
家長清楚了自己對子女在某項目的期望,便會較易去思考和處理子女在該項的表現、成績和反應了。
Wednesday, December 07, 2011
拾紙皮的長者,給我們家長的啟示
雖然香港是一個富裕的社會,但我們走在街上,尤其是舊區內,很容易便會發現一些年紀老邁的長者,到處找尋紙皮,跟著慢動作的將紙皮搬上手推車,垂著頭推著手推車前行,為的是要將紙皮送到回收商那裡,換取微薄的金錢,用以維持或幫補生計。看到這些長者如此年老,還要這種朝不保夕,幻得幻失,勞勞碌碌的生活,甚至要和其他長者為爭紙皮而發生衝突。我時常在想,政府可否計劃得更好,提供更好的老人福利,讓他們得到一些較好的照顧呢?
如是者有次走在街上,又見到有位長者正在處理紙皮,細心看看,她把拾回來的一疊紙皮,一張一張的揭開,跟著便灑水在紙皮之上,再揭開另一張,又灑水在紙皮之上。不難想像,她便是希望紙皮砰起來「重砰」一點,便可以從回收商那裡多換金錢,可能這便是長者多年來的閱歴給他們小智慧吧。當一個長者是這樣做,另一個長者看到,當然有樣學樣,也幫自己拾的紙皮灑上水,長此下去,最後每一個長者都是這樣做。跟著再想下去,如果你是回收商,你會怎樣做?你會跟長者說:「不要再加水了,濕了的紙皮我們不收了!」也許回收商真的跟長者說了,你覺得長者會怎樣回應呢?長者也許會說:「這不是濕的」,又或「拾來便是這樣的,難道我要曬乾才拿來?」
回收商最後發現,跟長者說什麼也沒有用 ,但是紙皮還得從長者手中回收而來,結果回收商的對策便是,將回收價下調,例如原本一公斤乾紙皮的回收價是一元,之後長者每一公斤的紙皮,便普遍加一百克的水(即紙皮重量的一成),所以回收商便將每一公斤的回收價,減為九毫,所以從前長者拿十公斤的紙皮來,可以換十元,長者加水後,長者拿來的紙皮變成十一公斤,但因為回收價只是九毫,所以加水後,長者反而只收到九個九,如果有長者是老老實實的,拿十公斤的乾紙皮來,以前是換十元,現在只能換九元,那些灑水的長者,除笨其實沒有精,但卻簡接影響了那些沒有灑水的長者,最後,沒有灑水的長者,也得無奈地跟著這個做法,大家一起趕緊去灑水了。可以想像得到,如果普遍灑水的份量越多,長者便越辛苦,但回收商的回收價便只會越來越低。第一個想到要灑水的長者,短期是可以換到更多金錢,但之後卻成了必定動作,長遠影響了所有長者。
回收商實際上沒有多收紙皮(紙皮不久便會乾,或在循環再造過程中也要加水和最終水份也會被蒸發掉),但是每個長者換到的錢沒有增加,以前長者推的是乾的紙皮,之後每個長者都要加上灑水的過程,和推著的較重的濕紙皮到回收商那裡去。另外,紙皮也不能無限量的吸水,某些紙皮只能吸少量的水,有些紙皮可以吸多些水,但總是有其極限,多吸了水,紙皮便會爛,回收商也不會收了。天馬行空的想,如果紙皮也懂得思想,也許會想,反正都是給回收,將來循環再造的過程也會加水,何苦要迫我現在多吸些水,濕濕的總是不好受呢?
以上所說的,除了希望讀者對長者的現況多一點認識,對家長而言,有什麼啟示呢?
如果這樣想,將老人福利想像為教育政策,將回收商當為學校,將長者當成家長,將紙皮當成孩子,所灑的水是孩子的琴棋書畫、語文、公文式等課外課程,如此,乾紙皮便是孩子的原本能力,濕紙皮便是不斷參加課外班後的孩子了,回收的過程當是報考學校,回收價和回收時換到的錢,當是學校取錄的機會。現在,讀者可以再重頭看這篇文一次,你有什麼啟發呢?
那麼,最後紙皮吸水吸到爛,和回收商都不肯回收,令家長又想到什麼呢?
