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心目中,課外班原是想給孩子在學業以外學習一些另類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強健他們的身體,讓孩子的成長更全面。所以現今的父母,如果能力所及,都會給子女參加一些課外班,有些為的是想發掘和發揮子女的潛質,再實際的是希望子女可以憑這些學術以外的表現,增加他們考入心儀學校的機會,更有些家長希望子女能參加某個項目,代父母完成兒時的心願。無論子女參加某項目的原因是什麼,父母也會重視子女在該項目的表現,尤其是那些投資龐大的項目,那麼子女在某項目的表現,又決定於什麼呢?我覺得便是天份、興趣和努力。
孩子在某項目上的表現,最決定性的是什麼呢?我覺得首要的便是天份,有些孩子,真的是在某方面的天份,例如對音樂有特別感覺,耳朵比較靈敏,雙手和手指活動能力比較好,這些孩子都是比較適合在音樂方面發展;那些身體柔軟,全身協調得好的孩子,在跳舞或溜冰等方面可能會較為出色;又有些孩子記性比較好,邏輯運算比較好,這些孩子比較適合棋類和數學的項目。如果孩子可以在他們天份相符的項目上發展,他們較易得到好成績,有成功感,更支持他們堅持下去,所以父母也不用多推動孩子,他們便會自自然然的投身下去。
反而一個沒有音樂感的孩子,不論學任何樂器,不論他可以練到多純熟,但聽起來只會感到僵硬,沒有感情。又例如一個體質普通的孩子,不論如何努力健身,也不可能和天生神力的孩子在擲類或舉重類運動中相比,身體稍胖的孩子,也不能和天生高瘦的孩子在長跑中相比。雖然如此,如果孩子對某項項目有興趣,便會肯自動自覺的去努力練習,也可以有不錯的成績。最後,如果孩子沒天份也沒興趣,只是靠努力,便要視乎努力的程度,也可以有成績的,但的確是事倍功半。(在香港,應沒有如貧窮落後地方的孩子般,不論有興趣與否,只有靠努力,在某些項目上得到成績,才能改善生計或維生。)要孩子在某項目有過人的成就,尤其是將來可以作為職業,養活自己的,便得要有天份(通常也有興趣),再加上過人的努力。
看看《虎媽》書中兩個女兒的例子,也許兩姊妹也是有音樂的天份,開始時也有興趣,但到最後能登大雅之堂,虎媽也要她們下苦功,才有最後的成績。去到最後,細女已沒有了興趣,如虎媽般強硬,在青少年期的子女,總有辦法令父母屈服,最終細女也停了練小提琴,轉而去學網球。所以,成就的大小視乎天份加努力,能否堅持去下則要看孩子有沒有興趣。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子女有天份,最好能令他們可以維持興趣,尤其要在長期刻苦練習之後,也可以保持興趣,其實並不容易。曾聽過有人跟我說過,小時候給母親迫練鋼琴到哭,但到成年之後,發現當年苦學成為一技傍身;父母也許有他們的想法,是對孩子好,但是也許要讓孩子知道,可以的
話,找過來人跟他們談,也許會比較中肯和易接受。
在孩子參加某項項目前,家長最好可以先問自己對孩子參加這項項目有什麼期望,例如家長只想子女嘗試某個項目,看看他們對該項目是否有興趣和潛質,有些項目不論子女是否有潛質也想他們學會,例如游泳,因為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懂的技能,又或有些真的是希望子女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用以建立子女的自信心,或更實際是幫到子女考學校。對大部份孩子來說,他們對很多首次參與的活動都會有興趣,但是好奇心過後,如果孩子要學下去,在不妨礙學習的大前題下,相信大部份家長都會讓子女學下去,否則,如果是家長要求子女繼續學下去,家長便得清楚自己的期望。例如他們只是想子女去清楚那是一項什麼的項目,子女沒有興趣後,便可以停止(但至少要完成整個課程,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是家長想子女繼續下去,便得跟子女說明父母的原因,例如想子女學到什麼和到達什麼程度,鼓勵子女學下去,到最後,如果家長的心態是想子女可以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便得想想子女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達到目的,而這代價家長和子女能否負擔得來人,如果根本不能負擔得來,便得想想是否 應選擇另一個項目呢?
在孩子參加某項項目前,家長最好可以先問自己對孩子參加這項項目有什麼期望,例如家長只想子女嘗試某個項目,看看他們對該項目是否有興趣和潛質,有些項目不論子女是否有潛質也想他們學會,例如游泳,因為這是每個孩子都應該學懂的技能,又或有些真的是希望子女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用以建立子女的自信心,或更實際是幫到子女考學校。對大部份孩子來說,他們對很多首次參與的活動都會有興趣,但是好奇心過後,如果孩子要學下去,在不妨礙學習的大前題下,相信大部份家長都會讓子女學下去,否則,如果是家長要求子女繼續學下去,家長便得清楚自己的期望。例如他們只是想子女去清楚那是一項什麼的項目,子女沒有興趣後,便可以停止(但至少要完成整個課程,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是家長想子女繼續下去,便得跟子女說明父母的原因,例如想子女學到什麼和到達什麼程度,鼓勵子女學下去,到最後,如果家長的心態是想子女可以能在該項目有過人的成就,便得想想子女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達到目的,而這代價家長和子女能否負擔得來人,如果根本不能負擔得來,便得想想是否 應選擇另一個項目呢?
最明顯的例子是,如果家長想子女能以樂器的成績來考入某些學校(尤其是名校),便得知道學校的要求,對於現在很多學校來說,他們也不再理會學生鋼琴的級數了,所以,如果家長是想以樂器來幫助考小學,除非孩子對鋼琴有天份,或孩子有興趣,或對學習其他樂器有幫助,學鋼琴可以說是最難突出自己的,所以便有家長會去找某學校樂團裡最想要的樂器演奏者,又或是香港某些冷門樂器,讓子女去學,因為競爭的人較少,孩子就算沒有特別的天份,也較易得到成績。至於如果利用非學術的成績來增加考入學校的方法,是否可取,家長則要自己去考慮了。例如以非學術成績入學了,家長是否願意子女繼續在那方面投放資源和時間呢?如果為了堅持這非學術項目而放棄學習的時間,學業定會受影響,家長能否接受子女在某學校裡成為為學校爭名譽而放棄學業的學生呢?
家長清楚了自己對子女在某項目的期望,便會較易去思考和處理子女在該項的表現、成績和反應了。
3 comments:
很同意你的说法,可以分享给我的朋友们吗?
太客氣了,當然可以。如果你有什麼意見,請不吝告訴我。
I like your idea that "家長最好可以先問自己對孩子參加這項項目有什麼期望". Besides this, I think parents should also discuss their expectations with their children. I think too often the Asian parenting style shows insufficient respect for the children's voices. The children are too often assumed to be too incapable to contribute to the decisions that actually matters for themselves the most.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