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2, 2010

首四個月小學的回顧

上星期五是女兒在聖誔假前上課的最後一天,再次回校時,便是二零一一年了,時間真的過得很快,雖然上學期還未完結,但也在這時年結前做次回顧。

女兒上了四個月的課,而我亦在十一月開始回校做了兩個月義工,對蔡繼有學校的認識也較全面和深入了一些。

對於課程方面,很多只經道聽途說認識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對這學校的普遍意見是:不須要做功課,或功課很少,課程很淺,在蔡繼有學校畢業之後,學生便要到外國留學。過了這四個月,我自己看到的是,學校的課程其實不淺,學校的課程不以教科書為主,中英文都要學生看課外書或讀本,而且是整本書來看,功課例如是回家讀整本書給家長聽,跟著學校便會有工作紙來加強學生對該讀本的認識,而看完數本書之後,還會有工作紙讓學生歸納這幾本書上學到的東西;沒有正式的默書,但是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便會默書,但形式是很活潑,而且會有獎勵分,所以壓力不大,學生是以接受挑戰的心情來面對;普通話是用主流教科書,有輔助CD給學生回家聽;學校也有為學生參加網上的課程練習,學生每天回家便可以自願地做這些網上功課,這些網上功課,也許便是全香港小學也一同做的網上練習,有閱讀理解,有聽故事答問題等等,所以我可以看到,蔡繼有學校的中文程度,和主流學校可以說是不相伯仲,而因為學生會看課外書,所以學生可以從課外書中學到很廣的知識;家教會為學生提供了訂閱中英文雜誌報刊服務,學生可以看到的讀物可以很多,再加上閱讀計劃,學生每天都有幾本讀本帶回家看;如果要說是淺,便是數學加運算(還主要是簡單加減數),但是題目是英文的,所以學生得先明白英文題目在問什麼,才能知道要怎去計。聽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分享,高年級時功課也不是少的,這也是合理吧,學習始終都是要付出努力的。

學校對學習的態度是,學生所學是在學校由老師教的,而不是老師提出學生要學什麼,但堂上不會教,留給家長或補習老師來教;這點我非常認同,我覺得如果是由家長來教,學校的價值在那裡?但家長也得參與學生的學習,例如學生要讀中英文讀本,家長便得有空來聽,當然,家長聽到子女讀得不好,發音不正確的,也會作出提點。另外,學校亦有些課程要家長一同參與,最明顯的是學生所要做的科學項目,學校讓學生選項目題目,但對一年級的學生,很難期望他們可以自己完全自己做,所以家長要和子女一同想題目,找參考書,真正想想怎去做,和在站出來解說時要怎樣講,但整個過程學生也可以從和家長一同做的過程中學到如何去做一個項目。

至於評估方面,學校沒有考試測驗,只有評估,另外在平日其實已不斷的做評估。據校方所說學生年終是沒有名次的;學校是一條龍升中的,所以學生之間沒有如主流學校內學生之間的競爭,至少不會有為了爭名次,爭入更好組別的問題,學生之間不會有明爭暗鬥的情況,我相信,這班同校十二年的小朋友,必可在當中找到他們的好朋友,將來便是他們一同面對社會的伙伴。

對於學生的德育教導,蔡繼有學校給普遍家長的印象是他們採用接近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另外,學校沒有記缺點記過的制度,功課沒有做好,學生可以補做,所以令人以為他們對德育很寛鬆。事實上,學校是要教導學生自己為自己的事負責,如果沒有做功課或其他缺漏,學生得主動向老師承認,而不是由老師找出來,如果學生會這樣做,老師是會給學生機會去補做,早上上學時間,很多時有訓導老師在校門看學生上課,他們期望學生回校時,見到人要打招呼,如果沒有做,老師是會要求學生補做,集會時如果學生嘈吵,訓導老師也會責罵學生,所以在訓導方面,其實和主流學校差不多。我想,就是因為沒有記過的制度,所以訓導方面,老師便反而要用更多時間,和利用其他方法去教導學生。

家長方面,我感到學校有一大群很支持學校的家長,簡單看看每個星期回到學校當義工的家長已不少,另外,家教會是實質低調地運作的,例如他們會安排親子旅行,會替學生找書商訂書訂雜誌。雖然我想學生家景大都是中產或以上,但我不曾見到有財大氣粗的家長,學生之間也未見有物質上的比較(至少是我所見女兒的一年級)。

聽說校長的孫也是在蔡繼有學校就讀的,這是一件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事,因為我從來只聽到政府高官(或公務員)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外國接受教育,自己則主理本地的教育,又或學校校長和老師的子女不在自己任教的學校就讀(當然亦有避免在處事上有衝突的原因),而是在一些名校就讀。我便會想,作為老師,對自己任教的學校便最清楚,如果自己所任教的學校是在某方面不理想,我想他們也不願自己的子女在此就讀;所以當我聽到校長的孫也是在同校就讀,我便覺得她對自己所辦學學校的質素和理念必定很有信心。

所以總結這四個月的觀察,蔡繼有學校把傳統學校對德育、中文的要求,和國際學校啟發性的教學模式結合,以非本地的評核方法去評核學生,令學生可以更能適應將來社會的環境和要求。

以上是我對蔡繼有學校的觀察,並不是說它比一定比其他香港的學校好,或其他學校便做不到;家長不宜只看個別家長或學生的看法便是整間學校的全部,家長宜多搜集多些不同學校的資料,和多觀察自己的子女的個性,來決定那些學校是最適合子女。

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痴線」學校

上星期女兒上課外班時,我在中心附近的茶餐廳享受下午茶,差不多離開時,有客人推門入茶餐廳,原來是女兒幼稚園時同期畢業的同學以及其母親。他們坐下來,大家便不斷地談及子女入讀小學之後的光景。這母親說她兒子派位不合意,所以為他選了一間私立小學,可能怨氣久積,所以便一下子將她對學校的不滿全爆發出來,期間我聽了幾次這母親批評這間學校「痴線」。

這母親從兒子書包拿出教科書來,英文科的教科書,便已是二年級的教科書(我想,現在的幼稚園教育誰可以還說是可讀可不讀,否則如何能跟得上),二年級的教科書倒不是最大問題,因為既然大部份學生都可以跟得上,問題是老師改功課和測驗卷的方法,她說有次工作紙問了一些題目,問某某是用什麼交通工具,她兒子將所有交通工具的名稱都全串對了,她心想應無問題,結果改回來時,兒子只得一分,其他所有答案都當錯,原因是每個答案都漏了個by字在交通工具的名稱之前,她說既然兒子答案中的交通工具名稱無誤,無理由當是錯;另外,有一次兒子在做工作紙時,答案寫了在橫線之下,答案對,但老師又當錯。我不敢說這老師這樣改法是否有問題,因為我不知道將來這樣孩子所面對的公開試(例如TSA),是否也就是這樣的模式,如果是,老師一開始便堅持這樣改答案實在無可厚非。

退著,這母親又拿出了兒子的手冊給我看,我看到每一天的功課便通常有近十項,他們的手冊沒有分科目,總之是一行一行的寫下來,我便見到有些日子所有行都寫滿了。這母親帶兒子來,是因為稍後要上英文班,放學到上課外班期間,便在附近的餐廳吃點東西,同時做一些功課。她又說,在學校小息時,學生吃一點茶點之後,是不可以在操場跑的(聽另外一位家長說,原來現在小學小息,學校不准許學生跑其實並不是個別小學的做法,很多小學都是這樣),學生都會留在課室裡看書。

聽這母親不斷在說痴線,感到她覺得學校教得這樣深和功課這樣多是過份了。我聽到後,也不敢附和或反對,也許現在主流學校便是這樣,不論是官津,直資或是私校;我想分別是,直資和私校的學生,家庭背景較好,父母全都重視子女學業,所以他們可以一開始便教得深,而官津因為收生的質素較參差,所以他們開始時可能會遷就能力較差的學生,課程會淺一點,但到某時候開始,官津學校還是要將課程深度追上去,其實可能殊途同歸。

如果家長面對著這類學校,也許除了消極罵罵消氣之外,也沒有什麼可以做,而且可能轉校到其他學校,景況可能也是一樣。家長可做的,也許是積極參與這個遊戲,幫子女追上去,由或自覺可以承擔由學校和周圍的人而來的壓力,放手讓子女自己去面對學業,開始時成績一定會跌下去,希望子女學懂自己處理學業時,便會一口氣追上去吧。怎樣去做,也許得由家長自己去思考了。

Tuesday, December 14, 2010

做功課

女兒的小學生活和幼稚園最大的分別是,她每天都要在學校抄手冊,之後回家跟著手冊來做功課。相比幼稚園,功課是多了,慶幸的是女兒的功課抄寫部份不多,有些工作紙還像是幼稚園的,有很多圖畫,又要填色,另一分別的是除中文科外,大都是英文的;而功課有時也包括了看圖書,所以功課時間不多,有空的時間便來看書了。

相信做功課對時下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很大的事,所以自從女兒入讀小學之後,其他家長遇到女兒,第一句便會問:「你今日做完功課未?」之前有女兒學校高年級學生的家長分享說,回到家中,便不要再花太多時間在功課上,有空便拿來看課外書吧。而之前和女兒幼稚園同學的家長談,女兒同學在傳統小學讀,剛過了中期試,成績不錯,唯獨是通識科較差,但要通識好,便要多看課外書,這家長便說看課外書對在傳統學校就讀的學生來說,是一種奢侈。我覺得閱讀興趣和終身學習,對女兒來說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女兒是入讀了適合的學校了。

近日,又有朋友找我問意見,說她女兒做事很散慢,和女兒關係又差,她自己則越來越不開心。我想,子女在就學期間,家長最緊張是他們做好功課沒有,所以說到散慢,便大都在說她女兒在做功課時很散慢了,作為父母的,當然會做按捺不住,便會發作,脾氣大的,吵吵罵罵,似乎在所難免了。

對於我女兒來說,她放學後,回到家中,吃點茶點便會自己拿功課出來做,到洗澡準備吃晚飯之前,女兒大概可以有一個半小時來做功課,女兒要做的功課,包括她學校當天的功課,和上網做的練習,有時還要練習樂器。我自己的做法是,我會自己去做自己的事,女兒則會自己去做自己的功課,除非有功課要問我,否則她便會一直做到做完,或是到時間要洗澡準備吃晚飯為止;我不會在女兒在做功課時,去陪她做,如果我行過,看到她做功課做得不對,我也不會即時提醒她做錯了什麼;到她做完所有功課,她便會找我和她對功課,我為女兒對功課的態度是,我是重量而不重質,意思是一定和女兒確定手冊上所記載的所有功課都做好,見到有錯,我盡量都不會直接說錯在那裡,而是跟她說,她要自己對一次或是用眼睛去重做一次,看看答案是否相同;我明白如果第一次她這樣做,再重做的都一樣會這樣做而不會覺得有問題,所以也可能找不出所有錯處,但至少漏做的,她會找出來。但我要給女兒一個感覺是,她才是對自己功課負最終責任的人,不要回到學校交功課時,老師發現有錯,她會說因為父母找不到這錯處。只要女兒做完所有功課,明顯大問題的錯誤改正了,答案是否最好,便留給女兒回到學校自己去面對老師的評語。

所以,我的意見是,如果子女是散慢的,要觀察子女為什麼散慢,看看是否另有別情,例如真的是能力問題,不明白老師在說什麼等等。另外,父母要首先接受自己子女是散慢的,接受了這個現實,到見到子女散慢時,便不會發脾氣,還有當見到子女有改善時,便會覺得很開心(否則,見到子女做得好一點時,只是不那麼嬲而已);當子女見到父母寛容時,也許會覺得開心一點,輕鬆一點,做功課時壓力也少些,便會做得更起勁。另外,不要陪著子女做功課,尤其是那些見到子女做功課一開始做錯便叫停子女的家長,並為子女擦去,著他們重寫,子女當然不開心,每次下筆寫都感到壓力,最終,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做什麼,反正是父母告訴我寫什麼是對,寫什麼是錯。父母最好不要為子女改正到完全正確才罷手,後果是老師以為這是學生本身的能力,如果老師明知是在家長幫助下完成的功課,而老師亦期望是這樣(我相信有些主流學校老師是這樣期望的),老師實際上是把教導的責任推了給家長。(但我聽過有家長分享說,因為她女兒在主流學校要考得很好的名次,而最前數名學生的成績其實相差很少,和功課是計分的,所以她女兒便要將所有功課都做到最好,父母當然也得要求子女將功課做到零錯誤。如此,也是傳統主流學校的無奈吧。)

在時間控制方面,定下時間表,在子女做完功課之後,子女便可以去做他們最想做的事(最好是去看書,而不是去玩遊戲機),所以如果他們可以提前做完,便可以有多些時間去做他們想做的事,反之,他們可以做他們喜歡做的事的時間便會越來越少,所以家長不要看到子女用很短的時間便做完功課,反而再找額外的功課來要他們在省下來的時間去做,因為這樣做的結果是,父母在懲罰子女做功課做得專心,做得快;家長看到子女可以做更多,便在下次子女做功課時才加上去,讓他們下次可以做得更多一點;而設定時限方面,家長開始時所定的時間,可能只比和子女散慢時所用的時間少一點,讓子女可以很容易做到,跟著父母可以找這個機會去讚賞子女,讓子女知道他們是可以做到,慢慢再將時限再慢慢減少,慢慢培養子女做功課的效率。

我覺得女兒所讀的蔡繼有學校,對做功課的態度很合我心。首先重覆性不多,不會有大量的抄寫,他們亦不期望所有功課是做到零錯誤,老師也不會因為做錯了,而給學生難聽的說話,老師只會要求學生改正,如果學生忘了做功課,老師期望學生自己主動和老師交待,而不是由老師發現某某學生沒有交功課,只要學生肯講出來,老師會讓學生在小息時做,甚或明天再交。給學生的信息是,功課就是學生他們自己的責任。曾聽過學校老師分享,如果學生不能做完所有功課,也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得到一些回應;所以曾聽過有高年級家長分享,如果見到子女做功課做到很晚,便會建議子女先去睡覺,回到學校再做。另外,學校有些功課是要在學校裡完成,例如週記,所以家長不能在家為子女改正,老師自然很清楚學生的真實能力去到那裡。跟很多同校家長談,他們的子女大都可以在晚上九時左右便睡覺,令子女可以有充足休息在明日去面對學習,但有趣的是,很多學生在做完功課之後,每天還有時間去看由圖書館借來的書。做完功課,有時間看課外書,有充足休息,不是很好嗎?

女兒入讀小學後,感到父母和女兒相處的時間,多是有關學習和做功課的,我便感到,如果是就讀主流學校的學生,功課更多,壓力更大,測驗考試默書每周都有,學生花在讀書的時間更多,如果遇著緊張的父母,父母和子女一起的時間,便都是在催促子女做功課溫習,關係又怎會好呢?學校經年密集的測驗考試默書,就是一個一個給父母和學生的死線,父母和子女一同面對時,便會覺得為什麼溫一溫習便已夜深,一個一個死線來得這樣快,一個學年很快便過,升班了,和子女一同又渡過了一年。到子女求學時期過了,父母回頭一看,原來過去和子女一同渡過的時間,都是花在學習之上,再想和子女好好相處,原來發現子女已長大,有自己的天地,甚至親子關係因為多年為了學業和做功課而破壞了,是多麼可惜。所以我自己的想法是,女兒花時間在學習是應該,但不要為此破壞親子關係,親子關係也許比學業要重要,而且總有不破壞親子關係的學習方法;爭取多些時間和子女溝通,一同渡過美好的時光,這些記憶,將會是父母年老時的百般回味,也成為子女成長後面對每天的動力。

Tuesday, December 07, 2010

傳統教學模式的利弊

上星期六,帶女兒去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女兒參加課外活動期間,便和其他同校的家長閒談,很開心跟一位和女兒同年級學生的家長分享子女在蔡繼有學校讀書的心得。

這位家長告訴我,她的大女兒已入讀大學,小兒子才在蔡繼有學校讀一年級。大女兒所讀的中小學,是一間九龍的名女校,由小學到中學,因為要名次很前,才能肯定可以升班升中,所以女兒要將所有時間都用在讀書上,最終大女兒可以年年三甲之內升班,直到完成中學,升入大學。大女兒在就讀名女校時,學生最緊張的便是分數,因為直接影響名次,所以學生得絕對跟從老師的作答模式,不能答自己覺得是對的答案,否則如果老師不接受,分數低了,又是會影響分數名次,所以這名女校的學生,大都是因循老師的教導,一點也不會走自己的路。但當大女兒進入大學之後,她發現原來多年的中小學教育,在大學內所能用到的,便只是她出色的英語能力,其他所有所學的,似乎都沒有用,而看到大學生在上課時,所有學生的腦袋都是實的,沒有任何新想法可以想出來。所以大女兒跟母親說,不要讓弟弟讀傳統學校,這家長亦因有先例,深深感受到傳統學校的教學模式是怎樣的一回事,所以最後便讓兒子入讀蔡繼有。

現在她小兒子讀一年級,每天都到圖書館借書回家看,看完,回校又再借其他書看。星期六日,這家長也可以和兒子有些消閒活動,相比大女兒,當時她就讀中小學時,所有星期六日便是在讀書。這家長說,看到兒子這麼喜歡看書,亦看到學校很接受另類答案,兒子不會填鴨式讀書,學校的課程其實又不是淺的,又可以有親子時間,所以也很滿意。這家長說剛和兒子幼稚園同學的家長分享,他們的子女因為覺得蔡繼有學校的學費貴,便選擇了較平一點的私校來讓子女就讀,但是入學不久,便已發現原來是要為子女提供補習,中英數各一補習老師,學費加上補習費,便已多過蔡繼有學校的學費,而在蔡繼有學校讀書,是不用補習的。那些家長覺得,讀了私校又要交補習費,開支比讀蔡繼有更大,但又只是在讀填鴨式教育,他們開始感到後悔。

從和這位家長的分享中,想到她先有大女兒嘗試過傳統教學(對她大女兒而言,她入讀小一時蔡繼有學校還未成立),明白箇中利弊,現在對於小兒子,她會選擇蔡繼有學校;另外,這家長還分享她認識有在名官津學校任教的家長,他子女肯定可以經自行收生入讀名官津,但是那家長還是讓子女入讀了蔡繼有學校。我想這些個案,表達出現在傳統填鴨式,求學就是求分數的教育模式是有其問題的,如果家長對傳統教育模式清楚而有另類選擇的,也許便不會選擇傳統教育。

以上在說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和部份家長的看法和回應行動,但我想傳統教學模式是有其存在價值的。首先是傳統教學模式是一個集體教育系統,它可以應付大數量的學生,而因為人數多,所以其評核制度也得可以很容易量化,亦即是以分數來分高低。當一切可以量化為分數,便可以方便制訂政策,所以由升小學,升中學及至升大學,都可以用一個以分數為準則的方法去達成。現在填鴨式教育,問題只是因為所有人都以分數為最終目標,為求得到高分數,便要放棄自己的想法,追求標準答案而造成的。現實便是這樣,如果家長有自己的想法,而又能力所及,便可以考慮給子女另一個教育模式了。

回女兒幼稚園母校

上星期五,女兒學校放假,問女兒有什麼地方想去,她說想回去幼稚園去探望校長和老師。所以上星期五,在和女兒郊遊之後,下午便回到女兒幼稚園母校又一村學校探訪。我們去到幼稚園時,差不多是放學時間,所以各老師都很忙。個別老師來和女兒傾談,而最後,校長也完成了她的工作,來和我們傾談了。

我跟她分享女兒入讀小學之後的情況,尤其是女兒在幼稚園的教育,對她現在適應小學的影響。又一村是一間主流幼稚園,學校用主流課程教材,我覺得中文方面是足夠的,但是英文則不足夠;我想,如果女兒沒有在外面參加英語環境的趣興班,習慣和外藉人士以英文交談,也許女兒也考不入現在蔡繼有學校,也跟不上學校的英語環境和課程要求。

又一村學校的擴建工程快完工,明年三月便可以啟用,校長跟我說,她心目中有些計劃,便會在新大樓啟用之後,一個一個去執行。我真的希望,有朝一日,又一村雖然是一間主流幼稚園,它的環境,它的課程,可以給家長一個另類的選擇,在又一村學校找到一個良好的校園環境,有愛心的老師,適合孩子面對升小學和銜接小學的課程。

在擴建部份啟用之後,希望可以再次回去探訪,看看新校舍部份和再次跟校長談如何因應現況改良課程。

Saturday, November 27, 2010

再談直資

近日新聞都是在報導直資學校處理金錢的問題,而因為這些事,亦令我再次去思考直資學校這個政策。

私校和直資學校,在香港的教育制度下都可以向家長收取學費,私校名正言順的是私立,收到的學費是學校本身的,所以他們如何運用這些學費,完全是他們自己內部的問題,只要他們服務對象覺得付出的和收獲的相附,學校能賺到多少錢(或只是金錢的運用如何),是他們的本事,其他人根本不會過問。但是對直資學校來說,他們取了向家長收取學費之外,還可以向政府收取和官津學校對每一個學生所得到的資助,所以可以想像直資是收取了多少學費了。

我在想,很多直資學校,都是由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可以想一想,如果一所學校這一年是津貼,如果明年轉為直資,在這一個轉接期,學校會做些什麼,改善了什麼呢?要用多少錢呢?例如對於每一班近四十五人的的學校,如果每一個學生的學費是一千元,這間學校每個月每一班就可以收到四萬五千元的學費,而這四萬五千可以用來做什麼?如果學校什麼都不做,去年所有開支是由政府支付,而今年轉了直資,只要可以收到同樣數量的學生(這個不用擔心,因為會轉為直資的學校,定是有信心可以收到學生才會轉的,否則,轉直資等同將學校結業),而學校什麼都沒有改善,理論上由政府所得來的資助,已可以支持所有開支,因為轉了直資之後,老師的薪金不會突然提高(甚至學校因為轉成了直資,老師的薪金更不用師官津掛鈎,直資老師的薪金可能反而會比官津的少吧),水電煤等日常性支出也不會改變,所以可以想像,轉了直資之後,所收到的學費,學校絕對可以一點改變也不做,而因此差不多可以說可以完完全全的儲起來。

試想想,直資學校收了學費,他們可以在什麼地方改善呢?舊老師也許不會有任何改動,就以每個學生一千元學費而言,那四萬五千元,便足以每班多請一個老師了(例如外藉老師),直到現在為止,我不曾聽到有一間學校可以每一班多請一位老師,教員室也不足容納所有新老師,多了學費,學校可以每班少收學生,但學生少了,同時政府的資助也少了,所以這不會是直資學校所會做的事﹔至於用作購買教學材資,每個月四萬五千元又的確不是一個少數目,如果用來購買教學材資,也用不了那麼多錢。所以可以想像,直資學校,就算是一千元學費,其實都可以用不完,可以想像學費更高的的直資學校,能儲到的錢可能會更多。近日有新聞報導有直資學校的儲備上千萬,我不知道學校是否須要儲到這麼多儲備,因為既然政府給直資學校的資助,某個程度上已足夠學校本身的日常開支,那麼還有什麼項目需要用那麼多錢?我只想到的是重建,但如果要重建,我見近年很多津貼學校都重建,錢從那裡來呢?我翻查某些學校的報告,津校重建,大部份的錢是來自政府的,而學校或辦學團體則負責小部份的錢;所以,我有點懷疑,直資是否有需要去收那麼高學費,儲那麼多錢。如果只為重建,倒不如維持官津,向政府申請即可了。

直資學校令我感到疑惑的地方是,學校收取學費,我很少(印象中好像從來沒有)聽過有家長會去理會直資學校提供什麼特別的教學模式,而需要用多少錢,因而要收某個學費,是否值得,家長也從來沒有去過問,也許他們只會想,能入到某直資學校,學校要收學費,家長便會順成章的去交學費,學費多少根本不會去理會,學校將錢用在那裡也不會去理會,當然,家長也會信任做教育的,理應不會亂花收到的學費吧,只要自己的子女學有所成,其他的也許不太重要了。

看到有官津學校堂而皇之以保持教學模式云云之因而轉為直資,我便會去想,學校有其教學理念,本不壞,但既然推出直資時,政府已計劃直資學校要提供學費資助給家境不好的學生,尤其是小學,學校是否可以繼續留在統一派位模式來取錄學生,讓家境不太好的學生也可以有機會入讀呢?還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只為可以得到教學語言或自行取錄學生的權利。如果只為保持教學模式,為何要用大量人力物力去選取學生呢?說現實的,從校長角度來看,在香港現況,要可以生存下來,又或是要保持仍為名校,學校本身必須積極去做一些事情,去保著自己的地位,所以他們也要想辦法去達成,而現時的直資學校模式,便可以讓他們達成這個目的,本無可厚非,但卻犧牲了家境清貧學生的入讀機會吧。