如是者有次走在街上,又見到有位長者正在處理紙皮,細心看看,她把拾回來的一疊紙皮,一張一張的揭開,跟著便灑水在紙皮之上,再揭開另一張,又灑水在紙皮之上。不難想像,她便是希望紙皮砰起來「重砰」一點,便可以從回收商那裡多換金錢,可能這便是長者多年來的閱歴給他們小智慧吧。當一個長者是這樣做,另一個長者看到,當然有樣學樣,也幫自己拾的紙皮灑上水,長此下去,最後每一個長者都是這樣做。跟著再想下去,如果你是回收商,你會怎樣做?你會跟長者說:「不要再加水了,濕了的紙皮我們不收了!」也許回收商真的跟長者說了,你覺得長者會怎樣回應呢?長者也許會說:「這不是濕的」,又或「拾來便是這樣的,難道我要曬乾才拿來?」
回收商最後發現,跟長者說什麼也沒有用 ,但是紙皮還得從長者手中回收而來,結果回收商的對策便是,將回收價下調,例如原本一公斤乾紙皮的回收價是一元,之後長者每一公斤的紙皮,便普遍加一百克的水(即紙皮重量的一成),所以回收商便將每一公斤的回收價,減為九毫,所以從前長者拿十公斤的紙皮來,可以換十元,長者加水後,長者拿來的紙皮變成十一公斤,但因為回收價只是九毫,所以加水後,長者反而只收到九個九,如果有長者是老老實實的,拿十公斤的乾紙皮來,以前是換十元,現在只能換九元,那些灑水的長者,除笨其實沒有精,但卻簡接影響了那些沒有灑水的長者,最後,沒有灑水的長者,也得無奈地跟著這個做法,大家一起趕緊去灑水了。可以想像得到,如果普遍灑水的份量越多,長者便越辛苦,但回收商的回收價便只會越來越低。第一個想到要灑水的長者,短期是可以換到更多金錢,但之後卻成了必定動作,長遠影響了所有長者。
回收商實際上沒有多收紙皮(紙皮不久便會乾,或在循環再造過程中也要加水和最終水份也會被蒸發掉),但是每個長者換到的錢沒有增加,以前長者推的是乾的紙皮,之後每個長者都要加上灑水的過程,和推著的較重的濕紙皮到回收商那裡去。另外,紙皮也不能無限量的吸水,某些紙皮只能吸少量的水,有些紙皮可以吸多些水,但總是有其極限,多吸了水,紙皮便會爛,回收商也不會收了。天馬行空的想,如果紙皮也懂得思想,也許會想,反正都是給回收,將來循環再造的過程也會加水,何苦要迫我現在多吸些水,濕濕的總是不好受呢?
以上所說的,除了希望讀者對長者的現況多一點認識,對家長而言,有什麼啟示呢?
如果這樣想,將老人福利想像為教育政策,將回收商當為學校,將長者當成家長,將紙皮當成孩子,所灑的水是孩子的琴棋書畫、語文、公文式等課外課程,如此,乾紙皮便是孩子的原本能力,濕紙皮便是不斷參加課外班後的孩子了,回收的過程當是報考學校,回收價和回收時換到的錢,當是學校取錄的機會。現在,讀者可以再重頭看這篇文一次,你有什麼啟發呢?
那麼,最後紙皮吸水吸到爛,和回收商都不肯回收,令家長又想到什麼呢?
Tuesday, December 06, 2011
我看《階級問題》
有熱心網友以電郵告知我有一篇刊登於十一月十四日的《明報》上的專欄文章,名為《階級問題》,以下是我找到該文章在明報網站上的網址(但只限訂戶才能看到全文):
階級問題
文章內容源起於本地大學宣報取錄IB和GCE A-Level尖子,因為這些學生一向都經非聯招途徑入讀本地大學,而可以在本地讀IB或在外地讀中學考GCE A-Level的學生,家境都至少是中產或以上,所以作者便引Facebook論點說:「有錢人便可以贏在起跑線」,文末更控訴這樣是否公平。網友問我對這篇文章有什麼意見,我看過之後,覺得回應很值得和其他網友分享,所以便在這裡另寫文章回應了。如果網友可以找到這篇文章,可以先去看看,之後再來繼續看以下的評論。
文章首段以Facebook論點說:「有錢人便可以贏在起跑線」為末,暗示IB和GCE A-Level是有錢人才會考的,而起跑線則是晉身大學。首先,我不知在普遍香港人心目中,什麼是有錢人,GCE A-Level只是一個考試,只要交應考費便可以參加考試,所以不是什麼有錢人才可以考,至於IB課程,香港的確大部份採用IB課程的都是國際學校,而國際學校的學生又的確多是富家子弟,但如果再看清楚,雖然沒有受政府資助的官津或直資是採用IB課程,但是香港的確有如啟思或蔡繼有等平民化的私立IB學校,所以不是真的是有錢人才能讀IB課程。我的女兒是讀蔡繼有學校,但我並不是有錢人。另外,就算真的是贏在起跑線,但是真的可以贏到尾嗎?這個從來沒有保證。
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將讀政府主導的新高中課程,再跟著以聯招方式考大學,和循規蹈矩拉上關係,彷彿跟著政府所定的路走的便是「循規蹈矩」,所有不以這條路走的,便不是「循規蹈矩」嗎?作者似乎要將所有不經聯招的學生當成破壞跌序的壞份子。我會覺得,讀新高中課程是一條路,到外國留學是一條路,在香港讀IB課程又是一條路,所有香港的學生都可以選,當然有些路是免費,有些路是自費的,有些平和有些貴。是否公平?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的地方,有經濟能力的比沒有經濟能力的可以有更多選擇,是無可厚非的。這和以前的中學畢業生考不到本地大學,家長便自費或子女半工讀的在外國讀大學,學成回到香港和本地大學的畢業生一同找工作做的情況差不多。外國那麼多大學,差不多有錢便可以到其中一間讀,本地的大學難考,我們會否說這些留學畢業生搶了本地大學畢業生的職位呢?
