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網誌記錄了我為了我的愛女找幼稚園的經過,和當中我的感想。及後,我發現找小學又是另一個難關,所以我又將找小學的經過在這裡記下來,所以這個部落的名字也更新為「為女尋校記」了。再之後,寫的東西已開始談教育,談女兒將來要走的路,所以又再改名為「女兒的求學之路」。
如對這個部落的文章有回應,請在該文章加上你的意見(留意留言會經審核為非濫發留言之後才會出現在網誌內),而對整個部落有什麼意見,或想和我直接交流的,可以寄電郵至我的信箱 hcshiu@gmail.com。
另外,如果我有對於有關「新香港」和「新香港教育制度」的想法,會以私下電郵形式直接發送致讀者電郵地址,有興趣接收這些私信的讀者,可以到此「表格」提供電郵。
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首四個月小學的回顧
女兒上了四個月的課,而我亦在十一月開始回校做了兩個月義工,對蔡繼有學校的認識也較全面和深入了一些。
對於課程方面,很多只經道聽途說認識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對這學校的普遍意見是:不須要做功課,或功課很少,課程很淺,在蔡繼有學校畢業之後,學生便要到外國留學。過了這四個月,我自己看到的是,學校的課程其實不淺,學校的課程不以教科書為主,中英文都要學生看課外書或讀本,而且是整本書來看,功課例如是回家讀整本書給家長聽,跟著學校便會有工作紙來加強學生對該讀本的認識,而看完數本書之後,還會有工作紙讓學生歸納這幾本書上學到的東西;沒有正式的默書,但是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便會默書,但形式是很活潑,而且會有獎勵分,所以壓力不大,學生是以接受挑戰的心情來面對;普通話是用主流教科書,有輔助CD給學生回家聽;學校也有為學生參加網上的課程練習,學生每天回家便可以自願地做這些網上功課,這些網上功課,也許便是全香港小學也一同做的網上練習,有閱讀理解,有聽故事答問題等等,所以我可以看到,蔡繼有學校的中文程度,和主流學校可以說是不相伯仲,而因為學生會看課外書,所以學生可以從課外書中學到很廣的知識;家教會為學生提供了訂閱中英文雜誌報刊服務,學生可以看到的讀物可以很多,再加上閱讀計劃,學生每天都有幾本讀本帶回家看;如果要說是淺,便是數學加運算(還主要是簡單加減數),但是題目是英文的,所以學生得先明白英文題目在問什麼,才能知道要怎去計。聽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分享,高年級時功課也不是少的,這也是合理吧,學習始終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學校對學習的態度是,學生所學是在學校由老師教的,而不是老師提出學生要學什麼,但堂上不會教,留給家長或補習老師來教;這點我非常認同,我覺得如果是由家長來教,學校的價值在那裡?但家長也得參與學生的學習,例如學生要讀中英文讀本,家長便得有空來聽,當然,家長聽到子女讀得不好,發音不正確的,也會作出提點。另外,學校亦有些課程要家長一同參與,最明顯的是學生所要做的科學項目,學校讓學生選項目題目,但對一年級的學生,很難期望他們可以自己完全自己做,所以家長要和子女一同想題目,找參考書,真正想想怎去做,和在站出來解說時要怎樣講,但整個過程學生也可以從和家長一同做的過程中學到如何去做一個項目。
至於評估方面,學校沒有考試測驗,只有評估,另外在平日其實已不斷的做評估。據校方所說學生年終是沒有名次的;學校是一條龍升中的,所以學生之間沒有如主流學校內學生之間的競爭,至少不會有為了爭名次,爭入更好組別的問題,學生之間不會有明爭暗鬥的情況,我相信,這班同校十二年的小朋友,必可在當中找到他們的好朋友,將來便是他們一同面對社會的伙伴。
對於學生的德育教導,蔡繼有學校給普遍家長的印象是他們採用接近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另外,學校沒有記缺點記過的制度,功課沒有做好,學生可以補做,所以令人以為他們對德育很寛鬆。事實上,學校是要教導學生自己為自己的事負責,如果沒有做功課或其他缺漏,學生得主動向老師承認,而不是由老師找出來,如果學生會這樣做,老師是會給學生機會去補做,早上上學時間,很多時有訓導老師在校門看學生上課,他們期望學生回校時,見到人要打招呼,如果沒有做,老師是會要求學生補做,集會時如果學生嘈吵,訓導老師也會責罵學生,所以在訓導方面,其實和主流學校差不多。我想,就是因為沒有記過的制度,所以訓導方面,老師便反而要用更多時間,和利用其他方法去教導學生。
家長方面,我感到學校有一大群很支持學校的家長,簡單看看每個星期回到學校當義工的家長已不少,另外,家教會是實質低調地運作的,例如他們會安排親子旅行,會替學生找書商訂書訂雜誌。雖然我想學生家景大都是中產或以上,但我不曾見到有財大氣粗的家長,學生之間也未見有物質上的比較(至少是我所見女兒的一年級)。
聽說校長的孫也是在蔡繼有學校就讀的,這是一件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因為我從來只聽到政府高官(或公務員)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外國接受教育,自己則主理本地的教育,又或學校校長和老師的子女不在自己任教的學校就讀(當然亦有避免在處事上有衝突的原因),而是在一些名校就讀。我便會想,作為老師,對自己任教的學校便最清楚,如果自己所任教的學校是在某方面不理想,我想他們也不願自己的子女在此就讀;所以當我聽到校長的孫也是在同校就讀,我便覺得她對自己所辦學學校的質素和理念必定很有信心。
所以總結這四個月的觀察,蔡繼有學校把傳統學校對德育、中文的要求,和國際學校啟發性的教學模式結合,以非本地的評核方法去評核學生,令學生可以更能適應將來社會的環境和要求。
以上是我對蔡繼有學校的觀察,並不是說它比一定比其他香港的學校好,或其他學校便做不到;家長不宜只看個別家長或學生的看法便是整間學校的全部,家長宜多搜集多些不同學校的資料,和多觀察自己的子女的個性,來決定那些學校是最適合子女。
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痴線」學校
這母親從兒子書包拿出教科書來,英文科的教科書,便已是二年級的教科書(我想,現在的幼稚園教育誰可以還說是可讀可不讀,否則如何能跟得上),二年級的教科書倒不是最大問題,因為既然大部份學生都可以跟得上,問題是老師改功課和測驗卷的方法,她說有次工作紙問了一些題目,問某某是用什麼交通工具,她兒子將所有交通工具的名稱都全串對了,她心想應無問題,結果改回來時,兒子只得一分,其他所有答案都當錯,原因是每個答案都漏了個by字在交通工具的名稱之前,她說既然兒子答案中的交通工具名稱無誤,無理由當是錯;另外,有一次兒子在做工作紙時,答案寫了在橫線之下,答案對,但老師又當錯。我不敢說這老師這樣改法是否有問題,因為我不知道將來這樣孩子所面對的公開試(例如TSA),是否也就是這樣的模式,如果是,老師一開始便堅持這樣改答案實在無可厚非。
退著,這母親又拿出了兒子的手冊給我看,我看到每一天的功課便通常有近十項,他們的手冊沒有分科目,總之是一行一行的寫下來,我便見到有些日子所有行都寫滿了。這母親帶兒子來,是因為稍後要上英文班,放學到上課外班期間,便在附近的餐廳吃點東西,同時做一些功課。她又說,在學校小息時,學生吃一點茶點之後,是不可以在操場跑的(聽另外一位家長說,原來現在小學小息,學校不准許學生跑其實並不是個別小學的做法,很多小學都是這樣),學生都會留在課室裡看書。
聽這母親不斷在說痴線,感到她覺得學校教得這樣深和功課這樣多是過份了。我聽到後,也不敢附和或反對,也許現在主流學校便是這樣,不論是官津,直資或是私校;我想分別是,直資和私校的學生,家庭背景較好,父母全都重視子女學業,所以他們可以一開始便教得深,而官津因為收生的質素較參差,所以他們開始時可能會遷就能力較差的學生,課程會淺一點,但到某時候開始,官津學校還是要將課程深度追上去,其實可能殊途同歸。
如果家長面對著這類學校,也許除了消極罵罵消氣之外,也沒有什麼可以做,而且可能轉校到其他學校,景況可能也是一樣。家長可做的,也許是積極參與這個遊戲,幫子女追上去,由或自覺可以承擔由學校和周圍的人而來的壓力,放手讓子女自己去面對學業,開始時成績一定會跌下去,希望子女學懂自己處理學業時,便會一口氣追上去吧。怎樣去做,也許得由家長自己去思考了。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做功課
相信做功課對時下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很大的事,所以自從女兒入讀小學之後,其他家長遇到女兒,第一句便會問:「你今日做完功課未?」之前有女兒學校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分享說,回到家中,便不要再花太多時間在功課上,有空便拿來看課外書吧。而之前和女兒幼稚園同學的家長談,女兒同學在傳統小學讀,剛過了中期試,成績不錯,唯獨是通識科較差,但要通識好,便要多看課外書,這家長便說看課外書對在傳統學校就讀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奢侈。我覺得閱讀興趣和終身學習,對女兒來說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女兒是入讀了適合的學校了。
近日,又有朋友找我問意見,說她女兒做事很散慢,和女兒關係又差,她自己則越來越不開心。我想,子女在就學期間,家長最緊張是他們做好功課沒有,所以說到散慢,便大都在說她女兒在做功課時很散慢了,作為父母的,當然會做按捺不住,便會發作,脾氣大的,吵吵罵罵,似乎在所難免了。
對於我女兒來說,她放學後,回到家中,吃點茶點便會自己拿功課出來做,到洗澡準備吃晚飯之前,女兒大概可以有一個半小時來做功課,女兒要做的功課,包括她學校當天的功課,和上網做的練習,有時還要練習樂器。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會自己去做自己的事,女兒則會自己去做自己的功課,除非有功課要問我,否則她便會一直做到做完,或是到時間要洗澡準備吃晚飯為止;我不會在女兒在做功課時,去陪她做,如果我行過,看到她做功課做得不對,我也不會即時提醒她做錯了什麼;到她做完所有功課,她便會找我和她對功課,我為女兒對功課的態度是,我是重量而不重質,意思是一定和女兒確定手冊上所記載的所有功課都做好,見到有錯,我盡量都不會直接說錯在那裡,而是跟她說,她要自己對一次或是用眼睛去重做一次,看看答案是否相同;我明白如果第一次她這樣做,再重做的都一樣會這樣做而不會覺得有問題,所以也可能找不出所有錯處,但至少漏做的,她會找出來。但我要給女兒一個感覺是,她才是對自己功課負最終責任的人,不要回到學校交功課時,老師發現有錯,她會說因為父母找不到這錯處。只要女兒做完所有功課,明顯大問題的錯誤改正了,答案是否最好,便留給女兒回到學校自己去面對老師的評語。
所以,我的意見是,如果子女是散慢的,要觀察子女為什麼散慢,看看是否另有別情,例如真的是能力問題,不明白老師在說什麼等等。另外,父母要首先接受自己子女是散慢的,接受了這個現實,到見到子女散慢時,便不會發脾氣,還有當見到子女有改善時,便會覺得很開心(否則,見到子女做得好一點時,只是不那麼嬲而已);當子女見到父母寛容時,也許會覺得開心一點,輕鬆一點,做功課時壓力也少些,便會做得更起勁。另外,不要陪著子女做功課,尤其是那些見到子女做功課一開始做錯便叫停子女的家長,並為子女擦去,著他們重寫,子女當然不開心,每次下筆寫都感到壓力,最終,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反正是父母告訴我寫什麼是對,寫什麼是錯。父母最好不要為子女改正到完全正確才罷手,後果是老師以為這是學生本身的能力,如果老師明知是在家長幫助下完成的功課,而老師亦期望是這樣(我相信有些主流學校老師是這樣期望的),老師實際上是把教導的責任推了給家長。(但我聽過有家長分享說,因為她女兒在主流學校要考得很好的名次,而最前數名學生的成績其實相差很少,和功課是計分的,所以她女兒便要將所有功課都做到最好,父母當然也得要求子女將功課做到零錯誤。如此,也是傳統主流學校的無奈吧。)
在時間控制方面,定下時間表,在子女做完功課之後,子女便可以去做他們最想做的事(最好是去看書,而不是去玩遊戲機),所以如果他們可以提前做完,便可以有多些時間去做他們想做的事,反之,他們可以做他們喜歡做的事的時間便會越來越少,所以家長不要看到子女用很短的時間便做完功課,反而再找額外的功課來要他們在省下來的時間去做,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是,父母在懲罰子女做功課做得專心,做得快;家長看到子女可以做更多,便在下次子女做功課時才加上去,讓他們下次可以做得更多一點;而設定時限方面,家長開始時所定的時間,可能只比和子女散慢時所用的時間少一點,讓子女可以很容易做到,跟著父母可以找這個機會去讚賞子女,讓子女知道他們是可以做到,慢慢再將時限再慢慢減少,慢慢培養子女做功課的效率。
我覺得女兒所讀的蔡繼有學校,對做功課的態度很合我心。首先重覆性不多,不會有大量的抄寫,他們亦不期望所有功課是做到零錯誤,老師也不會因為做錯了,而給學生難聽的說話,老師只會要求學生改正,如果學生忘了做功課,老師期望學生自己主動和老師交待,而不是由老師發現某某學生沒有交功課,只要學生肯講出來,老師會讓學生在小息時做,甚或明天再交。給學生的信息是,功課就是學生他們自己的責任。曾聽過學校老師分享,如果學生不能做完所有功課,也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得到一些回應;所以曾聽過有高年級家長分享,如果見到子女做功課做到很晚,便會建議子女先去睡覺,回到學校再做。另外,學校有些功課是要在學校裡完成,例如週記,所以家長不能在家為子女改正,老師自然很清楚學生的真實能力去到那裡。跟很多同校家長談,他們的子女大都可以在晚上九時左右便睡覺,令子女可以有充足休息在明日去面對學習,但有趣的是,很多學生在做完功課之後,每天還有時間去看由圖書館借來的書。做完功課,有時間看課外書,有充足休息,不是很好嗎?