直資學校繼續發展下去,會變成怎樣呢?我想,如果讓直資的財力再強大下去,直資和津校之間的財力分歧便會越來越大,而直資吸引資質優秀學生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大,到時,直資便會變成一個特別的學校類別,優勝於官津學校,而學費和收生的權力,也會做成優秀的學生,便會集中在直資(和私立)學校那裡,而其他的學生,便會沒有選擇地就讀於官津學校。另外,因為直資學校有財力,有名氣,他們可以很容易招攬到一些在各方面有才華的學生轉校去就讀,所以,可以想像,將來的校際比賽,也必會主要是這類學校之間之爭,其他官津學校,因為收到的學生質素或家庭背景相對地較差,學校也只能集中資源去照顧學生學業上的發展,根本沒有多餘精力去照顧其他範疇了。

以上是從宏觀角度去看直資,對於家長,他們也許不會太在意,因為家長重視的,始終只是自己子女是否能進入心儀學校而己。

Monday, November 08, 2010

誰願放手

上星期在一個學校家長的聚會中,聽到有些家長有些年幼的子女明年升小學,所以現在便正在忙於帶年幼子女去參加不同的小學面試,也聽到一些今年面試的情況。

在這個聚會之前,我已經知道今年的升小學情況很緊張,因為我已見到很多家長,為子女報考差不多十間直資私校,跟著,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指標,便是有家長會說,某某小朋友很叻,十間小學有九間取錄,唯獨是男拔小學不收,九成的成功率,便好像是一個小朋友的能力指標嗎?某個程度上,這是個頗客觀以及科學化的指標,但是要子女考那麼多學校,其實有很多問題,首先是家長和子女在這個階段,花了很多心力去找學校和面試,以前找直資私校,原是為可以選擇較好的學習環境,現在某些學校成為了統一派位的安全網,如果官津派位不如理想,便會入讀,其實對這些學校也很可悲的。

另外,這位成功率達九成的小朋友,面試前家長讓他讀了一年面試班,所以可以面試當中得到優勢,那麼沒有錢或不想子女參加面試班的呢?他們便給比下去。跟著我在想,如果我是小學,面試時見到一個表現很好的學生,我會不會認為他只是因為讀過面試班,實質能力其實並非如面試當中的好呢?相比其他表現不太好的學生,他們可能便是因為沒有上面試班吧,所以面試表現不如理想。我想,如果我是學校校長,我會取錄可能因為面試表現好的學生,還是取錄可能因為沒有上面試班而表現較差的學生呢?最後,我覺得學校校長會取錄面試表現較好的學生。原因是,如果學生沒有上過面試班,表現都這樣好,那確是可造之材,如果學生天資一般但有上過面試班,那他背後的家長,便真的是緊張子女學業,並有資源給子女去學習的家長。相反,如果表現不好的學生,可能他已上了面試班,但面試表現仍不好,即學生天資的確不如他人,如果是因為沒有上面試班,便表示他背後的家長不太重視子女的學業成績,又或是根本沒有資源去幫子女。根據以上想法,學校便應不會理會學生是否已上面試班,反正表現好的,便是有其有利於學習的原因。從家長角度,似乎沒有上面試班,子女便很大機會給比下去了。如果我這樣的想法是對的,即讀面試班是有其好處,我便覺得很現實,很無奈。我的建議是,不論家長是否讓子女讀面試班,也應考慮培訓子女有利於長遠學習的能力(不單是學術方面的),以免只是拔苖助長。

跟著,我又聽到有家長說,有家長讓子女同時讀兩間小學,直到十月初才決定讀那一間。我心想,我真的不會這樣做,但是的確這麼難想像的方法也有人去做。因為直資的收生程序,學生只可以入讀一間直資或一間官津,但是私校卻是各自為政,所以可以同時多過一間私立學校收同一個學生,通常(至少我是這樣做),家長會對有可能讓子女去讀的小學交留位費,但到某一天要預交九月學費,便會去做一個決定去讀那一間私校。如果到十月才決定,即是該學生已同時間在九月讀兩間小學,可以是一間官津直資加一間私校,又或是兩間私校。聽說該學生不斷在這兩間小學謮假,直到九月完結,便才穏定在最終決定的那一間去上學去。

同時間讀兩間小學有什麼用呢?我想是因為最終有兩間小學,不知那一間好,為了更加認識兩間小學,便讓子女同時讀這兩間小學吧,家長便在這個月從中觀察,將做最終決定的時間推到最後最後,最後覺得那一間好,便選為最終決定,讓子女長讀下去吧。這令我想到女兒的學號,開學之後提前了一個號碼,心想,是不是其實很多學校也有這個情況,家長到很後期才通知學校,有些學校會另找學生,有些則容許班裡少了一個學生,而家長通知的時間是在九月前,還是九月尾前吧。另外,我想,是否真的在一間學校讀小一的一個月,便可以比較將來整個小學階段的情況,我想似乎不太全面,因為上較高級別時,和小一的分別可以很大的。

我覺得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容許家長這樣做,所以不能怪責這家長,至少不能懲罰學生,取消學生的學籍令他沒有書讀。我只能說,家長這樣做,是一個較自私的行為,因為同時佔兩個學位(其中一個可能是一個資助的學藉),而最後只有一個學位是有人真的去讀,另外一個學位,學校可能便要即時打電話給其他家長,看他們的子女會否過來讀,引發另一輪學校間的轉校潮。到最後,可能會有學校(通常是家長心目中排名較低的學校),便因為這樣而少了學生。

我想,如果這個情況普遍下去,結果是可以叩門的時間,由統一派位後數天,增長至十月初為止。似乎是家長可以叩門的時間長了,其實也令家長擔憂的時間增長,其實可以是很痛苦的,也增加了學校的行政工作量,亦辛苦了學生本身。希望家長三思後,決定了便決定吧。

直資or not直資?

近日,不約而同有幾位家長來找我討論子女升小學的問題,而他們煩惱的問題是,他們的子女之前投考的直資學校,通知他們已取錄他們的子女,他們在想要不要接受這個學藉,如果他們接受了這個學藉,便不能參加自行收生計劃。他們一邊心想,取錄了他們子女的直資學校收費不是太高,是二千元以下,對於這些家長來說,這學費水平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問題反而是,他們還是不太肯定他們的子女在直資學校和在官津學校就讀,過程和結果會有怎樣的分別。我想,如果我是處於他們的處境,也會感到很難作出這個決定。

首先,取錄的直資學校,都是一些成立數年的直資學校,而並不是一些傳統名校,例如英華,我想如果取錄的是這些名校,我相信很多家長也不用考慮,便會讓他們的子女入讀。那些新直資學校,他們的賣點多是新穎教法,靈活課程,英文教學,新建成校舍,有些學校是一條龍,如果入讀了小學,只要成績不太差,大都可以直升上一條龍中學。但是入讀這樣的直資學校,和入讀官津學校(尤其是新重建的),有什麼分別呢?

我的想法是,學費是千多元的直資學校,即是每個學生在政府的資助額之外,再加上家長的學費;但是多了這千多元的資源,學校可以提供什麼特別的教學模式或安排呢?我想,相對官津學校,直資學校可以以英文在中文科以外的學科教學,例如數學,學校也可能以額外的學費,可以任用比官津為多的外藉老師,官津的老師要兼顧學校行政的工作而直資學校的老師也許不需要兼顧,除此之外,我想分別也不大了。但是這千多二千元,如果因為讀官津而省下了,其實又可以讓子女在外參加補習班或英文班,效果可能也不錯。另外,因著學校可以自行收生,所以可以選擇一些他們覺得較適合的學生(或家庭),所以草根家庭的學生,因為家庭和學前培訓不足的原因,也不能入讀這些直資學校,所以可以想象,子女入讀直資學校,他們不會有草根階層的同學,但是否一個優點,則見仁見智。最後,真的不要期望直資學校的課程和師資是會比官津學校好很多,因為到最後,深度是差不多,而家長亦會自行提供額外的補習或培訓,所以學生的成績,最終可能不是決定於日間學校,而是家長在課後提供的補習或額外培訓。

當然,另一個家長在想的問題是,如果是可以經過統一派位,便有機會入讀一些名官津學校,但是接受了直資學校學藉,便沒有了這個機會。家長得考慮被取錄的機會,和如果不被取錄的話會派到什麼學校,還有什麼私校作後備。這是一個不易作的決定,但最好不要因為遲遲決定不到,便不去直資留位,變相放棄了直資學藉,將來問自己為什麼不接受這個學藉,原來原因只是為做不了決定。

Tuesday, November 02, 2010

母語教學

家長為子女選擇學校時,不論小學還是中學,其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便是學校的教學語言。香港之前所推行的母語教學,數年之後被總結為失敗,我便在想其實問題出在那裡,而失敗原因又是什麼呢?在我女兒入學之後,我也有另一番啟示。

女兒入讀的小學,除了中文之外,其他都是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例如數學,姑勿論數學所教的程度深淺如何,但全是英文,所以就算是教個位加減數,都是以英文表達,學生得先明白英文的意思(至少明白是加數還是減數),才能去做這條題目。女兒也有反映說過,她不想上數學科學這些科目,因為是用英文教;我想,女兒在家主要是講廣東話,她對廣東話的理解能力自然比英文好,所以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她也會想用中文來學習,這是無可厚非的。跟著我在想,女兒在小學一年級說這個意見,不是在比她在中一時,甚至是大學一年級時說這個意見更好嗎?在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如果女兒知道她的英文水準不足以完全明白老師的教導,她在這個時候發力去追,去習慣,也許會比她習慣了數年以中文教導的小學課程,在中學階段才開始學以英文來學習易得多吧。

母語教學的原意,是希望能力不足以應付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學生,可以用母語來學習,令他們可以學得更好,不致無心向學。我亦相信,有很多學術研究,會証明以母語學習是比以外語學習更好。理論上,這些見解都是成立的。但是,母語教學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我細想之下,香港教育的一個現實是,大學理論上一定要用英文為教學語言(例如因為和世界接軌,或工商業的要求),所以學生必定要在大學之前,能力足夠的英語能力,好讓他們能在大學裡學習。但是培養語文能力,不能留到入大學前才去做,語言能力是要一個適當的環境長時間來培育出來(例如多聽,多說,多寫),而當進入大學之後,對於分析能力差不多的學生,語言能力便決定了學生成績的好壞了。

所以現實是,能有足能英文能力進入英文學校(尤其是直資或私校)的學生,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聰明,而是因為他們的家長是在幼稚園階段便已重視子女的學習,尤其是英文,所以這些英文學校所收的學生,便是來自會重視或有能力重視子女學業的家庭,既然學生家庭資源較好,學生的底子較好,學校的課程也可以比中文學校為深,並用英文去教,而當學生可以學得深,到畢業時的成績也會較好。所以,學生可以用英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培養得到,我相信有部份在中文小學的學生,在自己的天資和家人的幫助下,可以有足夠能力入讀英文中學。而對於英文小學而言,因為他們全都在小學階段慢慢適應和學習在英文環境下學習,所以到他們上中學時,他們便順利成章的可以在英文中學學習,跟著再上大學也沒有多大困難。

因著以上這些原因,英文學校(尤其是中學),便成為家長為子女爭相入讀的學校,可能家長們早已忘記為什麼要子女入英文學校,但是他們很容易便知道,英文中學大都是band 1學校,就只是因為這個現實,互為因果,所以英文學校便等同是好學校,又或畢業生成績較中文學校好了。

所以,母語教學這個政策給我的啟發是,政府教育當局心目中所想的,是整體全港學生的問題,對於所有學生而言,如果用母語教學,便可以令很多沒有能力以英文學習的學生,不致無心向學,至少可以讀到中學畢業,所以這個政策對整體香港學生來說是對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家長(尤其是有能力的中產家庭)所看到的,便只是自己的子女學習的問題,他們會想如果子女可以早點適應以英文學習,英文能力好些,對自己子女長遠來說是好的,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所以如果他們看到自己的子女在適應上有問題,家長便會自行想辦法,例如加多些資源,來幫助自己的子女去以英語學習,所以他們必定覺得自己的子女最好在英文學校就讀。

由此可見,教育當局所考慮的,是整體所有學生,而家長所看到的,只是家長自己的子女,所以他們不會領教育當局的情,他們只以自己角度去為自己子女做決定,結果是,教育當局所定的政策得不到家長的支持;我有個感覺是,教育當局很多政策都是這樣,但對於某些政策,教育當局會以金錢來達到其目的,例如幼稚園學券的使用,他們覺得幼稚園不應教得深並不應教非本地課程的幼稚園,所以只有某些幼稚園可以使用學券,對於這個政策,受損的是中產家庭,但是他們大都不愛出來抗爭,所以也得默默地去接受,只要自己子女可以以自己心目中的進度和方向學習便算了;可以想像的是,名校經面試所收的學生,很大比例便是由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而來,如果孩子只接受主流幼稚園的教育,並沒有在外接受英文的培訓,我想,有多少可以經面試而入讀這些名校,那麼,家長讓自己入讀這些不能使用學券的幼稚園,不也是正確的嗎?但是,教育當局便是覺得不應該的,和家長的意見和現實剛好相反。

教育當局和家長的觀點不同,所以在某些政策上,便出現了分歧,嚴重的便會出現好像母語教學的失誤了。家長也真的要冷靜去分析教育當局的政府,為自己子女作出最好的決定。

Monday, November 01, 2010

再談通識和直資

日前和一位官津中學副校長談新高學制,也有談過會否轉直資這個問題。

對於新高中,最明顯的改變是通識科成為必修科,而這一科,究竟應是怎樣教呢?連這位輔校長也說不太清楚。他說,以前學科有改動,教育當局和考評局會給老師指引,包括示範試卷給老師看,也會嘗試把新試卷給老師試改,讓老師知道新學科或學科改動會是怎樣;但他說以前曾有經驗,老師要到新科目或新科目改動真正在公開試第一次考試,老師拿到試卷,才真正知道這一科是怎樣考的,才能反省之前兩年(中四中五)所教的是否恰當。如果同一情況出現在通識科,那麼現在的老師都還是在摸索之中,要到真正首次參加公開試時,才能真正知道是怎樣考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以前在這裡也曾說過,公開試便是講分數,所以我想大部份學生都會到補習社去貼題目,幫助準備考試,而這一科的範圍很闊,應更難捉摸,另外,平日的通識科是去看報紙,堂上討論等等,但是到試場內,又可以怎樣去評核一個學生對通識有什麼體會呢?如果是說分析的,是否在試場給考生一大堆資料,要考生即時去看去分析,如果不是,是對某些議題作討論,那即是要考生在之前,對很多的事物和常識都有認識呢?結果是考生根本沒有時間去準備那麼多,到最後也得在補習天皇那裡貼題目。所以,我真的害怕見到通識是另一次的改革失誤。

至於另一問題,中學由官津轉直資。副校長的意見是,如果學校由官津轉為直資,學校便是一盤生意了。因為首先學校收了多少學生,政府便會以人頭支付津貼,即是如果學校有一千人,轉直資後可以招到同樣多的學生,首先學校已可得到以前在官津時時的資助,另外,如果學費只是一年一萬,這一千個學生便可以令學校收到一千萬。對於現在新教師年薪大概三十萬一位,這收入可以令學校可以多請老師,令編制更易和所有老師的工作量減少,而學校又可以用錢去買一些服務或物資回來,所以理論上教學的資源是可以改善,教育質素可以提升。但是直資學校的一個重點是,學校如果收生不足,越少學生,便越少由政府而來的資助,如果老師人數不變,基本上開支是一樣的,即學校不再有足夠的錢去運作,除非辦學團體自行注資,保持運作,但長久下去,最終也得結業。所以直資學校是在其危機的。亦因此,只適合那些有信心可以收到很多學生的津貼名校,轉為直資。另外,當學校轉為直資後,亦真的將沒有錢交學費的學生拒諸門外。

我想,直資是令學校會為自己去思考出路,令學校成為家長期望的學校,吸引家長將子女送入去就讀,學校可以自主教學理念,比每每要受政府限制為靈活。但是實際上的結果是,家長只重視成績,所以如果學校要受歡迎,便得加深課程,亦因此要招受最頂尖的學生,並且有家庭資源上的支援的,令畢業生的成績好,良性循環,直資學校才可以辦下去。另一方面,如果直資的賣點是資源,例如校舍大和新,而有外藉老師等等,我反觀近年的官津學校都在重建,所以硬件上官津學校其實不比直資差(有時間可到石硤尾地鐵站附近的聖方濟愛德小學和在沙田大圍火車站側的沙田崇真中學的新校舍看看,看完之後,家長可能會問,如果子女可以在這裡讀書而不用交學費,為什麼我要付學費讓子女讀直資學校),所以對直資學校而言,最壞的現象是,家長覺得官津學習環境和教學,不比直資差,那麼為什麼要額外付出學費給直資學校,尤其是香港的經濟是一個一個的循環,如果經濟差,很多中產失業或怕失業,那麼家長又怎會負上一個數年以至十數年的負擔呢?到時,直資收生不足,政府是沒有由直資轉回官津的制度,到時,也許這些直資學校便得出盡法寶來招生了,而當中底子不好的便得結業去了。

Sunday, October 31, 2010

蔡繼有學校世博之行和再談IB課程

昨天參加了女兒學校星期六家長活動的聊書聊天室,今次校長首次參加了這年的聊天室。對於內容,因為是學生家長和學校校長的活動,我想不應公開所有內容,只把一些令其他人對蔡繼有學校有更深認識的內容寫在這裡,其他的不便公開,以保障各參與這個活動的家長和老師的私隱。在這次聊天室中,校長簡單的向家長講述了校長帶領十年級學生到上海世博當義工的事,有幾點我覺得值得分享的。

校長提及十年級的學生參加了這次世博為義工,他們原需要作為講解員,但因為人太多,所以不能作講解員,只有幾位能上台去講解,而所有學生都能在一些國際會議作為持旗人,但學生已感到很有意思。學生參加了數個國際會議,學生都有得著。而校長說在這個國際會議,因為蔡繼有學校的學生是習慣發問的,所以有十年級的學生舉手發問,令與會的嘉賓都大感意外。與會中有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的沈祖堯教授,校長說他問這學生是幾多歲和是那一間學校的學生,當他知道是蔡繼有學校的十五歲學生後,便說要蔡繼有學校的學生畢業後都到中文大學去。當然,這可能是一時戲言,他亦未必知道蔡繼有學校的學制,不是和一般的中學相同,要考入中文大學是和一般中學不同的路,但是我覺得這表達了一件事,表達能力,勇於成為小數去發問,其實大學不就是需要這樣的學生嗎?我相信如果大學是覺得這些學生是好,他們必定會想辦法去招徠,為他們開綠燈,我不相信全港這麼多大學都會同樣愚昧,放棄這樣好的學生。

我想,蔡繼有學校便是在做這一件事,去培訓這個社會需要的人材,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計較學校的課程和其他學校的比較,他們也許所學的是其他學生的課程為淺,但這又如何,社會現今最需要的是在獨立思想,有創意,能解決問題的人。為子女選蔡繼有學校的家長,是看畢業以至完成大學課程後的個人素質,而不是去計較課程和其他學校的比較。

校長在這一次聊天室,介紹的其中一項,是一套一九五七年的舊黑白電影,名為<十二恕漢>(12 Angry Men),內容是十二個陪審員在退庭商議一件謀殺案結果時,原為十一對一為有罪,因為一個人不隨波逐流,堅持要經過思考才決定是否有罪,對案情多角度思考,解開了很多疑團,到最後是全數決定無罪。校長推介的原因是蔡繼有學校是推行IB,所以學生便是要學這樣的思考模式,多角度思考,多去想,而更是獨立的去想。我不是在這裡也介紹這部電影,而是這件事令我覺得校長對教育,尤是怎樣的教育學生最重要的,而培訓過程(尤其是IB課程)中又是怎樣,很有心得。學生學IB,不一定是單是去看報紙,上網找資料,其實IB課程的核心思想,是思考模式,在生常生活中也能應用出來,這才單的是一生受用,否則只是為考試而捉考試重點的應試技巧。

我覺得在這些和校長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校長對學校的全情投入,她的教育理念,和教導學生的方法。能有校長的帶領,我覺得可以很放心的讓女兒在這裡學習,也可以預見,學校可以培養女兒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Friday, October 29, 2010

家長義工

這個星期二下午,參加了女兒蔡繼有學校的家長義工聚會,才知道有那麼多家長來當義工,沒有仔細的去數,大概也有近百位家長吧,參加這次聚會的家長,包括了圖書館義工和中午給學生講故事的義工。算不算多?因為現時學校有十個年級,所以平均一個年級便大概有十位家長,我不知一般學校的參與率是多少,但單看人數也不算少吧。

聚會開始時,由負責老師先行介紹圖書館,再由校長說了一番話。校長的參與和說話,顯示了學校對圖書館和學生閱讀習慣的重視,亦表達出現今學生其中一樣重要的素質,便是喜歡閱讀和閱讀自學的能力。

跟這些家長談,便會發現他們的子女,有些是中學部,有些則是小學部,當中也有些有多過一位子女分別在不同的年級就讀,有些家長由早期校舍在其他地點時已開始作為義工。家長會作為學校的義工,除了他們本身有條件可以在平曰回到校園外,他們定必是非常認同學校的教學理念,希望可以認識學校更多,協助學校運作,也間接增加子女對學校的歸屬感,才會這樣熱心的去做;簡單來說,他們全是學校的支持者。能在這個聚會見到這麼多義工,令我感到在香港,完完全全認同學校理念的家長,確實不少。

另一點和其他家長傾談中感受到的是,家長見到他們朋友的子女在其他學校就讀,全家要面對不同的大小測驗時,他們是慶幸自己的子女是在這學校學習,而有些家長對子女的測驗考試態度是,子女最好不要告訴父母,他們自己溫習面對即可,功課最好在校內放學前自行完成,而不須家長協助,回到家中,便是親子時間,是看課外書時間,晚上九時多,便著子女上床睡覺了。又和其他家長談將來是否擔心子女畢業後升大學的問題,她們也都不當什麼一回事。以我而言,女兒的課程比我當年讀小一時便深多倍,尤其是英文科,以現在孩子的成長條件,我就覺得,除非他們不想,他們必定有能力讀得比我還要好吧。所以,我自己也不太擔心。只要讀得好,必定有讀大學的機會。

參加完聚會,時近女兒放學時間,所以便到樓下接女兒,一同離開,不用乘校巴了。同行到樓下的另一位媽咪,她也接女兒放學,不用女兒乘校巴,她說接了女兒之後,便到迪士尼去玩一晚,她說她一家很喜歡這學校,女兒功課不多,當朋友都在為子女準備考試測驗時,她一家卻可以晚上外出去玩。我也很羨慕他們當晚可以去迪士尼玩,不過,我覺得女兒不用因為集體意願而讀得不必要的深,而一家人不用每晚為女兒的功課和備課而勞心,已經不錯,既然女兒將來定可入大學,現在又何必為讀書而傷感情呢?

下星期開始,我每周便會有一天帶女兒上學後,全天留在學校裡當義工,直到女兒放學才接女兒離開,希望能為學校出點綿力吧。

Thursday, October 28, 2010

愉快學習可以是什麼?

我想其實每一個家長的心目中,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愉快地學習,但是在現實環境所迫的情況下,只得無奈地強迫自己子女把大部分時間用在學業之上,但其實是不是一定如此呢?而愉快學習又可以是怎樣一回事呢?

愉快學習在很多家長的心目中,便是子女的功課不多,讀書沒有多大壓力,父母還有很多親子時間;但很多家長覺得,這樣當然好,可惜當想到課程不夠深,找不到好學校,就算入到好學校也跟不上時,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放棄子女的愉快學習,改而以強迫的模式下迫令自己子女學習,但同時也不自覺中放棄了親子關係。似乎愉快學習和學有所成是對立的,我想是不是一定的呢?

我聽過有家長是這樣教子女的,便是如果子女不聽話,便罰子女看電視,所以這家的孩子最怕是看電視,因為一聽到看電視,便聯想到是個懲罰,而這家的孩子最愛做的事,便是看書了。另一件我聽過的事,是議員余若薇在訪問中說過,她小時候沒有什麼事做,所以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用來看書,現在回看,也沒有覺得多大問題。這兩件事令我想到,愉快與否,其實是一個主觀的感覺,因應當事人的認知而得出,並不在乎於身處環境和所做的事而得出的必然感受。 很多大人見到別人的子女入學,首先便問讀書是否辛苦,每天有多少功課,跟著如果聽到功課很多,便會說孩子辛苦了。但是有否想過,如果孩子是喜歡做功課,每天越多功課,孩子便越喜歡,越覺得有挑戰性,亦更有成功感。所以我從來不會因為小朋友的功課多少,而說孩子辛苦了,反而我會說,有這麼多功課,一定很好玩。如果有讀者覺得我這樣說是口是心非,我便會說,既然這孩子已在那學校就讀,功課多少已成定局,為什麼不讓這孩子做功課做得開心一點,反而要去肯定孩子去想做功課是苦事,是辛苦的呢?是想令孩子對父母和學校反感嗎?