另外,作者提及聯招和非聯招配額和不同學習途徑的難度。首先,聯招是供讀新高中主流的學生聯合報讀大學,而非聯招的是供本地並非就讀新高中的學生,和非本地的學生報讀大學,其實是否經聯招只是報考大學的方法,設定配額是為了什麼,亦簡接去問,本地大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相信很多香港人會說,本地大學是用納稅人的錢建立和運作,當然是要服務香港人,這個我同意,但是怎樣才是服務香港人呢?培訓香港人子弟,令更多香港學生成為大學生是一種服務方法,而為香港提供更高質素的大學畢業生,又是另一種服務香港人的方法,前者的做法是盡量收香港人的中學畢業生,後者則不理會國籍或經什麼途徑,總之是成績好的學生便取錄(怎樣才是成績好的學生,以下再討論)。冷靜和理智去想一想,後者才是對香港長遠來說最有利的。現在是知識型經濟的世界,只有能匯聚人才的地方才可以持久發展進步,所以大學以取錄到人才為最先決條件,實是大勢所趨,也是合理的。因此,設定硬性的聯招和非聯招配額,是不設實際的。從家長角度,當然以自己的子女入到大學為重,但是大學從自身和香港整體利益去想,便不應設立配額了。另外,更要明白的是,很多在本地讀IB課程的學生,本身也是香港人,他們由小到大都是自費學習,到讀大學時才跟其他香港學生一同享受本地大學的教育,是非常合理,而如果新高中之外的教育真的是比讀新中高為好,大學更應取錄他們。如果其他家長覺得為什麼新高中這樣不濟,便應向教育當局反映,而不應著眼於取錄優良學生的大學收生制度。
至於難度方面,世界上有不同的考試制度,當然當中取高分的有難有易,但是大學本身也不是盲目去收其他考試制度的學生,大學會自行評核不同考試制度,設立對應的成績要求,不是簡單的說拿到A便會取錄。我記得我中學會考時,英文科便有Syllabus A和Syllabus B之分,當時所有人都知道,Syllabus A的成積是比Syllabus B的成績低兩級,所以考Syllabus A得A的,只會當是Syllabus B的C來看待。所以,不應以為拿到同樣數量A等成績的,便有同等取錄機會,大學會自行調節的。最後,也許普遍的想法是,外國的課程是易的,本地的課程是難的,便請先看看IB DP的考試是怎樣評核,和新高中相比,我自己便會覺得IB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易讀和易拿到高分。最後,現在大學收生,大都要求考生面試,所以最終能在公開試拿到高分的,也得在面試時公平競爭。所以就算不同考試有難度之分,考入大學的難度是一樣。
文章的第三段說大學資助委員會應正視大學取錄非聯招學生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首先問一問,設立大學資助委員會的目的是什麼?讀新高中的學生是香港人,在本地讀IB課程或考GCE A-Level的,也有香港人,所以只要他們可以達到大學的要求,大學資助委員會便應資助,對於非香港人,有些是自費的,有些尖子是拿獎學金的,這也是大學慣常的做法,沒有什麼問題。
作者在第四段說大學取錄更多的「國際學生」便叫做更國際化,可以提高大學的排名,那麼那些不理學生成績,什麼學生都取錄,整間大學好像聯合國的大學,排名便會很高嗎,我相信很多所謂「野雞大學」便是,但我沒有這樣聽過這些大學的排名很高。我想,大學的排名,主要是看學術研究成果,例如大學所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引用的數量,至少也和畢業生的升學就業情況而決定,以取錄什麼學生來決定名次,本地大學之間比較便會這樣做,國際性的大學排名則不會這樣吧。
第五段簡單的說大學取錄少些聯招學生,考得入的聯招學生成績便會更好,這個不是必然的,可能只是聯招的學生可以達到學系要求的人數少了,例如學系不再受歡迎,報考該學系的人數少了,可以取錄的學生便減少了,所以便可以是少收了聯招學生而整體收生成績沒有改善。另外,如果學系為求聯招學生的成績亮麗一點,報考學生的成績沒有進步,而少收了聯招學生,的確可以少收了經聯招成績差的學生,令整體經聯招考入的學生成績高一點,但是以現在學生便是錢(等於政府資助)的大學教育,每個學系總想要收足學生,越收越多學生,學系資源便越多,更可以增加人手。所以為入學成績而少收了聯招的學生,學系少收的學額是否便捨棄?如果真的是這樣,其他學系還不即時爭取去了?學系越來越縮,系主任如何跟大學交待?如果用非聯招學生填補少收的學額,而又如果非聯招的學生並不是高質素,這些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也不會好,學系會想到,如果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好,其影響遠比改善收生成績為重要,再者,畢業生質素差,能成為研究生做學術研究的畢業生質素也差,學系沒有質素高的研究生,其學術研究水平誰來維持?學系能有好的學術研究,得到資助的機會和金額也會增加。由此可見,學系是絕對不會因為要改善聯招收生成績,而有學額不收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去收質素好的學生。
