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01, 2012

家長幫既!?

在學校不同的場合裡,家長們都會看到一些學生突出的表現或作品,例如幼稚園便可以做出精美的勞作,在校內的專題項目做得很專業,模型又做得很好,跟著家長都會問同一個問題:「是小朋友做的嗎?」跟著再想到的答案是:「都是家長幫既!否則學生怎能做得出如此出色的作品?」聽到有家長說,小二的專題項目需要外出拍照,但孩子又怎能可以在七歲的時候外出,拿著父母的數碼相機在街上拍照呢?明顯這些項目便是要家長帶領孩子,才可能完成這些項目。

沒有孩子要做這些專題項目的家長,會慶幸自己不用做這些東西;有需要做這些習作的家長,會擔心做不到眼前別人的水平。家長都在想,這些學生習作,是要家長幫的,否則,孩子做不到學校的期望,可能不能拿到高的「平時分」,影響最終總分,亦即名次,所以怎樣也要幫孩子做好。就算不用評核,家長也可能會想,自己的孩子看到別人高水準的作品,把自己的習作比下去,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更甚是會回家埋怨父母不幫他們做好習作。

老師只會看到學生交回來的習作,當然也是用這個習作、報告或模型來評分。老師能否看到這個習作有多少部份是學生做,有多少是其他人幫的呢?我想老師看得出的機會很微;如果老師要求學生寫出他自己是負責那些部份,其他人是負責那些部份,相信對於要評分而涉及總分的,學生都會說全部都是學生本身做的,難道學生交回來的習作值一百分,但學生只負責一半,所以老師只給學生五十分?為免誘使家長學生說謊,所以我相信沒有老師會這樣問,多此一舉。

其實我會想,要求學生做這些專題項目,是要讓學生走出家和課室,去接觸這個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有很多東西都是很有趣的,讓學生接觸這些事物,激發學生對世界的好奇心,令他們更明白這個世界的運作;而做這些項目的過程,不論是老師帶領或是由家長帶領,學生都要參與其中,讓學生更明白如果要發掘某些事物,他們可以經過什麼途徑,運用什麼技巧來得到資料,從而再經過怎樣的分析,怎樣去表達結果,最終也許要去向其他人展示或講解。

由此看來,對這些專題項目,第一個目的是要令學生有機會接觸課本以外的知識,引發他們對世界的興趣。第二個目的是要令學生經歷整個過程,學到要搜集資料、分析、歸納和總結等技巧。第三個目的是讓學生學到怎樣去將結果做成報告,令其他人可以得知項目結果。最後一個目的是要讓學生學到怎樣在別人面前展示和講解項目,讓別人可以清楚知道整個項目的細節和所得發現或結果。

我會想,如果子女真的要做這些項目,家長先別要說這些項目是多餘,是強人所難,更甚是在孩子面前說這些項目無用,浪費時間,因為既然學生不可以不交,說這些說話只會令孩子更不想做,倒不如想想可以怎樣令子女可以從中得益最多,當然,如果是要評核的,最終作品的質素是最重要,否則,可以想想以上四個目的,看看孩子可以在那方面得益,如果明白孩子在某方面真的無能為力,便可以在旁協助。別只集中在交出來的作品,整個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吧。希望學校都可以給家長一些指引,讓家長可以更明白自己在這些項目中的角色,和在什麼地方作出什麼的協助。

忽發奇想,如果不是家長在子女背後提供補習,幫他們對功課,把他們在學校裡學不懂的在家裡都弄清楚明白,現在學校的課程那麼深,學生又怎能跟得上。其實,都是家長幫既!

2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在香港這種教育制度下,家長唔幫都唔得,最後就是惡性循環,誰幫得多,誰補習多誰就領先,卻唔知小朋友自己的學習能力係邊~

Herbert SHIU said...

想深一層,讀小學為左升中學,而升中學既方法,來來去去都係面試、筆試等等,而以成績高低來派位,似乎是大多數家長所認同的,否則靠運氣,靠面試,前者不公平,後者家長更無所適從,對學生的壓力可能仲大。

家長重視升中,升中靠成績,所以學校最重要係成績同埋升中派位結果,所以學校就要催谷學生成績,又或家長見學校唔催谷子女學業,反而不斷讀愉快學習,家長可能仲驚。家長反問自己,如果不去催谷學業,愉快過幾年小學生活,自己子女可否係咁既情況下得好理想成績,得既當然最好,如果唔得呢?之後派位未必入到心儀中學(怎叫心儀又是另一話題),家長又是否接受到?

當家長想子女成績好,子女自己攪得掂當然最好,但係真係追唔到,唔通唔幫?如果子女係無幫助之下得六七十分,但係半班都係有幫助之下攞九十幾分,家長又是否接受到?學生自己心裡面又點諗?再加埋老師打電話黎同家長講要補習,唔通家長真係可以堅持到尾?

你講得啱,係惡性循環,差不多可以說,只要係讀主流學校,都差不多要係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