女兒入讀小學後,感到父母和女兒相處的時間,多是有關學習和做功課的,我便感到,如果是就讀主流學校的學生,功課更多,壓力更大,測驗考試默書每周都有,學生花在讀書的時間更多,如果遇著緊張的父母,父母和子女一起的時間,便都是在催促子女做功課溫習,關係又怎會好呢?學校經年密集的測驗考試默書,就是一個一個給父母和學生的死線,父母和子女一同面對時,便會覺得為什麼溫一溫習便已夜深,一個一個死線來得這樣快,一個學年很快便過,升班了,和子女一同又渡過了一年。到子女求學時期過了,父母回頭一看,原來過去和子女一同渡過的時間,都是花在學習之上,再想和子女好好相處,原來發現子女已長大,有自己的天地,甚至親子關係因為多年為了學業和做功課而破壞了,是多麼可惜。所以我自己的想法是,女兒花時間在學習是應該,但不要為此破壞親子關係,親子關係也許比學業要重要,而且總有不破壞親子關係的學習方法;爭取多些時間和子女溝通,一同渡過美好的時光,這些記憶,將會是父母年老時的百般回味,也成為子女成長後面對每天的動力。
Tuesday, December 07, 2010
傳統教學模式的利弊
這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大女兒已入讀大學,小兒子才在蔡繼有學校讀一年級。大女兒所讀的中小學,是一間九龍的名女校,由小學到中學,因為要名次很前,才能肯定可以升班升中,所以女兒要將所有時間都用在讀書上,最終大女兒可以年年三甲之內升班,直到完成中學,升入大學。大女兒在就讀名女校時,學生最緊張的便是分數,因為直接影響名次,所以學生得絕對跟從老師的作答模式,不能答自己覺得是對的答案,否則如果老師不接受,分數低了,又是會影響分數名次,所以這名女校的學生,大都是因循老師的教導,一點也不會走自己的路。但當大女兒進入大學之後,她發現原來多年的中小學教育,在大學內所能用到的,便只是她出色的英語能力,其他所有所學的,似乎都沒有用,而看到大學生在上課時,所有學生的腦袋都是實的,沒有任何新想法可以想出來。所以大女兒跟母親說,不要讓弟弟讀傳統學校,這家長亦因有先例,深深感受到傳統學校的教學模式是怎樣的一回事,所以最後便讓兒子入讀蔡繼有。
現在她小兒子讀一年級,每天都到圖書館借書回家看,看完,回校又再借其他書看。星期六日,這家長也可以和兒子有些消閒活動,相比大女兒,當時她就讀中小學時,所有星期六日便是在讀書。這家長說,看到兒子這麼喜歡看書,亦看到學校很接受另類答案,兒子不會填鴨式讀書,學校的課程其實又不是淺的,又可以有親子時間,所以也很滿意。這家長說剛和兒子幼稚園同學的家長分享,他們的子女因為覺得蔡繼有學校的學費貴,便選擇了較平一點的私校來讓子女就讀,但是入學不久,便已發現原來是要為子女提供補習,中英數各一補習老師,學費加上補習費,便已多過蔡繼有學校的學費,而在蔡繼有學校讀書,是不用補習的。那些家長覺得,讀了私校又要交補習費,開支比讀蔡繼有更大,但又只是在讀填鴨式教育,他們開始感到後悔。
從和這位家長的分享中,想到她先有大女兒嘗試過傳統教學(對她大女兒而言,她入讀小一時蔡繼有學校還未成立),明白箇中利弊,現在對於小兒子,她會選擇蔡繼有學校;另外,這家長還分享她認識有在名官津學校任教的家長,他子女肯定可以經自行收生入讀名官津,但是那家長還是讓子女入讀了蔡繼有學校。我想這些個案,表達出現在傳統填鴨式,求學就是求分數的教育模式是有其問題的,如果家長對傳統教育模式清楚而有另類選擇的,也許便不會選擇傳統教育。
以上在說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和部份家長的看法和回應行動,但我想傳統教學模式是有其存在價值的。首先是傳統教學模式是一個集體教育系統,它可以應付大數量的學生,而因為人數多,所以其評核制度也得可以很容易量化,亦即是以分數來分高低。當一切可以量化為分數,便可以方便制訂政策,所以由升小學,升中學及至升大學,都可以用一個以分數為準則的方法去達成。現在填鴨式教育,問題只是因為所有人都以分數為最終目標,為求得到高分數,便要放棄自己的想法,追求標準答案而造成的。現實便是這樣,如果家長有自己的想法,而又能力所及,便可以考慮給子女另一個教育模式了。
回女兒幼稚園母校
我跟她分享女兒入讀小學之後的情況,尤其是女兒在幼稚園的教育,對她現在適應小學的影響。又一村是一間主流幼稚園,學校用主流課程教材,我覺得中文方面是足夠的,但是英文則不足夠;我想,如果女兒沒有在外面參加英語環境的趣興班,習慣和外藉人士以英文交談,也許女兒也考不入現在蔡繼有學校,也跟不上學校的英語環境和課程要求。
又一村學校的擴建工程快完工,明年三月便可以啟用,校長跟我說,她心目中有些計劃,便會在新大樓啟用之後,一個一個去執行。我真的希望,有朝一日,又一村雖然是一間主流幼稚園,它的環境,它的課程,可以給家長一個另類的選擇,在又一村學校找到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有愛心的老師,適合孩子面對升小學和銜接小學的課程。
在擴建部份啟用之後,希望可以再次回去探訪,看看新校舍部份和再次跟校長談如何因應現況改良課程。
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再談直資
私校和直資學校,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都可以向家長收取學費,私校名正言順的是私立,收到的學費是學校本身的,所以他們如何運用這些學費,完全是他們自己內部的問題,只要他們服務對象覺得付出的和收獲的相附,學校能賺到多少錢(或只是金錢的運用如何),是他們的本事,其他人根本不會過問。但是對直資學校來說,他們取了向家長收取學費之外,還可以向政府收取和官津學校對每一個學生所得到的資助,所以可以想像直資是收取了多少學費了。
我在想,很多直資學校,都是由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可以想一想,如果一所學校這一年是津貼,如果明年轉為直資,在這一個轉接期,學校會做些什麼,改善了什麼呢?要用多少錢呢?例如對於每一班近四十五人的的學校,如果每一個學生的學費是一千元,這間學校每個月每一班就可以收到四萬五千元的學費,而這四萬五千可以用來做什麼?如果學校什麼都不做,去年所有開支是由政府支付,而今年轉了直資,只要可以收到同樣數量的學生(這個不用擔心,因為會轉為直資的學校,定是有信心可以收到學生才會轉的,否則,轉直資等同將學校結業),而學校什麼都沒有改善,理論上由政府所得來的資助,已可以支持所有開支,因為轉了直資之後,老師的薪金不會突然提高(甚至學校因為轉成了直資,老師的薪金更不用師官津掛鈎,直資老師的薪金可能反而會比官津的少吧),水電煤等日常性支出也不會改變,所以可以想像,轉了直資之後,所收到的學費,學校絕對可以一點改變也不做,而因此差不多可以說可以完完全全的儲起來。
試想想,直資學校收了學費,他們可以在什麼地方改善呢?舊老師也許不會有任何改動,就以每個學生一千元學費而言,那四萬五千元,便足以每班多請一個老師了(例如外藉老師),直到現在為止,我不曾聽到有一間學校可以每一班多請一位老師,教員室也不足容納所有新老師,多了學費,學校可以每班少收學生,但學生少了,同時政府的資助也少了,所以這不會是直資學校所會做的事﹔至於用作購買教學材資,每個月四萬五千元又的確不是一個少數目,如果用來購買教學材資,也用不了那麼多錢。所以可以想像,直資學校,就算是一千元學費,其實都可以用不完,可以想像學費更高的的直資學校,能儲到的錢可能會更多。近日有新聞報導有直資學校的儲備上千萬,我不知道學校是否須要儲到這麼多儲備,因為既然政府給直資學校的資助,某個程度上已足夠學校本身的日常開支,那麼還有什麼項目需要用那麼多錢?我只想到的是重建,但如果要重建,我見近年很多津貼學校都重建,錢從那裡來呢?我翻查某些學校的報告,津校重建,大部份的錢是來自政府的,而學校或辦學團體則負責小部份的錢;所以,我有點懷疑,直資是否有需要去收那麼高學費,儲那麼多錢。如果只為重建,倒不如維持官津,向政府申請即可了。
直資學校令我感到疑惑的地方是,學校收取學費,我很少(印象中好像從來沒有)聽過有家長會去理會直資學校提供什麼特別的教學模式,而需要用多少錢,因而要收某個學費,是否值得,家長也從來沒有去過問,也許他們只會想,能入到某直資學校,學校要收學費,家長便會順成章的去交學費,學費多少根本不會去理會,學校將錢用在那裡也不會去理會,當然,家長也會信任做教育的,理應不會亂花收到的學費吧,只要自己的子女學有所成,其他的也許不太重要了。
看到有官津學校堂而皇之以保持教學模式云云之因而轉為直資,我便會去想,學校有其教學理念,本不壞,但既然推出直資時,政府已計劃直資學校要提供學費資助給家境不好的學生,尤其是小學,學校是否可以繼續留在統一派位模式來取錄學生,讓家境不太好的學生也可以有機會入讀呢?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只為可以得到教學語言或自行取錄學生的權利。如果只為保持教學模式,為何要用大量人力物力去選取學生呢?說現實的,從校長角度來看,在香港現況,要可以生存下來,又或是要保持仍為名校,學校本身必須積極去做一些事情,去保著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們也要想辦法去達成,而現時的直資學校模式,便可以讓他們達成這個目的,本無可厚非,但卻犧牲了家境清貧學生的入讀機會吧。
直資學校繼續發展下去,會變成怎樣呢?我想,如果讓直資的財力再強大下去,直資和津校之間的財力分歧便會越來越大,而直資吸引資質優秀學生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大,到時,直資便會變成一個特別的學校類別,優勝於官津學校,而學費和收生的權力,也會做成優秀的學生,便會集中在直資(和私立)學校那裡,而其他的學生,便會沒有選擇地就讀於官津學校。另外,因為直資學校有財力,有名氣,他們可以很容易招攬到一些在各方面有才華的學生轉校去就讀,所以,可以想像,將來的校際比賽,也必會主要是這類學校之間之爭,其他官津學校,因為收到的學生質素或家庭背景相對地較差,學校也只能集中資源去照顧學生學業上的發展,根本沒有多餘精力去照顧其他範疇了。
以上是從宏觀角度去看直資,對於家長,他們也許不會太在意,因為家長重視的,始終只是自己子女是否能進入心儀學校而己。
Monday, November 08, 2010
誰願放手
在這個聚會之前,我已經知道今年的升小學情況很緊張,因為我已見到很多家長,為子女報考差不多十間直資私校,跟著,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指標,便是有家長會說,某某小朋友很叻,十間小學有九間取錄,唯獨是男拔小學不收,九成的成功率,便好像是一個小朋友的能力指標嗎?某個程度上,這是個頗客觀以及科學化的指標,但是要子女考那麼多學校,其實有很多問題,首先是家長和子女在這個階段,花了很多心力去找學校和面試,以前找直資私校,原是為可以選擇較好的學習環境,現在某些學校成為了統一派位的安全網,如果官津派位不如理想,便會入讀,其實對這些學校也很可悲的。
另外,這位成功率達九成的小朋友,面試前家長讓他讀了一年面試班,所以可以面試當中得到優勢,那麼沒有錢或不想子女參加面試班的呢?他們便給比下去。跟著我在想,如果我是小學,面試時見到一個表現很好的學生,我會不會認為他只是因為讀過面試班,實質能力其實並非如面試當中的好呢?相比其他表現不太好的學生,他們可能便是因為沒有上面試班吧,所以面試表現不如理想。我想,如果我是學校校長,我會取錄可能因為面試表現好的學生,還是取錄可能因為沒有上面試班而表現較差的學生呢?最後,我覺得學校校長會取錄面試表現較好的學生。原因是,如果學生沒有上過面試班,表現都這樣好,那確是可造之材,如果學生天資一般但有上過面試班,那他背後的家長,便真的是緊張子女學業,並有資源給子女去學習的家長。相反,如果表現不好的學生,可能他已上了面試班,但面試表現仍不好,即學生天資的確不如他人,如果是因為沒有上面試班,便表示他背後的家長不太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又或是根本沒有資源去幫子女。根據以上想法,學校便應不會理會學生是否已上面試班,反正表現好的,便是有其有利於學習的原因。從家長角度,似乎沒有上面試班,子女便很大機會給比下去了。如果我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即讀面試班是有其好處,我便覺得很現實,很無奈。我的建議是,不論家長是否讓子女讀面試班,也應考慮培訓子女有利於長遠學習的能力(不單是學術方面的),以免只是拔苖助長。
跟著,我又聽到有家長說,有家長讓子女同時讀兩間小學,直到十月初才決定讀那一間。我心想,我真的不會這樣做,但是的確這麼難想像的方法也有人去做。因為直資的收生程序,學生只可以入讀一間直資或一間官津,但是私校卻是各自為政,所以可以同時多過一間私立學校收同一個學生,通常(至少我是這樣做),家長會對有可能讓子女去讀的小學交留位費,但到某一天要預交九月學費,便會去做一個決定去讀那一間私校。如果到十月才決定,即是該學生已同時間在九月讀兩間小學,可以是一間官津直資加一間私校,又或是兩間私校。聽說該學生不斷在這兩間小學謮假,直到九月完結,便才穏定在最終決定的那一間去上學去。
同時間讀兩間小學有什麼用呢?我想是因為最終有兩間小學,不知那一間好,為了更加認識兩間小學,便讓子女同時讀這兩間小學吧,家長便在這個月從中觀察,將做最終決定的時間推到最後最後,最後覺得那一間好,便選為最終決定,讓子女長讀下去吧。這令我想到女兒的學號,開學之後提前了一個號碼,心想,是不是其實很多學校也有這個情況,家長到很後期才通知學校,有些學校會另找學生,有些則容許班裡少了一個學生,而家長通知的時間是在九月前,還是九月尾前吧。另外,我想,是否真的在一間學校讀小一的一個月,便可以比較將來整個小學階段的情況,我想似乎不太全面,因為上較高級別時,和小一的分別可以很大的。
我覺得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容許家長這樣做,所以不能怪責這家長,至少不能懲罰學生,取消學生的學籍令他沒有書讀。我只能說,家長這樣做,是一個較自私的行為,因為同時佔兩個學位(其中一個可能是一個資助的學藉),而最後只有一個學位是有人真的去讀,另外一個學位,學校可能便要即時打電話給其他家長,看他們的子女會否過來讀,引發另一輪學校間的轉校潮。到最後,可能會有學校(通常是家長心目中排名較低的學校),便因為這樣而少了學生。
我想,如果這個情況普遍下去,結果是可以叩門的時間,由統一派位後數天,增長至十月初為止。似乎是家長可以叩門的時間長了,其實也令家長擔憂的時間增長,其實可以是很痛苦的,也增加了學校的行政工作量,亦辛苦了學生本身。希望家長三思後,決定了便決定吧。
直資or not直資?
首先,取錄的直資學校,都是一些成立數年的直資學校,而並不是一些傳統名校,例如英華,我想如果取錄的是這些名校,我相信很多家長也不用考慮,便會讓他們的子女入讀。那些新直資學校,他們的賣點多是新穎教法,靈活課程,英文教學,新建成校舍,有些學校是一條龍,如果入讀了小學,只要成績不太差,大都可以直升上一條龍中學。但是入讀這樣的直資學校,和入讀官津學校(尤其是新重建的),有什麼分別呢?
