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18, 2010

家長主導學校教學模式?

為著女兒的學習成長,帶女兒到不同的地方參加興趣班,送女兒上學放學,和寫了這個部落,讓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新朋友,有些是曾見過面的家長,有些是在網上認識的,大家都是關心子女成長,所以走在一起時便都高談闊論,子女成長的每個環節都是我們所傾談的項目,互相交流,其實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上星期,在興趣班認識的一位太太打電話跟我傾談子女升小一之後的近況。她兒子入讀了沙田一間直資一條龍無宗教背景的小學,免了升中時再要為兒子找學校的煩惱,而學校的教學模式,根據學校概覽,這學校是以國際學校模式進行教學,並盡量減少考試測驗,校舍很大,所以我想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既是國際學校模式,校舍又大,學費又不貴,子女應該會讀得很開心,所以也有很多家長讓子女考這間學校。

這太太跟我說,在最近一次學校家長會裡,有在學的學生家長,態度很差的當眾說學校所教的課程很淺,小一的某課程應該要教什麼什麼。而學校有見及此,也直的開始加重了功課量和課程的深度。而校長亦說,學校會先重視學生的成績,其次再考慮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發展。她說,家長在讓子女入讀這學校時,不是已經清楚學校的教學模式嗎?學校不是填鴨死谷,而課程不比其他學校深,不是早知的嗎?為什麼在子女入讀之後,卻向學校投訴,說要如何如何去教,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方向。而我卻想,那家長最初帶子女去考這間學校時,態度不是這樣吧,為什為現在子女入學了,態度卻可以這樣差,真的是把自己看作為顧客,把學校看為提供服務者?

這己不是第一次我聽到有家長說,其學校的其他家長向學校投訴課程,要學校改教學模式。我在海外回流香港的友人跟我說,他最初回流時,讓兒子入讀一間國際學校,原來學校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香港人,在入學之後,有學生家長便向學校「反映」,說學校所教的中文程度很淺,也許學生家長明白將來中文語言能力,是和英文語言能力同樣重要,所以家長想學校可以把中文的課程教得更深。對於本地學生而言,他們自小也是說廣東話,看中文電視等等,所以中文課程深了,他們完全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對於那另一半外國人的子女,也包括我友人在海外出生的兒子,便覺得很難,完全跟不上,所以結果是很多外國學生和我友人的兒子,都離開了這間國際學校,友人的兒子轉去了英基,老老實實的讀國際學校。

我想,香港有那麼多學校,每一間都有其教學模式和理念,有些學校重視學術,有些重視思考啟發,有些重視德育培養,家長在讓子女入讀前,真的要認同學校的教學模式,想象自己的子女入讀這學校後的情況,是和自己心中所想同符,不要不加思索,或只看校舍大小,學費多小,便先讓子女入讀,之後才去嘗試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如果每一個家長都是這樣,結果是香港所有學校,都只得幾種主流教學模式,再不是什麼百花齊放,家長學生有很多選擇。

學生讀什麼學校,都會有日考公開試,再以公開試的成績去考大學,讀完大學某一學科,其實所有畢業生所懂得的都是差不多,大學的成績主要看學生是否主動學習(這又要看學生在中小學是學會怎樣學習),到時,沒有補習班吧,全要看學生自己了;所以家長要去想,他們期望子女在這個中小學階段是怎樣渡過,和在這階段,在學校和家長的合作下,培養了子女什麼的品德、思考模式、學習能力、性格和價值觀等等。而在選擇中小學校時,是要去找和自己期望相符的學校,而不是去改變學校,否則,到最後失望的,是老師、家長和學生。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