在第六段作者說不同的考試拿A的難度不同,含金量不同,這個我同意。這現象對大學負責收生的職員是一個難題,但這是他們的難題,也是他們的責任,他們自會為不同考試定收生標準,所以這段和主題關係不大。
最後一段,作者一開始便說「非聯招」配額多,這個之前討論過,配額之說對大學是沒有義意的,一個學生如果是有能力,考新高中、IB或GCE也可以得到好成績,大學見到學生的成績好便取錄就是了,如果我是負責收生的,我才不會理會學生是讀什麼的,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證明他是真材實料的,取錄好學生,畢業生便表現更好。至於讀傳統學校做填鴨多年,到應考公開試時靠天皇補習奪A,再到大學面試時,在數位大學教授前能否真的證明自己是有真材實料,便真的要由家長去想想了。跟著作者再說經非聯招所考的試較易,這點也在之前討論過,公開試是有難易,但在考大學時,大學便定會設立一個他們自己覺得均等的入學要求,所以入學較易也不成立。
在文章最末,作者控訴那些能拿IB/GCE等考試成績考入大學的現象,是否公平。再討論下去之前,請想想什麼是公平?對本地參加新高中考試的人,當然覺得最好本地大學的所有學位都是給本地考新高中的學生,因為他們是納稅人的子女,如果反而取錄了其他考試制度的學生,便是不公平,對,這是不公平,是從有子女讀新中高課程的本地家長角度來看。如果大學要堅持聯招和非聯招學額,就算有比新高中學生成績更好表現的非聯招學生,大學也不能取錄,白白放棄了一個人才,或那學生由另一間大學取錄了,這樣硬性的配額,對大學來說是否公平?我覺得是不公平。如果所有大學都因為硬性配額而有些好學生不能在香港就讀大學,轉而去了鄰近地區的大學,如新加坡,之後更在那裡落地生根,發展他的事業,香港這樣失去了人才,又對香港是否公平?香港能多收一個人才,長遠是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有利,最後受惠的是所有香港人。
公平的問題亦令我想起Bill Gates的名言:
Life is not fair - get used to it.
我這樣說,不是要去勸人「認命」,而是希望讀者明白,世界是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都有其心目中的公平。我只可以說,有經濟能力的是比沒有經濟能力的多選擇,這是現實。我可以說,香港已算是世界上相對地比較公平的地方,例如現在富家子弟唐英年和草根出生的梁振英爭做下屆特首,姑勿論誰得到較多「祝福」,但兩者不同出生可以同場爭競,可見這已是某個程度上公平的顯示。在教育上亦是,就算是草根的學生,只要努力,就算是讀新高中課程,就算別人比自己有更多資源,有更多機會,也可以名列前芧,出人頭地,在香港,別人不能(輕易)用金錢取去別人的機會,這已是我們香港人在香港成長生活的最大祝福。家長與其將心思放在公平與否,更要將社會分為不同階級,而自己則對號入座,倒不如教導子女認清自己的限制,努力向上,也可以有成功的一天。
階級問題
文章內容源起於本地大學宣報取錄IB和GCE A-Level尖子,因為這些學生一向都經非聯招途徑入讀本地大學,而可以在本地讀IB或在外地讀中學考GCE A-Level的學生,家境都至少是中產或以上,所以作者便引Facebook論點說:「有錢人便可以贏在起跑線」,文末更控訴這樣是否公平。網友問我對這篇文章有什麼意見,我看過之後,覺得回應很值得和其他網友分享,所以便在這裡另寫文章回應了。如果網友可以找到這篇文章,可以先去看看,之後再來繼續看以下的評論。
文章首段以Facebook論點說:「有錢人便可以贏在起跑線」為末,暗示IB和GCE A-Level是有錢人才會考的,而起跑線則是晉身大學。首先,我不知在普遍香港人心目中,什麼是有錢人,GCE A-Level只是一個考試,只要交應考費便可以參加考試,所以不是什麼有錢人才可以考,至於IB課程,香港的確大部份採用IB課程的都是國際學校,而國際學校的學生又的確多是富家子弟,但如果再看清楚,雖然沒有受政府資助的官津或直資是採用IB課程,但是香港的確有如啟思或蔡繼有等平民化的私立IB學校,所以不是真的是有錢人才能讀IB課程。我的女兒是讀蔡繼有學校,但我並不是有錢人。另外,就算真的是贏在起跑線,但是真的可以贏到尾嗎?這個從來沒有保證。
在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將讀政府主導的新高中課程,再跟著以聯招方式考大學,和循規蹈矩拉上關係,彷彿跟著政府所定的路走的便是「循規蹈矩」,所有不以這條路走的,便不是「循規蹈矩」嗎?作者似乎要將所有不經聯招的學生當成破壞跌序的壞份子。我會覺得,讀新高中課程是一條路,到外國留學是一條路,在香港讀IB課程又是一條路,所有香港的學生都可以選,當然有些路是免費,有些路是自費的,有些平和有些貴。是否公平?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的地方,有經濟能力的比沒有經濟能力的可以有更多選擇,是無可厚非的。這和以前的中學畢業生考不到本地大學,家長便自費或子女半工讀的在外國讀大學,學成回到香港和本地大學的畢業生一同找工作做的情況差不多。外國那麼多大學,差不多有錢便可以到其中一間讀,本地的大學難考,我們會否說這些留學畢業生搶了本地大學畢業生的職位呢?