我的想法是,學費是千多元的直資學校,即是每個學生在政府的資助額之外,再加上家長的學費;但是多了這千多元的資源,學校可以提供什麼特別的教學模式或安排呢?我想,相對官津學校,直資學校可以以英文在中文科以外的學科教學,例如數學,學校也可能以額外的學費,可以任用比官津為多的外藉老師,官津的老師要兼顧學校行政的工作而直資學校的老師也許不需要兼顧,除此之外,我想分別也不大了。但是這千多二千元,如果因為讀官津而省下了,其實又可以讓子女在外參加補習班或英文班,效果可能也不錯。另外,因著學校可以自行收生,所以可以選擇一些他們覺得較適合的學生(或家庭),所以草根家庭的學生,因為家庭和學前培訓不足的原因,也不能入讀這些直資學校,所以可以想象,子女入讀直資學校,他們不會有草根階層的同學,但是否一個優點,則見仁見智。最後,真的不要期望直資學校的課程和師資是會比官津學校好很多,因為到最後,深度是差不多,而家長亦會自行提供額外的補習或培訓,所以學生的成績,最終可能不是決定於日間學校,而是家長在課後提供的補習或額外培訓。
當然,另一個家長在想的問題是,如果是可以經過統一派位,便有機會入讀一些名官津學校,但是接受了直資學校學藉,便沒有了這個機會。家長得考慮被取錄的機會,和如果不被取錄的話會派到什麼學校,還有什麼私校作後備。這是一個不易作的決定,但最好不要因為遲遲決定不到,便不去直資留位,變相放棄了直資學藉,將來問自己為什麼不接受這個學藉,原來原因只是為做不了決定。
Tuesday, November 02, 2010
母語教學
女兒入讀的小學,除了中文之外,其他都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例如數學,姑勿論數學所教的程度深淺如何,但全是英文,所以就算是教個位加減數,都是以英文表達,學生得先明白英文的意思(至少明白是加數還是減數),才能去做這條題目。女兒也有反映說過,她不想上數學科學這些科目,因為是用英文教;我想,女兒在家主要是講廣東話,她對廣東話的理解能力自然比英文好,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她也會想用中文來學習,這是無可厚非的。跟著我在想,女兒在小學一年級說這個意見,不是在比她在中一時,甚至是大學一年級時說這個意見更好嗎?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如果女兒知道她的英文水準不足以完全明白老師的教導,她在這個時候發力去追,去習慣,也許會比她習慣了數年以中文教導的小學課程,在中學階段才開始學以英文來學習易得多吧。
母語教學的原意,是希望能力不足以應付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可以用母語來學習,令他們可以學得更好,不致無心向學。我亦相信,有很多學術研究,會証明以母語學習是比以外語學習更好。理論上,這些見解都是成立的。但是,母語教學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細想之下,香港教育的一個現實是,大學理論上一定要用英文為教學語言(例如因為和世界接軌,或工商業的要求),所以學生必定要在大學之前,能力足夠的英語能力,好讓他們能在大學裡學習。但是培養語文能力,不能留到入大學前才去做,語言能力是要一個適當的環境長時間來培育出來(例如多聽,多說,多寫),而當進入大學之後,對於分析能力差不多的學生,語言能力便決定了學生成績的好壞了。
所以現實是,能有足能英文能力進入英文學校(尤其是直資或私校)的學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是在幼稚園階段便已重視子女的學習,尤其是英文,所以這些英文學校所收的學生,便是來自會重視或有能力重視子女學業的家庭,既然學生家庭資源較好,學生的底子較好,學校的課程也可以比中文學校為深,並用英文去教,而當學生可以學得深,到畢業時的成績也會較好。所以,學生可以用英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得到,我相信有部份在中文小學的學生,在自己的天資和家人的幫助下,可以有足夠能力入讀英文中學。而對於英文小學而言,因為他們全都在小學階段慢慢適應和學習在英文環境下學習,所以到他們上中學時,他們便順利成章的可以在英文中學學習,跟著再上大學也沒有多大困難。
因著以上這些原因,英文學校(尤其是中學),便成為家長為子女爭相入讀的學校,可能家長們早已忘記為什麼要子女入英文學校,但是他們很容易便知道,英文中學大都是band 1學校,就只是因為這個現實,互為因果,所以英文學校便等同是好學校,又或畢業生成績較中文學校好了。
所以,母語教學這個政策給我的啟發是,政府教育當局心目中所想的,是整體全港學生的問題,對於所有學生而言,如果用母語教學,便可以令很多沒有能力以英文學習的學生,不致無心向學,至少可以讀到中學畢業,所以這個政策對整體香港學生來說是對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家長(尤其是有能力的中產家庭)所看到的,便只是自己的子女學習的問題,他們會想如果子女可以早點適應以英文學習,英文能力好些,對自己子女長遠來說是好的,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子女在適應上有問題,家長便會自行想辦法,例如加多些資源,來幫助自己的子女去以英語學習,所以他們必定覺得自己的子女最好在英文學校就讀。
由此可見,教育當局所考慮的,是整體所有學生,而家長所看到的,只是家長自己的子女,所以他們不會領教育當局的情,他們只以自己角度去為自己子女做決定,結果是,教育當局所定的政策得不到家長的支持;我有個感覺是,教育當局很多政策都是這樣,但對於某些政策,教育當局會以金錢來達到其目的,例如幼稚園學券的使用,他們覺得幼稚園不應教得深並不應教非本地課程的幼稚園,所以只有某些幼稚園可以使用學券,對於這個政策,受損的是中產家庭,但是他們大都不愛出來抗爭,所以也得默默地去接受,只要自己子女可以以自己心目中的進度和方向學習便算了;可以想像的是,名校經面試所收的學生,很大比例便是由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而來,如果孩子只接受主流幼稚園的教育,並沒有在外接受英文的培訓,我想,有多少可以經面試而入讀這些名校,那麼,家長讓自己入讀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不也是正確的嗎?但是,教育當局便是覺得不應該的,和家長的意見和現實剛好相反。
教育當局和家長的觀點不同,所以在某些政策上,便出現了分歧,嚴重的便會出現好像母語教學的失誤了。家長也真的要冷靜去分析教育當局的政府,為自己子女作出最好的決定。
Monday, November 01, 2010
再談通識和直資
對於新高中,最明顯的改變是通識科成為必修科,而這一科,究竟應是怎樣教呢?連這位輔校長也說不太清楚。他說,以前學科有改動,教育當局和考評局會給老師指引,包括示範試卷給老師看,也會嘗試把新試卷給老師試改,讓老師知道新學科或學科改動會是怎樣;但他說以前曾有經驗,老師要到新科目或新科目改動真正在公開試第一次考試,老師拿到試卷,才真正知道這一科是怎樣考的,才能反省之前兩年(中四中五)所教的是否恰當。如果同一情況出現在通識科,那麼現在的老師都還是在摸索之中,要到真正首次參加公開試時,才能真正知道是怎樣考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以前在這裡也曾說過,公開試便是講分數,所以我想大部份學生都會到補習社去貼題目,幫助準備考試,而這一科的範圍很闊,應更難捉摸,另外,平日的通識科是去看報紙,堂上討論等等,但是到試場內,又可以怎樣去評核一個學生對通識有什麼體會呢?如果是說分析的,是否在試場給考生一大堆資料,要考生即時去看去分析,如果不是,是對某些議題作討論,那即是要考生在之前,對很多的事物和常識都有認識呢?結果是考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準備那麼多,到最後也得在補習天皇那裡貼題目。所以,我真的害怕見到通識是另一次的改革失誤。
至於另一問題,中學由官津轉直資。副校長的意見是,如果學校由官津轉為直資,學校便是一盤生意了。因為首先學校收了多少學生,政府便會以人頭支付津貼,即是如果學校有一千人,轉直資後可以招到同樣多的學生,首先學校已可得到以前在官津時時的資助,另外,如果學費只是一年一萬,這一千個學生便可以令學校收到一千萬。對於現在新教師年薪大概三十萬一位,這收入可以令學校可以多請老師,令編制更易和所有老師的工作量減少,而學校又可以用錢去買一些服務或物資回來,所以理論上教學的資源是可以改善,教育質素可以提升。但是直資學校的一個重點是,學校如果收生不足,越少學生,便越少由政府而來的資助,如果老師人數不變,基本上開支是一樣的,即學校不再有足夠的錢去運作,除非辦學團體自行注資,保持運作,但長久下去,最終也得結業。所以直資學校是在其危機的。亦因此,只適合那些有信心可以收到很多學生的津貼名校,轉為直資。另外,當學校轉為直資後,亦真的將沒有錢交學費的學生拒諸門外。
我想,直資是令學校會為自己去思考出路,令學校成為家長期望的學校,吸引家長將子女送入去就讀,學校可以自主教學理念,比每每要受政府限制為靈活。但是實際上的結果是,家長只重視成績,所以如果學校要受歡迎,便得加深課程,亦因此要招受最頂尖的學生,並且有家庭資源上的支援的,令畢業生的成績好,良性循環,直資學校才可以辦下去。另一方面,如果直資的賣點是資源,例如校舍大和新,而有外藉老師等等,我反觀近年的官津學校都在重建,所以硬件上官津學校其實不比直資差(有時間可到石硤尾地鐵站附近的聖方濟愛德小學和在沙田大圍火車站側的沙田崇真中學的新校舍看看,看完之後,家長可能會問,如果子女可以在這裡讀書而不用交學費,為什麼我要付學費讓子女讀直資學校),所以對直資學校而言,最壞的現象是,家長覺得官津學習環境和教學,不比直資差,那麼為什麼要額外付出學費給直資學校,尤其是香港的經濟是一個一個的循環,如果經濟差,很多中產失業或怕失業,那麼家長又怎會負上一個數年以至十數年的負擔呢?到時,直資收生不足,政府是沒有由直資轉回官津的制度,到時,也許這些直資學校便得出盡法寶來招生了,而當中底子不好的便得結業去了。
Sunday, October 31, 2010
蔡繼有學校世博之行和再談IB課程
校長提及十年級的學生參加了這次世博為義工,他們原需要作為講解員,但因為人太多,所以不能作講解員,只有幾位能上台去講解,而所有學生都能在一些國際會議作為持旗人,但學生已感到很有意思。學生參加了數個國際會議,學生都有得著。而校長說在這個國際會議,因為蔡繼有學校的學生是習慣發問的,所以有十年級的學生舉手發問,令與會的嘉賓都大感意外。與會中有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沈祖堯教授,校長說他問這學生是幾多歲和是那一間學校的學生,當他知道是蔡繼有學校的十五歲學生後,便說要蔡繼有學校的學生畢業後都到中文大學去。當然,這可能是一時戲言,他亦未必知道蔡繼有學校的學制,不是和一般的中學相同,要考入中文大學是和一般中學不同的路,但是我覺得這表達了一件事,表達能力,勇於成為小數去發問,其實大學不就是需要這樣的學生嗎?我相信如果大學是覺得這些學生是好,他們必定會想辦法去招徠,為他們開綠燈,我不相信全港這麼多大學都會同樣愚昧,放棄這樣好的學生。
我想,蔡繼有學校便是在做這一件事,去培訓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材,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計較學校的課程和其他學校的比較,他們也許所學的是其他學生的課程為淺,但這又如何,社會現今最需要的是在獨立思想,有創意,能解決問題的人。為子女選蔡繼有學校的家長,是看畢業以至完成大學課程後的個人素質,而不是去計較課程和其他學校的比較。
校長在這一次聊天室,介紹的其中一項,是一套一九五七年的舊黑白電影,名為<十二恕漢>(12 Angry Men),內容是十二個陪審員在退庭商議一件謀殺案結果時,原為十一對一為有罪,因為一個人不隨波逐流,堅持要經過思考才決定是否有罪,對案情多角度思考,解開了很多疑團,到最後是全數決定無罪。校長推介的原因是蔡繼有學校是推行IB,所以學生便是要學這樣的思考模式,多角度思考,多去想,而更是獨立的去想。我不是在這裡也介紹這部電影,而是這件事令我覺得校長對教育,尤是怎樣的教育學生最重要的,而培訓過程(尤其是IB課程)中又是怎樣,很有心得。學生學IB,不一定是單是去看報紙,上網找資料,其實IB課程的核心思想,是思考模式,在生常生活中也能應用出來,這才單的是一生受用,否則只是為考試而捉考試重點的應試技巧。
我覺得在這些和校長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校長對學校的全情投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導學生的方法。能有校長的帶領,我覺得可以很放心的讓女兒在這裡學習,也可以預見,學校可以培養女兒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Friday, October 29, 2010
家長義工
聚會開始時,由負責老師先行介紹圖書館,再由校長說了一番話。校長的參與和說話,顯示了學校對圖書館和學生閱讀習慣的重視,亦表達出現今學生其中一樣重要的素質,便是喜歡閱讀和閱讀自學的能力。
跟這些家長談,便會發現他們的子女,有些是中學部,有些則是小學部,當中也有些有多過一位子女分別在不同的年級就讀,有些家長由早期校舍在其他地點時已開始作為義工。家長會作為學校的義工,除了他們本身有條件可以在平曰回到校園外,他們定必是非常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希望可以認識學校更多,協助學校運作,也間接增加子女對學校的歸屬感,才會這樣熱心的去做;簡單來說,他們全是學校的支持者。能在這個聚會見到這麼多義工,令我感到在香港,完完全全認同學校理念的家長,確實不少。
另一點和其他家長傾談中感受到的是,家長見到他們朋友的子女在其他學校就讀,全家要面對不同的大小測驗時,他們是慶幸自己的子女是在這學校學習,而有些家長對子女的測驗考試態度是,子女最好不要告訴父母,他們自己溫習面對即可,功課最好在校內放學前自行完成,而不須家長協助,回到家中,便是親子時間,是看課外書時間,晚上九時多,便著子女上床睡覺了。又和其他家長談將來是否擔心子女畢業後升大學的問題,她們也都不當什麼一回事。以我而言,女兒的課程比我當年讀小一時便深多倍,尤其是英文科,以現在孩子的成長條件,我就覺得,除非他們不想,他們必定有能力讀得比我還要好吧。所以,我自己也不太擔心。只要讀得好,必定有讀大學的機會。
參加完聚會,時近女兒放學時間,所以便到樓下接女兒,一同離開,不用乘校巴了。同行到樓下的另一位媽咪,她也接女兒放學,不用女兒乘校巴,她說接了女兒之後,便到迪士尼去玩一晚,她說她一家很喜歡這學校,女兒功課不多,當朋友都在為子女準備考試測驗時,她一家卻可以晚上外出去玩。我也很羨慕他們當晚可以去迪士尼玩,不過,我覺得女兒不用因為集體意願而讀得不必要的深,而一家人不用每晚為女兒的功課和備課而勞心,已經不錯,既然女兒將來定可入大學,現在又何必為讀書而傷感情呢?
下星期開始,我每周便會有一天帶女兒上學後,全天留在學校裡當義工,直到女兒放學才接女兒離開,希望能為學校出點綿力吧。
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愉快學習可以是什麼?
愉快學習在很多家長的心目中,便是子女的功課不多,讀書沒有多大壓力,父母還有很多親子時間;但很多家長覺得,這樣當然好,可惜當想到課程不夠深,找不到好學校,就算入到好學校也跟不上時,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放棄子女的愉快學習,改而以強迫的模式下迫令自己子女學習,但同時也不自覺中放棄了親子關係。似乎愉快學習和學有所成是對立的,我想是不是一定的呢?
我聽過有家長是這樣教子女的,便是如果子女不聽話,便罰子女看電視,所以這家的孩子最怕是看電視,因為一聽到看電視,便聯想到是個懲罰,而這家的孩子最愛做的事,便是看書了。另一件我聽過的事,是議員余若薇在訪問中說過,她小時候沒有什麼事做,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看書,現在回看,也沒有覺得多大問題。這兩件事令我想到,愉快與否,其實是一個主觀的感覺,因應當事人的認知而得出,並不在乎於身處環境和所做的事而得出的必然感受。 很多大人見到別人的子女入學,首先便問讀書是否辛苦,每天有多少功課,跟著如果聽到功課很多,便會說孩子辛苦了。但是有否想過,如果孩子是喜歡做功課,每天越多功課,孩子便越喜歡,越覺得有挑戰性,亦更有成功感。所以我從來不會因為小朋友的功課多少,而說孩子辛苦了,反而我會說,有這麼多功課,一定很好玩。如果有讀者覺得我這樣說是口是心非,我便會說,既然這孩子已在那學校就讀,功課多少已成定局,為什麼不讓這孩子做功課做得開心一點,反而要去肯定孩子去想做功課是苦事,是辛苦的呢?是想令孩子對父母和學校反感嗎?
