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6, 2012

聯招的再思

之前的文章提及聯招和非聯招,有網友留言說聯招的派位方法很好,學生可以依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大學、學系以及科目,到實際派位時,成績好的學生,就算選某一科的排名較後,也可以比其他選這科爲第一志願但成績較差的先被大學取錄。換句話說,學生只要將自己所心儀的大學和學科排列,這個派位制度便會找出這學生的成績所能派到最有心儀的大學學科。

上網找有關聯招的資料,再看網上的示範短片,似乎以上論點是真的,但再想多一點,如果是真的,爲什麼在公開試放榜之後,會給參加聯招的學生更改他們的學科選擇?是因爲成好壞影響了興趣和心儀學科?如果沒有改變心儀學科,便讓制度來安排,給學生成積所及最心儀的學系便可,為何要改?所以學生要改志願,便是他們覺得改志願可以改善他們所派的學科。所以成績和學系志願之間,定必有某些關係。

再詳細去研究聯招派位的方法,發現了一個細節,足以影響學系會否取錄某學生,原來學生首十五個志願分為五個組別(由A到E組別),每學系除了知道某一學生的公開試成績,還知道學生選這學系是那一組別,所以某大學學系除了以學生成績來排列取錄學生次序,還會以學生是以那一個組別的志願來投考。所以,學生的投考首三個志願的大學學系,只知道學生是以A組的志願來投考,而不能準確知道是第一、第二還是第三個志願。

學生用什麼(組別的)志願來「投考」某一大學學系,多少表明學生有多「想」和有多大決心在該學系就讀,對於大學學系,如果他們知道某一學生成績很好,但是他們只是用C組志願來「投考」,學系便會去想就算取錄了該學生,該學生有多喜歡在這裡讀,並且有多大機會會中途離開學系;會以志願來選擇學生的,便是那些收生嚴緊和熱門的學系,例如工商管理或醫科,他們可能甚至跟考生說明,除非學生是以他們為首三志願之內,否則不論成績多好,也不會取錄。因此,學生的首三個選擇,最好便是他們的成績(和所有學生比較後)能及的學系,這樣學系取錄的機會便是最大。對於中學,老師可能對個別大學學系的收生情況(如通常要多少分數才能入讀)有所認識,他們便會教導畢業生如何選擇,如果學生可以入讀首三個志願內的學系,也是中學可以向外炫耀的成就,所以中學在公在私,也會鼓勵學生在考慮他們成績之後,選擇最有把握的三個學系為首三志願。如果胡亂的選擇,最終可能是沒有學系取錄。

在我那沒有聯招的時代,各大學學系各自出信或打電話告訴考生取錄了他們,考生可能會註冊或拒絕,甚至有註冊後得知另一更心儀的大學學系取錄而立即離開已註冊的大學,令各大學學系在收生上遇上困難,但是最終決定權在學生手中。到現在聯招的時代,學生所能做的,是選擇最有把握的大學學系(到公開試成績放榜時可改一次),到派位結果公報時,選擇讀還是不讀,不註冊,便不能在香港其他大學學系找到學額。(除非有特別原因或渠道,因為似乎投考大學沒有中小學的叩門階段。)

由以上看來,聯招並不是簡單的列出心儀大學學系為志願,而是要經過精密的計算和估計,才能真的獲派「最心儀」的大學學系。講到最後,主流的教育制度便是,公開試成績好,選擇權才是在自己手中,所以學生重視公開試成績,千方百計,運用各方資源來提升自己的公開試成績,其實也是無可厚非。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