現今的孩子覺得讀書不愉快的原因是,家長跟他們說如果不努力讀書,將來便會做乞兒,所以讀書只為將來不用做乞兒吧,另外,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功課成績的要求,令孩子用了很多時間在學業上,例如功課做得不好,得重做又重做,所以學習便不再是樂趣,親子之間也沒有了快樂的時光,如此便渡過了寶貴的童年。

家長有否想過,如果子女由小開始便以學習為樂,以看得書多為傲,以自己努力的學業成績為榮,家長大概不用費那麼多氣力去令自己子女看書了,子女既然是愛做功課,他們必定盡快和盡力做好功課,那家長不是還可以有親子時間,也不用傷了親子感情了。孩子對身邊事物的看法,都是從大人那裡學過來的,所以如果大人從子女年紀小的時候,便教他們看書是好,亦以身作則去看書,孩子定會學到看書是好的;到子女入學後,家長先不要要求子女一開始時便做到十全十美,讓子女自己做,開始時必定做得不太好,跟著鼓勵孩子用功一點,孩子定會得到較好成績,家長在旁鼓勵和肯定,孩子定會學到努力之後得到成果的因果關係,他們既想繼續得到別人的鼓勵,定會繼續努力下去吧。

我想,香港的家長,大都很怕自己的子女落後於其他孩子,所以一開始便以一個很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子女去達成,例如做得不好,便要求孩子去改正,做到完全沒有錯才交功課,如果達不到,便用強迫模式去迫子女達成,而子女開始時也真的可以達成,但是當家長發現,如果家長不以強迫模式,孩子便又不達標,結果是家長要長時間去以一個高標準來要求自己子女,子女便長時間以達到父母標準為苦差,孩子不知辛苦讀書為何,只想到可以逃避的話便逃避,所以如果不是別人的要求,他們也不會想到要做得很好。其實,學習要有成功感,是看到自己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好成績,得到別人的認同和賞識,而不是自己因為別人的要求下而達成某標準,得到高分而開心,因為孩子心裡很明白,原來得到高分,是因為有大人在旁監督,如果只是自己來做,肯定得不到高分。

亦有家長會覺得,如果自己的孩子可以在功課上得到好成績,學校的老師便一定喜歡自己的子女,但是其實老師可以很容易知道學生的表現是家長迫出來,還是靠自己的努力,例如簡單的在堂上突然考一考孩子,如果孩子不加思素,答錯問題,但是相類似的題目,在家卻可以完成,老師很清楚學生只是在家長或補習老師的幫助下做得好功課。另外,如果學生能做到功課的方法,例如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老師教的不同,老師很清楚知道,學生背後定有高人指點,學生的表現也不是老師自己努力教學所得來,所以老師也不會真正的喜歡這個學生(如果真的要說老師會對某些學生較喜愛),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那些在自己教導下,見到學生可以學懂自己所教的東西,而且有明顯的進步的,老師便最有成功感,也最喜歡教這些學生。

可能,家長(甚至是學校的老師)太想學生可以在短期內便達到高標準,所以也沒有機會給孩子去明白自己努力是會有成果的,便強加力度去幫子女,我相信是有部份孩子是接受這做法的,也真的可以持續下去,但是我想更多是對學習反感,到畢業後,也不想再拿起書來看。家長,可以的話,給孩子一點時間去適應,讓他們見到自己的成果,自己去為自己的學習負責。當孩子可以自己對自己的學業著緊,他們定會自己去做,而不須父母施壓了;喜愛學習,他們就算真的面對很多功課,也不會覺得是苦事,反覺得是對自己的挑戰,如此,這孩子不論在任何學校就讀,是主流或國際學校模式的,都可以讀得開心,也不會有什麼失去了愉快的童年了。家長如果認同,可以從孩子年紀還小時,便灌輸看書是好玩的,是很有樂趣的,是可以學到新知識和別人分享,而努力去學習,自己便可以得到成果,家長在任何時間都不加強迫,孩子便會讀得開心,而且最終會學有所成。

Thursday, October 21, 2010

制度病了,家長可以怎做?

近日我所寫的文章,大都是在說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家長看完之後,不論是否明白和認同,也得參加這個遊戲。那麼究竟可以怎樣去做呢?

我想首先有些家長是很想子女入名校的,尤其是中產或以上的家庭,那便要有心理準備,在幼稚園前便已開始培訓子女,讓子女可以先入到名幼稚園,跟著再繼續培訓子女可以考到名小學,跟著名中學下去。至於如何培訓,也許家長已知道是那些了。沒有經濟能力的,也許便要靠用名校校區的地址去參加派位,而入讀名小學之後,也要有心理準備要不斷的陪同子女讀書,因為中學大都不是一條龍,所以必定要有好成績,才能保證可以升上名中學。

至於子女入讀不了名校的家長,也不要以為在非名校,功課便會輕鬆,因為學校想(其實家長也想)學生可以得到好成績,為的是入band 1,所以課程必定深,功課必定多,因為理論上如果學生是學得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深,他們和其他學校的學生參加同一個評核試,成績定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好,亦即入到較好的band的機會比其他學校的學生為高。所以就算入不了名校的學生的家長,也要有心理準備課程同樣會是深的,他們也要陪子女讀書。

至於不想子女讀書壓力太大的家長,可以考慮一些一條龍的津貼中小學,因為只要成績不太差,差不多可以說必定可以升上中學,如果發現子女的成績好,也可以考慮在升中時選擇其他較出名的中學,否則,升上一條龍中學也不錯。如此,整個小學過程的壓力會比讀一些沒有一條龍中學的小學為輕。

當所有小學,都覺得要教深一級半級時,這深一級半級便成了新的標準,所有小學如果不是這樣教得深,學生入到band 1(或至少band 2)的機會便會更低。所以可以說,只要是主流學校,除非是專為教草根階層或沒有能力讀深半級的學生的學校,家長可以肯定學校將會教深半級或以上,如果現在不是,也可以想像不久的將來,便會有家長向學校反映要教得深一些,學校為了生存,為了收到學生,為了滿足家長期望,也遲早也要這樣教深一級半級。這是一個無奈的現實。

如果不想子女參加這個變了質的教育制度,也許便要得讓子女入讀不受這個教育制度影響的學校,例如國際學校,或簡單來說,是不用參加本地公開試的學校,因為只要最終要參加本地公開試,什麼學校也得在中學階段(甚至早至小學階段)催谷學生,多做重覆性練習,讀天皇補習,才有把握學生可以考得好成績。我的意見是,不要相信在一些到最後要參加公開考試的中小學,可以怎樣靈活教學,愉快學習,也許開始時是可以的,但到開始備戰,學校也只會催谷下去,家長也會要子女放棄所有非學術有關的課外活動。又或家長得接受其子女,因為不是接受不斷重覆的操練,所以他們子女的公開試成績不會是很「標青」。

我自己會慶幸自己女兒可以入讀蔡繼有學校,既離開了這個病了的教育制度,可以培養她喜歡閱讀,培養她的獨立思考和自顧能力,在家中,不用不斷的和她去操練測驗考試,傷了親子的感情,讓她有一個較愉快的童年。到她完成了十二年的課程,我相信也必定有大學會取錄她,不論是本地或外地的大學,還有,至少她愉快的童年,便已成為她一生中面對困難背後的動力。

Wednesday, October 20, 2010

教育的反思

最近經友人介紹,在網上看完一集「香港貧窮問題系列-世襲」,因為自己也經歷了為女兒找幼稚園和小學階段,也為女兒的教育思考了很多,所以我一邊看,一邊有很大感觸,另外,我又發覺我很多在這個部落所寫的東西,都在這一集中見証了,不感到高興,只感到無奈。如還沒有看過,可以在這裡看。





在這一節目,我看到以下這些:
  1. 節目開始時,那父親說兒子寫字寫得不好,為的是怕老師可以扣分。我想,學習是這樣嗎?學習是要明白道理,而不是因為因為要拿取分數,家長要子女改了又改,我想反而應要培養子女對自己的工作有要求,他們將來有需要改,他們自會去改。另外,親子時間是這樣渡過嗎?不見得那兒子讀得開心,到節目最後,孩子說很有壓力,孩子的成長應該是這樣嗎?
  2. 梁錦松是當年開綠燈給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到今天也要去玩這個遊戲,我覺得是一個很大的諷刺。鮮魚行的校長十年前還在教育局時,他只是中層官員,也想到梁錦松的教改是有問題,但是他的上司直到梁錦松,也許也不是香港教育的用家,所以他們所定的政策和現實不符,難道這些官員是沒有自己的意見?難道便是香港的官僚制度使然?難怪香港的家長很怕自己的子女成為白老鼠。他的母校是英華,但是他為他的兒子申請入讀男拔,這明顯表現出家長對學校之間,是會覺得某些學校是比某些學校優勝。如果英華不是轉為直資,他兒子可以入讀英華的機會很大,但不知他會不會這樣做呢?不論是身份多高,身家有多少,到子女申請入學,也得靜靜的坐在禮堂裡,去聽校長說話。
  3. 看完整個節目,從來沒有家長說某一間學校是怎樣怎樣懂得教孩子,總之學生入讀了名校,便一定是好。而之所以好,那些男拔畢業生亦明言,是為了兒子可以有更好的人脈,到出來工作時,顧主會看他是男拔畢業生而另眼相看。(這點我有點懷疑,因為除非是大公司,否則顧主只會想到,能否留著這人,和能否「洗得郁」這人。)
  4. 直資學校,實際上是抹殺了所有沒經濟能力的學生入讀的機會,令直資學校成為貴族學校。社會上的階級,因為直資學校的設立,沒有經濟能力的學生不能入讀,現在的階級便會重複到下一代。教育的本質已變。
  5. 節目中的一位母親,每個月的課外活動費用便已一萬,加上每年的遊學,和到外國讀大學,十年便已預算要用三百多萬,說她讓兒子出生,對兒子的教育是要負責任,不能馬馬虎虎,天生天養。我想,每個家長都有自己的價值觀,那母親覺得每個月用一萬在不同的課外班是合理,才是負責任家長,這才是子女應得的教育。子女的成長,尤其到將來的成就(單單怎樣定義成就已不是一件易事,每個家長也可能有不同的演譯),是很難量化的,根本不能去衡量今天所付出的金錢,和子女的親子時間等等是否值得。
  6. 梁校長說了一個事實,要打做名校其實很簡單,只要將課程(尤其是英文)教深一級,給學生大量的功課,家長便會覺得這是好學校,湧到去讓子女入讀。我見到的是,就算是要交學費去讀的直資學校,就是因為知道是要教深一級半級的課程,也在所不計。我曾想過,因為在每一級都是教深半級到一級,難怪幼稚園和小學,可以選擇的話,也要去收大仔大女;他們比細仔細女平均大了半歲,心智剛好可以教深半級,有家長特地讓子女遲一年入學,跟著子女去讀深一年的課程,其實和子女用正常年齡入學,讀正常深度課程,實際上是一樣的。
  7. 節目最後,有位母親說,她會在子女有問題時提點他,要給他最好的預備,為的是要他將來在人生遇上難關時可以渡過。但是要渡過人生之中的難關,不是現在在學校所學的任何學問(如果是,那早一年學和遲一年學有什麼分別呢?),而是個人的素質,包括情緒智商,毅力,恒心,努力,決心等等,這些都不是只能在直資私校裡可以學到的。另一個男拔畢業生家長對兒子說,可以在運動中學到永不言敗,我想他兒子也不必一定要在男拔學到吧。
  8. 回看家境不好的那女孩,學習環境很差。(父母沒有經濟能力而去生孩子,暫不要去討論這年老父母是否合理,怎說也好,也不是那女孩的問題,她理應可以享受到和其他孩子差不多接受教育的機會。)但她求學的心,絕對不比家境好的學生差,而且她更有原動力去讀好書,改善自己和父母的環境。相比有經濟能力的家庭,他們可以為子女每一科找來一個補習老師,這女孩便得付出更大努力,也希望他所住的校區,有好官津學校可以協助她學習成長。
看完這一集之後,我想也許不要再問家長怎樣去為子女安排教育,其實簡簡單單,老老實實的說,同是讀書,不是讀一間出名的學校,比讀一間普通學校好嗎?要交學費?既然名校是比普通學校好,普通學校是免費,那麼讀名校交學費也是應該的。同是同一年級,自己的子女能懂得比其他同級的多和深,不是更好嗎?也許這些已是最好的答案了。梁校長用「好陰公」來形容那些傳統名校轉為直資,他們或有他們的考慮,但是從整個社會公義角度來看,我也有這種感覺,覺得他們很不公平,難聽一點說,他們很自私。

Monday, October 18, 2010

家長主導學校教學模式?

為著女兒的學習成長,帶女兒到不同的地方參加興趣班,送女兒上學放學,和寫了這個部落,讓我認識了很多不同的新朋友,有些是曾見過面的家長,有些是在網上認識的,大家都是關心子女成長,所以走在一起時便都高談闊論,子女成長的每個環節都是我們所傾談的項目,互相交流,其實對我來說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上星期,在興趣班認識的一位太太打電話跟我傾談子女升小一之後的近況。她兒子入讀了沙田一間直資一條龍無宗教背景的小學,免了升中時再要為兒子找學校的煩惱,而學校的教學模式,根據學校概覽,這學校是以國際學校模式進行教學,並盡量減少考試測驗,校舍很大,所以我想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既是國際學校模式,校舍又大,學費又不貴,子女應該會讀得很開心,所以也有很多家長讓子女考這間學校。

這太太跟我說,在最近一次學校家長會裡,有在學的學生家長,態度很差的當眾說學校所教的課程很淺,小一的某課程應該要教什麼什麼。而學校有見及此,也直的開始加重了功課量和課程的深度。而校長亦說,學校會先重視學生的成績,其次再考慮學生的其他方面的發展。她說,家長在讓子女入讀這學校時,不是已經清楚學校的教學模式嗎?學校不是填鴨死谷,而課程不比其他學校深,不是早知的嗎?為什麼在子女入讀之後,卻向學校投訴,說要如何如何去教,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和方向。而我卻想,那家長最初帶子女去考這間學校時,態度不是這樣吧,為什為現在子女入學了,態度卻可以這樣差,真的是把自己看作為顧客,把學校看為提供服務者?

這己不是第一次我聽到有家長說,其學校的其他家長向學校投訴課程,要學校改教學模式。我在海外回流香港的友人跟我說,他最初回流時,讓兒子入讀一間國際學校,原來學校有一半的學生都是香港人,在入學之後,有學生家長便向學校「反映」,說學校所教的中文程度很淺,也許學生家長明白將來中文語言能力,是和英文語言能力同樣重要,所以家長想學校可以把中文的課程教得更深。對於本地學生而言,他們自小也是說廣東話,看中文電視等等,所以中文課程深了,他們完全沒有多大問題,但是對於那另一半外國人的子女,也包括我友人在海外出生的兒子,便覺得很難,完全跟不上,所以結果是很多外國學生和我友人的兒子,都離開了這間國際學校,友人的兒子轉去了英基,老老實實的讀國際學校。

我想,香港有那麼多學校,每一間都有其教學模式和理念,有些學校重視學術,有些重視思考啟發,有些重視德育培養,家長在讓子女入讀前,真的要認同學校的教學模式,想象自己的子女入讀這學校後的情況,是和自己心中所想同符,不要不加思索,或只看校舍大小,學費多小,便先讓子女入讀,之後才去嘗試改變學校的教學模式。如果每一個家長都是這樣,結果是香港所有學校,都只得幾種主流教學模式,再不是什麼百花齊放,家長學生有很多選擇。

學生讀什麼學校,都會有日考公開試,再以公開試的成績去考大學,讀完大學某一學科,其實所有畢業生所懂得的都是差不多,大學的成績主要看學生是否主動學習(這又要看學生在中小學是學會怎樣學習),到時,沒有補習班吧,全要看學生自己了;所以家長要去想,他們期望子女在這個中小學階段是怎樣渡過,和在這階段,在學校和家長的合作下,培養了子女什麼的品德、思考模式、學習能力、性格和價值觀等等。而在選擇中小學校時,是要去找和自己期望相符的學校,而不是去改變學校,否則,到最後失望的,是老師、家長和學生。

Wednesday, October 13, 2010

教會學校

我是一個基督徒,所以在為女兒選校的時候,也會考慮學校信仰的問題。經歷了為女兒找幼稚園和找小學的階段,對教會學校也有很大的感觸。

香港的教會學校,即主要是天主教和基督教,而天主教是香港最大的辦學團體,我以前以為只得一個天主教會(即羅馬教庭在港的支派),如瑪利諾的天主教會,但原來不只一個,還有其他修院會,例如喇沙和聖約瑟的喇沙會,和德望學校的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而基督教方面,在香港則有很多不同的大小教會,最大的也許是傳統的聖公會,其他例如宣道會,禮賢會,崇真會,浸信會等等。對要為子女報小學的家長來說,最想知道的是自己的教會是否可以拿到五分宗教分,我不知天主教方面是否可以互相確認其他修會的教徒身位,但我則知道基督教方面是不會互相確認其他教會的教徒身份,例如如非聖公會教徒,申請協恩也不可以得到那五分宗教分。至於是否應該互認,又或應否在申請小學時考慮宗教,有很多不同的意見,暫不在此詳談。

在網上找到一些資料,原來香港有一個名為「香港補助學校議會」,由廿二間間歷史悠久的英文 中學所組成,而這廿二間學校,亦被人稱為傳統名校。我在學校概覽找到這廿二間中學的資料,再找和這廿二間中學接龍或直屬的小學,有興趣的可以在這裡看:香港補助學校。跟據這些資料,我有以下的觀察:
  1. 大部份這些中學和有關小學,大部份都只是直屬關係(即只有八成半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升上中學),意思是學生不能以為一定可以升上中學,他們一定要達到某個標準,例如在學校的前八成半學生之內,才能有保證升上中學,而中學亦都放心一些成績不好,或有問題的學生不可以由小學直升上中學。以此比例,要成為前八成半內的學生,壓力應該不大,如果不能進入前八成半內,也許這學生是不適合這學校了。只有三間是一條龍,男的有英華和男拔萃,都是基督教直資的,而女的則只有聖瑪利,是天主教和津貼。

  2. 對於想以派位入讀津貼名校的,完成中小學課程,男校有:聖若瑟、香港華仁,喇沙;女校則有:聖心、嘉諾撒聖方濟各、聖瑪利、聖士提反,瑪利諾、瑪利曼、聖嘉勒、協恩、聖保祿;男女校則有:循道。(以上粗斜體為基督教學校)由此可見,如基督徒父母想堅持兒子入讀基督教學校,而又想經派位享受免費傳統名校(只指這廿二間學校),其實只有循道(那麼父母是循道會嗎?);如果為女兒找這些名校,港島只有聖士提反,而九龍則只有協恩。當然,可以經派位入讀不等於可以完成整個中小學課程,期間得跟得上學業成績。

  3. 拔萃女小學在學校概覽上沒有寫任何的相關中學,尤其是拔萃女書院,不知是他們真的沒有任何關係,還是沒有更新。如果真的沒有任何關係,是否所有女拔小學的,都要參加升中派位而沒有任何優先入讀女拔萃中學呢?也許要中學方面來認證。

  4. 相關的中小學的學費模式可以不一樣,例如聖嘉勒女書院是津貼,但其相關小學是私立的。但大部份的中學和小學都是同樣的學費模式(是政府規定嗎?要再找資料認證了。)
對於基督徒,我會想,難道教徒不付出學費,不去參加升小學面試,為什麼基督教傳統名校給基督徒入讀這類傳統教會學校的機會是那麼小?(我得重申,我不是說讀這些傳統名校一定比讀其他官津好,只是在說入學機會而已。)基督教名校又是否把不能付出學費的學生拒諸門外,只接受有能力付出學費的學生?所以當我看到新聞報道有天主教學校堅持不轉為直資,為的是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機會可以入讀(是否有能力讀下去是另一件事,但至少有這個選擇,有機會可以入讀,和有學習能力的學生入讀後,真的可以免費的讀下去,完成他們的學業),我也得對這些天主教會致敬。例如我看過喇沙和聖若瑟的辦學團體,喇沙修士會,他們成立的目標便是要向貧窮的人提供教育,所以他們堅持不將學校轉為直資。亦即是說,明眼人是看得出,部份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實際上只令學校可以選擇取錄的學生,亦間接把家境不太好的學生拒諸門外。根據有關直資學校的資料,直資學校須要把部份收到的學費用作助學金,令家境不好的學生不會因為學費問題而不能入讀直資學校,但是直資學校的取錄面試過程(例如簡單如英文對答),已把沒有額外金錢讓子女讀英文班或入讀有外藉老師為班主任的幼稚園(多為國際幼稚園,不能用學券)的學生在面試時除去。最多只能說令已入讀的學生,在父母經濟有問題的情況下,都可以靠這些學校本身的資助完成學業。

直資學校的設立,和津貼學校轉為直資學校,是一個錯誤的政策,對草根階層而言,是令沒有能力的家庭更加沒有選擇,對中產而言,亦不見得多了什麼選擇;我不能將責任全推在辦學的教會團體之上,因為我想政府多年來,是用了很多威迫利誘的方法,例如如果不轉為直資,學校便不可以選擇教學語言,去令津貼學校在保障自身教學理念,甚至是生存空間時轉為直資。

香港的教育制度是向正確的方向走,還是越來越迷失,也許要再過數以十年後,讓這一代的學生完成了中小學和大學畢業後,才能看看這批「出品」來檢討現在教育是否合宜;希望不會好像母語教學,過了大概十年之後,才走出來說有問題再走回頭路。有能力的家長可以做的,便是用自己的資源,根據自己對將來世界的理解和期望,為自己的兒女找一條較為理想的教育之路,讓他們可以到時生活得好一點。

再回看很多基督教學校,尤其是有名氣的傳統名校,一間一間的為求自保,轉為直資,只能暗罵香港就是一個現實的地方,就算是教會,也得保得著自己學校的名聲(入學學生和畢業學生水準),才能再談甚麼教育理想,反正最草根的學生總會有官津學校取錄教育,教會便美其名提供優質教育給中產家庭,也算是在教育上的貢獻吧。但想深一層,草根需要教會帶給他們福音和幫助,比中產需要教會來教育他們的孩子更甚,為什麼這些教會學校反而大都照顧有能力的中產家庭,令傳統名校變成中產或以上的學校,拒諸草根學生於門外,令這些學校更加變成貴族學校?

世事如此,只能說聲無奈。

Friday, October 08, 2010

教育的支出

現在孩子出生之後,有家長會為子女成立教育基金,甚至買保險,這些基金保險說到十八歲時,便會有一筆金錢可以拿到,跟著便有家長想到可以用這個方法去儲錢,作為子女讀大學時的費用。家長經常說一個孩子便得用父母四百萬,也許很多家長都聽到子女到外國讀大學,便已要用超過一百萬了,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便要開始儲錢了。無論如何,儲錢是一個好習慣,但是否一定要用這麼多錢,才能讓子女讀完整個大學課程呢?另外,支持學生完成大學課程,是不是一定是父母的責任?我想,大部份中產以上的家長也是這樣想,但是實際是不是呢?如果父母在子女完成大學前,經濟出現問題,學生不能完成大學,責任便是要算在父母的頭上?我想,不是這樣吧。

香港在回歸之後,政府為了推行知識型經濟,所以便推出增加大學學額,雖然政府投放在大學教育的錢是多了,但相信增加的金額比增加的學額少,所以大學教育的支出都回到學生和學生家長身上,跟著每個都在說,大學學歷已是基本要求,所以家長亦順理成章的覺得自己的子女一定要完成大學課程,教育的責任才完。我自己的想法是,當社會上的人大都是大學生是,大學生已不足以成為謀生的條件,從另一個角度,有沒有大學學歷已差不多了。當然,對於某些專業來說,例如醫科,工程等等,大學教育是進入這個行業的必經之路,但是對於其他大部份的行業來說,只要有心,都可以由低做起,亦可以自行報考相關資歷,例如會計,律師,資訊科技界當中的大部份資歷。另外,如果家長能力不許可,學生也可以在職時在工餘進修,例如公開大學便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制讓在職人士進修,拿取相關的學歷。在職人士,可以用收入來交學費,而沒有經濟收入的,也可以向政府借錢交學費,所以其實學生本身,其實已有能力去支持自己讀大學,現在只是大部份家長都覺得應該是家長供養子女的其中一個責任。對於大部份中產家庭,子女在香港讀完四年的大學課程,學費便是二十萬左右,如果家長再慷慨一點,給子女零用錢,相信對大部份中產家庭來說,相差也不多。

我會想,如果學生是有心有能力去讀書,而父母有能力的話,幫子女交學費和給他們生活費,可以讓他們專心學業,實在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子女是無心向學,又找不到工作,父母也許會一湘情願的覺得,子女找不到工作是因為學歷不夠高,所以便出錢給他們上大學,甚至讀碩士等等,其實是將問題推後,也許早一點給子女去社會闖闖,辛苦過後,他們才會明白學歷有時真的是需要的,而工作就比上學好得多了,到了他們明白之後,也許會珍惜可以讀書的機會。對於家境不太好的家庭,也許要坦白的對子女說,父母沒有能力去支持他們讀大學,但是他們可以向政府借錢,而他們也可以靠補習來賺取他們的日常生活費,令他們更珍惜學習機會。

在香港,現在一般來說,一年的學費是近五萬,所以讀完三年大學是要十五學費,生活費也許和讀中學時差不多吧,所以如果家長以供子女讀完大學學士課程為己任,那麼三年的大學課程便已是近二十萬了。首先,因為大學的學額增加了,所以可以入讀的學生人數多了很多,而簡接卻令學生的質素下跌;從前,香港實行精英教育,可以入讀大學的人數不多,而當時大學亦只得兩間,政府對大學教育的津貼不多,但是現在可以入讀大學的人數多了,政府卻不是按比例增加津貼,所以經濟的負擔便得由學生或實際是由學生家長負上了。(現在由三年大學改為四年大學制度,從某個角度來看,便是將以前的中七,由在中學讀變成在大學讀,對學生來說,不用再對某些學科讀得很深入,但是從經濟上來看,這一年的教育,便由中學變成了大學,支出是多了,亦即由學生和家長的負擔亦多了。)

近日在大學裡,遇上越來越多的內地來港的學生讀書,由學士到博士都有。我上網找,原來早在幾年前,香港的大學已經在內地招生,如果內地生可以入讀香港的大學,大學會提供助學金,另外,在香港讀完三四年大學,如果在香港再工作多三四年,居港滿七年,他們便可以申請香港的身份證。我跟在大學裡遇到的內地學生談過,他們說如果成績好,可以考入中文大學,中大的助學金足夠支持所有學費,而他們只是要支持自己的生活費,如果成績不足以考入中文大學,也可以考入城市大學,但城大的助學金只足夠支付部份學費,學生要支持餘下的學費,每年便是三四萬港元。在內地教育網站看到學生的留言,香港的大學在內地的收生標準,是和清華,北大等內地最高學府差不多,亦即如果學生有能力考入內地這些名大學,其學業成績便足以到香港的大學就讀,對於一個內地學生,他們便會想如果可以免費在香港讀大學,又可以在中國這國土上最國際化也(似乎)最先進的方地學習,也是一個新的體驗,便會考慮來港讀大學。當然,他們自己亦會考慮,可以在內地最出名的大學讀,他們在內地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所以他們也有不來港讀大學的理由。

至於在大學作研究生,大學便一定會提供助學金(否則,內地學生便會回內地進修去),金額除了足夠支付學費,還足夠生活費;我便認識一位內地生,他拿了助學金,交了學費,除去了宿費和生活費之後,他還可以儲到錢帶走。我不是覺得他們拿走香港人的錢不公平,因為他們在學時也會對大學大貢獻,我只是覺得,如果一個學生能考得好成績,就算是內地學生,他們在香港,便可以找到免費的大學教育,那麼香港的學生呢?