現今的孩子覺得讀書不愉快的原因是,家長跟他們說如果不努力讀書,將來便會做乞兒,所以讀書只為將來不用做乞兒吧,另外,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功課成績的要求,令孩子用了很多時間在學業上,例如功課做得不好,得重做又重做,所以學習便不再是樂趣,親子之間也沒有了快樂的時光,如此便渡過了寶貴的童年。
家長有否想過,如果子女由小開始便以學習為樂,以看得書多為傲,以自己努力的學業成績為榮,家長大概不用費那麼多氣力去令自己子女看書了,子女既然是愛做功課,他們必定盡快和盡力做好功課,那家長不是還可以有親子時間,也不用傷了親子感情了。孩子對身邊事物的看法,都是從大人那裡學過來的,所以如果大人從子女年紀小的時候,便教他們看書是好,亦以身作則去看書,孩子定會學到看書是好的;到子女入學後,家長先不要要求子女一開始時便做到十全十美,讓子女自己做,開始時必定做得不太好,跟著鼓勵孩子用功一點,孩子定會得到較好成績,家長在旁鼓勵和肯定,孩子定會學到努力之後得到成果的因果關係,他們既想繼續得到別人的鼓勵,定會繼續努力下去吧。
我想,香港的家長,大都很怕自己的子女落後於其他孩子,所以一開始便以一個很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子女去達成,例如做得不好,便要求孩子去改正,做到完全沒有錯才交功課,如果達不到,便用強迫模式去迫子女達成,而子女開始時也真的可以達成,但是當家長發現,如果家長不以強迫模式,孩子便又不達標,結果是家長要長時間去以一個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子女,子女便長時間以達到父母標準為苦差,孩子不知辛苦讀書為何,只想到可以逃避的話便逃避,所以如果不是別人的要求,他們也不會想到要做得很好。其實,學習要有成功感,是看到自己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好成績,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賞識,而不是自己因為別人的要求下而達成某標準,得到高分而開心,因為孩子心裡很明白,原來得到高分,是因為有大人在旁監督,如果只是自己來做,肯定得不到高分。
可能,家長(甚至是學校的老師)太想學生可以在短期內便達到高標準,所以也沒有機會給孩子去明白自己努力是會有成果的,便強加力度去幫子女,我相信是有部份孩子是接受這做法的,也真的可以持續下去,但是我想更多是對學習反感,到畢業後,也不想再拿起書來看。家長,可以的話,給孩子一點時間去適應,讓他們見到自己的成果,自己去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當孩子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業著緊,他們定會自己去做,而不須父母施壓了;喜愛學習,他們就算真的面對很多功課,也不會覺得是苦事,反覺得是對自己的挑戰,如此,這孩子不論在任何學校就讀,是主流或國際學校模式的,都可以讀得開心,也不會有什麼失去了愉快的童年了。家長如果認同,可以從孩子年紀還小時,便灌輸看書是好玩的,是很有樂趣的,是可以學到新知識和別人分享,而努力去學習,自己便可以得到成果,家長在任何時間都不加強迫,孩子便會讀得開心,而且最終會學有所成。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制度病了,家長可以怎做?
我想首先有些家長是很想子女入名校的,尤其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那便要有心理準備,在幼稚園前便已開始培訓子女,讓子女可以先入到名幼稚園,跟著再繼續培訓子女可以考到名小學,跟著名中學下去。至於如何培訓,也許家長已知道是那些了。沒有經濟能力的,也許便要靠用名校校區的地址去參加派位,而入讀名小學之後,也要有心理準備要不斷的陪同子女讀書,因為中學大都不是一條龍,所以必定要有好成績,才能保證可以升上名中學。
至於子女入讀不了名校的家長,也不要以為在非名校,功課便會輕鬆,因為學校想(其實家長也想)學生可以得到好成績,為的是入band 1,所以課程必定深,功課必定多,因為理論上如果學生是學得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深,他們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參加同一個評核試,成績定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好,亦即入到較好的band的機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高。所以就算入不了名校的學生的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課程同樣會是深的,他們也要陪子女讀書。
至於不想子女讀書壓力太大的家長,可以考慮一些一條龍的津貼中小學,因為只要成績不太差,差不多可以說必定可以升上中學,如果發現子女的成績好,也可以考慮在升中時選擇其他較出名的中學,否則,升上一條龍中學也不錯。如此,整個小學過程的壓力會比讀一些沒有一條龍中學的小學為輕。
當所有小學,都覺得要教深一級半級時,這深一級半級便成了新的標準,所有小學如果不是這樣教得深,學生入到band 1(或至少band 2)的機會便會更低。所以可以說,只要是主流學校,除非是專為教草根階層或沒有能力讀深半級的學生的學校,家長可以肯定學校將會教深半級或以上,如果現在不是,也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便會有家長向學校反映要教得深一些,學校為了生存,為了收到學生,為了滿足家長期望,也遲早也要這樣教深一級半級。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如果不想子女參加這個變了質的教育制度,也許便要得讓子女入讀不受這個教育制度影響的學校,例如國際學校,或簡單來說,是不用參加本地公開試的學校,因為只要最終要參加本地公開試,什麼學校也得在中學階段(甚至早至小學階段)催谷學生,多做重覆性練習,讀天皇補習,才有把握學生可以考得好成績。我的意見是,不要相信在一些到最後要參加公開考試的中小學,可以怎樣靈活教學,愉快學習,也許開始時是可以的,但到開始備戰,學校也只會催谷下去,家長也會要子女放棄所有非學術有關的課外活動。又或家長得接受其子女,因為不是接受不斷重覆的操練,所以他們子女的公開試成績不會是很「標青」。
我自己會慶幸自己女兒可以入讀蔡繼有學校,既離開了這個病了的教育制度,可以培養她喜歡閱讀,培養她的獨立思考和自顧能力,在家中,不用不斷的和她去操練測驗考試,傷了親子的感情,讓她有一個較愉快的童年。到她完成了十二年的課程,我相信也必定有大學會取錄她,不論是本地或外地的大學,還有,至少她愉快的童年,便已成為她一生中面對困難背後的動力。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教育的反思
在這一節目,我看到以下這些:
- 節目開始時,那父親說兒子寫字寫得不好,為的是怕老師可以扣分。我想,學習是這樣嗎?學習是要明白道理,而不是因為因為要拿取分數,家長要子女改了又改,我想反而應要培養子女對自己的工作有要求,他們將來有需要改,他們自會去改。另外,親子時間是這樣渡過嗎?不見得那兒子讀得開心,到節目最後,孩子說很有壓力,孩子的成長應該是這樣嗎?
- 梁錦松是當年開綠燈給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到今天也要去玩這個遊戲,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諷刺。鮮魚行的校長十年前還在教育局時,他只是中層官員,也想到梁錦松的教改是有問題,但是他的上司直到梁錦松,也許也不是香港教育的用家,所以他們所定的政策和現實不符,難道這些官員是沒有自己的意見?難道便是香港的官僚制度使然?難怪香港的家長很怕自己的子女成為白老鼠。他的母校是英華,但是他為他的兒子申請入讀男拔,這明顯表現出家長對學校之間,是會覺得某些學校是比某些學校優勝。如果英華不是轉為直資,他兒子可以入讀英華的機會很大,但不知他會不會這樣做呢?不論是身份多高,身家有多少,到子女申請入學,也得靜靜的坐在禮堂裡,去聽校長說話。
- 看完整個節目,從來沒有家長說某一間學校是怎樣怎樣懂得教孩子,總之學生入讀了名校,便一定是好。而之所以好,那些男拔畢業生亦明言,是為了兒子可以有更好的人脈,到出來工作時,顧主會看他是男拔畢業生而另眼相看。(這點我有點懷疑,因為除非是大公司,否則顧主只會想到,能否留著這人,和能否「洗得郁」這人。)
- 直資學校,實際上是抹殺了所有沒經濟能力的學生入讀的機會,令直資學校成為貴族學校。社會上的階級,因為直資學校的設立,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不能入讀,現在的階級便會重複到下一代。教育的本質已變。
- 節目中的一位母親,每個月的課外活動費用便已一萬,加上每年的遊學,和到外國讀大學,十年便已預算要用三百多萬,說她讓兒子出生,對兒子的教育是要負責任,不能馬馬虎虎,天生天養。我想,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那母親覺得每個月用一萬在不同的課外班是合理,才是負責任家長,這才是子女應得的教育。子女的成長,尤其到將來的成就(單單怎樣定義成就已不是一件易事,每個家長也可能有不同的演譯),是很難量化的,根本不能去衡量今天所付出的金錢,和子女的親子時間等等是否值得。
- 梁校長說了一個事實,要打做名校其實很簡單,只要將課程(尤其是英文)教深一級,給學生大量的功課,家長便會覺得這是好學校,湧到去讓子女入讀。我見到的是,就算是要交學費去讀的直資學校,就是因為知道是要教深一級半級的課程,也在所不計。我曾想過,因為在每一級都是教深半級到一級,難怪幼稚園和小學,可以選擇的話,也要去收大仔大女;他們比細仔細女平均大了半歲,心智剛好可以教深半級,有家長特地讓子女遲一年入學,跟著子女去讀深一年的課程,其實和子女用正常年齡入學,讀正常深度課程,實際上是一樣的。
- 節目最後,有位母親說,她會在子女有問題時提點他,要給他最好的預備,為的是要他將來在人生遇上難關時可以渡過。但是要渡過人生之中的難關,不是現在在學校所學的任何學問(如果是,那早一年學和遲一年學有什麼分別呢?),而是個人的素質,包括情緒智商,毅力,恒心,努力,決心等等,這些都不是只能在直資私校裡可以學到的。另一個男拔畢業生家長對兒子說,可以在運動中學到永不言敗,我想他兒子也不必一定要在男拔學到吧。
- 回看家境不好的那女孩,學習環境很差。(父母沒有經濟能力而去生孩子,暫不要去討論這年老父母是否合理,怎說也好,也不是那女孩的問題,她理應可以享受到和其他孩子差不多接受教育的機會。)但她求學的心,絕對不比家境好的學生差,而且她更有原動力去讀好書,改善自己和父母的環境。相比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他們可以為子女每一科找來一個補習老師,這女孩便得付出更大努力,也希望他所住的校區,有好官津學校可以協助她學習成長。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家長主導學校教學模式?
上星期,在興趣班認識的一位太太打電話跟我傾談子女升小一之後的近況。她兒子入讀了沙田一間直資一條龍無宗教背景的小學,免了升中時再要為兒子找學校的煩惱,而學校的教學模式,根據學校概覽,這學校是以國際學校模式進行教學,並盡量減少考試測驗,校舍很大,所以我想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既是國際學校模式,校舍又大,學費又不貴,子女應該會讀得很開心,所以也有很多家長讓子女考這間學校。
這太太跟我說,在最近一次學校家長會裡,有在學的學生家長,態度很差的當眾說學校所教的課程很淺,小一的某課程應該要教什麼什麼。而學校有見及此,也直的開始加重了功課量和課程的深度。而校長亦說,學校會先重視學生的成績,其次再考慮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發展。她說,家長在讓子女入讀這學校時,不是已經清楚學校的教學模式嗎?學校不是填鴨死谷,而課程不比其他學校深,不是早知的嗎?為什麼在子女入讀之後,卻向學校投訴,說要如何如何去教,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方向。而我卻想,那家長最初帶子女去考這間學校時,態度不是這樣吧,為什為現在子女入學了,態度卻可以這樣差,真的是把自己看作為顧客,把學校看為提供服務者?
這己不是第一次我聽到有家長說,其學校的其他家長向學校投訴課程,要學校改教學模式。我在海外回流香港的友人跟我說,他最初回流時,讓兒子入讀一間國際學校,原來學校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香港人,在入學之後,有學生家長便向學校「反映」,說學校所教的中文程度很淺,也許學生家長明白將來中文語言能力,是和英文語言能力同樣重要,所以家長想學校可以把中文的課程教得更深。對於本地學生而言,他們自小也是說廣東話,看中文電視等等,所以中文課程深了,他們完全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對於那另一半外國人的子女,也包括我友人在海外出生的兒子,便覺得很難,完全跟不上,所以結果是很多外國學生和我友人的兒子,都離開了這間國際學校,友人的兒子轉去了英基,老老實實的讀國際學校。
我想,香港有那麼多學校,每一間都有其教學模式和理念,有些學校重視學術,有些重視思考啟發,有些重視德育培養,家長在讓子女入讀前,真的要認同學校的教學模式,想象自己的子女入讀這學校後的情況,是和自己心中所想同符,不要不加思索,或只看校舍大小,學費多小,便先讓子女入讀,之後才去嘗試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如果每一個家長都是這樣,結果是香港所有學校,都只得幾種主流教學模式,再不是什麼百花齊放,家長學生有很多選擇。
學生讀什麼學校,都會有日考公開試,再以公開試的成績去考大學,讀完大學某一學科,其實所有畢業生所懂得的都是差不多,大學的成績主要看學生是否主動學習(這又要看學生在中小學是學會怎樣學習),到時,沒有補習班吧,全要看學生自己了;所以家長要去想,他們期望子女在這個中小學階段是怎樣渡過,和在這階段,在學校和家長的合作下,培養了子女什麼的品德、思考模式、學習能力、性格和價值觀等等。而在選擇中小學校時,是要去找和自己期望相符的學校,而不是去改變學校,否則,到最後失望的,是老師、家長和學生。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教會學校
香港的教會學校,即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而天主教是香港最大的辦學團體,我以前以為只得一個天主教會(即羅馬教庭在港的支派),如瑪利諾的天主教會,但原來不只一個,還有其他修院會,例如喇沙和聖約瑟的喇沙會,和德望學校的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而基督教方面,在香港則有很多不同的大小教會,最大的也許是傳統的聖公會,其他例如宣道會,禮賢會,崇真會,浸信會等等。對要為子女報小學的家長來說,最想知道的是自己的教會是否可以拿到五分宗教分,我不知天主教方面是否可以互相確認其他修會的教徒身位,但我則知道基督教方面是不會互相確認其他教會的教徒身份,例如如非聖公會教徒,申請協恩也不可以得到那五分宗教分。至於是否應該互認,又或應否在申請小學時考慮宗教,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暫不在此詳談。
在網上找到一些資料,原來香港有一個名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由廿二間間歷史悠久的英文 中學所組成,而這廿二間學校,亦被人稱為傳統名校。我在學校概覽找到這廿二間中學的資料,再找和這廿二間中學接龍或直屬的小學,有興趣的可以在這裡看:香港補助學校。跟據這些資料,我有以下的觀察:
- 大部份這些中學和有關小學,大部份都只是直屬關係(即只有八成半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升上中學),意思是學生不能以為一定可以升上中學,他們一定要達到某個標準,例如在學校的前八成半學生之內,才能有保證升上中學,而中學亦都放心一些成績不好,或有問題的學生不可以由小學直升上中學。以此比例,要成為前八成半內的學生,壓力應該不大,如果不能進入前八成半內,也許這學生是不適合這學校了。只有三間是一條龍,男的有英華和男拔萃,都是基督教直資的,而女的則只有聖瑪利,是天主教和津貼。
- 對於想以派位入讀津貼名校的,完成中小學課程,男校有:聖若瑟、香港華仁,喇沙;女校則有:聖心、嘉諾撒聖方濟各、聖瑪利、聖士提反,瑪利諾、瑪利曼、聖嘉勒、協恩、聖保祿;男女校則有:循道。(以上粗斜體為基督教學校)由此可見,如基督徒父母想堅持兒子入讀基督教學校,而又想經派位享受免費傳統名校(只指這廿二間學校),其實只有循道(那麼父母是循道會嗎?);如果為女兒找這些名校,港島只有聖士提反,而九龍則只有協恩。當然,可以經派位入讀不等於可以完成整個中小學課程,期間得跟得上學業成績。
- 拔萃女小學在學校概覽上沒有寫任何的相關中學,尤其是拔萃女書院,不知是他們真的沒有任何關係,還是沒有更新。如果真的沒有任何關係,是否所有女拔小學的,都要參加升中派位而沒有任何優先入讀女拔萃中學呢?也許要中學方面來認證。
- 相關的中小學的學費模式可以不一樣,例如聖嘉勒女書院是津貼,但其相關小學是私立的。但大部份的中學和小學都是同樣的學費模式(是政府規定嗎?要再找資料認證了。)
直資學校的設立,和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是一個錯誤的政策,對草根階層而言,是令沒有能力的家庭更加沒有選擇,對中產而言,亦不見得多了什麼選擇;我不能將責任全推在辦學的教會團體之上,因為我想政府多年來,是用了很多威迫利誘的方法,例如如果不轉為直資,學校便不可以選擇教學語言,去令津貼學校在保障自身教學理念,甚至是生存空間時轉為直資。
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向正確的方向走,還是越來越迷失,也許要再過數以十年後,讓這一代的學生完成了中小學和大學畢業後,才能看看這批「出品」來檢討現在教育是否合宜;希望不會好像母語教學,過了大概十年之後,才走出來說有問題再走回頭路。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做的,便是用自己的資源,根據自己對將來世界的理解和期望,為自己的兒女找一條較為理想的教育之路,讓他們可以到時生活得好一點。
再回看很多基督教學校,尤其是有名氣的傳統名校,一間一間的為求自保,轉為直資,只能暗罵香港就是一個現實的地方,就算是教會,也得保得著自己學校的名聲(入學學生和畢業學生水準),才能再談甚麼教育理想,反正最草根的學生總會有官津學校取錄教育,教會便美其名提供優質教育給中產家庭,也算是在教育上的貢獻吧。但想深一層,草根需要教會帶給他們福音和幫助,比中產需要教會來教育他們的孩子更甚,為什麼這些教會學校反而大都照顧有能力的中產家庭,令傳統名校變成中產或以上的學校,拒諸草根學生於門外,令這些學校更加變成貴族學校?
