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子女入讀小學之後,除非是就讀過程中有什麼大問題,需要轉校,否則,家長最勞心勞力的,便是有關子女的學業;默書、測驗和考試,不是每天都會有,但是功課,卻是每天都有,所以對大部份家長來說,付出在子女學業上最多的,也許便是在功課之上。
家長不能跟著子女入到課室去看老師怎樣教導學生,但是每天學生放學後,家長都可以看看子女帶了什麼功課回家做,從而得知子女當天在學校學了什麼,跟著亦靠子女做功課的表現來評估子女是否能掌握老師在課堂上所教的東西,到測驗考試時,家長也預料題目形式是會和某些功課差不多,所以到溫習時,亦要靠重溫功課,找出子女不明白的地方,重點溫習;功課的評分,也許是包括在計算平時分之內,所以對於重視名次(不論是本身重視還是被迫重視)的家長,他們便會很著緊的去幫子女做好功課。另外,不同學校的家長,也可能會比較不同學校老師所設定的功課,來評定學校之間的水準。
有感當了家長之後,見到其他年屆學習階段的孩子,很多時第一句問的,便是問孩子是否多功課。一般家長會覺得,十項八項功課便是多,兩三項功課便是少。跟著通常便會問日常要用多少時間來做功課,或是要否夜瞓來做完功課。一般人聽到孩子每天有十項八項功課,便會說他「很慘」。其實,做功課所需時間,是和功課的數量沒有絕對的關係,一兩項功課,也可以花很多時間,甚至是不知應用多少時間,例如上網找資料,可以在那裡找,和要找多少呢?而多項功課的,可能只是抄抄寫寫,所花時間有限。
所以學生花在做功課的時間,是決定於功課的性質,當然亦和學生本身有關,例如學生是否有能力做,是否專心做,和是否有些額外的功課,例如改正老師批改完派回來的功課,另外,老師是否會以功課的評分納入計算總分或名次,亦影響學生期望自己所做功課的水準,簡接亦影響了學生花在該份功課之上的時間,因為為了高分,家長和學生也要盡力去做好每份功課,一次又一次的翻檢功課,所花的時間當然會更多。
就我女兒來說,每天她做完功課之後,都會找我為她對功課,之後才簽手冊。女兒在沒有任何成人陪伴的情況下,她大都可以完成所有功課,當找我對功課時,我會根據手冊,檢查女兒是否做完手冊上所載的每項功課,當我檢查某一功課時,我會看看她有沒有漏做,和答案是否大致正確。有時我會看到,當我檢查時,她是有些漏做,和有些做錯的是些不少心的錯漏,當我跟女兒說有錯時,我大都不會詳盡的說明錯在那裡,而是告訴她那部份有錯,著她自己去找,跟著自己改正,如果是漏做或是不小心的錯,她已可以自己改過來。改完了,她便可以去做其他的事。
有時當我為女兒對功課時,有時我也會動氣。例如當我跟她說某部份有錯,她找了多次都找不到,她便會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但是為什麼我要迫她一次又一次去檢查,當然最終我會收窄範圍,直到她可以找到錯處為止,有時她為我不斷要她找錯處而不開心時,也會說一些晦氣的說話,我便要避免動氣來跟她說話。所以,我可以想像,與其陪伴子女做功課,很多家長會寧願上班工作還好,因為免了傷親子之間的感情。
由於家長是雙職、工時長、家長不懂得教或家長不想傷和氣,有些家長是會讓子女在放學後留在補習社做功課溫習,直到做完所有功課和溫習完畢,對於力有不逮或脾氣暴燥的家長,也許這是最好的做法了,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聽過很多家長對補習社有微言,最明顯的是補習老師不是教學生怎樣做,只是給答案學生抄,而且因為補習學生眾多,補習老師也不能慢慢教,家長亦可能無奈的要接受補習老師未必是細細聲慢慢來教,可謂有得有失。對於父母其中一方,如果可以親自來教的,便好得多了;如果子女放學之後是由傭工來照顧,也可以看看可否著傭工在接子女回家稍為休息之後,便要令子女專心做功課,懂得做的功課都盡量自己做,直到父母回到家中,便協助教導子女怎樣完成所有功課。
有些學校提供學生課後留在學校做功課的安排,其實真是一項德政。學生可以自己在學校裡做功課,有問題甚至可以找老師問,課室內亦沒有家中那麼多誘惑(例如床、遊戲機、電視等等),學生也可以更專心做好功課;如果學生可以留到家長下班才來接回家,更是雙職父母的佳音。
記憶中曾經聽過中原地產的施永青先生談做功課,他說如果所做的功課形式是重覆抄寫,便不用花時間來做。這點理論上我是讚成的,原因是抄寫是想孩子多抄某些字,令他們可以有更深刻記憶,不會執筆忘字或記錯筆劃,但是在今天,思考能力比記得這些字更有價值,所以將更多時間花在思考的問題上,比花在抄寫為好,因此某個程度上是對的。建議是一件事,實際卻是另一件事,當子女不做那抄寫功課,回到學校,子女也不能向學校交待,老師對沒有做的功課的評分便是零分?就算家長的原因多充分,也得對學校的評核方法妥協,所以功課還是要做的。
有些學生是可以用很短時間做好所有功課的,可以的話,可以讓他們在做完功課後建立他們的興趣,或多看一些課外書;那些花很長時間來做功課的,或是必定要父母在旁陪伴做功課的學生,長遠來看,家長應慢慢培養子女獨立工作的能力,以免他們習慣了依賴父母來幫他們學懂日間學校所教的東西,亦有自己翻查自己功課的習慣,以免他們養成從不翻查自己所做的事,只是靠別人來校對的做法,將來他們踏入社會工作,便是沒有人幫他們去檢查他們所做的工作,他們總不能永遠靠別人來保持自己工作的水準吧。
學習階段,做好功課是學生的責任,在職場內,職員能自主做好手上的事,才有能力在汰弱留強的職場內生存和得到晉升的機會,這些在職場內的好態度,不可能到踏入社會才學,也學不到,其實最好便是在學生在學習期間便建立好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