現在香港的大學學額增多了,所以可以在大學就讀的學生便多了,亦即學生的成績便更參差了。大學為了可以招收高質素的學生,所以大都以金錢來吸引學生,例如學生入學時是拿了好成績,便可以得到某一個金額的助學金,也許已經足夠支付學費。另外,香港也有很多不同獎學金,只要成績好,是可以得到的。

香港學生主要的留學國學以英、美、加拿大、澳洲為主,就以英、美和加拿大來說,也許全自費去讀,便得用上一百幾十萬了,而且不得在當地兼職;而據說,在澳洲留學是可以兼職的,所以負擔是可以輕鬆一點。其實找一找資料,發現原來有些國家是免學費的讓留學生學習的,例如德、法、和瑞典,但這些都不是香港學生的熱門留學國家,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那裡不是以英語為主的國家,學生要先學好當地言語,才能到那裡留學去,而近來我找到網上資料,瑞典開始有以英語為教學語言的大學課程,所以如果要去留學,又不想負上沉重的經濟負擔,家長其實可以考慮讓子女到這些國家去留學;要多學一種外語?那不是更好嗎?至於那裡沒有親友照顧,擔心子女的生活?其實可以去留學,子女也都超過十八歲了,絕對是有能力去照顧自己,而且香港學生主要的留學國家,反而是有太多中國、香港等華語的學生了,用外語的機會反而不多,亦沒有心去真正感受外國的文化和民情。所以去一些冷門的國家去留學,其實也許是一件好事。

另外,可能又有家長會覺得,如果所讀的大學不是英、美、加拿大,所讀的學位在香港是不受認可的;首先,在香港那些人會理會別人的大學是否認可,便是如果再深造下去,本地的大學會看考生是讀什麼大學,另外,如果是考政府工,也許他們便有其認可大學的清單,其實除了這兩種人之外,只要是大學畢業,除非所持的是很出名的海外大學,大部份公司也不會理會是什麼大學了,到了入職之後,也許這一生人也不會再用上那份大學畢業証書,那麼,為什麼要那麼計較是否英美大學呢,尤其是那些學校是免學費的呢?

這個世界已走上了一條知識型或高增值的路,而高科技和創意為經濟最大的支柱,而這些東西背後,便是專業人材。所以我覺得眾多國家都在吸收高質素的人材,或可以吸引到有潛質的人去他們的國家,所以吸引留學生便是其中一個方法,只要有好的成績,是人材,這些已發展國家都會歡迎這些人去讀書,例如以獎學金去吸引他們,跟著希望當中有些會留在這些國家工作,回饋國家,讓他們移民定居。換句話說,只要學生的成績好,便不愁沒有大學取錄,甚至不用付出高昂的學費。

至於怎樣才能得到好成績?我想,不是要在中小學階段要父母陪伴在側做功課,幫助溫習等等,而是要學生本身喜歡學習,語文能力好,閱讀能力高,又有獨立思考能力,到中學要準備考公開試時,學生便會主動地去學習,自發地溫習,這樣他們的成績才會好的,亦更容易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

Wednesday, October 06, 2010

對蔡繼有學校應有的期望

今天女兒在學校有課外活動,沒有校巴接送放學,所以便得親自到學校接女兒放學,在校內遇到女兒的班主任,傾談了一會,也有提及蔡繼有學校的家長對學校的期望。

我對老師說,我聽到有蔡繼有學校的家長,不太習慣子女在學校就讀的情況,尤其是學校的功課量和程度。相信老師也不斷的聽到類似的意見,所以她說,肯付出這樣學費讓子女入讀蔡繼有的家長,大都在子女入學前調節自己對子女學習的期望,子女在這裡學習,是希望他們可以在愉快中學習,學習去終身學習。跟著我說可以在愉快中學習的原因,其中可能是因為這裡的學生不用考會考,否則,老師根本不是就著會考來教導,這裡的學生如果參加會考,成績也不會好。老師也認同這點。(蔡繼有學校的學生,不是不用考公開試,只是考國際文憑而已,而學生由第一天在這裡學習,便已是朝著這個方向學習了,所以對考國際文憑的培訓反而是充足的。)

跟著兩個非公眾假期的星期六,學校的課外活動都暫停了,原因是校舍用作小一新生面試。我覺得,小朋友在面試的表現,有多少証書,琴棋書畫懂多少,現在已不能改變,反而家長應問自己,想子女入讀這間學校的原因,是因為什麼?是因為口碑好?是因為想多個選擇?還是家長真的明白這學校的教學理念,和認同學校整個學習和考國際文憑的過程?我想家長會為子女報考這學校,也會想子女可以考得入,至少將來也可以多個選擇,跟著為了考得入這學校,怎樣也會去看一看學校的資料,就算不太理解或不太認同學校的理念,可能也會勉強自己去(暫時)接受學校的理念。我的建議是,如果家長的期望是子女每天放學後有一份接一份的功課,父母放工後則要陪子女一份接一份的對功課,學術程度又比其他學校同級的深一兩級,家長便不要讓子女入讀這學校了;否則,既滿足不了家長的期望,而如果要子女在課後參加補習班,去令子女追上主流學校的程度,這只會變相令子女同時讀兩間學校,最後既追不上主流,又享受不到在蔡繼有學校的學習過程,白辛苦了子女。

教學模式和學習程度

近日自己不斷有思想有關教學模式和學習程度的問題,簡單來說便是本地主流和國際學校的兩個模式。

之前和由外地回流香港的友人談,他的兒子在外地出生,雖然父母都是香港人,但係中文只懂講不懂寫,回流香港後,因為他兒子的中文程度不及本地同齡學生,而友人亦想兒子長大後回到海外發展,所以一開始便為兒子在香港找國際學校,最後兒子輾轉入讀了英基學校。

友人說,他兒子的中文程度,看著每一個中文字都好像是一幅圖書,要寫更談何容易,所以根本不能在本地主流學校學習,而在英基,學校的課程便剛好符合他兒子的需要,所以很快便適應。至於學習,友人說他兒子每周在學校,都會有一次讓學生在畫紙上隨意繪畫,之後讓學生站出來講解,老師不會說對與不對;而學校每年的家長會,和主流的學校是不一樣的。家長去到英基的家長會,不是去聽老師講自己子女的意見,而是學生在老師父母面前,講述他們在這一年學到什麼,遇著什麼問題,他們又如何解決,又有誰是曾經幫忙的。可見國際學校的模式便是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去發掘他們有興趣的東西,沒有大人在說對不對,沒有大人給子女的範圍,是他們自己去找答案,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香港的主流教學是知識傳遞型,即老師先決定學生要懂得什麼,跟著便按步就班的去教學生,學生在這個模式下,很難突破老師和大人的範疇,而老師教學生的解決某一問題方法,亦先入為主的成為學生採用的方法,如果學生想到用其他方法,老師和大人很容易便會一見到方法不一樣,便已緊張的提示學生不要再想和再做下去,也許這是因為學生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已經沒有空間讓學生去試和從錯誤中學習。當然,這教學模式也有其好處,便是知識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由老師傳給學生,以量為準則,這一定是個好模式,但對學生長遠而言,則很可能會摧毁學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

現在主流學校推行的通識教育,背後理念也是想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思考,是在追上國際教學的模式,是一件好事,但是因為這類學習的成效難在短期內出現,家長不能期望子女可以在通識科可以在短期內有明顯的進步。我希望香港的學生可以得到多些空間,例如時間,去多思考一些學習範圍以外的事物,例如人生、宗教、哲學,歷史、音樂、大自然等等,這些學問不會令學生在學業上有明顯的幫助,但長遠卻可以受用一生。

有時聽到香港的家長,會比較外國課程的程度和本地同科目的程度,除了英文之外,大都在說外國學科的程度,都是比本地的淺得多。但是程度淺,又有什麼問題呢?就好像香港的預科科目,其實是外國大學的教學範圍,香港的學生,就算不是讀那個專科,都要在預科學得很深,但在預科畢業之後,可能一生也未必再用得上。而不論在本地和外地,如果是在讀同一個科目的學士課程,到畢業時所學的,也許是差不多;亦即在外國,學生會在大學裡,在某一科目由基本讀到學士課程畢業所期望的程度。所以只要大學畢業時,可以懂得差不多的知識,其實便已足夠,那麼為什麼要計較學習整個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要比外國的深呢?

Tuesday, October 05, 2010

官津學校再思

上星期,有幸參加了一間英文band 1津貼中學的周年匯演,其間還跟學校的副校長傾談討論,所見所聞對我也有很大的反思。

這間中學位於公共屋村之內,校舍由啟校至今已是二十多年,校舍在當時是標準中學校舍,期間雖經過加建,但是到如今,校舍也許只符合小學的標準了,所以就校舍而言,根本不可跟大部分名校相提並論,但學校苦心經營多年,漸漸成為了band 1名校。這學校沒有如其他出名或新校有自己宏偉的禮堂,所以當晚是在沙田大會堂內舉行,入場費為二三十元,學生家長便可以購票入場觀看其子女的表演。作為一間津校,學生憑成績派位就讀,所以學生的背景可以參差得很大,如果學校的校舍有個很大的演奏廳,而代價是高昂的學費,而真正使用的機會並不多,對家景不太好的學生,這個大演奏廳便成了他們就讀這校的負擔了。所以現在的學校似乎都在鬥大鬥靚,對家長來說,可以有這樣的環境,當然是好,但卻不應給這些物質上的好壞影響選校的決定。

整晚的匯演內容非常豐富,有話劇,有管弦樂表演,有中樂表演,獨唱,合唱,朗誦等等,由晚上七時半直演到十時,中間只休息了十五分鐘。就這一次匯演來看,根本看不出官津學校和直資私校的分別,官津學校沒有宏偉的禮堂,可以在外租用。我不是專業人士,不能說官津的表演比直資私校的相差多少;整晚的感覺是,其他私校有的表演項目他們都有,唯一可以雞蛋裡挑骨頭的是,他們的學生司儀是講廣東話的,而我參加過的私校匯演,例如女兒的蔡繼有學校,學生司儀便只是用英語加普通話,而女兒的是小學,而這官津學校的是中學,就學生語言而言,似乎官津學校的學生難和私校有家長幫助的學生相提並論。當然,另一個原因是,這個匯演只是學校非公開的活動,所以只接待學生和學生家長,而官津學生的家長,未必每一位都可以完全理解以英文或普通話為主的司儀所說的話,所以選用廣東話,也有其實際原因。反而我看到的是,這學校因為是官津學校,所以學生家庭背景參差得很,有部份學生的家景不是很好,那麼他們是否因為家景問題而失去學習樂器的機會,而沒法參加學校這類匯演?

就這個問題,我詢問了學校的副校長。回覆是學校在舉辦這些樂團之前,便向教育基金申請,取了一筆款項買了很多樂器,而學生入學後,參加樂器班時,學校便可以借樂器給學生上課,並可以帶回家練習,學習樂器的費用,學校亦有資助。當學生可以由入學便學習某一樂器,到他們中三時,學校學習樂器的人數,便足夠學校從學生當中選擇合適的學生加入樂團;因為樂團須要有指揮帶領,學校便向外招請指揮,而學生參加樂團時,便要交年費,加上學校的資助,大部份的金錢都用作指揮的費用。因為學校有樂器提供和費用上的資助,所以就算是家景不太好的家庭,也都可以支持子女參加樂器班以及樂團。我會想,如果是家景不太好的學生家長,看到自己的子女可以在這學校,接受免費教育,再可以在一個專業的會堂在台上公開表演,也應感到很滿足。

我又問副校長,學生在應付學業之餘,還能兼顧學習樂器嗎?他告訴我,學校將工藝,音樂以及家政合為一科,而在這一科之內,音樂佔很少份量,主要靠放學後的樂器課代替,而樂團則會在星期六練習。因為選科問題,學生早已習慣一星期回校六天了,所以問題不大。另外,我又問如果學生不是band 1學生,便不可能兼顧樂器了;副校長也同意這點。話雖如此,但可見每位學生,其實真的很忙很忙。

副校長亦向我透露,入學的新生的背景為中產家庭的比例增加了,要解說這點,可理解為band 1的中產比例是越來越高,亦反映中產家庭更有能力令子女達致band 1;另一解說是更多中產願意讓子女入讀這官津中學。考得入直資私立中學,除非是非常突出的名校,其實就配套設施學制、老師同學背景而言,band 1官津學校和直資私校分別已不大。既然如此,直資私校真的要拿出與官津學校不同的地方,例如在培養學生有什麼過人之處,又或再功利一點去看學生在直資私校就讀,和在官津學校就讀比較,所得的好處是否值回付出的學費,如果當家長發現原來官津和直資私校差不多,家長又怎會付出額外的金錢讓子女入讀直資私校。直資私立學校,必定要清楚自己的定位,要令家長明白子女讀直資私校的好處,否則,家長作為納稅人,是天經地意的去享受免費教育,尤其兩者分別不大,到直資私校的對象學生都轉到去band 1名官津學校時,直資私校便會變成主要取錄中產以上而學術成績一般的學生,惡性循環,直資私校也許會有收生不足或只能取錄次一等學生的一天。

Thursday, September 30, 2010

優才學校會考成績的反思

日前,跟友人談升小學選校,期間有提及優才學校,他的兒子也有報考,而他不久前發現優才學校在網上發報了其學生的會考成績,有意見是成績強差人意,友人即對是否讓其子入讀抱有介心。因那時我沒有看過那份會考成績報告,所以沒有多說;之後回家,找到了報告來看,亦看過討論區的言論,自己再細想是什麼的一回事。

報告網址是:http://www.gtcollege.edu.hk/pdf/Others_09-9927_9928_v4.pdf

根據報告,整體以每一個學生每一科來說,有一半以上是相等於C或以上,合格則超過九成,英文科的表現很好,而生物科和中國歷史科的整體表現,比全港的整體表現差;在討論區裡,部分家長對此感意外,覺得是一個大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學生在每一科的表現應比全港的好,取得C或以上的比例也應該更高,如果家長每月付出的學費,優才又強調有拔尖班,換來只是比全港在某些科稍好的成績,是名不符實,物非所值。我在想,這份報告給我什麼的啟示呢?

我沒有去過這間學校,只憑自己對這間學校的認識,來解讀這份報告。報告清楚顯示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中英文都比全港整體高,這和學校基本上是英文中學相符,而通常這類重啟發的學校,都重視學生的表達能力,所以語文較好是合理的。再以科目分類,被家長批評的生物和中國歷史科,一般來說是重記憶的,即考生要記得多而準;而高於全港整體的科目,如物理數學,則較要求學生的觀察和邏輯推理能力,由此看來,優才對學生的培訓,著重學生的思考能力,多於要孩子填鴨死記。另外,我想優才學生的家長,見學校已有補底拔尖班,不會不願也不屑讓子女去讀天皇補習班,學生既無參加主流評核考試的經驗,亦沒有專為學習應考的訓練,成績便因而給比下去,如果事實如此,能得到公佈的成績,也許已經很好了。

我不知以上推測,是否過於自圓其說,自辯護短,自欺欺人。另外,這個報告亦足以令有心讓子女入讀類似學校的家長深思,輕鬆學習,愉快童年,那個家長不想其子女得到,可以學到解難抗逆,當然是好,問題是家長害怕到考會考時,解難抗逆的能力不能輕易測度,但學術成績給別人比下來,卻直接影響考大學的機會,所以即使很多家長想子女讀得開開心心,但基於面對現實,也得讓子女就讀主流學校,催谷子女學業。

這問題我想過,最大的疑問是在於啟發性的教育,是否適合香港主流的教育制度,尤其是它的評核制度。在主流學校裡,整個環境教學都是朝著主流評核方向而去,毫不猶豫,但是對於這類標榜另類教學的學校,在早年任憑它是如何啟發性,如何鼓勵思考,到真正得參與主流評核時,學校家長學生也得乖乖就範,接受現實,否則,公開試貨真價實,家長可以和其他學校比較,如果比主流學校比下去,這類學校也得轉為重視公開試成績,提早催谷,到時什麼教學理念也得放下了。

所以核心問題是,用主流評核方法去評核接受另類教學的學生,而家長和大學最終都是用這個主流準則來評定學生,尤其學生只得一個公開試的成績作參考。因此,這給我的啟示是,如果家長讓子女入讀這類學校(我想至少包括優才,音小,培僑,播道,真道),必須明白學校理應可以給其子女在學術以外的範疇更好的培訓,例如創意、想象力,但學術卻未必和在主流學校接受教育有很明顯的分別,也許在子女畢業時,家長可能發現子女和其他大部分學生在學術以外的分別,學生的得益,已不足為外人道;如果學生只得一個公開試成績,如果成績不太好,也不要期望大學會因為子女在另類學校學習而降低要求,雖然另類學校多重視表達能力,但至少學術成績得到達步進面試房門的要求,家長要小心觀察,在適當時候可能在學術上要幫一幫子女;另一個方案,便是用適合的評核方法去評定在另類學習的學生,例如國際文憑(IB)。所以這亦是我讓女兒讀蔡繼有學校的原因,這學校既用國際學校的教學模式,便用國際學校通用的評核方法來評定學生,這便是最適合了,學生不須接受兩種不同的教學和評核模式,效果應是最好,現時本地大學也會考慮這個評核方法的成績,所以留在香港升大學亦不是問題。除了蔡繼有學校之外,我發現部份另類學校都在準備讓學生參加國際文憑考試,例如真道書院。家長可能要研究國際文憑是否符合他們的期望,和所選的學校是否提供相關培訓。

現時大部份重啟發的學校,歴史都只數年,他們的學生,可能還未曾參加過主流公開試,相信首屆成績一出,如果是差,可能會影響部份家長對這類學校的看法和信心,學校得小心留意這個問題,而家長則可能要接受這類學校看重是發掘其子女的潛質和自信等等,而學業成績未必如主流學校般多操練,如果其子女不能得到最頂尖的公開試成績,要明白這是學校將大部份資源(如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培養子女潛質,這些潛質對孩子一生,可能會比得到很好的公開試成績還重要。家長要抱著適當的期望,或自己有自己的對策,這會比到最後發現事與願違為好。

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學校的課外活動

剛過去的星期六,是學校所安排的課外活動的首日。當天上午,一家便如常的早起,乘巴士回學校去參加課外活動。學校安排了很多不同種類的課外活動,有動有靜;女兒便一下子參加了三項,可以在同一朝參加三項活動,不用帶女兒到處找地方學,真的方便,女兒可以在一個熟悉的地方參加活動,家長又放心,女兒又更加投入;另外,我覺得最好的地方是家教會為家長安排了課程,在子女參加課外活動的同時,家長可以善用時間,學一些在子女出生之後因為忙碌而沒有空去學的興趣,真的很好。最後我發現最值得參加的是聊天聊書班,雖說是班,但內容是家長和校長和老師一起去聊天和談談近來看過的書。

對女兒的興趣班,我從來都是希望女兒可以見識更多不同的東西,而不是得什麼什麼的獎,而就我所見,女兒所參加的興趣班,可能有機會在學校表演,例如開放日或家長會,我覺得已相當足夠,就算沒有表演機會,也不太要緊,最重要是可以接觸到新事物。而語言班,是給女兒接觸一種新語言,可以擴闊她的視野,也是很好。

至於家長班,我則參加了兩個。在學校良好的校舍內上堂,一嘗久違了的學生心情,暫時放下照顧女兒的心理重擔,去享受學習的過程。而我上首兩個興趣班時發現原來在兩堂之後有聊天聊書班,聽介紹覺得內容很有趣,所以便即時參加了;上完兩堂之後便去了參加這一班了。

這個聊天聊書班當天因校長沒有空,所以由主任代為主持,而因為有新一年級的家長參加,所以由一年級家長提問,由高年級的家長和主任解答,雖說是解答,但其實都是在聊天;討論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學校的教育制度和學生的成長,例如有問及學校的評核方法,家長的分享是學校是以平日表現來評核,新生家長見回家沒有東西可以和孩子溫,感到不安,而高年級的家長則說,回到家便不須多看學校的教科書,反而應多看課外書,家長不必擔心。高班家長和主任的意見是家長要學懂放手,孩子的事應由孩子來擔心,家長亦不應過分保護孩子,凡事照顧周到,他們分享一些觀察,家長照顧周到的孩子,依賴性較強,而家長放手的,則孩子會比較獨立。家長亦不須每事代子女出頭,便由學生自行向學校老師交待。高班家長亦重提校長曾說,家長不要讓學生去補習。到聊天室內的家長都是面帶笑容,言談間很輕鬆,也不要為子女學業太擔心。整個聊天過程都很愉快,有說有笑,有茶點飲品享用,又可以和其他家長以至校長交流,很有意思。至於聊書,我則覺得現在任何學校都在鼓勵學生閱讀,但如果只是家長在家時叫子女看書,而自己則在看電視,子女很難明白閱讀是終身的好習慣,可能會以為年紀小,所以無奈只得看書,有朝長大了,便可以放下書本,看電視去,所以家長也應建立閱讀習慣,以身作則,所以這個聊書部分,可幫助家長提高閱讀興趣,而且還有書讓家長之間借閱,妙不可言。

我覺得蔡繼有學校,因為辦學團體是保良局,而又沒有強調學校是採用國際學校模式和不會參加本地的公開試,所以有部分家長不太了解學校的教學模式,就算是家長會中聽過,到真正讓子女入讀時,可能也放不下主流教學模式,心中只想到以主流教育模式的期望投放在子女身上;所以子女入讀蔡繼有,子女應不會遇到任何適應困難,反而家長得調整心態,而如家長對主流教學模式根深蒂固,他們所遇到的適應困難可能比子女更大。

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殊途同歸

跟不同小學學生的家長談他們子女的學習情況,都會發現現在不論在任何小學,只要是主流並且是要經過升中的,學生的功課也都是很多,可以預計到高年級時,學術程度也不會淺,可能和眾多名校相差不遠,或可能更多。

究其原因,是大部分的小學會受到學生升中和家長的壓力,如果教得淺,功課少,相信大部分的家長都會不滿意,怕子女的學術程度不夠深,到升中時給評了落下一個band,入不了好中學,就算子女是就讀小一到小五,如果家長發現自己子女的課程深度不及其他小學,也許已經感到不安,結果是會替子女轉校去一間課程較深的小學,又或會向自己子女的學校反映,要求學校提高學術程度,而想報讀的家長,也會因小學學術程度不夠深而卻步,以上家長的反應,結果都是在推動小學去把課程加深,慢慢變成趨勢,所以不論是怎樣的小學,也難免把課程教得越來越深,功課也越來越多。