世事如此,只能說聲無奈。
Friday, October 08, 2010
教育的支出
香港在回歸之後,政府為了推行知識型經濟,所以便推出增加大學學額,雖然政府投放在大學教育的錢是多了,但相信增加的金額比增加的學額少,所以大學教育的支出都回到學生和學生家長身上,跟著每個都在說,大學學歷已是基本要求,所以家長亦順理成章的覺得自己的子女一定要完成大學課程,教育的責任才完。我自己的想法是,當社會上的人大都是大學生是,大學生已不足以成為謀生的條件,從另一個角度,有沒有大學學歷已差不多了。當然,對於某些專業來說,例如醫科,工程等等,大學教育是進入這個行業的必經之路,但是對於其他大部份的行業來說,只要有心,都可以由低做起,亦可以自行報考相關資歷,例如會計,律師,資訊科技界當中的大部份資歷。另外,如果家長能力不許可,學生也可以在職時在工餘進修,例如公開大學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制讓在職人士進修,拿取相關的學歷。在職人士,可以用收入來交學費,而沒有經濟收入的,也可以向政府借錢交學費,所以其實學生本身,其實已有能力去支持自己讀大學,現在只是大部份家長都覺得應該是家長供養子女的其中一個責任。對於大部份中產家庭,子女在香港讀完四年的大學課程,學費便是二十萬左右,如果家長再慷慨一點,給子女零用錢,相信對大部份中產家庭來說,相差也不多。
在香港,現在一般來說,一年的學費是近五萬,所以讀完三年大學是要十五學費,生活費也許和讀中學時差不多吧,所以如果家長以供子女讀完大學學士課程為己任,那麼三年的大學課程便已是近二十萬了。首先,因為大學的學額增加了,所以可以入讀的學生人數多了很多,而簡接卻令學生的質素下跌;從前,香港實行精英教育,可以入讀大學的人數不多,而當時大學亦只得兩間,政府對大學教育的津貼不多,但是現在可以入讀大學的人數多了,政府卻不是按比例增加津貼,所以經濟的負擔便得由學生或實際是由學生家長負上了。(現在由三年大學改為四年大學制度,從某個角度來看,便是將以前的中七,由在中學讀變成在大學讀,對學生來說,不用再對某些學科讀得很深入,但是從經濟上來看,這一年的教育,便由中學變成了大學,支出是多了,亦即由學生和家長的負擔亦多了。)
另外,可能又有家長會覺得,如果所讀的大學不是英、美、加拿大,所讀的學位在香港是不受認可的;首先,在香港那些人會理會別人的大學是否認可,便是如果再深造下去,本地的大學會看考生是讀什麼大學,另外,如果是考政府工,也許他們便有其認可大學的清單,其實除了這兩種人之外,只要是大學畢業,除非所持的是很出名的海外大學,大部份公司也不會理會是什麼大學了,到了入職之後,也許這一生人也不會再用上那份大學畢業証書,那麼,為什麼要那麼計較是否英美大學呢,尤其是那些學校是免學費的呢?
Wednesday, October 06, 2010
對蔡繼有學校應有的期望
我對老師說,我聽到有蔡繼有學校的家長,不太習慣子女在學校就讀的情況,尤其是學校的功課量和程度。相信老師也不斷的聽到類似的意見,所以她說,肯付出這樣學費讓子女入讀蔡繼有的家長,大都在子女入學前調節自己對子女學習的期望,子女在這裡學習,是希望他們可以在愉快中學習,學習去終身學習。跟著我說可以在愉快中學習的原因,其中可能是因為這裡的學生不用考會考,否則,老師根本不是就著會考來教導,這裡的學生如果參加會考,成績也不會好。老師也認同這點。(蔡繼有學校的學生,不是不用考公開試,只是考國際文憑而已,而學生由第一天在這裡學習,便已是朝著這個方向學習了,所以對考國際文憑的培訓反而是充足的。)
跟著兩個非公眾假期的星期六,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暫停了,原因是校舍用作小一新生面試。我覺得,小朋友在面試的表現,有多少証書,琴棋書畫懂多少,現在已不能改變,反而家長應問自己,想子女入讀這間學校的原因,是因為什麼?是因為口碑好?是因為想多個選擇?還是家長真的明白這學校的教學理念,和認同學校整個學習和考國際文憑的過程?我想家長會為子女報考這學校,也會想子女可以考得入,至少將來也可以多個選擇,跟著為了考得入這學校,怎樣也會去看一看學校的資料,就算不太理解或不太認同學校的理念,可能也會勉強自己去(暫時)接受學校的理念。我的建議是,如果家長的期望是子女每天放學後有一份接一份的功課,父母放工後則要陪子女一份接一份的對功課,學術程度又比其他學校同級的深一兩級,家長便不要讓子女入讀這學校了;否則,既滿足不了家長的期望,而如果要子女在課後參加補習班,去令子女追上主流學校的程度,這只會變相令子女同時讀兩間學校,最後既追不上主流,又享受不到在蔡繼有學校的學習過程,白辛苦了子女。
教學模式和學習程度
之前和由外地回流香港的友人談,他的兒子在外地出生,雖然父母都是香港人,但係中文只懂講不懂寫,回流香港後,因為他兒子的中文程度不及本地同齡學生,而友人亦想兒子長大後回到海外發展,所以一開始便為兒子在香港找國際學校,最後兒子輾轉入讀了英基學校。
友人說,他兒子的中文程度,看著每一個中文字都好像是一幅圖書,要寫更談何容易,所以根本不能在本地主流學校學習,而在英基,學校的課程便剛好符合他兒子的需要,所以很快便適應。至於學習,友人說他兒子每周在學校,都會有一次讓學生在畫紙上隨意繪畫,之後讓學生站出來講解,老師不會說對與不對;而學校每年的家長會,和主流的學校是不一樣的。家長去到英基的家長會,不是去聽老師講自己子女的意見,而是學生在老師父母面前,講述他們在這一年學到什麼,遇著什麼問題,他們又如何解決,又有誰是曾經幫忙的。可見國際學校的模式便是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去發掘他們有興趣的東西,沒有大人在說對不對,沒有大人給子女的範圍,是他們自己去找答案,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香港的主流教學是知識傳遞型,即老師先決定學生要懂得什麼,跟著便按步就班的去教學生,學生在這個模式下,很難突破老師和大人的範疇,而老師教學生的解決某一問題方法,亦先入為主的成為學生採用的方法,如果學生想到用其他方法,老師和大人很容易便會一見到方法不一樣,便已緊張的提示學生不要再想和再做下去,也許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已經沒有空間讓學生去試和從錯誤中學習。當然,這教學模式也有其好處,便是知識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由老師傳給學生,以量為準則,這一定是個好模式,但對學生長遠而言,則很可能會摧毁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現在主流學校推行的通識教育,背後理念也是想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是在追上國際教學的模式,是一件好事,但是因為這類學習的成效難在短期內出現,家長不能期望子女可以在通識科可以在短期內有明顯的進步。我希望香港的學生可以得到多些空間,例如時間,去多思考一些學習範圍以外的事物,例如人生、宗教、哲學,歷史、音樂、大自然等等,這些學問不會令學生在學業上有明顯的幫助,但長遠卻可以受用一生。
有時聽到香港的家長,會比較外國課程的程度和本地同科目的程度,除了英文之外,大都在說外國學科的程度,都是比本地的淺得多。但是程度淺,又有什麼問題呢?就好像香港的預科科目,其實是外國大學的教學範圍,香港的學生,就算不是讀那個專科,都要在預科學得很深,但在預科畢業之後,可能一生也未必再用得上。而不論在本地和外地,如果是在讀同一個科目的學士課程,到畢業時所學的,也許是差不多;亦即在外國,學生會在大學裡,在某一科目由基本讀到學士課程畢業所期望的程度。所以只要大學畢業時,可以懂得差不多的知識,其實便已足夠,那麼為什麼要計較學習整個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要比外國的深呢?
Tuesday, October 05, 2010
官津學校再思
這間中學位於公共屋村之內,校舍由啟校至今已是二十多年,校舍在當時是標準中學校舍,期間雖經過加建,但是到如今,校舍也許只符合小學的標準了,所以就校舍而言,根本不可跟大部分名校相提並論,但學校苦心經營多年,漸漸成為了band 1名校。這學校沒有如其他出名或新校有自己宏偉的禮堂,所以當晚是在沙田大會堂內舉行,入場費為二三十元,學生家長便可以購票入場觀看其子女的表演。作為一間津校,學生憑成績派位就讀,所以學生的背景可以參差得很大,如果學校的校舍有個很大的演奏廳,而代價是高昂的學費,而真正使用的機會並不多,對家景不太好的學生,這個大演奏廳便成了他們就讀這校的負擔了。所以現在的學校似乎都在鬥大鬥靚,對家長來說,可以有這樣的環境,當然是好,但卻不應給這些物質上的好壞影響選校的決定。
整晚的匯演內容非常豐富,有話劇,有管弦樂表演,有中樂表演,獨唱,合唱,朗誦等等,由晚上七時半直演到十時,中間只休息了十五分鐘。就這一次匯演來看,根本看不出官津學校和直資私校的分別,官津學校沒有宏偉的禮堂,可以在外租用。我不是專業人士,不能說官津的表演比直資私校的相差多少;整晚的感覺是,其他私校有的表演項目他們都有,唯一可以雞蛋裡挑骨頭的是,他們的學生司儀是講廣東話的,而我參加過的私校匯演,例如女兒的蔡繼有學校,學生司儀便只是用英語加普通話,而女兒的是小學,而這官津學校的是中學,就學生語言而言,似乎官津學校的學生難和私校有家長幫助的學生相提並論。當然,另一個原因是,這個匯演只是學校非公開的活動,所以只接待學生和學生家長,而官津學生的家長,未必每一位都可以完全理解以英文或普通話為主的司儀所說的話,所以選用廣東話,也有其實際原因。反而我看到的是,這學校因為是官津學校,所以學生家庭背景參差得很,有部份學生的家景不是很好,那麼他們是否因為家景問題而失去學習樂器的機會,而沒法參加學校這類匯演?
就這個問題,我詢問了學校的副校長。回覆是學校在舉辦這些樂團之前,便向教育基金申請,取了一筆款項買了很多樂器,而學生入學後,參加樂器班時,學校便可以借樂器給學生上課,並可以帶回家練習,學習樂器的費用,學校亦有資助。當學生可以由入學便學習某一樂器,到他們中三時,學校學習樂器的人數,便足夠學校從學生當中選擇合適的學生加入樂團;因為樂團須要有指揮帶領,學校便向外招請指揮,而學生參加樂團時,便要交年費,加上學校的資助,大部份的金錢都用作指揮的費用。因為學校有樂器提供和費用上的資助,所以就算是家景不太好的家庭,也都可以支持子女參加樂器班以及樂團。我會想,如果是家景不太好的學生家長,看到自己的子女可以在這學校,接受免費教育,再可以在一個專業的會堂在台上公開表演,也應感到很滿足。
我又問副校長,學生在應付學業之餘,還能兼顧學習樂器嗎?他告訴我,學校將工藝,音樂以及家政合為一科,而在這一科之內,音樂佔很少份量,主要靠放學後的樂器課代替,而樂團則會在星期六練習。因為選科問題,學生早已習慣一星期回校六天了,所以問題不大。另外,我又問如果學生不是band 1學生,便不可能兼顧樂器了;副校長也同意這點。話雖如此,但可見每位學生,其實真的很忙很忙。
副校長亦向我透露,入學的新生的背景為中產家庭的比例增加了,要解說這點,可理解為band 1的中產比例是越來越高,亦反映中產家庭更有能力令子女達致band 1;另一解說是更多中產願意讓子女入讀這官津中學。考得入直資私立中學,除非是非常突出的名校,其實就配套設施學制、老師同學背景而言,band 1官津學校和直資私校分別已不大。既然如此,直資私校真的要拿出與官津學校不同的地方,例如在培養學生有什麼過人之處,又或再功利一點去看學生在直資私校就讀,和在官津學校就讀比較,所得的好處是否值回付出的學費,如果當家長發現原來官津和直資私校差不多,家長又怎會付出額外的金錢讓子女入讀直資私校。直資私立學校,必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要令家長明白子女讀直資私校的好處,否則,家長作為納稅人,是天經地意的去享受免費教育,尤其兩者分別不大,到直資私校的對象學生都轉到去band 1名官津學校時,直資私校便會變成主要取錄中產以上而學術成績一般的學生,惡性循環,直資私校也許會有收生不足或只能取錄次一等學生的一天。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優才學校會考成績的反思
根據報告,整體以每一個學生每一科來說,有一半以上是相等於C或以上,合格則超過九成,英文科的表現很好,而生物科和中國歷史科的整體表現,比全港的整體表現差;在討論區裡,部分家長對此感意外,覺得是一個大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學生在每一科的表現應比全港的好,取得C或以上的比例也應該更高,如果家長每月付出的學費,優才又強調有拔尖班,換來只是比全港在某些科稍好的成績,是名不符實,物非所值。我在想,這份報告給我什麼的啟示呢?
