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制度病了,家長可以怎做?

近日我所寫的文章,大都是在說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家長看完之後,不論是否明白和認同,也得參加這個遊戲。那麼究竟可以怎樣去做呢?

我想首先有些家長是很想子女入名校的,尤其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那便要有心理準備,在幼稚園前便已開始培訓子女,讓子女可以先入到名幼稚園,跟著再繼續培訓子女可以考到名小學,跟著名中學下去。至於如何培訓,也許家長已知道是那些了。沒有經濟能力的,也許便要靠用名校校區的地址去參加派位,而入讀名小學之後,也要有心理準備要不斷的陪同子女讀書,因為中學大都不是一條龍,所以必定要有好成績,才能保證可以升上名中學。

至於子女入讀不了名校的家長,也不要以為在非名校,功課便會輕鬆,因為學校想(其實家長也想)學生可以得到好成績,為的是入band 1,所以課程必定深,功課必定多,因為理論上如果學生是學得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深,他們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參加同一個評核試,成績定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好,亦即入到較好的band的機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高。所以就算入不了名校的學生的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課程同樣會是深的,他們也要陪子女讀書。

至於不想子女讀書壓力太大的家長,可以考慮一些一條龍的津貼中小學,因為只要成績不太差,差不多可以說必定可以升上中學,如果發現子女的成績好,也可以考慮在升中時選擇其他較出名的中學,否則,升上一條龍中學也不錯。如此,整個小學過程的壓力會比讀一些沒有一條龍中學的小學為輕。

當所有小學,都覺得要教深一級半級時,這深一級半級便成了新的標準,所有小學如果不是這樣教得深,學生入到band 1(或至少band 2)的機會便會更低。所以可以說,只要是主流學校,除非是專為教草根階層或沒有能力讀深半級的學生的學校,家長可以肯定學校將會教深半級或以上,如果現在不是,也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便會有家長向學校反映要教得深一些,學校為了生存,為了收到學生,為了滿足家長期望,也遲早也要這樣教深一級半級。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如果不想子女參加這個變了質的教育制度,也許便要得讓子女入讀不受這個教育制度影響的學校,例如國際學校,或簡單來說,是不用參加本地公開試的學校,因為只要最終要參加本地公開試,什麼學校也得在中學階段(甚至早至小學階段)催谷學生,多做重覆性練習,讀天皇補習,才有把握學生可以考得好成績。我的意見是,不要相信在一些到最後要參加公開考試的中小學,可以怎樣靈活教學,愉快學習,也許開始時是可以的,但到開始備戰,學校也只會催谷下去,家長也會要子女放棄所有非學術有關的課外活動。又或家長得接受其子女,因為不是接受不斷重覆的操練,所以他們子女的公開試成績不會是很「標青」。

我自己會慶幸自己女兒可以入讀蔡繼有學校,既離開了這個病了的教育制度,可以培養她喜歡閱讀,培養她的獨立思考和自顧能力,在家中,不用不斷的和她去操練測驗考試,傷了親子的感情,讓她有一個較愉快的童年。到她完成了十二年的課程,我相信也必定有大學會取錄她,不論是本地或外地的大學,還有,至少她愉快的童年,便已成為她一生中面對困難背後的動力。

11 comments:

Just a small potato said...

Agree. My daughter is at 1C, so sure if she is a classmate of yours?

Herbert SHIU said...

Nice to meet you. My daughter is in 1D.

suq said...

I read many of your posts, and share deeply with your points of views. there is something really sick with our system/ our society. we just forget what education is.

Thomas said...

Agree with you too! Actually, I also want my son to attend to school like yours. Other than CKY, any other schools I can take a look?

Thomas

Herbert SHIU said...

我想和蔡繼有差不多的學校,也都是最終考IB的,大都是私校,而會重視中文科的,我想也有滬江維多利亞學校(Victoria Shanghai Academy),和弘立書院(The Independent Schools Foundation Academy),你可以在IB的網站上找香港的那些學校會辦IB課程。另外,也得留意有否學校將會採用IB教學。

Thomas said...

Thanks for your info. My son is now studying in Yew Chung (Nursery), and Yew Chung is also an IB World school. Should he stay in Yew Chung or change to other Kindergartens? From some comments, Yew Chung primary or secondary is not good due to quality of students, have you heard of it before?

Herbert SHIU said...

Thomas,我覺得可以讀國際學校,用啟發模式學習,是對孩子一件好事,但對於香港人來說,便會多一個考慮,便是學校所教的中文程度,我對耀中的認識不多,所以不知他們所教的中文有多深。

至於你問耀中的學生質素問題,我想不便在這裡說,你可否私下給我電郵,我們私下交流吧。

Janet said...

我都想有一間一條龍的中小學收我大仔, 那我就不用再玩這個遊戲了, 但很擔心就是他們都不收我的仔...嗚 ...

Herbert SHIU said...

但係間一條龍中小學要係官津,用自行收生方法,個細路一定入到,但係如果間中小學係直資私校,另計。

Anonymous said...

國際學校何嘗不是有錢人的遊戲? 比起直資名校家長花錢補習,國際學校家長用錢令子女繞過公開試,靠程度簡單得多的IB課程入大學,不是更不公平嗎?

Herbert SHIU said...

教育裡的公平與否是一個很複雜的議題。入學機會均等是公平,就學過程得到相同待遇是公平,學生最後學成的水準是相同也可說是公平。

有錢人本來就比窮人多選擇,這是不爭的事實。就算是否能經IB入讀大學,他們入不了本地大學,反正也有能力去外國讀大學,不論在任何大學畢業,他們都有能力在子女畢業時給他們更大的就業機會,例如回家去做家族生意,或甚至由父母支持創業。

我心目中的公平,也許便是仕何家庭背景而來的學生,只要努力,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學習進修機會。學成與否,不論在任何學校,也都是靠學生本身,但是如果連入學機會和可以選擇的學校數目越來越低,我想這便是越來越不公平。

草根階層的學生,原本現在直資學校的前身,大都是津校,他們可以經派位報讀,現在就必須要在考學校前由家庭提供足夠的培訓,才有機會考得入,所以直資學校因為有學費資助,表面看來是草根的學生也能入讀,但實際上卻不是。私立的學校明碼實價的就是只取錄有經濟能力家庭的子女,但直資卻表面好像是所有學生都可以負擔得起,實際上卻是只取錄有經濟能力的學生,這才是令人氣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