對於名校,課程加深,子女跟不上,家長便最擔心,家長自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幫子女追上學業,而非名校或學生家庭背景不會或不能再投入更多資源的小學,學校便得自行投入更多資源,例如補堂和加設補底班,讓學生可以在學習上追上去,只有學生成績好,派位好,學校才有吸引力令更多家長讓子女報讀,要有足夠學生,學校才能倖免於殺校,可以繼續辦學下去,學校才能談什麼辦學理念,否則,如果沒有學生,什麼理念都是空談。

由此可見,家長可以預期就算入不了名校,也不要以為子女入讀其他較普通的小學,子女的學習壓力會低些,相反,學習壓力可能會更大,功課可能會更多。反觀某些小學以及名校都是有直屬、聯繫或一條龍中學的,小學會跟家長說,只要小學畢業生的成績達到某個水准,便可以升上名中學,所以學習壓力可能反而會低些,而壓力不是來自學校,卻是來自父母和同學間的競爭。

所以,不論學生是就讀怎樣的小學,可能結果都是課程深,功課多,是現實,無話可說。

Saturday, September 18, 2010

雜誌介紹讀名校個案

剛看完九月分的親子便利雜誌,內容包括四個子女入名校的個案,講述父母和子女在子女入讀名校,一家人面對的困難和應對方法,很值得有心讓子女入讀名校的父母作參考之用。

簡單來說,名校給學生的壓力不大,壓力反而是來自同學之間,而子女入讀名校之後,亦不會放慢手腳,給子女很多課外活動輔助,所以,子女入讀名校,其實只是一個開始,將來的路還是漫長的。

Wednesday, September 08, 2010

遊學團

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除了知識的吸收之外,最好還可以行萬里路,亦即旅遊,去感受一下不同的風土民情,令孩子明白,他們日常所處的環境,其實世界其他地方並非一樣,他們平日習以為常的生活模式、價值觀、和思考方法,世上其他人卻會不同,令他們知道他們平日的思想言行,只是眾多方法的其中一種,而其他方法其實也可以達到目的,讓孩子可以開放自己的胸懷,不會以為他們習以為常的言行舉止,是唯一和絕對正確的,跟著他們更可以試以其他角度來思考,到他們將來到社會工作,不會太主觀,太自我中心,對事時他們不會立即作出評價和決定,反之,他們會先搜集更多資料,從不同角度去思考,才去做決定。

香港的中產家庭,很多在子女暑假期間都會外出旅遊,因父母平日工作繁忙,很難自行計劃行程,所以大都會參加旅行團,而香港的旅行團行程,大都很緊迫,去到景點都是走馬看花,而旅行團的目標是以消閒為主,對於當地的民情,只能靠當地的導游來說了,內容的長闊高深,只能看團友的運數了。所以參加了旅行團回來的人,可以跟其他人大談外地有什麼吃喝玩樂的詳情,但對於該地的民情,生活形態,思想等等,可謂一無所知,成人工作繁忙,放假散心,可說無可厚非,但對小朋友來說,卻失了一次學習的好機會。

有見在外地旅游可以擴闊視野,很多學校也會在暑假期間舉辦遊學團,也不單是私校,我曾旅遊新加坡時見過有本地的津貼小學在那裡游學,而遊學地點有遠有近;最近見過有報道,說有遊學團到了外地,才開發現那裡接待了很多游學團,所以一同學習生活的大都不是當地的學生,花費那麼大和去到那麼遠,才發現只是和亞洲地區的學生交流,實在物非所值,最多是得了一次獨立生活的機會吧。

所以我想到,如果某些家庭有親友在海外,其實可以試試找外地的親友,看看他們那裡的社區中心又或私人機構,有否暑期活動,性質沒有所謂,重要的是和當地小朋友一同參加即可,價格理應不會太高,子女年紀小,而父毋其中一位有假,又或不用工作,可親自帶子女去,如果年紀稍長,可安排親友接機,寄居在親友家中,這樣做價錢不高,又可以真正領略當地的民情,亦可順道探望親友。我心中想了這樣做多年,待我女兒再大一點,我的工作穩定下來,我便會計劃實行了。

Monday, September 06, 2010

名校的標準

昨天和一位任教名中學的老師談名校,他說他校內有些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因為部份學生在某些科目的成績經常徘徊在合格邊緣,這學生的英文很好,但對於這一學科,學生感到灰心,而家長亦曾和校長商量要放棄這一科,但是在公開試時,卻可以拿到Credit(我想是舊制C或以上吧),所以到最後,學生本身對自己的水準和能力,都感到迷惘,究竟自己在這一科的表現是好還是壞呢?

我聽完他這樣說之後,我想到的是,名校之所以名校,他們便是把每一級的學術標準提高,高於其他普通的學校,對於資質高的學生,要他們跟著和普通學校相同的標準來讀,的確會令他們失去學習的興趣,所以一個較高而切合他們的標準,無可厚非,而報教的學生經過千挑萬選,學校可以選到他們覺得勝任的學生,就算能力比最高資質的差一點,他們背後的父母也可以提供額外的資源來讓學生追上去,所以問題不大。但不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科的成績都一定是非常出色,所以他們可以有些科目的表現不能如其他科好,雖說不太好,但在普通學校裡已是很好,但在這些名校,卻好像是失敗者,成績平平。

對於在這些名校任教的老師,工作可能比普通學校的老師還好,因為學生質素高,至少上堂不用先要管治好紀律,可能已經省回不少時間,之後要教的課程,要教比普通學校深一兩級的程度,其實也沒有任何難度,工作量差不多是一樣的,如果學生真的不明白,回到家中,也可以找補習老師來問,所以也可以追得上去。去到要考公開試前,老師也可以找來大學程度的題目為試題,總之要出得深,實在不難。

問題在於學生本身,如果學生在這些名校的表現,長期處於失敗者的狀況,學生只會感到挫敗感,對自己失去信心。也曾聽過曾在工作上面試一些名校畢業生的友人說,有時一些名校畢業生,雖然他們都是大學畢業生,但他們不肯拿出他們的會考成績單,可以入讀大學,會考成績應該都不會太差,但是對這些名校畢業生,他們卻恥於拿出來給別人看,也許他們會自覺作為名校畢業生,只能拿到一些普通成績,是一種恥辱,但是同樣的成績,對非名校的畢業生已是中上,當然不怕拿出來給別人看吧。也許名校學生拿普通的公開試成績,將會成為他們一生人的遺憾,在人前總覺己不如人,有所保留,對別人永遠不敢提這公開試。

也曾聽過有家長就是明白自己子女在名校學習,便會有被其他資質高學生比下去而失去自信心的情況,所以特地不讓自己子女入讀名校,只讓他們入讀普通一點的學校。在這些學校內,子女可以得到自信心,而自信心將是他們將來一生很重要的個人素質,有了自信心,便會有信心去面對困難,想辦法解決,反之,只會不肯嘗試便先放棄。

以上不是在說名校是名不符實,只是在說名校有其標準,定得高,可以跟上的資質當然高,畢業生當然是質素保證,問題只是孩子的性格和資質是否真的符合這些要求呢?家長又會怎樣看子女在學校的表現呢?記得看過鄧藹霖的書,她說她大兒子入讀喇沙,成績八十五分,滿以為很高,開開心心的去慶祝,怎知後來才知道大部份人都是九十多分,從此便不斷催促兒子讀書,直到發現兒子反感,才醒覺後將兒子轉入國際學校,成績轉好,關係亦轉好,之後亦入讀了本地大學。她是會反省而有能力讓兒子入讀國際學校的家長,而對其他家長來說,他們會否堅持子女繼續下去呢?

我想,對大部份家長而言,名校是一個質素保證,亦沒有特別理由不入名校,可以入讀的,也不會想太多便讓子女入讀,最多是真的不適合時,才想想轉回普通學校吧,另外,由名校轉入普通學校易,由普通學校轉入名校難,這點我完全理解,所以未試過,又怎知是否適合呢?如果有家長說想考某某名校,我想,試試無彷,考得入,亦開開心心的去讀,看到有問題便去解決,最多解決不了時才轉回普通學校,最重要的是,如果考不入,不要在子女面前表現太強烈的失望,這只會令子女覺得自己入讀一間普通學校是什麼的大遺憾,令他們很難融入這學校的學習生活中。

Friday, September 03, 2010

通識教育

也許本地的工商界以及不同界別的人,都對現時教育制度所培訓出來的學生不太滿意,覺得他們不能勝任現在職場的要求,所以教育當局便推出中學學制改革,建議三三四學制,將兩個公開試合並為一個,此外,便是通識教育了。

我覺得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學生更能分析事物,可以獨立思考,期望本地的教育可以追上外國以思考為主的教學模式,原意是非常正確,可惜是本地學生在多年填鴨制度的洗腦後,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已所剩不多了,到高中時才起步,多年來所用的思考模式已根深蒂固,改也改不了,再加上坊間的學店,以追求高分為目標,想象也會以捉題目,背範文,背分析來應付考試,所以通識教育的成效,其實成效存疑,只怕是母語教學政策之外的一樣的改革,出發點對,執行困難,不見成績,只見人罵。

教育當局希望學生可以透過通識科培養分析能力,但是學生和家長的對策是參加補習社的雞精班,取試題,背範文;教育當局看到這情況,定會和補習社對著幹,要令補習社不能輕易便可以令學生拿到高分數,他們可能會出一些補習社也想不到的問題,但結果可能是令考試變得模棱兩可,所有學生都不明白在考什麼,連日校老師也不知怎去教,最後學生既培訓不到分析能力,又拿不到好成績,各方都不討好,最後又再被譏為敗政一件。

以前教育當局提出:求學不是求分數;也許原意便是不想學生和家長太在意成績,希望學生是去學怎樣去學習,培養分析能力,可惜事與願違。香港出生率降低,令學校都受到殺校的危機,為求自保,各學校唯有各自想方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受歡迎程度,所以大都在吹噓自己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課外活動(如音樂、體育)的成績,所以在高中之前,也很難期望學校會著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例如在小四到小六,大部分小學都會著重培訓學生,令他們可以升banding,學生學術成績好,可以考入名中學,才可以保証學校不被殺校;既然如此,又怎能培養思考力?到中學之後,在中一至中三,必定要開始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否則,到了高中時為時已晚。

通識教育是好,但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不會短期內見到成效,以香港普遍家長看重短期成績,他們必不會因為通識教育或相近的活動而放棄學術成績,所以他們會要求子女在學術成績上追上去,那些培訓思考能力的活動,他們未必會讓子女參加。所以,我想小朋友真的可以培養得到思考能力,便要由小時候開始,而環境也是可以容許他們去試,去錯,去反思,而試和錯的過程中,做法和答案便未必符合標准答案,如果學校只以標準答案評估學生成績,而家長又很在意學生在班內的名次,則根本不會讓學生去試,以免他們會錯,因而成績不能名列前茅;如果可以保持學生的好奇心,和不怕嘗試的精神,學生所學的才是真學問,到高中參加通識科時,才能真的運用他們的分析能力去解答問題。

從以上觀察所見,學生跟從現時的主流教育制度,除非家長或學校額外提供思考能力的培訓,而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模式,也要鼓勵學生去作出他們的對答,不要只去思考老師的標準答案,有時更會因此得到較低的分數;否則不能期望學生在高中時可以突然轉變思考模式,所以我讓女兒就讀以國際文憑(IB)為教學模式的學校,便是希望女兒自小可以培養她的思考能力,將來,她可以在社會立足,是因為她懂得思考,而不是她記得多少。

Monday, August 30, 2010

蔡繼有新生家長日

女兒的求學之路,在上星期六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她首次穿著校服到學校去。這天,是新生的家長日。

因為在家附近有巴士可直達學校,所以我們選擇乘巴士到學校去。這天沒有校巴,同車上也有其他蔡繼有學校的新生也一同乘巴士去,所學時也一同乘車離開,在回程上和兩個家庭同車,閒談得知他們分別居住在荃灣和屯門,因為家長日沒有校巴服務,所以家長得自行帶子女到學校去。

到達學校時,根據學校的路標,到達音樂聽外面,看看分班表,便帶女兒去自己的課室去。到課室,將要交的文件交給老師,女兒便坐在座位上,而家長則在課室後面和側面企著。不久,家長和學生便到音樂廳,聽校長的歡迎詞。校長和副校長,一如以往,校長先以廣東話說一遍,之後再由副校長以英文再講一次,雖然副校長的說話很多時都是跟校長的,但是他說得很清楚而且幽默,我想學生也可以從副校長的說話中,學到怎樣去即時傳釋,雖然時間長了,但也是有意思的。

回到班房內,老師便開始派發文件,跟著討論內容,在此不多說文件的內容了。但是感覺是,學校盡量用辦法令所有行政自動化,令到家長,學生以及老師,都可以盡量避免花時間在這些與教學無關的工作上中,我非常認同,例如如果老師可以有更多空閒時間,他們便可以有更多時間放在教學上。其餘安排部份,我想和其他學校也差不多吧,在此不必多言了。

學校安排在星期六來舉行家長日,就是想家長可以親自來經歷子女首天上學的一刻,同時處理教務,也令學生更能安心在這裡上學,是一個很好的安排。當天處理的事務大都有關運作的事,對實際教學關係不太大,要真正感受學校的教學情況,還得要等在開學之後。

Saturday, August 07, 2010

求學不是求分數!?

近日新聞報導其中一個熱門話題,便是末代會考放榜,莘莘學子有人歡喜有人愁,成績好分數高的,可以直升原校,又或可以到熱門預科書院升學,而分數低的,則要到處找學校升學,甚至要去到離島去找學位。跟著看到報上有專欄作家,大罵教育當局說什麼「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廢話,由來,求學便是求分數。我自己看到這情況,自己也曾做過老師,心想,求學真的不應只求分數,但是跟學生這樣說,如果學生真的是這樣相信,到後來發覺現實便是到處都是以分數取人,必定會很後悔相信了大人說的謊話。跟著,我問自己,作為父母,應該如何去看這一句說話,跟子女談讀書升學,又應該如何和子女討論「求學不是求分數」這句說話呢?

還原基本步,學生走入學校,為的是什麼呢?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和學習足以令他們面對將來,在將來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謀生,而細分之下便可以分為五育(德、智、體、群、美)。所以在求學階段,在學校裡學習,真的不應只為分數而學習,如果有東西並不在考試範圍,難道便不教了嗎?如此,學生所學的只會越學越窄,眼光越來越短淺。所以,學生在學校要學的,尤其在中小學,就算不深,也要廣,當學生學到新知識,應同時想一想在生活中可以在那些地方可以應用,而不應只想這知識會不會在考試範圍之內。所以從這個角度,學生在學校學習,大部份時間應該以求知的角度來學習,和學習如何去自行自發學習,不應只看分數,所以「求學不是求分數」是對的。

學生眾多,要客觀地評定學生的能力,不同的考試便隨之而來,考試模式可以與時並進,盡量客觀和公平,例如從考死背改到考思考能力,又例如身體上有殘障的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的待遇(如試卷字體較大,應考時間加長);無論如何,學生也得利用考試,去顯示他們的能力。如果一個學生可以考得好,他須要不同素質的配合,例如天資,背誦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以至個人意志和恒心等等。所以如果一個學生可以考得好成績,他的某些素質必定是有過人之處,當然他的另外一些素質不一定很好,但只要不是真的很差,在大部份情況下都是可造之才。(而現在有些智商極高,但情緒智商EQ很差或自閉的人,則作別論,他們需要額外的幫助。)所以,分數仍然是一個評定某一個人的客觀指標。

亦聽過有些人說,考試高分不一定代表某一個人是好,可能只是因為他懂得考試技巧。我自己覺得考試技巧和表達能力一樣,是將一個人的能力盡量表達出來,是要學習的,最明顯的是時間管理,和在應試期間選問題來作答。所以一個有八十分的學生,如果考試技巧好,最多也只能拿到八十分,否則,可能只得六七十分,但他永遠不能因為考試技巧拿到一百分,所以可以拿到一百分的學生,還是比拿到八十分的學生優勝。

我自己作為老師時,當要教一個新的課題或知識時,我總會先教學生將會學什麼,和那些知識可以在那個範疇用得著,讓學生知道他們不是為讀書而讀書,他們所學的是真的有其價值,在生活上也可以應用。跟著當學生詳細學習時,也可以不斷將他們所學的和生活上他們所見的相對照,學生興趣大些,也更投入,也更易明白。從這個角度,便是「求學不是求分數」。但到交功課和面對考試時,我也得告訴學生範圍是什麼,會用什麼形式來考和評分將會怎樣,這時,他便真的要為分數來努力。

「考試不是求分數」是對的,但是只指學習過程,而不是指應考方面。現在大部份人對這句說話的批評,是基於它是在某情況下不適用,尤其是考試和放榜時。所以我想,學生和家長都要明白,學習便是要面對考試,兩者缺一不可,學習不是求分數,但考試卻只講分數,學生和家長在整個過程裡,要清楚知道那些時間是學習,要學識眾多,那些時間是為準備評核,要跟著考試的遊戲規則去做。

現在香港的教育,最大的問題是,有些人在學習時只講分數,到考試放榜時卻說不是求分數,是自欺欺人了;另外,可悲的是在現今制度下,學生是用了更多更多的時間,用來作為準備評核應考,而不是用來擴闊眼界,認識世界,令人有個感覺是,整個求學階段都是為考試而學習。

Saturday, July 10, 2010

中學教育再思

昨晚有幸和一Band 1英文中學校長同枱晚宴,席間,向校長請教了很多中學的情況。

閒談中,聽說該中學有學生留班,心感奇怪,因為可以入讀該中學的,已是Band 1學生,理應都是精英,他們在小學時,他們的學習能力應該沒有問題,否則入不了Band 1,上到中學後,也應該能有同樣表現,怎樣想也沒有理由變成要留班吧。我便問,是否他們的家庭有問題,令他們不能專心學習,到最後要留班?校長跟我解釋,原來該中學是Band 1英中,但基於派位制度,原來有部份學位是要留給其他校區的學生,本區學生不能爭取的,也許不是很多人想到可以選跨區的Band 1英中,所以競爭不大,而數年前該英中在其他區名氣不是很大,其他區的Band 1學生也不會跨區選,反而其他區的Band 2甚至Band 3的學生報了,可以「幸運地」派到這間Band 1英中。結果是,Band 2或Band 3學生入讀Band 1英中,完全跟不上,到最後便是留班收場。另外,另一個原因是現在只分三個Band,所以Band頭Band尾的學生的能力可以很參差,有一些學生在小學時期,在父母的督促下,中文和數學是跟上了,但英文能力不強,都勉強能入了Band 1,在派位時,同Band學生派位便是講運氣,所以也可以派到入英文中學,但到真正就讀時,學生沒有足夠的英語能力去上課,結果也是跟不上而留班。

從這件事可以得到一些啟發,想到有一些是某些家長的想法,很值得作為家長的你和我去思想。

入讀名校或出名深的學校,便是最好—— 家長得問自己,為什麼要子女入名校?他們對這名校(而多以深而出名)有什麼期望?他想像子女在這學校會讀得怎麼樣呢?他們知否這學校又對家長有什麼期望呢?如果學校希望家長在家也要陪子女溫習,家長能否做到呢?家長其實真的要觀察自己的子女是否可以被催促去做事,包括做功課和溫習,如果子女的反抗很大,其實只會犧牲了親子關係,更會令子女更怕去讀書。如此,倒不如發掘子女的才能,讓他們將來可以有他們在某一個範疇裡有他們的成就,只要他們喜愛那工作,便自然會努力做下去,這樣他們才是真的有他們的工作,他們自然可以養活自己吧。另外,如果子女不是Band 1的學生,勉強入讀,除了令子女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留班,也不能和其他真正Band 1的學生建立好友誼,子女只會怕了上學。

父母都不介意督促子女學習,甚至這是學校的期望,而在督促之下的成績,也是學生的真正成績,有了好的成績,便可以在下一個階段入讀好學校——相信對某些學生而言,父母督促真的可以令子女完成所有功課,而且更一定可以得到高分,而父母用盡方法去幫子女溫習,考試測驗的成績也應該沒問題,但是就算是得到了理想成績,父母有沒有想到如果他們不再幫子女溫習,子女的成績會變成怎樣?如果父母覺得自小幫子女溫習,子女長大後自然會懂得去自發溫習吧,我不懷疑部份這類子女可以做到,但是如果子女是做不到呢?子女會否便不再積極去溫習和學習,成績會變成怎樣呢?如果父母停止幫子女的時候是小學,也許子女還有小學這個階段去摸索,父母還可以在他們身邊鼓勵他們去自發學習,但是如果是中學呢?到了青少年期,父母也許很難改變子女了的想法了,他們如果一開始不積極學習,父母也許也沒有什麼辦法。最後,父母如果在整個中小學階段都是在幫子女溫習,到了考公開試時又靠天皇補習來拿高分,入了大學後,父母一定不可能再幫子女去學習,到時,子女的學習和成績會變成怎樣呢?見到很多大學的學生,也許在中小學是被迫上來的,到了大學,子女都已經自主,他們到了一個自由的環境,父母又理不到,所以他們有部份都會放慢手腳學習;再者,大學的教育,雖然已變了質,和中學更相似,但是還須要學生多點主動去學習,如果學生習慣了中小學階段,需要靠父母來幫忙,這些大學生的成績都不會怎樣突出吧。

好成績便是最重要的——聽過一個說法,現在讀完大學之後,大學所學的知識只可以用五年,即五年之後,每一個職員所應用的知識,已不是在大學階段所學的了。所以家長不要期望子女讀完了大學之後,便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再進修便可以做到退休,以前公務員的制度還有點可能,現在的世界已沒有了這樣的工作。所以,就算學生在大中小學可以得到什麼好成績,可以藉大學的成績找到工作,如果這個學生不是一個終身學習的人,又或是一個不喜歡閱讀的人,他的成就始終有限,如果將來工作上以至經濟上有什麼風浪,相信這個人便會被淘汰去了。所以,成績只可以幫畢業生找到工作,解難能力、學習能力、語文能力、表達能力和工作態度,才是決定一個人的成就高低,反而成績不是標青,但是其他能力是高的,也許起步時是差一點,但是終會追上來的。

與其爭入名校,倒不如多點留意自己的子女,發掘他們的才華,找一間適合他們學習能力,校風又好,又會啟發學生的學校,可能會更好。

Saturday, July 03, 2010

星期二檔案「產子」的啟發

在六月三十日播出的星期二檔案,名為「產子」,探討香港近年嬰兒出生的情況,對於不久將來的教育制度,也有著很大的衝激,值得家長(尤其是有年幼子女的家長)留意。如沒有看過,也很值得在網上重溫。

節目中說到近年因香港的經濟環境轉好,所以很多適齡的夫婦都想養兒育女,令家庭更美滿,出生率是提高了,但另一主因是因為很多內地孕婦來港生產;原來近年內地孕婦誕下的子女,已佔香港出生率的四成半,即差不多每兩個在香港出生的嬰兒,便有一個是由內地孕婦所誔下的,這些在香港出生的內地孕婦子女,出生後不久,便會回到內地自己的地方,有報導是要罰款的,姑勿論如何,內地定必有財力的人可以到香港去生產,尤其是為了超生的家長。

這些父母是內地人的香港嬰兒,相信有大部份的嬰兒在香港都沒有人可以照顧,所以出生後離開醫院,便會回到內地去,這些內地父母心中想到的,是嬰兒可以是香港人,有權享受香港的種種福利,例如醫療和教育,這也是很多內地父母選擇來港產子的原因;在香港沒有人可以照顧,所以絕大部份的這些香港嬰兒便不會留在香港讀幼稚園,因為沒有人照顧,和幼稚園不是免費的。但是可以想像到,如果在這些嬰兒到升小學時,他們的父母也許已經找到人可以照顧子女,又或在安排上已妥善,例如這些兒童是住在深圳,已可以自己過境來上小學,父母便會讓子女來香港上小學。對於一眾直資私校小學,這類的嬰兒沒有接受過小學前的培訓,在內地的幼稚園,英文程度也許不深,很多方面的能力上會給香港本地中產的兒童比下去,再加上有內地口音的父母一同去面試,所以這些兒童很難入讀這些直資私校了。而更重要的是直資私校中小學不是免費,對大部份這些內地父母來說是一個很重的負擔,所以這些內地父母的子女,目標便是全香港的官津中小學了。

不知到最後,有多少這類的兒童會來港讀小學,如果來港讀小學的這類兒童有一半,即在香港讀小學的學生裡,大概每三個學生,便有一個是這類兒童了。 如果有部份香港中產家庭的子女是入讀了直資私校小學,亦即就讀於官津小學的學生,每兩個學生,便有一個是雙親都是內地人的學生。對於北區的中小學來說,因為接近深圳,所以這區內的官津中小學,必定受這些內地父母歡迎,也會將子女送到這些官津學校去;對於內地父母而言,他們不太清那些是名校,他們心中也許只有一個信念,便是香港的學校,不論是環境和英文水準,都會比內地好,所以任何一間小學,也會得到內地家長的垂青,亦即越近深圳的學校,內地來港出生的兒童的比例便越高;那麼香港本地的家長會怎樣面對呢?如果他們不想自己的子女的班內有很多內地學生(不論是因為什麼原因),也許是搬到近九龍,例如大埔,沙田,甚至到市區去,又或讓子女報讀直資私校了。