我沒有去過這間學校,只憑自己對這間學校的認識,來解讀這份報告。報告清楚顯示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中英文都比全港整體高,這和學校基本上是英文中學相符,而通常這類重啟發的學校,都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語文較好是合理的。再以科目分類,被家長批評的生物和中國歷史科,一般來說是重記憶的,即考生要記得多而準;而高於全港整體的科目,如物理數學,則較要求學生的觀察和邏輯推理能力,由此看來,優才對學生的培訓,著重學生的思考能力,多於要孩子填鴨死記。另外,我想優才學生的家長,見學校已有補底拔尖班,不會不願也不屑讓子女去讀天皇補習班,學生既無參加主流評核考試的經驗,亦沒有專為學習應考的訓練,成績便因而給比下去,如果事實如此,能得到公佈的成績,也許已經很好了。
我不知以上推測,是否過於自圓其說,自辯護短,自欺欺人。另外,這個報告亦足以令有心讓子女入讀類似學校的家長深思,輕鬆學習,愉快童年,那個家長不想其子女得到,可以學到解難抗逆,當然是好,問題是家長害怕到考會考時,解難抗逆的能力不能輕易測度,但學術成績給別人比下來,卻直接影響考大學的機會,所以即使很多家長想子女讀得開開心心,但基於面對現實,也得讓子女就讀主流學校,催谷子女學業。
這問題我想過,最大的疑問是在於啟發性的教育,是否適合香港主流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它的評核制度。在主流學校裡,整個環境教學都是朝著主流評核方向而去,毫不猶豫,但是對於這類標榜另類教學的學校,在早年任憑它是如何啟發性,如何鼓勵思考,到真正得參與主流評核時,學校家長學生也得乖乖就範,接受現實,否則,公開試貨真價實,家長可以和其他學校比較,如果比主流學校比下去,這類學校也得轉為重視公開試成績,提早催谷,到時什麼教學理念也得放下了。
所以核心問題是,用主流評核方法去評核接受另類教學的學生,而家長和大學最終都是用這個主流準則來評定學生,尤其學生只得一個公開試的成績作參考。因此,這給我的啟示是,如果家長讓子女入讀這類學校(我想至少包括優才,音小,培僑,播道,真道),必須明白學校理應可以給其子女在學術以外的範疇更好的培訓,例如創意、想象力,但學術卻未必和在主流學校接受教育有很明顯的分別,也許在子女畢業時,家長可能發現子女和其他大部分學生在學術以外的分別,學生的得益,已不足為外人道;如果學生只得一個公開試成績,如果成績不太好,也不要期望大學會因為子女在另類學校學習而降低要求,雖然另類學校多重視表達能力,但至少學術成績得到達步進面試房門的要求,家長要小心觀察,在適當時候可能在學術上要幫一幫子女;另一個方案,便是用適合的評核方法去評定在另類學習的學生,例如國際文憑(IB)。所以這亦是我讓女兒讀蔡繼有學校的原因,這學校既用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便用國際學校通用的評核方法來評定學生,這便是最適合了,學生不須接受兩種不同的教學和評核模式,效果應是最好,現時本地大學也會考慮這個評核方法的成績,所以留在香港升大學亦不是問題。除了蔡繼有學校之外,我發現部份另類學校都在準備讓學生參加國際文憑考試,例如真道書院。家長可能要研究國際文憑是否符合他們的期望,和所選的學校是否提供相關培訓。
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學校的課外活動
對女兒的興趣班,我從來都是希望女兒可以見識更多不同的東西,而不是得什麼什麼的獎,而就我所見,女兒所參加的興趣班,可能有機會在學校表演,例如開放日或家長會,我覺得已相當足夠,就算沒有表演機會,也不太要緊,最重要是可以接觸到新事物。而語言班,是給女兒接觸一種新語言,可以擴闊她的視野,也是很好。
至於家長班,我則參加了兩個。在學校良好的校舍內上堂,一嘗久違了的學生心情,暫時放下照顧女兒的心理重擔,去享受學習的過程。而我上首兩個興趣班時發現原來在兩堂之後有聊天聊書班,聽介紹覺得內容很有趣,所以便即時參加了;上完兩堂之後便去了參加這一班了。
這個聊天聊書班當天因校長沒有空,所以由主任代為主持,而因為有新一年級的家長參加,所以由一年級家長提問,由高年級的家長和主任解答,雖說是解答,但其實都是在聊天;討論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學校的教育制度和學生的成長,例如有問及學校的評核方法,家長的分享是學校是以平日表現來評核,新生家長見回家沒有東西可以和孩子溫,感到不安,而高年級的家長則說,回到家便不須多看學校的教科書,反而應多看課外書,家長不必擔心。高班家長和主任的意見是家長要學懂放手,孩子的事應由孩子來擔心,家長亦不應過分保護孩子,凡事照顧周到,他們分享一些觀察,家長照顧周到的孩子,依賴性較強,而家長放手的,則孩子會比較獨立。家長亦不須每事代子女出頭,便由學生自行向學校老師交待。高班家長亦重提校長曾說,家長不要讓學生去補習。到聊天室內的家長都是面帶笑容,言談間很輕鬆,也不要為子女學業太擔心。整個聊天過程都很愉快,有說有笑,有茶點飲品享用,又可以和其他家長以至校長交流,很有意思。至於聊書,我則覺得現在任何學校都在鼓勵學生閱讀,但如果只是家長在家時叫子女看書,而自己則在看電視,子女很難明白閱讀是終身的好習慣,可能會以為年紀小,所以無奈只得看書,有朝長大了,便可以放下書本,看電視去,所以家長也應建立閱讀習慣,以身作則,所以這個聊書部分,可幫助家長提高閱讀興趣,而且還有書讓家長之間借閱,妙不可言。
我覺得蔡繼有學校,因為辦學團體是保良局,而又沒有強調學校是採用國際學校模式和不會參加本地的公開試,所以有部分家長不太了解學校的教學模式,就算是家長會中聽過,到真正讓子女入讀時,可能也放不下主流教學模式,心中只想到以主流教育模式的期望投放在子女身上;所以子女入讀蔡繼有,子女應不會遇到任何適應困難,反而家長得調整心態,而如家長對主流教學模式根深蒂固,他們所遇到的適應困難可能比子女更大。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殊途同歸
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的小學會受到學生升中和家長的壓力,如果教得淺,功課少,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會不滿意,怕子女的學術程度不夠深,到升中時給評了落下一個band,入不了好中學,就算子女是就讀小一到小五,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子女的課程深度不及其他小學,也許已經感到不安,結果是會替子女轉校去一間課程較深的小學,又或會向自己子女的學校反映,要求學校提高學術程度,而想報讀的家長,也會因小學學術程度不夠深而卻步,以上家長的反應,結果都是在推動小學去把課程加深,慢慢變成趨勢,所以不論是怎樣的小學,也難免把課程教得越來越深,功課也越來越多。
對於名校,課程加深,子女跟不上,家長便最擔心,家長自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幫子女追上學業,而非名校或學生家庭背景不會或不能再投入更多資源的小學,學校便得自行投入更多資源,例如補堂和加設補底班,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上追上去,只有學生成績好,派位好,學校才有吸引力令更多家長讓子女報讀,要有足夠學生,學校才能倖免於殺校,可以繼續辦學下去,學校才能談什麼辦學理念,否則,如果沒有學生,什麼理念都是空談。
由此可見,家長可以預期就算入不了名校,也不要以為子女入讀其他較普通的小學,子女的學習壓力會低些,相反,學習壓力可能會更大,功課可能會更多。反觀某些小學以及名校都是有直屬、聯繫或一條龍中學的,小學會跟家長說,只要小學畢業生的成績達到某個水准,便可以升上名中學,所以學習壓力可能反而會低些,而壓力不是來自學校,卻是來自父母和同學間的競爭。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雜誌介紹讀名校個案
簡單來說,名校給學生的壓力不大,壓力反而是來自同學之間,而子女入讀名校之後,亦不會放慢手腳,給子女很多課外活動輔助,所以,子女入讀名校,其實只是一個開始,將來的路還是漫長的。
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10
遊學團
香港的中產家庭,很多在子女暑假期間都會外出旅遊,因父母平日工作繁忙,很難自行計劃行程,所以大都會參加旅行團,而香港的旅行團行程,大都很緊迫,去到景點都是走馬看花,而旅行團的目標是以消閒為主,對於當地的民情,只能靠當地的導游來說了,內容的長闊高深,只能看團友的運數了。所以參加了旅行團回來的人,可以跟其他人大談外地有什麼吃喝玩樂的詳情,但對於該地的民情,生活形態,思想等等,可謂一無所知,成人工作繁忙,放假散心,可說無可厚非,但對小朋友來說,卻失了一次學習的好機會。
有見在外地旅游可以擴闊視野,很多學校也會在暑假期間舉辦遊學團,也不單是私校,我曾旅遊新加坡時見過有本地的津貼小學在那裡游學,而遊學地點有遠有近;最近見過有報道,說有遊學團到了外地,才開發現那裡接待了很多游學團,所以一同學習生活的大都不是當地的學生,花費那麼大和去到那麼遠,才發現只是和亞洲地區的學生交流,實在物非所值,最多是得了一次獨立生活的機會吧。
所以我想到,如果某些家庭有親友在海外,其實可以試試找外地的親友,看看他們那裡的社區中心又或私人機構,有否暑期活動,性質沒有所謂,重要的是和當地小朋友一同參加即可,價格理應不會太高,子女年紀小,而父毋其中一位有假,又或不用工作,可親自帶子女去,如果年紀稍長,可安排親友接機,寄居在親友家中,這樣做價錢不高,又可以真正領略當地的民情,亦可順道探望親友。我心中想了這樣做多年,待我女兒再大一點,我的工作穩定下來,我便會計劃實行了。
Monday, September 06, 2010
名校的標準
Friday, September 03, 2010
通識教育
我覺得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更能分析事物,可以獨立思考,期望本地的教育可以追上外國以思考為主的教學模式,原意是非常正確,可惜是本地學生在多年填鴨制度的洗腦後,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已所剩不多了,到高中時才起步,多年來所用的思考模式已根深蒂固,改也改不了,再加上坊間的學店,以追求高分為目標,想象也會以捉題目,背範文,背分析來應付考試,所以通識教育的成效,其實成效存疑,只怕是母語教學政策之外的一樣的改革,出發點對,執行困難,不見成績,只見人罵。
教育當局希望學生可以透過通識科培養分析能力,但是學生和家長的對策是參加補習社的雞精班,取試題,背範文;教育當局看到這情況,定會和補習社對著幹,要令補習社不能輕易便可以令學生拿到高分數,他們可能會出一些補習社也想不到的問題,但結果可能是令考試變得模棱兩可,所有學生都不明白在考什麼,連日校老師也不知怎去教,最後學生既培訓不到分析能力,又拿不到好成績,各方都不討好,最後又再被譏為敗政一件。
以前教育當局提出:求學不是求分數;也許原意便是不想學生和家長太在意成績,希望學生是去學怎樣去學習,培養分析能力,可惜事與願違。香港出生率降低,令學校都受到殺校的危機,為求自保,各學校唯有各自想方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所以大都在吹噓自己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如音樂、體育)的成績,所以在高中之前,也很難期望學校會著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小四到小六,大部分小學都會著重培訓學生,令他們可以升banding,學生學術成績好,可以考入名中學,才可以保証學校不被殺校;既然如此,又怎能培養思考力?到中學之後,在中一至中三,必定要開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否則,到了高中時為時已晚。
通識教育是好,但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會短期內見到成效,以香港普遍家長看重短期成績,他們必不會因為通識教育或相近的活動而放棄學術成績,所以他們會要求子女在學術成績上追上去,那些培訓思考能力的活動,他們未必會讓子女參加。所以,我想小朋友真的可以培養得到思考能力,便要由小時候開始,而環境也是可以容許他們去試,去錯,去反思,而試和錯的過程中,做法和答案便未必符合標准答案,如果學校只以標準答案評估學生成績,而家長又很在意學生在班內的名次,則根本不會讓學生去試,以免他們會錯,因而成績不能名列前茅;如果可以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和不怕嘗試的精神,學生所學的才是真學問,到高中參加通識科時,才能真的運用他們的分析能力去解答問題。
從以上觀察所見,學生跟從現時的主流教育制度,除非家長或學校額外提供思考能力的培訓,而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模式,也要鼓勵學生去作出他們的對答,不要只去思考老師的標準答案,有時更會因此得到較低的分數;否則不能期望學生在高中時可以突然轉變思考模式,所以我讓女兒就讀以國際文憑(IB)為教學模式的學校,便是希望女兒自小可以培養她的思考能力,將來,她可以在社會立足,是因為她懂得思考,而不是她記得多少。
Monday, August 30, 2010
蔡繼有新生家長日
回到班房內,老師便開始派發文件,跟著討論內容,在此不多說文件的內容了。但是感覺是,學校盡量用辦法令所有行政自動化,令到家長,學生以及老師,都可以盡量避免花時間在這些與教學無關的工作上中,我非常認同,例如如果老師可以有更多空閒時間,他們便可以有更多時間放在教學上。其餘安排部份,我想和其他學校也差不多吧,在此不必多言了。
學校安排在星期六來舉行家長日,就是想家長可以親自來經歷子女首天上學的一刻,同時處理教務,也令學生更能安心在這裡上學,是一個很好的安排。當天處理的事務大都有關運作的事,對實際教學關係不太大,要真正感受學校的教學情況,還得要等在開學之後。
Saturday, August 07, 2010
求學不是求分數!?
Saturday, July 10, 2010
中學教育再思
Saturday, July 03, 2010
星期二檔案「產子」的啟發
Monday, June 28, 2010
崇真家長簡介會 (By Inez Ng)
1)那些J6學生的表現給我的感覺很不認真。我知老師是有用心幫他們排,但學生自己的態度只當玩樂一場,我感覺不被尊重。但亳無疑問學生的英語口音是非常native
2) 沒有花很多時間介紹幼稚園部。著重直通車和學校IT設備八達通電子白板學校電台各項比賽榜。我欣賞學校的與時並進,活動比賽的原意是好讓給多些機會小朋友表演增強自信。但亦擔心小朋友不在學術競爭,轉了視線在這些活動上競爭。不能好好享受那些活動過程的樂趣。
3)校舍佔地九萬呎,但仍覺戶外活動空間不是想像中寬闊。可能週圍都是建築物。
4)教會背景所辦的學校比九龍塘的所謂名校的辦學理念來得實在,非常注重德育,這點非常欣賞。
5)欣賞用普通話來教中文,有助寫作避免廣東話白字。
論學費師資課程硬件配套,真的比很多九龍塘學校還好,又有直通車。沒有不應該不報的原因。唯獨是私小學費和去了深水埗區。雖然搭的士是一條直路18元。同原意在家附近上學還是有點距離。
網上有家長留言說祟真的presentation差。我深信留言者只去了祟真一間簡介會。否則佢會覺得這次已經是不過不失。究竟家長期望在簡介會可以得到什麼資料呢?答案是:學校立刻收你小朋友讀全英文班。那他們便覺得最好。哈哈!我去了迦南、約克、朗思、九龍靈糧,不是hardsell,就是不對題,不停重複內容,或不肯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崇真的已經算是合格了。家長們,究竟你們是否要求要一個高錕來做幼稚園校長,或者是steve jobs般present iphone4 比你知間幼稚園的課程呢?