另外,作者提及聯招和非聯招配額和不同學習途徑的難度。首先,聯招是供讀新高中主流的學生聯合報讀大學,而非聯招的是供本地並非就讀新高中的學生,和非本地的學生報讀大學,其實是否經聯招只是報考大學的方法,設定配額是為了什麼,亦簡接去問,本地大學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我相信很多香港人會說,本地大學是用納稅人的錢建立和運作,當然是要服務香港人,這個我同意,但是怎樣才是服務香港人呢?培訓香港人子弟,令更多香港學生成為大學生是一種服務方法,而為香港提供更高質素的大學畢業生,又是另一種服務香港人的方法,前者的做法是盡量收香港人的中學畢業生,後者則不理會國籍或經什麼途徑,總之是成績好的學生便取錄(怎樣才是成績好的學生,以下再討論)。冷靜和理智去想一想,後者才是對香港長遠來說最有利的。現在是知識型經濟的世界,只有能匯聚人才的地方才可以持久發展進步,所以大學以取錄到人才為最先決條件,實是大勢所趨,也是合理的。因此,設定硬性的聯招和非聯招配額,是不設實際的。從家長角度,當然以自己的子女入到大學為重,但是大學從自身和香港整體利益去想,便不應設立配額了。另外,更要明白的是,很多在本地讀IB課程的學生,本身也是香港人,他們由小到大都是自費學習,到讀大學時才跟其他香港學生一同享受本地大學的教育,是非常合理,而如果新高中之外的教育真的是比讀新中高為好,大學更應取錄他們。如果其他家長覺得為什麼新高中這樣不濟,便應向教育當局反映,而不應著眼於取錄優良學生的大學收生制度。
至於難度方面,世界上有不同的考試制度,當然當中取高分的有難有易,但是大學本身也不是盲目去收其他考試制度的學生,大學會自行評核不同考試制度,設立對應的成績要求,不是簡單的說拿到A便會取錄。我記得我中學會考時,英文科便有Syllabus A和Syllabus B之分,當時所有人都知道,Syllabus A的成積是比Syllabus B的成績低兩級,所以考Syllabus A得A的,只會當是Syllabus B的C來看待。所以,不應以為拿到同樣數量A等成績的,便有同等取錄機會,大學會自行調節的。最後,也許普遍的想法是,外國的課程是易的,本地的課程是難的,便請先看看IB DP的考試是怎樣評核,和新高中相比,我自己便會覺得IB不是想像中的那樣易讀和易拿到高分。最後,現在大學收生,大都要求考生面試,所以最終能在公開試拿到高分的,也得在面試時公平競爭。所以就算不同考試有難度之分,考入大學的難度是一樣。
文章的第三段說大學資助委員會應正視大學取錄非聯招學生的比例越來越高,但是,首先問一問,設立大學資助委員會的目的是什麼?讀新高中的學生是香港人,在本地讀IB課程或考GCE A-Level的,也有香港人,所以只要他們可以達到大學的要求,大學資助委員會便應資助,對於非香港人,有些是自費的,有些尖子是拿獎學金的,這也是大學慣常的做法,沒有什麼問題。
作者在第四段說大學取錄更多的「國際學生」便叫做更國際化,可以提高大學的排名,那麼那些不理學生成績,什麼學生都取錄,整間大學好像聯合國的大學,排名便會很高嗎,我相信很多所謂「野雞大學」便是,但我沒有這樣聽過這些大學的排名很高。我想,大學的排名,主要是看學術研究成果,例如大學所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引用的數量,至少也和畢業生的升學就業情況而決定,以取錄什麼學生來決定名次,本地大學之間比較便會這樣做,國際性的大學排名則不會這樣吧。