不是對內地父母來港出生的兒童有什麼歧視,他們因為在這麼困難的情況下得到良好的教育,也許會珍惜讀書的機會,努力學習,成積優異;香港本地的學生,看到同班內地同學成績那麼好,也許會激發他們也一同努力讀書,亦令他們明白,香港本地學生沒有什麼過人之處,如果說要競爭,也不是本地學生和本地學生競爭,而是和內地以至全世界的學生競爭,除非自己努力,否則只會被其他地方的學生趕過頭;現在在大學裡,內地學生比本地學生更努力,已是可見的現象,如果本地學生可以早點明白這個道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也相信,很多本地的家長,對於這類內地學生多抱一個負面的態度,例如對於他們的品行和操守,都覺得他們也許會比香港的差,會教壞自己的子女,令自己的子女無心向學。更甚者,本地家長也許會覺得他們來香港就讀便是不該,他們的父母不是香港的納稅人,這些兒童不應接受香港的免費教育云云。本地父母的心情,我也很明白,但是現實是改不了,不如多從正面看,接受現實,好好的教導自己的子女,如果同學裡有這些內地父母來港所生的子女,如何去用一個正面的態度和他們相處。

如果只是計算本地父母所生的子女,雖然近年的出生率是高了,但是單憑這些本地學生,實在不能「填滿」所有小學(以及將來的中學),所以內地父母來港所生的子女,從正面來看,也許能令很多小學不致於被殺校,尤其不是很出名的學校,亦可減慢香港人口老化的情況,如果香港只靠本地父母出生的子女,長大後來負擔起整個香港,他們的擔子也真的不小。

內地父母來港所生的子女,在香港和內地環境拉平之前,必定對香港有所影響;而作為父母,也應好好去思考這些兒童對自己的子女,以及香港不同範疇的影響。更現實點,便是對於自己子女在選校,和升大中小學時的取向和策略。

Monday, June 28, 2010

崇真家長簡介會 (By Inez Ng)

上星期五去了崇真家長簡介會。有很多感想。
1)那些J6學生的表現給我的感覺很不認真。我知老師是有用心幫他們排,但學生自己的態度只當玩樂一場,我感覺不被尊重。但亳無疑問學生的英語口音是非常native
2) 沒有花很多時間介紹幼稚園部。著重直通車和學校IT設備八達通電子白板學校電台各項比賽榜。我欣賞學校的與時並進,活動比賽的原意是好讓給多些機會小朋友表演增強自信。但亦擔心小朋友不在學術競爭,轉了視線在這些活動上競爭。不能好好享受那些活動過程的樂趣。
3)校舍佔地九萬呎,但仍覺戶外活動空間不是想像中寬闊。可能週圍都是建築物。
4)教會背景所辦的學校比九龍塘的所謂名校的辦學理念來得實在,非常注重德育,這點非常欣賞。
5)欣賞用普通話來教中文,有助寫作避免廣東話白字。

論學費師資課程硬件配套,真的比很多九龍塘學校還好,又有直通車。沒有不應該不報的原因。唯獨是私小學費和去了深水埗區。雖然搭的士是一條直路18元。同原意在家附近上學還是有點距離。

網上有家長留言說祟真的presentation差。我深信留言者只去了祟真一間簡介會。否則佢會覺得這次已經是不過不失。究竟家長期望在簡介會可以得到什麼資料呢?答案是:學校立刻收你小朋友讀全英文班。那他們便覺得最好。哈哈!我去了迦南、約克、朗思、九龍靈糧,不是hardsell,就是不對題,不停重複內容,或不肯正面回答你的問題。崇真的已經算是合格了。家長們,究竟你們是否要求要一個高錕來做幼稚園校長,或者是steve jobs般present iphone4 比你知間幼稚園的課程呢?

Thursday, June 24, 2010

覆---最後決定 -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 (By Andrew Chung)

(這是網友Andrew Chung對我之前一篇網文「最後決定-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的留言,但是我覺如果只是放在留言,相信大部份人都不會看到,所以另登為新文章供各網友分享)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如果兩年前小女大抽獎抽中頭獎──九龍塘紅磚屋,真不知如何取捨。後來看星期二檔案(還是鏗鏘集)介紹該校初中推行英語話劇計劃,學生說那計劃很好,她們更有信心講英文。表示該校初中生一般講英文仍不太自信。這時真興幸而抽不中,「迫於無奈」選了蔡繼有。後來小女不單在學校英語日(E-DAY 逢星期一、三、五)講英文,在星期六參加課外活動時,跟同學閒談時也常用英語。最近在家跟我交談時,偶爾也不自覺地說起英語來。當然英文不是學習的全部,但在其他學科,也會有較高層次的學習,例如教花粉傳播,便要他們寫一個故事描述小蜜蜂傳花粉。又例如最近做的一個英文PROJECT—SAVANNA。老師只許同學在家中設計報告本封面和搜集資料,文字部份則必須在上課時做,完成後,又要準備 present. 她們三人一組,自行組織,一人講開場白,一個講第一段,一個第二段,一個要多講一次做總結。女女拿回報告,要我跟她排練,看她煞有介事的,使我想起讀master做presentation的程況,小一、小二就開始接受這種訓練,而小孩子又喜歡,對她們的教育,還擔憂甚麼呢?近來常聽到大學生中學化,相信你更清楚。所以能進入這類學校,確實值得恭喜!

政府資助方面,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貪政府的資助,沒有選擇要交學費的學校,結果到升小五時還是申請了插班到cky。其實說政府沒有資助也不太正確,cky佔地約250000方呎(25000 方米),若以地積比為5倍計,則可建樓面面積為1 250 000 方呎,旁邊的豪宅約六、七千元/呎,(如果不是在墳場頂,呎價更高)所以建築面地價應有5000元/呎。不計建築費,單地價就值 6 250 000 000元(62.5億) 以3%租金回報計算,每年就有 187 500 000(1億8千多萬),以全校1500人計,每人可分得125000元。政府資助的學費約每年3萬,比例上cky的學生「少收」不了多少,比很多新界學校可能「收得」還多呢!(每月交學費時,想想這個數字,便不覺蝕低了。)

說到如果要轉回傳統學校的適應問題,小一不就會有適應問題嗎?我們不是聽到很多家長都喊著不知如何能督促兒子温習,如何使子女早點完成五、六份功課,如何應付默書測驗等。但是大部份小朋友都能安然過度,如果你不考慮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有否改變,他們實質上有沒學到學習的方法。如果小一學生能適應傳統學習模式,為甚麼你要擔憂小四、小六學生會在適應上有特別困難呢?或許會認為因為小朋友在初小已習慣了如cky般的愉快環境,突然要轉到傳統較枯燥的學習模式,自然會難於適應。但是這種愉快與枯燥的對比,會比幼稚園的愉快與傳統小學的枯燥(或是幼稚園前的愉快與幼稚園的枯燥)的對比大嗎?如果可憐的小孩子始終要面對這種殘酷的改變,就讓他們留到稍為成熟一點才面對吧。越遲越好,因為可以學多一點學習的方法,培養多一點學習的興趣,養成較強的心智去面對改變!

這一點與母語教學不謀而合,人們要學生習慣用英文學習,於要硬要他們在初中以英文──用一種不大熟識的語言,去學習一些已經畧有難度──初中課程的學問。結果除了那些即使用日文、俄文也能學得好band 1生外,大部份學生都學得兩頭不到岸。不是嗎?幾年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在演講時,抱怨一些年青律師英文不濟,而當時第一屆強迫母語教學的中學生還未畢業,表示在英語教學下的高才生──律師,也不保證英語了得,為甚麼還迷信中學用英語便能培訓出英語良好的學生?為甚麼不能讓學生使用他們熟識的母語去學習,英文學不好也罷,反正用英語學習也學不好英文,但至少中學課程可以學好一點。(實際上又不見得用母語後學習有很大的改善。這點與標籤作用不無關係,社會上不斷詛咒母語學習的學生是次等學生,這對學生有多大壞影響,是一個很好的博士論文題目。)丘成桐教授說過,他在美國見過一些日本學生,數學很好(他見得的數學學生應該是研究生罷),但英文很差,他覺得很可惜。想藉此證明應使用英語教學。但他可能沒有想到,如果日本用英語教學,那些數學很好的日本學生可能中學畢業也有困難,現在英文很差嗎?概已身在美國,少則三、四個月,多則一年,英文一定可以會改善。李連杰、周潤發都是很好的例子。但是如果到了大學時數學程度還很差,可以斷定這學生一輩子的數學都不會改善?

人們又會擔心到大學時學生不適應用英文學習,這正是適應傳統學習的語文版,強要孩子在能力還不足,心智又未成熟的時候去適應,而不讓孩子在得到一些基本能力之後才去適應。讀中學是全民的事,Band 1 到Band 7都要讀,能力低的如何去適應呢?且三分二學生都不用適應大學的英語學習。能進入大學的,能力都是較高的,且有更深的根基,這時會更易適應。如果仍說不能適應,他早就不該上大學了。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初中用英語學科學,英語能力既不足,又不懂努力,幾乎要放棄,幸而學校在中二改用中文,結果順利通過會考。在大專時要修生理學,生理學的英文名詞連英文能力好的學生也覺困難,但人到了這個階段,再難也能過度。這是廿多年前的事了,現在的大學生或許不一樣了。

最後,也應給你一點心理準備,就是在高年級也會有投訴,一位七年班學生的家長對我說了一些問題,但我已忘了是甚麼,只是叫他快去投訴,使學校快些改善,待我的小女兒升班時不會再由同樣問題!

Tuesday, June 22, 2010

樂器介紹及音樂巡禮

現在很多學校都主張一人一體藝,即每一個學生都要在整個在學過程中都要練習一種體育活動,以及一種樂器,其實是對應由來以久的五育(德、智、體、群、美)中的體和美,從前我們的體是體育課,和部份學生入選校隊,才能真正有較多的體育培訓,而美更只是美工課加上音樂課,到高中之後,連音樂課也沒有了,也許當時很少人會覺得音樂課是重要的吧。香港的教育發展到今天,很多中小學都要求學生一人一體藝了,但是感到對大部份家長來說,覺得子女要學一種樂器,是劣政多於德政,尤其聽說有些學校是會指派樂器給學生去學習,學生和家長不得異議。

蔡繼有學校也要求一人一體藝,但聽校長說,學生可以先選擇,但何時去交選擇現在還不知道,但是學校至少提供了一次樂器的介紹會,讓新生認識那些樂器,準備為自己去選擇一件將會練習十二年的樂器。在蔡繼有註冊當天的下午,有一場專為新生而設的樂器介紹音樂會。校長強調,體育是緞練身體和心智,而學習樂器,參加樂隊,則要訓練學生要合群,要合作,因為樂隊的演奏要動聽,不是個人表演,必須和其他人合作才可以。

樂器介紹音樂會下午開始,為時一個半小時。開始時由校長介紹學校對體藝的看法,和學生需選擇樂器,方便學校編排時間表,讓同樂器組的學生一同上樂器課,亦強調學生最好不要在學期間轉樂器,因為這會令學生轉樂器後,所學的新樂器可能達不到其他同學的水準。校長簡介後,便開始了一連串的演奏表演。

整個演奏表演所使用的模式,便和在音樂廳的古典音樂會一樣,是行使嚴肅的禮議,所以演奏期間,遲到的觀眾得在門外等,不得入內。而整個樂隊安坐台上,到指揮臨出場前,全樂隊起立,指揮進場,跟著整個樂隊才坐下準備演奏,演奏之後,大部份指揮都會一言不發便回後台去,等再要演奏時才回到台前。全個樂器介紹音樂會有兩位指揮,首位是傳統不出聲的,主要是指揮學校的樂隊表演,而第二位指揮則會介紹樂器的。

學校有很多不同的樂隊,有中樂,有管弦樂等等,亦有以不同年紀來分隊,所以有些是高年級學生的樂隊,也有一二年級的樂隊。表演的學生在台上全不怯場,神態自若,就算是低年級的也是這樣。當第二位指揮介紹樂器時,全以英語進行,問及各樣樂器名稱時,我也不懂得那麼多,反而聽到前後的小朋友,對那些樂器如數家珍,大大聲的回答,也許我在學的時候,便是沒有了這些音樂的培訓了。而當老師問問題,學生會這樣爭取去答問題的,也許便是蔡繼有學校想要或要培訓的學生了。

而這個星期,學校便舉行了一個為期三晚的音樂巡禮,本星期一開始了首晚,是童聲合唱。當晚我和女兒遲到,事先我已跟女兒說,我們遲了,所以如果在表演中,便得在門外等。我們去到演藝廳時,表演已開始,門外亦貼了告示,要等表演完畢才進入,有家長站在門邊從門上的玻璃往內望,剛好遮了門上的告示,後來的家長二話不說的便推門入內,女兒也想跟著進入,我便拖著她說,現在表演進行中,我們不能進入影響表演者,這是一種禮儀,別人是否跟從是別人的事,但是如果我們現在進入,我們便是不守禮了。女兒雖然不太願意,也只好跟我站在門外等。而對於那些推門進入了的家長,能怪責他們嗎?我想也不應,因為回想我們這一代父母,在學時何曾接受過這些教導,學校只有禮堂,就算是畢業禮也可能隨時讓家長進入,而現時很多舞台劇,尤其本地的,觀眾是付了錢,什麼時候也可以入場,更遑論流行音樂會。所以現在大部份人都覺得,任何表演,是可以隨時出入的,實在不能見怪。

這晚的表演很豐富,有高低年級的獨唱,有分年級的合唱,高年級的比較傳統藝術點,而低年級的則較簡單,甚至有廣東話的「小時候」,除了歌唱表演外,還有跳舞,高年級和低年級各一,都是中國舞,而從打扮可以看到,有些學生是同時參加了合唱團和舞蹈團。

只是參加了兩三次在蔡繼有學校的公開表演活動,可以觀察到學校在語言上的做法,在這些公開場合,校長演講的對象是家長,所以她以廣東話來進行,反而在表演節目裡,所有學生都只用英語或普通話來說,同一個學生司儀,可以前一句英文,跟著一句普通話,反之亦有,但是卻不能說廣東話;作為司儀的,不一定是最高班級的學生,也許是在眾多學生中選出來,所以英普俱佳,有部份不需「貓紙」,也能隨想隨說。

蔡繼有學校能提供這類表演,來讓新生選擇樂器,也讓學生有更多表演機會,實是德政。

Tuesday, June 08, 2010

Non-JUPAS和非本地生

就學士學位而言,本地的大學可以取錄外國學生,而內地生,據我所知,也是當非本地生看待,即是受到非本地生學額的限制,不能超過某個比率,和他們是要交非本地生的收費,而他們因為是離鄉別井來香港就讀,所以他們大都是住宿舍,要交住宿費用。

所以既然非本地學生,大學已經設限,他們又要交比本地學生更高的學費,即政府對他們的資助是比本地學生少,甚至有學生的學費是全自費的,學費更高,最重要是沒有和本地學生直接競爭,所有本地學生可以爭取大學為本地生所設的學額,亦即非本地生不會因為他們的來源多,或當中有能者有多少,都不會令本地生就讀大學的機會少了。

近年大學設定給非本地生的比率是增加了,政府之前說要令香港成為教育樞紐,目的是要去令大學更「國際化」,令教育成為香港另一項產業,希望到時,每個班級裡都有更多的非本地生,本地生便就算不去外國讀書,也可以和其他國家或內地學生交流,未嘗不是好事;大學要為此增加建設,擴大校園,招請更多教職員等等,令整體大學的容量增加,所以比率是高了,但留給本地生的應改變不大。

至於JUPAS與否,和本地生與否,應是兩件完全沒有關係的事。本地生與否,決定政府是否應對某學生提供本地生的資助與否,亦決定某學生是否可以爭取預留給本地生的學額,便是如此。而經JUPAS與否,其實即是學生是否考本地的中學證書,亦即本地的公開試,只要學生是考本地的公開試,便可以拿本地公閞試的成績,去參加JUPAS來報大學。而考試成績,只是一個學生能力的指標,不同的考試,可能會用不同的角度和標準來評分,因而簡接影響到學生怎樣去準備考試,換句話說,學生是接受不同的教育,去應付不同的考試,尤其是背後理念很不同的考試。

當大學要去選擇學生入讀時,是很現實的,一定是取錄最標青,即最有能力的學生,大學會看看學生能否達到某個學術水平,這個當然是考試成績,包括所有的公開考試,例如本地公開試,IB以及GCE等等,既然公開試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標準評分,大學會為最普遍的公開試,就大學對這些不同的公開試,設下不同的準則,跟著將所有學生的成績排序(可能分為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兩條序),再請最前某個數量的學生來面試,再選學生就讀。

從另一個角度,學生參加不同的公開試,簡接是告訴別人,這個學生在這個階段是接受什麼的教育,跟著學生用一個可以檢測這個學生學習成果和能力的考試,去告訴別人這個學生的能力是怎樣,至於別人(尤指要報考的學校),便會用他們對這個考試的認識,來評估這個學生的能力。

JUPAS為所有本地大學招生,因為主要學生來源都是考本地公開試,所以JUPAS也是幫考本地公開試的學生提供統一求考各本地大學的方法,正如之前所說,大學只想取錄優秀的學生,他們是否考本地公開試,亦即是否經JUPAS報考,實在不是他們的考慮重點,所以亦不會為JUPAS與否設限,也是非常合理的。

其實亦在說,每個教育的階段,家長都可以為子女(長大後是子女自己為自己)選擇接受什麼教育,到學生完成某個階段,學生可能參加同一個考試,或是參加不同的考試來評核,考試的結果,便會給下一個階段的學校,用來選擇適合的學生了。這個做法其實由幼稚園升小學開始,便是這樣,所以到大學都是用這個方法來做,實在不足為奇。

最後,考試和教育好像是分不開,但是其實對學生一生人最重要的,不應是公開試的成績(更不是參加某些考試),而應是教育過程當中的培訓,因為,學生畢業後到社會工作,除了面試當時是會用上考試成績,之後他們的表現和能力,都是直接決定於他們在學時,是接受了什麼的培訓;所以,我覺得家長如果能將目光放遠些,可能便會想到,就孩子一生,那些或那種培訓,才是孩子一生人最重要的,尤其是在現在和將來變化那麼快的世界,否則,就算孩子能用什麼的方法,得到什麼超卓的成績,但是原來他沒有能力面對工作上的困難,沒有自學能力,就算能入讀怎樣的名大學,加入怎樣大的機構,不用多久,還是會給淘汰出來吧。

Sunday, June 06, 2010

統一派位放榜

昨天是統一派位放榜的日子,女兒雖然已有私校取錄,但仍參加,為的便是想要多一個機會,希望可以入讀一間心儀的學校。曾聽過有意見說,像我女兒這樣已有私校取錄,還讓女兒參加統一派位的家長,是自私的,是浪費了政府的資源云云。我的看法是,每個在香港出生的孩子,都有資格受惠於政府的教育制度,而我女兒也是香港出生的,所以女兒參加小學派位,是合理的,她只是得到原有政府給我女兒的就讀官津學校的機會,再者,更重要的是,我們所得到私校學額的機會,是每一個家長都可以為子女去爭取的,不是我女兒去了考私校,便令其他學生的就讀的機會少了(不論是官津、直資或私校),所以不能說是自私;到現在我政府派了一間學校給女兒,我們不去報名,學額自然便會由其他學生補上,我女兒不會令這個學額浪費。

新聞報導說有差不多八成學生可以入讀首三個選擇的學校,我女兒被派的學校,便剛好是乙部的第三個選擇,雖然如此,我們很大機會也不會去登記了,會選讀之前已取錄的私校。認識的人當中,也有其他家長有子女於今年參加統一派位,聽到有人是首志願,當然是非常開心,但也有聽到有家長說,被派的學校是自己沒有選擇的,也有家長填了八個志願,給派到的便是第八志願,這些家長心情可以想像是不開心的,他們還在考慮如何去為子女找更理想的學校,例如去他們覺得更心儀的學校去叩門,拿申請表格。我相信如果我女兒之前是沒有私校已經取錄,我也會很緊張更為女兒去找學校,所以,為子女安排升小學這件事也真的令很多家長煩惱。

新聞報導說可以入讀首三個志願的比例比之前少,可以理解為有更高比例的學生,都是在報小數的學校,亦即是有更多家長以名校為首志願。如果首三志願都是多人爭的名校,當首志願抽不到,第二、三個志願如果都是名校,入讀的機會也不大,所以很大可能是當入不了首志願,而二、三志願也是多人爭的名校,之後其他志願入讀的機會也不大,所以便有學生是給派沒有選擇的學校,如果是沒有選擇也可以派給學生的,即是在所有有選擇這學校的學生都已派給學生之後,還有學額,可想而知是不多家長選擇的學校,也即是不熱門的,可以理解為沒有什麼特別的學校。所以填寫志願也是一個不容易的事,要攻守兼備,否則可能真的會給來個措手不及。

Tuesday, May 04, 2010

名校,就係咁!?