Thursday, June 24, 2010
覆---最後決定 -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By Andrew Chung)
Tuesday, June 22, 2010
樂器介紹及音樂巡禮
Tuesday, June 08, 2010
Non-JUPAS和非本地生
所以既然非本地學生,大學已經設限,他們又要交比本地學生更高的學費,即政府對他們的資助是比本地學生少,甚至有學生的學費是全自費的,學費更高,最重要是沒有和本地學生直接競爭,所有本地學生可以爭取大學為本地生所設的學額,亦即非本地生不會因為他們的來源多,或當中有能者有多少,都不會令本地生就讀大學的機會少了。
近年大學設定給非本地生的比率是增加了,政府之前說要令香港成為教育樞紐,目的是要去令大學更「國際化」,令教育成為香港另一項產業,希望到時,每個班級裡都有更多的非本地生,本地生便就算不去外國讀書,也可以和其他國家或內地學生交流,未嘗不是好事;大學要為此增加建設,擴大校園,招請更多教職員等等,令整體大學的容量增加,所以比率是高了,但留給本地生的應改變不大。
至於JUPAS與否,和本地生與否,應是兩件完全沒有關係的事。本地生與否,決定政府是否應對某學生提供本地生的資助與否,亦決定某學生是否可以爭取預留給本地生的學額,便是如此。而經JUPAS與否,其實即是學生是否考本地的中學證書,亦即本地的公開試,只要學生是考本地的公開試,便可以拿本地公閞試的成績,去參加JUPAS來報大學。而考試成績,只是一個學生能力的指標,不同的考試,可能會用不同的角度和標準來評分,因而簡接影響到學生怎樣去準備考試,換句話說,學生是接受不同的教育,去應付不同的考試,尤其是背後理念很不同的考試。
當大學要去選擇學生入讀時,是很現實的,一定是取錄最標青,即最有能力的學生,大學會看看學生能否達到某個學術水平,這個當然是考試成績,包括所有的公開考試,例如本地公開試,IB以及GCE等等,既然公開試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標準評分,大學會為最普遍的公開試,就大學對這些不同的公開試,設下不同的準則,跟著將所有學生的成績排序(可能分為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兩條序),再請最前某個數量的學生來面試,再選學生就讀。
從另一個角度,學生參加不同的公開試,簡接是告訴別人,這個學生在這個階段是接受什麼的教育,跟著學生用一個可以檢測這個學生學習成果和能力的考試,去告訴別人這個學生的能力是怎樣,至於別人(尤指要報考的學校),便會用他們對這個考試的認識,來評估這個學生的能力。
JUPAS為所有本地大學招生,因為主要學生來源都是考本地公開試,所以JUPAS也是幫考本地公開試的學生提供統一求考各本地大學的方法,正如之前所說,大學只想取錄優秀的學生,他們是否考本地公開試,亦即是否經JUPAS報考,實在不是他們的考慮重點,所以亦不會為JUPAS與否設限,也是非常合理的。
其實亦在說,每個教育的階段,家長都可以為子女(長大後是子女自己為自己)選擇接受什麼教育,到學生完成某個階段,學生可能參加同一個考試,或是參加不同的考試來評核,考試的結果,便會給下一個階段的學校,用來選擇適合的學生了。這個做法其實由幼稚園升小學開始,便是這樣,所以到大學都是用這個方法來做,實在不足為奇。
Sunday, June 06, 2010
統一派位放榜
Tuesday, May 04, 2010
名校,就係咁!?
Wednesday, April 21, 2010
大家都給洗了腦
Tuesday, April 13,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四集的反思
Monday, April 05,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三集的反思
Tuesday, March 23,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二集的反思
Monday, March 15,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一集的反思
愉快中學習,那個家長不想?我跟某些家長談過,他們的意見是,初小時是很想愉快學習,但當子女到了小四開始,家長便不知不覺中要為評估,而催谷子女的評估表現,所以家長不要只著眼於初小時的活動教學,稍後,到學生升級須面對評估時,學校無可避免的要學生為評估準備,不斷重覆的練習,為的是學生可以進入Band 1;其實,不是名校的學生,所面對的學業壓力,可能比名校學生的還要高,因為,學校須要學生做好評估,令自己學校更多學生可以升Band,聽說有小學因為看到自己學生的水準下降,便著老師多加功課,盡量去幫學生拿好成績。英華學校校長所做的事,不是什麼難做的事,所以任何學校都可以照做,分別在於,某些學校為了改善學生的評估成績,加功課,多校內測驗考試,多放學後補堂,其他方面的培訓也許只要放棄了,學生也已經很累,教師和學生還有額外精力來應付愉快學習所帶來的工作量嗎?相信不能了。而英華小學之所以可以做到,也許原因是收生時很多學生已經是資質較好,而且學生的家庭可以自行補幫助學生學習,只要寫在手冊上,學生家長便可以自行做好了。就算學校自己拿了些教學時間來擧辦愉快教學部份,家長也會幫子女完成正常學業的功課了。
英華小學有一個比較條件,是它和英華中學接龍,大部份學生都可以升上中學部,所以只要評估做得不太差,已經可以升中了,所以從這個角度,壓力也許會比沒有和中學接龍的小學小一點。而所有這類學校斷不能再說自己是什麼有教無類,任何學生都可以教好,或一樣可以教到那麼好。如果是,那麼學校應該只收報名表,不用面試,再隨機抽學生來取錄吧。所以,現在的小學並不再是有教無類,名校都是想選合適自己學校的學生,令教學更易,令學生評估更易做好。從另一個角度,家長其實也不想學校隨機抽學生來取錄,因為如此,學生的背景,態度,成績,操行都沒有保障,家長都怕自己的子女被污染;所以,沒有面試收錄學生的學校,雖然中產家長不用被面試折磨透,但也不是中產家長的心頭好。
Sunday, March 14, 2010
硬件和軟件
Thursday, March 11, 2010
教育的反思
這本書主要記述梁校長的成長,他如何改革積弱已久的鮮魚行學校,及後政府當局下令要收生不足的小學停辦,梁校長如何將學校從死門關救出來。當中很多的記載,很清楚寫出為什麼香港的教育總是改來改去,但怎樣都得不到家長支持,而且當中教育當局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只是死撐下來,學生便真的成了教育當局的白老鼠。
對於教育改革,書中有以下記載:
教育統籌委員會在梁錦松領導下提出一連串改革口號,但究竟怎樣落實,教育署的員工根本並未掌握,只是依照上級的指示,見步行步,為改革而改革。例如升中派位機制,在未有妥善的新機制建立之前便廢除舊制度,這是任何一個政府都不應該做的事,「破舊」而未「立新」,其實是十分危險的。敎統會當時承諾以五年為過渡期,即是在這五年內,用學校過去行之已久的方式來決定現在學生的未來,這是十分荒謬的制度。更可惜的是,四年後的今天仍未有新機制的具體方案,那能算是「改革」嗎?又例如課程改革,教統局提出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等理念,把現有科目編入八個學習領域,培育學生的九種共通能力。這些改革,不單對學校來講是新概念,就算是教育署的官員也未盡掌握,但要學校推行。由以上看來,香港的教育制度改革,曾經是沒有經過詳細思考的,亦得不到所有人的認同,連執行者都不知道做什麼,怪不得教育得不到教育者,以及家長的支持。近年家長只知道教育當局在不斷改革,如像方向是對的,但是家長仍是半信半疑。香港自命是一個已發展地方,但是教育方面不知為何,總是停滯不前。<校長爸爸>第二十九頁
因著梁校長的改革,和他和傳媒的關係,學校得到廣泛報導,而有家長看完有關電視節目之後,寫了封信給梁校長,其中節錄如下:
。。。我的女兒就讀於本區一間頗有名氣的小學,當初女兒能入讀這間小學我亦感到驕傲,但萬想不到原來這是噩夢的開始。我的女兒已是小六學生,這六年來我和女兒不斷在追逐成績,小朋友只有成績好才能被欣賞外,我不知道他們還學到甚麼?學校給予家長壓力亦不小,只要你的子女成績不好,便甚麼難聽、冷漠的說話也可聽到,我不敢相信這些說話竟出自一位受過教育的老師口中,使小朋友心中除了成績外,便不知甚麼叫「品德」。我也是一個不是的家長,我將女兒推入精英班,每個老師都認為他們成績好是必然的,只要成績稍有退步,便責罵、奚落。你能想像他們所受的挫折是幾深呢?這六年來,我的女兒是哭多過開心的。所以當我看見你能和學生們的距離拉得這麼近,我知道老師們亦能疼愛他們的學生,使我羨慕不已。。。。當很多家長千方百計的把子女送入名校時,也許他們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名校之所以名校,很多時只是他們的畢業生成績好,但是背後的代價,其實可能是當中的學生,用淚水和犧牲了跟父母的親子關係建立起來的。所以我自己會想,學生畢業時的成就是學校的,畢業後的成就才是自己的,不要因為只著眼於女兒的短期成績,而犧牲了她長遠的能力和成就。到最後,教導書本上的知識其實不同的老師分別也不大,但是如果老師不是愛學生,為他們好,老師的影響只到考試結束為止,而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好影響卻是一生的。<校長爸爸>第八十八至八十九頁
另外有一章,是梁校長提及學校學生在改革後的成就,但開始時梁校長講述了他對近年的看法,很有意思。
在知識經濟社會,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批判和創意思維(即3C, Communication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e thinking),以及掌握英語能力是個很關鍵因素。有期望的家長會不惜工本,自少培育子女這方面的能力,盡量安排子女參加不同課程,開發創意;又或帶同子女參觀不同場所,擴闊眼界之餘更引導子女發展批判性思維;還會說高階層的說話培育子女的溝通能力,例如僱用菲傭訓練英語能力等。現在很多家長追逐名校,其實不是這些名校的教學特別出名,而是相信物以類聚,他們的子女不會被污染,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和成長,入讀大學有保證。事實上,很多名校學生的成就不是學校培育出來,而是家長著力栽培的成果。事實上我相信這些學生在任何學校也可發揮他們的潛質。當我看這本書看到這裡,感受很深,因為本身也是中產家長,我也真的是如此去培育女兒。雖然我明白在今天入讀大學不像以往難,但仍是這樣培育女兒的原因是,我相信學校只會重視成績,其他方面,例如書中所提的3C,我便得自己來教了。另外,對名校的看法,我跟梁校長都差不多,在名校裡,我不相信教法有差天共地的分別,所以教法是差不多的,問題是名校收的是高材生,家中有專業的父母或有鼎盛的補習老師團隊,所以名校出成績好的學生,實無可厚非。
低下階層的家長,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能力好好栽培子女,但這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孩子沒有潛質,而是機會不及其他孩子。若學校可以取代家長的角色,提供足夠的機會和培育,我相信低下階層的孩子一樣會有出色成就。因為現在很多專業人士,也是基層出身,這是由於當時社會並不富裕,絕大部份家長沒有能力著力栽培,大家機會均等,於在在公平競爭下,靠本身努力,各有成就,這證明低下階層的孩子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但現在社會趨向富裕,中產或以上的家庭比例佔多了,不過仍有不少家庭在貧窮線邊緣,孩子之間的培育機會事實上是有差距。
政府面對社會的轉變,不但沒有適當的教育政策拉近貧富間的鴻溝,反而相信商界市場力量的一套,刻意大量扶助直資學校,讓有能力付出教育經費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可享有高質素的教育;而沒有充足經濟能力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只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於普通學校就讀。在出生率急劇下降的今天,政府標籤收納低下層為主的學校為薄弱學校,加快淘汰學校數目,讓直資學校政策合理化。這現象若惡化下去,只會做成教育兩極化。失卻平等教育原則和教育的社會功能,提供向上流動梯階功能,貧苦家庭子女只會跨代貧窮,將會是知識經濟型社會下的「奴隸階級」。<校長爸爸>第一百至一零二頁
我相信大部份人的資質都是差不多的,分別只在於所處環境和得到的物資而已。所以我自己對內地新到港學生,或是基層家庭的學生,不會抱什麼特別的眼光,但我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會覺得,他們是散漫,無心向學,我不排除當中真的是有這種人,但是本地的中產家庭學生也是有的。同樣,我相信他們只要有支援,有好的環境,他們也可以有很好的成就。
配服梁校長在數年前已對直資學校,有如此透徹的分析。現在我看到的情況是,有吸引力令大量學生求考的學校,多為名校,也轉為直資學校,為的是可以從中取錄好的學生。沒有能力支付學費的學生不會報考,沒有能力在面試前自行培育子女達到某水準的家庭,其子女根本不可能通過面試,考入直資學校之門,眾多直資學校均提出他們有資助計劃,讓學生申請,解決學費問題,但是先決條件是,這些家境普通的學生,根本連考也考不入,說什麼助學金呢。而基層子女和中產子女一同學習,不知基層子女能否面對其他同學的家境比自己好得多呢?如果因此而產生自卑感,可謂得不償失。
如果學校是有分好學校和次一點的學校,從前沒有直資,大部份學校(包括名校),能力好的學生便可以考入去,但是現在,如果家庭付不了學費,報考也是多餘的,正如梁校長所說,是兩極化了。由此看來,香港的直資學校政策,也許便是另一個失誤的政策,將來(也許現在已是),直資(和私校)便是好學校,而官津的學校,便是次一等學生所讀。中產家庭為了子女好,又是努力的把孩子送進去,本是免費的教育,中產家長又是自行負責了。
<註:文中引用<校長爸爸>一書內文,已資詢梁校長,並即時得回覆許可,謹在此致謝。>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直資中學
- 不是所直資中學都是面向中產家庭,有部份直資中學所收的學費是很平宜的,例如全年學費只收取萬多港元。
- 將軍澳主要的家庭,(當時)還是以內地新移民為多。天水圍地區,治安不是很好,所以校園都要很小心保安,而青少年問題的確比較嚴重。
- 部份直資中學的收生不是全是來自Band one,有些直資中學的對象反而是其他中學不想取錄的Band Three學生。
- 美孚的地利亞修女中學,雖然是直資,但是初中是免學費的,而數年前開始取錄南亞學生,現在該類學生已佔該校七成,有趣的是,校長反映有一些中上家庭反而讓他們的子女入讀,令他們要在一個英文的環境內學習,學好英文。
- 大部份的校長都很重視品德,而收生亦不一定是以學術為先。
- 校長和整間學校的校風,有很大的影響。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0
從考慮蔡繼有學校到大學之路
對於有錢人家,從小便讀國際學校,長大後出國,回來子承父業,實在簡單到不得了。而對於草根階層,他們沒有能力讓子女讀要收學費的學校,可以減少支出更好,所以他們都會享用免費教育,以及讓子女到最近家的那一間學校就讀,亦沒有什麼特別。反而是中產家庭便多考慮了,家庭當中的父母大都是成長於普通家庭,身為打工仔或經營中小企,覺得學歷是相當重要,所以他們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希望子女長大後,不需父蔭而獨立,可以憑一己專業立足於社會日,所以中產的父母都很重視自已子女的教育,而讀什麼學校則是首個決定性的問題。