第五段簡單的說大學取錄少些聯招學生,考得入的聯招學生成績便會更好,這個不是必然的,可能只是聯招的學生可以達到學系要求的人數少了,例如學系不再受歡迎,報考該學系的人數少了,可以取錄的學生便減少了,所以便可以是少收了聯招學生而整體收生成績沒有改善。另外,如果學系為求聯招學生的成績亮麗一點,報考學生的成績沒有進步,而少收了聯招學生,的確可以少收了經聯招成績差的學生,令整體經聯招考入的學生成績高一點,但是以現在學生便是錢(等於政府資助)的大學教育,每個學系總想要收足學生,越收越多學生,學系資源便越多,更可以增加人手。所以為入學成績而少收了聯招的學生,學系少收的學額是否便捨棄?如果真的是這樣,其他學系還不即時爭取去了?學系越來越縮,系主任如何跟大學交待?如果用非聯招學生填補少收的學額,而又如果非聯招的學生並不是高質素,這些大學生畢業後的就業情況也不會好,學系會想到,如果畢業生就業情況不好,其影響遠比改善收生成績為重要,再者,畢業生質素差,能成為研究生做學術研究的畢業生質素也差,學系沒有質素高的研究生,其學術研究水平誰來維持?學系能有好的學術研究,得到資助的機會和金額也會增加。由此可見,學系是絕對不會因為要改善聯招收生成績,而有學額不收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去收質素好的學生。
在第六段作者說不同的考試拿A的難度不同,含金量不同,這個我同意。這現象對大學負責收生的職員是一個難題,但這是他們的難題,也是他們的責任,他們自會為不同考試定收生標準,所以這段和主題關係不大。
最後一段,作者一開始便說「非聯招」配額多,這個之前討論過,配額之說對大學是沒有義意的,一個學生如果是有能力,考新高中、IB或GCE也可以得到好成績,大學見到學生的成績好便取錄就是了,如果我是負責收生的,我才不會理會學生是讀什麼的,最重要的是他可以證明他是真材實料的,取錄好學生,畢業生便表現更好。至於讀傳統學校做填鴨多年,到應考公開試時靠天皇補習奪A,再到大學面試時,在數位大學教授前能否真的證明自己是有真材實料,便真的要由家長去想想了。跟著作者再說經非聯招所考的試較易,這點也在之前討論過,公開試是有難易,但在考大學時,大學便定會設立一個他們自己覺得均等的入學要求,所以入學較易也不成立。
在文章最末,作者控訴那些能拿IB/GCE等考試成績考入大學的現象,是否公平。再討論下去之前,請想想什麼是公平?對本地參加新高中考試的人,當然覺得最好本地大學的所有學位都是給本地考新高中的學生,因為他們是納稅人的子女,如果反而取錄了其他考試制度的學生,便是不公平,對,這是不公平,是從有子女讀新中高課程的本地家長角度來看。如果大學要堅持聯招和非聯招學額,就算有比新高中學生成績更好表現的非聯招學生,大學也不能取錄,白白放棄了一個人才,或那學生由另一間大學取錄了,這樣硬性的配額,對大學來說是否公平?我覺得是不公平。如果所有大學都因為硬性配額而有些好學生不能在香港就讀大學,轉而去了鄰近地區的大學,如新加坡,之後更在那裡落地生根,發展他的事業,香港這樣失去了人才,又對香港是否公平?香港能多收一個人才,長遠是對香港的長遠發展有利,最後受惠的是所有香港人。
公平的問題亦令我想起Bill Gates的名言:
Life is not fair - get used to it.