上星期,女兒的同學舉行生日會,我們應邀參加。去到生日會,和壽星女的母親閒談了一會,也不離開升小學這個問題。壽星女的姐姐已入讀一間名女子津校,原本一家也很開心,但是入學後不久,學校的老師打電話給母親,第一句便問她大女有沒有補習,再警告如果成績未見改善,她大女可能要留班。這母親心想,要補習?那何需入讀這學校?所以很不開心。再問這母親會否讓壽星女跟家姐派入同一間津校,這母親說,現在他們有心理準備,所以也會預備,令壽星女可以容易點適應。她說,她相信如果是在九龍塘出名重視學術的幼稚園就讀的小孩子,入讀這名女子津校適應定必無問題,因為孩子所經歷的學習環境,根本就差不多。

今日接女兒放學,之後在途上遇上兩位家長,他們的子女跟我女兒的幼稚園不同。第一位家長,有一子一女,大女已入讀一間一條龍到中學的私校的附屬幼稚園,這家長心想,幼子也可以跟姐姐入讀同一間幼稚園,從此兩姐弟讀同一間幼稚園直到中學,不用再為升小學、升中學而奔波。但是事與願違,原來這幼稚園,只看到幼子是細仔,便決定不取錄,也不理會他的姐姐已就讀在同一間幼稚園;這位家長和其他數位同校家長,也遇到同一對待,跟著又聽到中小學對學生的學術成績要求很高,七八十分也不算高,這家長想到學校既無人情味,不理家長想子女同一學校的想法,對學生又只是單單要求學術成績,所以他和其他家長約好,一同在升小一時,把大女也經統一派位,轉到其他學校去了,那麼,到幼子小一派位時,也會派到同一間學校去了。

第二位家長,他也有兩個孩子,首孩子入讀了一間名一條龍私立學校,但是同樣面對第二個孩子入不到同一間學校的問題,原因又是因為是細仔細女,這間學校,如果是六月前生日,是連交表也不接受,要交表,可以,遲一年吧,但是有必要讓子女多等這一年才入學?家長應可以選擇,而不是強迫吧。

名校,多人爭入,要求便多,也許便是這樣了。

Wednesday, April 21, 2010

大家都給洗了腦

今天在大學裡,一位大學生走來問我對升學的意見。我們談了很久,其間也談及當年他中五之後的升學情況。我跟他說了很多可行的升學途徑,我問他以前有沒有想過,他說沒有,他當時中學的老師沒有跟他說那些升學途徑,他好像給洗了腦,那時他面前好像便是只得一條路,便是上預科升大學,別無他法。而我覺得,不只是學生,其實是大部份的家長和學生都給洗了腦,以為升大學便是唯一出路,所以不論升大學的路是多轉折,也要升大學去。

我跟這位學生說,其實最實惠讀大學的方法是,中五畢業後,便立即到公開大學去選一科讀大學。公開大學的非榮譽學位課程為一百二十學分,而榮譽學位課程則是一百六十學分。對很多人來說,是否榮譽學位其實不重要,很多公司招請人時,亦不會理會是否榮譽學位。所以學滿一百二十學分,便已算是得到了大學學位。以每科大概十學分來說,一百二十學分是要讀十二科,如果每年讀四個學科,三年便已得到學位。費用來說,一學分大概是一千元,即讀完整個大學便是十二萬左右,跟現在讀傳統大學差不多。其實這條路最好的地方是學生可以避免讀兩年很大機會所學的是沒有用的預科課程,和中五之後,便可以自力更新,一邊工作,一邊讀書。辛苦?當然是辛苦,但是相比用傳統方法讀大學,早兩年便已得到大學學位,早五年可以投身工作。這數年是否重要?對年青的人來看,好像義意不大,但當人到中年的我回看,可以早點得到大學學位,早點走上自己的路,卻是一件好事。也有說,學位只是公開大學,不是給其他傳統大學的畢業生比下去?但是我會想,畢業的大學是好像次一等,但是可以在公開大學這個環境下去過去,人的自理能力一定是很高,也很有自己的看法;再者,對大部份的人來說,公開大學的學位好像是差一點,要選人來面試也會先選傳統大學的學生吧,但是我會想,現在最重要的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畢業的大學通常只在面試那一刻有用,到真正工作時,工作表現才是最重要。這條路最適合家景不太好,又或不想靠家人的錢來讀大學,另外,半工讀時,也許薪金已可以支付大學的學費,不用好像讀傳統大學的大學生一般,畢業後便負上了十多二十萬的大學貸款,要在畢業後數年來還。

這條路現在已用不著了,因為現在中學已改為三三四學制,沒有了預科,所以所有學生都是同樣中六畢業,之後,讀傳統大學或是公開大學,也是差不多,要兼職或半工讀,也很視乎學生本身,當然,公開大學的遙距課程,不用限時限刻上學,會方便學生半工讀。當然,還是那一句,必定是比其他讀傳統大學辛苦,也沒有了他們所講的大學生活。

以上只是一例,其實最重要的是,學習的路其實很多,不是現在大部份家長所想,讀名幼稚園,上名小學,再上名中學,最後上名大學一般,這條路似乎是最安全,子女可選擇的路也多;但其實只要學生本身有很清𥇦的目標,有很多專業不只是讀大學才可以達到,還有很多出路的。

Tuesday, April 13,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四集的反思

終於可以在電視上,看到鏗鏘集第四集。這一集主要是介紹一間位於深水埗而主要取錄Band 3學生的中學,令觀眾可以對這類學校有更深入的認識。

這間中學的校長,很清楚學生是什麼的質素,自信心低,被別人覺得不是讀書材料,所以學生都疏於學習,語言能力低;校長沒有小看這些學生,他每天早上很早便回到學校跟學生練習英文,令學生敢於用英文去表達;既然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好,自信心低,所以學校首先是幫學生建立自信心,校長和老師都很鼓勵學生,跟他們說他們是有能力的,所以學校不能一開始便在學業上去催促學生,反而是讓學生去做一些他們喜歡做的課外活動,另外,學校又用他們的工場,讓學生有一個地方可以去嘗試做他們的事,亦不至於放學後在街上流連而學壞。學校除了校長之外,另一位老師對學生也很好,陪學生留在學校到很晚才走,甚至自己駕車送學生回家,學校的活動,這位老師同為教師的太太帶同子女一同出席,兩口子對教育的熱誠非常可貴。

對大部份中產家長來說,他們著眼的學校都是名校,中學是Band 1的,對這些專(或只能)取錄Band 3學生的中學,可說是看不上眼。但是,香港便是有Band 1至Band 3的學生,難得是有這些學校,不會對成績差的學生有歧視,更會根據他們的本質和能力,去教好他們,另外,學校也後注意校風,避免學生在外學壞。所以,對於較草根的家庭,他們的孩子沒有資源去補習,沒有人去關心他們的學業,這間學校對他們便是最適合。

這學校的校長,和第一集英華小學的校長一樣,也會和學生一同進午餐,所以這做法任何一位校長都可以做到,而要比較老師,這中學的那位老師,我便覺得是一位很好老師,所以,好校長和好老師,其實不是一定出現在名校,在一些不起眼的學校裡,也可以有很好的校長和老師。所以,就算家景不是很好,只要家長懂得教,孩子能入讀一些有理念,校風好,不會歧視孩子的學校,雖然家裡不能像中產家庭般提供那麼多支援,但其實也可以學有所成。

說到尾,讀書都係靠自己,只要肯去讀,肯去努力,在現在香港的環境裡,一樣可以入大學。肯捱,畢業後就一定可以找到工作。所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Monday, April 05,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三集的反思

上星期看完第三集的鏗鏘集,對於現在推行的通識課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

該集中的主人翁,曾參加遊學到北京,寫公開信給國家總理,關心社會,對身邊事物有其見解,而她學校的老師也很支持學生這樣做,師生關係很好,相信她的老師也非常稱職。但是,節目中亦提到這名學生需要參加校外的補習班,來準備公開試。由此看來,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其實都同意通識教育這個方向,但是否用現在的形式來進行,則是一個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課題。

現在因為有了通識科,以往很多的學術科目,已加進了通識科之內,但因為不是專教學術科,所以不能像以往那般找一個是專某一個學科的老師來教,不能像以往那般有系統。如果學生可以學到批判性思考,其實以往的專科能否如以往般教,不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最重要是,原本通識教育的目的,能否實現。

就節目中的學校和學生,可以感到學生真的學會了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問題,用批判性的方式來思考;但是,如何能清楚客觀評定學生的思考方式和技巧呢?似乎現在還是用公開筆試來評核,所以,學生得預先對某些議題有認識,還可能要捉摸改卷員的評分制度。所以要在通識科拿到高分數,相信不是容易。眼見節目中的學生,又是要去到補習社去上有關課程,心想,如果不去讀這些補習班,是否便拿不到高分數?如果是這樣,公開試又如可真正去評核學生的思考方法呢?

學生在學校,學校真的用很開明的態度去教通識,學生平日也真的可以去身體力行的去參與通識科的活動和討論。但是當學生要面對通識的公開試,他們又是返回以往捉題目,記要點,為了拿高分的學習方法。如此,學生是在接受雙重的通識教育,一是開明學習,一是功利取分的。學生要面對這兩個評核模式,不是更辛苦了嗎?

通識科對香港整個教育制度的影響很深遠,學生從以往學術科目,演變成現在單一科目,程度也因此淺了很多,又或可以說包括範圍理應細了很多,以往預科的科程被評為太專太深,如不是向那些專科學習,可以說是畢業後終生都不會用得著,所以將這些太深太專的課程撥入大學的教學範圍,亦是無可厚非,但是現在,在改為三三四的學制下,學生要學習通職,原意是好,但是如果想學生可以學到批判性思考,也許考試制度也應要改革了,便是如何可以客觀地去評定學生是否有能力去理解問題,跟著好運用其解難能力去解決問題,這樣,學生所要學習的解難能力,才是對他們一生人都有用的本錢,否則,學生也走不出背答案,捉題目的層面。

Tuesday, March 23,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二集的反思

在網上看完鏗鏘集教育系列的第二集,內容是講一對夫婦對子女教育不同的想法和做法,他們是很典型重視子女教養的父母,從中也看到普遍家長對教育不同的想法,有很多令人反省的地方。

首先,作為父親的,他的成長過程不是一帆風順,入不到大學,進入了理工,參與學生活動,犧牲了學業,取三級榮譽學位,但畢業之後,因為人脈關係,得到推介進入會計師樓,看他們現況,居九龍塘區,生活算是不錯,至少也是中產吧。他的事業建立於他待人接物的長處,學業反而是其次,所以他的理念是,學業成績不足以立足,更重要的是其他個人素質,所以他很重視女兒的自學能力,自制能力,語文能力,有否閱讀喜好。節目對那母親的背景沒有提及,只知道母親在做完數年家庭主婦之後,再次投入工作,而且經常要離開香港。母親對子女的教育著眼點在於成績,從前自己陪女兒讀書,所以女兒的成績還可以,但是當她發現和女兒的關係變差,她也不再這樣陪讀,交由父親去處理,到最後,便採用了父親的教法了。

女兒是讀九龍宣道小學,一間出名重視學業的學校,所以可以想像,女兒可以入讀這間小學,可以想像當年是採用母親的方法,在語文和其他方面得到好成績,才可以考得入這間小學。但是當母親發現每日要和女兒在功課上互相折磿時,她便放棄,讓父親去接手,而父親則是用他覺得求得不是求分數的方法來培養女兒自學,在沒有大人的督促下,女兒可以得到平均七八十分,其實也算是不錯,但可惜,在這間小學裡,大部份子女的家庭都那麼重視子女的學業,斷不會讓子女離開Band 1,所以他們必定用很多時間,和資源來陪子女做功課和溫習,所以可以想像,大部份學生都可以拿到超過九十分的平均分吧。

看過這位父親的網誌,他對宣小的評價很高,我也不懷疑這是一間好學校,校風好(因為多中產),學業成績好,派位就更有保障。但是我想,這位父親的教法和學校不能協調,在一間重視學業的學校而拿不到好成績,對那女兒和家長都會很大壓力,例如女兒的成績只是最尾數名,同學之間會不會有分化呢?女兒會不會在學校聽到來自學校或同學不友善的說呢?父母被問及女兒的學校名次時,會否要多番解釋呢?節目中也清楚看到他們現在的一個壓力,便是升中了。女兒是讀九龍塘宣小,大部份學生都被評為Band 1,所以升中派位問題不大,但是當女兒是在Band 3,她便是最後一批派位的學生,雖然在九龍塘區的中學,質數一般都很好,但是當想到不能選名校,而要選不太熱門的中學時,心中難免有點不是味兒;所以在節目中,可以看到父母和女兒都忙於升中面試,亦即是直資私校了,雖然宣小是很有名氣,但是當中學看到學生成績,如果學校是重視學業的,也許他們便不會取錄了。

不知是否應這樣說,如果是想用父親求學不是求分數的方法去教育女兒,也許宣小便不是一個很適合的選擇了。那時的直資私校比現在少,如果是現在的話,他們應為女兒報讀那些重視個人發展,類似國際學校模式的小學。那麼,學校既不太重視短期成績,又重視閱讀能力,和父親的想法一致,女兒也會讀得很開心。

從節目中看到,那女孩很喜歡看書,一天便可能會多至四小時,所以她也喜歡寫作和創作,其實這已是父親所用模式的成果,他們應在中學面試時強調女兒是多喜歡看書,暫時來說,那女兒只喜歡看中文愛情小說,只要再多鼓勵她多看英文和其他類型的書,便會全面多了。將來的世界,需要的是表達能力和創造力,我便會覺得,那女兒只要維持喜歡看書,問題不大,將來也可以創出她的一片天空。

另一樣可以從節目中看到的是,一個家庭裡面,父母的意見可以有很大分別,例如,對於節目中那女孩來說,不論用父親或母親的方法,那女孩都可以入到大學(現在入大學不是一件想像中那麼難的事),分別只是依賴性強,還是自發去做而已。在節目中,看到兩夫婦都肯客觀去討論,而女孩其實也有她的想法,她明白母親的做法可以拿高分數,但她卻不太明白父親的做法背後的理念是什麼,這是可以想像的,因為自學能力不像成績那麼實際,要長遠來看才可以看到。明顯的是,父母不需要陪女兒做功課,一家人關係也很好。

無論如何,家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最重要,只要關係好,凡事可商量。不要因子女的教育問題,傷了夫妻間,親子間的關係。否則,正如節目中母親所說,將來可能不能和女兒溝通了,那麼成績多好也沒有用了。

Monday, March 15, 2010

鏗鏘集教育系列第一集的反思

鏗鏘集昨晚播出了其教育改革系列的第一集,因外出沒有在電視上看,所以今日便在網上看,看完之後有點反思。

這一集內容主要講英華小學的林校長,如何用活動的方法,去令學習的過程更愉快,亦打破師生之間的隔膜,主動和學生共進午餐,亦鼓勵學生大膽創作,而校長亦針對現在學生只集中學業,不理其他事務,所以她會要求學生一同大掃除,幫手學校的雜務,這些做法很好。

家長看完這集之後,也許便會覺得,這是一間九龍的名校,孩子入讀又可以這樣開心,實在很好吧。但是我想到的是,這是一間三四年前由津校轉為直資的學校,他們的學費不貴,只是二萬左右一年,我心想,為什麼他們要轉直資呢,難道便是要多一點資源?翻開舊報道,英華小學(和英華書院),都是同時由資助學校轉為直資的,報導所載原因,是因為要保持其以英文作為教學語言,和可以自行收生,而考生再不限於其位處於的深水埗區了。即是,當英華書院和英華小學搬到現在的地址,當時仍為津校,不再是當日位於九龍塘的校區,相比九龍塘區,大部份該區的學生,其實並不是住在九龍塘,大都本是在其他地區,以暫時居住或其他任何方法,以地址派位入的,以九龍塘校區的男校來說,不是喇沙,也許很多家長的第二選擇便已是英華了,所以因著校區的原因,學生的來源其實已是中產或以上,所以學校可以放心在九龍塘區讓教育當局派位。現在搬了去深水埗,只可以取錄深水埗區的學生,相比九龍塘,深水埗區有很多大型公屋,家長是基層背景的比例比九龍塘更高,所以學校收到的學生,便以這些基層學生為多,基層家庭資源不多,不能和中產的相比,所以成績可以想像是比以前下降,面對這個情況,也許學校的管理層便決定,在成績還可以的時候,轉為直資,令學校可以取錄任何地區的學生,能用自己所想用的語言來教學,當他們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學生類型時,他們便更方便更有較地去教導學生,而畢業生的成績則更有把握。

如果當年英華書院以及英華小學不轉為直資的話,將會發生的事會是,英華不再是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小學,而學生的水準也許因為只能取錄深水埗區學生,而慢慢下降,到有一天,所有人都會說,英華已是中文學校,不再是那麼「名」了,對子女學業有要求的家長,也許便會開始離棄英華,惡性循環,最後華英便會一沉不起,名校不再。所以可以預見,所有比較出名的學校,在還有能力成為直資私校前,便會一間一間變成直資私校,而其他官津學校,到時便會成為次等學校,有錢的學生和基層的學生,也會因此集中在這兩種學校之中,這個情況令人憂慮。

據我所知,英華小學一年有二千多個學生求考,取錄的也許只是百多名,競爭之大,可想而知,聽說去年面試,學生便要經過三次,這樣選擇之下,我想,沒有能力付出學費的基層家庭,不會報,沒有能力在幼稚園階段,用自己的資源,培訓子女成為全能選手的家庭,也不會報;換句話說,不是中產或以上,不是重視自己子女學業的家庭,沒有可能讓其子女入讀這類直資小學。另外,在學生入讀小學之後,難道家長便會放慢手腳,將子女的學業全交給學校?也許大部份家長也不會,他們仍然自己提供額外的資源,例如補習,公文式,奧數,珠心算,琴棋書畫等等的課外活動給子女。所以,這一集鏗鏘集只表達了這些學生,在那些有趣的活動之下的情況,但是沒有列出這些學生一整個星期的行事曆是怎樣,學校功課有多少;另外,節目中所出現的學生,大都是小四或以下,那麼要面對升中的小五小六呢?他們是否也可以這樣的學習?還是要為著升中評估而埋頭苦幹?

愉快中學習,那個家長不想?我跟某些家長談過,他們的意見是,初小時是很想愉快學習,但當子女到了小四開始,家長便不知不覺中要為評估,而催谷子女的評估表現,所以家長不要只著眼於初小時的活動教學,稍後,到學生升級須面對評估時,學校無可避免的要學生為評估準備,不斷重覆的練習,為的是學生可以進入Band 1;其實,不是名校的學生,所面對的學業壓力,可能比名校學生的還要高,因為,學校須要學生做好評估,令自己學校更多學生可以升Band,聽說有小學因為看到自己學生的水準下降,便著老師多加功課,盡量去幫學生拿好成績。英華學校校長所做的事,不是什麼難做的事,所以任何學校都可以照做,分別在於,某些學校為了改善學生的評估成績,加功課,多校內測驗考試,多放學後補堂,其他方面的培訓也許只要放棄了,學生也已經很累,教師和學生還有額外精力來應付愉快學習所帶來的工作量嗎?相信不能了。而英華小學之所以可以做到,也許原因是收生時很多學生已經是資質較好,而且學生的家庭可以自行補幫助學生學習,只要寫在手冊上,學生家長便可以自行做好了。就算學校自己拿了些教學時間來擧辦愉快教學部份,家長也會幫子女完成正常學業的功課了。

英華小學有一個比較條件,是它和英華中學接龍,大部份學生都可以升上中學部,所以只要評估做得不太差,已經可以升中了,所以從這個角度,壓力也許會比沒有和中學接龍的小學小一點。而所有這類學校斷不能再說自己是什麼有教無類,任何學生都可以教好,或一樣可以教到那麼好。如果是,那麼學校應該只收報名表,不用面試,再隨機抽學生來取錄吧。所以,現在的小學並不再是有教無類,名校都是想選合適自己學校的學生,令教學更易,令學生評估更易做好。從另一個角度,家長其實也不想學校隨機抽學生來取錄,因為如此,學生的背景,態度,成績,操行都沒有保障,家長都怕自己的子女被污染;所以,沒有面試收錄學生的學校,雖然中產家長不用被面試折磨透,但也不是中產家長的心頭好。

在學校和家長經年的互動之下,再加上教育當局的政策,香港的教育便變成了今天的模樣了。

Sunday, March 14, 2010

硬件和軟件

昨天,去了參加一間津貼中學重建後新校舍的啟用禮,學校開放給舊校友參觀,一家人在那裡參觀了整整個多小時。

簡單來說,就是想像不到一間津貼學校的硬件可以那麼好。跳舞鏡室,優雅的圖書館,室內表演場地,校吏展覧廳,室內籃球場(連電子計分板),特別活動室(家政,美術等),每個課室完善空調、影音設備,和一間直資學校相比,相差的也許便是一個室內泳池。心想,可以入讀這間中學,學費全免,和要付出數千元一個月學費的學校相比,在環境上其實差不多,那麼,直資私校的學費,其實換來的是什麼呢,我想了又想。

據說,千禧年之後落成的學校,不論中小學(其實也包括大學),其設備其實差不多,所以想得出來的設備都有,所以只談硬件,其實每間學校,不論是國際,私校,直資,以及官津學校,分別不大,這也許已成為一般學校的標準,而家長也期望其子女入讀的學校,便可以提供這些設備;但反過來想,如果一間學校不能提供這些設備,除非有特別原因,否則不會得到家長的垂青,讓其子女入讀;所以,近年,一眾中小學便一間一間的重建,以提供良好的環境和設備,雖不能說是作為賣點,也不能讓學校因為硬件而給其他學校比下去,而在招生時失去優勢。

跟著,發覺眾多學校都積極籌組校友組織,原因也許是這些校友其實是一間學校很忠實和穩定的資源。剛畢業的校友,可以回到學校幫手,例如做義工,協助師弟妹學習,而已投身工作的校友,則可以回到學校,和師弟妹分享工作心得,提供職業資料,有經濟能力的校友,更可以為母校提供經濟支援,協助母校舉行活動等等。所以,眼見大、中、小學的學校,都在組織校友活動,雖然只說是在利益關係,但實際上亦給予校友一個溝通機會,和讓校友有一個「根」的感覺,也是好的。

話說回來,硬件是可以很容易升格,只需要錢,近年很多學校,先搬到另一間學校空置的校舍,之後重建自己的學校,最後搬回原地。我們這些畢業工作多年的人,去到一間如此新的校舍,第一個感覺便是很興奮,跟著跟自己說,如果我可以在這個地方讀書,我一定會比心機去讀好書。再心想,讀不讀好書不只是因為環境,最終還是決定於自己,而且當這些環境變成了標準,學生也許會想,如果不是在這種環境之內去讀書,讀得不好是應份的。

對於這些學校硬件,有時也會想,這些設備有點像新私人樓宇一般,有很好的環境和會所,但是要問自己,其實有多少時間是會用這些設施呢?如果沒有時間用,那麼不論設施多好,也是沒有用的。相對學校來說,課室是學生每日在學校逗留得最長的地方,除此之外,其他設施也許用得不多,例如一個星期有兩堂體育,就算都是在一個先進的運動場內進行,也不會增加學生在課堂內的學習能力,最多只能令學生上體育課舒服一點,也許有多點自豪(或虛榮)吧。

另外,既然不同種類的學校,硬件都是差不多,那麼可以有分別的便是軟件,例如教育理念、宗教信仰、教學方法、學習模式、評核制度、語言環境、師生關係、學生背景,畢業生成就等等。即是說,如果家長是付出金錢讓學生就讀中小學的,其實所付出的錢,便是在買這些軟件。我有時會想,怎樣去衡量是否值得呢?千多元便值得,五千多元就不值得?這個取捨很難做,也決定於家長本身的經濟能力,和認為這些軟件對自己子女的影響有多大,每位家長都可以有不同的價值觀。怎樣取捨並不重要,最重要是家長本身明白自己是用什麼因素和價值觀來決定,在決定之前多想多問,更重要是為自己的子女來想,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取捨,不可道聽途說之後,便跟著其他家長的意見走,否則,苦了的是自己子女。

Thursday, March 11, 2010

教育的反思

近日經常思想怎樣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所以在圖書館內,找到了鮮魚行校長梁紀昌先生所寫的<校長爸爸>,雖然是六年前出版的,但是到今天,內容還是很有參考價值。

這本書主要記述梁校長的成長,他如何改革積弱已久的鮮魚行學校,及後政府當局下令要收生不足的小學停辦,梁校長如何將學校從死門關救出來。當中很多的記載,很清楚寫出為什麼香港的教育總是改來改去,但怎樣都得不到家長支持,而且當中教育當局做了很多錯誤的決定,只是死撐下來,學生便真的成了教育當局的白老鼠。

對於教育改革,書中有以下記載:
教育統籌委員會在梁錦松領導下提出一連串改革口號,但究竟怎樣落實,教育署的員工根本並未掌握,只是依照上級的指示,見步行步,為改革而改革。例如升中派位機制,在未有妥善的新機制建立之前便廢除舊制度,這是任何一個政府都不應該做的事,「破舊」而未「立新」,其實是十分危險的。敎統會當時承諾以五年為過渡期,即是在這五年內,用學校過去行之已久的方式來決定現在學生的未來,這是十分荒謬的制度。更可惜的是,四年後的今天仍未有新機制的具體方案,那能算是「改革」嗎?又例如課程改革,教統局提出專題研習、全方位學習等理念,把現有科目編入八個學習領域,培育學生的九種共通能力。這些改革,不單對學校來講是新概念,就算是教育署的官員也未盡掌握,但要學校推行。
<校長爸爸>第二十九頁
由以上看來,香港的教育制度改革,曾經是沒有經過詳細思考的,亦得不到所有人的認同,連執行者都不知道做什麼,怪不得教育得不到教育者,以及家長的支持。近年家長只知道教育當局在不斷改革,如像方向是對的,但是家長仍是半信半疑。香港自命是一個已發展地方,但是教育方面不知為何,總是停滯不前。

因著梁校長的改革,和他和傳媒的關係,學校得到廣泛報導,而有家長看完有關電視節目之後,寫了封信給梁校長,其中節錄如下:
。。。我的女兒就讀於本區一間頗有名氣的小學,當初女兒能入讀這間小學我亦感到驕傲,但萬想不到原來這是噩夢的開始。我的女兒已是小六學生,這六年來我和女兒不斷在追逐成績,小朋友只有成績好才能被欣賞外,我不知道他們還學到甚麼?學校給予家長壓力亦不小,只要你的子女成績不好,便甚麼難聽、冷漠的說話也可聽到,我不敢相信這些說話竟出自一位受過教育的老師口中,使小朋友心中除了成績外,便不知甚麼叫「品德」。我也是一個不是的家長,我將女兒推入精英班,每個老師都認為他們成績好是必然的,只要成績稍有退步,便責罵、奚落。你能想像他們所受的挫折是幾深呢?這六年來,我的女兒是哭多過開心的。所以當我看見你能和學生們的距離拉得這麼近,我知道老師們亦能疼愛他們的學生,使我羨慕不已。。。。
<校長爸爸>第八十八至八十九頁
當很多家長千方百計的把子女送入名校時,也許他們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名校之所以名校,很多時只是他們的畢業生成績好,但是背後的代價,其實可能是當中的學生,用淚水和犧牲了跟父母的親子關係建立起來的。所以我自己會想,學生畢業時的成就是學校的,畢業後的成就才是自己的,不要因為只著眼於女兒的短期成績,而犧牲了她長遠的能力和成就。到最後,教導書本上的知識其實不同的老師分別也不大,但是如果老師不是愛學生,為他們好,老師的影響只到考試結束為止,而好的老師對學生的好影響卻是一生的。

另外有一章,是梁校長提及學校學生在改革後的成就,但開始時梁校長講述了他對近年的看法,很有意思。
在知識經濟社會,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溝通技巧、批判和創意思維(即3C, Communication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Creative thinking),以及掌握英語能力是個很關鍵因素。有期望的家長會不惜工本,自少培育子女這方面的能力,盡量安排子女參加不同課程,開發創意;又或帶同子女參觀不同場所,擴闊眼界之餘更引導子女發展批判性思維;還會說高階層的說話培育子女的溝通能力,例如僱用菲傭訓練英語能力等。現在很多家長追逐名校,其實不是這些名校的教學特別出名,而是相信物以類聚,他們的子女不會被污染,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和成長,入讀大學有保證。事實上,很多名校學生的成就不是學校培育出來,而是家長著力栽培的成果。事實上我相信這些學生在任何學校也可發揮他們的潛質。