在子女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教育雖說不是必需的,但是每位父母都明白,除非是只想入讀官津學校,否則沒有讀過幼稚園,沒有參加過一點課外活動,基本上接近不可能在小學面試中得到接納,所以家長都無可避免要為子女在幼兒教育上付出。而到了中小學階段這十二年當中,也是整個教育為時最長的階段,家長可以為子女選官津或直資/私學來讀,所以這十二年的學費可以由免費到數十萬(或在國際學校過百萬)之多;至於大學四年(到我女兒就讀大學時,應該不會由四年制大學轉回為三年際大學吧),現在在香港的大學學費是五萬左右,即完成整個大學課程(除了某些學科需時較長),大約學費便是二十萬左右,而很多中產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在大學時到海外留學,聽說單單是這三四年留學,在學費和生活費上,便已花費過百萬之多。由此看來,如果由幼稚園開始,單一子女的教育,由父母全資支持,而且全是國際或私校,以及到海外讀大學,總數便已近二百萬了;對於富有人家,這二百萬為數不多,但是對中產如我家一般,便是一個大難題;付出是可以付出,但是怎樣付出對子女的教育是最好的呢?這是我最近經常想的問題。
跟很多中產的家長談,大都認為子女最好中小學能在一家好官津學校裡就讀,如果能力所及,大學時便讓子女到海外升學。之前,我心裡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最近,我看了數篇文章和新聞報導,又給了我一些新的啟發。首先一則新聞是高錕回到中文大學,在一個典禮裡,台上便已有三位諾貝爾得獎者,在外國,除非是非常出名的大學,實在沒有可能有這麼多世界聞名的教授在同一間大學內,另外,最近看過亞洲的大學排名,香港的港大和中大分別為首兩位,而科大則在第四位,全世界來說,香港這三所大學,也位處首五十位之內,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香港的大學,所能提供的待遇,在世界來說是很好很好的,所以,大學可以選擇出色的教授,而很多出名的老師或學者,尤其是從內地到歐美留學並任教的,都很願意來到香港這個以華人為主的地方任教。最後,最近在報紙上一個專欄內看到,作者所認識的年青人在外國就讀大學,但是該青年說,很多出名的教授,也都應邀到中國的名大學去任教,在那裡,大學提供該教授所需的人力物力去做研究,所以那青年問,將來中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什麼父母反而要他去到美國去讀大學,這樣說,其實也有他的道理,而作者則說,大學可以留在香港讀,研究生或以上,則到外國讀較好。
總括來說,香港雖然地小,但是卻有很多出色的大學,而且可以預見,將來內地的大學,定會一步步追上來,所以香港家長,實在不應只想著要送子女到外國去。我自己在大學任教,見到現在的大學生當大學還是在中學一般來讀,要老師準備一切,問題在於他們在中小學時,都習慣了這個模式來學習,老師會提供學習範圍,之外全不理會,而學習的主要原因便是因為應付考試。因此,最重要的教育,便應是在中小學,讓子女懂得自發學習,喜愛學習,語文達到某個程度,如此,在那裡讀大學反而不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能用(相對)便宜的學費在香港讀亞洲首五位內的大學,實在不差,如果子女讀得很好,有世界出名的大學取錄,如能拿到獎學金,當然會去就讀,否則,作為父母,在其他地方省錢來給子女去讀世界出名的大學,也是值得的。
如此看來,中小學實在比大學還重要,所以我心想,如果蔡繼有學校能讓女兒發揮潛能,學好溝通能力,增強自信心,對世界充滿好奇,能終生學習,這十二年的學費實在是值得的,之後,如果IB成績好,本地大學自會取錄,如果外國名大學取錄,甚至有獎學金,也可以讓女兒去讀。亦即是說,選擇讓女兒讀蔡繼有學校,也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Saturday, February 06, 2010
保護兒童會之我見
有幾位友人的子女,都是就讀於保護兒童會幼稚園,這慈善機構幼稚園,家長一般的感覺是這些學校都是由基層小朋友來讀的,對於中產家長來說,根本連想都沒有想過會給孩子去讀,但我的友人不是基層市民,也算是中產家庭。友人子女的情況,令我對這個機構所辦的幼稚園認識更多。
保護兒童會設有日間托嬰服務以及幼稚園。日間托嬰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那些雙親都需要工作,日間沒有人可以照顧的小朋友,由初生到兩歲,對很多人來說,這麼小便交給別人全日照顧,似乎不可思議,但是我曾和一位將嬰兒交給日托中心照顧的媽咪談,她說剛滿月便已將嬰兒給中心照顧,因為很小便由中心照顧,嬰兒很容易習慣,也不怕陌生人,饍食方面和活動方面,都有專人設計照顧。中心由早上九時前便可以將小女交給中心,到晚上六時便可以接回家,如果家長要加班,更可以加錢讓子女留到八時,對要工作的家長來說,他們提供了很貼心的服務。
該會的幼稚園服務,由兩歲班直到六歲,即由幼兒班到高班,畢業可銜接小學,跟托嬰院一樣,讓雙親皆要工作的家庭提供周到的服務,該會的幼稚園,差不多只是公眾假期才是學校假期,所以家長可以放心工作,不須要請太多事假來自己照顧子女,另外,該會的幼稚園同樣提供暫托服務,所以其他學校學生的家長也可以預約該會幼稚園來暫時照顧自己子女。我女兒也曾於該會幼稚園全日暫托,因我女本身讀的是全日班,所以很容易適應。
對於課程來說,其實他們並不如想像中只懂得托兒,他們也有很有創意的活動給學生,也會有類似活動教學的模式來教導學生,而且也有活動時間用該會的專車,接送學生到總會的圖書館看書,至於課程方面,就我所見,他們也有普通話老師,但是卻沒有外藉老師來教英文課程,但令我感意外的是他們的中文水準,簡單以所寫的中文字來比較,比我女兒的幼稚園還深。
學費方面,聽說用了學券之後,全日班學費只是千多元,就他們的服務來說,是物超所值的,相比九龍塘的幼稚園,半日學費便已三千多元,多出來的錢,便可以拿來為孩子針對幼稚園課程不足的地方(如沒有外藉老師教英文課等),報讀一些額外課程,而這多出來的二三千元其實已可以報讀很多校外課程了。友人想為女兒報讀的是深井那一間,全校四級學生名額總數為一百人,友人的女兒出生後不久,她便已拿著女兒的出世紙到幼稚園報名;我女兒也曾在那裡暫托,放學時我在幼稚園門口等,很多都是傭工,所以其實學生都是來自中產的。當然,該會在其他區的幼稚園,可能會因為地區不同而家庭的背景有所不同,而深井的附近的,都是一些大型私人屋村。
當我經歷了為女兒考小學的階段而感到學生本身才是面試最決定性的因素時,便會覺得,這些一般被中產忽略的幼稚園,其實也是很好選擇,家長亦不必為子女入不到九龍塘名幼稚園而灰心,還有很多選擇和做法。
Thursday, January 28, 2010
傑出學生
這種現象在大學也是普遍的,對學校而言,學校是想這些學生為學校爭多些獎項,得多些榮譽,名聲當然會升,對學生而言,在一間非名校就讀,他們也可能不會好好的讀書,所以如果可以在名校裡幫名校爭獎項,至少自已得到學校重視,還是名校畢業生,學費又不用比,其實亦無可厚非。對於直資私校的中小學,報讀的家長不是也為子女多爭張證書,拿多個獎項,好讓申請入讀某些學校時比沒有這些證書獎項的學生較有優勢,其實心態都是一樣,可能學校期望學生入讀後,都會繼續在那一個項目繼續得獎,為學校爭光,但是這些學生還是要跟其他學生讀同一個課程吧,另外,學校又不用拿出什麼資源來教導學生,學生只會在外面找適當的教練老師來教。
對於前者,即學生只會花時間在爭取獎項的活動上,和其他同學其實不是一同學習,我則會想到,他們必定要好好去考慮,他們的將來是否能依賴他們現在能得獎的項目,如果是可行的,例如將來可以作為職業樂手或運動員,這還好,否則,他們便是在浪費他們寶貴的學習時間和青春,到他們畢業,學校根本不能為他們做什麼。而對於後者,即學生要同時兼顧學業和課外活動上,問題便是在於學生能否兼顧,如果學生不繼續那個課外活動,學校是否對這個學生的態度還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我覺得便沒有問題,否則,如果當學生不繼續做那課外活動,學校便可能因學生的學業跟不上而要令學生離校,我便覺得學校便不應以這個原因取錄這個學生。
而對於普通的學生,看到學校邀請課外活動傑出的學生入讀,如果是小數,也許沒問題,但是如果是很大量的,普通學生便會覺得學校既不會再撥資源在該項目上,而且自己在該項目上也永遠不能超越應邀入讀的學生,入到校隊代表學校,其實對普通學生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現在當我見到有名校,出名生產高材生,而課外活動體育又好,我便會問,這些動靜皆宜的學生,其實是否同是一人,另外便是他們是否由學校所訓練出來,由家長投入資源訓練出來,還是由外面邀請入讀。姑勿論答案是如何,我也不再重視這些課外活動的賽果,反而我會看的是學校是否真的在這些課外活動投入資源,作為教育學生的一個方法,而不是單單為學校爭取光榮。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學業為重和開心童年
跟很多家長談子女學業,有部份家長會以懶家長自居,說不能或不會每天陪著孩子讀書,覺得子女讀書是子女本身的事,不應由父母來陪,不會為他們跟功課,溫習等等,所以這類家長,大都會為子女選一些不太著重學業的學校。另外一方面,我又聽過有家長說,他們小時候放學回到家,不準看電視,打開書包便是讀書做功課,他們現在是家長,跟別人談,別人會說他們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他們說他們又不覺得。當然,也有聽過有學生每天長時間溫習,加上很多課外活動,一回到家,便已累得不得了,坐在梳化上動也不動。
我在想,有人會覺得每天要讀書做功課,學生便沒有了開心的童年,這個因果關係,是不是就是這樣非黑即白;跟著我想到,其實孩子是否覺得開心,是決定於他們用什麼來決定每一天是否開心,有孩子可能覺得每一天可以閱讀便是開心,也可能覺得要每天到公園和其他孩子一同玩才開心,又可能覺得每一天都要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機才覺得開心。但是這個準則,是怎樣形成的呢?我便想到,這便是由家長所感染或培養出來的。
我曾聽過有家長對孩子說:「如果你唔乖,我便罰你看電視。」當孩子還是小的時候,他一定信這是一種懲罰,他一定不會嚷著要看電視;當然,這不是一個普遍的想法,當孩子大一點時,和其朋友談起,也許孩子到時會有其領會。但這件事令我想到,孩子的想法,是大人傳給他們的,我不是說要洗腦或傳一些很異於常人的想法給小朋友,但是如果父母跟孩子說,小朋友的責任,便是學習,而學習包括做好每天的功課,閱讀等等,孩子便會覺得每天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當然,父母還得為孩子定立平衡的時間表,令孩子在學習之外,還有多方面的活動,有和同輩玩的時候,有做運動的時候。
我相信,有部份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苦事的原因,就是如果父母是用高壓的方法來迫孩子學習,令孩子反感,而孩子反感,便令到孩子不想去做,學習時便沒有心機,用的時間多了,父母緊張學習,孩子完成不了功課,便用了孩子原本可以用在其他活動的時間來讓孩子學習,孩子因此又更加不想學習,學習時又更加沒心機,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便是,孩子既學習得不開心,效果又不好,父母又緊張,親子關係又差,到有一天孩子成長到某一階段,便會放棄、逃避,說什麼終生學習,也是徒然。
所以,我現在很明白,為什麼有建議說,孩子小時候,父母便開始跟他們講故事,稍大一點,讓他們自己去翻圖書,令他們喜歡閱讀,只要是孩子他們喜歡的,他們便會自發去做。我也明白為什麼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讀公文式,讓孩子學到公文式的內容是一件事,如果孩子每天有很多課餘時間,如讀半日班的幼稚園,可以讓孩子每天在某一特定時間,在沒有人陪的情況下,自行去做公文式,讓他們習慣自行學習,慢慢變成一個習慣,對於雙職父母來說,孩子是由傭工照顧,很多傭工為了方便自己做事,便會讓孩子看電視,電視一開著,孩子便會定定坐下來,如果家裡情況是這樣,做做公文式至少比較建設性一點。當然,我覺得公文式的學習方法很機械化,沒有很多的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家長就著這點,也可以讓孩子參加另一些活動來補充吧。
所以我的意見是,當孩子開始讀幼稚園,功課量慢慢增加,父母便應在這個時候開始,定立平衡的作息時間表,有閱讀時間,有父母親子時間,有運動時間等等,孩子稍大,更可以和孩子一同定立;父母和孩子跟著這個時間表去做,孩子到時到候,他們便知道要做什麼,不是父母迫的,而是時間表告訴他們的,所以又不會傷了親子感情,因為完成時間可以預見,所以孩子又不會覺得做某一件事,尤其是學習,是沒了沒完的事,他們便不會有很大的反感,既然每個時段有限時,孩子也會學到要珍惜時間,不會發白日夢吧,只要孩子在每個時段都是專心和開心去做,他們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去現成學習,再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既然學生可以有平衡的學習、閱讀以及玩耍時間,當他們長大後,他們便不會有失去快樂童年的感覺。
另外,以學術為重的名校,他們之所以可以是名校,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所取錄的學生,其背景都是差不多,他們的父母都會是緊張學業,做法也差不多;所以如果孩子在其他輕鬆學習為主的學校裡就讀,而其父母為孩子安排了很多額外和學習有關的活動,孩子回到學校,便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和其他同學不同,他們便會開始想為什麼自己父母是這樣安排,他們未必想到自己父母是為自己好,但一定覺得其他同學每一天回到家,可以花時間在玩耍或其他事是一件樂事,跟著,也許便會開始對父母安排的活動產生懷疑,甚至反感,因為當他們在家裡學習時,他們會想,他們的同學現在一定是在玩,或在看電視了,為什麼我還在做有關學習這件悶事。在這些名校裡,不是因為老師教得比其他學校好,就算教得好,是因為班裡的學生程度高,坐得定,老師不用花很多時間來管理跌序,教學便更加好效率了,和其他學校最大的分別,便是同學之間的互動,既然大家回到家都是做差不多的事,互相影響下,他們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所以,父母要令孩子喜愛閱讀,學習,他們便不會反感,不會失去了愉快童年,如此,父母也可以放心讓孩子入讀學術為重的學校;反之,如果父母不能令孩子覺得學習可以是件樂事,甚至要迫孩子去學習,孩子覺得每天做功課都是苦事,時間又長,父母又要陪著來做,家裡每一天也許都是痛苦的時刻,可能真的要讓孩子入讀活動為主的學校了。
Sunday, January 03, 2010
跟中學校長談升中學
根據這個派位方法,所以我在家長會後留下來,問校長意見,問那麼在小學說甚麼開心學習,其實是不是也是空談,校長的反應是這個派位方法沿用已久,由最初廿五個組別,到五個,再到現在三個組別。我說那麼小學在評估時要去谷學生,其實也是無可厚非?校長則說,小學是否谷學生入Band One他不予置評,但他認為其實學生要入Band One並不難,最重要的是要多看書,跟著英文自然會好,思考也好。如果只是看書,口語的英文便練不到,所以我問校長那孩子不能說到像外國人一樣也行吧,校長則說這不是一個問題的。
在副校長的簡介裡,他提到學校是如何面試的,他說面試時會問學生生活上的問題,他舉例說如答考生學校可以怎樣做來達至環保,答案沒有對錯,而學校是看考生如何去想,至於英文方面,考生要簡單的英文對答,跟著要讀一篇英文,老師之後會再問考生有關該段英文的內容。從此看來,學校想要的是真正閱讀的,懂得思考的考生。
聽完校長所說,對整個小學對學生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啟發,小學是要去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分析能力,另外,要考入要求高的中學,還要在面試當中主動作答,所以自信和面試技巧也是重要的。學術成績好當然重要,但學術以外的表現和個人素質的同樣重要;所以小學和小學學生家長,除了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否則,就算學生在小學時學業上如何出色,到升中時也許一籌莫展,得不到中學取綠,就算取錄了,在中學的表現也可能不是太出色。
聽完家長會,我會覺得,家長在小學這六年裡,也真的要去想一想怎樣去教導孩子,好好的運用這六年,打好基礎,除了孩子本身的成長,也為升中作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