我這樣說,不是要去勸人「認命」,而是希望讀者明白,世界是沒有絕對的公平,每個人都有其心目中的公平。我只可以說,有經濟能力的是比沒有經濟能力的多選擇,這是現實。我可以說,香港已算是世界上相對地比較公平的地方,例如現在富家子弟唐英年和草根出生的梁振英爭做下屆特首,姑勿論誰得到較多「祝福」,但兩者不同出生可以同場爭競,可見這已是某個程度上公平的顯示。在教育上亦是,就算是草根的學生,只要努力,就算是讀新高中課程,就算別人比自己有更多資源,有更多機會,也可以名列前芧,出人頭地,在香港,別人不能(輕易)用金錢取去別人的機會,這已是我們香港人在香港成長生活的最大祝福。家長與其將心思放在公平與否,更要將社會分為不同階級,而自己則對號入座,倒不如教導子女認清自己的限制,努力向上,也可以有成功的一天。
家長晚會
雖然女兒已是二年級,因為之前的晚會都是由我太太參加,我則留在家中照顧女兒,所以昨晚是我首次參加蔡繼有學校的家長晚會。
家長晚會,由校長主持,她講了很多學校這個學期各家長都重視的問題,例如饍食、校車等等,另外,校長講了很多有關學生學習的理念,跟家長分享。我覺得家長們真的要去思想校長所說的理念,尤其是一年級的家長,因為他們的子女剛進入蔡繼有學校,當他們和親友(尤其是子女幼稚園同學家長)談及子女學習情況,難免會比較孩子們的課程,功課量等等,當其他家長都非常在意子女的分數和名次時,也許會令蔡繼有學校家長也緊張起來;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低年級家長,可能還不太理解蔡繼有學校教育理念,沒有分數,沒有名次,家長感覺不到安全感,更擔心自己子女的學業和外面的世界脫鈎,怕有一天子女要和外面學生競爭時,自己的子女會給比下去;因此,家長都想知道學校是怎樣評估,例如何時默書、測驗等等。
學校便是看到家長太緊張子女的分數和名次,所以學校便不會公佈學生的分數和名次,不想家長去知道評估的內容。再者,我同意學生在小學時期的成績真的不太重要,七十分、八十分也是好成績,不一定拿九十多或一百分的才是好學生,學生最重要的是自信、自學能力、對知識的渴慕、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創意,當學校和家長都只重視學生的成績時,學生便得犧牲了那些更為重要的素質,盡力去達到學習的要求,這是很可惜的。
家長晚會當中校長所講的說話,其實在對外的家長簡介會也曾說過,當時家長也許會覺得蔡繼有學校是俗世中的清泉,但是當自己的子女真正入讀之後,和親友比較得多了,例如親友的子女考試,親友便請一個星期假去幫孩子溫習,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反而帶著子女去享受親子時間,如果不是對學校的教育理念有信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久而久之,又會走回去讀公文式、Enopi等等補習課程,以幫子女改好功課為己任等怪現象去。我會覺得,可以入讀蔡繼有學校,便要珍惜可以在一間明白每個孩子都不同,有不同的強項,成績不是最重要,求學時頑皮的學生,將來可能是成就最大等等的學校裡成長。如果家長不斷的提出意見要求蔡繼有學校和傳統學校競爭,比程度深,比功課多,令蔡繼有學校變成一間學費貴而採用傳統主流教育理念的學校,蔡繼有學校已經失去其獨特性,和主流學校比較,既無分別但學費貴,它便失去了它存在的義意,到時,香港的家長便失去了一間以孩子為本的學校,失去了一個另類的選擇。
所以,我真的希望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尤其是一年級的家長和現正參加面試的來年家長想清楚,如果他們對教育的想法是功課要多令子女打好基礎,學校課程深令子女任何時候都超前其他學校,默書、測驗、考試多來不斷跟進子女學習的進度,自己不去改正子女的功課便交回學校便是不稱職的父母。如果家長是這樣想,尤其是正在面試中的來年家長,我建議他們不要讓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免得學校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家長會不滿意,會投訴,要改變學校的教學理念,最後會為子女轉校,如此,不如早一點讓子女入讀傳統學校;我相信傳統學校一定可以滿足他們的期望。
晚會當中聽到兩位家長談子女就讀感受,可喜的是聽到她們重視的不是子女的學業,而是重視子女的成長,享受親子時間,建立親子的溝通,更重要的是她們不約而同是會不斷反省,不斷去學習怎樣去培養子女,子女喜歡自己去追求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
子女的學習是長期的,不要時常把著眼點放在眼前,放在成績名次之上,要著緊做的,是要去培養子女的個人素質,建立他們的正面思想,學習欣嘗別人,在小學階段,這些都比成績名次重要。
家長晚會,由校長主持,她講了很多學校這個學期各家長都重視的問題,例如饍食、校車等等,另外,校長講了很多有關學生學習的理念,跟家長分享。我覺得家長們真的要去思想校長所說的理念,尤其是一年級的家長,因為他們的子女剛進入蔡繼有學校,當他們和親友(尤其是子女幼稚園同學家長)談及子女學習情況,難免會比較孩子們的課程,功課量等等,當其他家長都非常在意子女的分數和名次時,也許會令蔡繼有學校家長也緊張起來;我想這是無可厚非的,因為低年級家長,可能還不太理解蔡繼有學校教育理念,沒有分數,沒有名次,家長感覺不到安全感,更擔心自己子女的學業和外面的世界脫鈎,怕有一天子女要和外面學生競爭時,自己的子女會給比下去;因此,家長都想知道學校是怎樣評估,例如何時默書、測驗等等。