低下階層的家長,由於種種原因,沒有能力好好栽培子女,但這不是孩子的錯,也不是孩子沒有潛質,而是機會不及其他孩子。若學校可以取代家長的角色,提供足夠的機會和培育,我相信低下階層的孩子一樣會有出色成就。因為現在很多專業人士,也是基層出身,這是由於當時社會並不富裕,絕大部份家長沒有能力著力栽培,大家機會均等,於在在公平競爭下,靠本身努力,各有成就,這證明低下階層的孩子能力是沒有問題的。但現在社會趨向富裕,中產或以上的家庭比例佔多了,不過仍有不少家庭在貧窮線邊緣,孩子之間的培育機會事實上是有差距。

政府面對社會的轉變,不但沒有適當的教育政策拉近貧富間的鴻溝,反而相信商界市場力量的一套,刻意大量扶助直資學校,讓有能力付出教育經費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可享有高質素的教育;而沒有充足經濟能力的家長,他們的孩子只能接受最基本的教育,於普通學校就讀。在出生率急劇下降的今天,政府標籤收納低下層為主的學校為薄弱學校,加快淘汰學校數目,讓直資學校政策合理化。這現象若惡化下去,只會做成教育兩極化。失卻平等教育原則和教育的社會功能,提供向上流動梯階功能,貧苦家庭子女只會跨代貧窮,將會是知識經濟型社會下的「奴隸階級」。
<校長爸爸>第一百至一零二頁
當我看這本書看到這裡,感受很深,因為本身也是中產家長,我也真的是如此去培育女兒。雖然我明白在今天入讀大學不像以往難,但仍是這樣培育女兒的原因是,我相信學校只會重視成績,其他方面,例如書中所提的3C,我便得自己來教了。另外,對名校的看法,我跟梁校長都差不多,在名校裡,我不相信教法有差天共地的分別,所以教法是差不多的,問題是名校收的是高材生,家中有專業的父母或有鼎盛的補習老師團隊,所以名校出成績好的學生,實無可厚非。

我相信大部份人的資質都是差不多的,分別只在於所處環境和得到的物資而已。所以我自己對內地新到港學生,或是基層家庭的學生,不會抱什麼特別的眼光,但我相信,有很多家長都會覺得,他們是散漫,無心向學,我不排除當中真的是有這種人,但是本地的中產家庭學生也是有的。同樣,我相信他們只要有支援,有好的環境,他們也可以有很好的成就。

配服梁校長在數年前已對直資學校,有如此透徹的分析。現在我看到的情況是,有吸引力令大量學生求考的學校,多為名校,也轉為直資學校,為的是可以從中取錄好的學生。沒有能力支付學費的學生不會報考,沒有能力在面試前自行培育子女達到某水準的家庭,其子女根本不可能通過面試,考入直資學校之門,眾多直資學校均提出他們有資助計劃,讓學生申請,解決學費問題,但是先決條件是,這些家境普通的學生,根本連考也考不入,說什麼助學金呢。而基層子女和中產子女一同學習,不知基層子女能否面對其他同學的家境比自己好得多呢?如果因此而產生自卑感,可謂得不償失。

如果學校是有分好學校和次一點的學校,從前沒有直資,大部份學校(包括名校),能力好的學生便可以考入去,但是現在,如果家庭付不了學費,報考也是多餘的,正如梁校長所說,是兩極化了。由此看來,香港的直資學校政策,也許便是另一個失誤的政策,將來(也許現在已是),直資(和私校)便是好學校,而官津的學校,便是次一等學生所讀。中產家庭為了子女好,又是努力的把孩子送進去,本是免費的教育,中產家長又是自行負責了。

<註:文中引用<校長爸爸>一書內文,已資詢梁校長,並即時得回覆許可,謹在此致謝。>

Saturday, February 27, 2010

直資中學

最近在圖書館內看了一本名為「香港十大中學校長」,二零零七年出版,雖然有點名不附實,其實全部都是直資中學的校長,也許對作者來說,他們是她心中最好的十位校長吧,書名並不重要,內容卻有值得參考的地方。

直資中學和普通津校的分別,在於政府對每位入讀直資中學的學生都會有資助,所以資助以學生人數為準,換句話說,招生是直資中學一個很重要的事,另外,學校可以更靈活去動用金錢,老師的薪金等等都可以由校長來決定。書中所載的每位校長都很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從而吸引那些認同這些理念的家長,令他們決定讓子女就讀該學校。看完整本書,有一些資料是從這本書中得到的。
  • 不是所直資中學都是面向中產家庭,有部份直資中學所收的學費是很平宜的,例如全年學費只收取萬多港元。
  • 將軍澳主要的家庭,(當時)還是以內地新移民為多。天水圍地區,治安不是很好,所以校園都要很小心保安,而青少年問題的確比較嚴重。
  • 部份直資中學的收生不是全是來自Band one,有些直資中學的對象反而是其他中學不想取錄的Band Three學生。
  • 美孚的地利亞修女中學,雖然是直資,但是初中是免學費的,而數年前開始取錄南亞學生,現在該類學生已佔該校七成,有趣的是,校長反映有一些中上家庭反而讓他們的子女入讀,令他們要在一個英文的環境內學習,學好英文。
  • 大部份的校長都很重視品德,而收生亦不一定是以學術為先。
  • 校長和整間學校的校風,有很大的影響。
書中所載的校長,都各自堅持自己的教學理想,帶領其他老師一同去實現校長的想法。看完之後,更感到要選擇一間學校,真的要去聽一聽校長的辦學理念和做法,因為這是決定性影響整間學校的運作,亦即學生的學習環境,學業進度等等。直資學校因為沒有了派位制度派來的學生,所以學校的生存,便要得到家長的認同,所以整間學校的教職員更有使命感,理論上更有心地去教好學生。

雖然對直資學校認識多了,但仍不能客觀的對官津,直資和私學,簡單的便可以去評估,因為可以影響孩子學習和升學的因素很多,所以最好的方法,便是仍要對每一間學校詳細的去看看,找資料,跟著依照自己孩子的個性,能力,去選擇適合自己子女的學校。

Thursday, February 11, 2010

從考慮蔡繼有學校到大學之路

在女兒還在考慮升小學的時候便去想大學教育,似乎好像早了一點,但是其實我是在想一個很根本的問題,用在女兒教育上的錢,應怎樣好好的運用。而要去考慮這個問題,是因為本身是中產家庭,雖然只得一個女兒,但總不能在任何時候,無限量的用錢來給女兒去讀書,所以得好好細心去思考用錢的問題。

對於有錢人家,從小便讀國際學校,長大後出國,回來子承父業,實在簡單到不得了。而對於草根階層,他們沒有能力讓子女讀要收學費的學校,可以減少支出更好,所以他們都會享用免費教育,以及讓子女到最近家的那一間學校就讀,亦沒有什麼特別。反而是中產家庭便多考慮了,家庭當中的父母大都是成長於普通家庭,身為打工仔或經營中小企,覺得學歷是相當重要,所以他們都很重視子女的教育,希望子女長大後,不需父蔭而獨立,可以憑一己專業立足於社會日,所以中產的父母都很重視自已子女的教育,而讀什麼學校則是首個決定性的問題。

在子女整個學習過程中,幼兒教育雖說不是必需的,但是每位父母都明白,除非是只想入讀官津學校,否則沒有讀過幼稚園,沒有參加過一點課外活動,基本上接近不可能在小學面試中得到接納,所以家長都無可避免要為子女在幼兒教育上付出。而到了中小學階段這十二年當中,也是整個教育為時最長的階段,家長可以為子女選官津或直資/私學來讀,所以這十二年的學費可以由免費到數十萬(或在國際學校過百萬)之多;至於大學四年(到我女兒就讀大學時,應該不會由四年制大學轉回為三年際大學吧),現在在香港的大學學費是五萬左右,即完成整個大學課程(除了某些學科需時較長),大約學費便是二十萬左右,而很多中產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在大學時到海外留學,聽說單單是這三四年留學,在學費和生活費上,便已花費過百萬之多。由此看來,如果由幼稚園開始,單一子女的教育,由父母全資支持,而且全是國際或私校,以及到海外讀大學,總數便已近二百萬了;對於富有人家,這二百萬為數不多,但是對中產如我家一般,便是一個大難題;付出是可以付出,但是怎樣付出對子女的教育是最好的呢?這是我最近經常想的問題。

跟很多中產的家長談,大都認為子女最好中小學能在一家好官津學校裡就讀,如果能力所及,大學時便讓子女到海外升學。之前,我心裡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最近,我看了數篇文章和新聞報導,又給了我一些新的啟發。首先一則新聞是高錕回到中文大學,在一個典禮裡,台上便已有三位諾貝爾得獎者,在外國,除非是非常出名的大學,實在沒有可能有這麼多世界聞名的教授在同一間大學內,另外,最近看過亞洲的大學排名,香港的港大和中大分別為首兩位,而科大則在第四位,全世界來說,香港這三所大學,也位處首五十位之內,原因其實不難理解,香港的大學,所能提供的待遇,在世界來說是很好很好的,所以,大學可以選擇出色的教授,而很多出名的老師或學者,尤其是從內地到歐美留學並任教的,都很願意來到香港這個以華人為主的地方任教。最後,最近在報紙上一個專欄內看到,作者所認識的年青人在外國就讀大學,但是該青年說,很多出名的教授,也都應邀到中國的名大學去任教,在那裡,大學提供該教授所需的人力物力去做研究,所以那青年問,將來中國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為什麼父母反而要他去到美國去讀大學,這樣說,其實也有他的道理,而作者則說,大學可以留在香港讀,研究生或以上,則到外國讀較好。

總括來說,香港雖然地小,但是卻有很多出色的大學,而且可以預見,將來內地的大學,定會一步步追上來,所以香港家長,實在不應只想著要送子女到外國去。我自己在大學任教,見到現在的大學生當大學還是在中學一般來讀,要老師準備一切,問題在於他們在中小學時,都習慣了這個模式來學習,老師會提供學習範圍,之外全不理會,而學習的主要原因便是因為應付考試。因此,最重要的教育,便應是在中小學,讓子女懂得自發學習,喜愛學習,語文達到某個程度,如此,在那裡讀大學反而不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能用(相對)便宜的學費在香港讀亞洲首五位內的大學,實在不差,如果子女讀得很好,有世界出名的大學取錄,如能拿到獎學金,當然會去就讀,否則,作為父母,在其他地方省錢來給子女去讀世界出名的大學,也是值得的。

如此看來,中小學實在比大學還重要,所以我心想,如果蔡繼有學校能讓女兒發揮潛能,學好溝通能力,增強自信心,對世界充滿好奇,能終生學習,這十二年的學費實在是值得的,之後,如果IB成績好,本地大學自會取錄,如果外國名大學取錄,甚至有獎學金,也可以讓女兒去讀。亦即是說,選擇讓女兒讀蔡繼有學校,也是一個很好的決定。

Saturday, February 06, 2010

保護兒童會之我見

有幾位友人的子女,都是就讀於保護兒童會幼稚園,這慈善機構幼稚園,家長一般的感覺是這些學校都是由基層小朋友來讀的,對於中產家長來說,根本連想都沒有想過會給孩子去讀,但我的友人不是基層市民,也算是中產家庭。友人子女的情況,令我對這個機構所辦的幼稚園認識更多。

保護兒童會設有日間托嬰服務以及幼稚園。日間托嬰服務,主要服務對象是那些雙親都需要工作,日間沒有人可以照顧的小朋友,由初生到兩歲,對很多人來說,這麼小便交給別人全日照顧,似乎不可思議,但是我曾和一位將嬰兒交給日托中心照顧的媽咪談,她說剛滿月便已將嬰兒給中心照顧,因為很小便由中心照顧,嬰兒很容易習慣,也不怕陌生人,饍食方面和活動方面,都有專人設計照顧。中心由早上九時前便可以將小女交給中心,到晚上六時便可以接回家,如果家長要加班,更可以加錢讓子女留到八時,對要工作的家長來說,他們提供了很貼心的服務。

該會的幼稚園服務,由兩歲班直到六歲,即由幼兒班到高班,畢業可銜接小學,跟托嬰院一樣,讓雙親皆要工作的家庭提供周到的服務,該會的幼稚園,差不多只是公眾假期才是學校假期,所以家長可以放心工作,不須要請太多事假來自己照顧子女,另外,該會的幼稚園同樣提供暫托服務,所以其他學校學生的家長也可以預約該會幼稚園來暫時照顧自己子女。我女兒也曾於該會幼稚園全日暫托,因我女本身讀的是全日班,所以很容易適應。

對於課程來說,其實他們並不如想像中只懂得托兒,他們也有很有創意的活動給學生,也會有類似活動教學的模式來教導學生,而且也有活動時間用該會的專車,接送學生到總會的圖書館看書,至於課程方面,就我所見,他們也有普通話老師,但是卻沒有外藉老師來教英文課程,但令我感意外的是他們的中文水準,簡單以所寫的中文字來比較,比我女兒的幼稚園還深。

學費方面,聽說用了學券之後,全日班學費只是千多元,就他們的服務來說,是物超所值的,相比九龍塘的幼稚園,半日學費便已三千多元,多出來的錢,便可以拿來為孩子針對幼稚園課程不足的地方(如沒有外藉老師教英文課等),報讀一些額外課程,而這多出來的二三千元其實已可以報讀很多校外課程了。友人想為女兒報讀的是深井那一間,全校四級學生名額總數為一百人,友人的女兒出生後不久,她便已拿著女兒的出世紙到幼稚園報名;我女兒也曾在那裡暫托,放學時我在幼稚園門口等,很多都是傭工,所以其實學生都是來自中產的。當然,該會在其他區的幼稚園,可能會因為地區不同而家庭的背景有所不同,而深井的附近的,都是一些大型私人屋村。

當我經歷了為女兒考小學的階段而感到學生本身才是面試最決定性的因素時,便會覺得,這些一般被中產忽略的幼稚園,其實也是很好選擇,家長亦不必為子女入不到九龍塘名幼稚園而灰心,還有很多選擇和做法。

Thursday, January 28, 2010

傑出學生

跟其他家長談學校,聽到有名中小學校邀請一些在某些項目專長既學生入讀,尤其係音樂和體育,官津學校要跟特定準則來取錄學生,所以,可以這樣做的學校,便多是直資私校了,而對於學費高昂的學學校,受邀的學生當然會有獎學金之類。換句話說,有部份學校的學生可以不以學業成績而入讀某些名校,而所讀的課程可能會比正常的學生少,而且升班也不是要靠成績了。

這種現象在大學也是普遍的,對學校而言,學校是想這些學生為學校爭多些獎項,得多些榮譽,名聲當然會升,對學生而言,在一間非名校就讀,他們也可能不會好好的讀書,所以如果可以在名校裡幫名校爭獎項,至少自已得到學校重視,還是名校畢業生,學費又不用比,其實亦無可厚非。對於直資私校的中小學,報讀的家長不是也為子女多爭張證書,拿多個獎項,好讓申請入讀某些學校時比沒有這些證書獎項的學生較有優勢,其實心態都是一樣,可能學校期望學生入讀後,都會繼續在那一個項目繼續得獎,為學校爭光,但是這些學生還是要跟其他學生讀同一個課程吧,另外,學校又不用拿出什麼資源來教導學生,學生只會在外面找適當的教練老師來教。

對於前者,即學生只會花時間在爭取獎項的活動上,和其他同學其實不是一同學習,我則會想到,他們必定要好好去考慮,他們的將來是否能依賴他們現在能得獎的項目,如果是可行的,例如將來可以作為職業樂手或運動員,這還好,否則,他們便是在浪費他們寶貴的學習時間和青春,到他們畢業,學校根本不能為他們做什麼。而對於後者,即學生要同時兼顧學業和課外活動上,問題便是在於學生能否兼顧,如果學生不繼續那個課外活動,學校是否對這個學生的態度還是一樣的,如果是一樣,我覺得便沒有問題,否則,如果當學生不繼續做那課外活動,學校便可能因學生的學業跟不上而要令學生離校,我便覺得學校便不應以這個原因取錄這個學生。

而對於普通的學生,看到學校邀請課外活動傑出的學生入讀,如果是小數,也許沒問題,但是如果是很大量的,普通學生便會覺得學校既不會再撥資源在該項目上,而且自己在該項目上也永遠不能超越應邀入讀的學生,入到校隊代表學校,其實對普通學生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現在當我見到有名校,出名生產高材生,而課外活動體育又好,我便會問,這些動靜皆宜的學生,其實是否同是一人,另外便是他們是否由學校所訓練出來,由家長投入資源訓練出來,還是由外面邀請入讀。姑勿論答案是如何,我也不再重視這些課外活動的賽果,反而我會看的是學校是否真的在這些課外活動投入資源,作為教育學生的一個方法,而不是單單為學校爭取光榮。

Thursday, January 21, 2010

學業為重和開心童年

跟很多家長談子女學業,有部份家長會以懶家長自居,說不能或不會每天陪著孩子讀書,覺得子女讀書是子女本身的事,不應由父母來陪,不會為他們跟功課,溫習等等,所以這類家長,大都會為子女選一些不太著重學業的學校。另外一方面,我又聽過有家長說,他們小時候放學回到家,不準看電視,打開書包便是讀書做功課,他們現在是家長,跟別人談,別人會說他們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他們說他們又不覺得。當然,也有聽過有學生每天長時間溫習,加上很多課外活動,一回到家,便已累得不得了,坐在梳化上動也不動。

我在想,有人會覺得每天要讀書做功課,學生便沒有了開心的童年,這個因果關係,是不是就是這樣非黑即白;跟著我想到,其實孩子是否覺得開心,是決定於他們用什麼來決定每一天是否開心,有孩子可能覺得每一天可以閱讀便是開心,也可能覺得要每天到公園和其他孩子一同玩才開心,又可能覺得每一天都要看電視、玩電腦打遊戲機才覺得開心。但是這個準則,是怎樣形成的呢?我便想到,這便是由家長所感染或培養出來的。

我曾聽過有家長對孩子說:「如果你唔乖,我便罰你看電視。」當孩子還是小的時候,他一定信這是一種懲罰,他一定不會嚷著要看電視;當然,這不是一個普遍的想法,當孩子大一點時,和其朋友談起,也許孩子到時會有其領會。但這件事令我想到,孩子的想法,是大人傳給他們的,我不是說要洗腦或傳一些很異於常人的想法給小朋友,但是如果父母跟孩子說,小朋友的責任,便是學習,而學習包括做好每天的功課,閱讀等等,孩子便會覺得每天這樣做,是天經地義的,當然,父母還得為孩子定立平衡的時間表,令孩子在學習之外,還有多方面的活動,有和同輩玩的時候,有做運動的時候。

我相信,有部份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苦事的原因,就是如果父母是用高壓的方法來迫孩子學習,令孩子反感,而孩子反感,便令到孩子不想去做,學習時便沒有心機,用的時間多了,父母緊張學習,孩子完成不了功課,便用了孩子原本可以用在其他活動的時間來讓孩子學習,孩子因此又更加不想學習,學習時又更加沒心機,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便是,孩子既學習得不開心,效果又不好,父母又緊張,親子關係又差,到有一天孩子成長到某一階段,便會放棄、逃避,說什麼終生學習,也是徒然。

所以,我現在很明白,為什麼有建議說,孩子小時候,父母便開始跟他們講故事,稍大一點,讓他們自己去翻圖書,令他們喜歡閱讀,只要是孩子他們喜歡的,他們便會自發去做。我也明白為什麼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讀公文式,讓孩子學到公文式的內容是一件事,如果孩子每天有很多課餘時間,如讀半日班的幼稚園,可以讓孩子每天在某一特定時間,在沒有人陪的情況下,自行去做公文式,讓他們習慣自行學習,慢慢變成一個習慣,對於雙職父母來說,孩子是由傭工照顧,很多傭工為了方便自己做事,便會讓孩子看電視,電視一開著,孩子便會定定坐下來,如果家裡情況是這樣,做做公文式至少比較建設性一點。當然,我覺得公文式的學習方法很機械化,沒有很多的啟發性,和創造性的培養,家長就著這點,也可以讓孩子參加另一些活動來補充吧。

所以我的意見是,當孩子開始讀幼稚園,功課量慢慢增加,父母便應在這個時候開始,定立平衡的作息時間表,有閱讀時間,有父母親子時間,有運動時間等等,孩子稍大,更可以和孩子一同定立;父母和孩子跟著這個時間表去做,孩子到時到候,他們便知道要做什麼,不是父母迫的,而是時間表告訴他們的,所以又不會傷了親子感情,因為完成時間可以預見,所以孩子又不會覺得做某一件事,尤其是學習,是沒了沒完的事,他們便不會有很大的反感,既然每個時段有限時,孩子也會學到要珍惜時間,不會發白日夢吧,只要孩子在每個時段都是專心和開心去做,他們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去現成學習,再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既然學生可以有平衡的學習、閱讀以及玩耍時間,當他們長大後,他們便不會有失去快樂童年的感覺。

另外,以學術為重的名校,他們之所以可以是名校,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所取錄的學生,其背景都是差不多,他們的父母都會是緊張學業,做法也差不多;所以如果孩子在其他輕鬆學習為主的學校裡就讀,而其父母為孩子安排了很多額外和學習有關的活動,孩子回到學校,便會發現自己的生活和其他同學不同,他們便會開始想為什麼自己父母是這樣安排,他們未必想到自己父母是為自己好,但一定覺得其他同學每一天回到家,可以花時間在玩耍或其他事是一件樂事,跟著,也許便會開始對父母安排的活動產生懷疑,甚至反感,因為當他們在家裡學習時,他們會想,他們的同學現在一定是在玩,或在看電視了,為什麼我還在做有關學習這件悶事。在這些名校裡,不是因為老師教得比其他學校好,就算教得好,是因為班裡的學生程度高,坐得定,老師不用花很多時間來管理跌序,教學便更加好效率了,和其他學校最大的分別,便是同學之間的互動,既然大家回到家都是做差不多的事,互相影響下,他們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

所以,父母要令孩子喜愛閱讀,學習,他們便不會反感,不會失去了愉快童年,如此,父母也可以放心讓孩子入讀學術為重的學校;反之,如果父母不能令孩子覺得學習可以是件樂事,甚至要迫孩子去學習,孩子覺得每天做功課都是苦事,時間又長,父母又要陪著來做,家裡每一天也許都是痛苦的時刻,可能真的要讓孩子入讀活動為主的學校了。

Sunday, January 03, 2010

跟中學校長談升中學

昨天下午,去了沙田一間中學去參加家長會,這是一間Band One的中學,意思即是取錄的學生,主要都是由區內所有小學畢業生當中的Band One學生(現階段小學畢業生分為三個Band),而家長會中也有提及升中的派位方法,對於我這個女兒快升小一的家長,也有很多值得參考的地方。

相較於升小一,升中學也是分為兩個階段,有自行收生和統一派位,但再沒有什麼兄姊,父母校友等等的評分方法。在自行收生階段,每個學生可以報兩間官津中學(小學則只有一間),學校會收到教署送來報了這間中學的小學生的成績排位,而這個成績排位,便是靠學生在小學五六年級的評估來計算出來,中學再可以請每一個報考學生面試,兩部份的成績表現來決定收那些學生。之後,學生便會繼續可以在統一派位選跨區三間中學,本區三十間中學。如果學生在自行收生部份不獲錄取,便會在統一派位時派位。學校有三成學位會在自行收生階段取錄,而在統一收生部份,學校則取錄餘下的七成學生。而在派位時,是首派Band One學生,跟著才是Band Two而最後則到Band Three。

根據這個派位方法,所以我在家長會後留下來,問校長意見,問那麼在小學說甚麼開心學習,其實是不是也是空談,校長的反應是這個派位方法沿用已久,由最初廿五個組別,到五個,再到現在三個組別。我說那麼小學在評估時要去谷學生,其實也是無可厚非?校長則說,小學是否谷學生入Band One他不予置評,但他認為其實學生要入Band One並不難,最重要的是要多看書,跟著英文自然會好,思考也好。如果只是看書,口語的英文便練不到,所以我問校長那孩子不能說到像外國人一樣也行吧,校長則說這不是一個問題的。

在副校長的簡介裡,他提到學校是如何面試的,他說面試時會問學生生活上的問題,他舉例說如答考生學校可以怎樣做來達至環保,答案沒有對錯,而學校是看考生如何去想,至於英文方面,考生要簡單的英文對答,跟著要讀一篇英文,老師之後會再問考生有關該段英文的內容。從此看來,學校想要的是真正閱讀的,懂得思考的考生。

聽完校長所說,對整個小學對學生的教育也有了新的啟發,小學是要去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分析能力,另外,要考入要求高的中學,還要在面試當中主動作答,所以自信和面試技巧也是重要的。學術成績好當然重要,但學術以外的表現和個人素質的同樣重要;所以小學和小學學生家長,除了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也要培養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否則,就算學生在小學時學業上如何出色,到升中時也許一籌莫展,得不到中學取綠,就算取錄了,在中學的表現也可能不是太出色。

聽完家長會,我會覺得,家長在小學這六年裡,也真的要去想一想怎樣去教導孩子,好好的運用這六年,打好基礎,除了孩子本身的成長,也為升中作好準備。