學校便是看到家長太緊張子女的分數和名次,所以學校便不會公佈學生的分數和名次,不想家長去知道評估的內容。再者,我同意學生在小學時期的成績真的不太重要,七十分、八十分也是好成績,不一定拿九十多或一百分的才是好學生,學生最重要的是自信、自學能力、對知識的渴慕、對事物的好奇心和創意,當學校和家長都只重視學生的成績時,學生便得犧牲了那些更為重要的素質,盡力去達到學習的要求,這是很可惜的。
家長晚會當中校長所講的說話,其實在對外的家長簡介會也曾說過,當時家長也許會覺得蔡繼有學校是俗世中的清泉,但是當自己的子女真正入讀之後,和親友比較得多了,例如親友的子女考試,親友便請一個星期假去幫孩子溫習,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反而帶著子女去享受親子時間,如果不是對學校的教育理念有信心,是很難堅持下去的,久而久之,又會走回去讀公文式、Enopi等等補習課程,以幫子女改好功課為己任等怪現象去。我會覺得,可以入讀蔡繼有學校,便要珍惜可以在一間明白每個孩子都不同,有不同的強項,成績不是最重要,求學時頑皮的學生,將來可能是成就最大等等的學校裡成長。如果家長不斷的提出意見要求蔡繼有學校和傳統學校競爭,比程度深,比功課多,令蔡繼有學校變成一間學費貴而採用傳統主流教育理念的學校,蔡繼有學校已經失去其獨特性,和主流學校比較,既無分別但學費貴,它便失去了它存在的義意,到時,香港的家長便失去了一間以孩子為本的學校,失去了一個另類的選擇。
所以,我真的希望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尤其是一年級的家長和現正參加面試的來年家長想清楚,如果他們對教育的想法是功課要多令子女打好基礎,學校課程深令子女任何時候都超前其他學校,默書、測驗、考試多來不斷跟進子女學習的進度,自己不去改正子女的功課便交回學校便是不稱職的父母。如果家長是這樣想,尤其是正在面試中的來年家長,我建議他們不要讓子女入讀蔡繼有學校,免得學校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家長會不滿意,會投訴,要改變學校的教學理念,最後會為子女轉校,如此,不如早一點讓子女入讀傳統學校;我相信傳統學校一定可以滿足他們的期望。
晚會當中聽到兩位家長談子女就讀感受,可喜的是聽到她們重視的不是子女的學業,而是重視子女的成長,享受親子時間,建立親子的溝通,更重要的是她們不約而同是會不斷反省,不斷去學習怎樣去培養子女,子女喜歡自己去追求知識,這才是最重要的。
子女的學習是長期的,不要時常把著眼點放在眼前,放在成績名次之上,要著緊做的,是要去培養子女的個人素質,建立他們的正面思想,學習欣嘗別人,在小學階段,這些都比成績名次重要。
Sunday, December 04, 2011
致網友及讀者的信
親愛的網友及讀者:
首先得向各位網友及讀者致謝,感謝各位一路以來的支持、鼓勵以及寶貴的意見。我這個網誌能重編成書,是我始料不及,我的文章除了可以在網上接觸到網友之外,還可以在書局裡實實在在的成為一本書,已是我覺得最大的回報。再次向各位致謝。
這本基於網誌重編的書,是出版商主動接觸我,能得到出版商的垂青,是對我這幾年寫網誌文章最大的肯定和回報。亦因為是出版商主動接觸我,所以是出版商投資在我這些文章之上。在跟出版商討論重編成書的時候,我曾詢問出版商的意見,例如我在書出版之後,是否需要在網誌上隱藏那些已出版成書的文章,當時我得到的答案是網誌和書的對象不同,所以我可以保留那些已出版的文章在網誌內,繼續讓大眾經互聯網去看那些文章。
書出版之後,我向出版商詢問這本書銷售的情況,回應是叫好不太叫座。對我來說,書暢銷當然開心,而書中的後記說會有下一本續集,所以這本書的銷情會影響出版商是否會投資在續集之上,作為文章的作者,我是希望其他文章也可以重編成書,接觸更多家長,再者,對出版商來說,他們是一個商業決定,銷情直接影響了出版商各職員的生計。在公在私,我覺得也應要保障出版商的回報,可以做到的話,都盡量協助出版商促銷。
在之前一篇網誌文章提過,我會將所有已出版到書裡的文章都原原本本的留在網誌內。書出版後,發現網誌的瀏覽量增加了,所以我想有部份讀者看到書中提及文章是來自網誌,他們便改以瀏覽網誌來看那些文章,但以出版了的書來增加網誌的瀏覽量,並不是我的本意,亦對出版商不公平。經過出版商和我的討論,我得向各位致歉,我得推翻之前的決定,將已出版到書裡的文章暫時隱藏起來。對於我這個網誌的長期網友,我這次隱藏已出版文章,希望對他們的影響不大,因為那些都是他們看過的文章。對於新朋友來說,我則鼓勵各位以行動去支持出版商。
無論如何,我會繼續在這個網誌寫文章,和各位家長分享,不會影響長期的網友和新加入的讀者。
再次感激各位網友和讀者的支持。
邵海祥啟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四日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